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創業至今的感想 (上)

終於整理好心情,想好好寫一寫關於創業至今的感想。

這幾天在整理公司以前的財務資料,想弄清楚這幾年的發展過程,回頭看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印象慢慢模糊,只能透過冷冰冰的數字來幫忙回想當年的點點滴滴。

現在比較能客觀判斷當年的一些決定,而非一頭熱的只想往前衝而不顧後果;事實上不管創業還是投資都一樣,「風險控管及「資金控管都是無比重要的事,只可惜當年的我並沒有深刻體會到這一點。

現在有「企業資源規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的協助,就能輕鬆建立「數字管理的模式。

這裡想給要創業的人『第一個建議』,強化數字管理的能力,不管是不是用 ERP,新創公司負責人一定要「對公司的財務數字瞭若指掌,這樣才能即時反應,否則每年才來檢視財務狀況就太慢了,新創公司可沒有這麼多資本可以燒。

『第二個建議』,或許因為我自己個人經驗而來的偏見,如果創辦人先前沒有創業經驗,建議一開始資本額別設太高,就算本來有能力募集 1,000 萬,也先從 1/2 1/3 開始,也就是 300 萬 ~ 500 萬間。

為什麼這樣說呢? 沒有實際「營運經驗或「創業經驗的人,往往會對後續發展充滿樂觀想法,因而錯估投資回收的速度,而導致「資金控管」不佳。

講白話點,就是沒碰過錢的人,一開始都有可能亂花錢,就算是在大公司上班身為中高階主管的人,也可能因為一直都是領薪水而喪失對金錢的「敏感度」。

與其冒這些未知的風險來累積經驗,倒不如一開始以「較低金額的方式進行,在最小的損失下完成創業的初始階段

『第三個建議』,創業初期對任何人力的增補及投資,都要「用最謹慎的態度面對」,固然人多好辦事,可是一旦情勢反轉,「人事成本」就是會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其事後才來檢討,倒不如一開始就小心處置;不管是租辦公室、增加人手或開發新產品,仔細評估對公司未來的影響有多大後,再進行。

「過度保守」有可能會錯失機會,但穩紮穩打或許才是現在台灣創業能活下來的核心觀念,畢竟早期中小企業爆發性成長,可以用粗放式管理的時代已經過去。

如今高度成長的幾乎都是大公司;在中小型企業不斷萎縮,新創企業面對用人成本高漲,房租昂貴,產品或服務突圍空間狹窄的情況下,「創業前先做好風險控管工作,別讓這個決定排擠掉人生的其它可能性」

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 (五) 在現實生活中,你該如何套利?

廣義上,可以把套利理解為一種兩兩比較的操作:出售A,換取更划算的B。比如,某人投資了房產和股票,當房價下跌、股市繁榮時,他賣掉房子,用賣房子的錢買了股票,這就是套利。進行股票部位轉換(將一檔股票換為另一檔股票),也是廣義上的套利行為。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為都可以歸為套利,因為我們時刻都在比較,擇優就是一種廣義上的套利。請記住,只要是套利,就一定會有成本、有風險,而且不見得會取得正收益。這部份我自己有深刻體會,在今年的某個時間點,中信金跟友達的股價接近,當時我判斷友達的上漲速度會比中信金來的快,想要在短時間內套利,誰知道後來兩邊的發展出乎意料外,中信金除息後快速填息,而友達則一蹶不振,原先以為是套利機會,到最後卻是以股利與股價雙輸結尾。

有限套利使理性人即使看到套利機會也不太敢行動,因為這樣,套利機會才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正因為現實中套利不能糾正價格偏差,我們才有必要了解價格偏差究竟是怎樣形成的。這時候,支撐行為金融學的另一條腿 - 心理學就開始發揮作用。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拼教養』階級化的保安策略

這章節主要了解父母如何透過教育安排或教養方式,企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全。

除了保護孩子當下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成長,也希望保障孩子未來的經濟安全。 資源豐富的中上階級,積極進行「彈性資本積累」,透過購買外國護照、出國留學等方式,鞏固其階級支配優勢。

資源相對匱乏的勞工階級家庭,許多也希望孩子向上流動,取得比上一代更穩固的經濟條件與社會地位。

在美國,由於高等教育的勞動市場報酬提升,以及經濟與教育機會分配日益不平等,父母對下一代教育投入更多資源與心力,有助於保障孩子未來的經濟安全。

但在台灣,由於高等教育機會擴充許多,學歷與市場報酬的對應也不明確,教養風格的改變不盡然是理性的因應策略。

台灣父母的行動處境更接近「有限理性」,由於教養投入到養成結果的歷程很長,其中充滿變數與不確定,父母們不可能收集到充份的資訊進行判斷,更難以確認單一目標或有用策略。

中產階級家庭,資源雖然寬裕,但遠不如菁英家庭豐厚,教養與其說是「極大化利益」的策略,反倒更接近降低風險與不安全感的摸索過程。

資源越豐裕的家庭,反而越傾向用放大鏡仔細檢視家庭生活潛藏的不安全,即便便他們已經有很多的資產與存款,卻還是擔心錢賺得不夠多,財富可能貶值或縮水。

相反地,資源拮据的家庭,傾向淡化看待經濟的不安全,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活得下去。


就我自己來看台灣目前現況,「文化資本」轉變為「經濟資本」的效率並沒有這麼高,也就是說教育翻轉階級的現象並不顯著,這也有可能是因為高教普及的關係,導致「選擇產業或科系」的重要性高於其他軟性能力。

但這並不是說就都不用投資教育,而是應該更加善用受教育的機會,來尋求往上流動的可能性。

事實上,台灣理工背景的學生,通常獲得的工作機會跟報酬不會太差 (以台灣薪資中位數進行比較),但無形中這也抹殺掉其他可能性,讓學生時期的專業選擇變得單一,因此社會上充滿著唸醫牙出路免煩惱,讀理工不會餓死的氛圍。

