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新產品技術開發的感想

剛從客戶那邊修改軟體回來,順便寫一下到目前為止的「新產品技術開發的感想」。

說真的,這個產品開發真的拖太久了 (應該有五年以上),一波三折;要說難度很高嗎? 其實也不是,主要原因是對這個應用領域不熟悉,再加上一開始的心力沒有放在這邊,進度非常緩慢,前期還鬧了不少笑話。

開發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頭一兩年除了熟悉應用場景外,就是在培養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度」,剛開始大家的互信程度不高,問甚麼都答非所問,或是讓我們自己去猜。

等到我們比較了解客戶的需求後,才發現慣用的方法並無法滿足,需要走另外一條我們相對陌生的開發路線。

坦白說,當時其實我很不想嘗試新技術,一方面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然後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看到成果;但想盡辦法繞路走都無法突破的情況下,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探索,到這個時間點,已經過去兩年半了,但從進度上來看,我們都還在原地踏步。

再接著就遇到了疫情爆發,加上公司內部的「組織重整」及「方向修正」,種種因素讓這個產品開發一拖再拖;本來去年 (產品開發第四年) 看似有機會可以完成,但又發現原本沒預料到的情況,新的問題又拖延了半年以上,才研究出比較好的解決方式。

時間快轉到今年初,原本想說可以準備落地測試了,想不到這時主機壞了、我的筆電也壞了,一時間感覺所有的電腦都出了問題,而且供應商一直找不到衝突點,硬體問題竟然又拖了快三個月。

終於,把硬體的問題解決掉,然後我也開始把客戶的要求一個一個完成,在測試的過程中,對於使用者的體驗有更深刻的理解;要怎麼把原本很複雜的技術或流程,變成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的介面設計,這需要同理心、不斷的溝通以及反覆修改。

其實我並不擅長「使用者設計」這部份,畢竟以前主要都在做演算法開發,專長是包裝 API 或軟體元件給工程師使用。

但當我自己跳下去當使用者測試時,就能理解為何客戶會有那些要求,這不是為了刁難開發人員,而是讓使用者用的更舒服,好的「使用者體驗」才能凸顯產品的優點。

或許,今年真的有機會讓這個產品落地應用,這也是我自己在產品應用技術上的一個里程碑,既然開發時間如此的長,也希望它未來的變現期越長越好。

話說回來,我怎麼每次開發產品都花這麼久的時間,上一個產品也花了六年左右的研發時間,但至今也賣了超過六年,值回票價;希望新產品可以帶給我更大的驚喜,我也會持續挑戰新的產品技術或應用領域,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每次漫長的產品開發時程,都是因為不熟悉應用環境或相關技術;但換個方向思考,當我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才有辦法突破時,別人是不是也要做出相應的付出才行,這無形中也是加深或加寬技術上的護城河。

#大多數的產品應用技術對大公司來說並不是太困難,但當它們評估要花費一定時間了解產業問題,以及溝通上所產生的成本時,就會思考這個「市場規模」值不值得投入資源去做;畢竟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當管理者做決策時,就是在思考怎麼合理應用「公司有限的資源」讓整體效益最大化。

#這個「市場規模」或許可以餵飽小公司,並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但它在產品研發所耗費的時間太長,不確定性高,而且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存在;對小公司來說這個投資也不見得能盼到回收期,如果產品最後沒有落地應用、無法變現,那麼這段期間的所有投入都是損失。

#以我們自己為例,當開發時程一拉長,風險就很難控制,畢竟對一間小公司來說,說不定五年後公司都不知道在哪了;如果下個月的薪水都發不出來,還會有餘力去耕耘五年後才能回收的產品嗎? 別怪多數人短視近利,人要先活下去,才有餘力做「對自己長期有利」的規劃。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人生的損益平衡點 (三) 獲取高薪的方法

勞動力這個商品要怎麼高價賣出去?

兩個關鍵:

1. 沒有「使用價值」就賣不出去。

2. 沒有「價值」就會被認為是「暴利」。

商品不能只有「使用價值」,還要有「價值」;其原因是「暴利商品」或許短時間內可以大賣,但購買者不一定打從心裡接受這個價格。

商品一定要有相應的「價值」,唯有購買者認同這個商品所耗費的勞力。

「不能只有使用價值,價值也必不可缺」這個原則也包含勞動力這個商品。

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是使用這個勞動力所能獲得的好處;也就是對企業的助益,就是能「產生盈利」。

若勞動者的「使用價值」高,能藉由工作為公司產生巨大盈利,企業方的「需求」就會增加,勞動者便有機會要求高薪。

企業不會花高薪雇用「沒有使用價值的勞動者」。

提升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最快的方式就是「加班」,增加工作量來幫助企業盈利,努力達成業績目標。

許多人為了追求「高薪」,犧牲假日拼業績,長時間勞動。

但如同先前的章節所討論的,薪水是取決於「勞動力的價值」,然後才是根據「需求與供給的關係」→ 優秀的人薪水比「基準」多一些;評價低的人比「基準」少一些。

薪水的基礎並不是「使用價值」,而是取決於「價值」。

因此,勞動者應該要先想辦法具備高價值,而非高使用價值,這個順序不能錯。

以「暴利商品」為例,它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但由於價值低,顧客並非心甘情願地出高價購買。

勞動力必須要有讓購買者 (企業) 認同的努力,才會有相應的「價值」,讓企業願意付那出樣的「價格」 (薪水)。

為了爭取加薪,「拼命衝業績 (提高使用價值)」應該要排在提升「價值」之後。

只要達到業績,你的考績上就會有好評價,也能提升公司對自己的「需求」,這的確有助於加薪。

然後,藉著改變這種「需求與供給的關係」,對薪水的影響也只是一小部份,因為「勞動力的價值」並沒有改變,就算有,也只是以「附加價值」反映在新水上。

要記住勞動力價值包含「為獲得執行這項工作的能力所花費的勞力」。

「無論如何都要達成目標」的確可以培養出勇氣和不屈不撓的韌性,但這不過是在公司巨大壓力下不得已而為之,與學習新知識或新技術等充實自我的本質不同。

不懂提升「勞動力價值」就只能做到死。

利用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工作賺錢,即使達成好業績,企業支付的錢也不是針對你的工作成果,而是為了你達成工作成果所耗費的體力、精神「得以恢復的費用」。

不追求自己實力的提升,把時間和勞力花在追求考績評價的人,就要保持每天都「全力跳躍」的狀態。

不改變「勞動力的價值」,就只好每一天花時間、體力和精神衝業績,用「勞動力的使用價值」來賺錢。

一旦停止「跳躍」,你的評價會瞬間下滑,薪水也會跟著降低。

當然,比別人工作更久、花更多時間,總能多得到一些回饋,或許能多少累積一點「實力」;但我們不該指望「可能」。

所謂的勞動力價值,包含知識、經驗、技術等自己「累積的實力」,這些都是薪水的「地基」。

深奧的知識、涉略廣泛的經驗、高度的技術,必須耗費大量的勞力和時間才能累積這些價值。

有了地基,就能簡單地維持高薪;沒有地基,就必須一直跳躍才能碰觸到更高的地方。

例如企業的獨立董事或顧問,就是憑藉著「過去累積的實力」執行工作,這些職位都是「兼職」,不用整天坐在辦公室,只要參加定期會議或偶爾參加活動即可。

但獨立董事或顧問的報酬通常都比新進人員或中堅人員的薪水高,因為這筆錢是支付給「他過去所累積的實力 (地基)」;累積的實力也提升了「勞動力價值」。

「只適用於當下的努力」不如「花費數年但有意義的努力」。

累積勞動力價值,必須花費時間跟紮實的努力,要讓人「高看」自己的勞動力價值,需要長期的學習。

反觀今天的加班費或本月的業績獎金,只要今天或這個月好好努力就可以獲得 → 成果顯而易見,垂手可得。

當我們只追求近利,就會輕視可以累積「勞動力價值」的努力,所以永遠無法建立「地基」。

看不到「成果」的勞動,大家都想避而遠之;例如跟著大師學習,累積經驗,對將來一定大有幫助,但願意屈身學習的人卻少之又少。

別「消費」你的勞動力,而是要「投資」它;今天的工作結束後,如果沒有什麼收穫可以累積,那就是在「消費」勞動力。

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惑了,追求眼前利益的工作,就是酬勞很高,但「將來什麼也不會留下來」的工作。

如果以前累積的能力,現在卻派不上用場,這樣的「累積」便毫無意義。

不用過去的知識、技術和經驗也能執行的工作,不會被認定為勞動力價值。

工作的執行方式或知識、技術變化迅速的行業,不會肯定你「過去累積的能力」。

我們應該要有意識地選擇能夠累積更多價值的工作。


#就我來看,作者強調的無非兩點:一、多學習進修,累積實力;二、要選可以累積經驗或技術的領域。

#加班、衝業績到底能否累積實力,其實自己心裡最清楚;工作十年的經驗,究竟是一年的經驗重複做十次,還是真正有累積到十年的經驗,這中間的差距很大。

#很多人的心態是,只要多花時間在工作上就是認真的表現,殊不知公司並不是這樣看的;人的職涯天花板往往是自己跟公司間的認知差異所造成的,要先理解公司怎麼看待「勞動力價值」,然後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看新聞學財經分析』EPS、ROE、ROA 怎麼看?

日前看到一篇新聞「華南金控股利政策大轉變」,其中有一段話提到:「具體指標的話,EPS(每股稅後純益)、ROE(股東權益報酬率)、ROA(資產報酬率)三個都會看,權數各占三分之一。」

華南金控總經理李耀卿提到:「華南金控的獲利評核指標,除了 EPS ROE 之外,也會看ROA,因為 ROA 不好時可以靠槓桿操作讓 ROE 變得好看。」

李耀卿還說到:「像富邦金控內部,其實是用 ROA 在做一些內部的訂價或決策,這有它的道理,你就不會說我薄利多銷,我只要賺一點點就好,但是我要做很多的量。」

其中的重點是搭配 ROA 進行評核,可讓子公司揚棄舊的業務思考模式,不會想說只要做到量的絕對數就好,而是「做每一項業務,就會想說我要賺多少錢。

以上的新聞,你看懂了多少? 除了 EPSROEROA 的名詞解釋外,一般民眾真的懂這些名詞背後的意義嗎? 華南金總座為何要特別強調 ROA 這個指標呢? 讓我慢慢解釋給你聽。

如果連以上三個指標都不熟悉的話,請參考我先前的閱讀摘要「ROE 透露出的訊息」、「ROA 透露出的訊息」、「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

首先,要怎麼透過槓桿操作讓 ROE 變得好看呢?我們可以透過「杜邦方程式」來找出推升 ROE 的有效方法:

ROE  =  稅後淨利/營業收入 *  營業收入/總資產  *  總資產/股東權益
           =  稅後淨利率 * 總資產周轉率 * 權益乘數

「稅後淨利率」代表企業最終獲利能力,「總資產周轉率」代表企業是否有效運用資產,「權益乘數」是財務槓桿代表企業運用借來的錢 (貸款、公司債 ) 投資效率。

當企業大幅舉債,借入的資金變多時,代表作為分母的自有資本 (股東權益)很小,「權益乘數」會提高,也就是企業的「財務槓桿」提高,意味著公司借了許多錢,產生大額負債,使用高度槓桿來推升 ROE

看到這邊,應該就懂華南金總座為何講「靠槓桿操作讓 ROE 變得好看」,其原因就是拉高「權益乘數」可以掩蓋管理能力 (總資產周轉率) 或是獲利能力 (稅後淨利率) 的不足。

但當借入的資金變多時,財務的風險也會變高,況且每個產業、每家公司能夠借多少錢也是有極限的。

商業銀行本質上是靠利差賺錢,其中的差額就是存戶的活存、定存利率跟放款出去的貸款利率差;當然現在還多了財富管理的手續費收入、信用卡的手續費收入等,但主要收入還是在存貸款之間的利差。

但存戶存在銀行的錢,並不是算銀行的資產,它也是負債的一種,因此金融業的「權益乘數」本來就會很高,這點跟其它公司不同,所以在台灣被金管會高度監管,屬於特許行業之一。

同樣看回「杜邦方程式」,在不拉高「權益乘數」的情況下提升 ROE,才能同時提升 ROA;所以在李耀卿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們是想從過往的「薄利多銷」策略轉向有高附加價值的「金融商品」銷售,提高每一筆交易的獲利率。

所謂的「薄利多銷」有可能是用較低的貸款利率去爭取客戶,不管是在個人房貸或是法人大額貸款等,都可以先把量衝出來再說;但其結果是 ROA 的數字可能不如同業,風險的抵抗能力也會弱化。

當然,我們還可以透過提高「總資產周轉率」來同時提高 EPSROEROA,這就非常考驗銀行的管理能力;在風險管控下,哪種金融商品或交易方式可以提高「總資產周轉率」,坦白說我不是從業人員,真的不知道。

但就個人投資來說,要提高總資產周轉率就會直接聯想到「當沖」交易,這或許也是許多資產不足的人會選擇當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沒有資產借不到錢就無法拉高「權益乘數」的情況下,能做的只有想辦法提高「周轉率」及「獲利率」,但提高周轉率或獲利率往往伴隨的就是「高風險」。

從個人投資的想法,回頭檢視華南金總座的談話,就能理解他為何只說要提高獲利率,而不談拉高「總資產周轉率」,高周轉率衍生的高風險或許也是銀行所不樂見的吧!

