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習慣養成及維持真困難

距離上次寫完書摘到現在,又過了好久,這其中固然因為手頭上有事情在忙,但更多是因為自己的懶惰,一停下來要重新開始就容易一拖再拖。

不管是寫作的習慣又或是運動的習慣,往往都是養成困難,一旦因事暫停後,就要用更多的力氣回到正軌,這點深有同感。

這幾個星期中,因為受邀去授課的關係,讓我重新將許久未讀的專業書籍撿起來細讀,然後整理成講課的教材。

這中間收穫不少,又重新燃起我對於某些領域的熱情,「三分鐘熱度」一詞在我身上很好的被體現,但要如何保持長久的「續航力」,則是我一生的功課。

這三個星期中,又花了些時間看醫生所寫的小說跟散文,透過閱讀來了解不同領域的生活、工作及思考模式,就是最大的收穫。

在這個時代,不管工作性質為何,都可以透過寫作或影音來闡述自己的想法跟思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最好的時代。

所謂內容行銷,又或是自我行銷,就是來自於讓人知道自己對待工作及生活的態度為何;同樣地,對自己來說,好好的記錄每個時期碰到事情的想法,多年後回頭看應該會覺得頗有趣吧。

今天就該開始讓自己重回正軌了!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一人公司』為自己工作該注意的事

這章寫的很實在,但還是有點樂觀;「為自己工作」聽起來很美好,事實上煩瑣的日常工作很多,又不得不做;從一位專業技能的「受雇者」轉型為「自雇者」,應該會有一段陣痛期。

一人公司的理念是相對保守但可行的方式,但如果要在沒有任何備用金的情況下,就全職進行也很難;想要在全職工作的情況下,當副業先試水溫,就得看你的全職工作型態為何?是否有時間跟精力從事副業?

事實上,我覺得只有知識型的工作者才具備創立「一人公司」的條件。

至於「服務型企業」跟「產品型企業」的內在商業邏輯不太一樣,要怎麼一人分飾兩角,還要在兼顧現金流的情況下慢慢地轉型,這其實是相當大的挑戰。

我自己的創業過程是屬於作者口中傳統的方式,但優勢是因為在學生時期就做準備,一開始就是跟目標客戶一起討論,研發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大致上有避免掉因為開發產品純燒錢的那段時期,但後續在經營客戶關係、擴大業務範圍的部份,卻花了很多時間。

要做到公司開門的第一天就開始賺錢,事前就得付出相當多的努力與嘗試,我個人相對沒這麼樂觀,保守估計至少要留有半年到一年的營運費用才行。

作者所描述的「一人公司」創業的方式,我覺得跟我老婆目前在進行的方向比較相似,她也是從兼職開始做,然後慢慢擴大服務客戶的範圍,過程中也是跟客戶建立關係,用自己擅長的技能組合幫忙他人。

但我老婆目前基本上還是靠「專業服務」在賺錢,雖然這個服務中帶有特定產品的運用,但那也是採用別人已經開發好、既有的產品;後續要怎麼把「服務收費」轉變為「產品銷售」,難度很高。

再者,我跟老婆討論過,如果單靠她目前從事的工作內容,是否能在社會上生存?結論是相當困難,甚至在初期的前幾年都只能作為兼職看待而已。

所以如果有心未來要創立「一人公司」,那就要盡早找到自己能為他人提供價值的「技能組合」,然後越早培養客戶關係越好,成功的背後都需要時間來蘊釀。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網路上關於「為自己工作」的每篇文章,似乎都在讚揚擺脫全職工作束縛的好處,但事實上,縱然為自己工作的時間比大多數人都長,作者仍然不認為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當成為自己老闆時,沒有人力資源部門可以幫你「處理薪水、福利以及培訓計畫」;沒有會計部門幫你「處理應付帳款,或追討應收帳款」;也沒有業務人員與行銷團隊為你「拓展新業務」。

因此,除了你賴以維生的主要技能外,還得做其他所有的工作。有些人可以把這類工作做得很好,但對一些人來說,這可能不是他們想花時間做的事。

作者認識的擁有「一人公司」的人,他們大約花一半或更少的時間在從事他們的「核心技能 (寫作、設計、程式設計等)」;他們把剩餘的時間花在業務上 → 尋找銷售機會、寫他們的書、與客戶溝通、行銷等等。

