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 星期一

『資本社會下的10個殘酷觀察』讀後感與心得

看到一篇網路的轉載文章「資本社會下的10個殘酷觀察:沒有富爸爸更要努力」,雖然它是發表在商周財富網上,但我仔細去追溯文章來源,作者是一位名為「生活中的程式」,在他 FB 上發表的文章。

雖然作者不是職業作家,但其內容卻值得深思,他用了些反諷的語氣,來整理所看到的社會現實與心得。

因此,我也想針對有共鳴的部份,寫下感想。

1. 做對選擇才有機會:環境>選擇>努力

賽道很重要,在台灣除了傳統的醫牙專業,再來就是電資金相關產業會比較吃香;這邊吃香的意思是,在這個產業的薪資中位數,可能已經是另外一個產業的天花板了。

薪資想要到達產業的天花板,那得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好機緣才可以做到,但產業的薪資中位數就相對簡單很多,這兩者所付出的努力絕對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但就金錢上的回報卻差不多。

2. 認知並接受教育與背景所帶來的巨大差異

我大致認同作者的說法,尤其「家庭教育」是影響習慣養成的關鍵因素。

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良好且穩定的家庭來支撐的,雖然會有一些特例,但壞習慣的養成通常比好習慣更快;如果家庭教育都是負面的榜樣,那小孩也只能有樣學樣,這些習慣養成後根深柢固,會跟隨一輩子,要透過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糾正非常困難。

3. 自出生後打的都是團體戰

這個議題先前討論過,我直接分享以前寫的心得「努力,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多的選擇!」,其中畢德歐夫說到:「一定要有一代犧牲打,第二代接棒看看能不能突破中產階級的上限,第三代就多了很多機會。」

正視人生而不平等,但我們有機會透過學習,讓自己變的比原來更好,不要輕易放棄。

4. 翻轉世代財富階級

作者的論述「認清自己是第幾棒,並設下合理可達成的目標。」跟畢德歐夫講的大同小異,但針對作者所說:「以前台灣錢淹腳目時的確只要肯做,幾乎做什麼都可以發家(賺大錢)」,我就有些不同的見解。

先前從台灣總體經濟的角度,討論過「台灣錢淹腳目」的時空背景,在那個時代也是中小企業主比較容易賺到錢,一般上班族還是要待對公司才有機會一起成長。

討論的細節詳見:「1990年後的台灣經濟奇蹟。

5. 別忽視「學歷」對職涯的影響力

這點我認同,成績、學經歷不是唯一,但沒有的話你要多付出 5 年~10 年的努力。

雖然很多人或專家都說學歷會越來越不重要,但他們有可能是「倖存者偏差」,因為在台灣似乎看不出這個趨勢;當升遷競爭或跳槽時,反倒是經歷可能差異不大,很難比出高下,而學歷這個相對客觀的條件會被用放大鏡檢視。

曾任台北市議員的網紅呱吉說:「沒學歷不會完蛋,但人生會變困難模式。

6. 學經歷背後代表的環境與資源

一個好的平台可以把努力的成果放大,這點無庸置疑,因為更容易被看見、被認同;但也請別忘記要登上這個平台,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及努力。

同時,在好的平台上,也更容易被人用放大鏡檢視,這就會引起種種的外在壓力。

任何事都是一體兩面,有好就有壞,盡可能放大好處所帶來的效果,並降低壞處所帶來的影響。

7. 當別人有車坐時,你必須跑起來

作者說:「你必須比別人更努力,每個機會都把握住並想辦法做到最好,你的後代才有機會無視這些重重阻礙。」

這點其實又回到上面討論的第三點,重點還是勉勵自己不管遇到甚麼樣的狀況,都別輕易躺平;自己如果是在不公平的起跑點,那就想辦法讓下一代有更多的選擇,請參考「努力,為了讓下一代有更多的選擇!

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如何克服激烈運動後的疲倦感,維持運動習慣?

今天差點打斷我連續兩個月不中斷的運動習慣,其原因就是昨天跑去跟學弟們打了場籃球,因為人數不夠多,我們在場上打了快 90 分鐘沒有休息,造成今天極度疲倦的感覺。

事實上,昨晚我還嫌運動量不夠多,在身體整個熱開的情況下,又加踩了 50 分鐘的「心肺交叉機」,而且阻力跟坡度的設定跟先前一樣,絲毫沒有放水。

昨天睡前,我都還覺得體力滿滿,對於今天的身體狀況應該影響不大,誰知道我過度自信了!

今早只覺得有點疲倦,但不影響精神狀態,還是把該做的事都做一做,轉眼間就中午了。

當我想著把正在閱讀的書,先看到一個段落後再去吃午餐時,突然一陣強烈的疲憊感襲來,於是我打算先去睡個午覺,然後再吃飯。

誰知道這一覺下去,我差點就爬不起來,原先只設定小睡 30 分鐘,結果一延再延,最後實際睡了快兩小時。

在睡眠中身體開始遲發性酸痛,讓我起來時全身酸痛不已,原來這就是昨天激烈運動後的代價。

挺著全身的不適,還是把該做的事繼續做完,但此時我在想,晚上該怎麼運動呢? 依照現在的狀態,肯定會很想閃掉今天的運動計劃。

於是,我決定先提早吃晚餐,先餵飽肚子,讓身體獲得一段比較長的休息時間,也讓我可以聚精會神地對抗身體的疲倦感、對抗自己的惰性。

幸好踩「心肺交叉機」不傷膝蓋,而且擺在家中,讓我自己完全沒理由不去運動,在設定好的情境下,我終於還是克服了心魔,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乖乖地完成運動計畫,維持運動習慣。

這個過程讓我回想到國小時練田徑隊,每天早上都被教練叫去跑山,一次又一次的衝刺讓身體早就疲憊不堪,但還是在教練的要求下,繼續跑。

在外在力量的監督下,我們是被動的遵守命令,強迫自己執行;但如果只有自己要求自己時,能否好好地養成習慣呢?

幸好如何養成習慣的難題,我已經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得到解法,透過塑造適當的環境、工具與氛圍,讓自己自然而然的去做,而不是一直靠意志力硬扛。

偶爾的爆發力不難,但要維持穩定的輸出卻是難上加難;這在我今年的「習慣養成」實驗中,有著非常深刻的感受,很多時候「續航力」才是關鍵。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連續兩個月寫部落格文章以及運動,沒有一天中斷;現在還不知道能撐到何時,是不是真的能變成一生的好習慣,我期望能夠做到。

『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 1990-2020』產業組織的變與不變

坦白說,這本書的每個章節,我都覺得非常重要與精彩,說是要做重點摘要,但看著看著,我很難萃取其精華,因為字裡行間都是重點。

或許是我的功力不足或是見識太淺,但也因此學到更多東西,對於台灣經濟與產業發展的認知又更上了一層樓。

台灣目前的大企業,大多都是由當年的中小企業成功產業轉型而來,但其商業模式竟然沒有太大的轉變,這也是我們跟日韓產業發展上最大的不同。

很特別的是,台灣現存的工具機產業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這麼多年來沒有太顯著的成長,但也沒有因此而凋零,還是能在特定市場生存,這本身就非易事。

在產業網路不變下,純粹靠「技術學習」來完成「產業升級」就是工具機產業。

另外,凸顯台灣「產業組織」轉型的基本原則是「不與客戶爭」;這點即使是現在貴為護國神山的半導體產業,也是抱持同樣的原則,這也可以說是台灣的產業特色。

仔細分析本書的寫作模式,從『知識寫作的分類』來區分,屬於「脈絡型」、「分析型」、「翻案型」、「經驗型」以及「熱點型」等五種方向的混合寫作;就算不論內容的紮實程度,光是寫作技巧以及陳述的方式就很值得學習。

