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態度(六) 做人做事

本章節重點摘要:

做事前不要過度計算機率

作者覺得在大學時,需要嘗試做自己喜歡的事。今天的人,為了生存,常常不得不根據薪水的多少和名望的高低來決定自己該做什麼事情。

很多人決定是否繼續讀書的理由,是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能否提前賺兩年的錢;只有很少的人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非常喜歡的工作。

一個人是否會喜歡一件事,也是要嘗試一下才知道的,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

人的格局不能太小,不能完全用利益來衡量自己該做什麼事情。

年輕人在做任何決定之前應該做好準備,三思而行,但是對於想清楚的事情,做起來就不要猶豫。

很多事情你在做成之後,回過頭來看成功的機率不過百分之五甚至更低;如果你在做之前就開始算機率,很多事根本不會開始做。

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一個差別在於,前者很多時候不知艱難,努力去做,也就做成了;而後者因為有過失敗的教訓,知道一件事不是那麼容易做成, 想想做成的可能性,算算成本,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放棄了。

努力了,至少還有一個希望;放棄了,則永遠不可能有希望。


專業和業餘的區別

什麼事情如果開始做了,就要做到極致;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困難,而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最好的「成長過程」。

如果不按照專業水準來要求自己做一件事,失敗之處不在於你做這件事水準的高低,而在於白白花了時間,卻沒有多少收穫。

人一輩子不在於做的事情多,而在於把幾件事做好。

幾乎任何一個領域,做事情都有專業和不專業之分;舉例來說,名醫和一般的好醫生的差別,並不在於前者能治好後者治不好的病 (真遇上了絕症,誰也沒辦法),但名醫的發揮很穩定、治療效果 (預後) 是可預期的,而普通醫生就沒有這麼穩定。

名醫不會對看似小的疾病掉以輕心,因此病人對他們放心;優秀的會計師和律師都有這些特點。

如何按照專業要求去做,先記住以下四個簡單的原則:

1. 好的專業人事要在任何情況下為工作本身著想,不會因為其他事情影響該做的事。譬如不會因為在學校的一門課沒有考好,而影響晚上彈琴。

2. 遵守流程和產業規範,這就是做事職業化的標誌。

3. 把那些不經意的事情做得比別人更好;常人看不到的細節都要能考慮到。

4. 專業人士要有成體系的領域知識,而不僅僅是掌握一兩項技能。
 
很多人其實不缺乏天分,但無論是當運動員,還是做其他事,都不能保證穩定地發揮,最後很難在相應的職業道路上走得很遠,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養成「專業素養」。

對大部分人來說,只要培養了專業素養,做事情再差也差不到哪去;缺乏專業素養,僅靠天分和運氣做事,結果就難以保證;即使偶爾會成功,自己也難以重現和複製。


永遠尋找更好的方法

世界上永遠有很多我們覺得無能為力的事,但如果有些倒楣事一再發生,就說明我們做事情的方法可能有問題,需要跳出原有的固定思維,尋找更好的方法。

這既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永遠要問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人一輩子,不可能凡事都順利,不要抱怨,要主動想想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然後行動起來。

遇事不要逃避,問自己是否有比逃避更好的方法,能否做點什麼,解決問題,哪怕是解決一部份問題。

只要有心去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最終一定能找到有效的方法。


服從是學會領導的第一步

一個人形成領導力是從服從開始,為什麼學會服從很重要呢? 因為一個我行我素、不願意服從的人,雖然可能會成為傑出人才,但是通常難以和同事相處。

學會服從的另一個重要性在於,當你被賦予一些權利管理他人時,要考慮到你的意圖傳達下去是否會被順暢執行。

當你沒有接受過和執行過別人給你的命令時,很難理解被領導者的心理。

服從是訓練領導力的第一步,但也僅僅是第一步,因為僅服從,只懂得對上負責,是無法成為領導的。

第二步就是合作,對於合作者一定要在公共場合認可他們的貢獻,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合作者就會想:「即使我不當領導者,他也會為我爭取所有榮譽和利益,因此接受他的領導對我來講是有好處的。」

第三步是當領導者的好助手,當助手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學習統籌全域的能力,以便將來自己能獨當一面。好的助手可以完成領導者下達的關鍵任務,並在關鍵時刻發揮特有作用,幫助領導者進一步獲得成功。

通常好的領導者都是優秀的溝通者,他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自己的原因而發洩不滿,也不會因為自己主觀的好惡而違背客觀的做事原則。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格局』職場的心法,如何避免被腐食者盯上

這個章節是寫給在大組織中工作的人,要避免莫名其妙被淘汰,首先要固定時間檢視自己是否已成為作者所說的那五種人。

從一個創業者的角度來說,其實我討厭「冗員」,因為他們是拖累公司生產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很多時候自身變成「冗員」也未必是故意的,尤其是那種吃到時代的紅利、隨著組織快速成長讓職級也跟一起坐火箭的人,其能力未必匹配職級,一旦公司碰到亂流,就很容易被視為「沒有新專長的資深人士」。

在這個科技變化快速的時代,資歷已經不能完全代表能力,經驗有時反而是種包袱,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有「危機意識」;當自己卡在一個地方很久的時候,得先思考自己到底對公司還有沒有「價值」,或是說自己的價值還值不值現在所領的薪資。

很多人中年突然失業,就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當年的豐功偉業已成過去,公司早就付出對價的薪資給你;而現在所領的薪水,就代表當前你要能為公司付出相對應的貢獻,不要跟過去混為一談。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人數比較多的單位往往存在著「腐食者」,每一次公司裁員,被腐食者盯上的人很容易成為犧牲品

腐食者的存在,是在幫助我們清理環境,給我們更大的發展空間,正如沒有腐食者就沒有自然界的進化一樣。沒有淘汰機制,擠滿了不作為個體的單位就會自己死掉。

要怎麼避免自己成為腐食者的攻擊呢? 先來討論哪五種人最容易成為腐食者的犧牲品。

在討論前,先要理解公司各個階級管理層的心裡話,才能理解為什麼這五種人的處境很危險。

管理者的地位常常取決於團隊的規模;管理一百個人的管理者,在單位裡的重要性通常高於只管十個人的管理者,除非後者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精英團隊。

管理者要往上爬,就要將自己做的事情表現得很重要,不斷擴張自己的團隊;作者有一個在微軟當上副總裁的朋友,在被提升前跟作者說,他要努力將自己的團隊從一百多人擴充到一千人,這樣他就可以當上副總裁了。

除非萬不得已,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管理者一般也不會解雇自己的手下,即便那些人做得很差;也就是說,管理者通常不會扮演腐食者的角色。

因此,公司中層幹部和公司在利益上是有衝突的,而公司和基層員工的矛盾反而較小;作者在幫一些公司當「顧問」時,最常給出的建議就是辭退一些中層幹部。

現在在任何單位裡,業績幾乎只來自極少數人,也就是說,就算團隊裡的絕大部分人離開了,單位的業績也不會有太大影響;這意味著,絕大部份人都可能能為腐食者攻擊的目標。

為什麼大部分單位要養這麼多「冗員」呢?除了維持團隊規模外,通常有以下三個原因:

1. 為了找到最有用、產出最高的少數能人 (通常只佔團隊成員的 10% ~ 20%),管理者不得不聘僱 100% 的人;因為「能」或「不能」很難從履歷中看出來,甚至很難以簡短的面試就下定論,管理者要聘僱人進來,用過才知道。

2. 高層的主管其實知道中層幹部的小心思,因此他們每年會要求中層幹部淘汰一些績效差的員工;而中層幹部不願意縮小團隊規模,便會在能擴張時盡量擴張,等到年終淘汰掉一些人後,團隊還是能保持足夠規模。

3. 對團隊貢獻最大的 10% ~ 20% 的能人是變動的,可能今年是這批人,明年就變另外一批人;由於不知道明年誰會跳出來扛旗,主管者只好都先保留。
  
了解主管者心裡的小心機後,再來討論最容易被腐食者盯上的五種員工。這五種員工不包含本身有缺陷者,例如情商太低、和所有同事關係都處不好的人;因為在組織精簡人力時,有缺陷者被列入名單本來就在情理之中。

下面列出的這五種人,他們本身沒有什麼過失,只是因為所處的位置、自身的能力和資歷,讓他們位於被腐食者盯住的危險位置:

1. 本來就在主管淘汰名單上的,這些人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被淘汰,以便管理者可以向上級交差。處在這種位置上的人應該有自知之明,因為他們每次績效評估的排名都很後面;當然,排後面的原因未必是能力問題,一旦被列為淘汰的首選,最好趕快找下家。

