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六) 複利的三大核心邏輯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複利是一種可應用於「投資」的重要哲學;要有效運用複利,我們必須關注三大核心邏輯:

1. 本金的重要性;就像滾雪球一樣,起始的大小決定了最終的體積,你投入的本金越多,未來透過複利所能達到的效果也就越大。

複利的本質是讓你的本金翻倍增長,因此起始金額的大小對最終結果有顯著影響。

2. 報酬率的作用;即便是小幅的報酬率,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能產生巨大的差異。

舉例來說,如果你以 1 萬元的本金、20% 的年化報酬率投資,30 年後就能增長至 237 萬元;報酬率越高,長期下來對結果的影響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提高「報酬率」是投資者的主要目標。

3. 週期的長度;「複利效應」的實現,高度依賴於投資的時間長度。

20% 的年化報酬率為例,10 年可增長至 6 倍,20 年則是 38 倍,而 50 年就能達到驚人的 9,100 倍。

隨著時間的推移,報酬的增長會越來越明顯,這就是「時間的朋友」價值所在。

追求財富的過程,並非短暫的競賽,而且場長達數十年的耐力挑戰;只要堅持「複利原則」,放棄短期的滿足,讓「時間」為資產增值,即便起始資金不大,搭配足夠的耐心和穩定的報酬,最終也能在這在這場長跑中勝出。

但「複利」不等於躺贏,僅憑投入本金和時間並不能保證獲利,因為要實現「穩定」的報酬率並不容易。

通常我們在計算複利時,假設「報酬率」是固定不變,但實際上經濟增長是有週期性的;這些週期性的波動有時足以抵消之前的複利增長。

舉例來說,如果在週期中的某一年出現 100% 的損失,那麼之前所有的積累就會歸零;因此,很多長期投資者願意犧牲一部份的報酬率,以換取更穩定的收益。

「時間」是複利的朋友、也是敵人;複利效果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充分顯現,這也意味著你需要為了未來的報酬,放棄當下和一段長時間的滿足感。

從「財富累積」的角度看這是對的,但人生即時的幸福感與未來的潛在收益,哪個更重要? 現在投入 1 萬元,即便 100 年後能增長到 100 億,但如果人都不在了,這又有何意義?

打球的後遺症來了

星期天很開心的打了兩小時的球,一直賴在場上不下來,不斷地跑跳的後果就是「全身酸痛」。

說也奇怪,我酸痛的時間都不是打完球的隔天,疲倦感永遠都是打完球隔兩天後才發作。

這種全身肌肉酸痛、精神上又疲倦的感覺真不陌生,每次只要停一陣子沒打球,就會發作。

雖然我現在維持每天運動的習慣,但這也只是讓我在打球的時候體力更好而已,並沒辦法減緩肌肉酸痛跟疲倦感;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打籃球算是全身性的激烈運動,平常時間不可能一直維持這種高強度的運動。

不過這種酸痛感以及疲倦感,我個人覺得是舒服的,這跟那種工作後的疲倦感完全不同,是屬於那種懶洋洋想睡覺的感覺,其實還不賴。

我個人很喜歡這種運動後筋疲力盡的感覺,因為特別好睡,而且睡醒後精神特別好,大腦也格外靈光。

所以我現在都是奔著運動後的那種舒服感而去,這是大腦分泌荷爾蒙給我們辛苦跑動的額外獎賞,真的很棒!

缺點就是,疲倦感最嚴重的時候,就一直想打瞌睡,如果碰上重要的事正在趕工時,就是個大麻煩。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富足 (七) 槓桿的優缺點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乘法代表了生活中的「放大效應」。

假定一家企業在資金充足的條件下,資本的報酬率是 10%;如果它有 1 億元的資金,一年可以賺 1,000 萬元,如果它能夠以 5% 的利率再借 1 億元,就能賺到 2,000 萬元,扣除利息後依然有 1,500 萬元的獲利,這就是「做乘法」帶來的好處。

上述的做法在經濟學中叫作「槓桿效應 (Leverage)」,如果這家企業有本事借到 2 億元,它在支付利息之前就能賺到 3,000 萬元,這就是「槓桿」的作用。

那為什麼不能把槓桿加得很大,甚至無限加下去呢? 因為在真正的經濟活動中,無法保證資本一定是正報酬,也有可能是負的。

當一家企業生產的東西太多,打亂了供需平衡,價格就會下降,利潤就沒了,甚至虧損。

同時,當借貸太多,市場上無錢可借,借貸的成本就會上升,利率可能就不是 5%,可能是 10% 甚至更高。

以上兩種作用力,都從客觀上限制了在經濟活動中的槓桿不能加得太大。

有經驗並尊重經濟規律的管理者,都會嚴格控制債務的規模;反倒是一些突然暴發的企業或初入商場無知無畏的經營者,為了追求高速度,常把槓桿加到滿。

高槓桿的經營方式,在經濟形勢比較好、資本比較寬鬆的時候,會看似發展得很好,可是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它們實際上就是用很大的槓桿乘以了一個負數,迅速爆雷。

「做乘法」是把雙刃劍,並非永遠都會帶來好處。

人要想一輩子做別人幾輩子的事情,多多少少要學會「做乘法」、「加槓桿」,但要怎麼加就需要深思熟慮。

假如你開了一家工廠,如果每一個產品都是特殊客製化,做第一個產品和第二個沒有關係,那麼你是無法「做乘法」的,只能「做加法」。

做加法時,要想多一份收入,就要多花一倍的時間,多花一倍的成本。

但如果每一個產品都能很容易地被複製,比如數位產品的複製或自動化產線的產品生產,那麼就獲得了「乘法」的效應。

傳統工業產品的複製成本是很高的,可能佔到產品售價的一半,因此傳統工業並不容易出現「贏家通吃」的全球壟斷。

但資訊技術產品、生物製藥產品則不同,它們一但研制成功,複製的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了,也因此就形成了「壟斷」。

對個人來說,不管是工匠還是科學家,只要能把一個本領練到極致,在一個領域做得出類拔萃,就會有很多人請他用自己的專長來做事情。

當他們解決一個問題的努力,就可以重複地用來解決類似的問題,而不需要從頭再來,這就是在發揮「槓桿」的作用。

善用「槓桿」的人,能夠把一個技能反覆使用;不善於用「槓桿」的人,每做一件事都要從頭開始,每一件事都是在做加法,加法自然沒有乘法做得快。

能否用好「槓桿」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事情本身、另一個是人本身。

有些事情容易「加槓桿」增加報酬或者擴大影響力,而有些事則不具備「加槓桿」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如果你大學學的是數學或是理論物理學,那麼研究所階段就可以選擇幾乎所有理工科的專業,只要再補幾門專業課就夠了。

打好數學或者理論物理學的基礎,將來就有可能做很多事情,因位這兩個學科教給人的都是最底層的邏輯;相比之下,如果在大學學習的是某一個專業特定的技能,換一個專業幾乎就要從頭做起。

作者一再強調,如果有條件,在打基礎階段要做好「通識教育」,因為「通識教育」所獲得的知識適用的範圍特別廣。

即使在一個特定的專業內,有些知識也具有可重複使用的價值,有些則屬於很窄領域的特定知識,對其他領域的幫助不大。

作者以資訊產業為例,所有課程或知識都屬於下面三種中的一種:

1. 和系統有關的。

2. 和演算法有關的。

3. 和應用有關的。
 
前兩種學起來比較難,但具有「槓桿效應」,學好了後一通百通;最後一種知識最實用,學會了馬上就能工作賺錢。

很多人改行學程式設計,為了盡快看到效果,都會去學最後一種與應用相關的知識,但這些知識的可重複性比較差;一個沒有演算法和系統基礎的人,會發現自己那點「應用知識」過時得特別快。

在資訊領域,當你掌握的知識不具有「槓桿效應」時,其價值每三五年就衰減一半;而受過科班訓練、基礎紮實的從業者就沒有這個問題。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熱衷於解決具體的問題,另一種人熱衷於發明一種解決同類問題的機器,然後讓機器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第一種人做事情基本上是「加法思維」、後一種人則是「乘法思維」。

遇事該「做加法」還是「做乘法」,其實反映出人的兩種不同思維方式;有些人一定要強調每件事的特殊性,他們就習慣於「做加法;有些人則能看到事物之間的共性,他們就會通過「做乘法」極大地提高效率。

很多事情是無法「做乘法」的,比如你要做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就無法使用「槓桿」。

因此,我們不妨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個清單,把那些和其他事情相關性小的、重要性差的事情通通刪掉,集中精力把那些能夠做出「乘法效應」的事情做好。

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二) 擁抱不確定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這是很多人的狀態,行動上的勤奮,掩蓋了思維上的懶惰。

罕見病的正版藥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它高額的研發費用,必須在很短的專利期從很少的人身上賺回來,比保證藥廠能賺錢,從而願意研發更多新藥。

這就導致了罕見病的藥價很貴。

藥價昂貴 → 藥廠賺錢 → 開發新藥,但社會底層的病人就會死;藥價便宜 → 窮人得救 → 藥廠虧錢 → 無人研發新藥,就更多人會死。

保險的價值,這時候就真正體現了。

大量普通人在「無知之幕」後,每天多繳一點點錢,可能就會救活不小心得罕見病的自己。

從社會的角度思考,這就是保險的價值、商業的價值。

面對「不確定性」,選擇擁抱而不是懷疑。

當你步入中年,要進入一個全新的產業,特別慌張,怎麼辦?

為什麼會慌張? 因為害怕失去;人到中年,除了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沒環完的房貸和車貸。現金流不敢斷,也不敢輕易離職,更別說換一個全新的產業了。

但是能成大事的人,也許並不是這麼想的;他們會去思考:難道保持現狀就能避免風險嗎? 未來產業會不會走下坡? 專案會不會進入瓶頸期? 不去新產業的「機會成本」有多大?

把「不確定性」轉化為自己的優勢;主動學習所在領域之外的知識,瞭解和自己領域無關的業務;做好準備,在適當時機,進入一個全新的產業。

擇主動擁抱「不確定性」,相信未來有無限可能。

終於又打到籃球了

距離上次打籃球,又隔了好一陣子,這幾個月因為週六都要上課的關係,所有的行程都要排開、以課程為主,所以打籃球的時間就被犧牲掉了。

幸好這週學弟是約星期天早上打球,讓我有機會可以參與,跑跑跳跳,讓自己多活動活動筋骨,也伸展一下上半身,免得平日都是在鍛鍊下半身的腿部肌肉,都忽略上半身訓練的重要性。

事實上,我應該更重視上半身才對,尤其是頭頸肩,這跟我會不會犯頭痛有很大的關係;日常生活中,我最害怕的就是頭痛起來,什麼事都不能做,這真的是很難受的一件事。

只不過今早起床也是感覺沒睡飽,昨天為了上課就沒睡飽又撐整天了,這是惡性循環,導致我今天也沒睡飽就跑去打球。

今天的全場分了一半去打羽球,打籃球的人數變少很多,因為年紀稍大一些的人都怕運動傷害,而且羽球是老人、小孩以及女生都適合的運動,今天就看到很多人都帶家人一起來打。

好處是整個體育館很熱鬧、場地也很棒,人均攤下來、一個人才 150 元/兩小時,真的是有夠划算的。

有好就有壞,本來選擇打籃球的一些人都跑去打羽球了;於是我們就只能打半場三對三、然後三隊輪流打。

比較特別的是,我當年唸 MBA 專題同組的同學全到了,想不到我們會是在體育館全員到齊,也見識到老高的後仰跳投,不愧是生長在 MJ 時代的籃球愛好者,就是愛這味的。

因為人太少了,我今天兩個小時就一直在場上跑跑跳跳、沒停過,真的是快累趴了;但說到底還是不想下場,難得打一次球,就想要盡情享受一番。

但我預期明後兩天應該會超級疲倦,每次都這樣,一點都不奇怪。

而且我又很自作聰明,回家後竟然又嫌運動量不夠,跑去踩了三十分鐘的心肺交叉機,完成今天的訓練量。

仔細算了一下,今天吃進去的熱量,可能都比不上運動所消耗的熱量,只是不確定對減重是否有幫助? 但我覺得應該有限,現在進入體重的高原期,想要讓它再持續下降,還是得長時間控制住飲食才行。

想了一下,畢竟也快到夏天了,通常我這時的食慾都比較差,應該有機會可以再啟動新一波的減重計劃,讓數字重返大學時期。

對抗體重真是一輩子的事,難就難在控制不住自己的嘴。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商管課程(十八) 模組四「商業模式再創新與領導力 3」

每次都拖到要上課的最後一篇,我才把上次授課的內容寫完,不管有再多藉口,這就是拖延症的外顯行為。

在上午的個案討論結束後,中午休息了兩個多小時,終於迎來下午精彩且不間斷的「立體個案」討論。

兩個立體個案同時分享,然後讓這兩位創辦人直接在台上對談,這種模式很讚、絕無冷場,讓我在台下也聽得很開心。

坦白說,今天這兩位的立體個案,精彩程度應該超過模組三的立體個案;但我確實沒感受到他們講的內容跟模組四的題目有很大的關聯性。

就創業經驗分享的角度來說,他們兩位都很有特色,也很適合已經在創業路上的人聽講,這兩位都太會講了,又會引經據典、又會講故事,他們當創業講師應該是一流的。

但快樂地聽完分享後,我仔細回想部分內容,似乎又跳過很多重要的過程跟細節沒提到。

以「寵物百分百」的案例來說,因為獸醫師考到牌之後,就有機會自行開業,類似這種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就可以開業的業種很多,要牌的就是律師、會計師、物理治療師、工程技師、醫師等;不用國考的像烘焙師、健身教練、理髮師等;他們從 0 ~ 1 的路相對清晰,但越往後走,從 1 ~ 10 或到 N,就越來越難,這個難度是指數型成長。

服務型產業隨規模成長的邊際成本遞增、邊際效益遞減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利用既有的資源計算出「最適規模大小」外,就是透過「商業模式創新」或「技術創新」來降低遞增或遞減的速度。

個案創辦人所分享的、以及他現在正在從事的,並不是開很多間連鎖寵物醫院,而是想打造圍繞寵物健康的完整生態鏈;聽他的說法,比較像是「商業模式創新」,但在台灣想做商業模式創新,非常地不容易。

我個人的認知是:在台灣創業,如果「技術驅動型創新」跟「商業模式創新」兩個只能選一個,我肯定選「技術驅動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在台灣這種人口基數不大的國家,不是不能做,可是當它一旦被驗證可行,但又沒辦法靠燒資本來達到規模優勢時,就有可能被後面資本更雄厚的快老二追上、甚至取代掉。

所謂的規模優勢,就是讓後進者根本無法追上、或是短時間內無法追上,這個時間差就會阻擋多數人進入這個領域;但在台灣的規模很難形成有效的嚇阻作用,一旦這個模式驗證可行,就算你已經先佈點幾百家又如何?