其實我是想繼續寫感想的,每看完一段都覺得有所獲得,但繼續寫下去應該寫不完,只能等到以後有時間再進行更仔細的分析與討論。


本章重點摘要如下:

企業是為生產而設立的組織,但沒有企業可以獨力完成生產工作,企業間彼此合作完成生產的型態,稱為「產業組織」。

產業組織可以用以下元素描繪:「企業的規模」、「企業營運的範圍」、「企業間的相互關係」。

產業組織的形成受各國政治、社會、文化以及歷史因素等影響;產業組織會影響產業競爭力,因此各國的競爭力也與其社會文化的底蘊相關。

相同的產業組織在完成初步工業化後,因產業競爭環境改變,需要調整才能維持競爭力;但產業組織的運作又不能背離社會文化的底蘊,因此調整並非易事。

產業組織的改造十分困難,因為它是「結構性問題」,不是技術性問題,也不是產品組合的問題。

台灣產業組織的特徵是:

1. 企業規模小。

2. 企業營運範圍狹窄 (專業化程度高)。

3. 企業間合作密切。

企業規模小而專業化程度高,可以說是台灣產業組織最突出的特色,一般而言是不利於工業化的,台灣能成功克服此一限制條件,是仰賴企業間的緊密合作關係。

在工業化後期,台灣的企業規模由小變大,營業範圍也稍微拓寬,但企業間合作關係,尤其與國際企業的合作關係幾乎不變;產業結構的變與不變,決定產業轉型的路徑。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工業的主力部隊並非政策的特別設計,而是政治和社會發展的自然結果。

從經濟發展的原理來看,工業化需要大量的資本,才能實現規模生產的效益,因此通常會把資金集中在某些企業,快速進行工業化。

對於國內市場,政府某種程度奉行三民主義「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的理念,因此台灣的民間企業並沒有國內市場的庇蔭,只能在國際市場上一爭高下,政府也積極鼓勵外銷。

台灣工業化初期的出口品,如成衣、鞋靴、玩具以及五金等,生產的規模經濟不明顯、技術門檻不高,中小企業如魚得水。

等到規模經濟較明顯的電子產業來臨時,台灣的加工出口政策讓跨國企業以直接投資的方式,在加工出口區或保稅工廠生產外銷,台灣的中小企業則成為它們的零件供應商。

台灣中小企業外銷比例高、內銷比例低,這是國際上罕見的現象。

台灣企業的舞台一直在國際上,國內市場只是國際市場的延伸,國內市場既無法提供企業保護傘,也無法提供練兵場。

中小企業進場快,退場也快,正是台灣產業興替流暢,幾乎感覺不到舞台換幕的原因。

每一批新的中小企業都代表某種新技術的誕生,而帶來新技術的,早期是黑手技師,後期則是白領工程師。

工程師們透過各種管道學到新技術,包括在工作中學到、自國外引進、自行研發、自學校或研究機構移轉等。

技術的演進帶來產業的轉型, 1990 年以後,中小企業的戲演不下去了,產業轉型出現了問題。

台灣的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模式,就是為西方的品牌廠或通路商進行代工生產,以優異的製造能力為客戶節省成本。

西方企業委託海外企業製造的模式自 1960 年後逐漸流行,這是一種利用海外資源的低風險營運模式,對通路商或中小型的品牌廠特別有吸引力。

台商只負責中端的製造任務,前端的產品設計和後端的行銷工作都由委託方負責。

代工廠和委託生產的品牌廠或通路商是合作關係,但代工廠之間則是競爭關係。

中小企業雖然彼此競爭激烈,但透過委託廠的連接點形成一個協作的網路,眾多的中小企業整合起來才能完成一件產品。

同一個產業的中小企業一般聚集在地理上臨近的地區,形成產業聚落,例如台中地區的機械業、彰化地區的製鞋業、三重新莊的五金業、中和新店的電子業,都是有名的中小企業產業聚落。

同樣做代工生意,台灣的中小企業比韓國的大型代工廠更有能力承接較小量的訂單,而且對市場反應的速度較快,這是因為廠商間「交易成本較低」的緣故。

接小量訂單的優勢,讓台灣有機會和新興的企業、市場地位尚未站穩的品牌合作。

小量多樣化的生產,使台灣有能力為各種大小不同品牌服務,個別品牌在市場的起伏如花開花落,也就不會引起台灣整體代工業太大的波動。

中小型的代工場之間爭取訂單,但一旦訂單敲定,在生產過程中彼此會相互支援,調節產能,以因應客戶的急單。

網路成員間的「信賴關係」是「低交易成本」的根基。

「信用」是代工廠的生命,代工廠和客戶的合作關係也建立在信賴的基礎上;信賴的夥伴可以節約交易成本、減少失敗的風險。

長期合作下,代工廠對客戶的產品特性了解深刻,客戶對代工夥伴的技術能力也掌握良好,這提升了雙方合作的效率;管理學把這種「無形資產」稱為「關係資產 (Relational Asset)」或「夥伴資產」,它是企業合作的基石。

在「價格競爭」的階段,客戶產品的特殊性不高,代工者的技術也平庸無奇,關係資產的價值有限,夥伴關係不是常態。

當產品演進到「品質競爭」的時代,產品的差異化增加,代工廠的技術也漸漸高低有別,關係資產的價值就會慢慢被重視,夥伴關係也變得比較穩定,穩定的價值使「關係資產」成為企業轉型的一種資源。

台灣的代工產業在 1980 年代中期時,因國內工資高漲,被迫外移進行投資,所仰賴的就是「關係資產」。

「關係資產」的價值高低和產品、技術的特殊性有關,和企業規模的關係不大,因此台灣代工廠的對外投資有許多中小企業,和工業先進國家的對外投資型態不同。

但中小企業的「有形資產」有限,一旦進行對外投資,國內生產很可能就會空洞化。

更嚴重的問題是,它們的競爭力原本建築在綿密的台灣中小企業網路上,而不在企業個體的強悍上,一旦到了海外,失去台灣產業網路的庇護,頓時失去了競爭力。

對外投資觸動台灣產業的轉型,而企業的「規模化」和中小企業網路的「重構」則是台灣「產業轉型」的兩大主軸。

台灣是中小企業的樂土,中小企業離開台灣,如果無法轉型成大企業,難以繼續生存;企業規模變大,才有能力進行垂直整合,減少對外採購物料和零組件的必要性,才能降低供應鏈的風險。

台商一旦對外投資以後,不論處在生產的哪一個階段,都會發生垂直整合程度提高、企業規模變大的現象。

台商對外投資只能帶去訂單和生產技術,卻無法在當地複雜生產網路,後者是建立在政治、社會、文化的基礎上,無法進行移植。

台灣代工廠轉型為品牌廠的全球夥伴後,規模越發巨大。它們替品牌廠執行全球生產的分工,以因應各國勞動成本的變化,並克服市場需求變動的風險,是整合全球資源進行最有效生產的廠商。

台灣中小企業網路的優勢建立在細緻分工的基礎上,利用極端細緻化分工,降低生產成本,在「成本競爭」的時代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建立在交易基礎上的網路優勢,一旦走過「成本競爭」的時代,進入「品質競爭」的時代,如果沒有取得新資源,優勢就會慢慢消失。