2. 能力遠達不到單位要求,當初只是出於各種原因被照顧而招聘進來。這類人總以為自己很安全,但他們私下是被歧視的;主管為了不惹麻煩,不會親自碰這些人,但其他同事為了自身安全,會想辦法將這些人趕走;於是其他同事成了腐食者,被照顧進來的人就是被腐食的對象。

處在被照顧位置上的人,最忌諱的就是自以為是,除非後台特別硬,否則最好夾著尾巴做人。

如果一個人是某個資深人士 (高管或其它重要人物) 帶進來的,當那個資深人士離開了這個單位或部門,被帶進來的人最好識趣地跟著離開,否則一定會被各種腐食者盯上。

3. 沒有新專長的資深人士,別認為資深人士應該就是安全的,其實不然;如果一個人能維持不斷晉升的力道,那麼他的地位是安全的,因為晉升代表他對公司的功勞越來越大;但是當一個人的上升力道已經停滯,且到一個職級上待了很長時間,他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小。

一方面,資深人士的收入比新人高很多;另一方面,資深人士的產出未必比別人高,新人要往上走、升職級,就要擠走前面擋路的人;這時,資深人士就會成為腐食者的對象。

想要避免這一點,需要「能力」和「職級」同步提升,有些時候,職級提升太快,能力跟不上,並非什麼好事。

任何組織的業務都是往前發展的,新的業務需要新的人來做,過去的資深人士在新形勢下可能會變成「雞肋」;因此,當組織的業務發生變化,而資深人士沒有新的專長時,最好為自己的前途考慮考慮。

從組織的角度看,讓腐食者淘汰掉這類人是有好處的;日本公司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死氣沉沉,就是因為不淘汰那些沒有太多價值的資深人士。

4.  不能為主管帶來價值的人,或者說既不能幫主管,也不能幫同事的人。一個只需要十個人的主管,可能會弄出一支百人的團隊,任何主管都不會讓多出來的九十個人閒著,他們會「創造」事情給下屬做。

這些事情對單位來講可有可無,如果一個人被安排做這些可有可無的事情,在一個組織蒸蒸日上時,他的存在不會被挑戰,可一旦有點風吹草動,他就會成為腐食者的對象。

主管安排下屬做的事情,可以根據目的分為兩類:一類是今後能派上用場的事,很多研發工作就屬於這類;另一類則是在組織內部固樁腳的事,甚至僅僅是讓外面的人看到他在做事情。

做「研發」工作的人相對安全,因為他們是主管和團隊的未來希望所在;而固樁腳的人對主管、團隊和組織都是可有可無,員工一旦被安排做這種事,自己心裡就要有數了。

5. 還沒有證明自己價值的新人,這包括剛入職的員工以及剛從其他部門調過來的人;一個公司一旦大規模裁員,這兩種新人都是首當其衝被裁掉的,因為裁掉他們對單位業績的影響幾乎是零,對企業最安全。

當一個單位迅速發展時,這兩種新人是安全的,因為新人比較好使喚。因此,如果想換部門,最好在單位比較景氣的時候換,而不要選擇在風雨飄搖的時候。

在主管有必須裁員的壓力時,除非他已經考慮好要淘汰的人,否則最不得罪人的做法就是讓新人離開。

當你了解這五種容易被腐食者盯上的人,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健康,不要成為腐食者攻擊的對象。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三) 如何高效學習

本章節重點摘要:

高效學習的三種狀態:飢餓、行走、低溫。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應對各種危機,形成了各種的生理本能,並且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行為;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生理本能,營造出高效學習的狀態。

1. 飢餓狀態:飢餓對人類是一種危險的狀態,會直接影響生存。當人饑餓時,胃會釋放出飢餓荷爾蒙,這些荷爾蒙進入血液,會刺激大腦,使大腦變得活躍。

這種機制會讓人想獲取食物,而進食後饑餓荷爾蒙減少,大量血液進入腸胃,幫助盡快消化和吸收食物,這時大腦的供血減少,人就會覺得想睡。

2. 行走狀態:遠古時期,人們會面對各種凶猛的野獸,在外行走時,需要仔細觀察周圍環境,時刻警惕可能存在的危險;因此,我們在行走時大腦會處於活躍狀態,注意力特別集中,這時的學習效果也會提升。

3. 低溫狀態:較低的問題會給人帶來危機感,因為一旦溫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凍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低溫狀態下,大腦會比較容易保持清醒。
 
在溫度高一點的環境中,人會產生安全感,很容易昏昏欲睡,這時大腦的血液循環速度會減慢,思考能力也就降低了。


井井有條能提高學習效率:一個人要把自己所處的空間整理得井然有序,才能把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


促進行動的五分鐘策略:不願行動就是缺少幹勁;幹勁是「多巴胺」刺激大腦的一種表現,而多巴胺是由大腦中的「依核」產生的。

依核位於大腦的中央區域,要想讓依核產生多巴胺,就需要讓它持續受到刺激,而刺激的方式就是行動起來,讓訊息持續不斷的進入大腦;等到依核被啟動時,就會慢慢分泌多巴胺,這時多巴胺會讓眼前正在做的事情充滿幹勁。

這會導致一個困局:我們可能會不想做事,等著多巴胺帶來幹勁,但依核又等我們行動起來刺激它,才分泌多巴胺。如果不先行動起來,就會一直待在這個困局中。

作者自己也常遇到這種狀態,他只要硬著頭皮執行幾分鐘,問題就解決了。這就像跑步,一開始怎麼都不想跑,一旦咬著牙慢慢跑起來後,一不注意就能跑完兩公里。

只要先堅持「行動五分鐘」,就能夠刺激依核,分泌多巴胺。為了能夠在開始時順利堅持五分鐘,作者提出三個技巧:

1. 先完成用腦少的任務,先做簡單的事,再做困難的事。

2. 先選擇超過五分鐘以上的任務,太小的任務所需時間太短,依核還來不及被啟動就要換任務了,會造成刺激中斷,從而不會產生多巴胺。

3. 先選擇拿手的任務,降低起步難度,如果直接從不擅長的任務開始,難度太大,很可能不到五分鐘就放棄了。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主觀上不想做,只是大腦在「扯後腿」,只要先行動起來,堅持五分鐘,就有幹勁做事。


在閱讀過程中,安靜至關重要:看書時需要在大腦的工作記憶區中,進行語義的理解,外界的干擾會佔用本來就很有限的工作記憶區,導致閱讀速度下降。

看書時也不要聽音樂,因為大腦會自動分辨歌詞、消耗精力,哪怕沒有主動去聽,音樂也會干擾閱讀節奏。因為閱讀速度會不斷變化,而跟著音樂節奏看書,會讓閱讀速度和品質下降。

長時間閱讀超過三十分鐘,大腦容易疲勞,從而影響閱讀品質,這時就需要控制閱讀節奏,可利用「番茄鐘計時法」,把每次連續閱讀的時間控制在二十分鐘至三十分鐘,然後休息兩分鐘至五分鐘。

『格局』人生的格局

有聽過一種說法,眼界是朝外看、格局是向內看;格局是自身所處的位置,而眼界就是從這個位置看出去的認知範圍。

因此,我們無法獲得認知以外的報酬,通常也跟自己格局大小有關。

作者提出擴大「格局」的方法,從自我認識與定位、選擇方向、設定方法、提高效率到掌握節奏,其中有很多人從一開始就迷失了,在還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時,就急忙地衝了出去。

我自己則是認為,這應該是一連串方法論的組合,例如設定方法及提高效率可以採用「提高生產力的方法」;至於掌握節奏,也就是生活中常聽到的配速,就要對自己非常了解 (自我認知) 才有機會做到。

再來談到「主動性」,人在沒有強烈動機的情況下,是很難主動去做一件事的;因此,主動的人通常都會看到比較多的機會,因為別人沒有「誘因」跟你競爭。

舉例來說,沒有人要你去做 A 目標,你主動想去完成,而做的過程中又遇到的 B 問題以及 C 困難;因為本來就沒有人要你去做 A,或是說所有人都知道做 A 會碰到 B C 所以不願浪費時間,因此即使你打退堂鼓,好像也沒人會在乎。

但你如果很積極地「創造條件」,解決了 B 問題以及 C 困難,完成了 A 目標;說不定 A 目標本身的價值不高,卻因為解決了 B 問題及 C 困難,為你帶來更多的機會,而這是原先所預料不到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被動的人」總說沒有好的機會、好的機運;而「主動的人」則通常都會很好運的原因之一。