台灣的本土電商盤踞已久,但酷澎先砸個五十億下來,瞬間 momo 雙率雙降、pchome 要死不活、其它小型的垂直電商不是轉型就是逃亡,完全看不到壁壘可言;資金是其有成本的,不打這個市場很多時候不是看不上、就是報酬率不划算;但如果因為某些因素,非得佔領這個市場不可,這時倒楣的就是自以為站穩腳步、已經建立壁壘的人。

不然有本事叫酷澎去打中國大陸或美國市場阿,看它們的錢夠不夠燒。

以上言論尚未經過仔細推敲,單純是我對這個立體個案最直接的想法;但如果我的猜想成立,那「寵物百分百」的困境不在前、而在後。

就拿「大樹藥局」來說,當他參考美國的連鎖藥局 WBA 的做法,也成功在台灣市場驗證,剛站穩腳步,馬上就後有追兵,一次還好幾組不同人馬一起上,誰會勝出、走到最後都很難說、未來勢必還有一波整併潮,這部份就算發生也不意外,因為英美市場都演給我們看過了。

至於服務型產業的商業模式創新要出海,那跟打掉重練也沒兩樣,每個國家的內需產業有天然的屏障,但架不住內部混戰。

另一個立體個案是一個很有趣的創業者,他說話的方式跟思考的邏輯,有點跳脫典型的台灣創業者,分享時的一些觀點,當下我都覺得值得深思,但事後全忘了。

他的公司業務內容偏小眾市場,就是那種現在看似做的很不錯,但未來上升空間有限,後續風險卻很大的狀態。我會這樣說的原因是,細想他公司目前發展的基礎,都處在一個不確定性很大的區域,既非技術創新,也非商業模式創新;本質上我還是認定他是一間服務型的軟體公司,每間 SaaS 公司都說自己想做的是產品,但最後都是以服務為主體。

再重申一次,以上只是我個人淺薄的觀點,對事不對人,而且很大的可能是我對於他們公司的業務內容不熟悉,所以才有誤判,甚至更嚴重的是我的觀念有誤。

有關於今天最後的問題討論,觀察到目前我小組成員在討論時異常沉默,這跟他們先前在討論個案或種子基金想法時是兩個極端。

課後我詢問了一下組員們的想法,得到的反饋如下:「上午討論創業是否暫時收手、下午討論 1 ~ 1010 ~ N 或融資等,都是創業一陣子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收手的掙扎、1 ~ 10 的挫折、還有投資人的犀利,再加上未賺錢的長期焦慮,即便是資深創業家,都不能輕易進入狀況。以大學部、碩士班的年紀實在不容易想像,也因此能發表的意見會比較少。」

我自己看到下午的問題討論時,也有點窘,這兩個問題在我自己被投資前,肯定也是摸不著頭緒。

人無法創「認知」以外的業、賺「認知」以外的錢,通常也無法回答或討論「認知」以外的問題。

雖說我針對本週的課程,似乎有很多意見、也給了很多建議,但我是打從心底覺得今天收穫滿滿;就是因為有價值、所以才有讓我反思的空間,都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我還是覺得其中幾個觀點給我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讓我應用在最近的「健身房新創」案例中。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想想有時候很矛盾

昨天老爸終於出院了,雖然說是個小手術,但大家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畢竟只要年紀一大,什麼意外狀況都有可能發生。

當一切狀況回歸正常、鬆了一口氣的同時,我也在思考人生中到底什麼事才是重要的。

恰巧昨天又寫了「拼教養:文化資本的競逐」,這篇的重點在我看來,無非也是「時間」要放在哪邊的抉擇。

舉例來說,為了想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環境,需要有足夠的「經濟資本」,如果不足就必須想辦法透過父母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來轉化,但這中間的關鍵要素就是「時間」。

當你花了很多時間在「賺錢」這件事上面,就容易產生匱乏感,人很難同時專注在好幾件事情上面,要兼顧自己重視的所有事物,相當困難。

這似乎代表了有所得、必有所犧牲,只是自己要先想清楚哪些事情比較重要;但我覺得「想清楚」本身就很難,人在進化過程中演變成更重視「短期利益」,也就是說當下覺得最重要的事,長期來看或許無關緊要。

我這幾天進出醫院時,爸媽一直說如果工作忙就別浪費時間在這邊,所以到底是工作重要,還是家人健康重要?

從「短期利益」來說,去工作可以賺錢、待醫院有很高機率只會花錢;但拉長時間軸來看,陪伴父母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平常沒事也不會特地陪在旁邊,如果連生病住院都不把握機會,我不確定未來的自己會不會留下遺憾。

同樣道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以工作忙為由、找不出時間陪伴,要知道小孩成長也就那幾年的時間,這時才有機會長時間跟在父母身邊,這個時間窗口擺在一生的長度中,也只佔很小的一部份。

但從上面的兩個例子來看,父母要看護、小孩要陪伴,這些時間都扣掉後,到底還有多少可以留給自己?

不管是「自我成長」或是「職涯發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因此,中年人的日常生活其實每天都在上演時間爭奪戰,我們每天都在做決定、思考時間該如何分配,是工作多一點、還是家人多一點,甚至還得想要不要考慮「自己」多一點。

想到最後,其實「時間」才是我們最寶貴的東西,我們的一天就是只有 24 小時,要怎麼分配,就依每個人心中看待事情的重要性 (權重) 為何。

這一生過得幸不幸福、自己滿不滿意,大概只有永遠閉上眼的那一天才會知道。

願大家在回想自己這輩子時,不留遺憾。

今日閱讀: 拼教養(十) 文化資本的競逐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許多中產階級家庭裡,父母間教養風格的差異,相當程度反映出照顧工作的性別分工;父親的「自由放任」,往往是建立在母親的「規劃培養」基礎上。

在時間緊縮的條件下,規劃培養的教養方式也強化「代間關係」的文化矛盾 → 既要促進親子關係的民主化與情感連帶,又要鞏固家長權威以利執行學習安排。

面對經濟資本雄厚的上層階級,專業中產階級的教養方式做為一種「階級劃界策略」,只能標榜「文化資本」的優勢。

有個案母親告訴他們唸小學六年級的小孩,將中學階段看成人生暫時失去自由的過渡階段,此時的「沒有選擇」可以幫助他在未來職涯上享有較多的選擇,才能贏得真正的「自由」。

有餘裕去「選擇」而不是「被選擇」過你的人生。

相對於勞工階級父親,中產階級男性的工作具有較大的時間彈性 (如休假較多或非固定工時),容許打破傳統的性別化照顧分工。

中上階級父母是全球化的得利組,他們透過跨國遷移進行求學、工作、經商,不僅取得學歷、外語等跨國文化資本,也將這些「文化資本」轉化為職涯發展與財富積累。

國際教育的保安策略凸顯了「教養實作」的文化矛盾 → 要求父母投入大量金錢成本,又需要密集情緒勞動,結果往往強化了教養的性別分工。

「教育母職」的使命讓母親進退維谷,他們既要細心營造親子連帶、保護孩子的快樂童年,又要規劃多元學習,好替孩子準備迎向未來世界的殘酷競爭。

為了提供培育孩子全球競爭力的「經濟資本」,父親必須投入更多時間賺錢養家,反而導致「陪伴」的父職角色的時間擠壓,甚至是空間分離。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六) 個人品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認為「副業」經過時間、精力的灌溉,可以發展成「第二曲線」;從「第二曲線」中找到使命感,就可以打造出長遠的、一輩子的個人品牌。

在「副業」的選擇上,人們往往會選擇從最容易的那條路開始,先賺到錢,有了正回饋,才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但在「個人品牌 (IP)」方向的選擇上,我們應該傾向於選擇更長遠的路,而不是滿足於短期賺點小錢。

「個人品牌」經營方向如果對別人沒有價值,就很難找到受眾;有了受眾但不賺錢,也無法堅持下去;對擅長的事不熱愛,就會消耗自己,直到你因堅持不下去而放棄。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你不要什麼都不做,而是要先小步行動起來,用「最小成本」積極試錯,再快速迭代。


你可以先做以下設想:

1. 做什麼事情時,自己能夠達到心流狀態?

2. 做什麼事情時,自己不用費太多力氣就可以做得比旁人更好?

3. 做什麼事情時,即使受到別人的打擊,自己也可以調整情緒後繼續堅持?

4. 做什麼事情時,即使沒有報酬,自己也樂在其中?

5. 跟別人聊到什麼事情時,自己眼裡閃著光?
   
人生每個階段的興趣都不同,你找當下的興趣就好。

如果「興趣」只是停留在喜歡的表層,就無法成為長久堅持下去的事業;我們需要投入時間、精力去滋養興趣,既然要做,就要盡己所能做好。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交易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價值交換的原則是「共贏」,共贏則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礎。

我付出「價值」,你付出「金錢」,才會有更進一步的關係;否則,我的勞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心受委屈了,人也就離得遠了。


很多時候我們不敢談錢,是因為內心卡著自己這關:

1. 不好意思談錢,背後的心理是「自我價值感」不足。

2. 不敢訂高價,是因為無法為客戶解決更高價值的問題。

3. 不捨得花錢,是因為自己的「配得感」不足。
  

在「個人品牌」方面,一個人能賺錢與下面兩件事有關:

1. 你是否有很強的「自我價值感」。

2. 你能否為客戶解決更高價值的問題。 

如果連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有「價值」,就沒辦法利用為別人提供「產品」和「服務」賺錢了。

商管課程(十七) 模組四「商業模式再創新與領導力 2」

因為我的頭從一開始就不太舒服,但個案分析就是要不斷的討論,這也是種另類的煎熬,間接影響到今天的學習狀態。

但不管怎麼說,還是從上午的個案討論中體驗到不同老師帶個案的差異性,這也是很大的收穫。

上午個案老師帶個案的節奏,讓我有重返進修 MBA 的感覺,似乎管院老師帶個案分析的風格都很像。

幸好今天上午的授課節奏比較緩慢,再加上這次中午休息時間比較長,稍微緩和了我頭部不適的狀況,不然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撐下去。

我滿喜歡個案老師的「監軍」說法,透過個案分析來鍛鍊自身思維的廣度,不斷地深挖每個決策背後的相關資訊,以期未來能提供給決策者不同的視角或思考方式。

但我對於最後白板上分組討論時,「合資公司」的提議有很深的疑慮,這個點子並非只有優點,它也有相對應的風險,而且在現實世界中常發生;我自己就看過兩個實際案例,最後都是規模小的公司吃大虧。

在發想可能的點子時,可以天馬行空的先發散,但到了慢慢凝聚共識或是說準備做決策時,應該就要反覆思考其優缺點,最適方案有時並非是「最大收益」的決策思維。

當然,以上只是我最直接的感想,或許個案老師後來有帶到,但我忽略了。

其實還有一點內心話想說,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己的「偏好」,這是很正常的;但在個案分析及討論時,如果引導者的傾向太明顯,無形中會干擾或影響小組的想法,這點當然有好有壞。

我自己在小組討論時也有自己的偏好,每個決策都有優缺點,背後也都有其成因;開放性問題沒有正確答案,這才有思辨的機會。

講白話,那就是先別預設立場,然後隱性地迫使大家往那個方向去,這是領導組織時在做的事 (有共識、行動才有效率),而不是引導個案討論時該做的事 (討論的過程或許比結果更重要)。

商管課程(十六) 模組四「商業模式再創新與領導力」

這週上課前,因為整個星期都太忙了,在沒有充分的休息下,導致我的頭有點不舒服;但不管怎麼說,都還是得撐完這一天阿!

