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

最近讀了幾篇文章,有些內容記在腦中,回頭找卻找不到文章出處的連結,只能憑藉印象把文中提到的觀點跟自身經驗做結合,記錄下來。

其中有一篇[23歲貨櫃屋起家 創業10年成餐飲集團老闆]講到餐飲業已經過了黃金創業期,十年前的人事、原料及店租等成本較低,試誤次數比較多,成功機會相對較高,現在則是會走向 「M型化」,大的連鎖體系有資金、成本、組織跟品牌的優勢;微型創業打游擊戰也可勉強生存下來,但後續要發展不易,只能定位在「特色小店」

同樣的論述,我認為在科技業也有同樣的狀況,當台灣社會結構趨向穩定,法規也日漸成熟及上軌道,各式各樣的成本都在上升,80年代的黑手頭家很難重現在當下的環境,肯拼或敢拼就會贏的時代應該算過去了。

當土地及人才的取得成本都變高,但公司間的競爭卻越發激烈的現在,要闖出一條路,憑藉的不再是過去的膽識或高工時,而是「差異性你能做到的別人做不到,或是你能做別人不想做的事」

在先進者優勢明顯的科技業,要怎樣能彎道超車呢? 通常是技術上的「創新」,簡而言之就是提升生產力相關的知識或技術;那問題來了,創業者如何能勝過人才濟濟的大公司呢? 特別聰明還是天縱英才嗎? 

這期的今周刊講到鏵友益科技的崛起,提供了一個思路,除了在前東家累積的經驗及人脈外,重點就是清楚明白自己創業團隊的能耐,選對戰場。這邊的能耐不單指技術,也包含「商業模式、客戶關係及財務等部份」

在羽翼未豐之時,就選擇主戰場跟市場領導者硬幹,不是個好策略,當對方意識到你的存在時,只要市場夠誘人,它們都有可能後發先至,在各方面碾壓新創公司。而新創公司的資源不足在此時就是最明顯的弱點。

因此鏵友益採取的策略是,先做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會想去做的生意,以此避開市場領導者的追殺,並借機練兵。而後再以服務業的精神經營客戶關係,從二三線廠商開始著手,力求先進入該領域為階段性目標。

說白了,先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戰場,存活下來,讓團隊有信心繼續往下走,然後再吸引潛在的投資人,形成良性循環

其實,像友達這麼大的公司,當年面對中國廠商的殺價競爭時,也要退避三舍。拼量產及殺價競爭的模式,是在玩資本戰,其本質上就不是科技新創的理想戰場,這也引出了一個重點,當新創公司覺得自己的目標市場很大時,也要想好對上該市場的領先者會發生甚麼狀況,有時候鎖定「利基市場」反而是一個好起點,讓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想切入,中小型的公司也可能因為研發能量不足,而無法後發先至,這才有「存活」的空間。

不過講到搶佔利基市場或是少量多樣,擺在製造業新創也是相當困難的,不管是資本密集又或是人力密集產業,台灣的新創公司要切入都有難度,除非本身就是大型上市櫃公司轉投資的子公司,才可能有足夠資源投入到有成果為止。

因此,現在大多數的台灣科技新創都還是以軟體為主,走輕資產創業。

這邊所謂的「輕資產」倒也不是 Youtuber 那種近乎零成本的創業模式,至少在研發、銷售與業務端,可能都還有人事費用支出,現在的工程師是非常搶手也非常貴的,因此我認為資本額一千萬以下都算少,正常來說科技新創的資本額應該都要有個兩千萬至三千萬比較合理。

但現實層面是,如果是自掏腰包,哪來這麼多錢,因此常看到一些科技新創幾百萬資本額就開始經營,邊做邊找錢,或是被迫接專案先求生存。

要找人投資實際上不容易,上文有簡單提到,一般來說新創公司為了要生存下來,會先鎖定利基市場,或是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想切入的市場,但這個目標又不足以吸引潛在的投資人,畢竟「投資不是做功德,是想賺錢才投資」的嘛,也很合理。

這兩者的切入點從根本上就不同,也難怪台灣很多新創公司一直在喊拿不到錢,其實市場上不是沒有錢,是你們設定的市場人家看不上。

這裡不是創新的兩難,而是「創業的兩難」,台灣新創特別容易卡在這個地方,眼睛盯著台灣的內需市場,就很難說清楚為何別人要投資在你們身上。我明白創業家也很委屈,同樣是過來人,一開始用自有資金偏少的錢,不完整的團隊,說要囊括多大的市場,不過就是癡人說夢;因此,台灣大多的科技新創公司「主旋律都是先活下來再說」

所以,走過一輪後,我的認知會是,創辦人用「阿米巴經營」的概念,強迫自己進行所有的業務活動,從客戶接單、開發產品、生產等,一個人先扮演好幾種角色,把必要支出降到最低後,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存活下來並用自己的力量拿下利基市場」,證明這間公司不是空口說白話後,再謀求切入主要戰場的機會,此時才是對外募資的好時機。

也就是說,台灣的科技新創團隊,要有清楚的認知,得先有能耐在利基市場站穩腳步,別單看矽谷的傳說,就以為自己靠幾頁 PPT 跟過人的學經歷就可以拿到錢進攻主要戰場。

當然,一切都有例外,但有著企業內赫赫戰功,從一開始就拿到足夠資本,並撐到公司經營上軌道的人畢竟是少數;可能大多數人是跟我一樣,傻傻地從一個小白甚麼都不懂,只憑著滿腔熱血及雄心壯志,誤以為自己天縱英才跟別人不同,創業後到處碰壁,慢慢摸索才領悟到一些道理。

這邊再說一次,在台灣創業失敗的財務壓力及社會負面觀感等絕對比你想像中大,我的經驗告訴我,通常口頭講「自己已經了解創業失敗機率很高」,並為此做好心理及財務準備的人,通常都是騙人騙自己的,因為潛意識裡都認為自己不會失敗,天縱英才成功必定在我,因此跟家庭有關的風險控管也都沒做,也就是說,創業失敗跟家庭失和為何畫上等號,這大概就是主因啦!

最後忠告,出來創業前要先想清楚公司戰略(策略)以及發展路徑,然後努力去達成。基本上能否創業成功要交給上天決定,但我們能做的是,事先理解「風險」形成的要素,並做好相對應的「心理建設」「財務控管」

過來人的建議是不管創業結果如何,都以別影響到「家庭生活」為第一要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