我們在做事時,先設想怎麼做會對「受眾」產生最大的價值,然後排除萬難、創造條件去達到預期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難跟問題,只要嘗試去解決,都會是自己的收穫,這就是「主動性」的展現。

做與不做,常常都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也常常左右了我們的運氣與格局。


本章節重點摘要:

人除了要有一個比較高的起點外,每往前走一步,都要聚集足夠多的能量,讓每一次進步都成為下一次起步的基礎,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開始。

專注自己的專長,讓過去的經驗成為未來發展的基石,才可以長期穩定發展。

人或企業都一樣,高速發展一段時間就會「累」,因此,掌握好節奏是必要的;不懂得把握節奏的人,會因為一次失誤失去之前的全部收益。

如果用十個字來概括擴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

任何人,不論起點高低,只要能認清自己的位置,找到方向,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提高進步的速度,同時把握好節奏,幾年後就會看到一個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

如果我們過份相信自己所謂的才華,其實就將最終的「格局」限制在自己當下的水準。

很多時候,事情能不能做成、問題能不能解決,取決於做事情的人是否有「主動性」;特別是在不理想的環境中做事情時,個人需要主動創造一個好環境。

創業者能否成功,絕大多數取決於他們做事是否有主動性;主動性對所有人都是必要的,對創業者來說更是重要。

在創業者面前,幾乎一切都是未知,沒有一定規矩可以遵循,更糟糕的情況是,事情做起來才發現條件並不成熟,需要自己創造條件;而且,和最後目標無關的雜事特別多,創業者需要親力親為。

在這種情況下,「主動性」是第一位,個人的本事反倒是第二位,這一點和在大公司裡做事是完全不同;在大公司裡,主動性雖然很重要,但公司已經有一定規模,業務發展平穩,平時該做什麼事、怎麼做事都有章可循。

我們所處的時代,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需要「主動性」,因為變化太快,只有主動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和發展。

主動做事的收益或許不會在一兩天內顯現出來,但是長期堅持下來,主動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開距離。

在沒有聽到「反對意見」之前,不要貿然行事。

對於那些人們都覺得好的事情,要格外小心,因為我們可能忽視了它們的問題,為了避免認知盲點所造成的災難,要多聽一些意見,看有無疏漏。

世界上每一次股災,都是在人們歡呼經濟情勢大好,股市即將創造新高時發生的,而不是在有人質疑股市偏離了基本點的時候。

分享利益,獨立決定。

再好的人,如果捨不得分享利益,周圍的人最終也會離他而去;利益要分享,但決策自己做就好了,很多時候未必需要講究民主,徵求所有人的意見。

做決策時通常不是想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追求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有一些瑕疵也沒有關係。

獨立決斷的背後是每一個人自身的責任,無人願意獨自做決斷的原因,是害怕「承擔責任」。

對比較理性的人來說,他們通常不問做錯事是否有理由,而是確定當前是否做錯了事;如果錯了,該怎麼解決就怎麼解決,至於是否其他人造成了這個人做錯事,那是另一回事,不要混在一起處理。

不能因為別人犯了錯誤,我們就有理由犯錯誤。

命運的力量:人貴在自知,知道自己的長處,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在這個極限內盡量取得收益,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認清時代、認清環境,選擇對了該做的事情,接下來能否做成,就看怎麼做了;在同樣的大環境下,每個人的命運之所有會有所差別,除了很多人走錯方向外,還在於沒有找到正確的做事方法,以致功敗垂成。

做好投資的重點是在「專業」,業餘的人可能會投資成功幾次,但不能有系統的保證穩定的回報。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見識 (全) 重點摘要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講到命運,很多中年人會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無論多努力,似乎都得不到社會的進一步認可;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好像也壞不到哪裡去。冥冥之中似乎被兩條線給框死,其實這就是「命」。

作者吳軍博士認為「命」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環境的因素和我們對未來劃定的方向;人生軌跡走不出這兩條線,個人的努力、運氣等,不過是讓我們在這兩條線之間做微調而已。

「異數」一書中強調,人出生的時間和地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人出生的時間當然無法選擇,不過「入境隨俗」的智慧是應該有的,時代需要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決定個人命運的第二個因素掌握在每個人手裡;所謂命,就是一個人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們卻決定了人的一生。

如果人的知識面稍微寬一點,交際的圈子稍微廣一點,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點,命就會好很多。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曾說過:

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詞和行動。

注意你的言詞和行動,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為什麼會有人在意自己的影響力,因為這是幸福感和滿足感的來源之一。學者認為,幸福感的本源只有兩個:基因的傳承和影響力。

人和其他物種一樣,都擔負著傳承基因的使命,因此當人們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透過基因一代代延續時,會不自覺地展開會心的微笑。

當我們得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對世界帶來了或多或少的正面影響,就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人的影響力是由其作為的寬度、深度和長度所決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這條河能更寬一點、更深一點、更長一點;要做到更深,需靠自己的修行和對世界的理解;要做到更寬,則是要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一些事情;至於思想能否流傳更遠,則要靠思想的價值,這一點在短期內是很難知道的。


作者認為「寒窗苦讀」只是一種讀書態度,這種態度是好的,但是社會競爭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長期競賽,苦讀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經濟條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長得美一樣,都只是其中一個變數,而命運是多個變數互相影響的結果。

在任何國家、任何時代,社會都是分階層的。稍微好一點的社會就是有個上下層間的管道,讓人員可以流動而已。

逆襲者的目標無非就是往金字塔上層走,但沒有一個國家、社會,會每過兩年就把現有的金字塔打碎,然後隨機再造一個,那樣的社會將會動盪不安。

在美國,按經濟收入的最底層 20% 的人,只有 4% (絕對人數的 0.8%)的人最終可以躋身最上層,這個比例非常低;因此,我們能透過努力往上擠幾層就算不錯了,只要方法得當,還是可以做到。

逆襲不成功是常態,成功的反而是少數;慶幸的是,絕大部份人一生中的大多數時間是處在鬆懈狀態,這才給了逆襲者機會。

對試圖往金字塔上層爬的人來說,要做的不是抱怨社會不公,而是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同時把注意力放到最該關注的事情上。

雖說社會階層固化,但往下的通道永遠是非常寬的,稍微不努力或多抱怨幾句,就能往下走幾層,要維持現有的階層都不容易;相反,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寬,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不僅在投資上是個鐵則,在人的成長上也是如此;人不可能一輩子不跌倒,如果一定要跌倒,早一點比晚一點好。


在現代社會,婚姻更多是兩個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大家子的事情;只有讓父母成熟了,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起點。

父母想要成熟,首先自己要不斷進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觀察和學習能力非常強,父母身上哪怕有一點點壞習慣,孩子很容易就能學會。

很多父母自己經常看無聊的電視節目、長時間打麻將,卻逼著孩子讀書,可以想像孩子讀好書的可能性不大;還有些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彼此爭吵,或者和別人爭吵,這些其實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想讓孩子成為菁英,自己要先成為菁英的父母。

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責任;很多年輕人總想讓父母理解自己,也不想想父母在幾十年前接受的是農耕時代的觀念,如果自己不主動和父母溝通,這個代溝是很難跨越的。

年輕人應該把自己看成是成年人,用一種尊敬、成年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和長輩說話,要不斷地將自己接受的新思考方式和理念傳遞給父母。

一個人是否願意接受新的知識,在於是否有開放的心態,而非過去的教育程度。


人們的經濟收入通常會在成功選擇職業或者更換公司後,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的幸福感和成就,卻不是來自不斷地選擇,而是在沒有多少選擇的情況下,深度經營的結果;這種現象可以稱為「不選擇反而獲得幸福」。

把精力都花在選擇上,反而難以精進。

選擇太多,導致人心浮躁,不願意長期待在一個地方、一個領域努力經營,而做到一流是需要時間的。很多時候,我們把太多精力花在選擇上,而不是經營上,導致難以精進;或許少些選擇,能更加聚焦。


很多時候,成敗與否取決於「見識」高低,而不是自己努不努力。

學習是長期的過程、一輩子的事情,是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百米賽跑;作者在中美都是在一流學校求學,但他最常見的情況是,每過一個階段就有人主動退場,最後的贏家不是一開始跑得快的人,而是為數不多、堅持跑到最後的人