「品質競爭」需要創新,沒有創新,難以刻畫品質的差異;創新需要研發,研發需要長期資金投入。

只有大型化的企業才有研發的資源,也才有研發的誘因。

在產品創新的領域,中小企業網路無法由一個生產網路轉型為創新網路,如果不注入新的資源,原先建立在「交易關係」基礎上的網路資產也就漸漸折損而歸零。

組裝廠創新的目的都是為了取得新產品的代工訂單,創新是訂單的敲門磚,代工廠的秘密武器

在代工的體系內,只有品牌廠有實現創新價值的能力,創新得不到品牌廠的賞識是沒有意義的。

當創新的源頭來自海外,創新的結果運用到海外,和國內中小企業網路欠缺連結,使中小企業生產網路無法轉型為「創新網路」。

沒有中小企業的參與,台灣的大型企業雖然努力創新,對台灣產業轉型卻效益有限。

自行車 A-Team 可以說是台灣中小企業網路由「交易網路」轉型為「學習網路」、再進化為「創新網路」成功的特殊案例。

A-Team 是兩家業界龍頭廠商「巨大」和「美利達」合組的雙核心中衛體系,兩家龍頭廠商合力爭取外部資源,與網路成員共享,透過相互學習轉化成網路資產,提升整車競爭力,嘉惠品牌廠「巨大」和「美利達」,同時為供應商帶來穩定的業務,形成正向循環。

在產業網路不變下,純粹靠「技術學習」來完成「產業升級」的產業也有成功案例,例如工具機產業。

工具機在發展過程中就是以中小企業網路為基礎,以「價格競爭力」取勝。

工具機以直接出口為營運模式,為國際大廠代工只是副業;出口為主,內銷為輔。

工具機鮮少對外投資,也未朝規模化方向發展,而是在「中小企業網路」的基礎上尋求技術的進步,逐漸向高技術的產品領域靠攏。

工具機產業可以避開規模化而完成技術升級,是因為工具機產品的多樣性,以及不斷延伸的新工業需求,包括電子、半導體等非典型領域。

台灣工具機業展現「水平知識學習」的模式,明顯異於中衛體系以龍頭廠商為源頭的「垂直學習模式」。

台灣工具機的產業結構始終保持中小企業群雄並立的狀態,產業集中度在 1990 年以後並未顯著提高。

台灣產業組織的改造面對的最大限制條件,就是全球供應鏈的結構。

在成本競爭的時代,本土網路改造主要目的是因應生產環境的變化,做必要的調整。

當台灣對全球生產的貢獻由「降低成本」轉為「創造價值」,光追求效率已經不夠,必須協助全球供應鏈創新,否則就會被邊緣化。

創新的來源要從供應鏈上取得產品、技術、市場的相關知識,才可能進行創新;這些知識都不是透過市場交易可以取得,必須靠供應鏈夥伴的分享,而分享建立在長期的信賴基礎上。

在創新的出路方面,供應鏈夥伴的合作也是實現「創新價值」的必要手段;供應鏈上只有少數廠商生產的是最終產品,可以直接面對消費者,其他的都是生產中間產品,必須找到實現創新價值的載體,也就是客戶。

想要自己行銷最終產品,得自立品牌,直接向消費者訴求,這也需要供應商和行銷通路的合作。

品牌力不足,供應商不會優先供貨,通路商則把你的產品放在最不顯眼的地方。

同樣的創新放在蘋果的產品上價值連城;放在品牌力不足的產品上,鑽石也會失去光芒。

從出路面觀察,想要實現創新價值,品牌廠的影響力最大。

全球供應鏈的存在,使資源相對缺乏的企業,像台灣的中小企業,也有創造價值的機會。

供應鏈上的兩大勢力,「關鍵技術的所有者」和「主要品牌廠」,控制創新的主要資源,它們也是創新利益的分配者。

在半導體產業早期發展的階段,半導體製造業埋頭苦幹,專心於技術學習和追趕,並無創新可言;是半導體設計的創新為台灣產業找到全球供應鏈的切入口。

半導體設計業的創新是典型的互補性創新;台灣業者在英特爾和其他半導體廠的技術基礎上創造各種邏輯和特殊應用的產品,再提供給國際電子、資訊、通訊等終端產品的大廠,使它們的產品具有「差異化」的功能。

台灣半導體設計企業都是典型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不大,以技術和人力資源為競爭的基礎,以「創新」為切入市場的籌碼。

半導體設計業和晶圓代工廠創造一個全新的產業聚落,群集在新竹科學園區,彌補消費電子工業外移所留下的空白。

半導體設計業的成功,凸顯台灣「產業組織」轉型的基本原則是「不與客戶爭」。

如果傳統市場上找不到客戶,也可以在非傳統市場找客戶,這就是聯發科的「山寨模式」。

既然不與客戶爭,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台灣只有少數企業嘗試自創品牌,大部分的企業都堅守製造的角色,為國際品牌代工,或提供中間財。

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是品牌廠最重要的工作,產品的開發和行銷是「價值創造」中最核心的工程,品牌廠將資源集中在微笑曲線的兩端,中間段的製造任務只好委由台灣企業承擔。

台灣製造業雖然因對外投資而散落世界各地,但製造能量與製造知識仍掌握在台商手中。

台灣的製造業除少數例外,基本上沒有改變在全球供應鏈的位置,但因為其他夥伴逐漸遠離製造的苦海,使產業經過三十年的生態演進後,製造端的知識反而變成奇貨可居。

矽谷在 2000 年後的創新潮以軟體為核心,今天主宰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巨人 GoogleFacebook、亞馬遜等,在崛起的過程中都沒有走過台灣的足跡,這是台灣資訊電子業的黑暗期。

當軟體的創新到達一個階段後,發現傳統硬體已不符需求,這些軟體大廠回頭尋求硬體的升級,台灣和矽谷的硬體連鎖再度發揮作用。

在軟硬結合的趨勢下,矽谷正在啟動新一波的破壞性創新,而台灣的供應鏈地位再度受到重視。

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創業之路 (終)

上一集已經完成投資協議書的簽定,我們公司在整帳完畢、會計師財簽與稅簽後,就收到了投資款,也完成了公司股份與登記的變更。

走到這步,大致上就已經完成整個投資流程,但對公司本身來說,挑戰才正要開始。

今天這集會是「創業之路」系列的最後一集,募資完成後,我們公司就成為了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其實也就是變相的被併購了;就如同先前所說的,在股份比例與每股價格的綜合考量下,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跟常聽到被併購的情況不同,我個人還持有相當多的股份,只是已經沒有過半,代表沒有「控股權」了。

之所以會說是最後一集,是因為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已經快要追上目前的時間線了,畢竟有些部份還是有保密的義務,希望再過幾年後,我可以把後續的發展寫出來。

這集的時間主要落在疫情爆發前,話說當時中國爆發疫情前半個月,我人都還在對岸出差,好家在沒被隔離到。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策略性投資」到底有甚麼不同? 就以被併購後的實際感受開始說起。

從產、銷、人、發、財來分析,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以軟體為主體的公司,所以「生產」的部分先跳過不看;「財務」則因為整帳後跟上市公司合併報表,大致上就是用同一套 ERP,跟著大部隊走。

「人事」主要借重母公司的資源,從人力銀行開設帳號到專業的 HR 面試流程,我這關的面試就相當於「用人主管」面談,其他的性向測驗、專業測試等,都由母公司協助處理。

「研發」,兩邊的工程師陸續開始交流,但這個部份初期我採取比較保守的方式進行,畢竟像我們這種軟體小公司,核心技術交流出去,接下來就不知道會變怎樣了。

「銷售」是我覺得被併購後差異最大的部份,相較於併購前的單打獨鬥,併購後可以借助母公司的業務團隊以及 FAE 團隊拓展市場,這是我原先敢想但不敢做的,這部分要投入的資源,新創公司很難做到。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我在被併購後才有深深的體悟;所謂的「策略性投資」代表投資與被投資的公司之間,有「資源整合」的空間存在,並不是單純的把錢給你,然後介紹客戶給你這樣而已。

當決定做這樣的「策略性投資」時,會通盤考量到公司本身的供應鏈上下游,有哪些地方可以協助被投資的公司,創造雙贏的局面。

舉個例子來說明,被併購後我們馬上拿到一個大訂單的機會,有機會把產品導入至台灣某上市公司裡,這在業務上的操作其實有難度,因為要同時說服這個「直接客戶」以及它的「終端使用者」,採用我們這間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的產品。

