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四)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花時間省錢無法致富,省下時間去創富才能致富。

你要站在趨勢潮流的最尖端,學習科技、設計和藝術,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

努力工作的效果真的被高估了;在現代經濟中,你工作有多努力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許多人都高估了努力與成功的關聯性,卻低估了「判斷力」的重要。

判斷力:可以用來解決「外在問題」的智慧,而所謂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產生哪些長遠結果,並做出正確決定。

在槓桿時代,一個「正確的決定」往往就能大獲全勝;當然努力不可少,否則你無法培養判斷力,也得不到槓桿。

你當然必須投入時間和努力,但具備判斷力更重要;尤其當你要配合槓桿作用時,相較於你的「移動速度」,你所選擇的「前進方向」,更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要慎選每一個決定的方向,這會比你付出多少心力更重要。

一旦選對方向,向前走就對了。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六) 長期主義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長期主義」的核心思想是持續不斷地做正確的事情,即使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效果,但只要秉持長期主義,最終將體會到「時間的價值」。

透過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待「價值」,這才是長期主義的真正意涵。

相對於「長期主義」,「短期主義」曾經流行,其主要特點是追求快速報酬、立即行動,注重即時變現,偏好快速獲利。

短期主義通常表現為追求「機會」:不論網路上流行什麼,他們都喜歡參與其中;房價上漲就投資房地產、比特幣風行時急於參與。

無論是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資,本質上並沒有對錯之分;然而,從本質上來說,短期主義者通常忽視了事情的整個過程,只看重快速收穫,並希望毫不費力地實現「財務自由」。

追求短期報酬的人,常抱有一種幻想,希望能夠突然間致富,賺取高額利潤,而忽略了中間的辛勤耕耘和成長過程。

雖然有些短期中義者在特定時刻和機率情況下,確實能夠獲得暴利,但在大多數情況下,短期主義者都會失敗,只有少數幸運者能夠獲利;這些幸運的案例通常更容易被人關注,成為引導更多人參與的「成功案例」。

獲取報酬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方式:

1. 賭博,毫無思考,完全沒有邏輯,盲目跟風,聽誰說什麼就跟著做的行為。

2. 投機,經過研究後找到一個基於特定事件或機會的投資,比如預測公司的財報是否會超出預期。

3. 投資,注重長期複利效應,對一家公司整體進行研究,相信其長期業績優秀,長期能夠超越市場,這種方式更著重「價值」。  

投資是基於對企業整體的研究,而投機是基於事件的研究,賭博則毫無研究可言。

長期投資的核心是「價值」;短期投機則主要關注「價格」。

實際上「投機」比「投資」更難,因為價格受到眾多變數的影響,包括宏觀環境、市場情感、公司業績波動,甚至突發事件等,這些因素都會使一家公司的價格在其「內在價值」周圍波動,成功地「低買高賣」極為困難。

選擇投資,就是相信一家公司的「價值」,不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只要企業內在價值保持穩定,就可以在長期內實現穩定的回報。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闡述這些概念;想像一下,你剛高中畢業,面臨兩個不同的選擇:

是外出工作還是繼續上大學?

如果你選擇外出工作,可以立即獲得收入,不論是送外賣還是從事建築工作,每月月薪可能會超過 3 萬元;然而,如果你決定繼續上大學,就需要支付 4 年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平均下來每月可能也要花上一兩萬元。

大學畢業後,你的月薪甚至可能不到三萬;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如何做選擇?

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繼續上大學;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知道,僅管當下大學生的收入可能比高中生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晉升機會,收入增長速度將更快。

送外賣高中生的收入已經達到了頂峰,無法再實現更快的增長,甚至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

大學生身份所帶來確定增長機會的價值,遠遠超越了當下的收入,這正是「長期主義」的最好例證:唯有拉長時間,我們才能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找到確定的答案。

回到賭博、投資和投資的選擇;我們可以看到,有人在賭場贏錢,但我們很難判斷這是運氣還是技巧的結果。

投機也是如此,你可能從股市的曲線圖中學到了很多知識,感覺自己已經把握了投資的脈絡,掌握了投資的竅門;然而,這是否取決於你的能力,還是單純的機會? 或者只是大趨勢所致?

2020 年,全球股市都經歷了瘋狂的上漲,許多人首次入場就賺大錢;有些人投一檔股票就能獲利,每一檔股票都回報豐厚。

投資報酬如此之高,以至於一些實業界的人都對自己的投資能力充滿信心,甚至停止了工廠和餐廳等實業,將資金集中,專注於投資。

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後續的科技股也是直接崩跌,讓原本的收益都被抵銷了。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短時間內的樣本數太小,無法確定結果;只有將時間拉長,你才能客觀地自我理解,進而分清楚這點:

你的成功,是運氣佔比多、還是實力居多。

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三) 耐心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成功需要時間,你要保持耐心。

利用「槓桿」,發揮你獨樹一格的知識,總有一天,你會得到應得的回報。

即使你已具備一切,仍需投入一段不確定的時間;如果你一直在算時間,在成功真正來臨前,你就會失去耐心。

每個人都想一夕致富,這個世界講求效率,但立即見效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花點時間,投入歲月,先找到自己的位置,運用你獨樹一格的知識、槓桿、真心熱愛並培養出的技能,同時勇於承擔責任,成為自己領域的佼佼者。

你要樂此不疲,持續不斷地堅持下去;不要數日子,一旦這麼做,你會耗盡心力。

真正學會一樣東西的唯一方法,就是放膽去做;別人的建議當然可以聽,但不該因此停下腳步,也不要一等再等。

所謂因果循環,就是你一再重複自己的模式、優點和缺點,直到得到自己應得的,不要斤斤計較自己的付出。

不計較自己的付出,不表示這件事很簡單;相反地,它其實難得要命,甚至是你要做的最困難的一件事,但也非常值得。

無論如何你要做些困難的事,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意義。

金錢能在物質世界裡為你買到自由,但金錢不會讓你快樂,不會解決你的健康問題,不會讓你家庭幸福,不會讓你心情平靜;但金錢可以解決很多外在的問題。

為了賺錢你得變成一個高度焦慮、壓力大、賣力工作、喜歡競爭的人;這樣持續幾十年後,你突然賺到錢,卻無法把這樣的自己關掉,因為你已經把自己訓練成了一個高度焦慮的人。

學會賺錢固然重要,但你也應該學會怎麼變快樂。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五) 風險與報酬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勞動產出領域,當我們用自己的勞動,無論是智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來換取收益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對的;但在投資領域,情況並非如此。

那麼,投資的報酬從哪裡來? 是否與勞力或財力的投入成正比?

實際上,投資的報酬來自於所承受的風險;高報酬通常意味著高風險,是對「承擔風險」的一種補償。

先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 (systematic risk)。

系統性風險: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市場風險、大盤風險等,指的是影響整個市場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對證券價格所造成的影響。

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波動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及匯率風險等;這些風險可能源於全球或特定國家的經濟危機、持續的通膨、重大自然災害等。

當系統性風險發生時,市場上所有的股票普遍都會下跌,投資者無法透過買入其他股票來避險;這種風險與企業或投資產品本身無關,也無法被企業所控制或改善。

舉例來說,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必然面臨匯率變化風險或政治風險 (關稅保護);從事航運的企業則可能面對海盜或戰爭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發生於個別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風險,與大局無關,純粹由於個股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個股價格變化,以及由這種變化導致的個股報酬率的「不確定性」。

舉例來說,某上市公司的工人罷工、新產品開發失敗、失去重要訂單、訴訟失敗等;這類事件是非預期的,隨機發生的,它只影響一個或少數公司,不會對整個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

「非系統性風險」是可以且應該被消除的風險。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主要研究證券市場中資產的預期報酬與風險資產間的關係。

CAPM 模型說明,投資的報酬率等於無風險報酬率加上風險溢價;無風險報酬率通常以美國十年期國債報酬率為基準,風險溢價則是根據投資的 Beta 值來計算的。

CAPM 模型顯示,唯一能獲得「更高回報」的原因是投資「高風險」的產品。

低風險為什麼不能有高報酬呢?

市場運作遵循著「供應」和「需求」的原則運作;當市場上某個產品或服務的供應少而需求多時,價格便會上升;隨著價格的上升,利潤增加,進而吸引更多的供應和產品,最終使供需逐漸平衡,價格回歸合理區間。

反過來說,若供應過剩而需求不足,價格便會下降,隨著價格下降,需求逐漸增加,市場最終也會恢復平衡。

如果市場上真的出現一個「低風險」且「高報酬」的投資機會,那就會出現搶購狂潮;這種搶購意味著供不應求,隨之而來的結果很可能是「價格上漲」,因為賣方會利用這種強烈的需求來提高價格,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

「價格上漲」對買方來說,意味著報酬率降低了,但只要報酬仍然夠吸引人,賣方可能會持續提高價格。

價格會漲到直到市場認為那筆投資不再是「低風險高報酬」,而是風險和報酬相匹配的時候,價格才會穩定下來,需求也將變得合理,市場不再出現瘋狂搶購的情況。

市場上的高報酬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即使低風險的投資在市場波動中暫時擁有高報酬,最終也會因市場競爭而回歸合理的獲利。

承擔高風險並不保證高報酬,甚至很有可能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高風險意味著存在較大機率的損失,這才是高風險的真正含義;如果高風險總是伴隨著高報酬,那這所謂的「一定」就變成了低風險。

沒遇到風險不代表風險低 !

風險承受程度,在「經濟學」上是可以量化的,並細分為兩個要素:機率和影響。

「機率」表示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例如,這個風險發生的機率是 90% 還是 10%,

「影響」則表示一旦風險發生,會對你造成多大的損害。

機率和影響這兩個要素共同形成「風險矩陣」,並影響風險的等級;風險高低不僅取決於機率,還取決於影響。

假設風險發生的機率非常高、但影響非常小,那麼可能被視為「低風險」;例如,你投資 1 萬元在某種商品上,有 50% 的機率失敗,但即使失敗,你最多只損失 100 元,其餘的 9,900 元可能會收回,這種風險可以視為較低。

假設風險發生機率很低、影響卻相當大,例如投資 1 萬元,失敗機率 5%,但一旦失敗,不僅損失 1 萬元,還需要再投入 1 萬元來彌補損失,這種風險相對而言是難以承受的。

經濟學上使用機率和影響的乘積來計算風險的大小;第一個風險的機率是 50%,影響是 1%,所以「總的風險指數」可以視為 0.5;而第二個風險的機率是 5%,影響是 200%,「總的風險指數」就是 10

從事「高風險投資」,沒有遇到風險的同時,還獲得可觀報酬,當然是好事,但不該視為理所當然,也不應該將運氣視為一種能力。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只是被機率所選中,偶然取得了成功;如果將這種成功歸功於自己的能力,最終你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遭受損失。

請妥善管理風險,報酬自然會隨之而來。

我們不用對風險感到畏懼,報酬本來就伴隨風險而來,如果不承擔風險,就難以實現更高的報酬;但「過度冒險」也可能使自己陷入損失,甚至「完全損失」的風險中。

正確的「風險認知」,不僅關乎你是否有面對風險的韌性,同時也關乎你是否能承受這樣的損失,以及其他資產的「流動性」是否足以應對需要。

我們經常聽說「有錢人更容易賺錢」,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高風險」,而是他們更能承受「損失」,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也相對較低,可以在高風險環境中持久地堅持下去,直到獲得報酬。

要瞭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在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承擔風險,並善用風險來追求更高的報酬;但絕對不要冒著風險承受能力以外的損失,去投資「高風險」的標的,因為一旦損失發生,可能遠遠超過我們能承受的範圍。

要如何計算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呢? 我們可以審視自己的「家庭資產狀況」;一般來說,如果擁有穩固的「固定資產」,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及儲備較多的現金資金,那麼風險承受能力就相對較高。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已擁有兩間房屋 (無貸款),並且暫時沒有計劃購買其他房子,手頭有 100 萬現金,每月固定收入為 5 萬元,生活開支相對穩定,這就代表他的「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即使他將這 100 萬元用於投資,導致 50 萬或 100 萬元的損失,也不會對他的生活造成影響,甚至不會降低他的生活品質。

對於一般領薪水的上班族來說,即使收入不錯,如果需要用一部分收入還房貸,還需要考慮小孩的教育費用,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就較低,不應該投資高風險商品。

損失一旦發生,會明顯降低家庭生活品質,甚至可能難以擺脫困境。

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會隨著家庭狀況的變化而變化,我們的「投資策略」也應該隨之調整,更好地配置我們的投資組合。

「資產管理」是一場「錢生錢」的遊戲,因此最重要的是「管理下跌風險」。

在你進行購買決策時,應該考慮最壞的情況是什麼?你的「資產配置組合」首要考慮的不應該是可能賺多少錢,而是應該思考如果出現大幅度下跌,你將採取什麼樣的「應對策略」。

要學會分散風險;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這不代表風險不可以被分散、降低或消除。

因為風險具有一定的機率,所以它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將投資分散到夠多的標的,即使某些標的因風險而導致損失,這些損失也只影響局部,不會對整體報酬造成重大影響。