在業師早餐會中,得知今天一整天的流程,對於早上的個案分析,以及下午的兩個立體個案,充滿期待;同時,從這個模組開始,授課模式從「效果邏輯」開始轉向「因果邏輯」,也就是從 「Being Yourself」轉變為「Becoming Yourself」。

說起來好像很複雜、高深莫測,但我個人感覺這就是兩個典型的學習模式,一個是「先做再說」、另一個是「想好了再做」。

在上午的個案教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不是「商業模式再創新與領導」,而是「策略性休息」、以及「創業與人生階段配適狀況」。

人是不是非要到了危急生命的狀態,才會真正地強迫自己停下來休息? 通常都是嘴巴說要放下,但被自己認為的責任繼續推著往前走。

等到身體真的垮了,回頭一看才發現似乎不太值得。

我幾年前跟個案老師有類似的狀況,身體其實出問題了,而且症狀很明顯,但自己卻視而不見,總覺得再撐一下就好了。

幸好碰到「疫情」,瞬間讓大家都強迫慢下來或停下來一陣子,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身體已經垮了,後續慢慢調養也花了兩年的時間,現在才比較正常一些。

在這之後,我確實更重視身體及精神上的健康,具體作為可能就是運動、休閒活動等,要是活不夠久或總是病懨懨地,可能也很難增加人生體驗的機會。

「人生階段的配適狀況」也很重要,但這在我年輕時是無感的;舉例來說,當我慢下來,有多一點時間在家庭生活中後,才發現先前我是很任性的為自己而活,不管是創業追逐自我的成就實現、或說追逐自己的夢想,又或是花了大把時間再進修,似乎做了很多事,但仔細一想,到底哪些才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

當我們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就代表自己已經接受並認同這件事所帶來的責任、以及應盡的義務;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我選擇了創業、結婚或生子,就該面對它們所帶來的一切。

今天上午的個案分析,或是個案老師所分享的自身經驗,都讓我再次思考「人生階段的配適問題」;這在 20 歲時不太需要考慮、30 歲時可能需要考慮、40 歲時是被逼著不得不考慮。

總而言之,生活上要多注意健康,發展事業或職涯時,要再想一下在這個人生階段,到底什麼事比較重要。

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五) 做個靠譜的人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靠譜」或「不靠譜」可用來形容人事物合不合邏輯,是不是很可靠、值得信賴等。

有些聰明的人,他們閱讀了許多書籍,研究了大量案例,卻一直未能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未能把握準確的機會嗎?

事實上未必如此;優秀不一定等於成功,有時過於聰明反而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聰明的人通常難以安心執行單一任務,他們在一些知識方面稍有瞭解,可能就「自以為」已經完全掌握,甚至可能對某一產業的「運作」和「邏輯」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可以從頭到尾改變整個產業。

自認聰明的人,往往成為所謂的「知道分子」,他們對於新事物充滿好奇、渴望學習;但過於信賴「眼見為實」,執著於憑個人觀察下結論,這不代表學習能力強,反而是一種「偏見」。

香港李嘉誠曾說:「要找靠譜的人合作,因為聰明的人只擅長談天。」

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了靠譜的人有九個特點:守信、守時、勇於認錯、不愛背後八卦、關心他人、不吹噓、足夠真誠、不佔小便宜、具備一定的能力。

作者則認為,最重要的是:

1. 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瞭解自己的長處,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適合從事什麼,制定計畫並進行驗證。

看待事情應該過於「主觀」,不可草率下結論;要理解世界的多樣性,又要堅持內心的選擇,同時也要不斷學習、進步,更新自己的「認知」。

2. 堅定的意志力至關重要;無論成功或失敗,都不會自滿或自卑,不受外界評價或誤解的影響。

3. 自我約束力強;擁有高度的底線,不會輕易陷入誘惑,遵守規則、信守承諾。要有責任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情感不會影響正常判斷。

4. 具備同理心;不以自我為中心,關心同事、客戶和社會;懂得傾聽和尋找事物的真相,不該佔便宜,不容易被人欺騙。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老了還是得住醫院附近!

最近老爸身體又出了點狀況,這幾年來由於年齡越來越大,再加上年輕時沒有妥善保養身體,導致進廠維修的機率越來越高。

這次雖然是個小手術,但再怎麼說也是得動刀,像這個年紀一旦動刀,復原都要花上好長一段時間。

不過按照醫院的規定,還是得去住院三天,這其實還挺麻煩的,不管是對生病的人或是家屬來說,都會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以今天為例,整個下午就耗在醫院了,其實也沒幹嘛;幸好老家附近有國泰分院,否則就連往來醫院的交通問題以及這過程所浪費的時間,都很可怕。

前幾年我們去台北比較有名的醫院看重聽問題時,就花了大把的時間在往來交通上面,但如果在家看病附近就很輕鬆;本來在醫院掛號等待就很久了,如果再加上交通時間真的會受不了。

現在想想,住家附近有間靠譜的醫院真的很重要,不管是生病的人又或是家屬,都能夠在保有原本的生活節奏下,照護好身體的健康問題。

年輕時還沒感覺醫院有多重要,當年紀越來越大後,自己雖然還不太需要用到,但父母都已經到了常跑醫院的時候,這時就真的覺得太重要了。

難怪,住在台北市的老人比例越來越高,畢竟它是全台醫學中心比例最高的城市,再加上方便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要想在看病的同時,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可以選擇的地區其實很有限。

想不到我也碰到了這個問題,時間過得好快,父母也一天天老去,我想以後大概都要跟醫院當好朋友、好鄰居了吧!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一) 什麼是影響力?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所有的「管理」,本質上都是一種「影響力」,都是促使你影響別人。

如果你擁有一種影響力的話,那你就可以影響你的老闆、影響你的下屬、影響你的同級、影響你的合作夥伴,甚至可以影響你的客戶、影響你的家人、影響你的朋友,影響一切的人。

要先理解「影響力」的來源,才會明白管理的權力來源是什麼。

作者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關係,就是「基於價值的合夥關係」。

你要思考自己對別人的價值是什麼,如何能幫到別人;反過來說,別人為什麼要為「你幫到他」,而對你付出回報? 這個回報可能是錢,也可能是別的東西。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才比資本更加重要,「個人影響力」逐漸擴大,所以很多公司都在推行「合夥人制度」。

「個人影響力」來自其手中的權力,而權力無外乎分為「壓力性權力」和「動力性權力」兩種:

1. 壓力性權力;比如你今天有幾件事沒做好,被老闆罰款,這叫壓力性權力;若是做得好,老闆幫你加薪、加獎金,這也是壓力性權力。

表面上看來,老闆似乎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決定員工的獎勵;但實際上,權力是由「接收者」來定的。

當員工決定聽老闆的,老闆方可行使其權力;員工若是甩頭走人,老闆的權力則無法實施。

2.  動力性權力;真正的權力來自正向的鼓勵性權力,這包括「表率權」和「專家權」。

一個嚴於律己的人,會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進而影響到他人,即為「表率權」。

一個人在其工作領域是佼佼者,諸多環節都比他人精通,可以為他人分配工作、指導他人行動,即為「專家權」。

當你擁有了「表率權」和「專家權」,就可以影響所有人;擁有「表率權」,你和客戶合作的時候,彷彿你是甲方、客戶是乙方,這正是因為客戶相信你的能力。

你和合作夥伴也是一樣,合作夥伴知道你非常講誠信,就會非常願意與你合作。

如何對老闆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呢? 首先要跟老闆建立一種「信任」,這種信任是行使你的「專家權」和「表率權」的一個前提。

產生「信任」之後,你要儲存在他那的影響,最終才能把「影響力」拿出來用;這就要不斷讓老闆感受到你的「專家權」。

你要做好一件事,需要老闆手上的資源,只有用這樣的方法才能把老闆的資源拿過來為己所用,這樣方可影響你的老闆,影響所有人。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極度疲憊的一天

這週展開了為期三天的產品測試與修改工作,每天從客戶公司下班開車回家時,腦袋都是放空狀態,最困擾我的其實是,開很遠的車、然後直接投身高強度的工作內容,最後再一路塞車回家。

連續兩天我就快扛不住啦,連吃晚餐的時候都想打瞌睡,但晚上固定的運動時間可不能省,這就考驗我先前的運動習慣養成夠不夠力了。

說到這,其實就很能體諒那些每天高強度工作的人,下班要他們再去運動,真的是有點為難人阿!

雖然我事先就有養成「運動習慣」,但當我碰到這麼疲憊的狀態時,一時間真的很想洗完澡、趕緊去睡,腦中自動分成天使與魔鬼兩個陣營:

魔鬼說:「都這麼辛苦工作了,是該好好休息一下,養足精神,明天還要忙耶!」

天使說:「好不容易養成運動的習慣了,再堅持一下,你每天工作都是動腦為主,是精神疲憊、不是身體疲倦,去運動流點汗反而更好,一點都不衝突。」

這時我開始催眠自己:「運動後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以及腦內啡,依照過往的經驗,運動完後會覺得很舒服的。」

就這樣,我內心掙扎了半小時,終於還是決定去運動了,因為我知道運動後真的會很舒服。

現在還有精神寫這篇文章,就是因為運動後再去洗個澡,頓時覺得懶洋洋很舒服的感覺,精神也稍微恢復了一些。

我想這樣更能迎接明天上一整天課的挑戰,想到假日又要早起趕八點的業師早餐會,頭就大了;一大早還沒睡醒就灌進來一堆新觀念,每次筆記都來不及寫,就又往下一個環節了。

但或許是被虐待狂吧,這樣的步調似乎更適合我一點,等到學期結束後,我想我應該會懷念這段時光的。

2024年4月18日 星期四

商管課程(十五) 模組三「由個人決策進入企業決策 5」

這次上課的內容竟然多到讓我整整寫了五篇文章,不過今天就要把它寫完,不然週末又有新的課程內容,再拖下去、沒完沒了。

話說距離我上課後已經過了兩週,這期間完全不想再寫相關的內容,只想要好好喘息一陣子,先轉移注意力到別的地方去;這表示學新的東西真的會有倦怠期,這部分不是我想避免就可以躲開的,只能在求進步的過程中、且戰且走。

因為這次上課也是期中考週,本來以為是學生的負擔會比較重,想不到業師們也被搞得好累;以下就是我對於期中考內容的感想與心得:

1. 同學需要在三十分鐘內討論個案問題;凝聚共識後還要製作簡報投影片,並組織好要怎麼報告。

2. 業師要在五十分鐘內聽完十組簡報;搞清楚他們分析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的可行性,並打分數。

說真的,我聽到最後幾組時,大腦都幾乎是當機狀態,它直接拒絕工作了。

即便如此,還是很佩服這十組都能在短時間內做出簡報並上台報告,雖然成果有好有壞,但至少都完賽了。

在這邊,特別要提一下其中有一組,三十分鐘內能做出令人驚嘆的內容,而且是兩個個案都保持一定的水準,這點我自己是做不到的,甚至我回想當年在攻讀 MBA 的專題報告內容,也是遠遠不如 (難怪當年一直被嫌),人比人果然氣死人;幸好創業不是簡報大賽,不然我們還是洗洗回家睡比較快,就不要出來丟人現眼了。

在這種壓力測試下,團隊的反應速度跟簡報實力就一目了然;至於對於問題的了解程度,我倒是覺得短時間內很難辨識個案真正的狀況到底是什麼,所以提出的解決方案可行性應該都不高。

理論上來說,這個期中考的過程應該是比結果重要,但這樣說又有點違心,因為我們是靠結果來打分數,而且也是透過上台的表現來認識不同組的組員。

這也算符合現實狀況,畢竟很多時候別人沒那麼多時間慢慢認識你是誰,而是透過一些具體活動有了第一印象,然後才有後續的可能性。


聊完了期中考,另外再講一下課堂中的活動內容,這是出乎我意料外的有趣,本來以為是趣味性大於實質意義,但也讓我有許多心裡話想傾訴:

我想每個人應該都有影響自己最深的一句話,但不見得是名人說過的話。

這個活動也有請業師想一句,我自己是選「執行力」相關,但要說認同嘛,其實也還好。

我內心的那句話很短,也不知道是誰說的:「走自己的路。」

所以當其中一組寫出他們有共識的話,然後自帶一個非常好的詮釋時,瞬間就打動了我:

To go wrong in one's own way is better than to go right in someone else's.

事後我也一直在想,為什麼會瞬間打動了我,是因為我本來就認同這個價值觀? 還是因為這位同學的詮釋方式,進而認同這個價值觀?

這個活動是想要組員們透過某些方式來凝聚共識 (價值觀),這可以是「說服」,但也可以是「認同」。

我想辦法來「說服」你們,跟我想爭取你們的「認同」,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說話方式;當最後 PK 的三組人馬,其中兩位男生卯足全力來「說服」大家他們的 Quote 有多好、有多適合創業者的時候,第四組的女生用她自己的故事打動了我,也爭取到我的「認同」。

想到這些凝聚共識的方法,再延伸下去就是要講到領導力了,到底要領導一個團隊,是「說服」好、還是「爭取認同」佳呢?