讓我來揭曉怎麼辦到的,首先「終端使用者」本身就是母公司的主要客戶,透過「客戶關係」的經營,母公司背書擔保我們的產品可行,再來就是我們要導入產品的「直接客戶」,它算是母公司的模組供應商之一,彼此互為供應鏈的上下游。

理清楚這兩條線後,該怎麼做就一清二楚了,終端使用者讓母公司的業務團隊搞定,要導入產品的直接客戶,則是用訂單交換的方式,讓它們優先採用我們的產品;也就是說,它採用子公司的產品,母公司就會考慮在某些地方全用它們家的產品。

接著,當終端使用者也能接受新產品導入的風險,導入產品的直接客戶也買單所謂的「訂單交換」模式時,那一切就水到渠成啦。

別看我說的簡單,那只是讓大家在概念上比較好懂,中間的實際操作有點複雜,牽涉到的人事物太多了,這也是幫我好好上了一課:「為什麼有時候技術規格最好的產品,卻非首選。」

除了上述的例子外,再來就是挑選銷售我們產品的代理商;說真的,我從來沒想過會有人願意代理我們的產品,以前公司的客戶都是我一家一家慢慢跑出來的,雖然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就被排除在供應商的行列外,但這麼多年下來,也從來沒有代理商對我們公司的產品感興趣。。

講到這答案就呼之欲出啦,之所以有人願意代理我們的產品,當然也跟母公司有關係,它們把供應公司零組件的這些代理商挑出來,篩選出最適合銷售我們產品的代理商,然後再跟他們談合作。

我們的母公司在這個領域算大廠,這些代理商也是要仰人鼻息的,只好乖乖配合,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產品可以銷售。

至於以往的直接銷售模式,在併購後也有很大的不同,過往我們想要將產品導入上市櫃公司,那是難上加難,但如今就是由母公司的業務團隊帶著我們去拜訪,直接找到對方的關鍵人物,後續就很單純是工程問題,而非業務面的問題。

以上,就大致把併購後銷售模式的改變講完了,我只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只要能端出好產品,銷售端相對容易解決。

那講了這麼多,感覺都是優點,難道沒有缺點嗎?

當然有,那就是做任何決定都相對以前不自由了,我必須每週做週報,讓母公司了解我們在做些什麼;重大決定也不再是我直接可以拍板的,主要決策的權力暫時被移轉掉。

這些對我來說,其實都不算大問題,畢竟創業這麼多年後真心累了,再加上先前爆發出的內部溝通問題,我巴不得把主導權都移交出去,可惜對方不願意接阿!

我的職責跟任務在這個時期有很大的轉變,慢慢地我得花更多的時間在溝通,不管是對上、對外、對內都要進行討論,越來越多的會議都快把我壓垮了。

我的工作內容也從寫程式、談業務與跑現場,轉變為做簡報、畫唬爛、寫文件以及說服老闆往我認為有未來性的方向走。

反正在蜜月期中,大家溝通都還算順暢,一切看似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我的內心深處,隱隱約約感到厭煩,常常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喘口氣的時候,回想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答案是好像什麼也沒做。

我的任務從跟產品直接相關的工作,轉變為幕後的間接協助工作時,真的非常不習慣,常常會有「不知為何而戰」的感覺,唯一開心的應該就是拿到訂單、公司賺錢的時候。

其實上述的心態需要時間來調整,所以當我在寫『不理性的力量』工作的意義 的閱讀感想時,對這句話「當工作成為一種事不關己的外部性活動,因而讓人無法在工作中找到認同感及意義」非常有共鳴阿! 

當整個心思都放在如何幫公司賺錢時,我有種被掏空的感覺,心裡面有股聲音說:「或許我把公司帶上軌道後,就可以離開了吧!」

那時候的感覺,對於這間自己創立的公司,只剩下責任,原先的熱情跟願景已經被消磨殆盡。

上面說的缺點,其實主要是我自己的感受,並非每個人都這樣,但「技術創業者」說不定都跟我內心的小劇場雷同。

雖然我內心很困惑,但要說再讓我重新選一次,還是會堅定不移地「對外募資」;畢竟這段過程對我來說是用錢都買不到的經歷

當我的視角被強迫從一樓坐電梯拉到十樓時,從窗外看出去的視野完全不同;這大概就是前輩說的:「當你的見識提升時,就算是看同一件事,都會有不同的看法跟想法,這就是格局的差異;接著你反而會疑惑,從前的自己怎麼會那樣想。」

現在思考則會覺得很合理阿,從一樓看出去跟十樓看出去的景色怎麼會相同呢?在一樓可以把局部看清楚,但看不到整體;從十樓看出去,雖然局部特徵已經很模糊了,但可以看到整體的設計以及跟其他景觀的關聯性。

今天這集就講到這邊,終於順利地完結這個系列文;雖說是自己的創業故事,但一點一滴慢慢地回憶,說來簡單做起來難,但我還是努力做到了。

後續會發表新的番外篇,就是又去碩專班演講的新內容,也期待未來有機會可以延續這個系列文,把我的創業故事說完。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空降主管該如何突圍?

近期接獲一個朋友的請託,他希望我老婆可以在工作上助他一臂之力,因此我們昨天就前往公司跟他的團隊進行面談。

這個朋友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被上司硬塞了一個主管職,要去帶一個新的部門,他雖然以前也有類似的經驗,但這次派任的太突然,而且他的健康狀況不太理想,其他負責的工作也都很忙,因此想要透過一些方式「快刀斬亂麻」,快點掌握部門的狀況,早日步上正軌。

在這個狀況下,我們莫名其妙就跟這個部門的「頭號戰將」開始聊起來;說真的,我們是為了想幫朋友的忙,所以才想說走一趟了解狀況,但到了現場後才發現跟預期的狀況不同。

不知道是我太敏感、還是真有此事,這位頭號戰將似乎就我們來面談一事,並不是非常歡迎,隱約有感受到排斥的感覺。

談話的過程中,我就大概摸清楚狀況了,這位戰將好像是以為我朋友想要塞人到他的團隊中,因此有一些複雜的情緒存在。

當我老婆介紹完她的工作經歷後,戰將開始描述職務的內容以及需求,這過程倒是滿有趣的,可以說上一說。

這個單位有點像公家機關,穩定、壓力不大但薪資也不高;戰將把他的以前的豐功偉業講完一遍後,拿了張白紙、畫了一條線,然後說:「這是一條基準線,在這個組織上班,薪資上勉強符合生存的基準線,還在線的上方;但發展性就只能在基準線下了,要有熱忱才能勝任這工作。」

也就是說,接任這份職務,要先確認可以滿足自己的生存基準線、不在乎個人發展,最後還得有熱情才能待得住。

聽到這,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宗教團體拉人當義工勒,得具備偉大的情操,並懂得犧牲奉獻。

講真的,如果沒有從制度面改善薪資跟發展的問題,怎麼可能留住好人才,期望大家都有犧牲奉獻的心,還是說「劣幣驅逐良幣」,留下來的人都是得過且過,能混一天算一天的心態呢?