其實文化資本並非只是教育水平拉高或專業知識提升而已,所謂的全人化教育才是軟實力的展現。

很無奈的是,文化資本的累積還是需要經濟資本上的協助與推動,正向循環就是文化資本、經濟資本與社會資本相輔相成「代間累積」,不過這相對困難。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拼教養』 不平等的童年

本章深入觀察十二個美國家庭,生動描述育兒文化邏輯上的階級差異。

專業中產階級父母採取「規劃栽培」,細心規劃、協作安排各式休閒活動與學習活動,來培養小孩的才能、意見與技巧;父母運用「講道理」而非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並允許小孩反駁成人的意見。

具備高學歷的父母,較有能力及正當性介入學校運作,不僅經常批評學校的政策,也訓練小孩採取類似的做法。

這樣的教養方式讓小孩養成一種「權利感」,擅於運用語言能力爭取自己的權利與利益。

勞工階級與貧窮家庭的父母的育兒風格則是「讓孩子自然長大」,小孩主要互動對象不是成人,而是親戚小孩;父母多直接給小孩命令,不允許孩子挑戰父母權威。

由於父母的教育程度與職業位階較低,其社會網絡中也少有教育工作者,他們對於老師與學校心生距離感或畏懼感。

儘管未必同意專家意見,在表面上卻多表現出順從、配合的態度,面對體制感到無力、挫折。

這樣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容易養成「局限感」,以服從或配合的態度面對體制,也形成一種符合體力或服務勞動的身體慣習。

臺灣青少年教養的調查資料顯示,勞工階級父母傾向「聽天由命」,專業白領則強調「人定勝天」。

但不分階級的「臺灣家長」都非常重視學校成績,差別在於勞動階級偏重「智育」,借重市場外包;中產階級更強調「雜食學習」,包括才藝的發展與西方文化資本 (如英文、遊學)的培養。

上面的論述看似有道理,但其實也過度簡化不同階層,例如「中產階級」的定義非常廣泛,而勞工階級在臺灣經濟成長的過程中,也可能是「黑手頭家」,因此在經濟資本、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積累上,就未必像研究上如此容易分辨其階級歸屬。

就我自身經驗來說,勞工出身的父母確實比較重視「聽話」這件,這某種程度上跟職業內容相關,在工廠或工地重視紀律與規矩,避免發生工安問題,同樣的觀念就會希望小孩是聽話的。

而白領階級則要看他本身的工作內容,如果是聽命辦事不容出錯的性質,那也有可能如同勞工階級一般要求自己的子女聽話;反之才有可能讓小孩能學習爭取自己的「權利」。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關於長期投資的想法

昨天偶然在 Youtube 上看到了部影片「四種靠槓桿致富的方法,裡面有句話印象滿深刻的:「在量化寬鬆的周期裡,資本效率遠大於勞動效率」,講白話就是錢賺錢的速度比人賺錢快。

如果要感受到錢賺錢速度比人賺錢快,那也得要本金夠多了後才會有感覺,不然就是要時間放夠久,然後選擇的投資標的是適合的。

就像股神巴菲特說: 「人生就像滾雪球,而影響雪球大小的因素有二 ,那就是夠長的坡道和充足的雪量。

1. 夠長的坡道:代表的是時間。在正常狀態下,每個人都可自由運用現金,但及早開始準備投資,利用「時間」來累積財富,卻是自己的「選擇」。

2. 充足的雪量:代表適當的投資產品。波動過劇或大漲大跌的標的,不易累積財富;如同太濕的雪,可能會將雪球完全融化,太乾的雪,又不容易沾附。

假設我準備了一筆本金現在要投入開始滾雪球,我預計的時間是每十年為一個週期,投資至少二十年起跳,那麼該選擇的投資產品有哪些?  

首先先確認自己的期望:

1. 每年或每季均有配息,充當等待時期的現金流。
2. 十年或二十年後股價更有價值。
3. 抗通膨且波動不要太大。
4. 不會倒閉。

根據這些期望條件,我回顧歷史記錄 2000 2020,在過去二十年來,穩定配息且股息成長,再加上每十年股價翻倍的股票有:

1. O (房地產 REITs)
2. UL (聯合利華,消費性產品三大龍頭之一)
3. PG (寶橋,消費性產品三大龍頭之一)
4. MMM (3M,近期因訴訟案件,股價爆跌)
5. PEP (百事可樂,包山包海的品牌)

其實還有其它很多好股票在 2010 ~ 2020 這期間表現非常好,但在 2000 ~ 2010 間就表現普普。

在諸多考量的情況下,我可能會選擇用 O + UL 來做主要配置項目,然後將它們所配發的股利投資 PGMMMPEPCLMLC GSK 及  KMB 等優質股票。

另外,因為希望有多一些的股利配發,免股利稅的英股 ADR 也是值得考慮,但因為近期英鎊匯率波動大,也會影響 ADR 的價格。

基於現金流的需求, BTI 也在此次長期投資的名單內,雖然它過去的長期股價表現不如預期,但確實很難要求一間公司既有高股利又具備穩定的成長性,這不太合常理。 

目前所能想到的組合大致上就是如此,就看之後有沒有新的發現,每年進行資金配置時,會再重新思考一次。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財務自由『股息 Cover 我每一天』心得與感想

昨天趁有空檔的時間,翻閱大俠武林的「股息 Cover 我每一天」,這不是一本武俠小說,而是理財書。

先前大俠在專欄上面分享投資「兆豐金」的文章,我都有仔細閱讀過。

不得不說,他對金融股的具體操作方式,深得我心,也是可以反覆應用的技巧,不講飆股只說明該如何穩穩的為自己累積財富。

雖然網路上很多人都戲謔大俠現在是「訂閱 Cover 我每一天」,但也不能抹滅這本書帶給我們的理財觀念。

因為是快速翻閱這本書,因此單純記錄看完過後的心得,也算是我自己的體悟:

1. 資金控管,避免下跌無力攤平,「本多終勝」考驗的就是資金控管能力。

2. 財務規劃,別將未來的潛力榨乾,過度消費導致喪失人生的彈性,無力投資自己,也不能考量轉職創業進修的可能性。

3. 專注本業,持續投資自己,這是穩定獲利的基石;永遠保持競爭力,維持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

4. 財務自由的定義,假如每年支出為 150 萬,建議被動收入有 300 萬時才說自己為財務自由,利用多出的 150 萬繼續投資並保持適當的運用資金。

5. 要找到個股的慣性,才能用適合的操作方式放大收益。

6. 就算有高報酬率,但如果沒有擴大本金,其獲益都有限,要重壓本金的要素是夠了解個股。

7. 換股的時機: 買房、買地、有更適合的股票(前提是目前股票已經失去了當初投資的要素)。

其中,資金控管觀點助益頗大,財務規劃則是每個人都要懂得的事;專注本業並永遠保持競爭力則是要用一生去努力。

或許這本書在技巧上並沒有太多先前不知道的事情,但其中的心態與做法值得學習,不單純只是投資股票的技術而已。

2021年8月23日 星期一

『拼教養』階級如何影響家庭生活?

階級如何形塑人們的親職態度與教養方式,又如何影響子女的成就與發展? 

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在資源上的落差,不止於金錢、經濟資本的多寡,或是教育、文化資本的高低。

階級經驗也形塑了人們的價值品味、生活方式、生命敘事,以及對於風險與不安全的情緒感受,從而衍生父母在「教養風格與實作」上的差異。

教養是階級秉性的再生產

社會學文獻告訴我們:「父母的教育或職業經驗所培養的社會價值或技能,高度影響其親職態度。」

例如:專業中產階級傾向重視孩子的獨特性與自主,但勞工階級的父母更重視孩子的「聽話」與「對權威的服從」。

父母的育兒風格,也可能源自原生家庭階級的影響。

具有階級優勢的家庭,擁有的不僅是較高的「經濟資本」,也擁有「文化資本」 (如教育、品味、生活風格等)、「社會資本」(人際關係等) 以及「象徵資本」。

這些資本的相互轉換與代間傳遞,在子女身上複製了階級特定的「慣習」。

也就是說,由於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持續暴露、反覆操演食衣育樂各方面的實作,久而久之,在當事人未必意識到的狀況下,身體「自然」體現特定的品味、秉性與生活方式,以促成了階級優勢或劣勢的再生產。

讀到這裡,我的原生家庭應是屬於勞工階級,父母希望小孩能夠「聽話」,但又因為是微型企業主,所以有一定的經濟資本,但在文化資本跟社會資本部份比較欠缺。

至於如何在這些資本間相互轉換,就是我目前正在進行中的事。

『拼教養』全球化影響

西方(尤其是美國)傳播的教養與教育理念,成為台灣解嚴後推動「教育改革」與「親職教育」的重要資源。

經歷了「代間階級流動」、甚至空間流動 (留學、外派工作) 的中產階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積極運用跨國流動的資訊、資源與機會,渴望下一代能開展更全球化的未來。

技術與市場的快速變遷,讓產業結構與動態難以預測,教育與教養需要培育哪些相應知識與技能? 

這個問題不再有固定的答案。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代,醫師、老師及律師等三師或是再加上會計師,都是高社會地位而且薪資穩定的職業選擇;但現在因為健保改革、少子化以及律師錄取名額大增等種種因素,讓當初熱門的職業選擇似乎也變得不再是那麼理想。

多元入學的管道,讓念大學不再是「窄門」,但這同時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促使中產階級父母投入更多資源為孩子提供多方位的學習,或尋求更國際化的「菁英教育」來鞏固其階級。

市場也提供多樣的教育投資,如短期遊學、國際學校、全美語幼稚園等,鼓吹家長增加孩子對外國語言、文化與生活方式的接觸,以培養「世界人」的品味秉性。

對經濟、文化或社會資本豐沛的家庭來說,全球化的浪潮便於他們進行更多樣的教育投資與地理移動。

然而,對於資本不足的家庭,全球化可能是危險的海嘯。

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從小孩還在讀幼稚園時,就在思考未來國小到高中的學區;等小孩上高中或大學後,就想辦法跟有經驗的父母或朋友請教,如果小孩想要出國留學,自己該做哪些財務或心理上的準備。

更有甚者,從國小或國中就開始讀國際班,為之後的留學之路打好基礎,但這些作為都需要經濟、文化及社會資本的支撐才有機會做到。

但我也有朋友還在為抽不到公托而煩惱,更別提要思考多長遠的未來或國際化。

整體來說,台灣的教育費用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且教學水準並不弱於先進國家,還屬於可以仰賴「教育」翻轉階級的社會,不管在哪個階層都是充滿希望。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拼教養』從孩子成為父母

拼教養』這本書嚴格來說算是學術研究下的產物,是台大社會學教授的作品,剛出版時我就已經買進快速看過一遍,但也許是沒有急迫的需求,內容當下看過就忘的差不多了。

最近我老婆同學又再次提到這本書,讓我覺得滿有趣的,難得有人也會對這類書籍有興趣 (因為她有兩個小孩),因此我又把這本書翻出來擷取「重點摘要」。

不同社經地位家庭的「教養策略與困境」大不相同,且親職被視為重要的社會身份與主要認同,同時也是「高度個人化的經驗」。

對「中產階級」來說,不僅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也視自己的親職態度與方式為個人生命經驗的投射與延伸。

看著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我們也試著彌補、療癒自己失落的童年,透過選擇特定的教養方式,展現自我的認同與價值。

重點在於父母如何理解自己的過去「童年經驗、與原生父母的關係」、如何走到現在「自身的階級經驗」,形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與期待。

當代父母為何如此焦慮?
來自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對於教育、教養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同樣的做法,有家長視之為扼殺下一代的競爭力,卻也有養育者認為是尊重適性發展的節奏。

讓孩子作主,究竟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還是父母責任的撤退? 