這延伸的思考問題,我沒有標準答案 (應該也不會有),但值得你我深思。

回到問題本身,這個活動超乎預期地帶給我很大的啟發;要說建議,那就是它還有進一步延伸的可能性,如果還有時間的話。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商管課程(十四) 模組三「由個人決策進入企業決策 4」

剛才看著標題,心裡想著上完這學期的課程,是要編到幾號阿? 說不定編到五十都有可能。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繼上午的立體個案結束後,同學們也完成了一半的期中報告,關於期中考的煎熬我另文再述,反正就是在美好的星期六早上,我們度過了時間高度壓縮、任務超級多的一個早上,在我才剛回神的時候,就準備要去吃午餐了。

這天中午是由 William 請我們去外面的餐廳用餐,上午跟下午的兩位講者跟我們這群業師把兩張桌子坐的滿滿的。

說來也真巧,我跟下午的個案講者竟然有共同認識的人,在席間簡單的交流後,又要回到教室去進行下午的作戰了。

這位講者的公司主攻「醫療影像分析軟體」,現在也有三千多間醫院採用;而且他也是自己從創辦公司,然後一路做到上櫃的董事長,真不簡單。

很特別的是,他很年輕時 (高中生) 就覺得自己不適合去上班,因此在學生時期就開始幫人寫程式、接專案賺錢;這在那個年代很特別,那時會寫程式的人也不像現在滿大街跑,他就這樣從接專案、接到開了間公司。

講者說,當年全台灣有上千家的洗衣店都是用他開發的軟體系統,但後來因為市場飽和了,他才開始思考想往門檻更高的領域發展,接著就一路栽進「醫療影像」了。

不過相對於他的成就,我印象更深刻的是他說:「在台灣一旦失敗,基本上就沒機會了,或者是說別人不願意再給你機會。」

講者接著講的這句話也有觸動到我:「一直往前走,比在原地轉圈好。」

在演講的過程中,我總覺得他現在做的已經不是「事業」,而是他自己的「志業」。


針對這個立體個案,我的心得與感想如下:

記得多年前曾跟某醫院放射科合作過「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掃瞄影像對位技術」,醫學影像跟我們一般常見的影像不太一樣,它的量化解析度比較高,每一色階可以有 10 bit12 bit 的深度,我們一般常見的顯示器大多是 8 bit

這表示醫學影像的顯示器也跟一般消費型用的不太一樣,雖然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色階轉換讓電腦螢幕顯示醫學影像,但這也會失去一些細部資訊,而且還要靠醫師憑經驗調整轉換參數,還不如直接採購高解析度的顯示器。

DICOM 的醫學影像格式因為有開源的函式庫,所以我們可以輕鬆地把它轉換成 RAW data,但要怎麼讓醫師好操作、又順暢的人機介面,就沒這麼容易了。

讓我比較好奇的是在分享中,講者說他們是從 UNIX 轉換到 Windows 系統,這代表他們的軟體大多應該都是在 Windows 上運行的;但我們十幾年前跟醫院合作時,他們是整套都 Mac 電腦,那時放射科主任還跟我們說 Mac 上面有一套很好用的醫學影像軟體,他們都用它在看片子,所以醫生的標配也都是 MacBook

把不同來源的醫學影像疊合在一起,這需要先做 Image Alignment,而且還是 2D to 3D 的,這有定位精確度上的難題,因為不同的成像方式,其空間解析度跟影像特徵的差異都很大;這些產業知識跟相關技術真的都不簡單,也因此 R&D 的高投入是可以預期的。

我自己後來讀博士時,因為所在學校的前身是醫學院,全英國有 1/3 的醫生是從這畢業的,學校附近都是醫院,因此我們系上當時有做醫學影像的教授也好幾個,我教授本來也是在做細胞影像分析相關的。

在十幾年前,醫學影像分析就已經大量採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了,但就如同模組二所提到的,那個時代大多還是採用特徵工程 + 分類器的方式,例如輔助醫師標註腫瘤位置等,我有個博班同學就在做這領域的研究。

因此,如同講者所說,將 AI 導入醫學影像分析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因為本來就有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了;醫療體系相關的產品門檻都很高,人命關天嘛,不管是法規還是實驗驗證都很嚴謹,被卡住的常常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法規、流程跟組織上的問題。

現在主流的技術要導入醫療設備可能都要好幾年後才會通過 FDA,所以講者花了二十年的時間透過影像分析產品打入醫院的通路,這就是它的護城河所在;這點在 Q&A 的時候也有被提到。

至於講者的風格比較老派,這是我比較熟悉的上一代創業家的感覺,他提到「人的問題」基本上應該大多數新創團隊都會遇到,成功的公司也都是一路上會慢慢調整掉不適任的人。

總之,這個案很接地氣,問題也很接近現實面,因為是在台灣創業的公司,所以他二十年前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其實現在也都會碰到。

在這種領域創業的公司,就是比氣長的,撐不過去就掛了;如果想要在短期內就能看到營收爆衝,建議還是別碰「醫療」、「工業」等相關領域,不然創一個業就要等個十幾、二十年才能看到成果,即使可以透過拉長時間,來換建置好護城河的可能性,但人也都老了。

商管課程(十三) 模組三「由個人決策進入企業決策 3」

經過了早上兩個半小時的震撼教育,終於迎來了今天的第一個「立體個案」,這次是一個劇團的創辦人主講;很難得在課堂上聽到以前曾是演藝圈的主持人分享經驗,只能說二十幾年前演藝圈的錢真的很好賺,難怪只要不亂花錢的藝人都可以存下一堆房地產 (例如費玉清)。

講完了演藝圈的一些舊聞,講者又引領我們進入到劇場經營的環節,這講話的節奏跟前半場那種衝刺感截然不同,頓時讓我緊繃的神經為之一鬆,終於可以安心地慢慢聽講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放太輕鬆的關係,我現在翻開筆記本,竟然沒記下多少重點摘要;哇塞! 當時是被催眠到睡著了嗎? 

幸好我那天晚上趁記憶還算清楚的時候有寫下心得與感想,否則現在看著空空如也的筆記本,應該會很傻眼。


以下就是我對於這個立體個案的心得與感想:

這次聽到劇團的創辦人分享這一路走來的辛酸血淚,還是令人感嘆在台灣從事藝術工作的不易之處。

不過有一點沒想通,我偶爾會去看舞台劇跟音樂會,但最近幾次去都是爆滿的情況,每次買票都用搶的,所以一直以為台北的藝文活動的支持度很高,經營上不會大賺至少也有一定水準才對。

舞台劇跟音樂會或演唱會都是「體驗經濟」,短時間內應該還是不會被取代 (未來如果有辦法做到跟「一級玩家」一樣的體感就難說);但講者想導入科技 (AI) 來加強線上互動,並推出多種線上內容,而不是強化現場體驗感受或是開發新客群,這就讓我搞不太清楚如果兒童劇團的「核心價值」或是說「賣點」到底在哪?

兒童劇場的狀況比較複雜,受眾是兒童,但買票帶小孩進場的卻是父母;像一般的舞台劇對象是成人,我們自己想看就直接買票進場了。

因此要仔細思考一下兒童劇場銷售的「購買決策流程」,編出小孩會覺得有趣的劇、但無法吸引父母的目光也沒用;有沒有可能製作出吸引家長目光,同時能引起小孩興趣的內容,這樣父母也會很有意願帶小孩一起去看劇。

在整個分享的過程中,感覺講者的「個人決策」遠大於「組織決策」,不確定他有沒有讓集體智慧有發揮的空間,這部份的「競爭優勢」不明顯。

記得劉潤講過一句話:憑良心做生意的沒賺到錢,問題通常不是出在有良善的「心」,而是出在沒有商業的「腦」。

不能把「腦」的問題,歸於「心」。

同樣的道理,對人生有意義的創業沒賺到錢,問題通常不是出在「人生有意義」這件事上面。

今日閱讀: 勝算 (十) 三種槓桿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槓桿」在經濟學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當一個人拼命努力,不管是為了改善現狀,還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他都必須得應用「槓桿」。

舉例來說,當你在上班時,其實是把自己的時間出售給了公司,你跟公司之間是某種時間買賣的「合約關係」。

在這種「合約關係」下,你的「時間單價」有可能跟別人不同,不管你是做什麼職業,其實買賣的都是一種最基本的資源,或者說其實你唯一可以買賣的最基本的資源就是你的「專業」。

實現財務自由,在單位時間內稍微做點工作就能賺很多錢,這是很多人的夢想;實現這個夢想,需要三個方面的槓桿:

1. 專業;在專業性方面有所積累,提升「個體價值」,成為所在領域最優秀的人。

當同一件事,你比別人做得好,就有把握開出較高的條件;人一旦有了專業性的槓桿後,就可以讓單價比別人高,但它有一個限制,每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

一個人一天可能工作 8 個小時或 16 個小時,但是不能工作 24 個小時。

很多年輕人會想,今年公司付我多少錢,付我這個錢我做這個工作,付我那個錢我就做那個工作。

但其實你應該把公司付你的錢只當成一個額外的贈送,當成一個福利,你真正獲得的「價值」是讓你的專業性槓桿獲得極大的提升。

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才有走向「財務自由」的資本。


2. 管理;管理能力的積累,提升「群體價值」,一個人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需要借助別人的時間,也就是說,要利用團隊來工作。

你一旦擁有真正管人的能力,你的槓桿就被無限地放大了。


3. 資本;資本的積累,提升「資產價值」,要擁有對商業和人的判斷力,把資本用在合適的專案上。

當你積累了大量的人脈,從 25 歲工作到 45 歲之後呢?

這個時候你想要獲得「財富」,你的時間乘以槓桿,已經不再是個人的專業性,也不再是團隊的人數了,而是你的資本。

資本是終極的槓桿,把錢投在合適的專案上、投在合適的人身上,是很多人走到最後的那一步要做的事情。

但這又需要你有對商業的「洞察」, 以及你在管理期間積累的「經驗」;用這些東西,再加上你積累的「人脈」,你才有機會讓錢生錢,資本才會產生它的價值。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商管課程(十二) 模組三「由個人決策進入企業決策 2」

業師早餐會結束後,進入正課時間,這一段的內容多到我連記筆記的時間都沒有,現在還得邊看投影片來喚醒記憶。

雖說如此,還是能針對幾個有記憶點的討論簡單整理如下:

1. 雞生蛋、蛋生雞該如何詮釋? 雞生蛋需要「時間」、蛋生雞需要「理解」;其本質是說雞生出來的蛋,基本上應該就是雞蛋、可是蛋孵化出來的不見得是雞,因為我們不知道這顆蛋是不是雞蛋。

2. 機會跟風險是一體兩面,有風險的地方才會有機會。

3. 持續成功的創業者 → 創業家;看來我只能一直當創業者了。

4. 沒網路就不會做事,就等於被網路所制約。

5. 課堂中有講到一本「深度工作力」的書,有去書局翻了一下,又是那種我可能翻不下去的書,等改天有空再來看。

6. 要重視「集體智慧」的競爭優勢,我想這是個人決策跟企業決策最大的差異。

7. 創業者要有 (1) 第一手資訊;(2) 宏觀視角;(3) 客戶與競爭對手的視角。

8. 職涯發展思維 * 時間 = 價值。

9. 心流是一種意識的最佳狀態。

10. 要找到自己的動機引擎,堅持終身學習並了解「創造力」是怎麼形成的。

11. 知識可以分為 (1) 見識類知識;(2) 隱藏性知識;(3) 你自己的知識。

12. 創造力是可以被訓練的,腦科學觀點的創造力是透過「前扣帶皮層 (ACC)」 來激發的,其中突顯網絡可以讓人在「想像力網絡」及「注意力網絡」中相互切換。

13. 如何讓「前扣帶皮層」活躍起來?要透過強烈的動機、適度的休息以及足夠多的知識儲備。

14. 讓自己有個好心情、擴大自己的視野、要有「餘裕」和孤獨感。


上面的這些內容就在一個半小時內灌進腦袋,真的有點吃不消,而且又是在假日的早晨,更為艱難;看來有心想進修除了要有時間、還要有健康的身體以及清楚的腦袋。

嘿! 幸好我又拿出看家本領,上完課的當天晚上就先針對「創業家與職業家的異同」這個主題,寫了自己的心得與感想如下:

我最有印象的還是「創業者」要有 → 1. 第一手資訊;2. 宏觀視角;3. 客戶與競爭對手的視角。

第一點跟第三點,如果是產業內的從業人士,常跟不同客戶溝通的人,或許不難收集資料;但「宏觀視角」一直都是我比較欠缺的,就更別提競爭對手的視角了。

我這幾年一直有在加強「經濟學」相關的基礎,但原因並非創業相關,而是因為我有做一些小投資,需要去分析不同國家以及不同產業的好公司;做投資需要了解國家發展狀況、產業分析、財報分析等等,這些大概有在做投資的人都不陌生,但我確實沒想過創業者也是需要「宏觀視角」。

以投資人來看,探討宏觀視角與競爭對手的視角比較常見,反而是第一手資訊跟客戶視角難以探訪到。

仔細一想,這也有點道理,所以創業者跟投資人間也可以是互補關係,資訊共享一下。

至於「協作是通才的專業」這句話講的很棒,像我一路是走專才的路線,要是早幾年跟我講這句話,或許會嗤之以鼻;如同我在上一篇所回答的:「當專才走向通才,能協作才是其價值所在。

每個人的價值是其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總和。

接著,還有提到怎麼進入「心流狀態」,這幾年看到很多自我成長或高效率工作的書籍,都有提到心流,所以相對不陌生。

近年來腦科學一再被提及,尤其在「健身訓練」、「學習效率」以及「習慣養成」等方面,講到有關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催產素、皮質醇以及正腎上腺素的文章非常多,對於用腦神經科學的方式來討論人類的情緒或心理變化,讓人覺得有跡可循。

但我第一次聽到的說法是「創造力是可以被訓練的」,William 分享了腦科學觀點的創造力,以及學術界已經證實了創造力是怎麼形成的,大腦不同部位的活動狀態是代表什麼意思;這些內容是我先前比較沒碰觸到的,算是長了見識,後續要再找時間研究一下。