人們常會愛上「為自己工作的想法」,卻不了解當自己老闆需要做什麼日常工作。

人們都想成為「名詞」,卻不想在「動詞」上面下功夫;想要創辦人或執行長的職位頭銜,卻忘了或忽略了經營自己公司的日常考驗有多嚴峻。

有想法、夢想很好,但如果不採取行動並努力去實現,那麼想法與夢想就是廉價與毫無意義的。

夢想成為企業主與真的成為成功的企業主,兩者的區別在於「每天埋頭苦幹」。

為自己工作需要有相襯的自我價值與目標,作者認為自己在培養客戶關係做得比之前任職的公司好,所以作者的目標並非成為最好的設計師,而是經營一間「以客戶關係為重的公司」。

作者的目標當中所涉及的自我價值,是以「我知道我能做得更好」;如果你不認為有可能做得更好,或者也不在乎是不是能做得更好,那麼做你自己的事情就沒有意義了,既然如此,為別人工作也很好。

世界上有更容易的方式可以賺錢或成名,你為什麼想為自己工作?

當事情變得比你想像更艱難、或需要的時間比你預期更長時,能讓你繼續前進的動力是甚麼? 當你陷入經營公司要面對的日常瑣事時,是什麼讓你的付出有代價呢? 

「選擇的自由」,就是推動作者前進的動力

在開始向任何人銷售東西前,作者會以某種方式幫助他們,先跟他們建立關係;和這些人建立關係,是為了可以繼續跟他們學習。

這些都是互利的關係:他們可以得到作者的幫助,同時作者可以累積知識。

作者沒有冒失的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公司,他是用兼職的方式先做測試;作者是以「優先幫助他人為基礎」,之後才是合約合作。

想讓你的企業現在就賺錢,而不是現在先花錢以後也許賺更多錢,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產生利潤。

你不需要投資者,不需要自己投資,也不需要創投家的投資;所需要的是「以你重要的技能組合,跟願意傾聽的人分享你所知道的東西」。

傳統的創業方式是從獲得投資開始 (從銀行、有錢的親戚、從創投獲得),然後長時間努力創造一個完美的產品;然而這方式必須對市場、產品定位及客戶做出「大量假設」,然後在產品推出之前,必須花很多錢,等待結果的到來。

一人公司採取相反的方法,在沒有任何投資 (除了自己的一點點時間) 的情況下成立你的企業,不必對市場、你的產品或者你的潛在客戶做出很多「假設」。

只要盡量縮小你的「商業構想」並且迅速啟動,就能成立「一人公司」。

快速推出產品讓作者觀察到,哪些內容對實際受眾有用,哪些沒用,然後就可以調整、反覆改良,並且改善;重點是要「根據付費客戶的真實回饋進行調整」。

剛創業時,你能夠減少任何費用,讓自己可以做更少的工作就能盈利嗎? 獲得每個月盈利所需的客戶數的可能性有多少? 

如果需要獲得三位客戶似乎可行,五位就會忙得暈頭轉向,那就得「降低總成本」或是「提高行情」。

思考找到一位客戶、跟客戶培養關係、跟客戶合作、然後完成客戶的專案,這個過程需要花多少時間? 對於提供產品的公司來說,也需要思考同樣的問題。

如何運用你的時間? 開發產品的每一天,都是你沒有真正賺錢的每一天,如何讓你產品的初始版本迅速進入市場開始累積收入?