當代台灣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與親職策略,試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康,弔詭的是,這些保安策略卻經常讓我們感到更不安全。

做父母為何變得這麼難?
相對於上一個世代的父母,當今的家庭不論社會階層或性別分野,其實都投入更多時間與資源來照顧孩子,然而,父母在「教養過程」中卻益發感到徬徨或不確定。

以下有四個主要原因讓「做父母」這件事變得更加困難:

1. 童年與兒童之社會定位的變化
2. 親職成為個人選擇的親密關係
3. 教養變成科學與國家監看的對象
4. 全球化影響下壓縮發展的現代性


兒童之社會地位的變化
在台灣,兒童的社會地位在戰後數十年間有明顯的轉化,折射出台灣社會壓縮快速的變遷。

在充斥反共宣傳與政治動員的年代,養育兒童旨在培養「國家的戰備力」與「家庭的勞動力」。

戰後初期,生太多與養不活都是家庭面對的直接威脅與風險。隨著經濟起飛與政治民主化,台灣兒童逐漸轉變為消費、教育、福利的主體,「愛的教育」成為教養的新正統。

基於童年意義的轉變,父母的責任相應擴大,不只要養,而且要分擔教育的任務。

對當代的父母來說,教養過程及其不確定的後果,反而成為不安全與焦慮的來源。


親職成為個人選擇與純粹關係
華人傳統觀念認為養兒育女是一種社會交換的「代間契約」。

父母有傳宗接代的責任,也有照顧與栽培子女的義務,在孝親的道德規範下,子女被期待成年後奉養父母、報答親恩。

換句話說,栽培子女是一種「延遲的投資」,子女的成就不僅能光宗耀祖,也將保障父母年邁時的福祉。

孝親傳統在當代台灣社會仍然重要,但代間交換不再單純依靠法律規範或家長權威等外部力量;無論是父母對子女的支持,或是子女對父母的回饋,都要植基在「情感互惠」的基礎上。

純粹關係」:父母之所以養育子女,主要是基於親子關係本身提供的情感滿足,而非寄與未來可轉化為外部報酬 (如養兒防老),或只是克盡外界強加的制度性責任。

當人們「選擇」成為父母,並選擇在年紀較大、「準備好」的時候生養子女,往往意味著他們對此身分有更強的認同,並預期投入密集的情感勞動。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期待BNT的到來

歷經了三個月的時間,台灣終於把每天幾百例的確診數壓到剩個位數確診,且第一劑接種率也突破30%,包括我也已經打完AZ第一劑快三週了。當全家人都接種完第一劑後,確實有比較心安的感覺,再來就是希望能夠順利接種第二劑,如此一來就能踏出正常生活的第一步。

最近聽到比較理想的消息是,BNT有望在九月底來台第一批貨,預計有百萬劑,估計我們這批打AZ的人,有可能在10月或11月時混打BNT,當然這是理想。好想早日迎接正常生活阿,整整悶了三個月,確實不好受。

高端疫苗也開始進行預約,並開放施打年齡到20歲,這次群眾最不滿的估計就是這個事件,不過我並沒有參加這個大型人體實驗的意願,讓我們看看政府後續如何回應高端事件。

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好多人在分享投資美股的經驗

最近在 Youtube 上面看到越來越多人分享投資美股的經驗,回想起自己當初投入美股也是因為看到 Youtube 上面的一個影片分享,當時的標的就是房地產 REITs  『O』,然後從複委託開始投資,接著才是海外券商。

其實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滿重要的,因為以前一直都沒有往美股投資那邊想,雖然很早就接觸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但僅限於台股及基金等投資標的。

感謝現在的資訊發達,讓我可以快速入門,然後在美股這個大平台上面,投資世界級的公司。

越來越多人分享,這也代表投資美股的門檻越來越低了,對於一些「高資產」的人來說,美股投資的海外收入,免稅額非常高,這也是一個優勢,否則本身所得就高再加上股利所得,可能大部份收入都得貢獻給「國稅局」吧! 

而如今 Youtube 上面專業的頻道越來越多,可以免費獲得很多新知,感覺真的是很棒,上星期天下午就幾乎把時間花在整理英股 ADR 上面。

美股配息的方式是比較符合我自己投資的習慣,因為大多數是季配息,就算股價短時間內被套牢,也可以擁有股息收入,比較有分享公司經營成果的感覺,而非只是把股票當成「賭博」的工具。

這點在台股就比較難,一年才配一次息的情況下,往往會等到沒耐心。

提早領息也可以提早再投資,不讓任何一分錢浪費它的「時間價值」,錢滾動起來的感覺,在美股投資這裡很明顯。

當然還要講到美股所謂的「股息成長股」,也就是股息每年都在成長,這點台股比較沒辦法跟上。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再加上可以投資美股個股的「選擇權」,未來投資的部份重心會轉往美股,同時認識世界上不同的產業價值。

2021年8月17日 星期二

台股連跌9天

不知不覺台股已經連跌9天了,從萬八的高點眼看著就要殺到萬六,雖說指數的下跌不代表個股下跌,但確實會壓抑股價的表現。其實上半年大多數公司都是賺大錢的,當然股市表現未來的期待,也可能是對下半年的展望沒這麼樂觀。整體的交易量持續萎縮,這倒是考驗公司基本面的時候到了,趁這時候買進有潛力的公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存股心態來說,還巴不得看好的公司多跌一點,可以趁機多買一些,然後再期望公司今年多賺點錢,明年股利多發一些,這樣才是良性循環。時間每個人都有,端看如何運用,要看到複利效果,得有耐心。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 (四) 行為金融學為何?