時間是你的朋友,而時機不是。耐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在過去四十五年裡,美國股市的年報酬率大約是 7%,累計到今天,大約漲了二十多倍;但如果你錯過了股市增長最快的二十五天,你的投資報酬率就少了一半,每年報酬率剩 3.5%,四十五年下來的報酬不到四倍,財富累積損失 80% 以上。

至於那二十五天是什麼時候,沒有人知道,聰明的投資人會長期投資股市,而不是試圖挑選最低點和最高點。擺脫壞運氣的關鍵是耐心,讓時間成為我們的朋友。


所謂「人窮志短」,是指貧窮會令人走不出原有的生活圈,以至於缺乏遠見,或因小時候貧窮受人冷眼,日後一旦得勢,為人會變得冷漠。

活得諸事不順的人都有三個共同點:

1. 缺乏見識,難以開拓眼界。沒有見識,視野就受到局限;和某些人講道理永遠講不通,並非他們故意跟你作對,而是他們實在沒有見識,雙方的認知水準不同。

2. 缺乏愛,成不了大事。小家子氣,其實就是缺乏愛的表現;作者認為這點在獨生子女身上特別明顯。要懂得關愛別人、懂得分享,做人才會大氣,不大氣的人做不成大事。

3. 缺乏規矩,人人和你作對。小時候缺乏規矩,長大以後就沒有守規矩的習慣,將來麻煩就大了。
  
上面的三缺比缺錢更可怕,沒有錢,有一輩子的機會可以賺,而缺乏這三樣東西,長大再培養的難度非常高。


見識的高低取決於環境;而人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我們常說「名師出高徒」、「與賢於己者處」,實際上就是為了提升見識。

在現代交通及通訊技術的進步下,我們增加見識要比過去容易得多,但在我們心中,有時依然會築起一道牆,阻礙了我們的見識;學習的阻力很多時候來自我們自己,而不完全是環境。

很多人不願意抱著開放的態度去接受新東西,是因為已經很滿足自身的成就和環境。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看似重要,可如果跳出自己的框架看,或許也是可有可無。


在風險投資領域有一條金科玉律:投資就是投人。那麼,評價人的關鍵是什麼呢?

作者認為對創業者的評價關鍵是「品德」,尤其是誠信比能力更重要;朋友之間的交往也是一種投資,成功的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找到志同道合、對他最有助益的人幫助他;因此交友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效率高低不是取決於著手做多少工作,而在於完成了多少;很多我們看起來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實想通了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這是「偽工作」。

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生活上,提高效率都需要從拒絕偽工作開始。

一個人的效率很難提高,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少做一點事情,有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擠壓時間把所有的事情隨便做完。

有經驗的員工,應該善於找到最重要的工作,並且優先完成它們,而這恰好是菜鳥員工欠缺的技能。


管理者要讓員工站在「做什麼事情能讓公司獲益最大」的角度去工作。這樣他們才能在做不完的工作中,動腦筋去找那些對公司最有幫助的事情做,而不是單純應付老闆派下來的任務。

管理者要讓員工明白,他們積極工作 (而不是消極完成任務),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當你為了總是做不完的工作而焦慮時,不妨先停下來,重新梳理一遍手邊的工作,主動地站在對公司幫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來,並完成它們。


你是偽工作者嗎? 以下總結幾項在 IT 產業的偽工作和偽工作者特徵:

1. 既不能為公司帶來較大利益,又不能為用戶帶來價值的改進和「升級」,很多都是偽工作。

2. 明明能夠過學習新技能而更有效地工作,卻偏偏要守著過去的舊工具工作,甚至手動操作,這種人是典型的偽工作者。

3. 在做事前不認真思考,做事時透過簡單的試誤法盲目尋找答案。

4. 做產品不講究品質、不認真測試,上線後不停地修補。

5. 不注重以有限資源解決 95% 的問題,而是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於糾結不重要 5% 的問題。

6. 每次開會找來大量不必要的人員旁聽,或是總去參加那些不必要參加的會議。

 
「我們已經走了九十九步,為什麼不把最後一步走完呢?」在生活中,很多人做事情總是不把最後一步走完,大部分人願意開頭而不願意收尾,懶得把最後一步路走完。

這可能是人的天性,凡事差不多就可以了,總覺得最後一點即使不做也無關緊要,但這樣完成事情的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走完一百步的精神不僅體現在做事上面,還體現在交流和溝通上。我們常會碰到一個現象,你通知別人一件事情,自己覺得通知到了,結果別人沒有留心或忘了,最後導致一些不愉快,這也是沒走完最後一步,沒去確認對方已經收到這個訊息。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質和成敗,決定了你此後職業發展的方向和事業起點。對第一份工作,年輕人常陷入一些盲點,尤其是過於看重薪水而影響對工作的價值判斷。

第一份工作必須能夠讓你極快速的成長,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全產業,並盡可能地成長。

反過來說,如果第一份工作看似賺錢多一點,卻什麼都沒有學到,什麼機會都沒有,十年做下來,這個人可能會發現自己還在原地踏步。

在美國,大部分人通常一輩子只能晉升兩次,更何況,一旦在第一份工作中養成壞習慣,會影響自己一生的發展。

按照朗道理論劃分的 IT 產業五級工程師:

第一級:開創一個產業。

第二級:能設計和實現別人不能做出的產品,也就是說他的作用很難被取代。

第三級:能獨立設計和實現產品,並且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第四級:能指導和帶領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響力的工作。

第五級:能獨立解決問題,完成工程工作。


大部分人無法晉升或晉升速度很慢,可能是陷入下面這些職業發展的盲點:

1. 工作和職業分不清。

工作是謀生的手段,職業是一輩子從事的事業;如果我們考慮當下的工作是為了一輩子的職業發展,首先就要選擇性做事情,凡是對將來職業有利的事情,不論是否有報酬,也不管報酬是高是低,都要做。

反之,只是能夠提高收入,和職業發展沒有必然關係,甚至相互矛盾的事情,則盡可能不做或少做。

2. 把自己當作公司的過客,而不是主人。

人一旦覺得自己是過客,就會對很多該完成的工作視而見,也懶得建立和維護與同事的關係。有了過客心態就容易不求上進,對自己最大的害處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喪失鍛鍊的機會。

3. 被語言暴力激怒就亂了章法。

實施語言暴力的人當然不對,但如果處理不好,受傷害的是你,而不是他們;這種語言暴力最大的危害是,打擊你的自信心,引誘你偏離工作重心。

4. 疏於溝通。

很多人因為急於完成某件事,生怕一些相關人士有不同意見,事先不打招呼,就匆匆自己做主。其他同事知道後,會認為這個人對自己不尊重,缺乏團隊精神。


要避免陷入這些盲點,可以用四個辦法來突破:

1. 任何時候為人都要謙卑。只有謙卑,才能更有效地溝通。

2. 用正確的方法對待語言暴力和其他刻意傷害。

3. 大方向永遠要明確。工作不是為了公司或他人,而是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這個既定的大方向;任何想晉升的人都不應該被動地工作,主動多做事情,多跟人打交道,去幫助他人,支持自己的老闆和團隊。

4. 注重長期效益。把一件事拉長到兩三年後來看待,這時我們對它的態度就會有所不同。 


基層員工要抬起頭,管理者要彎下腰。很多專業員工在進步的過程中,對事物貼得太近,只看到細節,而忽略了整體架構,簡而言之就是「見樹不見林」。

要了解自己生產產品的獲利狀況。做為開發產品的工程師,要了解自己生產產品的獲利狀況,即使老闆沒有要求他了解變現的情況,身為這個產業的從業者,在這方面的基本知識也要有。

一個開發人員不清楚自己所做的產品盈利狀況如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旦這個產品不能盈利,他馬上會面臨三個後果:

1. 這個產品被砍掉,這個人被安排做其它工作。

2. 這個產品被砍掉,這個人失業了。

3. 公司一直維持這個虧損的產品,但因此虧損而倒閉,大家還是失業了。

做為工程師,只關心自己技術的提升,而不去考慮這份工作還能做多久,很多人被調離崗位或被裁掉時哀嘆,但實際上早有跡象,只是他們渾然不覺而已。

要關注細節,也要掌握全局。很多人覺得自己專業水準很高,工作也很努力,卻一直得不到提拔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大局觀。沒有退後一步看全局,只知道自己的想法、做法,並沒有從整體優化來考慮。