金錢是許多「一人公司」從業餘專案做起的原因:為了支付創辦人的生活費,然後用幾年的時間,慢慢從提供服務完全過渡到提供產品,直到產品賺的錢固定超過提供服務所收的費用。

顧用一位合約制的商業律師,他也了解你所做的業務類型;同時也找到可信賴的會計師,把他當成顧問,如何以合理的方式支付自己薪水與費用;如何以最適合的方式組織你的企業,以支付最少的稅款。

聘請「會計師」作為獨立顧問而非員工。

除了薪水與備用金外,作者認為一人公司應該盡量把存下來的錢,拿去進行「被動式投資」,像是投資指數型基金等。

目標是循序漸進的管理你的錢:

1. 一人公司賺到足夠的利潤,能支付你的生活費。

2. 確保累積足夠的備用金,即使當工作進展緩慢,也能讓你在一人公司全職工作。

3. 有了薪資與備用金,可以再把錢投資到公司或是投資到指數型基金。

「一人公司」的好處是,你可以圍繞著它「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讓你的利潤與幸福達到最適化;發展持續、健康的月收入,足以支付成本、備用金,以及投資。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一人公司』關係的隱藏價值

先前看到一些文章在探討社會中「階級固化」的問題,其中有說到「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以及「社會資本」。

看完本章後,才發現在創業上也有同樣的說法,其中:「經濟資本」→「金融資本」、「文化資本」→「人力資本」。

很多概念都是相通的,這邊所強調的「社會資本」,主要還是透過傳遞及交換「價值」而來,而在此之前要先透過「金融資本」及「文化資本」來創造「價值」。

在我的認知裡,想「創造價值」就得談到如何提高受眾的滿意度,也就是要先考慮目標對象的感受,這就需要「同理心」。

 一環扣一環,當我們認真思考自己能為別人帶來什麼幫助時,無形中就是在累積自己的「社會資本」,把主角從人換成公司也是同樣的邏輯。

所以把社會資本說成彼此間的「信任程度」也是對的,畢竟「信任」是商業的基礎,沒有信任只會把交易成本墊高,對誰都沒有好處。

仔細思考本章所提到的三個資本,並了解它們的本質,應該就能在工作及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如果你關注的是長期的「客戶關係」與「銷售關係」,就會得到長期的客戶關係與銷售關係。

「一人公司」也需要有三種資本:

1. 金融資本,盡可能以小規模創業,以便快速實現利潤。

2. 人力資本,你或你的團隊為企業帶來的價值,這個價值的形式是你發展某些事業,並且能自主的經營事業所需的技能,或者是你學習這些技能的意願。

3. 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往往是企業成敗的因素,它關係著市場或受眾如何看待你的產品的價值。

累積社會資本:在你要求受眾購買你賣的東西之前,必須經常在你的社會資本帳戶中存款,並積累你的餘額;盡力多為你的受眾提供協助與創造「價值」,藉此累積社會資本。

核心概念是,你的社會資本取決於你能為你的受眾提供什麼,像是「教育」、「信任」、「價值」以及「名聲」。

社會資本是建立在「互利關係」的基礎上,而不是單方面的商品宣傳;「關係」是建立商業所需的信任基礎。

當你利用你的「專業知識」幫助人時,可以建立起你和受眾之間的「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能帶來互惠關係;你分享的越多,提供真正的價值與幫助,並與他人建立關係,他們就會越想幫助你。

同理心可以讓關係從「我能賣給你什麼?」變成「我該如何做才能真正幫助你?」,這是累積社會資本的方法:建立長期且互利的關係。

當商業利益消失時,企業會因為不能「抽出時間」而漸漸遠離關係;然而,此時正是讓關係變得更有價值的時候,保持一致性與長久性是關鍵。

『一人公司』推出產品,再循序漸進的反覆改良

其實一人公司的核心概念,就是降低創業的風險,先求獲利再看成長;而通常能確實解決客戶的問題,才有獲利的可能性。

先從副業開始著手,是目前「輕資產創業」或說是「精實創業」的主流,只是當一個人的「機會成本」過高時,通常就很難有從事副業的動機;話又說回來,高薪工作背後的高工時或高壓力,也會讓人連思考其他事務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副業或創業。

雖說「知識型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滿符合一人公司的特徵,但要注意的是高收入的知識工作者前期投入的時間成本很高,在受雇可以穩定獲利的情況下,是否有必要透過副業或創業的方式賺更多的錢,這點有待商榷。

不管用什麼方式來降低創業的風險,總歸是未知的情況大於已知的情況,我覺得機會成本低的知識型工作者,相對適合考慮「一人公司」的創業概念。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盡快讓自己實現「利潤」,而非等到規模成長才能實現利潤。