只不過當說到創造力時,有提到要有「餘裕 (slack)」,這跟「匱乏」是相對的,但「匱乏」情況也會幫助我們提高專注力。

或許這就是課堂上 William 所分享的,想像力網絡跟注意力網絡會相互切換,而想像力要具備足夠多的知識才行。

這倒是可以呼應「你沒辦法創認知以外的業」以及「你無法賺認知以外的錢」這兩句常聽到的話。

先前我公司被上市公司投資時,是上市公司的總經理來當我們的董事長,他那時跟我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是專業經理人,今天這間公司待不下去、我最多就換一間公司蹲;但你們創業的人不一樣,你們沒有退路,這間公司代表的就是你們自己,我只是暫時來當董事長而已,以後還是要看你們自己表演。」

從那時起,我才知道「創業家」跟「職業家」不一樣,但具體的差別也是從今天的課程內容中才有比較詳細的認識。

今日閱讀: 最高 CP 值的人生設計課 (終) 設計人生的策略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如何才能得到幸福的人生呢? 首先讓我們定義「幸福是什麼?」

從腦科學、遺傳學中的說法和實驗證據歸納出,幸福感因人而異,大致上是由「遺傳」加上「童年環境」造就的。

幸福感的基準在長大後幾乎不會改變,這是現代進化論所發現關於人類「不健全的事實」之一。
 
我們常會拿自己的際遇和周遭的人做比較,並因此感到高興或失落;這是因為大腦把向上比較視為「獎勵」、向下比較視為「損失」。

看到條件比自己好的人就會下意識地覺得痛苦;遇到比自己差的人就會產生快感。

諷刺的是,如果為了讓自己感覺良好,而讓自己周遭充滿比不上自己的人、避開比自己優秀的人,那麼從長遠來看會破壞你的幸福。

短暫的幸福 (快感) 和長期的幸福 (成功) 經常發生衝突。

成功往往是透過壓抑短暫的快樂來實長期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忍受著「痛苦」,跟比自己優秀的人們打交道,應該還是會比較容易成功的。

幸福的定義因人而異,並沒有客觀的表準。

作者定義「幸福」是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以下三種「資本」條件的狀態:

1. 金融資本。

2. 人力資本。

3. 社會資本。


由幸福的三個基礎來看,生活可以分為八種模式,其簡單說明如下:

1. 貧困;沒有任何資本的狀態。

2. 窮充 (窮,但很充實);雖然沒有積蓄和收入,但與戀人、家人、朋友的關係很好;在家鄉與國、高中認識的「老成員」成群結隊 (社會資本),一起打工或做一些兼差;他們的生活雖然很窮,但並不「貧困」。 

3. 單充 (單身,但很充實);在專業工作上有不錯的收入,但沒有積蓄、朋友也不多;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離開老家到大都市的大學畢業年輕菁英。
 
「工作能力強,但對於與異性交往不感謝謝,不善於結交朋友」,這也是在說這種類型的人 (人力資本)。

4. 孤單的有錢人;這個類型的人,沒有工作、沒有家人和朋友,但他們卻沒有經濟上的煩腦;除了單身的退休人士外,也適用於和父母同住,只打一些零工卻不愁吃穿的「家裡蹲」。

5. 現充 (現實生活充實);工作認真,而且身邊環繞著戀人和朋友的類型,主要是在一流企業工作的年輕商務人士 (人力資本 + 社會資本)。

6. 單身的有錢人;透過高收入累積財富,但仍然維持單身,也沒什麼朋友的類型;常見於醫師和律師等專業人士之間 (金融資本 + 人力資本)。
  
7. 貴婦;沒有在工作,但有錢、也有很多朋友的類型;典型的例子是把丈夫的收入作為金融資本,把媽媽朋友做為社會資本。除了富裕的退休人士外,那些用父母的錢隨心所欲生活的敗家子、敗家女 (金融資本 + 社會資本)。

8. 超級充實;擁有所有幸福「資本」的狀態,但現實中有各式各樣的限制,所以很難達到這個程度 (金融資本 + 人力資本 + 社會資本)。


幸福感會隨著金融、人力和社會資本的增加而上升。

即使主觀上覺得「幸福」,但只有一種幸福「資本」也是處在極不穩定的狀態。

舉例來說,如果「窮充」的人失去了家人和朋友;「單充」的人被公司開除了;孤單的有錢人投資失敗、失去了所有財產,就會立刻陷入「貧困」的窘境。

因此,眼前的目標是「要擁有兩種以上的幸福資本」。


我們也可以將「生活」分類為以下六種資源:

1. 收入 → 食材、住所、金錢等物質方面的資源。

2. 能力 → 包括外表、健康、時間等個人方面的資源。

3. 職業 → 一份能帶來收入和成就感的工作。

4. 社交 → 可以獲得評價和認可的人際關係。

5. 愛情 → 與伴侶間的親密關係。

6. 親情→ 和家人的關係。    


將其跟幸福資本做整合:「收入」是金融資本、「能力」和「職業」是人力資本、「社交」、「愛情」、「親情」是社會資本。

在現實中,每個人都必須從以上所敘述的資源做出取捨:

1. 「以事業為中心型」的人,會將自己的能力 (人力資本) 投入工作來獲取收入,並將工作成果與社會評價做連結,但在此便將所有資源消耗殆盡,以至於沒有多餘的精力分配給親情與愛情。

2. 「以孩子為中心型」的人,將所以能力都投入到養育孩子中,工作只是為了獲取收入的必要之惡,社會評價都來自於養育孩子的成果。

3. 「愛好派對型」的人,將大部分的能力都傾注在透過社交來獲得愛情。  

我們每個人都會透過強調某些價值、貶低其他價值,來設法維持生活的平衡;當重要的「價值觀」受到損害時,就會出現精神失調。

當以事業為中心型的商務人士,因工作失敗而失去了在公司內的地位;當以孩子為中心型的母親遇到了叛逆期的孩子離家出走;當愛好派對型犯下了損害自己名譽的大錯時,心靈就會開始生病。

生活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你把它投入到某個地方,那就沒有資源可以再分配到其他地方;由於資源的限制,讓集滿所有「幸福資本」變得極其困難。

那我們該如何合理地設計「金融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基礎呢?

擁有大量「人力資本」的人具有心理優勢,這使他們能夠接受別人的有效論點,並做出更正確的決定;另一方面,那些缺乏人力資本的人,會想盡辦法來保護自己,堅持原來的錯誤主張。

自尊來自於擁有大量的人力資本 (高專業性),因此有尊重「對立方」意見的「餘裕」。

將人力資本變現:就像在經濟學中,把「金融資本」投資到金融市場來賺取回報一樣,我們把「人力資本」投資到勞動力市場來賺取薪水和報酬。

人力資本僅指那些「可以變現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中,能夠把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物」變現變得越來越重要。

成功人士就是「能夠有效地將自己的能力變現的人」;能工作的時間越長,人力資本就越大,因此健康對於人力資本來說非常重要。

最厲害的「資產管理」是人力資本的運用。

我們將金融資本投資在金融市場;將人力資本投資在勞動力市場,並從中獲得利益。想要變得富裕,就必須要有效地運用這兩種資本。

「資本」的規模非常重要;大的資本產生大的利益、小的資本就只能得到小的利益。

那麼你有多少「人力資本」呢? 根據不動產理論價值,是將未來可以得到的租金總額,以一定的折現率去換算為現值來計算的,而人力資本亦是如此,是將一生中可以透過工作賺取的總收入折現,來計算其價值。

現值的折現率由「市場利率 + 風險」決定,但就「人力資本」而言,這個風險包括因病不能工作、現在任職的公司破產等意外事件。

剛畢業的學生,其「人力資本」就比「金融資本」要大了一百倍以上;考慮到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之間的巨大不對稱性,工作 (利用人力資本) 會比投資 (管理金融資本) 更重要。

作者就資產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提出三點建議:

1. 年輕時應該優先考慮「體驗」,而不是 (少量的) 儲蓄。

2. 不要將你的遺產分配給孩子,而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生前贈與。

3. 在為晚年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將多餘的資產用於享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或將其用作捐贈。

根據大腦的作業系統,資產帶來的幸福感,剛開始會急遽上升,最後會趨於平緩,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

當資產在某個金額以內時,心理效用 (幸福感) 大於實際資產金額,也就是說,金錢讓人變得更幸福;如果資產再進一步增加時,錢只是累積起來了,但對幸福感沒有任何影響。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商管課程(十一) 模組三「由個人決策進入企業決策」

這次的心得遲到了,不是我不寫,課程結束後的那週,事情實在太多,考量到優先權的順序,再加上這次有「策略性休息」兩週的時間,讓我得以喘口氣再出發。

考量到這週末又要上課了,再不開始寫絕對寫不完,趕緊再把先前記錄的所有資料翻出來,趁記憶還沒完成消退時,能還原多少是多少;這感覺又是我「拖延症」的前兆,早幾天就想動工了,但一直延後處理。

回到主題,跟前兩次一樣,一大早就先來個業師早餐會,這個模組的主軸是由「個人決策 → 企業決策」,乍聽之下有點模糊。

再來就是「創業家」與「職業家」的差別,這邊重新定義了好多名詞,看得我眼花撩亂,心想今天又是一場硬仗。

William 提到:「要思考怎麼轉移創業成功所累積的核心能力」時,我心中若有所思,因為這也是我一直問自己的問題,雖然我還沒成功,但可以邊做邊想。

今天的課間活動事實上是一個「說服的過程」,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個「爭取別人認同」的過程。

其實我以前很討厭這種互動的活動內容,但這三週下來,每週都活動都很有意思,當下可能不太明白其用意,但當所有人都報告結束後,仔細回想就能弄明白當初設計的想法。

早餐會的最後再次說明,本學期的前三個模組是「效果邏輯」,讓學生呈現他們個人原有的做事方式 (Being Yourself);後三個模組是「因果邏輯」,希望讓小組成員事前討論,凝聚出群體共識後 (Becoming Yourself),課前先交一份報告。

最後提到兩個我很陌生的名詞,以後有機會再深入了解:

1. MTP (Massive Transformation Purpose)。

2. HHG (High Hard Goal)。


早餐會結束後,學生們陸續就座,正課要開始啦,早上的課其實有點趕,因為中間還包含一個立體個案,這代表前面講課的時間只能壓縮在一個半小時內。

William 一輪狂轟猛炸後,連記重點的時間都來不及,就上完了;哇靠,一大早就塞這麼多資訊進來,要不是事後可以拿到部份的內容投影片,很難記住一些細節。

但幸好我當晚回家後,就馬上寫下我的感想與心得,不然又過了一個多星期,絕對記不住!


以下為當天的感想與心得:

上課前,我沒有仔細思考過創業家跟職業家的差別,至於「個人決策」跟「企業決策」的相異處似乎從未出現在腦海中。

William 提到一個現象是有感的,先前會覺得其他人為何不明白我著急的點在哪,為什麼還不趕緊追上來?

另外,有把「創業成功所累積的核心能力,怎麼轉移」這句話特別寫下來;因為當年攻讀 MBA 時,我的同學高律師曾問過我一句話:「如果把你現在的專業能力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我猜他想表達的意思是,當公司的業務內容跟我的技能與專業知識高度相關時,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我還能做些什麼 (我還有什麼價值?),這句話當時讓我想了好久。

過了七年後,我似乎終於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跟上面講的有點雷同,那就是「把創業過程所累積的核心能力轉移給需要的人,協助他們少走彎路。」

我老婆兩年前跑去兼任一間進出口食品公司的財會顧問,協助導入 ERP 到這間公司,本來的想法是看能否複製我自己公司的經驗過去;成功導入一年多後,最近又遇上日本公司要投資他們,剛好我們先前也有被「盡職調查 (DD)」 的經驗,也就順勢繼續幫忙下去。

最近又碰到一間私人教練的小型健身房新創,這次是從一開始就協助他們創業。

舉以上兩個例子,並不是說我想轉行當「創業顧問」,而是我們自己跌跌撞撞的創業經驗,以及先前在課程中習得的一些創業思維,是真的可以幫助到人,拿掉我原本的專業能力,還是有點價值的,終於在實務上驗證這件事情。

拿掉專業的硬實力,剩下的都是軟實力;當專才走向通才,能協作才是其價值所在。

未來我會整理一些上課的重點,透過一次次跟這些公司負責人聊天與討論,讓他們知道這些概念;先前閒聊時,這些老闆們似乎也無法理解為何員工跟不上他們的節奏。

事實上,在最近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我已經默默地把「效果邏輯」和「因果邏輯」的思維模式,應用在技術開發與工程導入方面;這也是我自己的一大突破,從來沒有用這個角度去思考過。

台灣近年經濟快速發展,為何人民無感?

前幾天運動時看到志祺七七的影片「低薪窮忙、買房無望」讓我想做點功課來分析一下台灣現在的經濟狀況。

說個題外話,最近看到志祺七七的影片,確實越來越有深度了,但又不是太深,剛好可以讓人再花時間去探索與分析。

影片中說到經由動物實驗所得知的「習得無助感」→ 經由學習得到無助感的現象,在人類身上也能看到。

當我們意識到不管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改變困境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漸漸喪失鬥志,選擇「躺平」。

由於志祺七七從三個層面來探討「躺平」的原因,我也就順著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1. 薪資停滯。

躺平這個話題這幾年很常聽到,但深究其原因就是「低薪問題」,所以那為何薪資停滯了 20 年呢?