這正是我們常說的「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種策略被稱為「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意味著將資金分散投資在多種品項上,以降低風險;而「投資組合」則是將不同風險的產品組合在一起進行投資。

投資組合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將不同風險的投資組合在一起,其報酬率將是各個投資的報酬率的加權平均值,但風險卻低於各個投資風險的加權平均值。

換句話說,透過投資組合,可以在保持「預期報酬」不變的情況下降低風險,從而獲得更好的回報。

甚至透過計算,可以得出一條稱為「有效邊界」(efficient frontier) 的曲線,該曲線表示透過不同比例的「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組合,可以實現最佳化的風險與報酬平衡。

假如資產配置得宜,我們就能在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實現更高的預期報酬;這個投資組合因個人差異、風險承受能力和市場變化而有所不同,但這強調了「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人生中存在著「高風險高報酬」和「低風險低報酬」的情況,沒有人能輕易取得成功,所有的成功都建立在承擔較高風險的基礎上。

那些看似輕而易舉的成功,背後都經歷了無數的挑戰。

人的能力也需要像「資產配置」一樣謹慎思考。

人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投資,也是最大的風險所在;雖然時運有時會給予某些人特殊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公平的,如果不在能力上下功夫,「那些依賴運氣賺來的財富,終究會因能力不足而流失」

時下流行的「斜槓青年」成為一種個人能力的「資產組合」,擁有多種技能,同時兼顧多種職業,這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投資報酬,還大幅降低了「投資風險」。

2024年1月27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講義 2024 (一) 新創事業的競爭優勢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新創事業需依賴策略形態六大構面的「聚焦」。

事業策略的策略形態,可用以下六個構面來描述:

1. 產品線廣度與特色,產品或服務是企業為顧客提供價值的載具,應列為首位。

2. 目標市場的區隔方式與選擇。

3. 垂直整合程度的取決。

4. 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

5. 地理涵蓋範圍。

6. 競爭優勢。

以上這六項策略形態的構面,包括了經營上最核心的「what」(賣什麼)、「who」(賣給誰及向誰買)、「where」(產銷活動之所在)、「how」(規模有多大,經營範圍在產業價值鏈上有多長)、「why」(為何能與眾不同)。

對新創事業而言,在創業之前,其實並無所謂的「目前的策略」,因此只能從自己所擁有的「條件」開始,看看自己與團隊在財力、技術能力、社會關係與人脈、銷售能力上,擁有哪些條件或潛在的條件,再來尋找環境中的「機會」。

進而再設計一個有「合理策略構想」或可以「有效結合環境機會與本身條件」的「策略形態」。

由於條件薄弱,亦無規模,因此新創事業通常只能依其有限的「競爭優勢」,推出少數有特色的「產品」、針對有此特殊偏好的「顧客」、專心做自己在行或有優勢的活動 (較低程度的「垂直整合」)、集中於某些「地區」,先求立足,再求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從六大構面「產市垂規地競」各構面都走向「聚焦」,比較合乎穩紮穩打的原則。

2024年1月26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二) 槓桿效應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比起追隨現在賺錢的行業,追隨你真正好奇的知識才是發展事業更好的起點。

你的熱愛會產出只有你或一小群人知道的知識,如果你從自己好奇的知識中發展出興趣,更可能培養出這樣的熱愛。

因為單純想做一件事而去做,這是對「藝術」的一種定義。

無論是創業、運動,或者是談戀愛、交朋友,作者認為人生的意義,就來自於把你想做的事情本身當作目的,專心做好,不問其他。

當你為了做一件事而去做時,往往會得到最好的成果。

你越能為了自己而做,你不僅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做,而且會堅持到底;你身邊的人也會看到你的工作品質提高了。

追求你真正好奇的事物,你也更有可能從過程中建立自己的獨特技能;這項技能是這個社會還無法培訓其他人做到的。

一旦有人能訓練其他人跟你做同一件事,他們就可以取代你;當你很容易被取代,人們就不必支付你太多錢;所以,你要擁有技能,最好是這個社會需要,而別人還無法提供的。

如果有人能訓練你學會一種技能,未來也能訓練電腦去做。

賺錢真正的挑戰是:社會需要、卻還不知道如何獲得的產品或服務,而你成為能規模化提供這種產品或服務的人。

每個時代都有想要、卻還不知道如何獲得的「產品」或「服務」,有很多剛好都跟「科技」有關。

你可以在 YouTube 建立品牌,提供免費內容,為自己打響名聲,當然這過程中也承擔了「風險」;但當機會到來,你就可以利用槓桿 (你能想到的最大槓桿) 發揮自己獨特的技能。

槓桿有三大類:

1. 人力,亦即替你工作的人。這是最古老的槓桿,但在現代社會卻不是特別了不起的槓桿類型。

作者認為人力槓桿是最糟的槓桿;管理人員勞心費力,需要卓越的領導技巧,底下的人還可能背判你、傷害你。


2. 資本,也就是金錢,這是一種好槓桿,每當你做出一個「決定」,你就可以用錢把這個決定的力量倍數放大。

資本是較複雜的槓桿,也更現代,是 20 世紀的人用來變成超級富豪的槓桿。

從最富有的人身上,你就能看到資本槓桿的效應;科技公司以外的大公司領導高層,其實做的都是「財務金融」的工作。

資本很容易規模化;假如你很擅長管理資本,那麼比起管理越來越多的人,管理越來越多的資本要容易多了。


3. 零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這是全新的槓桿,包括書籍、媒體、電影和軟體;其中「軟體」或許是力量最強大的,你只需要一部電腦,不需得到任何人的許可。

忘了富人與窮人、白領與藍領的區別,現在是有槓桿與無槓桿的差別。

零邊際成本的產品,是最有趣也最重要的一種槓桿,最初從印刷機開始,隨著廣電媒體的出現加速發展,網路和軟體出現後真正大鳴大放;如今,你不需要其他人幫助或提供你資金,就能把你的努力倍數放大。

上個世代的財富是資本創造的,新富階級則是靠新興槓桿產生的。

新一代富人的財富,都是透過軟體或媒體創造的,這些人的致富槓桿都是以「程式軟體」為根基。

運用人力槓桿,需要有人願意追隨你;使用資本槓桿,得有人拿錢給你,讓你投資或打造商品。

新槓桿的運用,包含寫程式、寫書、發表文章、 YouTube 分享影片,這些全都不需要得到誰的允許,人人皆能使用。

對於懂得運用「槓桿」的工作者來說,「判斷力」遠比投入多少時間或多努力工作更加重要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一個優秀的軟體工程師只要寫對程式,並打造出對的應用程式,就可能為一家公司創造出可觀的價值;但十個比他努力十倍的工程師,卻可能因為選錯模型、產品,或寫錯程式、用了錯誤的爆紅行銷法,不僅做白工,還造成虧損。

投入不等於產出,成功與努力也沒有一定的關聯。

如果你想擁有支配時間的自由,你選擇的工作,就要有槓桿可以利用,這樣你才能拿回對時間的掌控權,以產出 (而非投入) 做為成果的依據。

當你做的事就是實際工作本身,不用為了開會而開會、不用努力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是為了讓人覺得你有在做事而做事,你會遠比之前更有生產力,也更有效率。

你可以想要工作 (精神飽滿) 時再工作,不會明明精神渙散還要硬撐;你拿回了你的時間。

一週工作四十小時是工業時代的遺跡;「知識型員工」的工作方式比較像運動員:有訓練、衝刺的時間,也有休息、重新評估的時間。

另一個「投入不等於產出」的例子是銷售,尤其是非常高端的銷售工作;如果你只是帶顧客去看待售房屋的一般仲介,這恐怕不是很好的工作,因為市場門檻很低。

如果你是個頂尖房仲,不僅知道怎麼銷售房屋,也非常懂得經營與行銷自己,你可能用別人十分之一的時間就能賣出豪宅,而別人花十倍努力,卻連一間普通公寓也賣不出去。

房仲這個行業也是投入和產出很不對等的。

你可以打造與銷售任何一種符合以上描述的產品:運用你的獨特知識、負起責任和善用槓桿。

試想一下,還有哪些工作也是投入和產出不對等的? 你絕對不會想要的是,擔任輔助型角色,例如客服;因為客服工作的投入和產出很不幸的是緊密相關,你投入多少時間很重要。

有了工具和槓桿,投入和產出不再相關;一個職業的創造性成分越高,投入和產出的關係就可能越薄弱。

如果你從事的職業,投入和產出是高度相關,在工作過程中,你很難創造財富,更別提致富了。

想要成為卓越高科技公司的一份子,就必須學會「銷售」「創造」

每個產業都有各自的創造者,在科技業是技術長、程式設計師、軟體工程師或硬體工程師;即使是洗衣店,也有這樣的角色,可能是打造洗衣服務、讓洗衣機準時運轉或確保所有衣服在正確時間送回到定點的人。

銷售也不只是產品賣給個別顧客,還包含行銷、溝通、找人、募資、激勵他人或是公關工作。

不要用時間去換金錢,要靠心智賺錢。

在房地產業中,最勞累的工作就是出賣勞力替人整修房子,或許你一小時能賺取不算低的時薪,但要聽從老闆的指示工作;你沒有「槓桿」可利用,雖然要承擔責任,但你是對老闆負責,而不是顧客。

在這種情況下,你沒有獨特知識,你的勞力工作,其他人也能做;老闆只會付你最低工資,再外加一點錢犒賞你投入的技術和時間。

更高一層次的選擇可能是包下整棟房子裝修工作的「承包商」;他們或許可以拿到一大筆錢,卻只付工人時薪,剩下的錢都進了他們的口袋。

這樣看來,承包商顯然是更好的選擇,但我們如何衡量? 要知道承包商得對整修結果承擔某些責任,假如工程出了差錯,他們就得傷腦筋了。

承包商有「人力槓桿」替他們工作,擁有的獨特知識也比較多,例如如何組成工班,讓大家準時上工,還有處理法規等。

比「承包商」更上一層次的可能是「房地產開發商」;開發商買下土地,雇用承包商,再把這塊地變得更有價值,他們或許得借錢買下土地上的房子或去找人投資。

開發商買下舊房子,將它拆除重建再賣出。不像承包商只賺 5 萬美元,或工人一小時才賺 15 美元,開發商賣掉房子可能就有 50 萬甚至 100 萬美元的獲利,比他們當初買下土地和重建房子的成本還高。

但請注意開發商的條件:承擔很大的責任,開發商要承擔更多風險、更多責任,擁有更多槓桿 (資本槓桿與人力槓桿),也必須具備更多獨特知識。

開發商要懂得募資、懂得城市法規、房地產市場的趨勢,還有評估是否應該冒險;這些工作難度更高。

比「開發商」再高一層的或許是「不動產信託基金的管理人」;他們有龐大的「資本槓桿」,跟許多開發商往來,同時買進大量房地產。

再更上一層,或許是某個說「我想把最大的槓桿和最大量的獨特知識帶進這個市場」的人。

這個人會說:「我了解房地產市場,從最基礎的營建,到把房子蓋好和銷售,再到房地產市場如何運轉和蓬勃發展都懂。我也懂科技業,知道怎麼找開發人員、寫程式,打造好產品,我也知道怎麼向創投業者募資,怎麼還錢,還有這一切怎麼運作。」

以上所述,顯然不是一個人能達成的,你可能要找一個團隊,每個人各有不同的技能,所有人一起組成一個具備「科技」和「房地產」獨特知識的團隊。

這個團隊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因為公司的名稱會跟這整件事綑綁在一起,風險很高,但未來的報酬也很高,很多人會全力投入,並承擔巨大風險。

有人許多軟體開發人員的幫助,就有了「軟體槓桿」;有投資人投入資金,加上創辦人自己的資金,就有了「資本槓桿」;你找到最優質人力,也就是高品質的工程師、設計師,還有替公司宣傳的行銷人員,就有了「人力槓桿」

最後,你或許會成立一家類似 TruliaRedfinZillow 等房地產網站的公司,潛在利益可能上億或好幾十億美元。

從工人 → 承包商 → 開發商 → 不動產信託基金管理人 → 房地產科技公司創辦人,每往上一層,使用的槓桿、承擔的責任和所需的獨特知識就會隨之增加。

當你把「資本槓桿」加進「人力槓桿」,再加入「軟體槓桿」,藉此打造出越來越龐大的事業,離擁有全部的優勢就越來越近,而不再只是領固定薪水。

隨著你努力往上爬,得到更大的槓桿,承擔更多責任,也擁有了更多獨特知識,歷經時日,讓複利發揮神奇力量,就能創造財富。

在這個往上爬的過程中,要避免的是身敗名裂的風險;別做違法的事,不管為了什麼,吃上牢飯都不值得,同時也跟可能危害身體健康的事保持距離。

不要碰可能害你傾家蕩產的事,也別將所有身家孤注一擲:找到有龐大優勢的事業,然後理性樂觀的下注。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一) 所有權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 擁有公司股權,去創業或投資。

許多人都想要財務自由,但如果你沒有擁有公司的一部分,就很難達到財務自由。

→ 為什麼擁有公司股權對致富如此重要?