先以小規模賺錢,然後再根據客戶的「需求」,透過反覆的改良達到成長。

身為一人公司,需要盡快實現盈利。由於不需要依賴投資者注入大量現金,所以你花在建立與創業的每一分鐘,都是還不賺錢的每一分鐘。

快速推出產品或服務也可以當成完美的學習體驗;產品的最初版本不需要很大,它只需要能夠很順利的解決一項問題,並讓你的客戶覺得買了之後對他有幫助

找出你自己可生存的最低利潤 (minimum viable profit),也就是你的企業能夠盈利的某個點,請記住,數字越低你就能越快達成。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發展,不求一次到位,並只「關注核心功能,減少費用與開銷」,確保你的企業模式能先在小規模之下運作。

只有當賺來的錢足以供應至少一人時,一人公司才能全職投入

「生存能力」是指最低利潤可以長期供養一個人,或是會隨時間經過而增加。

當公司的獨立生存能力越強,利潤就更能真正成長,你可以選擇付自己更多薪水,或專注於規模化系統,或減少工作但維持相同薪水,或根據收入的增加進一步拓展事業。選擇權是在你的手上。

一人公司的「里程碑」,是成為一間「賺取可預測且一致性收入的企業」;快速盈利對一人公司來說很重要,因為想同時做到專注於成長與利潤,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人公司只在利潤允許的情況下才會增加支出。

如果對企業或產品的構想,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開始,很可能是因為構想太大或太複雜了;有時應該在人們向你提出某些需求,並願意付錢給你時,才開始創業。

因為從小規模開始,一人公司可以投入所有精力,為實際有需求的人「解決問題」,而不是投入精力追求「成長」。

大多數創業的人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認為「產品」永遠是第一優先;其實新公司創辦人可以先以提供服務的方式,實踐他們的產品理念,如此一來幾乎就可以「馬上開始營運」,而不是先花費大量的時間或現金來開發一項產品。

只有在你首次推出產品之後,才能開始測量並收集關鍵洞察:甚麼有效? 甚麼無效? 如何接收資料以及設定截然不同的產品定位。

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一人公司』教你所知道的每件事

當我們發現自己的職涯發展在走下坡 (職涯衰退) 時,或許可以換個方向思考;從學習和累積新的技能轉變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內容,這或許也會幫助自己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道路 (第二曲線)。

不管是想成為一名顧問、老師或是教練,其本質上都需要樂於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事物,而這種分享無形中也跟受眾建立了信任關係。

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從分享或教育起步,或許是塑造「一人公司」最好的途徑。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網路內容行銷向目標客群傳遞相關的、有價值的資訊,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促使目標客群進行購買行為的行銷活動。

推出的產品是根據受眾的意見、與受眾互動所得到的直接情報;這種「透過內容進行教育」的方式建立了必要的信任,因而轉化成銷售。

這種「競爭優勢」在於,有能力向競爭對手分享;藉由不斷成長的郵寄名單來分享所有內容行銷相關訊息。

分享內容與資訊是有效的銷售過程起步的方式,因為能幫助潛在客戶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什麼需要、以及你的產品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著重於受眾「需要學習」的東西是什麼,然後教導他們這些東西 (透過「免費的文章」與付費的數位產品/實體產品)。

一人公司如果想脫穎而出並「建立受眾」,就必須「公開分享」,教導競爭對手,而不是想著要超越他們。

透過分享與受眾建立關係,他們會視你為老師,也會視你為分享主題的領域專家。

並有機會向受眾展示你銷售的東西有何優勢。藉由教育如何適當使用產品或服務,並展示如何利用它取得最大成功,能確保受眾成為長期客戶,並告訴其他人他們的正面經驗。

廣泛的分享你的想法,不僅有助於建立銷售產品的追隨者,而且有助於把焦點圍繞在產品所代表的核心價值觀與思維。

客戶教育是新的「行銷」形式,教育能為產品創造出真正的區別,它讓產品從人們出於功利原因而草率購買的產品,變成是他們真正渴望購買的產品,因為這產品能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實際用途。