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人生的損益平衡點 (二) 公司的盈利從何而來

勞動者生產的「剩餘價值」就是公司的盈利。

假設薪水與勞動者的努力和工作成果無關,只是單純作為「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支付給勞動者,那就可以明白為何公司期望勞動者「超時工作」。

勞動者生產的價值與勞動力的進貨價格 (勞動者的薪水) 兩者並不一樣。

企業雇用勞動者 (買進勞動力),讓他們工作,生產「剩餘價值」;換個角度來看,勞動者付出超乎自己薪水的勞力來生產價值,才有所謂的剩餘價值產生。

在這樣的結構下,為了賺取剩餘價值的企業,當然會要求勞動者工作更久、生產更多商品。

企業為了賺取盈利,必須要求勞動者生產「超出自己勞動力的價值」;但勞動者的想法是「至少對得起自己的薪水」,只願付出相對應薪資的勞力。

勞動者的勞動可分為兩種:

1. 為自己生產「薪水價值」的勞動。
2. 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

其中,生產等同自己薪水價值的勞動,稱為「必要勞動」;而為企業盈利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則稱為「剩餘勞動」。

只要勞動者的工作超出自己生活所需的必要勞動,便會產生剩餘價值,這就是企業的盈利。

在資本主義經濟下,商品的價格取決於「商品的價值」,而勞動力也是一種商品;因此,企業只要支付符合其「勞動力價值」的薪水給員工,就有權利要求他在約定的時間內工作。

但考慮到勞動者的人權,現在已經採用法律來加以規範工作時數。

回到先前的討論,勞動力的價格 (薪水),並不是取決於使用價值 (勞動者的工作成果如何),而是取決於價值 (明天也能以勞動者身分繼續工作的必要費用)。

對企業來說,勞動者一整天工作的精疲力盡,就是「最好的狀態」;但強迫勞動者加重負擔,長時間勞動也還是有其限度,勞動者自身也有「人類的極限」。

萬一超過極限,勞動者身心都累垮了,隔天就不能再工作了;因此,企業也不能把勞動者的剩餘價值榨乾。

企業追求的是盈利,但必須有限度,這就是「絕對剩餘價值」的極限。

在企業追求賺得更多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技術革新,商品會變得更低價;因此「相對剩餘價值」是自然產生的。

但生產力提升會造成商品的生產成本下降,製造商品的勞力減少,「商品的價值」也會跟著降低。

資本主義的結構本身就是要「技術革新和成本縮減」,因此商品的價值降低現象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企業的盈利不提升,為之工作的勞動者也無法生存;很多時候,推動技術革新的並不是企業股東,而是在現場工作的勞動者。

然後諷刺的是,勞動者努力的結果,竟是在削減自己的「勞動力價值」。


我個人覺得「資本論」主要討論的是需要「勞動」的工作類型,然而是否可以直接套用在「知識經濟」的工作類型上,則有待商榷。

舉例來說,軟體工程師開發的軟體,可能只需要一次性的勞動,後續的收入都是公司的「剩餘價值」,那軟體工程師的「勞動力價值」又該怎麼計算?

其實只要跟智財權有關的工作內容,都應該有同樣的疑問,當版權本身也可以變現的時候,那該如何定義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呢?

作者所說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定義,是否能用在知識工作者的身上,這點值得我們仔細思考後再回答。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人生的損益平衡點』使用價值與價值

這章節探討的是「人力資本」,這個是我們每個人先天就俱備的資本,人人都有,但「價值」跟「使用價值」都不一樣。

文章內容對於「價值」跟「使用價值」的解釋有點複雜,我先以案例來說明,可能會比較好理解。

先假設有一群人,都是同所高中畢業,那麼外人看待他們的「價值」是一樣的;他們所處的環境、受過的訓練等都相同,但「使用價值」就有可能因為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而有所不同,比如說有些人去做會計工作、有些人去做建築工人或水電學徒等。

過了段時間後,同一群人中有幾位想繼續升學進修,等到他們畢業後,外人看待原本的同一群人時,其「價值」可能就會有所差異;有些人大學畢業拿到學位、有些人變成資深的會計人員、有些人出師變水電師傅,但也有些人還是建築工人。

「勞動力價值」取決於學習技術所耗費的勞力 (費用、努力與時間),而且這個耗費勞力的多寡是被社會普遍性認定的,而不是自己單方面認為的。

同樣是大學或研究所畢業,但在同一份工作都被錄取的情況下,頂大的起薪硬是比一般大學高出不少,這就是公司在認定「勞動力價值」時的差異。

但如果是「高勞動力價值」的人,去從事「低使用價值」的工作,那會有所差異嗎? 我個人覺得這時會參考「使用價值」決定;既然是「低使用價值」的工作,那就代表它的進入門檻不高,被普遍性認定為具「低勞動力價值」就可以從事的工作。

舉例來說,碩士或博士畢業,並不會讓你在搬運貨物時,比一個高中畢業的人更有效率,反而可能更差;當「高勞動力價值」的人碰到不相應的工作時,「使用價值」可能會比預期更低。

文中雖然一再強調要提高「價值」,但我覺得很多時候「高勞動力價值」要能適配「高使用價值」的工作內容,才能體現它的差異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資本社會決定薪水的兩種方式:

1. 必要經費制。

2. 盈利分紅制 (業績制)。

必要經費制的支薪方式,只能讓員工得到生活所需之金額;薪水只是為了讓你「明天也能照樣工作」的必要經費。

薪水只是為了明天也能進行同樣勞動所需的金錢。

馬克思的經濟學稱此為「勞動的再生產成本」,指的是「再一次進行同樣工作所必要的金錢」。

「資本論」中的「使用價值」指的是有益性、有用性;有使用價值的意思是「使用 (一件商品或物品) 有其意義,或是有某些助益」。

在「資本論」中,「物品的價值」是取決於「製作這件物品所需耗費的人力」。

商品「價值」的高低,取決於「社會普遍耗費的平均勞力」,要根據這個社會的平均值來考慮必要的勞力。

商品的「價格」取決於該商品的「價值」;先以該商品的「價值」為基準,然後再看「使用價值」、「需求是否大於供給」,而它的價格便從這個基準值再往上加。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勞動力也是「商品」。

公司職員領公司的薪水,為公司工作;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把自己的勞動力賣給公司」。

上班族拿「自己的勞動力」,與一般商品一樣進行「交易」。

既然勞動力也是商品,那麼「勞動力這個商品的價值」應該用跟其他商品一樣的方式來決定。

勞動力的價值 = 讓明天也能執行同一個工作所必須的各種價值之總和。

而勞動力的價格,同樣是以「價值」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大家的「薪水」都是以「個人的勞動力價值」為基準來決定的。

許多人都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加薪」、「只要業績成長,薪水就會提升」。

但是我們的薪資既然是以「勞動力的價值」為基準來決定,那麼無論你多努力、業績有多好,只要「價值」不變,你的薪水也只是在這個基準上,再以「需求及供給的關係」在其價格上做出微調。

開發中國家的人事費用比先進國家便宜的原因是,「因為開發中國家的物價低廉,勞動者的生活開銷便宜;既然勞動者花很少的錢就能生活,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自然也更低;換句話說,他們的勞動力價值很低」。

勞動力這個商品有「執行這項工作所必要的技術」,所以學習技術所耗費的勞力 (費用、努力與時間) 都要考慮進去。

除了飲食、房租、治裝、調劑身心等費用,技術學習費也要算進「勞動力的價值」。

「從事該項工作的準備」所耗費的勞力,都要算進每個人的「勞動力價值」中。

學習技術所耗費的勞力越大,勞動力價值就越高,薪水也會跟著上漲;如果是任何人都能簡單執行的工作,由於不需要「學習技術」,薪水自然也較低。

當勞動者有必須扶養的家人時,「為了明天也能執行同樣工作所需之費用」,當然也要包含家人的生活費;因此日本企業的薪資逐年遞增、依年資決定薪資的制度,其背後隱含「隨著年齡增加,必要經費也會因此增加」。

勞動力與一般商品一樣,價格也是以「價值」為基準,再因「需求與供給的關係」調整變動;勞動力需求高的人 (優秀人才),就可以高價「賣出」,也就是跳槽到提供高薪的公司。

不會自我推銷、不受企業需要的人,就只能屈就低薪。

勞動力還是以「價值」為基準,再考慮「使用價值」;而對勞動力的「需求」,就要看「使用價值」如何了。

2023年8月26日 星期六

是不是該換個運動呢?

自從上次左手大姆指吃蘿蔔乾後,又好一陣子沒打球了,因為真的腫的太誇張,直到三週後都還沒完全好。

但看著天氣不錯,然後下午又沒有別的事要做,決定還是前往球場活動一下,以流汗為主。

跟球友聊了一陣子最近的世界盃男籃賽況後,突然就開始要打三對三,我都還沒熱身耶,這樣對嗎?

只好先邊打球邊熱身,但這樣風險很高,從以往的經驗看來,受傷的機會很大;果不其然,打沒多久,右手中指及無名指也一起吃蘿蔔乾,怎麼又來了,天阿!

硬著頭皮,只好邊保護兩隻手邊打球,祈禱別再受傷了。

幸好直到打完收工,傷勢沒有進一步惡化,但這估計又得要好幾個星期才會好了,沒熱身就開打,果然是大忌。

打完時,其中一位球友的腳也不行了,打到快抽筋;另一個正在思考未來是不是要改換另一種運動。

兩位球友並沒有每天規律的運動,只有假日偶爾相約出來打個球,因此體力下滑的非常快,這幾年確實明顯感覺到他們體力的衰退。

其實我自己也在想,即便現在有每天運動,但因為容易受傷的因素,未來不知道還能打到幾歲,說不定再過幾年,就輪到我思考要不要換個運動了。

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逛展與參展的心情差異

今天找到空檔去參觀了台北國際自動化大展,今年又是南港展覽館一二館全開的盛況,參展的公司跟參觀的人都很多,人潮洶湧。

每次只要是自動化大展,周圍的停車場永遠是爆滿的狀態,甚至都還會回堵到馬路上,有夠誇張;要知道南港展覽館附近的停車位可是不少,但還是無法滿足停車的需求。

這邊的交通已經算是很方便了,同時有公車及捷運,離高鐵站及火車站也不過就是一站捷運站的距離,即使如此停車場還是一位難求。

因為上述的原因,我只好把車停到南港車站附近的停車場,然後再騎 YouBike 過去展覽館,幸好今天的天氣不錯,一路上也都有寬闊的人行道可以騎乘。

在騎 YouBike 的過程中,我開始回憶起疫情前參加展覽的時候,在當時可沒這麼輕鬆,每天一大早就得到現場準備,更別提開展的前一天,要把東西搬進去,那可是要提前卡位的。

如果是開展前一天暴雨,那我們就很慘,冒雨把東西堆上車,到現場卸貨跟佈置也是跟打仗一樣,印象中還真有幾次是這樣。

疫情前我們每年都有參加自動化展,現在都還依稀記得當初參展每天結束時,快鐵腿的雙腳、講到燒聲的喉嚨,以及發不完的傳單以及名片,當時的自動化展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年中的大事。

疫情爆發後,展覽等公開的活動全面停止,自從 2020 年以後,我們就停止參展了,慢慢地我也從參展的人變成逛展的人,既輕鬆又愉快,這跟當初「聽到自動化展就覺得累」的心情完全不一樣。

人嘛,「當興趣就有趣、當工作就了無生趣」,至少我曾經是參展廠商中的一員,這種經驗有過一次就好,更何況還參加了好幾次。

看著忙碌的參展人員滿場跑,但我卻完全不想回到過去,現在只想當個逛展的人,自在又有趣。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待產業整合後再出手

這章的概念其實很好懂,就是找出廝殺完畢的產業,已經誕生龍頭企業,有所謂的定價權,這時再投資它就符合「勝而後求戰,不要戰而後求勝」的道理。

舉例來說,台灣的超商目前符合「兩分天下」的態勢,已經接近寡頭壟斷的狀況,這時要做出投資的選擇就相對簡單。

不過在這邊提醒一下,因為台灣股市的主流是電子股,就是作者所說「每幾年要重挖一次護城河」的類型,因此難以判斷產業龍頭的地位能否延續,或是說能持續多久。

要是在美國,例如在「必需性消費品」產業,大致上都已經分出高下,龍頭企業大概就是那幾間,相當好選擇;接下來只要判斷估值,選擇好的時機買進即可。

常聽人說選股重要,其實就是要學作者先判斷產業的競爭格局,然後再瞄準龍頭企業進場,這才是最簡單的投資心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從產業配置的角度看,有的產業集中度高,兩三個龍頭企業就佔據了產業中絕大部分的市佔率,研究這樣的產業就像數月亮一樣簡單。