「所有權」與「支薪工作」不同,出賣時間領薪水是可以賺錢,但即使你是律師或醫生,你賺到的錢仍然無法讓你達到財務自由;你需要被動收入,也就是在你去度假或睡覺時,仍能幫你賺錢的資產。

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一般人都以為可以藉由支薪工作來創造財富,但這可能行不通,其中原因很多。

沒有所有權,你的「投入」和「產出」就會緊密連結;幾乎所有領薪水的工作,即使是律師或醫生這類高時薪的工作,也都是投入工作的時間來換取薪資。

沒有所有權,一旦沒有工作,甚至退休後,就賺不到錢;你的收入也無法出現非線性成長。

就算是名醫,你會發現他們也是因為自己開業才致富,他們開設私人診所,建立了品牌,以個人品牌,或擁有某種獨特的醫療儀器或醫療流程來吸引病患。

如果你是老闆的員工,你的老闆就承擔了「風險」和「責任」,但同時他也擁有「智慧財產權」和「品牌」。

你的老闆只會以業內的合理薪資給付你薪資,不可能支付你太高的薪資;或許你的薪資相對於其他人算是高薪,但當你退休,這份工作也就無法再為你帶來任何收入,所以不算是真正的財富。

當你擁有公司的股權時,你擁有的是走增值空間的資產;而當你擁有債權時,你得到的只是一份保證收入。

要把擁有公司股權當作努力的目標。你可以透過兩種方式掌握公司股權:

1. 買股票,成為公司的小股東。

2. 自己創業。
 
要創造財富,所有權真的很重要;真正賺到錢的人,都擁有某個產品、事業或智慧財產權的一部份。

如果你在科技公司工作,可以通過認股,這是不錯的起點;不過真正的財富通常是自己創業,甚至投資事業去創造出來的;這些都是致富之道,沒有任何一個是用時間換來的。

用「所有權」賺錢,不要用時間賺錢,時間還有更大的用處,用來賺錢太浪費了。

用時間換錢無法致富,無論在人生哪個階段,盡可能提高你的獨立性,而不是只看收入;如果你能獨立作業,又能對自己的產出 (而非投入) 負責,那就太完美了。

我們可以藉由資本、合作、科技、生產力等,盡可能發揮槓桿作用,用更少的時間和勞力,換取更大的效益。

懂得善用槓桿的工作者產出,是無槓桿工作者的千倍或是萬倍;對於懂得運用槓桿的工作者來說,「判斷力」遠比投入多少時間或多麼努力工作更加重要。

作者的老上司曾經提醒他:「太聰明的反而無法致富,因為永遠會有人給你一份足夠好的工作。」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管理學速成讀本 (三) 為什麼我們需要市場行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行銷:建立將產品送到需要的人手上的機制。

想在公司出人頭地,往往會不自覺地對上司察言觀色,但如果每個人在行動時都顧慮上司感受的話,就會變成不考慮「顧客需求」的內向型公司。

顧客導向是企業需要的基本姿態。

顧客導向是行銷的基本觀點;在過去,公司是自由生產自己想生產的產品,以「生產者導向」來開展事業;時至今日,公司需要生產的是顧客所需的產品,這就是「顧客導向」。

在這個物質和服務樣樣都不缺的世界,必須宣傳產品的存在,還要具備思考哪些人需要這個產品、定價多少、在哪裡販賣等銷售方法的智慧,這就是「行銷」。

現代社會已經從「生產者導向」轉往「顧客導向」。

公司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廣告,都是為了接近顧客而制定的縝密戰略,而 STP 就是這個行銷戰略的基本步驟;公司一邊反覆審視其中內容,一邊找出需要自家產品的人。

STP:市場區隔 (Segmentation)、目標市場 (Targeting)、定位 (Positioning)。

為了尋找更好的方法來接近顧客,企業必須不斷反覆審視 STP

市場區隔:綜合統計資料、自己收集的問卷和採訪等資訊、前期的活動成果等,來分析現在的市場競爭狀況,按照類型把顧客分成不同組別。

目標市場:決定瞄準哪個類型的顧客。

定位:決定如何在該類型內與競爭對手作出區隔,如何定位自家公司的產品和服務。

舉例來說,服飾品牌在二十多歲的女性中作出「市場區隔」,從「目標市場」找出特定類型,例如鎖定職業女性;「定位」則試著和即將成為競爭對手的 ZARA 等公司作出區別。

STP 的循環速度根據產品或服務的成熟度而不同;如果是手機應用程式,最快只要約兩到三週,就能一邊重新審視戰略,一邊尋找顧客和銷售方式。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四) 資訊不對稱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為什麼掌握的資訊越多,這個世界的訊息鴻溝就越深? 掌握「認知差異」,才能站在人生的制高點。

生活中有很多交易都必須透過中間商來完成,既然我們可以透過網路來獲取各種訊息,那中間商就無法賺差價了吧?

「買房子為什麼要找仲介?」

「公司年報完成後為什麼必須請會計事務所查核?」

生活中總是充滿各種不符合「經濟效益」的現象,仲介業的出現,似乎憑空增加了我們的成本,那為什麼不要徹底拒絕仲介服務呢?

→ 中間商搬運的是訊息。

以經濟學的術語來說,中間商能夠賺到差價,是靠「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資訊不對稱」是一個關鍵概念,它描述了市場參與者對於關鍵訊息掌握程度的差異。

擁有更多訊息的一方會在市場上佔有優勢,而資訊較少的一方則處於較不利的位置。

市場中的賣方通常比買方更瞭解產品的各種訊息;因此,資訊豐富的一方可以通過向資訊缺乏的一方提供可靠訊息來獲得市場優勢。

在買賣雙方之間,擁有較少資訊的一方往往會努力獲取更多資訊。

市場信號也是市場參與者用來彌補資訊不對稱的一種方式;如果訊息不透明,就會出現資訊不對稱的情況,增加交易成本。

市場需要透過「代理機制」等方式來解決由於「資訊不對稱」所帶來的「信任問題」。

→ 資訊不對稱無法消除。

在古典經濟學中,「理性人」和「完美訊息」是兩個關鍵的前提條件;這些假設認為訊息是完全對稱的,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擁有並瞭解相同的訊息,這些訊息是公共的常識或共識。

在現實世界中,訊息往往並非完美;市場中充斥著不完全的訊息,導致「決策」並非總是在得知完整資訊的情況下進行。

「資訊經濟學」指出訊息的獲取不僅不是免費的,甚至可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舉例來說,在購買汽車時,人們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詢問多家汽車經銷商來比較價格。

「資訊不對稱」在經濟學領域佔有重要地位,不同的人對相同訊息理解的程度不一樣;這裡的「理解」不僅指學識和閱歷,更涉及到能夠獲取的資訊。

如果某人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擁有優勢,即擁有比他人更豐富的資訊,那麼這個人就有可能從中受益。

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人其實都處於資訊較不對稱的弱勢一方;這意味著他們在獲取和識別資訊方面可能會落後,從而成為市場中的弱勢群體。

→ 資訊豐富不等於資訊對稱。

網路讓獲取訊息變得更為容易,我們也時時刻刻都在接收新的訊息,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能夠接收到更多或更真實的訊息;實際上,隨著網路上訊息的多元化,人們更容易陷入「訊息繭房」和「回聲室效應」。

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和資訊量的激增,人們在瀏覽海量訊息時,傾向於只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訊息的個人化和隔離;長期處理這種自我定製的訊息環境中,人們可能失去接觸和理解不同事物的機會,從而在不自覺中為自己打造了一個「訊息繭房」。

訊息繭房:公眾往往只關注能帶來愉悅的訊息,而逐漸形成自我封閉的訊息接收模式,好似蠶繭一般;例如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訂製個人化的新聞內容。

在數位時代,資訊服務平台鎖定了個人化的需求,其中「演算法推薦」是一個典型例子。

推薦系統利用演算法和網路爬蟲技術來分析用戶的行為習慣,進而推薦他們感興的內容,滿足「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需求;然而,僅僅因為某些內容讓我們感到舒適,並不意味著它們就是最適合我們的。

在大量訊息中,人們往往會優先選擇自己喜愛的內容,並在演算法主導的訊息分發下,容易忽略那些不感興趣或不認同的訊息。

這種「只看我想看,只聽我想聽」的現象,就像是精神上的鴉片,讓人沉浸於自己熟悉和喜歡的內容中;這種狀態會逐漸導致知識和訊息的單一化,使人對其他領域變得陌生,難以接受不同的觀點,從而形成了「回聲室效應」。

回聲室效應:在一個數位空間裡,人們只接觸與自己觀點相似的訊息,從而形成一種錯誤認知,認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

「非理性」群體現象 → 人們在這種回聲室中,往往對不同的聲音選擇性忽視,甚至認為與自己觀點不同的聲音是無稽之談;如此形成的群體關係緊密,難以被打散。

一旦進入自己的回聲室,人們的觀點和訊息就會趨向「極端化」。

連結到擁有共通觀點的其他用戶時,就是會現「意見傳染」和「情緒傳染」的情形;如果正向內容的比例較高的話,用戶就會傾向於發表更為正向的內容,同樣地,負面的訊息較多,用戶就容易生成更加負面的內容。

在網路蓬勃發展的影響下,資訊流通理應更為均等,但訊息資訊不對稱造成的「認知落差」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持續加大。

→ 資訊不對稱可以創造價值。

資訊不對稱的根源在於人們所擁有的「知識差異」,這裡的知識不僅包括學術上的知識,還涵蓋了工作經驗、社會關係,甚至對某些產品或技術的瞭解;這種知識上的不同,造成了資訊的不平衡。

既然資訊不對稱是普遍存在且不法消弭的,我們就應該正視並理性認識其可以為我們帶來的價值。

廣義來看,一切販賣「知識優勢」的行為,都是利用「你知道,別人卻不知」所造成的訊息落差來獲利;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仲介,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的訊息優勢來撮合買賣雙方達成交易,從中抽取佣金。

掌握訊息差異的良性生意大有可為,比如仲介服務商、資訊整合服務業者、投資業等;不管是「房屋仲介」還是「投資銀行菁英」,雖說服務範圍和對象各異,但本質上都是利用自身掌握的訊息優勢來賺錢。

在商業領域,利用資訊不對稱的策略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 傳遞訊息獲利,這有助於填補並縮小訊息鴻溝。

舉例來說,在護膚化妝品領域,美妝部落客從眾多產品中篩選出最有效的選項,並分享心得,同時批評不良商家。

這不僅幫助填補了訊息鴻溝,也獲得了消費者的信任,進而吸引業配廣告,從中獲利。

2. 仰賴資訊壟斷獲利,透過設置門檻來控制有用訊息的流通,並選擇性地隱瞞真相。 

以葡萄酒行業為例,在網路尚未普及的時代,消費者難以獲取關於葡萄酒的國際價格,或其他酒商的報價;這使得業者有機會提高價格。

然而,隨著網路的發展,這種資訊壟斷的影響力減弱,葡萄酒價格因而降低。

→ 提高訊息辨識和訊息處理能力。

要如何消除資訊不對稱,提高處理訊息的能力呢?

從接收資訊的角度來說,就是設法找到好的資訊來源,為自己打造優質資訊轉道。

例如你如果想瞭解財經知識,就應該多涉獵國際知名權威報章媒體,或是參考金融證照考慮所需的教科書,這些都能有效避免接收到片面、錯誤的訊息。

同時,想要提升訊息獲取和識別能力,避免垃圾訊息,必須大量地學習和實踐,付出相對代價。

最基礎的代價,就是時間。

想獲取知識,就需要花時間去找書、看書、上網搜尋、問人、親自實踐,付出許多時間成本。

最普遍的代價,就是金錢。

所謂知識付費,即出錢購買高密度的訊息;想要節省時間,最直接的就是付出金錢。

終極代價,就是投身其中。

從一個行業最小的「蝦米」,一路摸索成為行業大佬,付出時間、金錢、精力、情感、腦力和創造力,投身於一個行業,成為業內菁英,拿最頂尖的訊息,獲最大的利益。

唯有不斷弭平訊息之間的鴻溝,才能一點一滴向上提升,達到更高的層級 → 這就是「學習」的意義。

所以我們只要努力學習和實踐,就能解決訊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嗎? 答案是:不能。

資訊不對稱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公平存在的;你或許擁有他人所沒有的資訊,但成功並不僅僅依賴訊息的品質,更關鍵在於個人的「認知高度」。

你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飛多高。

個人教育程度、看世界的廣度、體驗人生的厚度,都能決定此人的高度;站在不同高度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不一樣。

「認知層次」越高的人能看到更多別人看不到的事物;反之,層次較低的人由於視野受限,所見所知相對表面和淺薄,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和固執。

高認知水準的人可以「向下相容」,能夠理解並接納不同階層的人;他們懂得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即使別人的認知有限或邏輯思維不夠精準,他們也會選擇包容和理解。

如果你有一位特別懂你的朋友,總能準確接收到你的想法,請明白這個道理:不是你和此人頻率相同,也不是你表達能力強,而是對方的認知和思維能力超越了你。

承認自己的無知,接受我們常受「認知偏誤」影響,是擴大認知視野、提升思維高度的必要前提。

只有那些一路奔波而去的人,才知道未知的路途有多遙遠;也只有一步步踏實地走到了頂峰,才能看到來路時經過了多少曲折,歷經了多少泥濘。

敬畏未知,才會努力。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創業的兩難

最近老婆兼任當財務顧問的公司,要被一間日本公司投資,因此她似乎又開始忙碌起來;看著這熟悉的流程,讓我不禁回想起當年被投資的橋段,以及那一系列決策背後所隱含的意義,或許值得拿出來探討一下。

關於創業的想法,我在幾年前已經寫過一些內容,主要包含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以及中長期目標或興趣愛好需要穩定的現金流支撐!這兩篇文章。

雖然離這兩篇創業文章的撰寫已經過了好幾年,但我自己再看過一遍,絲毫沒有任何違和感,表示這些「創業思維」已經內化在我心深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至於本文標題「創業的兩難」,是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一文中的部分內容,但我當時並沒有深入探討這個議題;現在就透過老婆正在經手的跨國投資案,來闡述我對於「兩難」在哪裡的見解,以及有無可能從「創業前」的準備或計畫來避開兩難的處境呢?