有點扯遠了,這時我朋友有從中插話說:「可以找適合她 (我老婆) 專長的工作,組織裡還是有這個需求。」

這時戰將回說:「這當然可以阿,但千萬不要因人設事,這是不對的行為。」

我心裡其實有點不爽,本來前面聽一堆廢話,我腦袋就有點昏昏沈沈的,然後又聽到有點暗諷的話語,要不是想幫我朋友一把,誰稀罕來這工作阿,都說沒錢、沒發展性了。

至此,這次的談話算是無疾而終,離開時我們表面功夫還是做的很好;坦白說大家社會都走跳這麼久了,我們這種算是救火隊,跟任何人都沒有利害關係,也不想起任何的衝突。

會議結束後,我朋友跟我們夫妻聊了滿久,除了討論現在的人才難尋也難留外,就是提到他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快速掌握狀況。

他手底下的幾個行政人員也各自有派系問題,而且誰也不服誰,嘴巴都喊著事情太多、負擔太重,沒人願意多承擔點事情。

當空降主管沒有自己人手時,根本搞不清楚這些人講的,哪些是人話、哪些是鬼話;這也是我朋友想找能信任的人進去團隊的關係。

先不提專業能力能否幫上忙,主要重點觀察現況,摸清楚目前的團隊運作方式,了解還有哪些部份可以最佳化比較重要;上述的動作,應該都是主管空降時最想做的事情。

畢竟,還是底下的人在第一線執行任務,這過程中到底有沒有欺上瞞下,報喜不報憂的狀況發生,誰知道呢? 

當自己沒有可信任的資訊來源時,換作任何人都會擔心,自己的想法無法被認真執行。

當然,也可以花時間跟現有的團隊慢慢培養感情、慢慢觀察後,再挑選可以信任的人手;但這太花時間了,還記得我朋友想「快刀斬亂麻」嗎?

想要節省自己的時間,最快的方式就是派遣自己的人馬進駐,然後迅速的把一切理順。

至於我老婆能否擔當這個任務,這點我倒是不擔心,她除了工作時間的問題外,混進去組織內部並快速地打開局面,應該沒啥問題;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怕得罪人,她可以成為空降主管最銳利的那把刀。

先不提她是財務會計的背景,比較容易找到位置用專業立威;就從過去的記錄來看,一個曾經反覆在混亂的局面中,闖出自己的路,做『對』事的人,只要背後有靠山,就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但這種人通常都是任務性質,階段性任務完成後,就該下台一鞠躬了。

我認真覺得,每個主管都要提攜幾個這樣的人物,適合開疆闢土的、擅長搞派系鬥爭的或是可以穩住陣腳的,不管擅長哪方面,大家的「目標」都要一致,那就是做『對』的事;當你有一個小團隊後,就算是被迫當空降部隊,也不會是一個人在戰鬥。

2023年7月26日 星期三

『知識複利』知識寫作的兩個重要策略

內容創作者可以幫讀者做到兩件事:「省時間」跟「殺時間」。

將原本複雜的概念簡單化,提供可以快速理解吸收的版本,就是在幫讀者省時間;我自己常做的閱讀心得或重點摘要等,都是在節省讀者 (包括我自己) 的時間。

當然,有時候看到一些書籍、文章或影片的內容,會跟自己的經驗產生共鳴,這時還會寫一些感想文,讓讀者可以同時看到書的摘要以及我的經驗分享。

另外,就是分享一些「一般人」比較少會去做的事,讓讀者消磨時間;例如我會寫一些自宅 DIY、加密貨幣或是運動健身的文章,讀者或許不需要會這些東西,但他們也樂於透過別人的經驗分享來了解中間過程的酸甜苦辣。

人都有一些八卦心理,喜歡窺視別人的生活,雖然對自身沒有太大幫助,但就是能從中得到樂趣。

然而,本書中有提到:「一個好的知識型寫作產品,更需要關注的是有沒有對讀者創造價值。」

這邊提到的是「ROA 理論」,ROA 代表三個要關注的面向,分別是讀者 (Reader) 是誰、寫作的目的 (Objective) 是什麼、期待能給他們什麼行動 (Action) 呼籲。

R 讀者:設想跟定位讀者的樣貌與閱讀的情境。

O 目的:想要傳達什麼重點,想要改變讀者什麼想法。

A 行動:期待讀者閱讀完文章後,有什麼具體行動。


這三點思考可讓我們知道寫作的脈絡。接下來我試著把這個模式套到一個文章主題:「運動對於減輕壓力的好處。

R 讀者:40 ~ 50歲的中年男子。

O 目的:讓中年人知道,運動過程中,大腦會分泌讓人感到快樂的多巴胺、血清素及腦內啡等化學物質,並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對人體的影響。常運動可以保持身心健康,避免生病。

A 行動:為了健康以及守護家庭的責任,減少加班的時間並想辦法每天運動。

定錨後,寫作的目的跟溝通對象就會變的具體而清晰起來,比起一開始單純想寫運動的好處,現在有了目標客群,這篇文章也會因此而更聚焦。

然後我們再搭配先前提到的五大寫作模式:脈絡、分析、翻案、經驗以及熱點等方式,發揮自己的創意混合搭配,就有機會寫出一篇知識好文。


當文章框架確認後,接下來在撰寫過程中,我們可以使用另一個 「OEC 法則」,讓文章的內部結構更有邏輯性。

OEC 分別代表主張 (Opinion) 、論證 (Evidence) 以及結論 (Conclusion)。

從主張 → 論證 → 結論,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論述結構;這也是西方寫作的一個固定格式,大多數的西方商管或學術性書籍,都會先申明自己的論點,再用舉例去解釋該論點,最後下結論前後呼應。

OEC 的寫作風格是國外著作常見模式,因此當我們在閱讀時可以更快抓到它的要領,每一段落的第一句跟最後一句就已闡明它的意思,中間的論證可以快速帶過。

回想許多國外的翻譯書,確實都是用故事當例證去圍繞幾個想講述的道理。

我們可以從 OEC 的寫作風格再延伸出一篇文章寫作的結構:

O: 主題

E:  論證 → 論點 → 解釋 → 案例 → 原因/結果 → 統計數據 → 引用

C: 結論


我嘗試把 OEC 結構套到「跨能致勝」一書中的題目:「專業人士會不會隨經驗增長,變得更在行?

主旨:專業人士是否能隨著經驗增長,變得更專精?

論證

1. 經驗是否帶來專精,完全視領域而定。

2. 在照規則走、有界定範圍、結果立刻清楚可見、類似動作反覆出現的領域,如「高爾夫球」或「西洋棋」等,堪稱「和善」學習環境,可以「刻意練習」精益求精,進步可期。

3. 在規則模糊不清,重複模式難以辨識,模式辨識不易達成,相應的結果無法即時顯現,也不明確,這就是不善學習的環境。

4. 在最不善的例子中,經驗唯恐適得其反;專業消防員要是遇到新狀況,例如摩天大樓失火,他們多年來建立的平房救火直覺會突然變得無用武之地,更容易做出糟糕決定。

5. 有具體的研究案例指出,專門的經驗有助於下棋、打牌和打高爾夫球,但無法提升對財金趨勢、政局發展、職員表現或病患狀況的預測準確度

結論:經驗多半未能提升能力,在眾多領域皆然;當領域涉及人類的行為,相同模式不會明確重複時,經驗和熟能生巧是兩回事。下棋、打牌和打高爾夫球不是通例,而是特例。


透過 ROA 跟 OEC 的模型套用後,我們已經可以得到一個很堅固的架構,再延伸每個論點後,就能輕易得到一篇上千字的知識型文章。

如果能夠再加上自己個人的經驗、觀察或感想,就能為這篇知識文章增添更多獨特性。

這樣模組化的思考方式,可以協助我們更有效率的產出。


我覺得寫「知識型文章」跟寫「學術論文」有雷同的地方,就是都有幾個固定的套路 (框架) 可以依循;先前在修學術論文寫作的課程時,老師就是在教我們熟悉論文寫作的框架跟模式,之後再由我們各自的專業去填其中的血與肉。

當然,這是因為學術論文本質上就是一種知識型文章,只不過它更嚴謹一些罷了,寫作模式當然也就大同小異。

像寫小說就跟知識型文章的寫作模式就不同,它們應該也有一些寫作框架可以套用,只是我沒有碰過而已。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為什麼要工作?』重點摘要與讀後感

這本書我等了好久才借到,它是圖書館的熱門館藏,由此可知這是一本暢銷書籍;它以漫畫的形式來推進故事劇情,然後在每一段的故事後面,夾帶著對故事中問題的分析與討論,藉由這個方式讓讀者更能代入主人翁的角色,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

當我看完整本書的第一個感想是:「如果在國高中時代就能讀到這本書該有多好!」

在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對於社會上的工作所知甚少,大多數的資訊都是由家長或是學校老師而來。

在懵懵懂懂之際,很多人誤以為這輩子就只能做某些事,失去了「對自己未來能做什麼」的想像空間。

其實,成年人並不是全知全能,家長或學校老師也只是比較熟悉他們自己的那份職業與工作環境,職業探索還是得對外尋求資源,才能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我自己從小就在鐵工廠長大,雖然父母一直要我們用功讀書,但周遭的親人沒人知道用功讀書後,會有什麼樣的反饋 (或是說因果關係),因此也說不清楚為什麼要用功讀書,這跟我們未來的人生有什麼關聯性?