「數月亮」的產業有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寡頭壟斷產業;寡頭壟斷也分兩種,分別是國家給的和市場給的。

國家給的寡頭壟斷 (例如公用事業) 往往伴隨價格管制,長期投資回報一般不會太高。

只有市場競爭、產業洗牌後產生的寡頭壟斷才有「定價權」。

集中度高的產業一般門檻高,參與競爭的企業少,所以競爭有序,坐地收錢,旱澇保收,賺錢不辛苦。

最容易研究的競爭格局就是「一家獨大」,其它競爭對手都不成氣候。

稍差一些的競爭格局是「一超多強」,彼此之間雖然有競爭,但老大的優勢還是很明顯;再次一些的競爭格局則是「兩分天下」和「三足鼎立」。

這邊說的競爭是區域市場的概念,有些產業從全國的範圍看好像市場很分散,但是在某個特定的區域,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

銷售半徑小的產業,例如房地產、啤酒和水泥,容易在某個區域市場寡頭壟斷。

最賺錢的投資機會往往是簡單的,等企業競爭分出高下,在勝負已分的產業中投資產業龍頭,是「勝而後求戰」;在競爭激烈的產業中硬要去猜誰是最後贏家,是「戰而後求勝」。

在作者的投資生涯中,一直信奉四個原則:

1. 便宜是硬道理。

2. 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

3. 勝而後求戰,不要戰而後求勝。

4. 人棄我取,逆向投資。

產業格局往往決定結局;一些產品差異性不夠大的產業,只有達到一定的集中度才擁有一定的定價權。

2023年8月23日 星期三

『跨能致勝』(下)

延續先前的討論,本書剩餘的章節列舉相當多的實例來說明「贏在起跑點」的想法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

越專業或是越追求高效率,反而會扼殺創新的可能性。

我也認同在突破自我界限時,往往是低效率的行為,因為在接觸陌生的領域時,剛開始往往都是把時間花在探索方向上面,連方向都還不確定,又何來高效率可言?

同理,當我們都還不了解自己時,又怎麼談個人的長期規劃呢? 

這點其實我頗有共鳴,在求學以及工作的路上,不斷地改變追尋的目標,每次都以為這是我一生想做的事,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我不斷地花時間探索,看起來效率非常的低,卻無法避免。

關於「過度專業化」這議題,我還真碰過一個實際案例,某個設備公司要開發半導體的機台,卻一直無法提高良率,當時所有研發人員都認定是靜電的問題,因此所有的思考方向都圍繞在「消除靜電」上打轉,也請來全台對靜電有研究的教授及專家,研究了一年多,但最後都無法提高良率。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最後竟然是業務出身的總經理解決了這個問題;某天他有事到研發單位,順便想激勵大家的士氣,看到在做實驗的設備時,偶然提了一句「怎麼某處的結構設計好像跟他在別間公司機台上看到的不同」。

就是這「內行門外漢思維」的疑問句,才把研發人員的思路從「靜電消除」引導回「結構設計」上,最後竟然就解決了困擾大家一年多的良率問題。

我雖然沒有參與這個專案開發,但從開始發生問題、到尋求專家教授協助,整個過程我都有所耳聞,只是沒想到是非研發單位的人一語道破關鍵因素。

當時只覺得很有趣,怎麼一群專心搞研發的工程師還比不上做業務的老總,現在看到本書的觀點,才了解到這並非偶然,在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一個人知道越多內部細節,做的判斷越極端。

了解自己,比了解專業知識更重要。

知識經濟創造了對「發想新概念與創造新知的壓倒性需求」。

任何人在放手一搏前,都應該先訂好放棄的條件;重要的竅門是,能了解轉變只是單純的無法堅持,還是敏銳地察覺有更符合的選項。

為了堅持而堅持,反而會成為阻礙;問題在於人會為「沉沒成本謬誤」所擾,一旦投入時間或金錢就不肯放棄,不想感到白費。

繞路,有助於找到自己的路。

只要一個人保持開放心態,就會從每個嶄新的經驗中學到東西;多數成功人士,都是繞了圈子才解鎖成就。

我們以為自己一成不變的特質,其實已發生劇烈轉變,像是會讓自己開心的事、安全感、成功、誠實等的核心價值;對於假期、音樂、嗜好、甚至朋友的偏好也會隨著時間改變。

到了中年,一致性和謹慎程度會越來越高,比較不具好奇心、開放心態、創意也減少,較不易發生暴力犯罪,也較有機會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

我們不應該問一個人是否堅定勇敢,反而應該問他們,什麼時候會展現出勇敢的一面;如果把一個人丟進適合他們的環境,那他們就更可能發憤圖強,從外表來看就是有毅力的人。

一個非得親手嘗試才知道自己有何能耐的人,放手一搏就是解鎖個人才華的鑰匙。

內行門外漢思維:跳脫出問題本身的專業框架,從其他不相關的領域經驗中尋求解決方法。

過度專業化,讓我們鑽牛角尖、陷入死胡同;問題越是跟個人專業無關,成功解決的可能性就越高。

專家製造的資訊越多,好奇心旺盛的半吊子就越有機會集結垂手可得,卻分散的資訊,貢獻一己之力。

只追求高效率,突破的機會只會微乎其微;突破界限的嘗試,必須保持低效率。

創新的系統應有意識地保持廣度和極低的效率。

真正的科學發現,通常是由無法預測和預料到的小發現所觸發,但卻有越來越多科學家被要求即時提供證據,證明研究成果能具有應用性。

當你在突破界限時,很多時候都只是在嘗試,而這也是效率極低的事情;舉例來說,離開辦公室吃午餐很沒有效率,但通常那是反思和建立連結的最佳時間。

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系統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的能力,並體驗多樣化和探索跨學科領域:在你尚未了解自己之前,是否就已經決定好你要做的事?

不要認為會落於人後,你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與你截然不同的年輕人。

蜿蜒曲折的思維與個人經歷是力量的泉源,而「贏在起跑點」這件事被過度高估了。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跨能致勝』(上)

這本書滿特別的,因此我在前面幾篇不同的文章中都有引用本書的內容;特別在哪呢? 當別人都在強調「刻意練習」或「贏在起跑點」時,它卻提出了反證,告訴大家「經驗」未必可以「熟能生巧」。

我看過很多本書都在講怎麼快速學習,偏偏本書提到「學習最好慢一點,知識才能扎根」;但在台灣的升學制度下,很難按照本書的觀念去學習,要是在考試上的表現不佳,就會失去很多機會與資源。

在台灣現有的制度下,要怎麼兼顧有廣度的學習,然後在考試上表現良好,這值得思考。

關於書中提到的「有提示的訓練,並未留下學習成果」,就讓我想到自身所碰到的案例;每次我搭別人的車或是自己開車用導航時,永遠都不記得路,唯有嘗試靠自己的印象開車,然後走錯路重新再來時,才有辦法在腦中建立起目的地的相關地圖,然後下次去就不用靠導航或別人報路。

有提示的幫忙,確實可以幫助我們盡快到達目標,但在這個過程中卻無法建立起任何關聯性,表面看起來效率很高,但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效果很差。

另外,書中所說的「當你手上只有鎚子,那看什麼都像是釘子」,這句話我也常掛在嘴邊跟學生或同事講;舉例來說,在做程式開發時,如果只會特定語言,那不管想開發的應用程式特性為何,是要友善介面、重視高效率、又或需要更多的網路資源等,都只能用同一個語言硬幹,不管它到底適不適合,因為就只會這個工具而已。

這本書有很多觀念都值得討論,它們乍聽之下都有點反主流,但仔細一想似乎又符合現實狀況,至於看完後該怎麼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就是「智慧」的展現。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我們知道早期的嘗試是致勝關鍵,多元也是。

許多研究顯示,在科技領域提出創新發明的人往往多方涉獵與投入,「主動捨棄深度而取廣度」,從而提升創意,不像其他人只專攻一個領域。

有不少頂尖人物是靠多方涉獵與廣泛興趣而成功的。

擴展個人與職業之路需要時間,還時常得放棄贏在起跑點這件事,卻相當值得。

學習本身最好慢一點,知識才能扎根,雖然會在衡量立即學習成效的考試上表現不佳;換言之,最有效的學習會看起來缺乏效率,落居人後。

在科技業,五十歲的創業者更可能創辦大為轟動的成功公司,機率比三十歲的創業者高出將近一倍,三十歲的創業者也勝過二十歲。

當你手上只有鎚子,那看什麼都像是釘子:意指當你只有一種解決方法時,你會想方設法套用在每個你所遇到的問題上,最後造成專業沉淪或被自己的經驗所蒙蔽雙眼。

要成為立足寬廣,經驗多元,觀點多樣,足以跨能致勝的人才。

許多經過高度訓練的專業人士時常根本沒從經驗受惠,經驗大多不是帶來熟能生巧,而是造成自己自信過頭。

經驗和熟能生巧是兩回事,下棋、高爾夫和救火不是通例,而是特例。

越考驗「宏觀戰略」的遊戲,人類能發揮的空間越大;我們最大的優勢跟狹隘專業背道而馳,反而在於「廣泛整合」的能力。

越接觸現代,越擅長「抽象思考」,不必靠自身實戰經驗。

現代工作需要觸類旁通,把知識應用到新的狀況和領域;概念分類帶來彈性,把知識靈活運用。

現代生活確實需要觸類旁通,連結天差地遠的領域與想法。

重複性工作容易被機器取代,懂得概念思考,觸類旁通的人方得脫穎而出。

「刻意練習」所認為的有效訓練,重點是修正錯誤;但高手的童年學習偏向「潛移默化」,而非正式指導。

訓練的廣度,帶來轉換的廣度;學習時越多元,則越有辦法創造抽象模式,無須依賴特定範例。

創意難以培養,卻易遭扼殺。

無師自通的人會做很多嘗試,設法抽絲剝繭,學著解決問題。

如果學習要長久扎根,要舉一反三,又快又好就成了問題。

努力靠自己給出一個答案,即使是錯的答案也好,對學習甚有助益;逼學生想答案,學生不得不犧牲當下的表現,卻換得未來的進步。

有提示的訓練,並未留下學習成果。

學習就如人生,過程最重要;有些學習方式短期來看沒效率,長遠來看最有效。

如果你考自己時表現太好,解決之道是等久一點再練習,測驗起來會更困難;學習是挫折連連,而非輕鬆愜意。

師生絕對要設法避免把當前的表現解讀為學習;在學習期間考出高分可以表示學得很好,但師生須得明白,這種好表現時常只是曇花一現,而非確實進步。

成長得最慢,最能建立複雜技能;想贏在起跑點,反而欲速則不達。

知識要長期有用,必然很靈活,能用來因應新問題;所以得學著看出全新問題底下的概念連結,再靠相應的策略解決問題。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可複製的領導力 2』重點摘要與心得

如同我先前對於「可複製的領導力」的閱讀感想,「領導力」這個主題確實難寫,也或許是我自己的功力不到,讀不懂樊登書中講的精髓,總之我覺得很多內容都是穿鑿附會的。

但即便如此,書中還是有提到一些論點或是名詞,例如「部落效應」、「從眾行為」、「杏仁核」及「大腦皮質」等。

透過這本書還是有學到一些新的看法與觀念,只不過當大家都在提倡「批判性思維」時,要不要先想一下那是什麼概念? 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為何? 