教別人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慷慨的分享及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學也不需要大量的時間、資源、甚至金錢。

你只需向願意聽的人分享你的所知,就這麼簡單

歡慶已收穫 6 XCH

一年前,從倫哥那邊得知奇亞幣要公開,趕緊買硬碟跟上去當農夫,一路上經過 HPool 的洗禮,終於等來官方農場,然後又重新 Plotting。這一切準備工作確實是很煩人,尤其是去年還常停電,每次停電都要重啟好幾台電腦。

不過一切都在官方農場啟用後安穩下來,在這期間也爆了四次幣,然後目前只用一台電腦來種幣,把電力消耗壓到最低,終於在昨天總量突破 6 XCH,這天比我預期的來得快,希望年底時有機會看到 10 XCH。

雖然奇亞幣的價格一直跌,但相關的應用還在緩慢推出中,我也期待能看到它具體的作為,目標是 2 年後能持有 25 枚 XCH,然後再看當時是否還有其存在的價值。這是一場為時 3年 ~ 6年的觀察,順勢記錄下來,讓幾年後的自己再來做個評判。

『一人公司』可擴展的系統

這本書的思維很接近台灣傳統中小企業主的做法,但又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利用「可擴展的系統」來幫助自己的公司規模化。

當你開始思考「可擴展」後,就會檢視當下的商業模式是否符合這個要素,而這也是跟傳統中小企業主最大的差別。

不過當台灣的中小企業主也開始數位轉型,將自己原本的生意加上「社群媒體」、「電子報」以及「電子商務」,其模式也無限接近本書所闡述的「一人公司」。

畢竟這些中小企業主本身就具備一人公司的思維,只差在還沒有善用新工具所帶來的好處。

當然,要對這些傳統公司做數位轉型也相當困難,目前看到相對成功的案例都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接班推動,這或許也將成為傳承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本章節重點摘要:

當你的利潤、客戶或影響範圍有需要成長時,一人公司可以藉由簡單、可重複的系統來推動規模,而不需要更多的員工或資源。

當需要更多幫助時,他們會僱用「自由工作者」與「承包商」,除非能更省錢才會在企業內部僱用員工。

只在付薪水僱用員工能為公司帶來價值時才會僱用。

根據「已實現利潤」來成長,而不是根據「潛在利潤」來成長。

可依賴「社群媒體」與「電子報」來創造一對多的關係,這兩者都是可以無限擴展的系統,讓公司不用更多員工就能接觸更多人。

「創造產品」並提供可擴展的服務,讓自己的企業發揮最大效益來賺錢。

先思考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要如何過日子? 然後從這些問題的答案逆向思考回商業模式,找出能讓你創造「可擴展的系統」,來為你的受眾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商業模式」。

公司可以將產品理念、市場行銷,以及銷售從實體生產中獨立出來。

透過不斷努力減少跟客戶一對一的接觸點,並專注一對多的關係,一人公司可以在不用實際擴大企業的情況下,擴大跟客戶之間的接觸。

舉例,發送一封電子郵件給五萬人需付出的努力,等同於發送同一封電子郵件給一個人。

『創新的人生』重點摘要及感想

在學生時期就有聽過陳良基教授「技轉王的名號,最近在新聞中看到他即將退休的消息,因此從圖書館借這本自傳來讀。

其實這本書我已經看第二次了,也相當佩服陳教授,能從一個偏鄉的農業家庭,一步步擔任台大教授、工研究電子所所長及科技部長等要職,直接或間接貢獻台灣的科技產業。

這也是教育翻轉人生的一個成功案例,而陳教授在退休前幾年致力於創新創業,如同他在書中所說,在專業領域的教學都沒能拿到教學優良獎,反而是在「高科技創業」這門課讓他拿到這個榮譽。