當小朋友舉目所見都是中小企業主的「愛拼就會贏」,所謂的成功與賺錢似乎跟用功讀書沒有太大關係時,就不難想像這群小孩大多會做出甚麼選擇。

因此,我個人非常贊同本書的目的「了解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趁早就帶著小孩進行職業探索,不僅是要讓小朋友理解讀書與工作的意義,同時也讓家長跟著一起成長,這樣才能真正塑造出適合學習的環境。


以上是我剛讀完這本書的感想文,底下選出其中一個章節「什麼行為使工作更順利」做重點摘要:

人生是由一連串的巧合組成,沒有多少人能預先想像多年以後的人生,讓生涯規劃完全按照自己的劇本實現。

史丹佛大學的約翰,克倫伯特茲教授認為:「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有八成是取決於無法預期的巧合。」

克倫伯特茲教授進一步發表了「有計畫的巧合理論」,這個理論就是「能好好地生活、工作的人,就能靠自己的力量抓住好的巧合」。

根據「有計畫的巧合理論」行動時有五個重大要素:

1. 好奇心 ,對任何事都有興趣,藉由接觸新的事物,就能掌握足以讓自己的人生充滿好運的機會。

2. 毅力,堅持到底才能判斷那件事對自己有沒有意義。

3. 思考彈性,擁有自己主見的同時,也要積極接受其他人的意見或嶄新的訊息,這樣才能學習到從自己沒有的角度看事情,自己的世界也會變得無限寬廣。正因為具有彈性,才能得到過去沒有的經驗。

4. 天性樂觀,任何挑戰都伴隨著不安和不確定性。以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覺得有趣、想要做的事,仔細考慮之後再去努力,一定會有不錯的結果。

5. 勇於冒險,世上沒有毫無風險的挑戰,重視自己的興趣,勇於踏出第一步,這就是勇於冒險的心態。

即使有風險也要採取行動,成功的相反不是失敗,而是不挑戰

不只是工作中的人,對於正在尋找自己的夢想或想做什麼事的孩子和年輕人而言,以上的五大要素都非常重要。

整理五大要素就是:「對事物充滿好奇心並勇於冒險,並有持之以恆的毅力,保持樂觀的態度,當發現跟自己認知不同的新想法時,要有能接受的心理彈性。」

『知識複利』知識寫作的分類

「知識型寫作」除了分享知識的教學文外,也可以從深度跟廣度兩者延伸出不同的切入點,這邊可以粗略分為五種方向:

1. 脈絡型,分析事情的脈絡與歷史緣由,從時間軸面談論事務。

2. 分析型,就事情各方的意見分析與評論,綜合多方意見。

3. 翻案型,提出與既有理解不同的新想法與論證方式。

4. 經驗型,根據自身經驗分享事情的看法,聚焦主觀體驗。

5. 熱點型,對現在當紅的事務進行討論,蹭熱點溫度。

「脈絡型」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種寫作方式,它就是談一個現象或事物的「為什麼」,這個現象可能大家都知道,卻沒有人去細細思考它的來龍去脈。

例如我在寫「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閱讀心得時,腦中浮現的是新聞播報「台灣錢淹腳目」這句話。

台灣早期的中小企業非常活躍,經濟成長人人皆有感,但到如今我們生活中聽到的全都是台積電以及聯發科這種大公司賺大錢,多數人的薪資卻停滯不前,究竟為何演變成如今這樣?

用時間軸的深度去思考議題,然後再加上當時事件的一些印象,加以分析「為什麼台灣經濟,會變成今天的模樣?」,這背後的故事就能帶出更深刻的記憶點;這樣的寫作模式也可以套到不同的專業上,例如現今人工智慧 AI 的技術,是怎麼一步步發展成今日的模樣的。


「分析型」的文章,相對於脈絡型簡單一些,拆解特定議題或論點,並說明其它人的見解,最後再帶到自己的經驗與看法。

我也滿常寫這種類型的文章,但出發點應該都是看到某篇文章或是某支影片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然後才進一步去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別人對這個議題或論點的看法。

舉例來說,「四十歲後的健康儲備計畫」與「為什麼偷懶的人比較開心?」就是屬於分析型的文章;我擅長的寫作類型應該是介於經驗型與分析型之間。

這種寫作方式讓我們用不同的思考面向去探討一個議題或論點,增加思維廣度。


「翻案型」文章主要以「破除日常生活既有的框架跟迷思」為切入點,顛覆大家的認知,但考據上必須更加嚴謹,我比較少寫這種類型的文章,寫過比較接近的應該是質疑既有文章主題的方式,例如我在「貧困會阻礙大腦發育?」所講到的有關聯而非因果關係。

未來如果有準備可以多挑戰翻案型的寫作方式,訓練自己的「批判性思維」,這才是科學進步的原動力。


「經驗型」的寫作方式主要以分享自己的經驗為主,大多數人在談職場或生涯規劃的時候都是採用這種方式。

當然,我也不例外,在「創業之路」或是「在職進修」相關的系列文中,就是用經驗型的寫作方式,我的做法是盡量還原事實發生的經過,避免嫁接跟誇大,過度的修飾會讓故事內容偏離事實。

但為了保護自己跟其它人,往往會把人事物的識別予以模糊化,盡量避免造成別人與自己的困擾。

寫經驗型的文章時,要盡量萃取「不因時間而改變」的普世通則,並注意時代的落差,才會比較有參考價值,不然只會淪為自嗨的爽文。


至於「熱點型」文章我比較少寫,我並沒有使用 FB IG 等社群平台,也很少在自己的部落格針對時事撰寫文章,更多的寫作主題還是基於自己生活周遭所見所聞的事件為主。

我寫過的熱點型文章,應該只有股票投資跟加密貨幣等投資理財相關心得,主要是我自己操作上的心得文,因為有時效性,這種文章通常都是船過水無痕。


上述的五種類型是可以混在一起寫的,可以從熱點切入,用分析的方式解釋,最後提供翻案的思維;我比較擅長的反而是分析型 + 經驗型的寫作方式,類似「從五十歲生日提離職,重當學生考上律師思考中年轉職」就是我最舒服的寫作模式。

從某個事件或論點切入,先做簡單的內容分析後,再加入自己經驗的關聯性,最後給出總結或是反問,這似乎默默地成為我寫作上的一種習慣。

在思考創作主題時,也可以把想寫的議題套入上述五種分類,讓我們的寫作方向多一些可能性。

最後,不管是什麼「寫作主題」或是「寫作類型」,不要為了只是想產出文章而寫,而是要自己真的覺得有趣,寫作的題目也有機會幫助他人或是傳遞知識的價值

寫作的習慣養成就跟運動一樣,不追求一時的爆發,而是要穩定的輸出;對我來說「續航力」比「爆發力」更重要,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養成習慣,可以參考「原子習慣」一書。