在學校中或在社會上該如何訓練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呢?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部落效應」的基本邏輯就是人類缺乏足夠的理性,這是一種來自原始社會並刻在本能中的行為。

在現代商業社會的競爭中,「部落效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在與他人合作時,如果一昧地維護集體的利益,反而不利於長遠的發展。

受部落效應的影響,當一個人進入某個團體時,為了更能融入其中,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取悅」行為,例如在言語上奉承或在行動上討好他人。

如果取悅他人成習慣,就會變得毫無主見、隨波逐流,甚至不敢產生與集體不同的想法,這是「批判性思維」所不提倡的。


「從眾行為」就是在大環境或「部落」壓力的影響下,放棄自己的堅持,改變自己的意見,順應大多數人觀點的行為。

我們對外界的認識,會受到他人和集體認知的影響。

當人沒有思考能力的時候,就會被周圍的氛圍所引導;所以「批判性思維」對每一個人來說,就是提升領導力的必經之路。

你只有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擁有與別人不同的想法,能夠透過「獨立思考」去沉澱,才能創造價值。

如果我們依然保持著過去的「慣性」,保持過去這種對安全感的過度追求和執著,只會導致自己做了很多不正確的事。


領導力是一種「反人性」的東西,因為它需要對抗人類使用「杏仁核」(又稱杏仁體,是產生、辨別、調節情緒的腦部組織) 做事的衝動天性。

人類學的研究證明,我們的很多本性、情緒都是受「杏仁核」控制。

談到杏仁核影響的案例,如員工在公司內無法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時,就會開始在言語和行為上攻擊別人;當員工缺少上進心,日子過一天算一天時,也是杏仁核在發揮作用。

當員工對眼前的環境、同事、工作內容表達不滿,整天抱怨其他人不理解自己時,依然是杏仁核在散發魔力。

「杏仁核」就是人的本性,它主要的職責就是掌控兩件事:戰或逃。

管理者想要獲得「領導力」,一定要戰勝自己的杏仁核,避免它過度影響自己,要學會用「大腦皮質」做事。

大腦皮質主要掌控的是我們的幽默感;如果你很緊張,就很難有想笑的情緒。

思維邏輯、好奇心以及同理心能力等,都來自「放鬆的大腦皮質」。

大腦皮質跟杏仁核之間的關係很奇妙;大腦皮質的生長發育與壓力的大小成反比,即壓力大的時候,大腦皮質會停止發育,反之則正常發育。

杏仁核發達的人特別容易辨別,例如看起來十分有「幹勁」,但也非常容易崩潰、容易放棄,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

大腦皮質發達的人,可能看起來對任何事都無所謂,但做事時思維沉穩,願意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我們需要為培養大腦皮質營造一個低壓、放鬆的環境,讓它主導我們做事的邏輯。

杏仁核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東西,但它帶給人類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 憤怒、貪婪等負面情緒的產生。

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或是說成熟的領導者,一定要做到自我掌控,控制杏仁核,用大腦皮質做事。

『高收入的能力,學校沒教』(下)

這本書後半段的章節,從我的角度來看,就很像雞湯文;不過,四大「思維誤區」倒是可以參考一下,其他基本上是老生常談。

「反向思維」講的也有點意思,因為我以前也很愛用這個方式來做決定,收集完親朋好友的意見後,選擇人少的那條路走,我應該一輩子都會以這個思維行事。

跟父母溝通的方式,作者的做法應該符合現狀,不過價值觀的不同,確實很難有共識,那就只能委屈當子女的人去扮演一下好演員了。

至於其他關於「人脈」、「朋友」以及「目標」的闡述,是作者因為他自己經歷所衍生出的想法,但我並不完全認同,這部份可以多看、多聽、多思考,直到形成自己的觀點。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堅持最難的地方,其實是如何學會聰明的放棄一些東西;這些放棄,往往代表換一種生活狀態,並且養成習慣。

習慣一旦養成,堅持就變得容易很多。

成功者都有一個共性:他們極度珍惜時間。

在網路的時代裡,我們的時間會被工作、學習、生活切割得支離破碎,但會利用時間的高手,都在合理的利用「雞肋時間」,不讓零碎時間控制自己。


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有等價的友情;在我們變得優秀之前,所有的社交都是無效社交。

人脈不是自己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

蘇格拉底說:「不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只有耐住寂寞、時刻反思、每天進步,才享受得了繁華。


要注意四個思維誤區:

1. 先入為主,用結論反推證據。

當事情發生時,最好的做法就是別表態、先調查、查清楚、再表態;永遠保持懷疑的態度去獨立思考。

2. 以偏概全,人云亦云。

「調查推理思維」是最重要的思維模型。

3. 把一件事情變成另一件事情。

「就事論事」是一種本事,要弄清楚事情的核心,把這件事牢牢地控制在該有的範圍內;不擴大、不引申、不對人,只對事。

就事論事,才能更加客觀。

4. 自己的生活一塌糊塗,卻為別人操碎了心。 

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但注意力永遠是稀缺的,因此先關心自己的生活才是核心。


知道什麼課該蹺、什麼課不該蹺,是一種智慧;走進社會之後,選擇一直是每個人的難題,也是一種有智慧的放棄。

選擇了就堅持,放棄了就別後悔。

要培養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你要知道自己缺什麼,要不停地對對自己發問,然後朝著目標前進。

「自學」是每個優秀人士的必備能力,其中也包含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思維、分辨對錯的能力。

進入社會後,「反向思維」也會讓你受益;所謂反向思維,就是當所有人告訴你該做什麼時,你是否想過還有不做的可能? 當所有人都告訴你不要做什麼時,你是否還有做的理由?


在網路時代,我們需要和別人合作,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從而用更多的時間打磨自己的長處;只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短處,成本太高了。

愛默生曾說過:「如果有兩條路,我選擇人少的那條行走。」

想要獲得等價的交換,要先讓自己變強,拿出真才實學交換。


和父母溝通要嘴順,但行為上獨立判斷。

這個年代的我們和上一代的家長,從「底層的價值觀」來說是不一樣的;在家長的眼中,吃飽肚子比什麼都重要,但在我們這代人的眼中,大家都想追求幸福。

因此,家長特別喜歡問:「你做這件事有用嗎? 會賺錢嗎?」而我們特別喜歡回答:「可是我喜歡阿。」

自由的另一面叫自律,自律就是為自己負責。

長大的標準是「經濟獨立」;只有實現「財富自由」,你才有更大的話語權,決定自己的去處和未來。

用父母的邏輯去說服父母,是最重要的方法;盡量不要用語言對抗,要用行為溝通。

讓父母停止質疑的最好方式:立刻行動,讓自己變更好。


交朋友很關鍵,因為朋友決定了你這一生最重要的一些節點;你的朋友甚至決定了你的價值觀、身分、地位和財富。

「密友五次元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財富和智慧,基本就是五個與之親密交往朋友的平均值。

你在什麼環境中、你有什麼樣的圈子,決定了你後半生的成敗得失;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作者的媽媽說:「原以為往下活簡單,不用太費力,後來發現越往下走,越多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而越往上走,雖然艱辛,但上面的人出奇的包容,那裡的生活才簡單。」


沒人在乎你多麼努力,人們只看結果;努力可能不會成功,但不努力你會後悔。

這世界根本不在乎你多麼努力,只在乎你努力的成效;如果你的努力沒有結果,就等於沒有努力。

在你渺小時,沒人會在乎你的努力;當你成功後,才會有人願意聽你的故事。那些故事,才是有血有肉的。

當你什麼都沒有時,請安靜的努力,這是你變強的唯一出路。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一定要清楚自己不想要什麼;排除不想要的生活,剩下的,至少不是你所討厭的生活。

細分夢想,拆分目標;拆分目標,只是為了讓目標更清楚。

永遠不要制定一個看不見的宏大目標,而是要細化到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未來一定不會差。

實現目標最難的,就是邁出第一步。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投資的三個基本問題

作者在本章所提出的見解,是我購買這本書的主要因素,他不單純是總結自己個人經驗而得出的選股法則,而且想辦法去拆解「投資分析方法」中的共同特性,以及規律性。

更特別的是,他在每一個看似複雜的名詞後面,都會加入實務上怎麼用,或是說在哪段時間可以觀察到這個現象,這對於我們這種外行人來說,更能一窺專業投資人或投資機構的思考方式,助益頗大。

我認為作者這本書值得一看再看,是投資理財類不可多得的好書,我自己應該會三不五時就重看一遍,然後再寫下當時的心得感想。

當然,學了就要用,做投資的好處就是,學完投資分析的方法後,就能嘗試用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只是以「價值投資」的驗證週期來看,要等五到十年才能確定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本章重點摘要如下:

不管是哪種投資分析方法,都要回答三個基本問題:

1. 為什麼認為這一家公司便宜? 這是「公司估值」的問題。

2. 為什麼認為這一家公司好? 這是「公司品質」的問題。

3. 為什麼要現在買? 這是「買賣時機」的問題。


一、估值

估值相對容易把握,可以參考本益比、股價淨值比、企業估值倍數等指標,這部分是最接近科學,而且最容易學的。

只有買得便宜,賺錢的機率才會高很多。

世界上不存在每年都有效的投資方法。

一個投資方法能長期有效,正是因為它不是每一年都有效;如果一種投資方法每年都有效,這個方法早就被別人套利套光了。

正因為有波動性,才保證不會被套利;「價值投資」不是每年都有效,所以它才會是長期有效的。

所謂正確的方法,是在十年中可以有六到七年幫助你跑贏市場 (大盤);而錯誤的方法,就是在十年中只有三到四年能跑贏市場

一個正確的過程和方法,能夠較高機率保證你在五到十年中取得一個不錯的結果。

投資分析的基本工具有:

1. 波特五力分析→辨識好產業。

2. 杜邦分析→辨識好公司。

3. 估值分析→辨識好價格。


「下一個偉大公司」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

股票的回報並不取決於它未來增長是快還是慢,而是取決於未來增長比當前股價反映的增長預期更快還是更慢。

當前股價是否已經反映了所有的好消息或者壞消息呢?


二、品質

三個要素中,投資者真正需要下功夫搞清楚的就是公司品質。

公司在不同階段,它的品質看點是不一樣的;小公司當然是管理層更重要,大公司就是機制和文化更重要。

品質的判斷 1:是不是一個好產業。

作者判斷品質,更重視產業分析,而不是個股分析;他認為選一個好產業是成功投資的基本條件。

產業的競爭格局決定了公司有沒有定價權;公司的品質好壞,關鍵是看能不能具有定價權。

消費品更能有定價權,是因為消費品是差異化產品,而且下游是分散的客戶,公司的議價權更大。

公司品質很大程度上在於產業格局是否良性、產業競爭是否激烈;產業競爭太激烈,誰都賺不到錢。

品質的判斷 2:差異化競爭。

差異化的第一個標籤是「品牌」。

差異化的第二個標籤是「回頭客」,即用戶黏度高。

差異化的第三個標籤是「單價低」,單價高的商品,消費者對價格較敏感;單價低是個優勢,賣家容易有定價權,消費者對價格差異不敏感。

差異化的第四個標籤是「轉換成本」,例如軟體或醫材,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產品,轉換成本就會高一些;轉換成本高的產品使用者黏性高,定價權就高。

差異化的第五個標籤是「服務網路」,例如工程機械在全世界每個國家都只有一到三家,贏家通吃;產品的銷售半徑小,也是一個優勢,例如房地產銷售,台中的房子沒辦法搬來跟台北的房子競爭。

房地產開發商只和本區開發的產品競爭就可以,競爭的激烈程度小很多。

差異化的第六個標籤是「先發優勢」,好的產業裡,領先企業通常有較為明顯的先發優勢;作者喜歡買的是龍頭,而且是有先發優勢的龍頭企業。

我們個人在做事業選擇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找到有先發優勢的產業。

在技術變化太快的產業裡,就很難看到先發優勢,例如科技股的產業技術變化太快,先發優勢不明顯,每三到五年就要重新挖一次護城河,太難把握。

品質就是弄清楚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有沒有定價權,是不是一門容易賺錢的生意。

總結一下,該如何判斷一個公司所在的產業好不好:

1. 產業競爭格局是不是清晰。

2. 領先者有沒有品牌的美譽度。

3. 領先者產品的售價是不是顯著高於其他競爭者。

4. 領先者有沒有網路服務的優勢。

5. 領先者有沒有規模效應。

6. 領先者有沒有先發優勢。

7.  產品的銷售半徑是不是相對比較小 (不用參與全球競爭)。

8. 是不是有回頭客。

9. 是不是低單價 (下游對價格不敏感)。

10. 是不是轉換成本高。

11. 技術變化是不是沒有那麼快。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應該要能夠把產業到底競爭的是什麼給說清楚,把這個產業是得什麼東西得天下給弄明白:

1. 基金業是得人才者得天下。

2. 高端消費品是得品牌者得天下。

3. 低端消費品是得通路者得天下。

4. 無差異中間品是得成本者得天下。

5. 製造業是得規模者得天下。

6. 大宗商品是得資源者得天下。


即便是同一個產業,投資者也得明白在不同階段,到底什麼因素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三、時機
 
都說投資是科學加藝術,其中「估值」是最接近科學的,有一整套的方法和規律可以學習;而「選擇時機」是最接近藝術的,只可悟、不可學。

對於多數人而言,對待「選擇時機」的正確態度應該是避免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試圖「抄底」或者「逃頂」上。

作者判斷時機的第一種辦法是看「估值」,市場估值是「長期均值迴歸」,低估值時高倉位,高估值時低倉位;這個笨方法雖然不保證「總是對」、「馬上對」,但長期來看是有超額收益的。

判斷時機的第二種辦法,是根據各種指標之間的領先和滯後關係進行分析。

判斷時機的第三種辦法,是根據對市場情緒的把握和逆向思考進行分析。

其實,能成功判斷時機的人總是少數,對多數人而言,只要把「估值」掌握好,把基本面分析好,淡化「選擇時機」,長期來看投資報酬都不會差。

2023年8月18日 星期五

『高收入的能力,學校沒教』(上)