這邊先補充一下我自身的經驗,上圖中提到的數據是基於大數據統計所得到的;但四十歲左右這代人出社會工作時,如果是理工科系相關的職缺,新鮮人的起薪其實已經成長很多。

舉例來說,連半公家單位的工研院,碩士畢業新鮮人的起薪都起碼漲了 25% ~ 30%,就更別提一般民間大公司,理工碩士畢業起薪成長的幅度可能有 50% 左右。

所以「薪資停滯」的問題跟產業別關係非常大,這部份請參考「家裡沒礦的年輕人請選電資醫牙」,下圖也同時佐證了我的說法,那就是低薪問題對特定產業來說,影響相對比較小。

但當看到那個狂飆的房地產指數,如果自己沒有入手任何房產,我想不管是誰都會有很強烈的「被剝奪感」吧!

雖然覺得有點悲哀,但也得默認這個現實層面,文中又提到:「過去 30 年來勞動與專業價值在迅速萎縮,現在用錢賺錢 的速度遠遠超過 用勞力賺錢。」

講到「用錢賺錢」,就讓我想起以前寫的兩篇文章「資本社會下的10個殘酷觀察」、「為何富者越富?」。

讓我們回頭去看志祺七七的影片,其中也有提到「高薪科技業,低薪服務業」,但所謂的高薪也只是相對而言,比起當前的高房價以及越來越貴的物價,這邊的高也高不到哪裡去。

接著,影片中提到低薪的主因之一是因為「高教擴張」所導致的,這點我持保留意見;「學歷貶值」其實是當前每個國家都在面對的問題,並非只有台灣獨有,況且台灣的教育費用很明顯較其他先進國家更為低廉。

人人可上大學看似是浪費人力資源,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它未嘗沒有外部性的實質好處,那就是高教育水平所帶來的社會安定感。

不過嘛,我也認同影片中所說:「高等教育普及,使得學歷喪失作為求職者能力辨識指標的功能,過度教育貶低了學歷的價值。」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有學歷是基本盤,接下來還是要看有沒有實質的專業能力,不能再靠那張紙騙吃騙喝一輩子了;換句話說,學歷都貶值了,如果連基本盤都沒有,那該怎麼辦?

當然,影片中還有針對產業結構面去分析為何低薪:「1990 年代開啟三角貿易,生產線移到海外,但這些生產所創造 GDP 的生產活動是在海外;造成這些 GDP 成長所帶來的勞力需求、薪資上漲,是發生在海外,而不是國內。」

在1990 年代後,台灣的「實質經濟成長率」跟「實質薪資年增率」開始脫鉤。


事實上,從上圖中可以明顯看出其分水嶺應該是 2000 年左右,那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呢? 其實我在「1990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有更詳細的討論,主因應該是在「產業轉型」。

擷錄部份內容如下:「留在台灣,但沒有積極進行產業轉型的中小企業,從 1990 年後就開始走下坡,接著 2000 年後,業績就面臨懸崖式的下墜。在 2000 年後,台灣的人均 GDP 還是持續成長,但此時經濟成長的主角已經從中小企業轉移到中大型企業,也因此人人有錢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如果要從總體經濟層面去探討台灣過去三十年來的薪資問題,我非常推薦「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 1990-2020」這本書,它從更宏觀的角度來分析及討論這段期間的現象是怎麼來的,有理有據、值得一看。

最後回到討論的主題「薪資停滯」,其實我早就針對這個議題給出自己的看法,請參考「薪資為何凍漲?」、「國際業務與產業結構」等文章;回歸到個人身上,重點還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附加價值,把自己的專業能力視為人力資本,偶爾要往裡面存點錢才行。


2. 物價飆升。

以「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的年增率來看,台灣通膨程度並沒有特別誇張;事實上「租屋價格」跟「外食價格」都是漲超過 20% 以上,但這兩者在 CPI 所佔的權重並不高,所以會讓人覺得政府所公佈的 CPI 跟我們實際的生活開銷脫節。

在影片中提到的情況,大致上跟我的「認知」一致,我也常覺得政府的數據完全無法反映真實狀況,但當我們去檢視這些數據的組成後,又可以理解為什麼是這樣。

人總是會放大自己痛苦的部份,而忽略了其實並非所有東西都在漲價;舉例來說,電視跟電腦就一直在跌價,當生活越來越便利,很多事物的取得成本是在下跌的。

但我們要很清楚地知道,未來民生必需品可能還是會一直漲價,尤其是外食這部份。


3. 房價高漲。

影片中也提到一個接近世代對立的說法:「1978 年後出生的世代,進入就業市場時,普遍薪資比上一代更低;而考慮成家立業時,也遇到 2002 年房價飆漲的階段。」

關於房價高漲的原因太多了,我們很難用簡單的「因果論」來解釋其原因;比如說,不能直接說因為持有稅太低、銀行利率太低、有寬限期等原因,所以房價才這麼高;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話講的輕鬆,但當我看到上面這張圖表時,瞬間破防,想不到二十年前的房價所得比這麼低阿,現在才買房的人真的快吃土了。

也就是因為房價越來越高,所以首購族買房的年齡也越來越晚,貸款金額也越來越高,真的很難想像如果房價再繼續漲下去會變怎樣?


短短十年間,購屋主力年齡就延後了十歲,房屋鑑估值則高了 50%,這一切先不說是不是泡沫,但眼下已成為成年人心中的痛。


以上,是我整理志祺七七的影片內容時,同時提供自己的想法與先前思考過的內容;但僅了解眼前現象的來龍去脈,並不足以解決問題。

我原本是想透過了解問題背後的本質及脈絡,來提供可能的解決辦法,並非只是分析完就雙手一攤、無能為力。

後續希望可以再寫篇文章,用以探討「個人」該怎麼從現在的狀態中突圍,我們無力改變大環境,能做的唯有先改變自己再說。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開箱大巨蛋

從去年就一直很想去大巨蛋體驗一下觀賽的感覺,畢竟它也是讓棒球迷期待與呼喚了快 20 年的棒球聖地;但因為我自己本身不是中華職棒的球迷,要我專程為了開箱大巨蛋而去看球賽,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本來以為要等到年底的國際棒球賽或演唱會,才有機會親身開箱大巨蛋,想不到 T1 職籃聯盟腦洞大開,竟然打算在大巨蛋裡面辦籃球比賽,我本來以為是唬爛的,想不到竟然成真。

大費周章的佈置場地後,就為了昨天跟今天兩場籃球比賽,只能說中信金控跟台新金控的本錢就是粗,也不擔心這樣能不能吸引到球迷的目光,先行動就對了。

結果證明,他們或許賭對了,這兩天的賽事不僅吸引到媒體的目光,也讓我們這些平常偶爾會去看球的人心動了。

我一手癢,就買了兩張內野的票,跟老婆一起去室內棒球場看籃球比賽,這怎麼想都覺得很奇怪。


現場很熱鬧,我猜至少也有一萬兩千人以上,那種觀賽感覺是很震撼的;但畢竟不是看籃球的標準場地,其實去小巨蛋觀賽的感覺來得更好。

這顆巨蛋是為棒球而生,我覺得以後國際賽來看中華隊比賽,肯定會四萬人滿場的,想到投打對決的時刻就覺得刺激。

我在台北的三個場地看過籃球賽,分別是和平籃球館、小巨蛋以及大巨蛋,我覺得看籃球還是小巨蛋給我的感覺最讚、看得很爽,然後和平籃球館也不差,大巨蛋是場地很好、但不適合看籃球。

因為我已經開箱過大巨蛋了,對這個場地更有信心,未來如果有機會能搶到國際棒球賽的票,肯定會來現在支持中華隊的;當然,要是有喜歡的歌手來開演唱會,也是非搶不可,真心感謝在市中心有一個這麼棒的場地可以期待。

好希望棒球國際賽跟演唱會趕緊辦阿!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富足 (六) 大眾需求與小眾需求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創業者常見的問題,就是把身邊朋友的需求 (小眾需求) 當成了「大眾需求」。

大眾需求和小眾需求各有各的必要性,各有各的市場,但不要用經營大眾市場的方式來經營小眾市場 (利基市場)。

在商業上,最成功的案例是「保時捷汽車」,成功地把小眾需求做成了一個不小的生意。

保時捷的年產量只有 30 萬輛,而福斯汽車的年產量卻高達 900 萬輛,但兩者都很成功。

小眾產品很難成為大眾產品,有以下三個原因:

1. 很多產品和需求之所以是小眾的,就是因為它具體的要求非常多,成本下不來;比如,每一個鋼琴家對於鋼琴的音色都會有自己的偏好,這是不可能通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實現的,要一台一台做。

因此,針對大眾的雅馬哈鋼琴在做宣傳時,會強調每一台雅馬哈的品質都是相同的;但針對鋼琴家的施坦威則會宣傳每一台都有自己的特點,鋼琴家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

2. 世界上永遠有人不想讓自己和其他人看上去相同,他們要強調「個性」;如果一個原本針對他們的商品所有人都在用,他們就會選擇放棄。

很多奢侈品品牌就是利用顧客的這種心態做生意,它們會把「品質」提升一倍,然後把「價格」提升十倍。

3. 有些需求真的就是小眾的,比如很多「藥品」便是如此,因為得那些「罕見病」的人非常少。

這種完全「客製化」的藥品是一整套治療方法,成本確實很高,但又因為適合這種療法的患者很少,無法讓成本下降。


世界上確實有不少只有「小眾需求」卻值得做的市場,但對待它們的策略不能像「大眾市場」那樣去做。

作為提供「服務」和「銷售」的一方,但凡是善於經營、善於獲取利潤的,都懂得不要給顧客太多選擇的道理;選擇太多,客戶看到的只是每個選項的缺點,而不是優點,本來能完成的交易反而可能做不成。

看似為顧客著想的選項會讓自己的成本暴漲,吞掉所有的利潤;小量生產的產品攤提下來的人工成本和管理費用很高,而且何時能賣出去完全沒把握,要墊付的資金不少。

很多時候,大眾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當他們不知道有選項時,就不會提出過多小眾的要求,而願意接受一個性價比還不錯、自己基本需求也能得到滿足的產品和服務。

不給消費者太多選擇,刻意把一些小眾需求合併成大眾需求,這也是一個思路。

任何一個成熟的產業,最終都會找到平衡「大眾需求」和「小眾需求」的解決方案,讓小眾需求在付出溢價的同時,售價也不至於讓他們完全承擔不起。

全世界主要工業化國家的「企業級軟體市場」便是如此,它們都是通過基礎軟體和應用模組來平衡控制成本和需求多樣性之間的關係。

世界上每一家企業所需要的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其實是有差異的,這不僅和它們的業務有關,而且和它們做事情的方法,或者說企業文化有關。

企業文化決定了做事情的流程,然後就需要有相應的「管理工具」來滿足那些流程。

全世界的軟體產業基本上分為兩類:

1. 提供基礎軟體的公司;包括甲骨文、微軟和 IBM 等,它們提供底層的資料庫服務和基本功能服務,這些企業顯然是服務於「大眾市場」的。

2. 實現特定功能的軟體公司;比如一家製造業的工廠需要 ERP (企業資源規劃) 服務,這類公司就會提供相對應的軟體。

但由於各個工廠的需求不同,不可能用一個軟體滿足所有需求,而軟體產業的做法是,提供一些比較通用的模組,讓企業自己挑選搭配; 類似地狀況,提供人力管理軟體、財務管理軟體的企業都是這樣的做法。

很多軟體公司不肯花功夫提升工程品質,試圖通過取悅客戶獲得訂單,於是客戶就不斷提出「客製化」的需求,搞得軟體公司疲於奔命。

這就是明明可以做出「大眾市場」的生意,按照「小眾市場」做的結果。

在生活中我們希望被周圍人認可,同時也會接受到市場和其他人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因此就有必要處理好大眾和小眾的關係。

舉例來說,假如有個人在組織中總是提出很特別的要求,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人不好相處,這其實就是因為大家為他服務或和他打交道不得不提供「客製化」服務,而這種交往成本是極高的,於是很多人就懶得和他打交道了。

如果一個人很隨和,從本質上講,就是說他的需求和大家的基本需求、他的習慣和大多數人的習慣,都是一致的,大家不需要刻意做什麼就能和他相處。

當你對待他人時,如果對方需要很多特殊的關照來維持你們之間的關係,你就需要考慮這樣的人是否可以深交了,因為你沒有精力特別關照某一個朋友。

同時,你其實對自己所特殊關照的人有更多的期望,就如同企業為客戶提供「客製化」服務後,希望獲得更高的利潤一樣。

理解了大眾和小眾的關係,我們就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四) 看對趨勢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社會的財富分配不均已經嚴重到出乎我們的想像;社會的財富急速增長,但普通人辛勤工作一輩子的薪水卻不足以買一套房,即使勉強進入「中產階級」,也常承受沉重的壓力,擔心稍有差池就會被現實拋在身後。

對主要依賴薪資生活的人來說,儘管他們的房子可能價值數千萬,但每個月得支付高額房貸,即便看似收入不錯,實際上也被戲稱為「偽中產」:如果不出售房產,他們就是窮人,而出售房產,才成為中產階級。

其根本原因在於手頭的「流動資金」和「金融資產」過低,所有資產都被固定在無法轉移的房產中;一旦房價增長趨緩,甚至下跌,他們又如何分享整個社會財富的增長呢?