當我再次讀完這本書後,挑選某些讓我記憶深刻的片段記錄下來,以後可以時時提醒自己。

以終為始的研究觀:做研究要「眼界夠高」,能夠看得廣、看得遠,看到未來的趨勢。然後要有腳踏實地的「執行力」,要能蹲低身子,扎實地做好最底層的「基本功

創業家要隨身帶著望遠鏡,遠望未來產業及市場的趨勢,也要隨身帶著顯微鏡,隨時不放過身邊任何可能導致成功或造成失敗的線索。

從事科學工作思考的是未來,不是現在;考量到結果和效益,盡量往長遠的發展方向思考,先依未來預定的終點需求,訂出目標,再朝目標勇往直前。

做研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學術界的研究工作者,特別是「應用科學」領域的人,盡量將研究成果移轉至產業界,創造出更多研究的價值,進而提升台灣科技產業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科學家發現世界,工程師改變世界

物以「需」為貴:很多人以為創新就是要把一個東西弄得很炫,這樣的觀念是錯的。

應該先要去想,這項產品最終目的是要給誰使用? 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研究者在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後」,常會被逼得去想出更多厲害的方法來解決使用者實際的問題,很多創新的概念往往就是這樣成形的。

行動力會議:要讓團隊發揮最大的行動力,就是讓每個成員都對任務產生「認同感

沒有機會發表意見的人,常常對整體目標缺乏「認同感」,認為都是別人做的決定,與自己無關;許多主管為了求快,直接下達命令,往往會面臨「欲速則不達」的反效果。

「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結果往往是一時的,但過程中所受的訓練和挫折,卻往往讓我們一生受用不盡。

台大教我的一門新創課:一個好的想法,不應該只是寫成一紙學術論文,而要能「發展成具體有用的產品」,才能發揮出最大價值。

與其抱怨設備和資源的不足,不如設法去改變身處的環境;只要方案可行,相信其他有經驗、有能力的人自然會陸續伸出援手。

掌握資源的人,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喜歡成為成功團隊的一份子;當他們發現有人努力想辦法解決難題,成功變得越來越有可能時,所有的支持力量就會源源不絕而來。

迎接新創的時代:台灣的學生,從小到大,幾乎不曾接觸到有關創業的訓練,「創業家思維」對他們而言是很遙遠的事情;而解決客戶真正需求的觀點,更是前所未有的經驗。

最優秀的學生就應該去創業:新創是以新的概念來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是一種「利他」的行動。在課堂上經常鼓勵學生,不只是坐在教室及書桌前發想,也要走到客戶面前,真正地去了解,客戶為什麼要把錢給你?

從客戶的角度、心態去想事情,並且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客戶的需求。

如果擔任一家公司的技術長,就要深入去了解一項產品推出的技術是不是真的符合市場需求;如果不夠的話,要設法讓它更成熟,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經營團隊:很多人成立新創公司時,會找好朋友一起創業,但很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朋友感情好,通常是因為沒有「生存的壓力」,一旦面臨壓力時,想法不見得會一致。處理得不好,不但事業沒做成,甚至會弄得朋友反目成仇。

新創的條件:最好有以下幾項特質的人: (1) 眼界夠高,能夠開發新產品;(2) 善於觀察市場脈動;(3) 能夠耐心地執行。

如果創業者能抱持著與他人分享、一起把餅做大的「利他」觀念,許多原本不存在的資源,就會隨著時間逐漸匯集,一步步通往成功之路。

創新與創業:去創造一個工作,而不是搶一份工作! 高科技創業是年輕人實現夢想的方式。

挑戰權威的精神對於創新是很重要的;越年輕時跌倒,就越有能力再站起來。

高科技創業是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大學中的科學研究應該成為創造產業和社會價值的泉源。

年輕人最大的資產,就是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抱持「創造人生價值」的心態,努力創新,隨時做好迎接機會來臨的準備。

很多年輕人在剛開始踏入「新創事業」時,懷抱著滿腔熱血,很想趕快做出一項了不起的突破性產品。

但是「新創並非一步到位」,需要經歷不同階段;創業過程中,當點子、時機尚未成熟,難免會遭遇失敗。不妨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把這次的失敗當作是累積下一次成功的能量

按部就班地去做,讓別人逐漸看到你端出來的成果,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團隊的一份子,當看到「石頭湯」越來越甜美時,大家都想貢獻一己之力,就會吸引更多資源進來,自然更容易成功。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