我先前就看過幾本「李尚龍」寫的書,坦白說偏雞湯文居多,但文中佳句很多,可見作者在這方面的用心。

現在作者已年過三十,又多了一些人生閱歷後,我覺得他的文章也多了點智慧。

雖然架構及寫作風格上與先前雷同,但人在往回頭看的時候,比較容易知道自己錯過了些甚麼;懂得反思的人,總是會慢慢地進步。

我認同作者所說,關於寫作與演講的重要性:先閱讀然後寫作、最後再去演講,這其實是有因果關係的。

當你具備「自主學習」、「反思」以及「獨立思考」的行為後,就有可能過上一流的人生...嗎? 別想太多,就算具備以上行為,也跟所謂的一流人生有段距離,但肯定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至於作者所說的跨入新領域,坦白說我覺得很難,別看他講「跨域三步驟」好像很容易,光是踩出去第一步就已經把大多數的人擋在門外。

我自己算是有意識地在轉換自己的專業領域,所以從大學、研究所到博士班都努力在貫徹這個想法,但要說有成功嗎? 好像也沒有,專業領域的轉換其實並不容易。

直到現在快四十歲了,又想再一次跨界,這次不是單純在理工領域裡面打轉,但這一步又更加困難;雖然先前已經有做了一些前期準備,也再去唸了個 MBA,但離跨出去這一步還很遠。

因此,我不太理解作者說的花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跨出第一步是什麼概念,如果他說的為真,那我要嘛是方法錯了,要嘛就是不夠用心。

關於出國唸書這件事,我應該也有點發言權,畢竟我在國外唸了滿多年書的;對於個人來說絕對是無價的回憶,但有沒有作者說的那麼高大上,我是覺得沒有,他有點無限拔高出國留學的意義了。

這是一本寫給想唸大學、正在唸大學或剛畢業出社會的人看的書;以我這個年紀,作者講的內容我都已經實際走過一遍的時候,就會清楚知道他講的哪些可以參考,而哪些只是他自己的想像或是根據別人的經驗而來的。


本書部分重點摘要如下:

為什麼有些人讀了二流學校,卻過上了一流人生? 他們不約而同的告訴我,在「大學,自學很重要」

你在大學四年一定要學會的軟技能:「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意味著不隨波逐流、不害怕權威、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最重要的是,懷疑一切;在這個世界,命好不如習慣好。

遇到一件事,要嘛證實、要嘛證偽;要嘛存疑;在大學養成這樣的習慣,面對未來的一切,都會有自己的方法論。

一個經過獨立思考卻得出錯誤答案的人,和隨波逐流得到正確答案的人相比,前者能走得更遠。

讀大學,最重要的是遇見相同領域的人才;你要學會和優秀的人交朋友,就要從大學裡選擇合適的群體開始。

你可能沒有考上一流的大學,但你要和一流的人交朋友。

假如你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領域,又想成為另一個領域的人才,在你沒有任何社會資源時,提高學歷或改變專業領域,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當你考上研究所,不僅代表你成功跨了界,而且身邊的朋友圈將會發生改變;這些朋友在你轉變人生軌道時,將變得十分重要。

本章節總結:

1. 學歷很重要,因為它會節省很多溝通成本。

2. 你要有超乎學歷的東西去代替學歷,將其寫在履歷表中變成「敲門磚」,取代學歷。

3. 讀大學,最重要的是遇見相同領域的人才。

4. 沒有考上一流的大學,但要和一流的人交朋友。

5. 當無法評估能力,或者自己的能力實在不強時,拿學歷來補。


在大學裡,哪些能力是老師不教,但卻是最重要的? 作者認為是「演講」和「寫作」。

因為它們是能讓你在短時間裡最快提升「影響力」的兩種方式,而且都是以一對多為基礎。

演講能讓人的思路變得更清晰,演講是思路的表達;寫作能讓人變得更有智慧,寫作是思維的傳遞。

無論你以後做什麼工作,都會涉及演講和寫作;演講和寫作都是「輸出」的過程,在此之前,你應該大量的閱讀、廣泛的涉獵。

考試是結果,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目的,當你決定考試時,是有「短期目標」的,人只有擁有短期目標,才不會放棄前進的道路。

請練習一項「體育技能」,所有人拼到最後,拼的都是體力;請珍惜有機會運動的時間,畢業出社會後,往往工作已經耗費自己最有精力、最有效率的時間,運動反倒是種奢侈的行為。

想真正交到一個好朋友,就和他一起做一件事。你們之間的合作、共謀和挫折,都會很快昇華成友誼,變成彼此間的連結與回憶。

工作上所需要的溝通能力、社交能力、領導能力與合作能力,這背後都需要高情商的換位思考能力,需要與人交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才有機會習得。

終身學習:你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之外的錢,所以你要不停的學習。


跨入一個新產業無非三步:

1. 有相關知識,有足夠的本事,開始有能力變現。

2. 認識圈內人,在圈子裡和專家產生連結。

3. 得到圈外和眾人的熟知,在圈子外發光。

最困難的是第一步→從零開始學習。

每個階段的努力,都該被鼓勵,當你爬到某個高度時,回首往事,大多數的榮譽都會隨著人生高度的增加而褪色或被遺忘。

但在準備這些比賽或考試的過程中獲得的能力,卻能夠伴隨著你成長,變成你的一部份。

設定一些看得見的目標,然後一點一點的去實現。

當你進入職場後會慢慢發現,結交好朋友的方式只有兩種:

1. 一起浪費過時間。

2. 一起為了共同目標奮鬥過。

後者往往比前者更能鞏固彼此的關係。


合作的意義其實很簡單:集中自己的力量做擅長的事,利用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

當沒有短期目標和壓力時,一個人是很容易變頹廢的。

考研究所不是逃避找工作和走入社會的理由,而是跨界、提升或轉型的起點。

美國詩人愛默生說過:「二十多歲最重要的是堅持,三十多歲最重要的是智慧,四十多歲最重要的是選擇。」

人和人之間的不同,不在於這輩子賺了多少錢、得過多少榮譽,而在於這輩子經歷過的事情、去過的地方、見過的人、讀過的書,這些造就了現在的你。

出國讀書,哪怕學到的東西不多,那那些經歷也會你看世界的角度變得不一樣;你看過的遠方、聽過的故事,都會融入你的血液,與你如影隨形,它們會變成你的格局、你的修養,和你的眼界。

本章節總結:

1. 該不該出國?如果家庭條件好,出國對你來說的確是很好的選擇,哪怕學到的東西不多,也能讓你看世界的角度變得不同。

2. 這世界永遠有兩套規律:一套在嘴上,一套在行動中。

3. 出國的意義在於看到更大的世界、在於活出另一種可能。


無論在哪,都要保持「隨時離開」的能力。

就算進了公家單位,當了公務人員,也要保持「隨時離開」的能力。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一般甚至普通,父母是中產階級以下,他們沒辦法幫你安排更好的出路,自己又沒辦法實現更大的階層躍遷,考公務員真的是一條很好的路。

講故事的能力,也叫「故事思維」;所有厲害的暢銷書作家以及好的導演、編劇、創業者、產品經理等,都是講故事的高手。

寫故事是有公式的,比如「主人公的目標 + 阻礙 + 努力 + 結局」。

把一個商業、複雜、難懂的事,講成誰都能懂的故事,這個思維模式在未來特別重要。

作者推薦兩本書:

1. 故事的解剖。

2. 故事行銷聖經。

故事很重要,因為故事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東西,是意識形態的載體。

不要總是講道理,道理讓別人去講,你講故事。

整合資源的能力在未來非常重要,你認識很多人、學到很多知識、去過很多地方,這都不厲害,關鍵是你怎麼用這些東西;你有很多資源,這也不厲害,關鍵在於你怎麼整合這些資源。

我學的專業在未來有意義嗎? 意義,是自己找到的。

許多年輕人找工作時的要求很簡單!要嘛給我錢,要嘛給我意義,錢和意義是對等的。

有時候意義比錢重要;當一個人的溫飽被滿足後,他肯定要思考工作的意義。

在未來,意義感會變得極為重要,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會追求自我實現、追求自我價值的最大化,意義是自己定義的。

專業能力,你可以學得苦,但一定要找到意義,這樣多苦都值得;剛進入職場時,薪水可以少,但一定要有意義。

本章節總結:

1. 適應未來職場的六大軟技能:設計感、同理心、講故事的能力、整合資源的能力、娛樂感、意義感。

2. 一份工作,若沒了意義,無論賺多少錢,你都很難受。


要學會「提問」,提問是使你的大腦實現程序化的最強力手段之一,因為提問具有強制思考的力量。

人類,天生喜歡被問,從而觸發思考和交流;提問遠比命令更具效能,它有助於創意和對策的產生。

要具備反思能力,最好寫日記,把今天做得不好的事情,精進並反思;做得好的事情,看能否做得更好。

如果你做每件事都沒成果,背後一定有原因,要嘛是目標太大,要嘛是方法有問題。

不要被過強的自尊心干擾,過強的自尊心容易陷入麻煩,不進步、不反思,因為太在乎自尊,遇到一點小失敗就跌坐不起。


知識決定賺錢的起點,讓自己變得更值錢,而不是在最應該學習的年紀裡,選擇賺錢。

以賺錢為目的的兼職,是最愚蠢的投資。

許多貧窮,不是靠你做點苦力就能改變,你需要透過長期的學習、大量的閱讀、長久的思考改變命運。

既然決定上大學,就代表你選擇了一種投資,這四年你可以更加努力的讓自己變得值錢,而不是在最應該學習的年紀裡,選擇賺錢。

本章節總結:

1. 畢業後你學到的知識,決定了你賺錢的起點、決定了你進步的速度、決定了你怎麼去看這個世界。

2. 以賺錢為目的的兼職,是最愚蠢的投資。

3. 許多貧窮,不是靠你做點苦力就能改變。

4. 讓自己變得值錢,而不是在最應該學習的年紀裡,選擇賺錢。


閱讀決定了你的寬度和廣度,寫作決定了你理解知識和表達的深度,而演講決定了你的影響力。

寫作除了掌握技巧外,寫文章最好的方法就是瘋狂輸出。

演講也就是口頭表達能力,一邊要學會不停的講,一邊要學會表演。

無論演講內容如何,一定要流利,至少要在氣勢上震懾別人。

好演講:要嘛故事足夠令人難忘,要嘛深度足夠令人思考;這個世界不缺講道理的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

關於演講的語言魅力,要嘛幽默、要嘛勵志。

你的心情千萬不要被少數不聽你演講的人帶走。

好的演講,一定是以內容為核心;倘若一個人不讀書、不學習,他的內容不可能好。

好的輸出者,必須也是個好的閱讀者;而好的閱讀者具備以下特點:

1. 快速閱讀,可參考「如何閱讀一本書」。

2. 批判性閱讀。


知識變現的首要條件,就是內容好;所謂好內容有兩種表現方式:

1. 稀缺的優質內容,提供新的觀點,講出厲害的故事,對讀者的成長有用。

2. 節省用戶的時間。

資訊不值錢,但知識是有價的;能讓人成長的是有價的知識。

當你讀完一本書,拋去忘記的,剩下能改變行動的,就是知識的力量。

本章節總結:

1. 如果學校沒有辦法提供給你想要的環境,你就去創造一個。

2. 人要有自己的目標,才不會被別人影響。

3. 人的一生很長,笑到最後的,才是笑得最甜的。

4. 你可以讀二流的學校,但你要立志成為一流的人才。


在安全的職業環境中,一定要居安思危,有一技之長後,再去尋找另一個一技之長,不停的進步才不會被淘汰。

「跨能致勝」一書裡面說道:「當你在職場裡不知道這個人是讀什麼科系時,說明他的跨界能力很強,因為他經常在解決問題時跨越各種專業的邊界,這需要很多領域的專業知識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我們說的通才。」

聰明的人一定不會被穩定的工作逼瘋,而是利用穩定的工作保證溫飽,利用下班時間鑽研興趣愛好,讓它變成自己的第二職業。

跨界成長的秘訣→先當蒼蠅再變蜜蜂。

剛進入一個產業應該做的事情:像無頭蒼蠅悶頭亂撞很正常,因為你還不知道光在哪裡。找到方向後,就應該從蒼蠅變成蜜蜂,一直拼命飛,努力朝著某個方向飛,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所有技能的獲得,無非就是透過以下五種方式:

1. 利用讀書獲取入門知識。

2. 利用零碎時間獲得碎片訊息。

3. 在網路上尋找公開課程和付費課程。

4. 找專家、混圈子得到內部消息。

5. 持之以恆的訓練。


進入一個新領域,先購買這領域的暢銷書,獲得通俗的知識,然後再買枯燥的課本去補充和糾正。

所有的道理,在不去做的前提下,都只是無用的「雞湯」;夢想只是夢和想而已,行動,永遠是最重要的。

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桃園 Xpark 半日遊

很久以前就聽聞桃園高鐵站附近開了一家大型水族館,老婆也一再提及要找時間去看,今天終於動身前往桃園一探究竟。

因為我已經好久沒到青埔了,這邊的發展真的超乎想像;印象中這附近都還是空地,華泰名品城還孤零零地佇立在那邊,想不到現在全部大變樣。

Xpark 就位於名品城旁邊,還有空橋串連起來,旁邊不遠處就是捷運站,然後它本身就是個大商場。

我仔細確認了一下,這個地方的交通非常方便,當然也很適合家庭出遊,吃喝玩樂還帶有教育性質,在一個地方全部滿足,只不過要小心荷包也會縮水的超乎預期。

看著周圍鋪天蓋地的建案,還有不遠處新開幕的 IKEA,真的是十年成就一個新城鎮,驚嘆阿!