首先,讓我們先回到 MBA 的課堂上,當時授課的業師正在大聲疾呼:「各位同學,你們創業前要先思考這間公司的終點為何?」

當時覺得這個呼籲莫名其妙,雖然當時我已經開始創業,但心中想法是:「連公司能否活下去都還不知道,你就要我先想終點在哪?」因此,我是有點不以為然的。

現在想起這個呼籲,就覺得很有意思,原來真的要自己闖過一遍,才知道業師為什麼苦口婆心地希望我們先思考終點是什麼。 

終點可以是「被收購出場」、「獨立上市」或「獨立經營」等選項,我當年不懂商業上「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也不清楚這幾個不同的終點,對一間新創公司的路線選擇有多大差別;我現在倒是有些見解可以分享一下。

如同我在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所提到的:「新創公司為了要生存下來,會先鎖定利基市場,或是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想切入的市場,但這個目標又不足以吸引潛在的投資人。」

選擇「獨立經營」,那就不用管「潛在投資人」的想法,先以「生存」為首要目標,尋找能夠維持公司營運的「利基市場」長期耕耘,並以公司現有的資源來決定該利基市場的適配性。

舉例來說,我們被投資變成上市的子公司後,有一些本來對公司來說很重要的營利專案,瞬間就變成可有可無的雞肋;在獨立經營時首先考量的是能否生存,但被投資後目標就轉移至「未來有最大獲利可能性」的產品開發上,要想辦挖掘現有團隊的潛力,如果現有的資源不足、就想辦法補足。

原本認定對公司長期經營有幫助的「利基市場」,也因為評估市場規模太小後,一度被擱置,這些認知上的差異,也是我事後才理解其背後的原因為何。

假設我們創業時就決定這間公司要往「被收購出場」或「獨立上市」走,那基本上就是要吸引投資人的目光,這邊可能是「財務型投資」或是「策略性投資」。

想要被人投資,那我們得先「換位思考」一下,假設今天換我們要去投資新創公司,希望看到的是什麼? 最先期待的應該是它的成長性吧! 

但矛盾的是,在台灣能滿足生存條件活下來的新創公司,往往成長性不足,因為它們已經先一頭鑽進去某個「利基市場」,而那個市場的大小正好適配它們當下的公司資源;因此就算目前的財務狀況看起來不差,卻難以吸引投資人的目光,因為錢投下去也沒用,市場就這麼大,成長有限。

換句話說,就是小池子很難養出大魚。

所以,創業的方向及路線事實上是要根據「終點 / 目標」進行設計的,這也是老婆經手的被投資案,以及我們自身的經驗所帶來的啟發。

舉例來說,我自己在獨立經營公司時所規劃的產品路線,是無法利用公司既有資源達成的,也就是說當時的目標如果是考慮「生存」,就不應該往短期看不到效益的路線走,因為長期來看公司可能已經倒了。

但那時我還沒有經過商業上的磨練,很多時候是靠「想像」來擘劃公司的路線,搞不清楚公司的目標是什麼、也不知道現有的資源能做些什麼事;當目標不明確時,路線選擇就會變來變去,一下要為了「生存」、一下要為了「將來」,讓人無所適從。

其實我也很痛苦,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很難奢求一個連目標都不清楚的人做出合理的決策。

這一切直到我主動去進修 MBA 後才有了轉機,人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會受到當下氛圍的薰陶;當我一天到晚聽到被投資的成功案例,以及周圍的人也都在討論怎麼拿到投資的話題,不自覺就會開始思考自己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後來因為創業團隊內部的問題,讓我決定開始尋求外部投資,這時才真正確認路線為何。

很幸運地,因為當初目標搖擺不定,除了公司生存外,我們確實開發了一些與公司資源嚴重不匹配,但有實際銷售成績的產品 (非利基市場型);也正是這些不符合公司短期生存所需,但卻讓「投資人」有想像空間的產品規劃,讓我們得到上市公司的青睞。

錯有錯著,我事後回想才知道或許是上述因素,讓我們在談判時異常順利,最後的投資價格談到每股淨值的六倍上下,也是第三方鑑價的兩倍左右。

當然,談判技巧也非常重要,因為「資訊不對稱」的關係,我們處於弱勢的一方,但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或許是投資方比較需要我們的加入,才得以佔到上風。

說完了我的親身經歷,再來談談老婆目前經手的被投資案;就我所知,她目前兼職的這間公司,財務狀況也不太好,公司這麼多年來算是砸錢在驗證可行的「商業模式」上,並非單純為了短期獲利經營公司。

我不確定這公司的老闆是否一開始就決定往「被收購出場」或「獨立上市」的路線走,又或是跟我一樣錯有錯著;總之她在日本跟台灣間的這套模式,目前看來是可以複製到新加坡、香港或東南亞等地,這點對投資人來說就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

這老闆的視野不侷限在台灣,應該跟她不是台灣人有點關係,畢竟她也擅長多國語言;這個案例或許也可以說明,為何以前我們的業師都跟團隊說:「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台灣,這樣是吸引不到投資人的。」

分析完了以上的案例,就知道以後創業前,要先仔細想想這段旅程終點的目標是什麼? 

有經驗的創業者,應該要知道如何規劃可以到達目標的路線,比如說怎麼找到利基市場、又或是做出可以吸引投資人的計劃時,該怎麼執行,以及最重要的是「在沒抵達終點前,千萬別倒下去」。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三) 邊際決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理性的決策,看的是邊際。

價格不是應該與產品的實用性成正比嗎? 為什麼越實用的東西 (如水、米、油、鹽等) 越便宜,而越無用的東西 (鑽石、珠寶、名牌包包) 反而越昂貴呢?

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在「國富論」一書中提出了「價值悖論」。

針對「價值悖論」這個問題,古典經濟學理論並未提供充分的解釋;直到「邊際效用學派」的出現,提出邊際主義觀點,讓當時的經濟學領域產生了「邊際革命」。

「邊際革命」使經濟學從關注生產、供給和成本的古典經濟學,轉向重視「消費」、「需求」和「效用」的現代經濟學。

邊際革命探討了一個核心問題: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價值,並非來自「實用性」;邊際主義強調,在價值決策中,最關鍵的是「邊際效用」,也就是最後一個單位的消費品或產品對個人的重要性。

比如說,家裡買了一輛車方便外出,這輛車的價值相當高;如果考慮到第一輛車維修時需要備用車,那麼第二輛車也頗具價值,但相比第一輛車就稍微遜色一點;至於第三輛車,其價值則遠不如前兩輛。

有鑑於汽車的價格,一般人不太會購三輛車,因為對車主來說,第三輛車的價值可能低於其售價。

上述的思考方式正好可以用來解釋「水與鑽石」的價值之謎。

物品的價值是根據其帶來的「邊際效用」決定的;水雖然是生命必需品,但由於水資源相對豐富,因此無論多喝或少喝,對於個體的效用影響不大,所以水的價格相對低廉。

相對地,鑽石因為稀有,多擁有一顆,對個人的「邊際效益」就高,像是提升個人氣質或用於炫耀,因此相較於水這種生活必需品,消費者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鑽石。

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決策,我們所關注的通常不是極端的二選一,而是在「多一些」與「少一些」之間做出權衡,即衡量「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

舉例來說,當決定如何在食品和衣物上分配預算時,我們通常不會選擇只買衣服不吃飯,或是只吃飯不買衣服,而是會在兩者之中選擇哪個多買一點,哪個少買一些,藉此達到「平衡」。

這種選擇,就是典型的「邊際選擇」。

經濟決策需要邊際主義;要瞭解為什麼人們總在邊際上做決策,我們首先要明白「邊際」是什麼。

邊際 (margin) ,指的是邊緣、額外或追加的部分;在經濟學中,邊際是指由於某個變數改變而產生的數值變動。

簡單而言,邊際是指對整體來說,最新增加的一個單位所引起的變化;例如,「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份產品或產量時所增加的成本;「邊際效用」是指每多消費一份商品時,所帶來整體滿足程度的變化。

邊際主義被提出後,就迅速被應用到經濟決策的各個層面,包括「投資決策」。

假設你的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新產品,預計投入成本為 500 萬元,預期收益為 700 萬元,利潤為 200 萬元;但在投入了 400 萬元後,發現完成開發所需的成本還要 200 萬元而非剩 100 萬元,並由於市場競爭,預期收益降至 500 萬元。

這時候,你需要做出決策:開發這個產品是否仍有盈利?是否應該繼續進行?

從整體成本來看,開發成本增加到 600 萬元,但收益只有 500 萬元,意味著將虧損 100 萬元,這顯然是一個失敗的產品開發計劃;但如果不繼續開發,已經投入的 400 萬元也無法收回,無論是繼續還是放棄,似乎都會虧損,那該如何抉擇?

從「邊際效用」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就會變得簡單許多;先計算繼續開發產品的邊際效用。

若選擇繼續開發,額外的成本將是 200 萬元,而預期的收入將達到 500 萬元 (先前無任何收入),因此「邊際收益」為 300 萬元;既然邊際收益為正,這意味著應該繼續開發。

當我們只計算「總收益」時,整體是虧損的,但這忽略了一個要點:若停止開發,已投入的 400 萬元將全數虧損,而繼續開發則可將總虧損降至 100 萬元,這差額即是「邊際收益」。

繼續開發可以將虧損從 400 萬元降至 100 萬元;即便知道這個專案最終會虧損,減少虧損也算是一種收益,因此選擇繼續開發是合理的。

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企業雖然每年都虧損,卻仍能持續經營。因為在初期,這些企業已投入巨額資金於固定資產,如建設廠房、購置設備等;一旦放棄,這接投資將化為泡影。

即使從平均成本來看似乎是虧損的,但這些成本中包含了固定資產的折舊,這些並非新增開支;實際新增的只有材料或人事費等「邊際成本」。只要最終產品售價高於這些邊際成本,就能產生「邊際效益」,因此繼續經營是值得的。

價格等於邊際成本;邊際分析在產品訂價和確定市場規模上也非常實用。

舉例來說,一家自行車工廠,年產量可達 1.5 萬輛,但實際年銷量只有 1 萬輛;該工廠每年固定開支為 100 萬元,每輛自行車的生產成本為 100 元,目前售價設定為 250 元。

今年有新客戶打算每年購買 5,000 輛自行車,但提出的採購價僅為每輛 150 元;這個價格是否合理?

從「成本法」來看:年產 1 萬輛的總成本為固定成本 100 萬元加上變動成本 100 元乘以 1 萬輛,共計 200 萬元。

年銷售收入為 250 元乘以 1 萬輛,合計 250 萬元,利潤為 50 萬元;若將成本平均分攤到每輛自行車,每輛的成本為 200 元,利潤為 50 元。按照以上的計算,新客戶提出的 150 元採購價遠低於 200 元的成本,似乎不划算。

但如果從「邊際效益」的角度來看:由於固定成本不會因增產而變動,而且工廠還有生產空間,無需增加設備,每增產一輛自行車的「邊際成本」只需 100 元,而「邊際收入」卻達 150 元,每輛自行車可帶來 50 元的「邊際利潤」,因此這筆訂單是合理的。

同一個問題,若用「成本分析法」和「邊際效益分析法」分別來看,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

「邊際收益」亦可用於決定公司的經營規模;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當公司規模越大,單位成本通常越低,收益越高,這就是「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然而,當公司持續擴大至某個階段後,可能會出現「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例如需要增加更多設備與管理成本,從而使單位成本升高。

要讓公司「收益最大化」,應如何設定經營規模呢?