一個管理者必須挑重點清楚說明,有效說服他人;了解細節才能帶領團隊、提高效率。

在大公司裡,一個總監為了自己升遷,擴張團隊,把小事做大,是公開的秘密,一個行政單位更是如此;很多公司效率低,和手下的人搞出一堆不需要做的事情有關,而這個責任要歸咎於主管。

做為主管如果不了解細節,整個部門就不可能有高效率;管理者至少要熟悉往下兩級的工作內容。


很多人在職涯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再難升遷和發展,這就是所謂的「職業天花板」。

一個人能夠走多遠和很多因素有關,其中一些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比如出生和成長的環境、運氣,以及社會的經濟環境等。我們只能在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上下功夫而已;但目標的設置非常重要,目標錯了,結果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想用短期的方法達成長期的目標,比如學什麼專業可以賺大錢、如何快速獲得成功等。

實際上,但凡能夠比較長期穩定賺錢的產業,一開始的投入都是比較大的,並不存在不需要投入就能獲得高報酬的產業,若是有,這個產業也會變得太擁擠,一段時間後報酬肯定會急遽下降。


廣泛學習知識,成為「有後勁」的人。

每一個喜歡閱讀或經常參加講座學習的人,都是希望藉此獲得一些智慧,讓自己或著孩子能夠在社會階層上提升。

在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一個大學生從畢業到退休,基本上平均只能獲得兩次升遷的機會,因此才有了「職業天花板」的說法。

自我的通識教育可能是提高職業天花板的方法之一,作者把能夠在職場上不斷升遷的人稱為「有後勁」;有後勁的人有更寬廣的視野,而這種視野往往來自良好的博雅教育。

在美國,初入職場就收入較高的是工科的畢業生,而像哈佛大學或普林斯頓大學這樣一流名校的畢業生,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收入相對要少很多;因為他們接受的人文教育、博雅教育不算是工作技能。

但是,如果再看十年後的收入就會發現,名校畢業的那些具有良好人文教育背景的人後來居上,而且社會地位提升更快,也就是說,他們更容易突破天花板。

如果不能廣泛學習知識,只盯著自己的領域,即使做到了一萬小時的精進,能得到兩次晉升也就很不錯了。人必須掌握一些專業之外的知識,眼界才會開闊,才能更好地和他人合作,調動更多的資源。


商業的本質是讓人多花錢而不是省錢。

人在滿足了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後,往往會追求娛樂和享受,而且隨著經濟水準提升,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從線下到線上、從實體到虛擬,實際上是為了省時間、省錢;既然是省時間、省錢,最終賺錢的路就會越走越窄;相反地,從線上回到線下,則是為了花時間、花錢,當然路就會越走越寬。


經營和管理的秘訣:不給選擇。

雖然我們覺得給予客戶自由選擇的權利,他們應該會對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更加滿意,但大部分情況並非如此;讓客戶滿意的銷售和服務,恰恰是不給他們太多的選擇。

選擇越少,客戶滿意度越高;在對內管理上,不給太多選擇通常也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和員工的幸福感。

你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人;像同學聚會這種事情,只要幾個核心同學商量逼下,定下時間,然後通知大家就可以了,不要給每個人選擇的自由,因為永遠不可能找到一個所有人都方便的時間。

一個好的產品設計者會想辦法引導顧客,而不會去迎合每一個顧客;一個好的管理者需要制定簡單有效,同時能讓大多數員工滿意的制度,但沒有必要在每件事上取悅每個員工。

適度的選擇給我們自由,但過多的選擇會適得其反。


有句話說:「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換命。」何不在自己行動方便時對自己好一點呢?不要那麼拼命賺錢,愛惜自己的身體,多享受生活。

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極限,在這個極限內努力,效果會比較好;已經接近極限,效率就會大打折扣。賺錢也是如此,超過自己的能力去賺錢,即使有所收穫,各種成本也太高,並不划算。

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錢的本質是對各種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量化,而資源本身又可以分為自然資源和人為資源。

因此,每個人的錢多錢少,反映了他今後能調動社會資源 (包括自然和人為兩種資源)的總量。當你有效花錢,就等於有效地利用了社會資源,錢的意義才能體現出來。

想讓錢發揮最大效能,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它把今天過好;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

錢是資源的量化,越是稀缺的資源自然越值錢;當我們掌握了別人不會的技能,我們就是稀缺資源,

錢是花不光的,但可以迅速投光 (投資、投機);在講投資之前,要先講風險,因為一旦投資失敗,就能毀掉人的一生,甚至是兩代人的命運。做人做事永遠要有風險意識,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控制風險是投資的基礎。在沒有風險意識和具有風險意識的前提下,做事情的策略會完全不同。

多數人做事情前只考慮收益,完全忽視風險,因此會簡單地採用「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但只考慮收益、不考慮風險的人,往往得不到最好的結果;而有風險意識的人,做決定時就會穩妥許多,得到的結果也會好很多。

投資理財產品不只看報酬,也要看風險;不僅投資如此,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因此要有風險防範意識。

如果事先有風險意識,就會採用完全不同的策略做事情;比如開車遇到紅燈,肯定不舒服,很多人就想要搶最後 0.1 秒,或是變綠燈時,會馬上加速衝出去
,但這些行為的危險性比闖紅燈還要高。

開車要用「防禦性駕駛」的策略,要防範周遭的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而撞上我們的可能性發生。

在金融學上有一個夏普指數,它綜合考量報酬和風險的量化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夏普指數 = (投資報酬 - 無風險報酬) / 波動性的標準差

其中無風險報酬可以理解成銀行定存利率或國債利率;夏普指數越高越好,代表投資相對而言報酬高、風險低。


講話做事都要達到目的。不會演講的人除了忘記講話的主要目的,還常會犯以下三個毛病:

1. 沒有針對不同聽眾講不同的話。

2. 試圖在有限的時間裡講完更多內容。

3. 嘩眾取寵,危言聳聽。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二) 把別人教會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費曼學習法的核心思維是從輸出反過來推動輸入,透過輸入來幫助輸出。

輸入通常不會自動發生,就算人們主觀上有輸入的意願,但如果沒有輸出的壓力,輸入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費曼說過:「假如我無法讓大一新生聽懂一項知識,說明我自己也沒有真正弄懂它。」

費曼會用一般人聽得懂的話來解釋專業知識;在費曼看來,只用專業術語解釋專業領域,並不算真正理解這個領域,因為每個專業術語本身也有其內在涵義,只有真的懂其內在涵義,才算真正理解了這個領域。

如何檢驗自己是否真的懂得某些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試著教會別人;當我們有能力教會一個之前完全不懂這些知識的人時,就代表我們真的學會了。

教別人是輸出,學習是輸入;教會別人,就是從輸出反過來推動輸入。

「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藉由教別人,來促進自己不斷學習,教別人的同時,我們也在進步。

如果只有輸入,沒有輸出,就很難發現自己的盲點。


看過和掌握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

第一種狀態,看過是「原來不知道,現在知道了」的狀態,在這個階段得到的知識其實是「脆弱知識 (零碎知識)」。

脆弱知識一般有以下三種類型:

1. 惰性知識,這種知識存在腦海,可是沒有任何作用,除非考試有考到,否則我們不會想到它。

2. 幼稚知識,在真正學習前對這項知識的誤解,但在學習後沒有改善,依然堅持原本的錯誤印象。

3. 公式化知識,只學會公式化的解決發法,並沒有真正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案?只是機械式地記住了執行步驟。

第二種狀態,掌握是融會貫通,表現為一個人深刻理解了某項知識,能夠完整、有條理地傳授給別人;就算該知識的表達形式有所變化,也不影響自己的理解和輸出。

費曼學習法可以促使我們「主動學習」,發現知識的關鍵點在哪裡,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根據吸收知識的主動性不同,學習可以分成兩種:

1. 主動學習,由內而外的自發學習,目的性較強,通常是基於某個明確目標而吸收。

2. 被動學習,被動學習則是由外而內的傳輸,通常是別人傳授什麼,就被動地接受什麼。


傳統意義上的念書或聽課,都屬於被動學習,大家很少會思考這些知識有什麼用?為什麼要學?