2023年7月24日 星期一

『愈平靜愈有生產力』為什麼偷懶的人比較開心?|文森說書

先前一直在閱讀「提升生產力」的相關書籍,今天就踩個煞車,先讓大家了解「過於強調提升生產力」會帶來甚麼壞處,接下來就讓「愈平靜愈有生產力」這本書來告訴我們。

這本書的作者滿有意思的,原先他是以「生產力大師」出名,也出書教授該如何有效地提升生產力;但過了幾年後,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身心靈都出了問題,因此反過來檢討「生產力思維越界」的問題。

當他以「大腦裡的化學物質」來說明對情緒上的影響時,就開始吸引了我的目光,對於用腦神經科學的方式來討論人類的情緒或心理變化,讓人覺得有跡可循。

之前寫過幾篇閱讀心得如「原子習慣」、「底層邏輯」、「向上生長」、「低風險創業:基本邏輯」及「低風險創業:創業團隊」等都有探討到這些大腦分泌的化學物質。

當我們知道腦中分泌不同的化學物質,就會讓人感到憤怒、快樂或愉悅等反應時,就可以理解自己為何突然會有情緒上的波動,那可能是「多巴胺」、「催產素」、「腦內啡」、「血清素」或「皮質醇」等物質的影響。

依照上述的討論,當我們理解這些物質分泌的機制後,或許可以反過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自我情緒控制的一大進步。

趁這個機會,我收集了一些相關資料,想更進一步探討這些「大腦裡的化學物質」:

在「自造幸福」這本書中,更詳細介紹「多巴胺」、「血清素」及「催產素」這世界公認三大「幸福荷爾蒙」。

血清素 (Serotonin) 是一種能增強自尊的化學物質,當我們感到自己非常有意義、很重要、有價值的時候會被激發出來;練習感恩有助於觸發這種物質,多在戶外曬曬太陽,多生成維生素 也有同樣功效。

血清素 → 身體狀況良好、心情愉快舒爽而產生的治癒感。

獲得方法 → 晨間散步、覺察訓練、正能量日記、釐清事情緩急。

血清素跟我們的記憶、情緒和睡眠有關,抗憂鬱症的藥「百憂解」就是阻擋大腦中血清素的回收,它量多時,人的心情會好。

曬太陽與血清素水平高低,具有明顯的關聯,平時多吸收陽光,有助於刺激體內的血清素分泌並改善情緒。

「運動」可以促進色胺酸通過血腦障壁,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濃度,除此之外,運動時大腦也會產生腦內啡,讓心情變愉悅,是一種抒發壓力的好方法。

「按摩」也可以促進血清素的釋放並降低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依照不同的按摩方式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水腫、改善睡眠品質與增進消化功能等。

更多的血清素介紹請參考「心情一直好不起來 因為血清素失衡了!

催產素 (Oxytocin)是一種與愛和依戀感有關的化學物質,負責增加親密度和信任感,建立健康的關係。給他人一個擁抱可以產生這種荷爾蒙。

催產素 → 與他人交流、聯繫時產生的親密感,與被愛包圍的安定感。

獲得方法 → 社群的建構、人際關係整理、撰寫感恩日記。

多巴胺 (Dopamine) 是一種有激勵作用的化學物質,在訂定、達成目標和成果認定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多巴胺 → 經由努力,所產生的興奮感與成就感。

獲得方法 → 適度限制生活習慣、提升自我肯定、投資自己、適當地玩樂。

「運動」時產生的多巴胺作用跟藥物「利他能」的作用一樣,但藥物有副作用,而大腦自己產生的多巴胺沒有。

「聽音樂」也可以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因為當我們聽到旋律時,可以活躍腦中富含多巴胺的區域運動,達到提升濃度的效果。

多巴胺是與「自我成長」有關的物質;當我們的努力有了成果,內心呼喊著「成功了!」獲得了成就感,這種快感,就是來自多巴胺。

你會想著「下次還要努力」,挑戰更難的工作或課題,再次得到結果,人們在重複這樣的過程中得以成長。

多巴胺的分泌可以提升我們的專注力、生產力、動機,還會增強記憶力,使我們的「學習效率」大幅提高。

但「多巴胺」也是成癮的元兇,多巴胺是一種「讓人需求更多的物質」。

在工作或學業上,追求「更多」的努力,的確是很棒;聰明利用多巴胺,可以加速自我成長和成功,但如果陷入多巴胺的黑暗面,會變成無法上班、拒絕上學的狀態,失去正常的人生。

想要適當地提高體內多巴胺的濃度,請參考「十種提高多巴胺的最佳方法」。

此外,除了「幸福的荷爾蒙」外,也不能忘記因壓力而造成的荷爾蒙分泌 (比如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皮質醇」會造成血清素減少,產生感到壓力大、沮喪的感受。

當然,我們可以透過「運動」來減輕壓力,人體在運動時會分泌一種叫「腦內啡 (Endorphin) 」的荷爾蒙,它會讓人感覺良好,緩解疼痛,減輕壓力、緊張和焦慮,提升睡眠品質,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氧運動因為有釋放「腦內啡」的效果,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認知神經科學家也發現人在運動到心跳最高點的 70 % 時,大腦會產生跟學習有關的多巴胺、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和大腦內源神經滋養因子。

因此,運動可以幫助孩子或成人減少大腦負面情緒的活化,並中斷大腦中焦慮的神經迴路。

運動是激發腦內啡最好的活動,有個名詞叫做「跑者的愉悅感」,運動到筋疲力盡時,大腦會適時地分泌腦內啡,讓人情緒亢奮,消除疲勞感,而相比單獨運動,較多人一起運動時分泌效果更好。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腦內啡成癮也會造成不好的結果,細節可參考「快樂泉源腦內啡成癮竟然也不好?

綜合以上的分析與討論,「運動」時大腦會產生腦內啡、多巴胺、血清素、催產素這四大快樂化學物質,並降低壓力荷爾蒙的影響,所以不管你有多忙都別忘記要運動。

但切記要避免任何上癮的可能性,就如同「愈平靜愈有生產力」告訴我們的,再美好的事物一旦越界了,對自己都是個傷害。

以下為影片重點摘要:

「提高生產力」可以花同樣的時間,卻完成更多事情。

問題是當我們今天讓提高生產力的想法越界了,最後這個想法可能會反咬我們一口。

當生產力提高了,但又同時想追求更多時,那些我們省下來的時間,剛好又可以去承接更多工作量。

最後可能連非工作的時間都搭進來,這就造成「生產力思維越界」,一旦休息就覺得自己沒生產力,然後就會產生罪惡感。

當提高生產力的想法越界後,我們會用生產力來評估做每件事情的價值,接著我們走入下個階段,卻沒有停下來享受。

先介紹幾個在大腦裡的化學物質:

多巴胺 (Dopamine):它可以讓我們感覺到興奮、刺激,當我們今天在追求更多贏過別人的時候,多巴胺就會分泌。

催產素 (Oxytocin):一種讓我們感覺到幸福的物質,當我們走入人群,有人陪伴的時候,催產素就會分泌。

當我們走出戶外,再搭配運動的話,「血清素」以及「腦內啡」就會慢慢分泌,這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快樂,而且亢奮。

回到「生產力越界」的問題上,如果我們今天保留一個完整的休息時間,去找朋友聊天或騎個單車也好,那我們就可以透過「催產素」或「血清素」這些化學物質來獲得快樂;這種快樂是那種很平靜的快樂。