從邊際分析角度來看,只要每增加一個產品仍能帶來正收益,就應該持續擴大規模;即便規模擴大後邊際收益有所下降,只要新產品仍能帶來利潤,就應繼續擴大。

當新生產的產品「邊際收益」降至零,增產不再增加利潤時,此時的產品量即為公司應生產的最大量,企業經營規模也應維持在這個水準。

網際網路的邊際趨於零;我們可以用「邊際分析」來解釋為什麼某些網路平台給人免費使用,甚至補貼用戶的情況下,仍具有高市值。這是因為網路科技通常涉及「一次性」的軟體開發成本較高,但日常維護和服務成本非常低,使「邊際成本」逐步趨近於零。

以淘寶為例,系統開發完畢後,新增用戶所需的成本極低,可能每新增 10 萬個用戶才需增加一台伺服器,而伺服器成本平均分攤下來非常低;這就造成了淘寶的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低,只要「邊際收益」超過零,就會帶來正向收益,並推動規模進一步擴大。

由於公司規模最大化的界限是在「邊際收益」為零時,此時公司達到利潤最大化;因此,只要淘寶的邊際收益未降至零,就可以持續擴大規模,同時公司利潤也將持續增長。

「網路流量」概念就是基於以上所述;從成本角度看,平台初創階段,流量的單位成本很高,表現為「高額補貼」,但隨著流量增加,新增流量的「邊際成本」逐漸下降,規模越大、成本越低;從收益角度看,流量的邊際效益呈上升趨勢,越到後期收益越高;

這就是為什麼網路科技公司初期會大量投資吸引流量,因為其「創業邏輯」在於先建立流量,再進行變現。

這也是網路時代投資的基本邏輯:投資於用戶數和收入增長速度遠超成本增長的公司。

網路模式也會對傳統企業造成「邊際效用結構性衝擊」。

在電商興起前,「蘇寧」是中國電器業的龍頭老大;但蘇寧每開一家實體店,服務範圍僅限於半徑 20 公里內的顧客,若想要擴大服務範圍,就必須在 20 公里外再開一家店。

每家店的服務範圍和銷售產品有限,營運成本分攤在每次銷售上,造成「邊際成本」相對穩定;單店盈利需確保產品有足夠大的「價差」來抵消營運成本,確保「正向邊際收益」。

但「京東」的出現改變了局勢,它前期投下巨資,但理論上能服務的用戶數無上限,使其邊際成本不斷下降,最終接近零;因此,京東要獲得「邊際收益」的價差非常低,在與蘇寧的價格戰中,京東因邊際成本低而處於有利位置。

京東雖然前期不盈利、甚至虧損,但投資人對其仍然有信心;因為京東的邊際成本持續降低,隨著用戶增加,總會有一個點使京東開始盈利,且利潤會越來越多。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決策是需要在邊際上做出判斷的。

把努力集中在邊際上。

以工作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應該是最核心、價值最高、挑戰最大的部分,此部分往往最能體現專業水準。

真正優秀的業務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貢獻夠多的業績,將個人的業績體現在解決最為核心、最有價值的內容上。

但是,最有價值的事不會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情境不同而轉變;一件事情一旦完成,其重要性就不再存在。最重要的永遠是當下要完成的工作,我們稱之為「邊際工作」。

如果你不知道「邊際工作」為何,就無法在邊際上付出最多心力;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往往執拗於「工作慣性」和「職業習慣」,堅持著靜態的「重要事情」,卻忽略 (或是選擇視而不見) 「重要事情」的邊際變化,。

這樣的人就會與重要的事情無緣,重要性也會下降 → 儘管能力再強也一樣。

除了適應事情的「邊際變化」,我們還要努力降低自己的「邊際成本」。

有人是靠著「努力」賺錢,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們的邊際成本是穩定不變的,今天有工作就有收入,明天沒工作就要吃土。

今天的付出,無法裨益明天的自己;無論是賣小吃的攤販、開服飾店的老闆、種田的農民,還是辦公室裡的上班族,都是如此。

如果你的「邊際成本」無法降低,再怎麼努力也只是徒勞無功;如果單靠勤勞就能致富,那麼生產線工人應該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投入「一份時間精力」所創造出來的產品能夠越賣越好,就是在降低「邊際成本」;規模越大,需要額外投入的心力越少,你的收入就會越高。

利用網路的力量,把銷售搬到線上,建立一套良好的行銷體系,讓銷售達到自動化的發展軌道。

透過學習和累積知識,真正提升自身的「邊際能力」和「邊際價值」

最重要的事就是當下的事,也是處於人生邊際的事 (例如關係到人生轉折的重要時刻)。

著眼長遠發展,把當前的事情做好,專注於能夠增加價值的事,就能拓展人生的邊際,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機會。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管理學速成讀本 (二) 領導理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以往的管理學中,一度是由強有力的領導者牽引組織為主流,但要引導出每個人的個人能力,有時「領導者轉到幕後也能產生效果」。

領導者轉往幕後,尊重個人的自主性,透過自我決定,一步步帶出結果;這種作法之所以有效,除了圍繞人和勞動的關係外,也和管理學的觀點產生變化有關。

工業革命後,從農村來到都市的勞工們,認為工廠的工作是「壓抑人性」;管理學就是思考如何「激勵」「管理」這些人工作的方法。因此,組織的上位者需要具備強力拉部下一把的機制。

如今工作的類型越來越多元,勞工的想法也不斷改變,工作不再只是獲得薪資的途徑,更是實現「自我生活方式」的手段和「貢獻社會」的一種形式,人們開始積極探尋工作的意義。

身為現代的領導者,沒有必要勉強激發員工的工作幹勁,而是應從能夠「實現員工想法」的角度切入,適時提出建議並且給予支持,於幕後發揮調節的功能。

經營具有「管理」和「變革」組織及業務成果的功能,領導能力則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

如果人們和以前一樣「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的話,領導者就需要監督、激勵以及積極拉員工一把的能力,對員工進行「控制」;反之,如果員工是「為了自我實現而積極工作」的話,領導者就必須具備描繪組織願景,讓員工認清自己在公司的角色,在背後支持每個人「自發性」工作,促使其作出行動的功能。

如今領導者的功能,是賦予員工為何採取這種行動的意義,亦即所謂的「意會 (令人信服)」;因此,領導者的「表達能力」,又再次受到關注。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二) 為什麼你覺得自己越來越窮?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為什麼收入越來越高,卻覺得自己越來越窮?

窮只是一種錯覺,其實是你的購買力下降了。

所謂「越過越窮」,並不是生活條件真的比以前更差了;真要跟十年前相比的話,我們的生活條件無疑地是持續在改善,變得越來越好。

只是我們早就把這些理所當然地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會認為這樣的生活就代表我們「變富」了。實際上,如果「縱向比較」的話,近幾十年正是我們物質條件極為豐富、人們生活水準快速提高的階段。

但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自己「窮」呢?

因為「貧富」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主觀性頗強,都是比較下產生的社會價值觀。

我們常見的思維模式中,就常處於富人/窮人兩種相對的概念,做的是「橫向比較」,而不是縱向的。

大家所謂的窮與富,主要是跟身邊的人比,而不是跟過去的自己對比;所謂的「貧窮感」,只不過是經過比較後,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不如別人而已。

經濟快速發展而新增加的財富,並沒有完全平均地分配到每個人身上;由於每個人的貢獻不同、承擔的風險不同,財富分配無法也不該完全平均分配。

由於財富增長不均,導致貧富差距拉大,從而帶來了新的貧富之分。

錢,不等於購買力:社會上的錢越多,我們手裡的錢就越「不值錢」。

2020 年年初以來,全球受疫情衝擊,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發展普遍程現下滑趨勢;因此,美國、日本、歐元區等主要經濟體陸續採行刺激經濟計畫來因應此變局。

簡單來說就是增加貨幣供給,也就是俗稱的「印鈔票」。

截至 2020 年底的統計,全球主要八大經濟體為了救經濟,增加了 14 兆美元 (約合新台幣 433 兆元) 的貨幣供給;2021 年,美國總統再次實施約 1.9 兆美元的「美國救援計畫」,導致許多國家加入新一輪的印鈔行列。

全球實施「貨幣寬鬆」帶來的後果就是「全球性通貨膨脹」和個人資產大幅縮水。

社會的「總需求量」會與「總供給量」達到均衡,如果在需求、供給都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財富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更多「購買力」。

在現實生活中,貨幣寬鬆增印的錢,並不是平均而同時地發放到每個人手裡;新增的貨幣逐漸流向社會,優先獲得的人優先獲利,同時推高了資產價格。

後來取得的人雖然錢也增加了,資產卻在縮水,這就是「坎蒂隆效應 (Cantillon effect)」:前排佔了後排便宜,上游掠奪了下游,收入的再分配悄然完成。

貨幣購買力下降是全球共通的問題,如果想確保自己的購買力可以保持在一定水準,進而產生「富有」的感覺,在社會財富的增長過程中,就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共享以下兩個方面的財富:

1. 新財富的分配:新財富的增加,你參與分配了嗎? 你分配的比例有無超過平均值?

社會的總財富,連年都在持續增加,GDP 增長就是最明顯的訊號;然而,所增加的財富卻嚴重分配不均 (地區、產業、行業、社會角色等都出現分配不均現象)。

但薪資增長遠遠趕不上社會財富的增長,這就導致依靠薪資收入來累積財富的人,在社會財富中的地位必然會逐步下滑。

這就是財富增長過程中必然的結果:財富和收入之間的離散程度 (statistical dispersion,又譯統計變異性 statistical variability,簡稱變異或變差 variation)在加大,勞動產生的收入增長,遠不及資產創造的財富增長。

簡單來說就是,「人賺錢」遠趕不上「錢生錢」。

這就是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反映出一種「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兩極分化的社會現象。


2. 舊財富的通膨:舊財富的通貨膨脹你追上了嗎?

通貨膨脹就是「錢變多了」;錢多了,購買力就下降,錢也就不值錢了。

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最核心的理論,就是貨幣的數量要符合整體經濟發展的動態。

如果貨幣增長速度和整體經濟發展速度一致,即是「貨幣增發」;倘若超過經濟發展速度,就叫「貨幣超發」。

「貨幣增發」可以維持貨幣價值穩定;「貨幣超發」經濟消化不了,錢就滿出來了,導致商品價格上漲 → 物價上漲,貨幣貶值,錢不值錢。

關於貨幣與價格的關係,二十世紀初,美國經濟學家費雪提出了著名的費雪公式 (Fisher equation):

MV = PQ

在此公式中,M 代表貨幣供給 (money supply),V 代表貨幣流通速度 (velocity of money),P 代表商品價格 (price),Q 代表商品數量 (quantity)。

Q (商品數量) 保持不變的情況下,M (貨幣供給量) 增加速度過快,自然會導致 P (商品價格) 快速上漲。

財富的定錨物:想對抗財富縮水,並讓自己的財富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首先需要理解「通貨膨脹」會對「消費」和「投資」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

在消費層面上,如豬肉價格上漲,代表著「生活成本」增加;投資層面則以房價上漲為代表,代表「財富增長」。

若將較大比例的財富用於「消費」,通膨將導致實際收入貶值、消費成本增加;反之,若「投資」比例較高,通膨則可能帶來財富增值。

如果不想被「通膨」打敗,又必須盡可能將手上一定的錢投入「投資組合」或「資產配置」。

雖然通膨年年增加,市場卻一直有個「定錨物」,來體現社會總價值的穩定。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房地產是我們財富的定錨物;而房產確實也給了許多家庭豐厚的回報,許多人透過投資買房,讓自己的財富定錨下來。

定錨的意思不是只漲不跌,而是保持財富的均值不變;比如,即便房價下跌 10%,一個人所在城市的財富排名也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為大家基本都配置了房地產,要跌一起跌,本身定錨的財富階層並沒有發生改變。

或許有人覺得房子只是自住,價格漲跌並不重要;然而過去二十年來,正是因為有房子,才擋下了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效應,定錨自己在社會財富中的排名。

隨著房地產價格趨於穩定,房子的居住屬行更加明顯,投資屬性開始逐步消退,亦即市場對住宅投資的快速升值預期不再。

當房價已經無法繼續發揮「定錨作用」時,投資的天秤逐漸往更長週期的「投資理財」產品傾斜,比如股票、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的規模加速擴大,而且市場預期報酬率更高。

今後,擁有一至兩間房地產依然會是「剛性需求」,但在剛需之外,更多的「財富定錨」來自股票、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因為這是相對於房地產來說,更加高效的投資資產。

如果說過去二十年大家的「財富差距」取決於買了幾套房的話,那未來十年、二十年,財富的差距就取決於配了多少「權益類資產*」。

*權益類資產:即權益類投資,是指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此處所謂資產,是就投資者 (投資方) 而言。

現代的物質生活是在逐步改善的,但當國家發展的速度趨於穩定,這種發展紅利也在逐步放緩,某些領域也逐漸走向更激烈的競爭、甚至內耗,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已步入「高品質增長」階段。

經濟高速增長時,因為蛋糕一直在做大,分配矛盾並不明顯;進入存量* ( stock ) 階段後,矛盾開始尖銳,分化開始加大。

*不隨時間改變的就是「存量」,如銀行存款、持有的股票、基金等;會隨時間有穩定改變的就是「流量」,如薪資收入、房租收入、股息收入等;簡言之,房子、股票本身是存量,房租、股息或股利則是流量。

「財富分化」帶來最直接的感受,並不是收入變高就變富有了,而是在財富中的位置上升了,才是變有錢了。

無論未來的經濟狀況如何改變,個人資產都有可能升值或縮水,不同的資產表現方式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投資意識」,透過投資手段,讓自己的錢和資產不會縮水,也感受不到「窮」,更要用有限的資金實現「保值」與「增值」。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管理學速成讀本 (一) 管理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所謂「管理學」,是指考慮到公司結構的狀態,思考讓公司順利運作之方法的學問。