被動學習不僅缺少主動性,還缺少外部回饋;主動學習則不同,它是我們基於某個目的,打從心底想要弄懂某方面的知識,動機非常強。

講給別人聽,才會發現知識重點。自己悶頭學,不經檢驗,很容易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講給別人聽,不僅能發現哪些內容還沒學會,還可以了解這類知識的重點,這就是核心知識,是整個知識脈絡中最重要的部分,讓自己可以快速記憶和串聯知識的關鍵。

學習的境界分為三層:

1. 似曾相識。

2. 學會、能夠表述。

3. 掌握、融會貫通。


可以用四步驟來應用費曼學習法:

1. 制定目標。在學習新知識前,先遵循「SMART原則」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制定具體的行動計畫。

2. 嘗試輸出。感覺自己學會後,嘗試輸出學習內容,驗證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

3. 發現問題。輸出後,發現自己沒掌握到知識的原因。

4. 真正掌握。理解核心知識,並融會貫通。

SMART 原則:具體地 (Specific)、可以衡量 (Measurable)、可以達成的 (Attainable)、具備相關性的 (Relevant) 以及有明確截止期限的 (Time-bound)。

寫作業是使用頻率最高,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輸出方式之一;作業可以給予即時的回饋,並從中發現很多問題。

分享可以讓大腦主動思考、整理、輸出學到的東西,對知識的記憶更牢固、理解也更深刻。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一) 把學習當成打電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很多人喜歡打電動,覺得遊戲能帶來快樂;如果學習也能像打電動一樣讓人上癮,大家都能成為學霸。

遊戲會讓人上癮,大致可分成三個原因:

1. 時間短但成就感強。在遊戲中打怪升級,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很強烈的成就感,並迫切的想再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就會不自覺地一直玩下去。遊戲中的每個任務時間都不會太長,因此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

2. 上手容易。大多數遊戲入門都很簡單,入門後又很容易取得一些小成績,這樣可以保持自信心,進而產生更多的熱情,不斷挑戰更高難度。

3. 目標明確。雖然遊戲也有各式各樣的關卡,但由於規則明確,會給人能夠掌握未來的確定感,就有信心堅持下去。

請善用「多巴胺」和「腦內啡」,把學習變快樂。

費曼的父親總能把一些抽象的知識變成身邊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讓費曼覺得學習知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甚至對一些未知的領域感到興奮。

學習到底能不能快樂? 想知道答案,就要先了解「快樂」是如何產生的。

人的快樂和大腦中的兩種物質有關,分別是「多巴胺」和「腦內啡」。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是用來說明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緒、感覺有關,它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訊息。「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

「腦內啡」是一種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荷爾蒙,能產生止痛效果和快感;腦內啡也被稱為「快感荷爾蒙」或「年輕荷爾蒙」,能使人保持年輕快樂的狀態。

以上兩種物質都可以讓人體驗到快樂、愉悅的感覺,但它們有什麼差別?

1. 多巴胺是一種「獎勵機制」。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上網看影片、看小說及漫畫時會不停地點下一則,似乎下一則的內容會更精彩,而觸發這種強烈期待的物質就是「多巴胺」 。

「多巴胺」產生的饑渴感遠大於滿足感,會誘導大腦做出錯誤的判斷,不停尋求新的刺激。

2. 腦內啡是一種「補償機制」。跑步累了、跑不動了,如果繼續堅持下去,人體就會分泌大量腦內啡,使人一整天的心情和狀態都會非常好,這是對感覺痛苦的一種補償。

當準備了很久的期末考試拿到好成績的那一刻,學習過程中那些單調、無聊以及痛苦都會煙消雲散,這時所體會到的快樂,就是「腦內啡」所帶來的。

「多巴胺」會讓人們渴望理想、產生動力,「腦內啡」則是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協助緩解痛苦。

堅持運動,通常運動三十分鐘以上,人體就會分泌腦內啡;大笑也能立刻讓腦分泌大量腦內啡,讓人瞬間感覺良好。

理解快樂的原理後,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執行;一旦學習過程不再痛苦,就會主動學習。

幫讀書設定一些任務,創造成就感。

讀書要有熱情,就要像玩遊戲一樣學習,費曼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是如此。

就像遊戲中的任務都很明確,讀書任務也應當明確,把每個細化的讀書任務寫下來,再去完成,增加成就感。

學習時要避免兩個誤區:

1. 不同學科的念書時間不能太短。我們進入學習狀態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每換一門新的科目,就需要轉換一次注意力,這會讓大腦更容易疲勞。

2. 別過分依賴物質獎勵。過分依賴外在、間接的物質獎勵,透過滿足學習需求之外特定的欲望來獲得成就感,例如考到第一名就去吃大餐。

物質獎勵如果是短期、單次的,也許有效,但過分依賴這種獎勵,會造成欲望期待值提升,很難長久有效。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態度(五) 如何選擇學校和科系與論文寫作技巧

本章節重點摘要:

讀碩博士班跟大學部的大學可以分開,這樣有三個好處:

1. 你會是兩所大學,尤其是兩所好大學的校友,將來會有一個更大的校友網路。

2. 避免單一性,學術水準的提高需要人才交流。

3. 好的大學部跟碩博士班科系未必在同一所大學,經常是在不同所大學。有些大學注重大學部的培養,也有很多大學更注重研究;年輕人需要在不同學習階段換大學,以便兼顧不同階段的教育。

對大學部的選擇來說,先選學校再選科系比較好;對碩博士班來說,當大致的科系方向確定後,指導教授比學校更重要。

為什麼指導教授很重要呢?因為他不僅能讓你在學術界迅速站穩腳步,而且可能對你一輩子的職業發展都有幫助。

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學術界,至今還是比較講究師門的。

好的指導教授最直接的幫助,是讓你在博士期間寫出一篇好論文;博士和碩士不一樣,碩士只需要掌握某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將來能夠從事相關工作即可。

好的指導教授會告訴學生哪些事情不要做,這樣就能節省很多學生的時間。

在尋找未來讀碩博士的學校時,需要了解感興趣的科系,其全世界最好的教授在哪裡,不能僅僅看那些大學的排名。

在什麼場合就要用什麼語言,不能混著來;寫科技論文就要用科技論文的語言,它是有一定格式的書面語言,不能有太多比喻和誇張的形容詞。

科技論文讀起來有點枯燥,因為它的準確性比趣味性更重要;論文不同於散文,它的結構比文字重要,結構不對,文字再優美也沒用。

科技論文中有四個部份必須寫清楚:

1. 提出問題和文獻回顧 (前人的工作綜述),今天的學術研究, 99% N+1 的工作,發現前人的工作有改進之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本身就有足夠的意義。

2. 自己的工作想得到什麼樣的結論,這是論文的靈魂。怎麼驗證自己的結論、自己的工作是怎麼做的,這個過程要寫清楚;要有可信的實驗結果,而且實驗的設計要合理,實驗條件要符合規範,最重要的是實驗結果要能重現。

3. 好的研究論文,不僅要得出自己的結論,還需要比較自己工作和相關工作的優劣。

4. 實驗所用的資料,要盡可能地使用那些同行能夠得到的,可比性對科學研究非常重要。對於非自然科學的論文,使用的資料一定要是同行也能夠得到的。

好的研究人員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但完成了 N+1,將來就會有 N+2,因此好的論文最後都會從學術角度,講一下自己未完成的工作。

寫論文要注要兩個細節:

1. 凡是別人的資料和觀點都要寫明出處。

2. 對於任何在做研究和寫論文過程中給予幫助的人,都要鳴謝。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態度(四) 科學、閱讀、數學以及大學學什麼?

本章節重點摘要:

科學

科學是方法和過程。

不管是廣義上的科學,還是狹義上的科學,它們都看重方法和過程,而不是結論。

為什麼方法和過程比結論重要呢? 因為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很容易,很多事情蒙一下還有一半蒙對的可能性。

不能走的機械鐘,一天還能準確報時兩次。

因此,僅有結論是不行的,需要一套方法能夠不斷地發展科學;我們強調堅持「實證精神」,強調實驗結果的可重複性和可驗證性,這樣知識的積累才能疊加,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對待科學的態度:

1. 不要盲從科學結論;

2. 別有道德優越感,認為自己是做科學的就看不起別人;

3. 別相信書本上的教條和權威人士給出的結論就是對的。


閱讀

閱讀習慣和理解力可以透過閱讀小說養成,接著可以讀一些非小說類名著。

除了增長知識外,閱讀非小說類名著有以下三個好處:

1. 可以進一步提升語文能力,特別是理解力。

2. 名著中常常充滿了智慧。

3. 閱讀名著是有系統地了解一種思想的捷徑。


數學

每一個學生都學過數學,但大部份人在畢業後,就漸漸把它遺忘了,以致於除了加減乘除,其他計算都不會了,更不知道數學有什麼用,進而懷疑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學習數學至少有三個好處:

1. 它是所有自然科學的基礎,甚至對經濟學這樣的社會學科也至關重要。

2. 在中學後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因為邏輯推理是數學的基礎。

3. 學習數學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大學學什麼?