再來說說 Xpark 給我的感覺,相對基隆海生館或屏東海生館來說,比較商業化一些,這邊所謂的「商業化」是褒義詞,代表做為消費者是有很舒服的體驗。

我去過一些台灣官方設立的機構,不管是市立動物園、海生館等,內容物很豐富,但遊客體驗沒想像中好,教育性質比較重、帶小孩去的父母比較累。

Xpark 相對沒這個問題,如果把它定位成商場內的一個特殊展區,或許更適當;我今天去就有很好的觀賞與娛樂體驗。

如果不怕荷包縮水的家長,帶小孩去玩一天,應該會很愉悅,大人、小孩都開心。

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瓊斯盃籃球賽的觀後感

話說自從台北世大運後,我已經好久沒有到現場去看籃球賽了,這個月剛好有威廉瓊斯盃籃球邀請賽在和平籃球館開打,今天的賽程有我想看的「日本 VS. 韓國」以及「美國 VS. 中華白」,所以就決定今天去看。

雖然這些邀請隊都不算國家隊,美國是派出 NCAA 排名一百名左右的加州爾灣大學隊,日本也是大學隊的組合,韓國則是派出 KBL 的職籃冠軍安養隊前來比賽,但我真心覺得能在現場看到這些不同球風的隊伍對戰,就很值得了。

首先說日本對上韓國,本來我以為戰況會一面倒向韓國隊,想不到日本大學聯軍在這場比賽毫不畏懼,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基本功,包括運球、防守、跑戰術以及命中率。

其中日本隊 21 號控球後衛的靈巧,雖然身高不高才 174 公分,但很值得我們這些矮個子的球員效法;20 號的身高擺在鋒線球員中也偏矮,但他的運球基本功、敏捷性、彈性及速度都非常驚人,看到他從後場直接帶球到前場一條龍灌籃,我都嚇呆了,他才 183 公分耶!

總之,日本大學聯隊今天對戰韓國隊,真的是打出了場好球,讓我們旁邊看球的觀眾也覺得很爽。

比較遺憾的是,今天的重頭戲「美國 VS. 中華白」,以大比數落敗,可以看出第四節中華白隊場上的選手都已經有氣無力的。

第一節中華白還可以跟美國隊打的有來有往,但當美國隊開始加大防守強度時,那種侵略式的防守,讓中華白的球員快招架不住;再加上內線幾乎完全失守,進攻籃板被對手搶假的,連我們旁邊的觀眾都看的很鬱悶。

在嚴密的防守下,中華白的戰術幾乎都沒跑出來,流於單打獨鬥,有些球員不知道是直接放棄還是怎樣,就站在定位完全不跑動,好像進攻沒他的事一樣。

反觀美國隊,都領先 40 幾分了,防守還是維持在水準以上,絲毫不懈怠;我特別想講的是:「就算輸很多分,至少也想辦法把戰術跑出來,把防守的態度拿出來,努力的輸球總比擺爛的輸球好看。」

如果連我們這些外行人都感覺出來球員不太積極,提前放棄比賽了,那以後該怎麼繼續支持國家隊呢?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撞牆期」倦怠感上身

已經連續兩個月以上,每天一小時「心肺交叉機」的中等強度運動,再加上編輯兩篇方格子的文章,以及新寫一篇部落格的文章。

在這種強度下,身心都受到一定的考驗,尤其是在像今天這樣剛跑去客戶那邊測試完,回到家腦袋都在放空中;不管是開車來回所耗費的精神,又或是整個下午思考「軟體開發」的事情,都在消耗我僅存的腦力。

每次都有惡魔在我耳邊碎語,一直誘惑我「不要再做了」,有很合理的藉口可以不去做、一天不做也不會怎樣等等等。

當一天醒著的時間只有十六小時,扣掉運動一小時、寫文章加看書四小時、工作算六小時好了,這樣理論上應該還有五小時的瑣碎時間才對,但怎麼絲毫無感?

其實我並不是特別追求「生產力」的人,因為我知道這樣會把自己榨乾,當生產力最高時,大概也是創造力最低谷的時候,要懂得適時放空。

可是當每天都安排固定的進度時,要怎麼放空? 看來只能靠動腦、動手交叉做,利用這兩種耗費不同身體機能的工作型態,讓自己在切換間依舊保持清醒。

即使理論上可行,但持續兩個月後,「倦怠感」還是一直累積上去;難怪人家說「當興趣很有趣,當工作就了無生趣」,有進度壓力在身上的時候,感覺確實是不同的。

但我還是想試試看自己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如果可以順利做滿一年,那勢必能習慣這種節奏,然後繼續堅持下去。

2023年8月14日 星期一

『可複製的領導力』重點摘要與心得

樊登的這本書,帶給我的收穫遠不如他的另一本書「低風險創業」,主要原因應該是本書講理論的篇幅遠多過於說故事的環節。

說故事通常是深入淺出的帶入自己的實務經驗,讓人可以輕鬆理解箇中精神;講理論就有點距離感,但比較容易按步驟操作。

一度以為是我自己的認知問題,於是又跑去看本書的續作「可複製的領導力 2」,新書的重點為「從正常世界到瘋狂世界」以及「從機械態組織到生物態組織」。

其中生物態組織在「低風險創業」就有提到過,瘋狂世界的概念也似曾相識;因此,我個人是還是比較推薦先看「低風險創業」這本書。

當我認真的篩選本書摘要後,才發現擷取的幾乎都是在其他人書中所說過的話,不過樊登原本就是說書的高手,這點似乎也不太意外。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管理」就是要透過別人完成任務。

管理者的三大角色:下層執行、中層管理、上層領導。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將員工分為三類:

1. 自燃型,指那種無論做甚麼事都很有「幹勁」的人。

2. 點燃型,指那種需要別人提點才能激發內在能量的人。

3. 阻燃型,指那種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都很難激發內在動力的人。

團隊就是「球隊」,目標就是「贏球」;大家聚在一起是為了進步,贏得最終勝利,讓團隊變得更加優秀,這個目標才是大家共同的利益。

彼得‧杜拉克在「管理的實踐」一書中就已做出論斷:「企業管理說到底就是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貫穿整個企業內部的各個層級,對每個成員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管理者最受觀迎的素質中,排名第一的是「善於傾聽」,最令人討厭的是「吝於回應」。

在建立起與員工的「情感帳戶」後,管理者由於某件事批評員工時,員工也不會輕易生氣,反而感覺管理者是真心為他好,這種批評可以接受。

關鍵在於管理者與員工間是否擁有「情感帳戶」;如果員工與管理者有感情基礎,有基本的尊重和信任,員工就會願意往好的方向想;反之,缺乏尊重和信任的基礎,就會將批評看作無意義的人身攻擊。

自律性與自尊心是正相關的關係;一個人的自尊心越強,他的自律水準就越高。

「推論能力」是人天生的能力,但並非每次推論的結果都是正確的;我們不能不經過了解,就為某一個結果定論,我們能說的只是我們的想法和假設,只有透過詳細了解,才能確定到底是要批評還是表揚。

在現實生活中,推論導致誤解和傷害的例子隨處可見。

2023年8月13日 星期日

「熱血沸騰的單車環島之旅」故事的開始

這趟旅行發生在距今十四年前,因為有當年男孩們不顧一切的熱血旅行,才有今天中年男子的精彩回憶。

如果你是喜歡「說走就走」的旅行,那非常適合閱讀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將讓你見識不一樣的環島之旅。

故事開始於幾個失業或待業中的男孩,當時的時空背景是金融海嘯的後一年,有些人剛退伍、有些人剛失業、有些人準備出國,很恰巧地這群人是大學同學。

他們在大學時一直有個夢想,想要挑戰一次單車環島,這個瘋狂的夢想因為後續許多人繼續唸研究所、有些人當兵以及有些人上班,因此暫時擱置了;要不是 2008 年的金融海嘯,或許這個契機永遠不會到來。

「失業」對於中年人來說或許很可怕,但對於一群剛畢業、剛退伍的年輕人來說,不過是生活中的小波浪罷了;金融海嘯來襲時,剛找到工作的同學失業了、剛退伍的同學待業中,我因為準備要出國進修,找了份自由度高的工作。

那個年代,有陣子非常流行單車環島,於是有同學就提議:「反正都沒工作了,不如趁這個空檔環島去。」

是的,你或許很難想像,這群熱血的男孩失業後並不慌張,反而是看能否趁機完成一直以來的夢想,來趟「說走就走」的單車環島之旅。

當時的我,其實非常猶豫,因為才剛通過語言考試,然後又有份正職工作,有千百種理由,讓我開口說『不』,但最後我還是不管不顧的參加了。

我說服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會重來,這次不去,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參與,其他的事以後都有機會再做,唯有這趟旅程不同,錯過不再。」

十四年後的今天,我變成油膩膩的中年大叔,很慶幸當年的決定,有些事一旦錯過,就算後續有機會再去做,但時空背景以及身邊的人都不一樣,那故事也就不同了。

以下介紹故事中會出現的人名代號,要知道風景很漂亮,但騎自行車很苦逼,中間的幹話、垃圾話絕對少不了,旅程中種種經歷以及幹話互噴,才是一生難忘的回憶。

首先出場的人物是「阿蹦/蹦哥」,家住高雄,他是「單車環島之旅」的召集人,也是由他帶頭先啟程的,雖然他當時剛離職要換工作,全身上下只剩 15,000,但完全沒在怕,上天下海、無所不能;他對倫哥所提的「環島四極點」有所共鳴,然後又想騎上「梨山」,因此促成這次的計劃,當時狀態「失業中」。

第二位出場的是「倫哥」,家住新北,他不算失業,是待業中,因為連工作都還沒著落;他說:「那時候剛退伍,在營中都騎腳踏車,自以為已經夠強了,退伍後就想說先來個環島。」

他也是第一個響應阿蹦的人,說要去撿「四極點」;倫哥是我入團的重要推手,沒有他跟神謙的鼓吹,我應該很難下決心加入,當時狀態「待業中」。

再來出場的人物是「神謙」,家住新北,為什麼冠以「神」的稱號? 因為他就是很神;當時正瘋自行車,可能還沒過青春期,體力旺盛;他說:「當時去環島是因為感情受創、辭掉工作,要尋找生命出口,順便挑戰自己」,當時狀態「失業中」。

第四位出場的是「銓爺」,家住新竹,也是失業大軍中的一員,不過在那個年頭不稀奇,反正人人都在放無薪假,失業只是剛好而已,被阿蹦跟神謙說服後,加入成團,當時狀態「失業中」。

最後出場的是「我」本人,家住新北,當時因為要準備出國進修,找了份時間自由度很高的工作;但要請假這麼多天去環島,坦白說對當時的主管很不好意思,但還是這樣做了,當時狀態「工作中」。

話說要環島的前一週,我連自行車都沒有,更別提其他環島的裝備,是倫哥跟我一起去捷安特的專賣店,一次性地把環島該用的裝備買足,這才成行。

先前完全沒騎車經驗的我,甚至連車也沒有,就敢跟人去單車環島,這夠不夠任性? 我想是的。

對我來說,這就是趟「說走就走」的旅行,直到多年後,它還是我難以忘懷的一趟旅程。


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

『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新官上任,先別急著大刀闊斧

公司積習以久的問題,背後通常不是表面這麼單純,問題一般可分為三類:

1. 技術性問題
,因為專業或經驗不夠所衍生的問題,例如不知道怎麼改進產品功能,才可以帶來更好的客戶體驗,這類問題相對容易處理。

2. 政治性問題,因為內部的權力角力而造成,有些流程或分工方法被權力架構所箝制,導致問題明明顯而易見,卻沒人敢動手去處理它;或是某人不願配合而導致其他人得繞過他來處理問題。

3. 文化性問題,由組織內部慣性所造成,例如習慣處理短期問題,而忽略長期問題,不能質疑老闆的決定、避免衝突等;這些都是企業長年累積,已成為組織文化。處理文化性問題時,得特別小心,因為這挑戰的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而是一大群人。


空降主管最困難的挑戰:

1. 不熟悉業務。
2. 未掌握相關的利害關係人跟期待。
3. 不了解公司內政治版圖。
4. 對企業文化了解有限。


空降主管有四個執行重點:

1. 熟悉業務
,對業務的熟悉度會決定看專業性問題的精準度,也是他人能否與你有效溝通的關鍵之一。

2. 跟利害關係人打好關係,「權力結構」跟「人際網路」都是能否做好事的關鍵,搞清楚哪些人有決策權,哪些人對擁有決策權的人有影響力,理解期待並盡力滿足。

無法滿足時,也要盡可能降低對方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關鍵的利害關係人是你的直屬主管,務必確保彼此認知一致,溝通順暢。

3.  協調期待,當理解利害關係人的期待後,通常會發現彼此間有衝突,或是得處理優先順序的問題,此時溝通技巧就變得非常重要了,這件事的難度相對高。

4. 適應公司文化,經過多次會議、跟關鍵利害關係人以及資深員工談過後,開始了解組織文化,看他們如何處理衝突? 