在過去這一百多年裡,管理學為了探索如何讓公司變得更好而迅速發展;企業管理的不理想狀態,比如無利可圖、效率低下、血汗工作、破壞環境等,為了導正這些偏差,才會有管理學的存在。

管理學誕生於十九世紀的「工人管理」;工業革命後,管理學是以如何管理工人的「經營管理」為中心。當出現怠惰工作、混水摸魚的工人,工廠經營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如何才能讓員工產生工作熱情,「提升公司效率」的管理學。

提升公司效率的研究成果,在現代被系統化,成為思考個人在組織中的工作方式的「組織行為學」,和思考大型組織結構的「經營組織學」

二十世紀中期,以「競爭」為主題的管理學蓬勃發展;進入戰後復興的 1950 年代,公司間的競爭越趨激烈,因此管理學又新增「經營戰略」(或說經營策略) 和「市場行銷」等所謂「競爭方法」的新領域,旨在研究如何打敗競爭對手。

經營戰略 / 策略:是為了讓公司在競爭中生存而制定作戰方案,針對這項作戰而擬定的大方向。

市場行銷:是一門分析市場、研究如何將有價值的產品賣給更多顧客,這類在市場上如何具體銷售產品的學問。

二十一世紀是「創造」的時代;人們開始懷疑全新的服務和產品能否提供社會新的價值。

除了「管理」和「競爭」外,「創造」成為二十一世紀誕生的管理學第三個主題;比起追逐相同的產品性能、追求更低的成本和削價競爭,「同理心」和「共創」則是新的企業價值觀,以合作取代競爭,為整體社會創造新的價值。

總結不同時代重要的管理學理論:

1. 管理的時代;組織行為學、經營組織學,旨在提高公司效率。

2. 競爭的時代;經營戰略/策略學、行銷管理學,旨在打敗競爭對手。

3. 創造的時代;創新理論、事業系統論 (建立新事業機制的方法),旨在強調共創和合作,用以創造新價值。

體驗到軟硬體協同設計的好處

昨天花了整天才完全搞懂怎麼在 FPGA (Xilinx Zynq 系列) 上,從 PS 端 (ARM) 發動 DMA ( Direct Memory Access ) 把待處理的資料從記憶體 (Double Data Rate, DDR) 送進 PL 端 ( FPGA ) 我們自己設計的數位邏輯電路 IP ( Intellectual Property) 進行影像處理,然後同樣用 DMA 把處理後的資料送回去記憶體。 

以上動作說來簡單,但中間要透過好幾次匯流排轉接,在 PS 端就要熟悉 ARM AMBA 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 ) 的使用方式與場合,例如在搬移數位影像這種資料型態時,我們就會採用 AXI4-Stream 的方式處理。

幸好 Xilinx 有提供 DMA 的硬體 IP,否則光這個部份就不知道要處理多久。

當我們把整個框架及驗證流程建立起來後,才能夠比較專心地去設計數位影像處理的硬體 IP,同時在某些比較複雜的機器視覺演算法中,則要先分析哪些部份適合在硬體處理,哪些部份比較適合在軟體處理,然後再分別進行設計。

這陣子接觸 FPGA 下來,真心覺得這個領域的進展好快,跟早期只是把 FPGA 當成高速傳輸介面或積體電路 IC 下線 ( Tape-out ) 前的驗證工具有很大的差別。

現在的 FPGA 是真的可以獨立視為一個新型態的處理系統看待,因為它也進化成系統單晶片 ( System on Chip, SoC ) ,這件事或許早就已經發生,但我近幾年才知道,有點落伍了。

每次當我學習到新的架構或新的開發流程時,都會無比興奮,就像二十年前當學生時,為了要建立動態連結檔 (Dynamic-Link Library, DLL) ,也是找遍相關資訊,最後才學會建立自己的 DLL 給不同的程式語言使用。

接著,在碰到演算法運算量過大,過度消耗時間的情況,又跑去學 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 的加速指令集,再把能平行處理跟非平行處理的演算法整合在一起,並封裝成可以給人呼叫的應用程式介面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以前我找遍資料,很努力才學會的技術或開發技巧,現在回頭看其實都不難,目前也都在一個學期內就都教授給學生了;有了以上的學習經驗,讓我對於自己熟悉並掌握「軟硬體協同設計」更有信心,畢竟在演算法開發的層面上,它跟我以前用 SIMD 的開發流程非常相似,差別在於硬體加速的部份可以自己設計客製化。

FPGA 的設計概念跟軟體設計不太一樣,一個是資料流通過自定義的邏輯電路得到結果,另一個則是用標準的處理器指令集,通過不斷地搬移資料讓指令集處理來組合出想要的結果;這代表一個是直接把演算法生成邏輯電路,另一個是透過資料搬移與標準指令的組合來實現演算法。

期待以後能把自己辛苦學習的這些內容,用更簡單的方式讓學生吸收,說不定未來我回頭看這些東西,也會有「理所當然就這樣」的感覺,讓自己掌握更多的工具,有更多的選擇,才能針對不同的應用去設計適合的架構,而不是從頭到尾都只會一種開發工具硬幹。

當然,這也不是技術上的一廂情願,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嵌入式視覺系統」在未來十年的成長率,會遠超過當前既有的系統架構,而身為嵌入式視覺的關鍵技術 → FPGA 不學實在說不過去。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一) 經濟學有什麼用?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你永遠賺不到認知範圍以外的錢,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事物認知的變現。

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研究的是複雜多變的人與社會,無法像自然科學那樣準確定義研究標的,也無法透過實驗還原真實的場景。經濟學家就算使用一定的假設來簡化所面臨的問題,也無法得出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答案。

傳統經濟學假設人都是「理性」的,在此基礎上來分析人的行為對經濟的影響。

但人是不是理性的呢?當然不是。

不理性的人都遵循怎樣的邏輯來做事呢?我們並無法一一列舉出所有的可能性。

經濟學中所有的名詞、結論、規律,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之上,任何結論都不能直接套用。這便是它與自然科學最大的不同;尤其理科比較強的人,很容易會忽略社會科學的複雜性,也忽視了這個大前提:任何社會科學,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條件之上。

用經濟學常識來認知世界之時,絕不能僵化、不可照抄硬套;要從最基礎的「經濟學假設」學起,不僅要學結論,更要學結論的前提,以及推導的過程和邏輯,徹底弄清楚適用的條件和環境。

不同的經濟學派,所持的假設和觀點都有所差異,但只要深入到經濟學的底層邏輯中,就會發現經濟學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直接告訴你一個結論,而是想引領你掌握認知世界的方法和邏輯

很多人以為經濟學研究的是金錢,但哈佛大學指定經濟學教材「個體經濟學」開宗明義指出:「選擇,而非金錢,才是經濟學家研究的統一主題。」

經濟學家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選擇的結果。在人生中,我們會面臨無數次選擇,有時答案是黑白分明的,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無法看清自己擁有哪些選項,也很難去預測每一個選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未來。

經濟學不像數學有標準答案,也不像物理、化學可以改造「世界」,卻可以透過對社會、心理等諸多因素的分析,找出這個世界運行的「經濟邏輯」,指引你看清自己所擁有的選項,看透每個選項的優劣,找到自己內心最真實的需求,從而做出恰如其分的選擇。

2024年1月15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經濟學速成讀本 (一) 誘因,決定你我選擇的背後推力

對於這章非常有感,從「誘因」角度的觀察,可以改變我們一般人的思維方式,只要練習得當,就有機會可以看清楚種種社會現象背後的本質為何。

越看「經濟學」相關的書籍,越發現這不是一門教我們具體要怎麼賺錢的學科,而是教我們一種思維方式,用科學的方式看待社會上發生的種種現象,並做出理性的選擇。

我第一次認識到「誘因」的重要性,是從閱讀「原子習慣」這本書開始的;從這我才知道可以透過設計誘因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行為,進而達到養成好習慣的目的。

但我到現在才知道,原來經濟學也是一門探究「誘因」的學科,這就有趣了;當我們在教學現場授課時,最大的困惑就是該如何讓同學集中注意力,並且有動機去完成作業與測試內容。

這學期授課時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尤其是當同學是碩專班學生、都需要上班,每個人在分配時間時就會考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假設這門課很有料但要花太多時間在作業與專題上,那可能就會選擇放棄。

當然,問題也不單純是這樣,包含授課內容、作業難易度以及相關的指引有沒有做好,這也是影響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但我私心認為,學好這門課能否立即為自己帶來利益,這才是影響學習意願的主要原因。

從「誘因」的角度去思考學習意願或動機,那解決方式就很清晰了,要想辦法製造誘因! 讓同學們認為修好這門課可以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這門課的成果應該要跟在職班最在乎的事情掛鉤。

舉例來說,修課有好成績者,期末發表時有外面公司的主管來旁聽,說不定就有轉職的機會;又或者有好成績者,會得到碩士論文研究與寫作的額外協助,這也是在職生最在乎的事之一。

同理,當政府在推動 108 課綱時,不管是「學習履歷」、「自主探索研究」又或是「素養教育」,都必須有足夠的誘因才能讓家長、同學、教師往想要的方向前進;只要是人都有慣性,要改變既有的教學與升學方式,就要有足夠強大的推力,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才行。

而誘因就是大學端怎麼採計這些新增加的部份,來做為升學的依據;但大學端也要有誘因才會這樣做,這就需要主管機關思考該怎麼設計制度,才能讓兩邊都是推力,而非阻力。

更進一步來說,「雙語國家」對台灣這個以出口為主的國家來說,應該沒人會認為是不正確的方向;但難處在於制度的設計,要怎麼做才能讓所有人都慢慢地接受這個改變,這就要適當的誘因來增加推力。

總而言之,很高興又再一次認識「經濟學」這個學科,它並非學完就可以賺錢的技能,而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我的思維方式,讓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性分析社會上的種種現象,並從分析結果中,做出適當的選擇或決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引發「做什麼」、「怎麼做」等動機或要素,就稱為「誘因」。

誘因可以改變人的行動,若使用得當,最終也可能解決問題。

舉例來說,上司只顧討好主管,不去培養和保護部下,這時即便站在倫理的觀點主張「上司應該這麼做」,也只會被視為單純的抱怨而已。如果採用誘因策略,讓這家公司導入以部下評價作為晉升標準的人事制度,成為照顧部下的好上司就有可能更上一層樓的合理選擇。

經濟學也是一門探究「誘因」的學科,假如企業發生會計造假問題,在分析為何造假會成為合理的選擇時,可以整理出「基於想獲得大量工作訂單、想從金融機構籌措資金、想讓股價上漲等誘因,因此只看見眼前的利益」。

分析過去行動的誘因,對制度的改善也有幫助;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動機和要素,可以促使人們做出特定行動。

從誘因的角度來觀察社會現象,就能進一步提出導致這種現象的制度問題和需要改善的地方。

只要瞭解誘因的思考方式,就能站在「錯在制度而不在人」的角度來看待,而非「錯在犯罪而不在人」,從而改變制度本身,對於解決問題抱持新的看法。

2024年1月14日 星期日

人生的槓桿點

昨晚路過書局,看到謝文憲出的新書「極限賽局」,就順手拿起來翻了一下。

我已經看過很多本他的書,有幾句話一直記得很清楚:

1. 下雨天是勇者的戰場。

2. 人生準備好 40 % 就衝了。

3. 三點不動一點動。

憲哥在短時間內又出了這本新書,讓我很好奇寫了什麼內容,仔細一看,大致上是在描述他到目前為止一生的總結,有點像半自傳。

其中很多想法、觀念甚至故事,我都在前幾本書讀過,這次特別要講的是他提出來的「人生槓桿點」。

通常我會特別注意的事,就是自己當下也在思考的問題。

憲哥把人生槓桿點定義為三個核心圈的交集處,這三個核心圈分別為:

1. 生存,做能生存下來的事,也就是能賺錢的事。

2. 被看見,做能被看見的事,有曝光機會的事。

3.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針對「做生存的事」,這點大家都懂,沒錢連維持基本生活都有問題;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生理需求就是最基本的那一層,滿足生理需求後,人的需求層次才會往上延伸。

憲哥在賺錢的事,也提出他的見解:「做這件事的賺錢能力,也反映出它是否有市場需求,如果做這件事無法賺錢,就要反思這些付出是否真的對他們有所價值。」

至於講到做「被看見」的事,其核心觀點就是要擴大影響力,白話說就是要「行銷自己」;好酒深巷無人知,人要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舞台,然後好好演出。

最後,在正確的時間點上做正確的事,憲哥認為:「一個人在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四十幾歲等不同階段,做的事情一定要有所不同。」

其實最後一點很難,難在怎麼辨識這個時間點、要做什麼事,以及有沒有勇氣去做這件事;憲哥在他意識到自己碰到職涯天花板時,就毫不留戀的放棄年薪 220 萬的職位,轉去挑戰新的職涯,而他當時才 38 歲,還有兩個小孩要養。

我先前在看王永福 (福哥) 的書時,發現他們這兩個搭檔的職涯歷程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自己隱約感覺碰到天花板,而且很難突破時,就會主動去進修或轉換跑道,再一次挑戰自己;福哥轉換跑道以及攻讀博士班時,應該也是四十歲前後的時間。