先前在"不當行為"一書中,其實也有提到目前行為經濟學應用最廣泛的地方就是金融學,也就是所謂的行為金融學,以下就是本書對於傳統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簡單介紹:
學科分類: 台灣 (由上而下: 領域 --> 學門 --> 學類)

傳統金融人才的標準培養路徑:大學主修數學->碩士主修應用經濟學->博士主修金融學

說到傳統金融學就必須提到"效率市場假說",傳統金融學認為,金融學是經濟學基本理論在金融市場的展現而已;而經濟學的最基本假設始 "人是理性的"。在均衡的市場條件下,我們在任何時刻觀察到的金融資產價格都是那個時刻所有資訊的準確反映,這就是"效率市場假說",它是傳統金融學根上的理論。

行為金融學則認為金融學屬於"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是與"人"相關的社會運行規律。在金融市場上,買什麼賣什麼的決策都是由人做出的,因此金融學當然應該先從人出發研究問題,而不是從數學出發;而人是怎麼想、怎麼做的,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系統地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金融學,由此開創了"行為金融學派"。

相比傳統金融學,行為金融學更貼近實戰,行為金融學最適用的領域是投資實戰、制定交易策略。人們常見的所謂"量化交易策略",大多數都是以行為金融學理論為基礎的。在金融市場上,那些原來在大學裡當金融學教授,後來轉做投資實務的人,一般都是行為金融學家,而傳統金融學家做研究的多,做實務的少。很多教授之所以轉去做投資實務,原因很簡單,因為投資實務所獲得的收益高,而且制定行為金融學的交易策略甚至不需要建構一支龐大的團隊,也不需要雇用很多分析師去各家公司做調查,很多成功的行為金融交易團隊甚至只有幾個人。

以上為簡單的介紹,我個人對於量化交易策略有點興趣,講到量化交易就得先提到"程式交易"這件事,也就是說又得要寫程式了! 最近大學入學條件也有了些改變,知名大學商學院紛紛改變錄取條件,積極爭取自然組的學生,其實也是反應了商學院也需要跟理工學院一樣的基礎學科能力 "數學" 及 "程式撰寫邏輯"。現代社會要生存也是上面兩種能力再加上"語言能力",這邊的語言能力不單指英文好不好,還包括中文寫作以及溝通能力等,就跟程式語言一樣,寫作能力好同時也代表表達能力、組織能力以及邏輯能力都會有一定水準。

人的寫作能力應當是可以累積的,只是寫長篇大論的文章如學術論文等,當然跟一般的散文或小說體不一樣,當我每次寫論文時都覺得心累,但寫完後卻又有完成一件了不起的事的感覺。"要有輸入才會有輸出",我現在反過來要求自己每天要輸出,藉此來提醒自己要積極獲取新知,日積月累後總有所得,這一生的清單中出版一本自己滿意的書,應該排在靠前的位置上。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 (三) "應該是"與"實際是"

 "應該是"與"實際是"  其實可以對照到我常用的 "理論上" 與 "實務上",任何學科和領域都可以用這兩種方式思考問題。

物理學從"應該是"的角度看待宇宙的運作規律認為一切都是均衡的呈現;而在生物學看來,每個物種"實際是"在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中捕捉生存機會,以完成自我的反覆運算升級。法學家從"應該是"的角度,保證司法體系從長遠來看能維持公平;而律師則蒐集證據,從 "實際是"的角度為委託人爭取權益。

在看待任何領域的事物時,"應該是"的視角幫我們掌握長遠基準,"實際是"的視角幫我們理解當下發生的事情。

其實這個問題在工程學門也經常討論,教科書教的理論與現實應用上的變通,這中間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差異,理論上的創新不代表實務上的突破,反之實務上的突破也可能是在種種條件限制下的個案,不足以形成新的理論。在我唸碩士班的時候,總是希望能在理論上有突破,同時也能實際應用在工程端,小孩才做選擇嘛,我兩個都要,也因此吃足了苦頭,最後雖然算有達成目標,也促成了到國外唸博士班的契機,但也發現這樣的出發點在理論上的突破非常有限,往往也非泛用的解決方法,因為一開始就考慮到應用在某個地方,就會是先天上的限制,也會影響思考的方向,學術或理論上的貢獻非常有限。

博士班的研究就偏純理論上的探討與突破,雖然最後也沒做出多大貢獻,且實務上的應用在我畢業多年後,也未見有甚麼地方適用,但這個過程卻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或許別太執著於某些點,更能讓腦中的思維解放,當然,最後我還是順利畢業了。

創業後又去念MBA,經歷了一連串的事件後,反思很多時候進入新的環境或新的挑戰,我都會帶著既有的思維或想法去設定目標,但最後往往都不如預期,然後在回顧時才發現原先自己的認知是有侷限性的,這也是我個性上的一個大毛病。現在也努力在調整自己的做事方式,遇到未知的事物時,應該先在潛意識中跟自己對話,不要排斥或抗拒它,然後慢慢熟悉後,再用最適合的方式面對並設定目標。這種開放性的心態與思維,是我一直欠缺的部份,雖然後期發現這個毛病後盡量去克服,但成效有限,人在可塑性最高的時候刻下的痕跡,後面要慢慢磨平不容易。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說來簡單,做起來很困難,要時時刻刻保持"應該是"與"實際是"的視角來觀察生活或工作上的事物,並且把自己的思維與心態調整為開放式,別活在自己狹隘的三觀中。

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疫苗注射後的兩週

目前看起來 AZ 第一劑的副作用真的比較大,周遭打莫德納的人,第一劑都只是手臂酸痛而已,不像我發燒的那兩天超級不舒服,然後一個星期內都非常疲倦。現在已經過兩週,值得慶幸的是我還活著,應該已有抗體產生,現在比較敢出門了。

昨天開始恢復正常且規律的活動,例如運動、看書寫心得等,尤其是運動,兩個星期沒動真的有差,看來這年紀還是要靠每天運動來維持身體的狀態,身心經過這段期間的調整後,應該卓有成效,接下來應該可以漸漸步入正軌。

台灣人的正常生活不知道何時才會到來,希望我能早日打完第二劑,且整體的接種率早日突破60%,或許就有機會正常化,老天保佑。

2021年8月13日 星期五

關於社區店面的疑惑

疫情期間,造就外送平台的崛起,再加上網路電商提供的服務越來越完整,人們的消費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

社區街邊的店面,生意也越來越難做了,因此都陸續轉型為以「體驗」為主的服務內容,就是需要到店才有感的,而非可以在網路上比價的商品。

以上說法是主流觀點,那就是街邊店已死,未來只有網路電商、連鎖店以及購物中心能夠存活。

但昨天去驗車,等待的同時順便看看周圍社區發展的狀況,逛了一陣子後,心中滿滿的疑問。

這個社區雖然有一間大型醫院的分院,但裡面的大樓早在十幾年前就都完工出售了,再加上近年來沒看到有大型新建案,理論上進駐人口應該沒有增長才對。

但這幾年每次路過都發現,社區的店面越開越多,商業氛圍越來越濃厚,現在連原本是巷子內居家的一樓,都被拿來開店。

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發生這種狀況,是區域內人口的整體消費能力變高了嗎? 還是其它因素?

