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一) 把學習當成打電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很多人喜歡打電動,覺得遊戲能帶來快樂;如果學習也能像打電動一樣讓人上癮,大家都能成為學霸。


遊戲會讓人上癮,大致可分成三個原因:

1. 時間短但成就感強;

在遊戲中打怪升級,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很強烈的成就感,並迫切的想再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就會不自覺地一直玩下去。

遊戲中的每個任務時間都不會太長,因此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


2. 上手容易;

大多數遊戲入門都很簡單,入門後又很容易取得一些小成績,這樣可以保持自信心,進而產生更多的熱情,不斷挑戰更高難度。

3. 目標明確;

雖然遊戲也有各式各樣的關卡,但由於規則明確,會給人能夠掌握未來的確定感,就有信心堅持下去。


請善用「多巴胺」和「腦內啡」,把學習變快樂。

費曼的父親總能把一些抽象的知識變成身邊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讓費曼覺得學習知識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甚至對一些未知的領域感到興奮。

學習到底能不能快樂? 想知道答案,就要先了解「快樂」是如何產生的。


人的快樂和大腦中的兩種物質有關,分別是「多巴胺」和「腦內啡」。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是用來說明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緒、感覺有關,它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訊息。「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

「腦內啡」是一種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荷爾蒙,能產生止痛效果和快感;腦內啡也被稱為「快感荷爾蒙」或「年輕荷爾蒙」,能使人保持年輕快樂的狀態。


以上兩種物質都可以讓人體驗到快樂、愉悅的感覺,但它們有什麼差別?

1. 多巴胺是一種「獎勵機制」;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上網看影片、看小說及漫畫時會不停地點下一則,似乎下一則的內容會更精彩,而觸發這種強烈期待的物質就是「多巴胺」 。

「多巴胺」產生的饑渴感遠大於滿足感,會誘導大腦做出錯誤的判斷,不停尋求新的刺激。


2. 腦內啡是一種「補償機制」;

跑步累了、跑不動了,如果繼續堅持下去,人體就會分泌大量腦內啡,使人一整天的心情和狀態都會非常好,這是對感覺痛苦的一種補償。

當準備了很久的期末考試拿到好成績的那一刻,學習過程中那些單調、無聊以及痛苦都會煙消雲散,這時所體會到的快樂,就是「腦內啡」所帶來的。


「多巴胺」會讓人們渴望理想、產生動力、「腦內啡」則是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協助緩解痛苦。

堅持運動,通常運動三十分鐘以上,人體就會分泌腦內啡;大笑也能立刻讓腦分泌大量腦內啡,讓人瞬間感覺良好。

理解快樂的原理後,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執行;一旦學習過程不再痛苦,就會主動學習。


幫讀書設定一些任務,創造成就感。

讀書要有熱情,就要像玩遊戲一樣學習,費曼對待學習的態度就是如此。

就像遊戲中的任務都很明確,讀書任務也應當明確,把每個細化的讀書任務寫下來,再去完成,增加成就感。


學習時要避免兩個誤區:

1. 不同學科的念書時間不能太短;

我們進入學習狀態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每換一門新的科目,就需要轉換一次注意力,這會讓大腦更容易疲勞。


2. 別過分依賴物質獎勵;

過分依賴外在、間接的物質獎勵,透過滿足學習需求之外特定的欲望來獲得成就感,例如考到第一名就去吃大餐。

物質獎勵如果是短期、單次的,也許有效,但過分依賴這種獎勵,會造成欲望期待值提升,很難長久有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 (九) 預算是大公司才需要做的事?

郝哥寫財務相關的題材真的是一流的,這並不是說他其他部份寫的不好,而是當他講到財務相關的觀念時,才讓人有那種舉重若輕的感覺。 我自身的經驗,就是郝哥說的那種靠「感覺」創業的人,什麼「預算」根本就一竅不通,甚至可以說當時腦中完全沒有這個觀念存在。 但說也奇怪,無知者反而無畏,什麼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