在高速發展的時代,成功更多是取決於「機遇」,而不僅僅是「個人能力」。

只有當社會變得相對穩定時,個人的能力才會成為決定「收入」的主要因素。

為什麼一些技術工作在發達國家能夠賺取高收入呢? 因為只有當社會相對穩定時,「個人能力」才比「機遇」更為關鍵。

儘管許多致富的人傾向於歸功於自己的努力,但同樣努力的人有時也無法獲得成功,因為有一個看不見的力量左右著財富的分配,這就是「趨勢」。

創業或就業的方向「選擇」非常重要,即使付出相同的努力,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選擇追隨趨勢性的機會,抓住整個市場向上發展的潮流,只要稍微做得好一些,就有機會獲得成功。

而有些產業,不論你如何努力,最終結果可能也不太樂觀,這就是「趨勢」的影響。

「投資」是認知的體現,同時也是一個放大器。

要抬頭看天、認清趨勢,這不管在哪個產業都非常重要;儘管某些成熟產業當下可能有更高的利潤,但競爭激烈,甚至可能衰退。

只有在新興產業和前景看好的領域,才能實現迅速發展,拿到開疆闢土、賺到錢的機會。

更俗的新作品「新官路商途」!

在「我與小說的不解之緣 (四)」中,有提到我最喜歡的中國網路作家之一就是「更俗」,近期他又出版新作品了,讓我雀躍不已。

盼星星、盼月亮,都沒想到竟然真能盼來「新官路商途」,要知道在 15 年前的「重生之官路商途」這本小說,可以說是當時橫掃都市類小說的霸主,總算等到更俗老大再次帶領我們回到 94 年的中國官場與商戰,這次又會帶來什麼驚喜呢?

首先,得保佑這本書不要被禁,先前因為小說內容被嚴格審查的關係,讓很多都市類的作者紛紛轉投其他種類的小說創作,更俗也不例外。

雖然更俗寫架空歷史小說也很有一套,例如「梟臣」就是一絕,但之後的幾部都有點虎頭蛇尾,但我也知道他的無奈,心想這輩子都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看到他創作新的都市類小說。

幸好他願意再次嘗試類似「官路商途」這個題材,我自己也超愛他撰寫產業發展的細節,每次看他寫大營銷時代,都會覺得熱血沸騰。

不過這次我也做好心理準備,萬一真的又被封書,也能坦然接受,反正最壞狀況就是這樣。

更俗在 15 年前透過這類題材封神,我也很想知道他這段期間的功力是否有所進步,超級期待!

就前 100 章的內容來看,起手式還不錯,而且又開始了更俗式的「扮豬吃老虎」情節,再加上身邊環繞不同身份的美女,在重生前的人生糾纏在一起,而重生後又會帶來什麼不同?

這個套路真的太讚了,真不愧是「新官路商途」阿!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勝算 (九) 打破認知盲區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未來的優勢,都是「認知」的優勢;未來的競爭,都是「認知」的競爭。

假如你在零售業工作了 15 年,就真的懂這個產業嗎? 未必。

很多人懂的僅僅是如何按照固定的零售邏輯進行工作,即便再有經驗,他們懂的也不是零售這個產業。

在零售業的商業世界發生變革時,理解零售的「本質思維」就顯得極其重要。

人特別容易陷入「認知盲區」中,以為自己已經懂了;但很多時候,你不懂的東西不會毀了你,你自以為懂實際不懂的東西才會毀了你。


認知的三個層級:

1. 一元思維模式 → 以自我為中心,幾乎聽不進其他聲音,和外界思維無法兼容,無法交流。

特點是,擅長使用槌子的人,容易把什麼東西都看成釘子;自己認為對的,就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

2. 二元思維模式 → 能兼容兩種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人,具備基本的邏輯思維和同理心。

特點是,雖然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但是表示尊重;既能夠和喜歡的人相處,也能夠和厭惡的人協作共事,並不需要透過贏過別人來獲得邏輯一致。

3.  多元思維模式 → 兼容外界所有思想和觀點,可以快速取其精華。

不同的認知層級,都有著面積不同的「認知盲區」;認知越固化,就越難看見自己的盲區。


打破「認知盲區」的正確方式:

1. 打開自己,學會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

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觀察,會發現有的人在自己的觀點遭到別人的反對之後,其第一個念頭不是思考對方的觀點是否合理,而是本能地反駁對方的觀點,甚至加以諷刺,採取人身攻擊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立場。

人在面對未知的時候,都會有一種不安和恐懼,並會因此採用防禦姿態,甚至主動攻擊。

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客觀」,當你客觀時,就會打開自己的內心,就有機會接收不同的觀點。

不客觀就接收不到外在的資訊,那麼再聰明也無法進化。


2. 多人之鏡,改變環境。

人是環境的反應器;我們想的任何東西,都是受外界刺激的。

我們的「認知」和「思維」,很大程度上是由所處的環境和圈子決定的;在同一個環境和圈子裡面待久了,你的認知就就極易被固化,被環境同化。

你會慢慢意識不到,這個世界上,還可以有其他怎樣的可能性。

人們無法透過已有的認知來突破盲區,因為過去的經驗、過去的認知已經侷限了他們的觀念。

打破「認知盲區」,一般都是「自我主動」,並借助外力才得以實現。

你只有改變環境 (包括生活環境、交往環境、人際圈子等),從多個高手那裡獲取新的認識 (包括新觀點、新思路),反思自己的問題所在。

包容吸收外界的不同意見,才有可能產生新的認知,打破已有的侷限觀念。


3. 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

多數人認為自己屬於少數人,多數人認為自己不是普通人;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是「轉型」的起點。

有的人成功了,很多時候是因為他踩到了「趨勢」的大潮上;你可能是先知先覺踩到了這波浪潮上,有的人是後知後覺,無意中踩到的。

無論如何,真的到了那個浪尖時,你應該搞清楚,哪些是你的能力、哪些是機遇。

小成靠努力,大成靠趨勢;成大事者,必須先有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


同一件事情,你站在不同的角度、高度、立場,就會有不同的「觀點」。

1. 很多問題,在 CEO 的位置,本質上是「取捨問題」、「優先權問題」;先做這個?還是先做那個? 為了誰,而犧牲誰?重視什麼,擱置什麼?

2. 但這些問題對中層來說,就變成了「能力問題」;怎麼做? 能做到什麼程度? 流程怎麼最佳化? 團隊怎麼激勵?

3. 對底層來說,就變成了「資源問題」、「體制問題」、使不上力的問題,甚至是態度問題。


人與人之間,在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角度,開始逐漸顯現分野。

當馬車進化到汽車的時候,如果你說,看來輪子很重要,我們在馬掌上裝輪子行不行? 這顯然非常不現實,你為什麼不能用汽車? 是因為你有馬,你捨不得把馬扔掉。

所以一定要先跳出來,扔掉舊有的「價值觀」,再重新充回去。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思維視角」的不同。

今天你擁有的,可能恰恰是阻礙你往前走的包袱;今天你焦慮的,可能恰恰是高度和思維視角的問題。

一個人過往的成功越耀眼,光環下的陰影面積就越大,「認知盲區」就越大。

2024年4月10日 星期三

混亂的一週

因為要準備前天的演講,讓我整個連假都沒辦法好好休息,心裡總是掛記著演講的主題跟內容,好不容易熬到講完,腦中那根緊繃的線才終於放鬆下來。

話說我也算滿常去演講的人 (跟一般人比起來),但每次演講前都還是會緊張,深怕自己講不好、怕被人提問問倒、怕被人質疑觀點等,因此總是小心奕奕地去看待每一次上台的機會。

這次的演講狀況,坦白說我只能給自己 75 分,雖然有表達到我想要的內容,但因為時間掌控不佳、犯了大忌,導致後半段的內容被極度壓縮,這也是我自己後續該改進的地方。

這次演講還是有點突破,不再只是講技術性或產業知識相關的內容,而是想辦法把「決策思維」跟一些「職涯管理」或「商業管理」上的觀點帶進來討論,這也是我自己這陣子進修後的一些新想法。

透過輸出來驅動輸入,這是「費曼學習法」中很重要的一環,也順便驗證自己到底有沒有進步,最害怕的就是上了一堆課、花了時間卻沒收穫。

關於本次演講的準備過程,我會另外再寫一篇文章敘述,也算是記錄自己每次準備的心路歷程。

對職業講師來說,都希望一次演講內容可以用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這樣效益最大;但對我來說,每一次都想增加內容或改變方向,用以檢視距上一次演講的這段時間,自己有沒有新的收穫與進步。

認真的說,我不是很在乎演講所帶來的報酬或是其他效益,更為在意的是「自我成長」以及聽眾是否有收穫,哪怕是他們聽完後只對一小部份內容有印象都好;既然要花時間在這個地方,就希望能有東西可以帶走,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要做有「價值」的事。

演講完後,昨天就腦袋空空了,身體不累,但精神上很疲憊,回神一看連每日待辦事項都沒完成,然後就出發去晚上的聚會了。

跟我研究所的學長以及 MBA 的學弟碰面,想想疫情後好久都沒聚會了,這段期間大家都經歷了很多事情,但也都只是在 Line 上面簡單帶過,沒有找到機會當面聊聊。

一個月前終於敲定聚會時間,也這麼剛好就是在演講過後,讓我可以放鬆地東南西北亂開講。

其實我覺得「在職進修」真的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多年後再回頭看,真的是很難得的一段經驗,雖然說在當下我自己並不這樣認為。

當碰到完全不同領域的人,但大家彼此有一段同樣的學習歷程時,就有共同的語言了;這對於我碰到不同屆的學弟妹時,會比較容易融入他們的話題中,即使本來並不熟悉對方。

這也讓我對於「社群」經營這件事有點改觀,它的效應在頭幾年並不明顯,但多年後回頭看,總會找到一些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相互激勵、力求進步。

我不是一個熱衷於「社交」的人,甚至可以說是極度討厭無意義的「社交」,但如果是同學或學弟妹有著共同的經歷、彼此交換心得,那種感覺又不太一樣。

總之,「在職進修」這段經歷,或許也是我這一生中寶貴的財富之一。

混亂的一週終於結束了,接下來得恢復正常的狀態,不管是工作也好、學習也罷,要趕緊回到軌道上去,順便把漏掉兩天的每日一文給補上,今年好不容易才做到每日一更,結果還是被迫中斷了。

幸好我現在把「運動」的優先權排到最高,還是有維持每日運動,沒破功;有時想想,看似簡單的任務,但要每天持續、不間斷的執行,真的要很有紀律。

我以前的壞習慣就是拖延症、以及不自律,這幾年有慢慢改善一些,但離我想要達到的程度還有段距離。

期望自己在接下來的幾年期間,能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與事件,持續鍛鍊自我心智,慢慢地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最高 CP 值的人生設計課 (七) 通往成功的決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杯子裡裝了半杯水,你認為是「還有半杯水」(樂觀)、還是「只有半杯水」(悲觀),據說這對你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影響。

有許多研究指出,樂觀的人會比悲觀的人更順遂;按照這個道理,就會變成「讓我們改變認知 (還有半杯水),變得樂觀地思考吧!」

但問題是,認知習慣不可能那麼容易改變;「樂觀/悲觀」的性格約有一半是受到「遺傳」的影響。

更簡單的解決方案 → 把水移到一個只有一半大小的杯子裡;無論「認知習慣」如何 (性格個別差異),無論誰來看,杯子裡滿滿都是水。

在許多情況下,改變「環境 (轉學、跳槽、搬家)」 比改變「認知」更有可能順利進行;這就是「合理性成功」理念的基礎。

我們的生活不過是「習慣」的組合;有研究認為,超過 40% 的日常行為不是有意識的「選擇」,而是「習慣」。

透過改變一個「習慣」,其他行為可以被重新規劃,這被稱為「關鍵習慣」。

儘管並非一切都由「遺傳」決定,但人的性格是透過「遺傳」和「童年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世界上有「能努力的人」,也有「不能努力的人」。

作者想參考「理性決策理論」來思考更通用、更普遍的「成功法則」。

風險和回報通常被認為是「損失和收益」,但在統計學中,回報是「期望值」,風險是「數據的偏差」,通常以鐘形曲線來表示。

舉例來說,假設有兩個金融產品,雖然兩者的期望值都是 100,但產品 A 的最大損失是只剩 90、最大利益是 110;產品 B 的最大損失是只剩 20、最大利益是 180。

投資產品 B 的「風險」顯然要大得多;風險不僅是「損失的可能性」,也同時是「獲利的可能性」。

如果損益偏差大的話,可能會遭受較大的損失,但也可以預期獲得較大的利潤 (產品 B);如果損益偏差小,則無需擔心巨額虧損,但也無法期待較大的利潤 (產品 A)。

如果可以投資這兩個產品,A B 哪個更有利呢? 

這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你應該選擇產品 A,因為產品 B RP 太高了;「RP」是風險績效的縮寫,是指「回報/風險比」。

風險績效的法則就是:如果期望值相同,風險越小越好。

我們直覺上會被賺錢時的金額所吸引,但如果反覆玩這個遊戲的話,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回歸到平均值 (均值回歸);因此如果結果相同,就沒有必要去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如果你做出高風險的「選擇」,總有一天會踩到地雷。

在數據分佈為鐘形曲線,回報 (期望值) 相同但風險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風險績效做出最佳的「選擇」。

低風險的金融工具是指債券和銀行存款,而高風險的金融工具是指股票;那麼根據風險績效,投資債券是否比投資股票更有利?