街邊店或是社區型的店面到底還有沒有未來呢?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讓人變廢的兩種方式

昨天看 Youtube 有人分享怎麼讓一個人廢掉,第一種就是熟知的甚麼事都不做,每天無所事事,久而久之就廢掉了。

第二種的說法比較有趣,讓一個人每天忙到沒時間思考跟進修,都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時間一久,人也就廢掉了。

也就是說,在熟悉的事物上面忙到沒時間進步,也是種變相的安逸嗎? 

這種應該算是隱性的廢掉,因為在多數人眼中是很積極在工作,努力在賺錢,但默默地把自己未來的「競爭力」喪失掉。

其實這個論點我 50% 認同,因為大多數人就是第二種方式,但也是有人很成功,類似日本的達人等級。

差異點應該在於工作的過程中,是不是能「自我成長」吧,如果工作過程中沒辦法再帶來成長,就必須要額外花時間進修。

「在職進修」其實不容易,現代人成年後都具有多重身份,要犧牲時間精力進修,對多數人來說就要能看到實實在在的幫助;但進修其實都是隱性助益,不容易在短期內看到成效。

先付出、後收穫,其實違反人的天性,更何況連「收穫」在哪都不清楚的情況下,不如先專注在眼前的利益上,至少也比無所事事好吧!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資產配置的想法與方向

昨天開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時,一邊在想接下來該怎麼規劃收入來源以及配置相對應的資產;未來我的收入來源應該要有四個主要部份: 工作收入、台股股利、美股股利以及房地產租金。

四條腿支撐會比較有力,任一方向出問題時也比較不擔心,有效分攤風險。

但該如何同時在這幾個方向有所收益,甚至慢慢擴大,就是需要長時間佈局了。

再來應該要思考該怎麼做能達成目標,畢竟資產的成長是一環扣一環,要高收益勢必得面對高風險,這中間的平衡確實有點難掌握。

但不管怎麼說,還是得這樣做才行,這個時代只仰賴「單一收入來源」的風險更高;但每個人一天的時間就這麼多,要有優先順序的判斷及取捨,來達成「資產配置利益最大化及風險控管」的目標。

將資產配置好後,就能發揮它的時間價值,這時我每一天的時間總量雖然不變,但可以透過資產來放大我的「時間效益」。

舉例來說,當我成為資產管理公司的老闆,我的資產則變成員工;當我在放假、睡覺、旅遊以及任何不工作的時間,我的員工還是持續在為我工作,貢獻它的「時間價值」。

最常見的資產配置莫過於銀行定存,當我們把一筆資金定存時,不管定存期間我做了什麼事,還是能領到這筆資產的時間價值 →「利息」。

股票、債券、房地產或衍生性金融商品等資產都有著相似的特性,但平行的時間卻有著不同的時間價值與風險係數;而我們個人的時間價值,就等於合理配置這些資產後的時間價值總和。

整理以上的思考邏輯,首先是為什麼 (Why) 要做資產配置,再來是要如何 (How) 做,最後才是要做什麼樣 (What) 的資產配置。

Why: 只仰賴「單一收入來源」的風險過高,必須要有效分攤風險。

How: 思考未來想要有哪些收入來源;我自己是設定為四個收入來源,分別為工作收入、台股股利、美股股利以及房地產租金。

What: 根據想要的收入來源去建立相對應的資產,並做好資產配置利益最大化及風險控管。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貨櫃三雄爆發中

H1 的財報開出來,果然長榮跟萬海的 EPS 都破 15,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7月營收,雙雙再創新高,尤其是長榮一口氣月增超過 20% 達到 450 億元大關,萬海則是月增13%超過 200 億元。因為7月營收主要來自6月或5月的運價反應,據此判斷,長榮跟萬海的營收在8月應該又會再創新高,長榮有可能直接到達500億的門檻,而萬海則是瞄準220億~250億的數字。

從半年報跟營收數字看來,長榮跟萬海的7月 EPS 可能都在4 上下徘徊,而8月跟9月營收應該會持續月增,也就是說接下來看到的 Q3 要挑戰半年的獲利。在3月法說會時,多數法人預估Q4會轉淡,但現在看來,9月要繼續調漲附加費用,持續塞港搶船搶櫃,可以預期10月的營收非但不會下滑,還可能持續月增。

如果 Q4 營收沒有明顯的下滑,那有非常大的機會長榮及萬海今年獲利會挑戰 EPS 35 ~ 40間,這確實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但由於先前已經有所期待並也持續反應在股價上,現在的關鍵點反而落在明年營收是否能持續在高檔,以及所謂的國巨模式會不會也發生在長榮及萬海身上。我個人判斷明年的獲利可能不低於今年,至於理由先前幾篇文章大致上都講過,近期疫情又再度爆發,實在難以判斷高運價會持續到何時。

如果明年延續今年的獲利模式,那確實可以期待明年的股利發放,滿期待是不是能發20元以上的股利,應該會爽到飛起來吧!