單純從學習知識本身來說,大學的學習有以下三個主要目的:

1. 學習一生要用的科學常識和人文素養。

2. 學習做事情的方法,並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

3. 培養協作精神,沒有哪個重要的工作僅靠個人努力就能完成。

電腦是依靠大數據和計算解決智慧問題的,如果有可能,最好修一個統計領域的第二學位,優秀的電腦科學家和工程師必須懂得「統計學與資料處理方法」。

電腦科技雖然被劃進科學的範疇,但是它和數學、物理學、化學有非常大的不同,「實踐」對於掌握電腦科學的知識非常重要。

未來,大部分專業的生命週期都會遠短於自然人的壽命,因此人一生從事多個專業的工作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要具備足夠強的學習能力,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各個專業的工作很可能會一通百通。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今日觀看:強化維持習慣的動力

本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QLgI8MtHY

本影片重點摘要如下:

人的動機不會經常維持在高檔,你可能昨天還鬥志滿滿,今天就提不起勁。

某一天,動機還可能莫名的就消失了。

人無法隨時處於最佳狀態,總有陷入情緒低落的時候,此時即使你看見強烈的引導提示,都可能沒有動力去執行,甚至中斷了正在培養的習慣。

增強習慣動機的五個方法:

1. 降低難度。

2. 設計樂趣。

3. 賦予價值。

4. 思考未來。

5. 增加負擔。

用以上幾種方法增強動機,讓你在看到習慣的提示後,持續付出行動。

方法一,降低難度:從動機理論來看,人對於事情成果的期望越高,越有動力做那件事;可以透過提高期望值來增加行動力 (例如完成某件任務,就給予更多的薪資或分紅),但這種拉高期望值的做法,持續不了太久。

想增加完成事情的動機,可採取降低難度的策略。

運用生產力三原則的第一個原則「把開始變容易」:讓事情感覺起來比較好完成,從容易跨出去的那一步開始,有助於完成困難的工作。

先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才有能力完成困難的事情。


方法二,設計做事的樂趣:事情不是要快點做完,而是要快樂地做完。為了追求高生產力,一昧地增加工作的時間是有風險的,可能會把自己原本喜歡做的事,變成討厭做的事。

當你可以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你就會有更多的動機去做那件事。無論你是享受過程的愉悅感,或是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設計做事的樂趣,運用到了生產力三原則的第二個原則「把過程變容易」。

設計你做一件事的樂趣,讓做事的過程變有趣,你心中就有更大的動機去做那件事。


方法三,賦予事情的價值:重新賦予做一件事情的價值,會讓自己重新看待手上的工作。

此刻的工作對你而言,具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對你而言,那是一份可以領薪水的工作而已,還是那份工作可以實現你想要的人生?

類似的道理,在組織心理學中叫「工作形塑」,看待自己的工作價值越高,工作表現也就越好。

把現在做的事情,跟另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聯結在一起,就是賦予做那件事不同的價值。

這是運用到生產力三原則的第三個原則「把結果變有利」。

一旦你覺得做那件事更值得去做,就會用不同的角度來增強自己的行動力。


增強習慣動機的前三個方法,是運用生產力三原則來增加動力,其對應分別是:

1. 降低難度 → 把開始變簡單。

2. 設計樂趣 → 把過程變簡單。

3. 賦予價值 → 把結果變有利。


接下來的兩個方法,則是從心智上來強化你養成習慣的動機。

方法四,思考未來的可能:人都有急著想得到結果的慣性,著急的個性是造成人拖延的一大原因。

我們可以反過來利用這個慣性,透過計畫的方式,把未來要完成的事變成眼前要做的事。

一旦要完成的時間變得比較緊迫,就會產生更多動力去做。


方法五,增加心理負擔:想要短期內增強自己的動機,可適當地增加心理負擔,改善你低落的狀態;但長期的負擔會帶來健康的問題,這點要格外小心。

心理負擔很像是人常說的「牽掛」,當你覺得一件事壓在心上時,你會有更多的動機想要趕快處理它,或著說想要擺脫它。

如果一件事給你的心理負擔越小,人會覺得何時去做的代價都相同,也會越拖延不去做;基於人的天性就會拖延不去做。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心理負擔小,也的確會讓人不肯行動,即便你知道早點做那件是有益而無害的。

有研究就表明,比較喜歡拖延的人,相對比較容易有高的債務,也可能比較不在乎身體健康。

想要增加心理負擔,可以拿一張紙在左邊寫下現在做的好處,右邊寫下未來才去做的後果 (不做的後果);把現在不去做的心理成本拉高。

迫使自己去思考,如果真的之後才去做,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


作者在早期就會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 財務面,實現財務自由需要多少錢? 如果存不到錢該怎麼辦? 退休後需要的生活費比想像還多,怎麼辦?

2. 工作面,目前這份工作還想做多久? 這個產業能夠待很久嗎? 以後的體力能應對工作嗎? 產業出現變化,我有能力找其他工作嗎?

具體化提問可增加心理負擔;透過習慣提示的方式 (例如每日做回顧),增加那件事在你心中的分量,也可以提升自己要儘快去做的動力。


針對你要培養的習慣,依序寫下這五個問題的答案:

1. 如果這個習慣會需要一連串的行為,其中最容易做的部份是什麼?

2. 要如何在做跟習慣有關的事時,會更開心?

3. 我做這件事背後真正原因是什麼?

4. 未來的我會因為現在持續做這件事,得到什麼好處?

5. 如果我不現在就培養這個習慣,未來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今日觀看:如何擁有「不對稱的回報」,讓自己持續向上發展


本影片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觀看史丹佛商學研究所的講座:如何過不對稱的生活 (How to Live an Asymmetric Life),並整理心得與感想。

如何培養不對稱的能力,擁有不對稱的競爭優勢。

不對稱投資:在一筆投資中,潛在的報酬與你所承擔的風險並非一比一的關係,你的投資獲利要遠超潛在的損失,而不對稱的程度越大獲利就越高。

讓風險跟報酬不對稱的策略,也能套用在經營人生上面。

在工作發展跟人生抉擇上,長期而言,不對稱的策略都能夠讓你的人生持續向上發展。

80/20 法則應用在人生發展中,就是典型的不對稱策略。

要符合投資不對稱的原則,至少要符合「資訊的不對稱」跟「資金的不對稱」。

資訊的不對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或是從市場的動態中,看出別人無法看見的規律。

資金的不對稱:有能力承擔所有的風險損失,就算投資失敗數次,也有足夠的資金能夠繼續投資下去。

在人生的發展中,想符合不對稱的原則,要有「知識的不對稱」跟「毅力的不對稱」。

知識的不對稱:知道怎麼做才能夠累積不對稱的優勢。

毅力的不對稱:要有毅力執行,而不是短期看不到成果,或是遇到失敗就想放棄。

對投資來說,要小心碰到風險大於報酬的不對稱陷阱。

人生的不對稱策略,要去找到那些自己能夠掌控跟實現的事情。

在講座中,提出了四個實現「不對稱人生」的原則:

1. 做困難的事。

2. 做你自己的事。

3. 做長久的事。

4. 寫你的故事。

原則一,做困難的事:人生總是充滿起伏,不可能一直平順沒有遇到阻礙,因此我們都會面臨需要改變的時刻。

在付出改變的行動時,特別是一開始接觸到新事物,從一個熟悉的環境轉變到陌生的狀態,所以會遇到停滯期,甚至會因此想要放棄;而擁有願意挑戰困難事情的心智,可以縮短停滯期,更快的突破困境。

做困難的事也會讓人成長的更快,起初你只要花較少的時間,就能夠獲得大幅度的效益。

原則二,做你自己的事:當一個人全心投入他的夢想時,別人是很難打敗他的。所以我們要試著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投入自己熱愛的事情當中。

因為這樣我們會比別人更願意投入心力,會更專注、更有熱情,也會更有動力,甚至更有毅力。這些都會讓你累積出不對稱人生的優勢,在往後的人生當中持續地往上發展。

原則三,做長久的事,要堅持數十年:其實真正會成功的事情都包含「複利效應」,一切都是取決於你自己願意堅持多久。

複利的公式是 ( 1 + r )的 n 次方,其中 r 是你每次付出的進步,n 是你累積的時間。

所以關鍵不是在於你每次進步的速度 (r),而是你可以堅持多久 (n)。時間一久,你每次的進步都會因為複利效應,在將來變成很大的成效。

成功往往就是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我們去接受挑戰,去追求你自己想做的事,並且持續十年以上。而這種堅持的力量,也會讓人在面對困難時,有毅力地去克服,也會在成功來臨時,讓我們體會到滿滿的成就感。

