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創業的兩難

最近老婆兼任當財務顧問的公司,要被一間日本公司投資,因此她似乎又開始忙碌起來;看著這熟悉的流程,讓我不禁回想起當年被投資的橋段,以及那一系列決策背後所隱含的意義,或許值得拿出來探討一下。

關於創業的想法,我在幾年前已經寫過一些內容,主要包含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以及中長期目標或興趣愛好需要穩定的現金流支撐!這兩篇文章。

雖然離這兩篇創業文章的撰寫已經過了好幾年,但我自己再看過一遍,絲毫沒有任何違和感,表示這些「創業思維」已經內化在我心深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至於本文標題「創業的兩難」,是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一文中的部分內容,但我當時並沒有深入探討這個議題;現在就透過老婆正在經手的跨國投資案,來闡述我對於「兩難」在哪裡的見解,以及有無可能從「創業前」的準備或計畫來避開兩難的處境呢?

首先,讓我們先回到 MBA 的課堂上,當時授課的業師正在大聲疾呼:「各位同學,你們創業前要先思考這間公司的終點為何?」

當時覺得這個呼籲莫名其妙,雖然當時我已經開始創業,但心中想法是:「連公司能否活下去都還不知道,你就要我先想終點在哪?」因此,我是有點不以為然的。

現在想起這個呼籲,就覺得很有意思,原來真的要自己闖過一遍,才知道業師為什麼苦口婆心地希望我們先思考終點是什麼。 

終點可以是「被收購出場」、「獨立上市」或「獨立經營」等選項,我當年不懂商業上「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也不清楚這幾個不同的終點,對一間新創公司的路線選擇有多大差別;我現在倒是有些見解可以分享一下。

如同我在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所提到的:「新創公司為了要生存下來,會先鎖定利基市場,或是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想切入的市場,但這個目標又不足以吸引潛在的投資人。」

選擇「獨立經營」,那就不用管「潛在投資人」的想法,先以「生存」為首要目標,尋找能夠維持公司營運的「利基市場」長期耕耘,並以公司現有的資源來決定該利基市場的適配性。

舉例來說,我們被投資變成上市的子公司後,有一些本來對公司來說很重要的營利專案,瞬間就變成可有可無的雞肋;在獨立經營時首先考量的是能否生存,但被投資後目標就轉移至「未來有最大獲利可能性」的產品開發上,要想辦挖掘現有團隊的潛力,如果現有的資源不足、就想辦法補足。

原本認定對公司長期經營有幫助的「利基市場」,也因為評估市場規模太小後,一度被擱置,這些認知上的差異,也是我事後才理解其背後的原因為何。

假設我們創業時就決定這間公司要往「被收購出場」或「獨立上市」走,那基本上就是要吸引投資人的目光,這邊可能是「財務型投資」或是「策略性投資」。

想要被人投資,那我們得先「換位思考」一下,假設今天換我們要去投資新創公司,希望看到的是什麼? 最先期待的應該是它的成長性吧! 

但矛盾的是,在台灣能滿足生存條件活下來的新創公司,往往成長性不足,因為它們已經先一頭鑽進去某個「利基市場」,而那個市場的大小正好適配它們當下的公司資源;因此就算目前的財務狀況看起來不差,卻難以吸引投資人的目光,因為錢投下去也沒用,市場就這麼大,成長有限。

換句話說,就是小池子很難養出大魚。

所以,創業的方向及路線事實上是要根據「終點 / 目標」進行設計的,這也是老婆經手的被投資案,以及我們自身的經驗所帶來的啟發。

舉例來說,我自己在獨立經營公司時所規劃的產品路線,是無法利用公司既有資源達成的,也就是說當時的目標如果是考慮「生存」,就不應該往短期看不到效益的路線走,因為長期來看公司可能已經倒了。

但那時我還沒有經過商業上的磨練,很多時候是靠「想像」來擘劃公司的路線,搞不清楚公司的目標是什麼、也不知道現有的資源能做些什麼事;當目標不明確時,路線選擇就會變來變去,一下要為了「生存」、一下要為了「將來」,讓人無所適從。

其實我也很痛苦,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很難奢求一個連目標都不清楚的人做出合理的決策。

這一切直到我主動去進修 MBA 後才有了轉機,人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會受到當下氛圍的薰陶;當我一天到晚聽到被投資的成功案例,以及周圍的人也都在討論怎麼拿到投資的話題,不自覺就會開始思考自己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後來因為創業團隊內部的問題,讓我決定開始尋求外部投資,這時才真正確認路線為何。

很幸運地,因為當初目標搖擺不定,除了公司生存外,我們確實開發了一些與公司資源嚴重不匹配,但有實際銷售成績的產品 (非利基市場型);也正是這些不符合公司短期生存所需,但卻讓「投資人」有想像空間的產品規劃,讓我們得到上市公司的青睞。

錯有錯著,我事後回想才知道或許是上述因素,讓我們在談判時異常順利,最後的投資價格談到每股淨值的六倍上下,也是第三方鑑價的兩倍左右。

當然,談判技巧也非常重要,因為「資訊不對稱」的關係,我們處於弱勢的一方,但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或許是投資方比較需要我們的加入,才得以佔到上風。

說完了我的親身經歷,再來談談老婆目前經手的被投資案;就我所知,她目前兼職的這間公司,財務狀況也不太好,公司這麼多年來算是砸錢在驗證可行的「商業模式」上,並非單純為了短期獲利經營公司。

我不確定這公司的老闆是否一開始就決定往「被收購出場」或「獨立上市」的路線走,又或是跟我一樣錯有錯著;總之她在日本跟台灣間的這套模式,目前看來是可以複製到新加坡、香港或東南亞等地,這點對投資人來說就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

這老闆的視野不侷限在台灣,應該跟她不是台灣人有點關係,畢竟她也擅長多國語言;這個案例或許也可以說明,為何以前我們的業師都跟團隊說:「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台灣,這樣是吸引不到投資人的。」

分析完了以上的案例,就知道以後創業前,要先仔細想想這段旅程終點的目標是什麼? 

有經驗的創業者,應該要知道如何規劃可以到達目標的路線,比如說怎麼找到利基市場、又或是做出可以吸引投資人的計劃時,該怎麼執行,以及最重要的是「在沒抵達終點前,千萬別倒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