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奇亞幣收益 - 官方農場與 HPOOL 的黃金交叉

這天的到來比我預期中的早,當然官方農場的數量還不及 HPOOL,但收益昨天已經超過去了,實現黃金交叉,預計明後天數量也會超過去。其實以官方農場的分配方式(87.5%進農場分配,12.5% 歸屬爆幣的人),竟然在收益方面還超過 HPOOL 這麼多,這不就代表先前 HPOOL 截留下來的有多誇張,但先前沒得選只好如此,況且截至目前 HPOOL 還是整體最大的農場,只是勢頭慢慢被 Space Pool 追上了。

至於整體的置換時間,預期還要再一個月,每天照看這幾台機器也變成了一種習慣性的反射動作。最近奇亞幣的波動還滿大的,但我想這三年就默默地種幣就好,別想太多,決勝點在三年後或六年後。

本以為隨著時間過去,疫苗接種率的提升,會讓生活走向正常化,可是警戒雖然降級了,還是很難逃脫染疫的恐懼感,尤其是台灣目前疫苗短缺,打完第一劑的等第二劑,大多數人連第一劑都還沒施打,真心懷疑年底前能否回歸正常生活。美國施打兩劑以上的比率已經超過50%,但近期確診人數又回到高峰,現在這疫情是要跟人類不死不休就對了,這個大流行病會在歷史上記下重重的一筆。

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

受教育重要,還是改變環境重要?

昨天看了篇文章,讓我有些反思,以前都聽人說「教育改變人生」或「教育翻轉」等說法,在現代高等教育如此發達的台灣,是不是還有這神奇的魔力呢?

據昨天文章的描述,農村出身的小孩真的苦,讀書我認為是一個改變生活環境的機會。

倒不是說讀書本身有多了不起,但隨著國中、高中到大學、研究所,甚至博士班,因為不同的學習機會而帶來生活環境的轉變,以及同儕的多元化組合,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翻轉的原因。

但以台灣的發達城市來說,如果一直都待在台北,或許也沒有太大的感受,可能一直到了大學才會覺得有些不同;但對於偏鄉的小孩來說,或許差異就很大了。

教育翻轉人生的說法,可能在中國大陸會相對有感,從深山中走出來的小孩到大城市上學,然後留下來工作與生活,這也是我一個博士班好朋友的真實寫照。

說到這,台灣的整體教育平均水準還是滿高的,但如果要期待教育能翻轉人生,那可能就得再想想你的生活環境是否真的有被改變,眼界是不是真的提高了呢?

2021年8月4日 星期三

超級疲倦感

也不知道是AZ疫苗的副作用,又或是自己的心理作用,這幾天超級疲倦,一直想睡覺,昨晚撐到飯後洗完澡,才晚上8點多就跑去睡,一直睡到今天早上快7點才起來,都睡這麼久了還是沒有睡飽的感覺。

如果繼續維持這種狀態,那真的甚麼事都不用做了,希望早日恢復正常。

在我昏睡的時候,昨天美股算小跌吧,但我的持股重創,看來主跌是能源股,不過這幾個月下來,跌跌漲漲的也習慣了,反正股利還是穩穩領,拿到的錢繼續投資滾動吧!  所以其實我反而希望幾檔持股別漲太快,讓我可以繼續投資,這幾年建立整個投資模式後,再來就相對輕鬆了。

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

航運股與面板股還有沒有未來?

先前在大笨蛋理論一文中,有提到要分享航運股跟面板股的狀況,現在趕緊來補上感想。

半年報要公布的前夕 (友達、群創已公布),來看看面板三喵及貨櫃三雄的狀態,友達、群創的半年報相當漂亮,兩家的 EPS 都超過 3元,就目前收集到的資料來說,全年確實有機會達成 EPS 6~7元的目標,但現在兩家的股價都還在低點,主要原因還是市場對面板的前景相對保守,加上 2019 有大虧一百多億的紀錄,因此就算財報漂亮,公司負責人出來喊話都無法降低投資人戒慎恐懼的心理,但這部份我很久以前就有自己的判斷跟解讀,幾個月前已經發過文,所以從那之後我就陸續在低點慢慢買進建立持股,展望明年。

其實航運股有類似的問題,但因為現在市場變化太多,其實沒人說的準明年會怎麼變化,馬士基再度上修它們今年度的全年財測,也就是說全球龍頭年初說的都完全錯誤了,一般投資人如果是要靠機構出的分析報告做股票,就可能會漏掉鑽石。

就因為面板股跟航運股過往都有讓人害怕的紀錄,因此在判斷上它就有可能是價值投資的機會,現在貨櫃三雄還在盤整,很多人在算籌碼,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只要想著明年時看今年的 EPS有 35 以上,然後股利有可能配發50%,再來思考市場可能會給予這樣的狀況多少價格即可。或許明年的獲利不比今年或超過今年,但應該不會像 2018 國巨那樣的懸崖式下墜。而我自己的判斷,當全球供應鏈混亂成現在這個樣子,要恢復可能也是得等到明年中後了,也許得看到 2023 年新船下水及疫情趨緩後,才能有所幫助。

講了這麼多,其實我明年也得思考是要高價出清面板及航運股,還是要續抱分享經營的利潤。把金雞母宰了,就要換等值且有潛力的資產,或許也可以前進商用不動產,這部份就等明年再考慮吧!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中長期目標或興趣愛好需要穩定的現金流支撐!

昨天偶然的機會,去以前最愛參考的研究團隊網頁看了一下最新的文章發表,回首創業這幾年,確實跟原本創業的初衷漸行漸遠,當年在小房間裡看著論文做實驗的演算法,反而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但這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與試誤。

當公司創立後每個月的支出,無法用既有的現金流來彌補產生虧損時,經營方向就會慢慢轉向能在「短期獲取現金流」的那條路,而這也背離了最開始的想法

或許有人會說,這才是現實生活啦,當初太理想啦,啪啦啪啦的,但無法否認的是最早的投入確實創造多年來穩定的收益,反倒是改變方向後的投資及開發,幾乎都是在當下見效,無法有「持續性收益」

當然這點跟一開始產品的方向就有關係,但如果開發方向是在一年內能看到錢的範圍內,那就「不會挑戰太困難的目標,而是用價格競爭及服務取勝」,當這兩者都不再具有優勢時,隨時都可以被取代。

一間新創公司如何能投入一個需要好幾年才能驗證成功與否的產品呢? 這個問題好難,跟自己的「人生方向」該怎麼選一樣難,所以我才會寫了這樣的一個標題。

公司跟個人一樣,都有需要負責任的對象,「公司經營者要對股東負責」,至於要不要對員工負責這點見仁見智,「個人則要對家庭負責」

今天經營公司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那股東絕對噴死你,但支出超過收入,不用資本額來燒,那該怎麼辦?  