其實不能這樣比,因為債券和股票的「預期報酬率」是不同的;長期數據顯示,投資股票的預期報酬率一直優於投資債券的預期報酬率。

股票的預期報酬率高,相對地風險也就越大,從這也可以導出另一個法則:「即使風險很大,但如果回報更大的話,那一個就更優秀。

當人們年輕、資產少的時候,股票的比例較高,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資產的增加,股票的比例就會降低。

金融理論在數學上證明了,根據各自的風險偏好將金融資產分配給股票和債券時,可以獲得最大的效用。

在「統計學」之前,除了極少數可以用「因果理論」解釋的事情之外,只能通過直覺「模糊」地預測未來;現在,我們可以用數學來描述在「常態分佈」的統計世界中可能發生的事情。

隨著「統計學」的誕生,人類開始有能力管理風險;所謂的「理性決策理論」,是指在有風險的情況下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選擇最有效的策略,同時將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這在商業術語中被稱為「風險管理」。

「理性決策理論」對於統計世界的事件,能告訴我們什麼是選擇性價比最高、最好的數學解決方案;但這是有限制的,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 可以觀察所有事件,並將其數據化。

2. 事件的變化呈常態分佈 (鐘形曲線)。

3. 通過多次試驗可以實現平均結果。  

如果滿足了先決條件,「統計分析」是預測未來的一個強大工具;然而,問題在於如果大家已經都用了一樣的工具解決問題,那麼留給我們有機會參與的,就只有統計方法發揮不了作用的領域。

因為股市有以秒為單位的龐大數據,所以如果能對其進行統計分析並預測漲跌的話,將從中獲得財富;但最終統計學在股市毫無用處,因為股市不是一個鐘形曲線 (常態分佈),而是長尾 (冪次法則) 的複雜系統。

雖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日常用語中被視為相同的東西,但兩者之間其實有著嚴格的區別:

1. 「風險」是統計世界中事件的偏差 (鐘形曲線),如果有足夠的數據的話,就可以機率性地預測未來。

2. 「不確定性」是複雜系統 (長尾) 中的事件,經常有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可能性,從原理來說無法預測未來。 

雖然長尾可以用冪次法則來表示,但由於不知道尾巴延伸到什麼程度,所以不能用數學方法來建模。

由於市場是典型的複雜系統,原則上不可能像總體經濟學那樣用數學公司來對市場進行建模。

擅長預測的「狐狸思維法」:

1. 全面 → 不拘泥原有的政治立場,致力於各種各樣的領域。

2. 靈活性 → 如果不知道第一種方法是否有用,會尋找新方法或同時嘗試多種方法。

3. 自我批評 → 願意 (儘管不樂意) 承認自己的預測是錯誤的,並接受指責。

4. 接受複雜性 → 認為世界是複雜的,許多基本問題是無法解決或本質上不可預測的。

5. 謹慎 → 用機率術語表達預測,並避免做斷言。

6. 經驗主義 → 比起理論,更重視經驗。    

超級預測者是「永遠的測試版」,喜歡「嘗試、失敗、分析、修正、再嘗試」的思考週期。

在複雜系統的世界裡,不存在所謂的「最佳選擇」,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恰當的選擇。

在選項過多的情況下,尋找完美答案的「最大化者 (利潤最大化者)」總是會後悔,覺得自己「是不是有更好的選擇」;另一方面,試圖避免所有風險的「最小化者 (風險最小化者)」別無選擇,只能固守現狀。

比起以完美的選擇為目標,承擔適度風險,透過嘗試和錯誤一步步接近成功的「滿足化者」策略,更有可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超額儲蓄率飆高,台灣錢真的又淹腳目了嗎?

上週運動時看到阮慕驊的影片「台灣超額儲蓄再破3兆元 錢為什麼這麼多?」,下面這個畫面讓我非常疑惑,台灣人已經有錢到這種程度了嗎?


連續五年的超額儲蓄超過 3 兆,這錢應該都滿出來了吧,但卻跟現實生活中的感受有很大落差,這讓我想進一步去了解「超額儲蓄」的定義是甚麼,「高超額儲蓄率」到底對我們來說,是好還是壞呢?

乍看之下,我心想那是因為華人特別愛儲蓄吧,所以儲蓄率特別高,但當我看到遠見雜誌這篇文章「全球儲蓄率最大戶不是兩岸華人,而是這一國!」後完全改觀,因為根據文中的數字,台灣人的儲蓄率並沒有超出臨近國家太多,如中國、韓國以及日本。

以下擷錄各國的儲蓄率數字:「中國大陸 2021 年的儲蓄率高達 46.2%、台灣 2021 年儲蓄率為 42.91% 、新加坡(49.1%)、南韓(33.9%)、印尼(37.9%),乃至於中東的卡達(68.71%)。」

就數據看來,台灣的儲蓄率高,但也並非一枝獨秀,但對比其他國家的超額儲蓄率時,就明顯看出不同:「根據 IMF 統計,台灣 2022 年的超額儲蓄達 14.8%,而與台灣儲蓄率相近、近 46% 的中國大陸,超額儲蓄僅為 2.3%,因為投資率也高達 43.9%;其他南韓、日本等儲蓄率高的國家皆然。」

看完上面這些數據比較後,就大致了解我們是因為「投資」不夠,所以才會讓「超額儲蓄」這麼高;但內心總覺得哪裡怪怪地,台灣人其實也很愛投資,不管是買房地產或是投資股票等,不久前兩檔 ETF 募集時,短短幾天就破兩千億元,這難道不算投資嗎?

再仔細一看所謂「投資」的定義:「計算超額儲蓄的投資是指實體投資,例如,造橋鋪路、買設備建廠房等等,並不包括房市、股市這些金融市場。

原來定義中的「投資」跟我們一般講的「投資」不是同一個概念,這也難怪文中會提出警告:「台灣這些閒錢雖然沒有反映在實體投資,但他們最後都流進了金融市場,炒房炒股下,房價高漲、金融市場泡沫風險更高。

了解越多,對「超額儲蓄」這議題越有興趣,因為印象中 90 年代的「台灣錢淹腳目」是指全民都有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但現今的「超額儲蓄」,卻並非全民得利。

以前有提到過「台灣錢淹腳目」的狀況,細節請參考「1990 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其中有解釋為何民眾對經濟發展無感的原因:「經濟成長但人民無感的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在落在分配不均上面;現在經濟成長大多是由中大型公司所貢獻,也因此果實只會分配到少數人手上。」。

現在腦中似乎對於「超額儲蓄」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接著,這篇文章「超額儲蓄進房市 年輕人又更望屋興嘆」更直接點明原因:「企業有錢不投資、家庭有錢不消費。

這篇文章中再次剖析鄰國的狀況:「台灣的超額儲蓄率在 2022 年達 14.8%,在亞洲高居第一,反觀南韓僅 1.8%、日本 2.1%、中國大陸 2.3%。」

其中,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說:「台灣超額儲蓄成長的真正推手是來自占了 7 成的企業儲蓄,和出口對手國南韓相比,南韓去年儲蓄率 34.9%,但投資率高達 33.1%,超額儲蓄率僅 1.8%,台灣儲蓄率 42.6%,投資率只有 27.8%,更有極大落差。」

近年來國內企業「未分配盈餘」越來越多,卻沒有同步投資廠房和設備,企業資金閒置嚴重,專家分析政府若沒有積極作為,將其導引到投資產業和公共建設,勢必流入股市和房市等金融性投資,可能引發「泡沫化風險」。

但在「全民搶購 ETF 反映台灣閒置資金過多」一文中,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廠商投資目的是擴充產能,現在全球需求還沒真正回暖,廠商基於務實考量,會傾向再觀望一段時間,直到確定未來展望樂觀,才會開始啟動投資;企業保守投資有其現實考量,但國人不敢消費,反而積極投入金融投資,隱含更深層的社會議題。」

台灣企業在「產業投資」這部份一向偏保守,這其實是雙面刃,這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這樣可以維持公司營運的穩定性,這也是台灣公司比較不會動不動就裁員的底氣之一;但反過來說,沒有投資也可能造成公司在成長或轉型時所累積的動能不足。

其實,政府最擔心的應該是企業賺到錢不投資在產業上,反而跑去炒房跟炒股,這才是最危險的,日本經濟泡沫後失落的二十年就是前車之鑑。

在「超額儲蓄創高的後遺症不一而足」一文中,也指出類似的看法 → 超額儲蓄太多,會衍生不少後遺症:「這麼龐大的閒置資金未用在實體投資,必然會流向金融性投資,如股市及房市,可能會帶來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倘儲蓄一直大於投資,造成消費成長緩慢,投資乏力,將不利於國家經濟發展。」

先前有提到這幾年超額儲蓄的推手是「企業儲蓄」,剛好在上文中有提及:「當貿易順差發生時,即出口超過進口,意謂該國賺取了更多的外匯。這些外匯通常會轉化為國內貨幣,若無好的投資機會,這些貨幣泰半成為儲蓄毛額,一旦超過投資需求時,就是超額儲蓄。

台灣幾乎是年年順差,自然累積不少超額儲蓄;其次,儲蓄包括家庭儲蓄及企業儲蓄;長期而言,台灣的家庭儲蓄變化不大,但企業趨向資本密集發展,而且資本規模愈來愈大,未分配盈餘 (企業儲蓄) 跟著水漲船高」

整體看來,台灣「超額儲蓄」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錢賺太多,然後不投資產業,而資本密集的結果就是用錢賺錢,讓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看到現在,我很好奇過去這麼多年來,台灣家庭儲蓄跟企業儲蓄的比例是怎麼變化的,是不是跟「1990 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這邊提到的產業發展狀況能對照得上。

終於,我在這篇文章「超額儲蓄再創新高未必好事」找到了答案:「依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1970 年代之前,台灣的儲蓄是極端不足,超額儲蓄經常呈現負值。

不過,1990 年代之後,隨著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投資卻未與時俱進,造成超額儲蓄開始上升,從 2009 年突破 1 兆元快速上升至 2020 3 兆元以上。雖此意味著台灣錢淹腳目榮景,卻又無法掩飾其背後所反映的國內投資不足困境。

但在整體超額儲蓄中,家庭儲蓄與企業儲蓄占比之消長;回顧 1990 年之前,家庭儲蓄佔超額儲蓄的 成,雖之後家庭儲蓄金額有所成長,但占比則是逐年下降至最近 10 年的不及 成。如果將儲蓄作為分配經濟成長的果實,顯然近 10 年來企業在分配經濟成長果實上大幅超過家庭。

從上述家庭儲蓄占比的下降,其實是反映近 10 年來,台灣受僱勞工薪資所得沒有成長甚至陷入停滯的事實;亦即近年以來,台灣在超額儲蓄急劇飆高的背後,卻又逐漸呈現貧窮暈染所延伸的社會隱憂。」

要知道在 2009 年,台灣的「超額儲蓄」才剛超過 1 兆元,但 2024 年都快接近 4 兆元了;就算現在家庭儲蓄佔超額儲蓄已經不到 3 成,那也是有 1 兆元的鉅資,這都已經跟 2009 年整體的「超額儲蓄」一樣多了。

因此,即使「企業」在經濟成長上所分配到的利益遠高過「家庭」,但「家庭儲蓄」還是有了顯著地成長,但其比例跟「企業儲蓄」的成長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差距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經過這一連串的數據分析及解讀,我已經大致了解到台灣「超額儲蓄」的來龍去脈,也搞清楚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當我們注意到「家庭有錢不消費」、「企業儲蓄增長比例遠高過家庭儲蓄」這些現象時,它是否也反映了台灣社會保障不足、貧富差距擴大等社會問題,這才更是值得我們去探討及解決的。

即便我已經理解台灣「超額儲蓄」的原由,但似乎還是無法解釋為何日本等國的「超額儲蓄率」比台灣低這麼多;依上面所提到的儲蓄率來看,它們也是很會存錢,況且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日本人更愛存錢、不愛消費,而經歷過泡沫經濟後的日本企業也比台灣企業更加保守。

那麼,日本政府肯定用了什麼辦法來提高它們家庭跟企業的「投資率」,如果能借鑒他國的成功經驗,或許就能撬動台灣累積多年的龐大資金,進而促進整體社會的經濟發展。

找了很久,終於在專業的文章中看到日本是如何做到的,「投資臺灣新思維之對策與建議」一文中提到:「日本採用財政投融資制度成功支援政府推動產業政策之中期資金需求;財政投制度主要係以受益者付費之公共服務項目做為計畫之現金流,並以超額儲蓄作為相關資本投資之主要資金基礎。

主要以商業銀行購入財投債模式,將家計部門個人儲蓄有效導入政策性金融機構,如社會住宅、政策性銀行等。

部分公共服務如長照、育兒機構及社會住宅,須要求受益者付費而非完全無償提供或使用;當受益者須負擔部分費用時,即可產生計畫實施後之現金流,金融機構即可將該等現金流設計為投資商品,銷售於金融市場。」


真相大白,原來日本政府也是透過一些方式來提高「投資率」,引導「超額儲蓄」的資本進入公共建設或服務,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但為什麼台灣政府不做呢? 

這中間肯定有什麼原因是我沒想到的,下次有機會再來仔細一探究竟。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