如何談論老闆? 如何討論彼此? 如何開會? 以及做事的方法等;理解環境後,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它、適應它,而不是衝擊它。

空降或新手主管可以在到職的關鍵九十天內,花時間理解現狀,建立人脈網絡,並在相對小的地方做出一點點貢獻,用以撬動他人的「信任感」,讓自己後續方便做事。


我自己有類似於空降的經驗,但可惜的是太晚看到這本書;當時我親自參加每一場例行會議,從中觀察哪些人的意見更受到重視,同時也想辦法盡快掌握新公司的組織文化與政治氛圍。

但帶給我最大挫折感的部份應該是「跟利害關係人打好關係」以及「協調期待」,這兩樣都需要溝通技巧以及同理心,要花費許多心思去理解並說服利害關係人,然後才有機會做對的事、把事做好。

人的心思永遠是最複雜的,當我們還沒有完全取得別人的「信任」時,就要花費許多時間在「溝通」上面,直到雙方建立起互信的基礎,才有機會往前進,但這一步也是最難做到的。

老話說「先做人,再做事」,其實就是上面說的「跟利害關係人打好關係」以及「協調期待」,希望後續透過本書的內容分享,可以有系統地加強溝通技巧,提高轉職或空降的成功機率。

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低估值的股票為什麼值得投入

簡單來說,一旦美國又開始量化寬鬆 (QE) 時,在貨幣供應量大增的情況下,所有東西都會往上漲。

疫情期間可不止美國實施 QE,包含歐盟、英國以及日本在內的所有先進國家,都相繼增加貨幣供應量並降低基準利率,以維持流動性。

但其後果就是通貨膨脹、萬物皆漲,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雖然有某種程度上的外匯管制,但也無法置身事外,造成後疫情時代的高房價、高物價等負面影響。

雖然現在主要國家都在升息及降低貨幣供應量,以降低流動性,想借此澆熄高通膨的火種,但就如作者所說,這個轉變也需要時間。

在貨幣政策的作用慢慢地發酵時,估值以及流動性應該都會被影響到;其中估值會被利率所影響,而流動性則會被貨幣供應量影響。

因此,同樣一間公司以及相同的盈利表現,在不同時期卻可能有不同的市場價格,這一切都是貨幣政策的影響所造成,當然也不排除有預期的心理因素存在 (行為經濟學)。

在此以作者的一句話做為心得總結:「所有的價格本質上都是一種貨幣供需的現象。」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投資中影響股價漲跌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其實只有兩點:

1. 估值,這代表價格相對於價值是便宜還是貴,估值決定了股票能夠上漲的空間。

2. 流動性,則決定股市漲跌的時間,流動性的改善需要時間,政策從預調、微調,到最終能夠成為市場上的推力,這個轉變也需要時間。

貨幣供應量 M2 的合理增速應該大致比名目 GDP 快;相對於經濟成長速度,當前的貨幣供應量只是一個基本的,能夠滿足現有經濟運行需要的水準。

如果貨幣供應量比經濟成長速度少,市場流動性不足,很多東西的價格就會撐不住;「所有的價格本質上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資金總量 = 所有東西的價格之和。

在紙幣發明前,以黃金、白銀當成貨幣的時候,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通貨緊縮」 → 這是因為黃金和白銀數量的增長跟不上經濟的發展速度。

貨幣增發,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往上漲;一旦貨幣供應不足,所有東西的價格都會往下跌。

要分清楚什麼東西先動,什麼東西後動,什麼東西是你更關心的其他東西的領先指標。

買的時候足夠便宜,就不用擔心做傻瓜。


所謂的投資,就要仔細辨識公司有沒有定價權;選股票,一定是先選行業,就像買房子一定是先看社區。

買房子先選社區,買股票先選產業;好產業就是有門檻、有積累、有定價權的產業。

定價權的來源,不外乎就是壟斷、品牌、技術專利、資源礦產或者是相對稀缺的某種特定資產。

有的產業因為技術變化太快而很難有積累,最明顯的就是高科技產業,電子、科技、媒體和通訊技術更新換代太快了。

有些東西可以百年不變,這種不變的東西,反而能夠有積累,長期回報更值得期待。

投資還要想好你要做什麼樣的投資者,就像做交易,你賺一塊錢就要有人虧一塊錢,是個「零和博弈」。

投資也可以有「正和博弈」,只要這個企業每年增長 30%,買到股票時估值已經在底部,那麼企業利潤這個蛋糕每年都在增加。

投資的方法千百種,不存在對和錯,適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投資的風險:

1. 本金永久性喪失的風險,損失的金額再也回不來;這屬於高風險低回報,本金喪失的風險越大,最後虧錢的機率就越大。

2. 價格波動的風險,可能短期會跌,但也會漲回來,波動的風險是投資者必須承擔的;這屬於高風險高回報。

一般來說,股票的價格等於本益比乘以利潤,所以價格的變化就是因為本益比或是利潤的改變。

因此,「永久性虧損」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本益比的壓縮,如果是在本益比高的時候買,這錢有可能虧掉、回不來;另一個是利潤在歷史高點的時候,夕陽產業就有本金永久性喪失的風險。

大多數公司的盈餘是波動向上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企業大多數長遠來看是越來越賺錢的。

做投資真正想賺到比別人更多的收益,就要保持一個判斷的獨立性。

短期來看,價格波動的風險永遠也沒辦法避免;但投資期限越長,能夠承擔風險的比例就越大。

股市在大家越沒有信心、越悲觀的時候,越有可能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轉的時候。

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逆時偵查」讀後感

這週把「逆時偵查」系列小說看完了,它一共有四集,劇情是連續的。

把時間的要素融合到懸疑小說中,我在看第一集時還覺得很新鮮,但同樣的手法用到第二集後,就沒那麼吸引人了。

話說回來,像阿湯哥的「明日邊界」,我覺得也算一部經典,把時間輪迴跟星際大戰的內容整合在一起,當時看到這部電影時,確實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後來又回味了好幾遍。

系列小說寫到最後還是要比拼故事的完整性,以及邏輯上合不合理;這系列我看到最後覺得比較像網路小說,但還是要給作者一個鼓勵,至少他願意嘗試新的題材,這不簡單。

我以前有段時間是很喜歡看推理小說的,但看久了就對於一些固定的套路感到厭煩,轉而投向網路小說腦洞大開的題材。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會重新把經典的推理小說重看一遍。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再讀到令人驚豔的小說呢?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在生活中應用「長尾效應」

繼上次討論「網路效應/網路外部性」後,我想來聊一聊跟目前寫作經驗有關的「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的定義以及實際案例可以參考「亞馬遜不賣長尾商品,怎麼透過長尾效應獲利?」以及先前寫過的心得「長尾理論」。

80/20 法則隨處可見,就以我自己在「方格子」上面發表文章為例,80% 的瀏覽量是來自於 20% 的文章數量。

其實在現今的「網路時代」80/20 法則依然存在,而且因為「網路效應」的關係,可能更極端地接近 90/10;雖然網路上的空間趨近於無限,但要知道人的注意力跟螢幕的可視範圍都是有限的,所以文章曝光的版面空間就跟實體陳列一樣有所限制。

但在網路上的行銷好處是可以保留利基產品的位置,讓消費者有找到它的機會,有效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更為顯著的地方就是降低了利基產品的曝光與取得成本。。

對我來說,雖然接近 90% 的文章瀏覽數量並不高,但依然可以放在我的專題中,並持續進行主題創作,等待需要它的人出現。

如果是在實體店面的話,那我這些眼下不怎麼熱門的文章,肯定就會被移除掉,失去了被人看見的機會。

同樣都是我用心創作的內容,有些主題本來就比較小眾,找到有興趣的人不容易,但這不代表這些內容完全沒價值。

熱門主題或許是符合大眾的口味,但小眾的需求應該也要被重視;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撰寫不同主題的文章時,先不管這個主題有沒有瀏覽量,只問自己它值不值得寫,如果認為花時間想清楚、寫清楚很有價值,那也就無所謂熱不熱門了。

雖然這樣說有點主觀,從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出發,透過網路平台找到對同樣主題或觀點有共鳴的人,這也是網路帶給我最美好的事物之一。

集結許多小眾市場,也能創造出跟主流市場一樣的價值,我想這也非常符合「長尾效應」所要表達的內涵。


以下為文章的重點摘要:

在過去的「實體通路」時代,由於空間有限,商家常把貢獻 80% 營收的 20% 熱銷商品,放在顯眼的地方,消費者才較容易注意到;只貢獻 20% 營收的那 80% 小眾商品,則不被重視。

長尾理論 → 小眾商品雖然需求量不大、營收貢獻較少,但只要賣的種類多、數量大,這些小眾商品們也能創造出相當於熱門商品的營收。

長尾理論的前提假設是,消費者們的品味趨向小眾化、客製化,企業需要因應這樣的趨勢,改變「行銷」和「生產」策略的思維。

若願意給小眾商品們機會,企業就有機會累積龐大商機。

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 逆向投資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新興產業看需求,傳統產業看供給。

傳統產業只有控制供給,企業利潤才能快速增長;長期來看,表現好的傳統產業要嘛是寡頭行業,要嘛是淘汰落後產能的行業,兩者的供給增長相對於需求而已,都受到了有效控制。

新興產業則是要看需求是否快速成長,先不用管供給。

以高估值買新興產業,而落入成長陷阱,是沉迷於「未得到」;以低估值買夕陽產業,而落入價值陷阱,則是沉迷於「已失去」。

逆向投資是「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凡事總有盛極而衰的時候,大好之後便是大壞。

一檔下跌的股票是否值的逆向投資的關鍵,在於以下三點:

1. 看估值是否夠低,是否已經過度反應了可能的壞消息。

2. 看遭遇的問題是否為短期問題、是否為可解決的問題。

3. 看股價暴跌本身是否會導致公司的基本面進一步惡化。

有些股票,你有持倉,但是下跌時你心裡一點也不慌,甚至希望它多跌一點好讓你加倉,這代表你對該股票已有足夠了解,對其內在價值和未來前景有比市場更為精準的把握。

買之後的淡定,源自於買之前的分析;買股票前先問問自己,下跌後敢加倉嗎? 如果不敢,最好一開始就別買,因為價格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

並不是每個產業都適合做逆向投資:有色金屬與煤炭之類的最好是跟著趨勢走,鋼鐵這類的夕陽產業有可能是「價值陷阱」,電腦、通訊、電子等技術變化快的產業,同樣不適合越跌越買。

而食品飲料就是個適合逆向投資的領域,面對類似食安問題的逆向投資機會時,投資者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 有無替代品。若有替代品,則謹慎;若無替代品,則積極。

2. 是個股問題還是產業問題。如果是個股問題,則避開涉事個股,重點研究其競爭對手;如果是產業問題,可關注影響較小的個股。

3. 是主動違規還是「被動中槍」。前者宜謹慎,後者可積極。

4. 該問題是否容易解決。若容易解決,則積極;反之如果可能持續影響,而且有再次爆發的可能性,則謹慎。

5. 涉事企業是否有紮實的根基。悠久的歷史傳承和廣為人知的品牌知名度,在危機時刻有決定性作用。

6. 是否有顯著的受害者案例。這決定了事件對消費者的影響是否持久。


最一致的時候就是最危險的時候;逆向投資是未來超額收益的重要泉源。

但要注意,逆向投資經常會買早了或賣早了;買早了還得熬得住,這是逆向投資者必備的心理素質。

市場沒有人能夠賣在最高點、買在最低點。


要做逆向投資,真的要對那個公司夠了解才行,作者簡單整理出三點來識別適合逆向投資的公司,但對於我們非專業人士來說,其實不容易進行判斷,這點就是專業與非專業最大的差異。