這也就是為何現在創業大多採取「短平快」的做法,小本經營沒錢燒,就想辦法找錢活下去,本來想做產品技術,先等一下,接案有錢賺先做,最後「產品公司變接案公司,創業理想變成榨乾員工的時間換求公司生存」

員工也不是笨蛋,都是賣時間怎麼不會選比較有未來的公司去賣,最後留下來的都是沒地方去的人。

同樣道理,不管是創業家還是受雇員工,都要為家庭負責,總不能說一句我有理想要奮鬥,然後讓家人喝西北風,完全看不到希望在哪。

要知道家人之所以會「支持」你的理想,有時候不是真的懂你在想啥,而是願意「相信」你未來有好的發展而賭一把,要是遲遲看不到成果,誰能繼續支持下去?

所以說,就我目前的觀點來說,不管公司或個人,當你真的有信心從事某些「高風險性質」的想法時,別忘記先儲備糧食,想辦法把「短期穩定的現金流」做起來。

否則會同時面臨兩邊的壓力,從而放棄自己最初的想法與目標,然後才來感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之類的話。

當然,從來就沒有過「長線思考」「規劃中長期目標」的人可以直接跳過,過一天算一天不是壞事,但將來回首過去時應該會有點虛,不知道自己人生留下甚麼足跡,以及「認真為了甚麼拼過一把」

更重要的是,眼前沒有直接的風險,有時反而是人生的「最大風險」,懂得的人就懂。

至於「穩定的現金流」到底要怎麼做到,這個應該很多人都在思考,「可以當人誰要當狗,誰無理想只是感嘆」

坦白說,還沒有想到一個較好的方法,來解決「技術型創業」所面臨的困境,除了募資募多一點外,還是會有其他風險跟成本存在。

從個人角度來說,我能想到的就是別佔用自己太多時間的「投資策略」,或是前期要投入較多時間,但後續可以「自動運轉」的機制,不然你的時間都花在短期的現金流上,也別想甚麼其他規劃了。

寫到現在,我自己看了都覺得難,不過這就是一個大方向,取決於要不要先這樣做規劃,然後再想辦法「執行到位」。

現在很多書或 Youtuber 都在講「被動收入」、「財務自由」等,但就我的觀念來說,每天無所事事才是種折磨,有穩定的現金流不是讓你當廢人,而是能去從事更需要長時間投入的事情,可能無法為你帶來金錢上的收益,但絕對要讓自己的人生受益

讓我們先努力建立穩定的現金流吧!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伴隨奧運而來的AZ疫苗副作用

假日兩天,有許多台灣選手的比賽,都很有機會拿牌,本來就預計要好好守在電視機前集氣加油,誰知道星期五打的AZ疫苗副作用,在週五晚上開始發威,先是微燒,然後凌晨開始高燒到39度,完全無法入睡,只好起來吃藥,待稍微退燒先睡一下,週六就是在昏昏沈沈中渡過,但也守到男雙金牌的出現,振奮人心。

週日早上狀況已經有好轉,剛好就可以邊等待復原邊看台灣選手表現,令人驚訝的是高爾夫選手竟然從墊底位置爬到銅牌,加洞賽時 PTT 鄉民一堆人在幫忙吹風,我們都是一日球迷,但也都希望自家選手能勝出,他也做到了! 再來就是晚上的鞍馬單項決賽,等這刻很久了,彷彿很久以前的記憶都陸續出現在腦中,從我看奧運高手的藤卷駿來認識體操項目,到翻滾吧系列的記錄片與商業電影,最廣為人知的應該還是翻滾吧!阿信這部由彭于晏主要的體操電影,但這卻是在記錄好幾個人努力十幾年快二十年的人生,而今天我們看過紀錄片的人就是在幫其中的兩位主角加油打氣,希望他們能夢想成真。

小時候開始練習的湯馬士迴旋,一路伴隨著直到奧運的舞台上耀眼奪目,這一刻阿信教練與李智凱等到了! 雖說結果沒能擊敗英國選手,拿到了銀牌,但他已經做出了最高的完成度,這一刻他沒有留下任何遺憾,而是可以抬頭挺胸對一路苦練的自己說 "你做的對",也可以跟當年翻滾吧!男孩紀錄片裡的菜市場凱說 "你真的做到了"。接下來,他們挑戰的是自己,而回首這十幾年的苦練,一切都是無比值得。我在台灣的現實人生中,看到只有在日本運動漫畫中才有的獨特場景,堅持、努力、奮鬥與不認輸,在某一瞬間我看到漫畫主角在現實中的樣貌,感動不已!

小戴的金牌戰昨天也守在電視機前看完全場,很精彩的比賽,但因為我沒有從頭參與到尾的感覺,對比鞍馬單項的決賽就相對無感一些,但還是恭喜獲得銀牌,都是史上第一次拿獎的項目,太棒了! 身體原本還存在不適的感覺,就在觀賞這些比賽的過程中,慢慢消失了,或許心理也會影響生理吧! 當人們透過某種方式認定努力還是有意義或會成功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散發出一種力量,體育競賽往往都能放大這種感覺,連觀眾都身有同感。

台灣隊加油,再繼續力拼獎牌,台灣人也加油,把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唯有自身的投入才有機會造就體育強國,這才是國力的展現,而非只是政府單方面的扶持而已。而我因為剛看完排球少年,因此也想支持一下排球隊,台灣這次沒入選,只能繼續支持日本往前邁進,日本男排昨天也確定進8強,衝阿!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