要做長久的事,並且堅持數十年,因為你的努力會變成將來的複利,形成不對稱人生的優勢。

原則四,寫你的故事:去思考那些看似難以實現,但其實自己知道並非完全沒機會達成的目標。接著,想像自己五年後回頭看,這段故事會怎麼發展,會站在什麼樣的高度,會如何看待現在做出來的決定。

「如何實現」是所有偉大夢想的殺手;先不要想如何實現,不要讓恐懼阻止我們去嘗試原本有機會實現的事情。

我們還是需要「執行力」去做困難的事,只是不要被恐懼限制了自己。

擁有這樣的心態,能夠克服恐懼去做事,不僅可以讓人保持對未來的期待,也可以讓我們在面對當下的困難時,有一個清晰的願景跟方向,同時克服恐懼、付諸行動。

面對未知的未來,每個人都會恐懼,這是人的天性;所以能夠克服恐懼,將會是不對稱人生的優勢。


重點整理:

1. 善用不對稱策略,讓人生長期向上發展。

2. 四個應用不對稱策略的原則,這些都值得你我去思考跟實踐。


新的嘗試,一好一壞

苦熬了一週,終於在昨天驗收成果,針對兩個不是那麼熟悉的領域進行公開演講,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我秉持著謝文憲說的「三點不動一點動」,以及「微小疊代」的思維,鼓勵自己再多跨出去一步試試看,說不定可以看到新的風景或是有新的收穫。

兩個嘗試,一個偏理論上的闡述與理解,另一個偏實作上的流程;而我這次在理論上的演講相對成功,實作上因為我沒有非常熟悉一些細節,反而無法盡情發揮。

但這也激起了我不服輸的心理,接下來會在目前的實作基礎上,找機會在這個方向上繼續發展,直到它變成我的專長為止。

至於理論的部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天花板還很高,現階段再怎麼努力跳都碰不到,只能找到空閒時間就多訓練自己的跳躍力,看到底還有多少潛力可挖。

雖然對自我的表現不甚滿意,但至少努力嘗試過了,我想這些努力不會白費。

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面對新領域的掙扎

最近被邀請去做一個專題演講,幾個月前在設定題目時,我衝動地挑戰了一個沒那麼熟悉的題目,當時想著讓自己藉演講的機會,精進對於這領域的理解,但沒想到這個挑戰比我想像中更大。

每次面對這種情況時,內心都會很掙扎、很想逃避,雖然我清楚沒這麼難,隨著時間過去,絕對可以完成任務、有所收穫,畢竟這樣的模式也很多次了,但當下的心情就是很難熬。

我明白當人想要繼續成長,就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打轉,一旦踏出去就會覺得不舒服;換句話說,當我有想要逃避的念頭時,或許默默地在成長中。

寫下這篇感想,幫自己打個氣,往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再多努力一些,絕對不會白費功夫,加油!

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態度』 洞察世界

偶然看到吳軍博士出的新書,翻了一下覺得滿有趣的,一查才知道他雖然是業餘作家,但著作相當豐富,從「態度」、「見識」到「格局」等書,我認為他是比較傾向「菁英教育」的。

本來想去圖書館借他的著作來看,想不到我竟然在書櫃翻出這本「態度」,原來我多年前曾經買來讀過,難怪看簡介有點熟悉。

作者在這個章節舉了一些例子解釋「格局」跟「見識」,其實還是不容易理解,於是我換個方式來看;從自己現在的眼界去看以前自己的想法,大概就能知道什麼是格局太小、見識不夠了。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清楚,用短期的方法很難達成長期目標,也嘗試去想像五年後或十年後的自己,然後再反推現在該做些什麼事情才能達到自己的想像。

年輕時,其實見識有限,還不清楚在社會上自己能扮演哪些角色時,眼界只會被侷限在自己周遭的人事物。

當我往自己設定的目標推進時,因為經歷越來越豐富,接觸的人事物越來越廣,連帶著自己的眼界及格局也會變得跟原來不同,這時再回頭看就會覺得當初的自己眼光太淺、只看到表面。

我是先靠「教育」來提升自己的見識,靠「創業」來擴大自己的格局、知道自己的喜好,然後不斷地「進修」來拔高自己的眼界;但我依舊不確定是否在年輕時,能靠閱讀或其他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見識或格局,這不是個簡單的過程。

在剛滿四十歲的今天,我給自己的忠告是:「保持持續學習的精神,做事不用求多,而是要把事做好。」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決策時格局要大;人文課程可以讓人的眼界開闊一些,格局大一些,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些專業技能的學習上。

一個人格局的大小,是指在空間範圍內,能否看到大機會,能否做一件影響範圍更大、影響力更大的事。

人在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事方面,格局要大;如果開始做一件事,就要盡可能往最好的目標努力,境界要高。

所謂境界,可以理解為目光能看多遠;如果你能看到三年後的事情,我只能看到一年後的,那麼你的境界就比我高。

從大處著眼,才有機會在境界上超過同齡的人。

對年輕人來說,先要解決短期利益的問題,才能有錢、有資源去做長遠的事情;但是人一旦習慣獲得短期利益,境界就高不起來了,可能永遠都不會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人們很難用短期方法達到長期目標;大多數人關心的是學什麼專業和技能可以賺大錢,而且最好快速獲得成功。

凡是比較能夠長期穩定賺錢的行業,比如醫生,剛開始的投入都是比較大的,並不存在一個不需要投入就能獲得很高回報的行業,否則這一行一定競爭激烈,一段時間後行業的回報會急劇下降。

多年前,律師在美國跟台灣是很吃香的職業,但學法律比學醫容易些,於是很多大學生選擇進入法學院,但等到他們畢業時,這行的好位置已經被人佔完了,留給新人的剩一些打雜的事。

同樣狀況,這兩年金融數學行業很熱門,一些人認為只要花上兩年學習這個專業,就能進入大的投資銀行,得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大量的畢業生湧入金融行業後,在投行找份工作都難,更別說賺大錢。

當你的追求太短視,境界太低,就很難有太大的發展機會。

在發展道路上,總會有很多短期誘惑,那些誘惑讓你周圍的人逐漸放棄目標,這就是考驗定力的時候;境界高一點,多關心長遠,少盯著眼前,才能走得更遠。

雖然接受好的教育和上好大學是相關的,但兩者並不能畫上等號。

上好大學是接受好的教育的方式之一,甚至是捷徑,但不是目的;一個人上了好大學並不等於他接受了好的教育。

人不接受教育,就很難有見識,而沒有見識,做事情就會事倍功半。

為什麼要盡可能地上好大學呢?並非好大學的課程一定比二流大學好,而是因為它們有相對較好的學習環境。

年輕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很容易受周圍同學影響,這種影響有時比家長或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更大;從另一個角度看,不能進入一流大學也沒關係,只要自己用心找到一些好同學為伴即可。

人受教育的時間很長,機會很多,自己所在的學校並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如果你想獲得十分的成績,僅僅準備十分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你可能要準備三十分的努力。

我們看到某些人有一些運氣,似乎偶然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其實在這些運氣背後,有可能是三十分的努力。

如果在做事前,都是先假設自己將遇到比別人更壞的運氣,這樣自己的準備就要比別人更充足,從外界來看,才會覺得有些好運氣。

如果你做事情總是能夠關注每一個細節,付出你期望結果的三倍努力,好運氣就會站在你這一邊。

人的成長是自己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失敗並不可怕,因為任何嘗試都會伴隨失敗;但聰明的人不會讓同樣的失敗重複出現,因為他們會不斷地從失敗中學習,也只有這樣人才能變得成熟。

上大學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周圍的人學習,而不僅僅是學習課程。

相比能力,品行更重要;能力不行,還可以繼續努力,品行不端正,路走邪了,一輩子都沒有希望。

一個人的優良品行不是天生的,而是從小開始,透過一件件小事養成的。

缺乏好品行的人,很多是因為家長從小疏於管教;有時並非父母不重視培養孩子,而是在對孩子的要求上出現偏差,過分看重孩子的成績,卻忽視其他方面的成長。

成功固然不錯,但更重要的是做個好人;自己有教養,對他人友善。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