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

『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以實業的眼光做投資

如果把「投資股票」當成是自己要「創業」來看待,那應該就會謹慎許多,至少會想從公司財報中去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現金流的狀況以及產業上的競爭優勢。

在自己創業時,最怕每個月入不敷出,那等於是做白工,沒賺錢還倒貼,這就是「現金流」的問題。

如果在「商業模式」上,都是先付後收,那麼肯定要天天追著錢跑,最理想的狀態還是先收後付,早早就收到客戶的錢、但可以晚點才付給供應商貨款。

產業上的「競爭優勢」也很容易聯想,假設家裡附近只有一間便當店,價格跟菜色都可以接受,那它相當於寡佔產業,即便調漲價格,客人還是得買單,這就是「定價權」。

可是如果開便當店的門檻不高,其他人看到這麼好賺,就一窩蜂地一起開店,當客人可替代的選擇變多後,原先便當店的護城河就消失了,那定價權也因此不再存在。

所以產業上的「競爭優勢」非常重要,不然很難從眾多公司中殺出重圍,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職涯發展上面,如果當下看到某個工作號稱門檻不高,學幾個月或一兩年就能領高薪,請務必額外小心,低門檻、高報酬勢必會吸引人們蜂擁而上,最後供需平衡或往對需求方有利的方向走,那就得不償失了。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股價的短期起伏,反映的只是旁觀者們的情緒波動,與企業價值無關。

放掉猜測市場的情緒變化,以買企業的心態做投資,心情不受急漲急跌所影響。

護城河:每三四年就得重挖一次的護城河,其實不算護城河;沒有護城河,就不斷會有前浪死在沙灘上;沒有先發優勢的產業,其實很難有所謂的護城河概念。

作者剛進入基金業時,公司的資深合夥人跟他說:「想成為優秀的基金經理,只要記住兩點;第一,把客戶的錢當作自己的錢來珍惜;第二,把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當作一級市場的實業投資來分析。」

用自己的錢做「實業投資」,首先要考慮「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做生意的最終目的便是賺取「現金流」,因此做「實業投資」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企業的「商業模式」與「現金流」狀況。

投資首選「產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行業,因為這樣的產業有門檻,有先發優勢;如果產業越來越分散,說明產業門檻不高。(門檻代表行業護城河)

好公司的兩個標準:

1. 它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這是門檻,決定利潤率的高低和趨勢。

2. 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複做;這是成長的可複製性,決定銷售增速。

如果兩者不可兼得,寧可要有門檻的低增長 (可持續性),也不要沒門檻的高增長 (不可持續)。

成長 VS. 門檻:成長是未來的,難預測;門檻是既成的,易把握。 

高門檻產業,新進入者難存活,行業供給受限,競爭有序,有利於企業盈利增長;低門檻產業,行業供給增長快,無序競爭,誰也賺不到錢。

用自己的錢投資實業,還要考慮產業的「競爭格局」以及公司是否具有「比較優勢」。

白話說,就是後來者想顛覆既有龍頭的地位,得看自己能為客戶提供哪些不可比擬的價值,以及相對競爭對手的「比較競爭優勢」在哪裡。

寡頭壟斷產業的利潤增長往往不斷超出預期,而市場集中度低的產業則常常陷於「惡性競爭」和「價格戰」的泥沼之中。

投資「製造業」更應關注「工程機械」、「核心汽車配件」、「白色家電」這類的寡頭產業。(白色家電指冷氣、冰箱和洗衣機)

做投資要研究經濟規律、產業格局、供需關係和商業模式,而不是整天去猜測市場的情緒變化,才是投資人持續的競爭優勢。

市場的主題炒作往往是短期的,長期發揮決定性作用的仍然是產業競爭格局、公司競爭優勢和定價權。

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久違的五對五全場籃球

今天學弟找我去打全場,心裡有點不安,我最後一次打全場應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吧!

當時還跑的動、跳的起來,而且對於全場的空間感以及跑動的位置都比較熟悉。

回國後的這十幾年間,連打三對三的機會都很少,就更別提五對五全場籃球了。

一方面除了擔心自己的體力外,也怕自己跟不上隊友的節奏,變成拖油瓶。

雖然有位學弟找他的隊友一起來打,看起來人高馬壯,這群人應該常在打球,我應該是跟不上他們的腳步。

但仔細想想,這樣也比較有趣,反正又不是打比賽,累了就換人上,有運動流汗,然後又打的開心最重要。

熱身後上場,我們這隊因為是臨時組的,我連隊友打球的習慣都不清楚,默契當然只有慘,一群人剛開始像是在練折返跑一樣。

好處是,經由折返跑的熱身,我似乎慢慢地把身體熱開了,雖然還是找不太到全場的空間感,至少在一些防守動作上有做出點效果,但對於以前擅長的快速推進,感到有點失望。

以前打比賽的時候,最擅長的得分手段就是在後場抄球後,轉換快攻,快速推進到前場得分;反而是陣地戰不容易拿到分數,我只有中距離的準頭還算勉強可以,全場基本上不太有機會單切進去。

今天是有抄到球,卻打不出快攻的節奏,我的運球技巧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快速推進到前場,話說我以前的「運球基本功」就不太好,想不到現在變得更慘。

再加上快跑到前場去時,腳力已經不太夠,不管是「上籃」還是「即停跳投」都呈現軟腳的狀態。

雖說年紀大了,體能本來就會下滑,但我覺得主因還是體重變重,然後基本功不佳所導致,畢竟以前可以用體能來掩蓋技巧的不足,現在則是把缺點都曝露出來。

不過,既然能打到五對五全場籃球,就表示還有機會針對這些缺點改進,慢慢地找到適合現在體能的打法,只要有心應該還是能夠辦到。

但今天抄球過於積極,讓我左右兩手的手指都吃蘿蔔乾,希望能快點恢復,盡快回到球場上繼續練習。

2023年8月5日 星期六

創業之路番外篇(三) 2020 碩專班專題演講 『臺灣學術創業之發展與挑戰』

2020 年初疫情爆發後,這個世界彷彿換了個方式運作,但不變的是今年再次前往碩專班進行演講,並以「臺灣學術創業之發展與挑戰」為主題,從論文分享與自身經驗為出發點,企圖在短時間內,讓在座的師生都能夠了解「學術創業」的概念。

本次演講的主要參考文獻為「台灣學術創業之發展與挑戰:科技基本法之省思與期許」,以下為演講內容的重點摘要:

由於學術衍生企業之核心技術主要來自大學校院,尤其是科技型創業的公司,還必須考量「技術移轉」與「專利歸屬」的細節,其機會、團隊、資源等面向與一般創業可能有所差異,造成「學術創業」可能更具挑戰性,並深受政府法規與外在環境的影響。

相較於一般創業而言,學術創業除了前瞻的技術之外,還需要「專業商業相關知識」與「經營團隊」,這些重要資源的獲取與配置,攸關大學能否順利發展衍生企業。

學術衍生企業分為四個主要過程:

1. 從學術成果產生商業想法 ( 研發成果商業化 )
2. 從商業想法轉成新事業計畫
3. 從計畫專案轉成衍生企業
4. 加強衍生企業的經濟價值

創始團隊的「社會網絡關係」可視為創業資源之一,其可提升團隊的創業能力,間接影響其衍生創業績效。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學術新創初期除了技術之外,創業相關的能力是很欠缺的;如果是學生創業而非教授帶頭創業,那「社會網絡關係」、「商業相關知識」以及「經營團隊」等關鍵要素應該都是「從零開始」。


大學的研究成果,經過技術授權或創立衍生企業直到能進入市場成為商品的過程之前,通常空有技術卻缺乏「事業計劃書」與「經營團隊」,導致技術再具價值也無法商品化。

大學與企業的功能和發展目標不同,學術界之制度邏輯著重於「科技貢獻」,在知識生產過程中講究方法與流程;而企業制度邏輯較重視「市場需求」,透過策略、專利與商業模式等,追求「競爭優勢」。

在目標與利益的設定上,學術界的運作邏輯強調的是科學興趣而非利潤導向,因此學界的升等或補助制度對於研究者「績效」的認定,通常與市場或商業成果無關。

對企業而言,「所有研發活動都是要能夠帶來收益」,學術研究成果的發表和傳播,若無法與商業需求相結合,不會被重視。


「研發成果商業化」可分為兩個觀點論述:

技術供給端 (學術界):以大學研究者為分析主軸,認為創新過程始於研究者獲得新發明,在其向技轉中心揭露新發明後,由技轉中心評估該發明的市場開發潛力,決定是否提出專利申請;待取得專利後,再透過授權等方式,將新技術移轉給廠商、成立衍生公司或新事業部門,以此為基礎做後續的商業化開發。

此觀點聚焦在大學研究者參與研發成果商業化的「意願」,認為大學研究者個人的特質、對研發成果商業化的態度及過去在業界工業的經驗,都會決定其對「市場機會」的辨識能力,進而影響其對於研發成果商業化活動的投入。

市場需求端 (產業界):技術商業化始於大學或企業對市場機會的識別;企業因市場競爭壓力需開發新產品,而新產品源自新技術或新的市場機會,因此企業多半是先識別「市場機會」後,才進入技術開發階段。


從「技術供給端」或「市場需求端」切入都有盲點存在:

技術供給端 (學術界):即使大學研究者有「意願」投入研發成果商業化活動,但礙於對市場趨勢的敏銳度不足,可能無法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市場需求端 (產業界):創新過程單打獨鬥,也會面臨資金缺口與內部研發能量不足的問題。

大學校院與企業若能在「早期技術開發階段」便攜手合作,共同進行規格設計、測試、量產技術研究,將有助於跨越科學研究與市場創新之間的鴻溝,提升研發成果商業化的可能性。

產學合作通常存在「邊界障礙」,若關鍵的計畫執行者本身已具備「跨界思考」的能力,並在利益的重新設定與協商上,達成共識,則能提升研發成果商品化的成功率。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在產學合作研發上,會遇到企業需追求「短期獲利」的情況,若未能成功跨越實用性障礙,研發成果商業化的可能性也會降低。

公立學校教授創業的比例通常不高,多是由學生利用老師技術,透過技術移轉之方式進行創業。



由於教授借調至企業擔任職務受到法規限制,無法位居真正下決策和影響力的職位,加上過去法規對擁有股份 10% 的限制,因此導致教授加入企業營運之意願不高。

私立大學在人事上較為彈性,借調企業的教師可透過教育部或人事行政局進行敘薪,而在回歸校園之後的年資認定上也沒有問題,私立大學在處理教師參與學術創業的態度較具有彈性。

外界多視創業為高風險工作;台灣大學特聘教授陳炳煇則強調過去 2030年來,學界出身的創業家可能不及百人,但已成功製造 10 家上市櫃公司,總市值破千億元規模,其中 5 家市值破百億元,「教授創業,應是台灣產業下階段轉型的典範!」。

高學歷創業者對於新事業的成長期待也相對較高,由於高學歷者的「機會成本」較高,除非具有高成長與高報酬潛力的新事業機會,否則很難引發高學歷人才的創業意願。

因此學術創業大多為「機會驅動」的創業活動,亦即教授或學生們受到創業機會的驅使,放棄其他工作機會,投入在創業活動中。

機會驅動的創業動機:利用創業機會來獲取更高的報酬,或想要追求獨立自主與實現個人理想

對於教授或研發人員來說,新創公司經營除了利益上的考量外,也是「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實務的最佳機會」。


結論與建議

1. 學術創業研發團隊成員主要為技術背景,缺乏「商業相關知識」與「社會網絡關係」,實際創業會面臨到很大的挑戰。

2. 提供給潛在學術創業團隊以下建議:

(1) 熟悉相關法規及智慧財產權的明確歸屬與授權方式。

(2) 建置創業團隊,提早規劃人才組成及來源。

(3) 提早進行市場知識的獲取,與潛在客戶接觸,增加市場知識內涵的寬度與廣度,並擴展社會網絡。

(4) 在衍生創業之前完成原型產品,以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5) 在衍生創業之前建立量產製程技術,以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6) 尋求早期投資,投資人高度關注技術授權問題及商品化程度。

(7) 尋求既有銷售管道,避免團隊浪費過多的時間從事非核心業務。

(8) 想辦法讓公司活下去!!!


在臺灣,我覺得學術創業很難成功,以成功機率來看「原產業創業」應該是最高的;在自己已經熟悉的產業,找到潛在獲利的機會。

如果既有公司不重視,那就自己出來創業,這大概是早期創業成功的標準模式;不過要小心別被原公司告,雖然和解的機會很高,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跑法院。

或許把原產業的「創業團隊」再加上學術創業的「研究能量」,能夠彼此互補少走彎路,更快地讓公司步上正軌。

在誘因不高,然後信任度有限的情況下,我不覺得大學教授會有興趣加入! 其最根本的原因應該還是制度設計上的誘因不足,畢竟在學術界,創業終究還是非主流路線。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