四十歲的年紀,感覺周遭已經有很多人在害怕「中年失業」,但這兩位金牌講師,則是不斷地挑戰自己,去尋找「人生的槓桿點」,這點值得敬佩。

我之所以一直提到他們兩位,是因為他們比較接近一般人的起跑點、甚至更糟的出發位置,而不是常聽到的那種「人生勝利組」,這也會讓人覺得他們能做到、我們應該也有機會才對。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大學之路,陪女兒在美國選大學 (三) 作者的教育歷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的教育歷程從 1984 年進入北京清華,到 2002 年進入 Google,中間多次被打斷,前後經歷了 18 年,這比那些一口氣把書讀完,很年輕就博士畢業的人不知慢了多少。

作者讀的專業很雜,先是學資工,然後花了很大的精力轉到電子工程,之後不僅再轉回資工專業,而且所做的工作一半是「數學」。

作者讀書的經歷非常不順利,因為在北京清華考試成績略差了點,不得不先工作兩年才能回校讀碩士班;因為 1989 年後的一段時間裡出國要有僑眷證明,不得不等到 1994 年後才考慮出國;讀博士時,因為作者的第一次 GBO (Graduate Board Oral Exam, 畢業委員會口試) 沒有通過,不得不多讀了一年半時間,以至於錯過了找工作的最佳時間。

但是如果從積極的角度看待上面這些經歷,或許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首先,多數人在離開學校後就不再花主要精力讀書了,而作者前前後後拖了 18 年,養成了一輩子學習的習慣,得以在技術發展非常快的今天一直保持不落伍。

作者這麼複雜的讀書經歷,讓作者受到了紐曼所推崇的「通才教育」,也得到了洪堡式的「專才教育」。

作者的每一次壞運氣,後來似乎都變成了好運氣;因為他沒辦法在北京清華的資工系直升碩士班,就轉到電子工程系就讀,也因此他才找到了喜歡的研究領域。

因為作者在 1989 年後沒有資格出國,才沒有像北京清華前後一兩屆的很多校友那樣在美國找一個二流大學、二流專業讀書,而是在累積足夠多的研究經驗後才能進入理想中的學校就讀。

正是因為第一次 GBO 考試的失利,作者才有機會發明一種機器學習的演算法,這個演算法被使用至今。

當時網際網路泡沫的破碎,經濟危機的到來,作者才沒有去那些老牌實驗室,而有機會到了 Google

作者的教育經歷告訴他:「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不必擔心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世界上多數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這就給像我這種長跑者的人機會。」

作者同期的博士生有 15 個人,最後堅持到博士畢業的只有 4 個人;和作者前後進 Google 的有 20 多人,現今三分之一已經退休、三分之一在公司裡養老,只有三分之一還在「技術」和「商業」上嘗試新的東西

對於教育的目的,一個人在十八、十九歲時未必能想得很清楚,作者在大學畢業時並不知道會對什麼產生興趣;但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而那時如果他還能夠學習,就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了。

能夠客觀地對待成功和挫折的人,在外人看來就能不斷地有「好運氣」。

人在成功 (比如獲得一個榮譽) 時,並不會因為這件事的發生,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在遇到挫折時,也不會因此在一夜之間就變得一無是處。

作者事後回想自己遭遇的挫折,每次遇到它們,雖然短期內不開心,但他的能力、他的優點並沒有因此而減少,這些能力和優點在後來總能發揮作用。

把焦點轉回到「高等教育」上,有人問作者選擇學校的標準是什麼,作者回答說:「大學生應該去那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著名學校,並不是因為它們的課上得好,或者是有更多的科研計劃,而是它們聚集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和學生。」

大學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大學生所學的具體內容大多數對後面的工作幫助有限;對於碩士生來說,則要找一個好的城市,因為那裡的機會要比偏遠落後地區多得多。

對於博士生來說,最重要的則是教授和實驗室,因為「專才教育」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一個好的教授不僅能在學業上把博士生培養好,而且能夠讓博士生有一個極其開闊的視野,為他們今後一生的發展鋪平道路。

作者說:「當我們畢業後不需要利用學校的名氣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通過我們的成就讓學校的名氣得以提升時,就說明我們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學期結束後的心得

終於又結束了這個學期的課程,我也鬆了一大口氣,不管怎麼說,只要是在授課期間,我總是覺得心中壓著個大石頭一樣。

由於去年已經把課程的框架搭建起來,今年更多的是重新調整授課進度,並補充一些新的教學資料,因此整體的負荷相較去年來說輕鬆很多。

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持續在思考這門課還有哪些部份可以調整及優化,從同學們的反饋來看,進步的空間還很大阿;每次到了這個時候,總是有許多新的想法會跑出來,但要執行時又很想發懶,真是劣根性阿!

今年沒有像去年這麼累,所以我覺得也不會有之前的副作用→幾乎兩三個月內都在放空,處於放電狀態。

因為今年主動接了幾個任務,不管是協助同學撰寫碩士論文、還是到管理學院去當業師,這對我來說都是種新的嘗試與體驗,希望今年可以順利完成預期的目標,讓我有本錢繼續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加油!

2024年1月7日 星期日

跨年煙火背後的用意

說真的,台北 101 每年跨年都在放煙火,這個傳統也延續了 15 年之久,久到連我都以為這是台灣的傳統文化了,後來想想不對阿,以前哪有在過國曆新年的,這又是個被創造出來的文化與節日。

看了這篇文章「台北101跨年煙火為何要年年放?多數人都不知道的三大效益!」,才知道原來可以從「行銷」、「品牌」以及「文化」三個層面來討論。

以下摘錄三個層面的重點:

1. 行銷面:台灣的「帶路雞」商品。

2. 品牌面:台北101跨年煙火是台灣「公關商品」。

3. 文化面:「造節」展現台灣特色。

其中我想特別拿出來講的是行銷面,文中提到:

數位行銷有個基本公式:營業額 = 流量 x 轉化率 x 客單價

雖然我有修過行銷學,但坦白說內容大多都忘光了,只知道要「衝流量」跟「帶路雞」的一些基本操作,而且之前上課老師講最多的應該是「精準行銷」,但要怎麼樣做到精準,我到現在都搞不清楚。

至於「帶路雞」,文章中倒是有了一些定義:

所謂的 「帶路雞」 商品,就是不以賺錢做考量,而是為了吸引更多人光顧的商品,在上門消費的同時,連帶購買其他商品,提升公司整體的營業額。

靠「帶路雞」來提高流量或靠「廣告」來提高流量,總之都是想辦法提高流量,再來衝刺「轉換率」,這個部份年輕世代再清楚不過,因為他們日常生活就會接觸到;但如何提高「客單價」就真的有難度,而且很多時候跟「帶路雞]的操作會有衝突。

另外,我又看到一個新聞中常見的字眼「乘數效應」,文章中是這樣說的:

所有的公共建設支出都會講究「乘數效應」,也就是投入一塊錢最好能創造大於一塊錢的效果。

這樣想來,台北市倒是滿常辦類似的活動,像是之前大稻埕煙火節等,讓我們這些很少去那一帶的人,也有動機前往觀賞與消費,看來「城市行銷」也很重要。

至於在「品牌面」,我學到了一課,那就是打造品牌原來需要「公關商品」,我對於品牌的塑造與操作非常陌生,就算一直看到報章雜誌都在說品牌,但還是搞不懂其本質為何? 文章中給出了「公關商品」的定義:

公關商品這個概念是不以銷量、不以收入為主要目的產品,主要是為了獲得大眾關注、用戶驚嘆為目標,公關商品本身是為了「品牌行銷」而存在的,同時也是一種實力的展現。

最後的「文化面」,製造節日倒是滿常見的,台灣現在常過的一些節日,早期都不盛行,是後來商家要推活動、刺激消費,才慢慢形成的;至於能否形成真正的「台灣文化」,我還是覺得太淺層、太表面了,沒有文化的深度與底蘊,很難令人著迷。

就我的觀點來說,為了刺激消費而形成的文化,想要變成台灣特色,任重而道遠。

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中年轉型的三大難題

先前看到「企業轉型的四大難題」,引發我想要探討「中年轉型的三大難題」這個議題;會有這個感觸是因為最近跟同學聊天或在碩專班上課時,都感受到「中年人想要改變,卻深陷泥淖」的情境。

昨晚跟我老婆討論這個議題時,她也說只能在工作上多付出一點心力,把本來份內該做的事盡快完成,再去協助別人(欲發展的新領域),展現自己有跨領域的能力,並想辦法被主管看到;不付出額外努力,就想要轉型或轉職成功,只是空想。

其實,人的轉型跟企業轉型有同樣的困擾,在「破框能力」一書中說道:「當我們越擅長某些東西時,花時間做其他事的機會越小。利用我們所擅長的事獲取回報,要比探索新領域 (不熟卻更有潛力的領域) 所獲取的回報,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更明確、更接近。」

無形中,原本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卻變成「能力陷阱」;能力陷阱會讓人以為自己擅長的事就是最有價值,而且是最重要的事。

久而久之,我們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去學習新的東西。

上述就對應到中年轉型的「第一個難題」:轉型本身對中年人來說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要用現有工作的報酬來支持自己進修或學習新技能,本身就存在「資源錯置」的狀況。

至於多數人希望用上班時間來學習,這點我認為是非常困難的事,公司是營利事業而非學校,聘請人來工作要計算投入回報比例,講白一點就是要榨取每個人的「剩餘價值」,因此會請你做「擅長」的事,相對來說更容易評估你所能帶來的回報。

想要在公司內部尋求轉型機會,唯一破局的方式就是完成既有的工作內容後,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協助同事,一邊學習、一邊無償貢獻自己時間與精力,這樣或許真有機會讓管理層看到你的潛力,並認為你是有機會在新領域快速成長、並對公司有所回報。

但我覺得這個機會可遇不可求,跟公司文化以及工作內容有關;如果主業都已經把你搞到焦頭爛額,大多數精力都被牽制住了,然而這份工作又是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首選還是先保住現有工作,再論其它。

這學期在碩專班的授課情況,讓我深深感受到中年人的無奈,都已經花自己的錢來進修學位了,但在時間有限情況下,還是得先顧好自己的飯碗,有空檔才能把心力放在課業上。

在「異數」中有提到:「如果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至少練習到某個程度;十年代表一萬個小時的苦練;一萬個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

大家都知道轉型要花時間,但偏偏中年人最缺的就是時間;要怎麼在工作、家庭生活之餘,想辦法偷時間學習,這就要看轉型的決心有多大了。

中年轉型的「第二個難題」:「慣性思維」和「風險趨避性」;人們有時候不是不願改變,而是「慣性」使然,太相信過去成功的自己,認為成功可以複製,殊不知目的地已經轉移,「老路到不了新地方」。

「趨吉避凶」是人的天性,當你面對未知的情境時,就等於是直接面對風險,下意識的就會想辦法迴避;在面對未知時,盡可能收集有用的資訊,讓自己能做出更好的判斷。

第二個難題主要是在自我的心理層面上,這部份市面上有很多關於「自我成長」的書;但說真的,看了也不見得有用,在沒有「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多數人還是不願意改變現狀,沒有動力、也沒有急迫性。

人通常還是比較在意眼前的「短期利益」,而選擇忽略遙遠的「長期目標」;就算內心知道眼前的狀態是「溫水煮青蛙」,還是很難做出改變。

中年轉型的「第三個難題」:新舊領域間各自的「價值網絡」不同,更有可能讓轉型腳步遲滯而難以推進。

既有的工作越成功,它的「價值網絡」越大;而在轉型中,很大程度上,又必須依賴既有的價值網路。

我自己在轉型的過程中,也是舉步維艱、收效甚微,當我原有的價值網絡與新價值網絡發生衝突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如何讓新舊領域間的價值網絡產生「綜效」,其實非常困難。

只能先嘗試在轉型過程中以小規模的試行,來取得局部的成功,這部份可以參考謝文憲說的「三點不動一點動」;即使轉型失敗,也要將損失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這也是在「中年轉型」上的風險控制。

別讓有可能發生的「轉型失敗」,引起連鎖反應,進而影響到你的家庭與生活。

今日閱讀: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終) 問問你是誰?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就個性而言,什麼樣的人適合走進「知識探索研究」這條路呢?

人文著重個人敏銳的觀察與詮釋,科學著重一般性的規則與推理,社會科學則既有人文的背景觀察,又講究科學的邏輯推理。

就人文觀察與通識教育而言,作者希望年輕人能夠「不住相讀書」,長時間不計目的的吸收廣闊的知識,像是嬰兒學語言一樣,久而久之自然水到渠成。

就科學推理,則是前一步到後一步之間的「邏輯連貫」,講究推理論述的嚴密無瑕,卻不計較旁支無關的細節。

如果發現自己有那種「不計較立即得失而專注投入的傻勁」,那可能也適合投入人文知識的吸收;這樣的傻勁在做人處事的其他面向,倒也未必是個優點,但對廣泛知識的攝取吸收而言,卻是利多於弊。

在踏上知識探索之路前,先問問自己:我喜歡一個人在腦子裡想問題嗎? 當工作的喜悅或苦悶不太能與他人分享時,我能耐得住寂寞嗎?

從事知識探索還需要一項個性特質,就是接受挫折、要有越挫越勇的鬥志。

做研究很可能做不出結果、做不出理想的結果、做出結果被別人發現錯誤,或是做出結果但別人認為不重要;前述每一項,都是常見的挫折。

就通識背景的知識醞釀與構思而言,你需要長期的不住相讀書,吸收廣泛的人文社會、自然生命科學的知識,幫助自己孕育新穎的、別出心裁的思考方向。

有了豐富的構思素材與嚴謹的推理能力,接下來你還得以堅強的毅力,走過種種知識探索的挫折與寂寞。

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六) 貿易對台灣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美國看消費、中國看投資、台灣看貿易。

出口成長與否會牽動台灣經濟敏感神經,這是因為台灣內需市場較小,人口只有 2,300 萬,單靠內需沒辦法完全提供產業所需要的市場規模,因此要靠出口帶動經濟成長。

每個國家都有最主要的經濟動能來帶動成長,例如美國是依靠佔經濟七成的民間消費,中國的經濟成長關鍵主要在於佔 GDP 四成以上的固定投資。

對台灣來說,把產品做出來賣到國外去,透過外需來彌補內需的不足,是提升產業和牽動經濟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台灣出口的數字表現,常是 GDP 經濟成長率上修或下調的重要指標。

在台灣,會先由出口帶動製造業營收,進一步拉動對台灣勞工和資金需求,因此也跟一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台灣產業聚落的區位分布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假設你今天是在銀行做授信工作,當機械產業暢旺或不太好時,就要注意中部客戶生意是會受影響的,因為機械設備產業聚落集中在台灣中部地區。

若是跟原物料相關最近銷售狀況良好,由於原物料生產重鎮在台灣南部,南部的企業和勞工可能收入就會提高,因而有更多的消費支出。

2020年台灣名目 GDP 6,875 億美元,出口總值約 3,452 億美元,佔整體經濟的五成;進口總值有 2,858 億美元,佔 GDP 的四成。

依照產品類別區分,台灣出口可分為三大類別:

1. 資訊與通信科技(簡稱 ICT,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訊產品及光學器材等)。 ICT 產業約佔整體出口額的一半以上。

2. 原物料相關產品 (包含鋼鐵、金屬、石化等) 佔整體出口額三成左右。

3. 設備產品 (包含機械、光學、電機、運輸設備) 佔整體出口額的兩成左右。

出口產品結構並非固定的,而是隨著重點產業轉變而產生變化;最近兩、三年 ICT 產業在台灣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超越非 ICT 的傳產比重。

台灣三大出口產品群聚於台灣不同的地區,例如,資通訊大多以北部為主、原物料大多在南部、機械設備則是在中部;這是台灣出口結構與產業聚落間的關係。

台灣的主要貿易對象都是我們的鄰居:樓上是日本、韓國,隔壁是中國大陸,樓下是東南亞,有高達七成都在跟鄰居做生意。

以前電子零組件、資通訊產品,幾乎都以中國大陸為最主要的出口對象,但自 2018 年起,資通訊產品、金屬、運輸設備及電機設備等出口,中國不再全都穩居第一,取而代之的是美國。

1950 年代台灣剛開始發展經濟的時候,日本是我們最大的出口市場;到了 1970 ~ 1980 年代,美國是最大出口市場;最近這 20 年,中國大陸則成最大出口市場。

這樣的變動和各國的經濟強弱、社會整體發展,以及國際間的貿易關係更迭都有關係;隨著企業移到東南亞和印度投資,未來台灣對這些地區的出口額有可能也會隨之增加。

過去台灣一直是全球供應鏈上的重要環節,現在這些供應鏈被打散成區塊,對於廠商的營運模式也是一大考驗。

台商投資的地區,從以前集中在中國大陸,現在有一部分回來台灣,一部分移到東南亞,也有些到墨西哥。

台商移動的時候,出口也會跟著跑,「台商之所在,出口之所在」。

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大學之路,陪女兒在美國選大學 (二) 兩種高等教育理念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優秀的大學不外乎兩類:「紐曼式的大學」及「洪堡體制的大學」。

紐曼培養人的出發點是訓練和塑造一個年輕人,開闊他的視野,讓他能夠承擔起日常生活的責任,成為對別人有幫助的人。

紐曼反對知識面窄、缺乏廣度的高等教育理念,並支持以「通才教育」為根本的大學教育。

紐曼多次提到將一大群好學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生活的重要性,在學業上要少管他們,但必須教他們對自然、科學與美德的追求,讓他們了解生活的知識,懂得商業的信用,具備對是非的判斷能力,擁有生活品味,以及對國家的貢獻等。

紐曼的教育方式要求學生有很高的「自覺性」;但如果一所大學裡大部份學生都是問題學生,而學校又不加管束,這所大學一定會辦得一團糟。

如果學生來源參差不齊,就很難實行紐曼的教育理念;反之,如果入學門檻很高,進來的學生大多數希望自己今後事業上有所成就,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學習的主動性是不用擔心的。

精挑細選出來的學生,普遍學習能力很強,能迅速掌握專業知識,這樣就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立足於社會的基本知識和本領,這也就是紐曼所說的「大行之道」。

紐曼認為,一個大學生的知識面一定要廣,不能局限於一個專業裡少量的課程;實現「通才教育」必須具備兩個要素:

1. 要給學生足夠的選課和換專業的自由。

2. 要有足夠豐富和廣泛的課程供大家選擇。

通才教育無法保證大學生在完成四年的學業後,對某個領域有精深的知識,而是為了保證他有足夠多的科學和人文素養,今後可以在工作中或研究所繼續學習。

除了選專業、選課的自由以及提供足夠多的選擇外,一所大學想要讓它的學生掌握「大行之道」,也必須讓他們互相之間有「截長補短」的可能性;如果一所大學都是由同一類年輕人組成,學電腦的討論科技話題、學金融的討論經濟問題,這樣也不過是在特定領域裡獲得了更多的知識而已。

因此,要做到「通才教育」,綜合性大學要比文理或工科為主的大學有優勢,大學學科的平衡很重要。

當一所大學有了學科方向和興趣愛好各異的學生後,如何引導他們「截長補短」就變得非常重要。

在「洪堡的體制」中,學生畢業時必須對一個專業有比較精深的了解,這和紐曼的理念完全不同;為了讓學生們做到這一點,很多專業的學生需要五年(而不是英美通常的四年)才能畢業,而最後兩年則是完全學習非常精深的專業知識。

在洪堡兄弟創立的普魯士高等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技能教育成為大學的中心任務,大學生在學校學到的就是馬上能夠用於國家工業化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知識,一走出校園就能為社會服務。

如今的麻省理工學院,尤其是加州理工學院,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深受洪堡教育理念的影響。

前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為了快速實現工業化,不僅採用了洪堡制定的體制,而且片面強調專才培養,使得每個大學生都只專注於自己的專業;但當時既沒有學到洪堡倡導的學術自由精髓,也沒有像德國那樣在大學裡建立研究所,以至於大學生的知識面窄,而碩博士生教育長期落後。

這種被扭曲的洪堡教育體制,使得全社會對高等教育產生了誤解,以為一個人學了什麼專業就一定懂什麼專業,沒有學什麼專業就肯定不懂那個專業。

紐曼的「通才教育」和洪堡的「專才教育」哪種更好? 則需要考察具體的歷史環境,即要看一個國家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一個受教育者處在什麼樣的社會階層。

從找工作難易、見效快慢來講,無疑是洪堡的「專才教育」更好;因此,對於一個需要迅速走向工業化的國家而言,對於一個剛從社會底層走出來的學生來說,技能教育均是當務之急。

但洪堡教育體制的問題是,雖然「專才教育」能夠培養出很好的執行層面人才(無論是科學家、工程師,還是律師和醫生),但是卻很難培養出擁有廣闊視野的領袖以及企業家。

當一個國家已經處於穩定發展階段,當一個學生來自中上產之家,正在朝著精英目標努力,這個時候如果缺少博雅的通才教育,路就很難走得遠。

但凡一個大學,若是學科劃分過細,並且把學生限制在各自的專業之中,則不僅對學生的培養不利,而且從長遠來講,這麼做還會影響到它們的生源,最終這些大學在名氣和影響力上都將比不過那些強調「通才教育」的大學。

這兩種教育理念很難合二為一,其原因有以下三個難度:

1.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需要(或者說能夠做到)同時兼顧全面發展和培養自己的專業特長;讓一個 18 歲的年輕人在四年裡,既要在身心上得到全面發展,又能學到各種知識,還要精通一兩種專業技能,這個想法顯然不切實際。

2. 辦學的成本問題。一所大學既要學科齊全,並且每個學科都保持很強的科研水平,同時還要兼顧大學生教學,辦學成本是非常高的。

3. 社會上很多人不覺得有這個必要性。

一所大學未必需要兼顧兩種教育理念,也很難兩全其美,不如干脆堅持其中一種。

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在很多時候是矛盾的。

按照紐曼的理念,學生上課、考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時不給自己設限,這就要求學校給予學生大量的自由時間,並且允許學生在課程沒有完全學懂的情況下給予他們好成績 (否則他們只好把時間都花在學習上)。

如果要讓學生學得精深,就得要求他們必須在某些學業上花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就算大學給了學生充分的選擇自由,但其教育的結果就是「專才教育」,因為學生只能集中精力學好自己感興趣的課,把相對應的研究做好。

要想兼顧「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延長教育時間」,把教育分成大學的通才教育,以及碩博士的專才教育,別無他法;提出和實踐這樣的教育理念,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吉爾曼和艾略特等人,他們借鑒了洪堡體系的長處,將美國很多大學轉變成高等職業教育和研究的機構。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五) 知識創新的案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升學壓力沉重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整天在反覆演練的解題技巧中琢磨,其創造力與想像力自然會受到局限,即使做了教授也是如此。

有不少年輕的研究人員覺得尋找研究題材好難,甚至在拿到博士學位後數年,想來想去仍是當年論文題目相同的框架。

如果連當年博士論文題目也是老闆給的,那就表示此人十幾年下來,腦袋裡不曾醞釀一個新題目,說來也頗為可悲。

調皮搗蛋不是什麼值得誇讚的正面特質,但這種不受傳統拘束的性格,經常會出人意表、別出心裁,這或許也是點子與創新的源頭。

研究是「對未知事實的探索與檢證」,所有的法則、規矩都是代表已知世界劃定的範疇。

越是調皮的人,越傾向將這些法則與規矩視為無物,也就越有可能另闢蹊徑,想出一些與傳統思維不同的見解。

社會學門的知識是源自於社會現象的觀察,所以點子一定是由社會觀察而來,要從觀察中激發「知識創新」的構思。

舉例來說,從社會科學跨入生物學的世界,我們說「物競天擇」,就是說生物會逐漸演化出最能符合天擇要由的特徵;這些特徵統稱為「演化適應度」。

這些特徵演化可能要耗上幾百年,而且是隨機隨勢發展而來,但長期而言,物種的演化看起來幾乎像是各個生物「刻意」去追求適應度一般;因為適應度不佳的,都已經被淘汰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生物的演化過程很像經濟學的分析 (理性的決策)。

經濟學家探討個人與廠商如何在技術資源限制下,追求增加效用或利潤;而生物是在身體與環境限制下,追求增加其適應度。

經濟學能分析消費與投資,也能用來分析生物演化;人類分配所得以增加效用,動物分配能量以增加其生物適應。

消費者有一定的「預算」,並將它分配在蔬菜、水果、肉品或米麵之購買;動物有一定的「能量」,將它用在長肉長筋以強化自己的覓食能力,去修補細胞或器官以求延長壽命,或是去製造精子卵子、進行性交以繁衍後代。

「演化經濟學」是分析生物體如何透過能量的配置,去改善其演化適應,物種要把能量分配於成長、生育與保養,而保養則是生命能否延續的關鍵,活很長的時間,每隔數年生少數幾胎,這是一種「演化策略」。

最佳的演化策略不一而足,所以我們會在現實社會中看到許許多多的生命樣態,成就今日的生物多樣性。

全世界真正有停經現象的物種只有三種:人類、海豚及殺人鯨;這三種物種有一些共同特性,就是長壽、智商高、群居,而且有「跨代之間」的分工。

談到分工,經濟學家的興趣就來了;「國富論」就有極大的篇幅是在討論分工。

如果沒有停經,分工會不會產生什麼困難呢?

「停經」傳送了一個訊息,讓祖父母與父母之間的不信任得以消除,兩者之間的分工得以完成,以上故事是「資訊經濟學」的範疇。

對所有的生物而言,若要在大自然中適應天擇的競爭,都需要將其能量在「生育」、「保養」、「成長」三方面做適當的配置。

「物競天擇」會逼迫物種選擇最節省、最有效率的競爭模式,因此最後存活的哺乳類,一定具有隨年歲遞減的幼年期死亡率形態,即年幼時死亡率高,剛成年時死亡率低;這樣的結論全屬於「成本效益分析」,卻已得到生物學界的肯定。

人類的知識往往就是在這種「胡思亂想」的架構中逐步建立的。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