透過「多巴胺」所獲得的快樂,是一種高激發性的,像是我們喝了酒也會分泌多巴胺,這種快樂是很即時也很有感的。

但多巴胺會出現一種類似「享樂適應」的現象,同樣程度的刺激只要一再出現,之後大腦就會習慣它了,所以你以後只能夠再追求更多的更多,才能找回先前的一丁點快樂。

如果沒辦法持續刺激,就會又不快樂,又沒有生產力。

當我們的認知能力下降,注意力會減少,無法發揮創意,無法整合想法。

當生產力越界, 休息時間都要處理待辦事項,就會因為疲勞而降低效率;而「享樂適應」的現象也會讓我們不再快樂。

適當的壓力是好的,但如果這個壓力看不到盡頭,就不太妙了。

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從『五十歲生日提離職,重當學生考上律師』思考中年轉職

偶然看到這篇文章「往後十年不想做相同工作,如何重新創造自己的舞台?」,發現自己內心有所共鳴,但仔細一想我離五十歲還有段時間,那到底是在哪些地方產生共鳴呢? 我也想好好問問自己。

本文作者擔任高階經理人一段時間後,在五十歲前突然驚覺地問自己:「我要五十歲了,往後十年,還要做一樣的工作嗎?」;人生只有一次,她希望自己走過的每一步都有其意義。

我覺得作者已經到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需求」,她想幫助更多人、發揮更多的影響力,但目前的工作顯然無法達成她的需求。

因此作者向公司提辭職,走下華麗的舞台,不再是高階經理人;但離職後她也曾懷疑過自己的價值:「我還剩下什麼?」

作者認為:「我那時候不是真的要退休,只是希望先走下舞台,放掉一切,再重新創造一個新的、自己可以發揮的空間。」如果沒有學新的東西,只是在消耗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很容易受限於過去的思維。

所以作者決定回學校念書,從原來的「我」挪出空間,放進新元素,再將新元素融合過去知識、經驗,重組後產生新思維。

回到交大科法所讀書,不只讓作者再過一次年輕的生活,持續學習,也找到「中年轉職」的新方向。

很多年前我聽一個前輩說過:「當你很辛苦的爬上這座山時,突然發現周圍有更高、更漂亮的山,但你一路上所學習的技能與經驗只夠爬到這裡,沒辦法直接帶著你飛躍到其他座山去;因此,你要嘛就在這個山頭好好欣賞風景哪都別去,再不然你就得先下山,然後根據看到的方位,想辦法再爬一次攻頂,才有機會體驗不同山頭的美景。」

再度挑戰攻頂的過程中,原先登頂的技能與經驗,有些能用上、但有些可能要重新學習;不同的山林,其攀爬的路徑與外在環境條件都不同,甚至連所需的工具與裝備都有所差異。

前輩跟我說的話,我牢記到現在,當看到這篇文章時,回憶一下子又蹦了出來;作者在做的事不就跟前輩所說的:「想要爬上另一座山前,你得先下山才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嘛!

我們前半輩子都在努力地攀爬自己當初選擇的那座山,有些人還在半途努力掙扎,但有些人已經準備登頂了;但當他們登頂時可能會發現,當初選擇的山並非自己最想要的,不遠的地方可能還有更美麗的風景,可是卻沒辦法直接橫越高空過去。

中年轉職有可能是還沒登頂,爬到半路就想要換座山試試看;也有可能是已經登頂,但因為看到更壯麗的山頭,心生嚮往,所以才主動下山,嘗試再攻頂一次。

看到這,不禁想問問自己:「我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1. 卡在半路不上不下、2. 登頂後流連忘返、3. 爬到一半想換路走、4.登頂後主動下山再攻頂,或者是 5. 以上皆非,根本懶得爬山,原地躺平。」

那你是屬於哪一種人呢?

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創業之路番外篇(二) 2019 碩專班專題演講 『學術創業之路』

2018 年被邀請至碩專班進行演講後,2019 年我再次以「學術創業之路」為主題,從上次演講的主題「從 0 到 1 學術創業」延伸,並新增加近一年來的「對外募資」經驗;我同時也在「創業之路 (七)」中闡述了那段時間的心路歷程。

此次演講主要新增「募資的流程」如下:

被投資前,第三方鑑價、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 DD) → 談判與協商 → 投資架構 → 簽署投資協議書。

被投資後,整帳 (如有內外帳) → 會計師簽證 (財簽及稅簽) → 如有溢價投資,收購價格分攤(Purchase Price Allocation, PPA)。

這邊稍微解釋一下「收購價格分攤」是什麼,我在被投資前完全不知道有這個名詞;PPA :當一家公司收購另一家公司時,收購公司將收購之淨資產按成本入帳,其收購成本超過有形及可辨認無形資產之公平價值扣除負擔後淨額部份,應認列為「商譽」。

也就是說,當我們被溢價投資時,多出來的投資成本在投資公司的會計科目上要列為「商譽」;講白話點,假設被投資前我們公司的「每股淨值」算出來只有 15 元,但公司創投願意用每股 30 元來投資,這多出來的 15 元就是我們公司的「商譽」價值。

當上市櫃公司做現金增資案時,它們現增時高於股票面額 10 元的部份,在會計科目上是歸類在公司的資本公積。

投資公司跟被投資的公司,溢價部份的計算以及會計科目是不同的;我雖然不是會計專業,但從中也能得知為何公司創投對「每股投資價格」斤斤計較,因為這會影響到投資公司的財報,如果投資公司本身就是上市櫃公司,那就要更小心,避免被股東質疑有背信之嫌。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也分享了他們的併購投資原則:「首先是虧錢的公司不投;其次是賺得不夠多的不投,必須在收購價格分攤 (PPA) 後有獲利,亦即溢價金額扣除無形資產或商譽價值為正數才會列入評估;第三是財務報表必須夠健康,總負債比例不會太高,而且有足夠現金可以再併購其他公司。」

從佳世達老董的說法可得知,新創公司在台灣要拿到公司創投的「策略性投資」並非易事,除了新創公司本身的定位要明確外,公司的財務狀況也要良好才有機會。

這次演講的重點除了分享我的「對外募資」經驗外,主要也是讓與會的同學了解整個投資的流程,以及可能會遇到的狀況;畢竟碩專班都是在職人士,說不定底下就有人想創業或是已經在創業的。

當下就有同學提出問題,他是創業後回學校進修的在職生,他的公司最近也被公司創投看上,然後他還在思考要不要踏出這一步。

我看的出來這位同學的年齡偏大,應該已經是個小有成就的中小企業主,他還願意回學校攻讀理工科的博士班,這種「終身學習」的精神令人敬佩;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把我擺在他的位置上,應該也無法馬上做出決定。

一間經營已經上軌道的公司,雖然規模小但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上,自由度高;被策略性投資後,要更積極地配合投資公司的營運策略,但未來公司的能見度跟發展性比較高。

經過優劣分析後,最後也不知道這位同學的決定為何,但我想或許有很多企業主都在要不要「被投資」的十字路口徘徊吧!

最後,我分享一段話做為今天演講的總結:「你的客戶是誰?  想清楚是要賣產品/服務,還是要賣股票?」

● 賣產品/服務 → 參展、線上網路行銷、線下客戶拜訪。
● 賣股票 (產品就是新創公司)  → 創業相關活動、線上網路曝光 (公司/創辦人包裝)、線下拜訪投資人。

四十歲後的健康儲備計畫!

年屆四十,人生大概已經過了一半,身體機能也日漸衰退,從統計上來說這年紀是個分水嶺,往後的日子能否活的健康自在,似乎要從現在就開始努力。

剛參加完大學同學會,我們從青春無限的少年郎,變成暮氣沉沉的中年人,這中間的落差除了壓力來源與大小的不同外,身體是否健康也影響很大;正所謂「生理影響心理」,身體如果不健康,就很難有好的心理狀態。

我們這次除了聚餐外,還額外安排了「打籃球」的行程,順便提醒大家要記得運動;如果透過這次的活動,能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雖然有少部份人用眾多藉口拒絕打球,但有下場打的人看起來還是能跑能跳,只是續航力似乎不夠,在心肺耐力不足以及肌肉過度疲勞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傷。

有同學的膝蓋在劇烈跑跳後感到不適,這時就知道可能要開始減重,並設法鍛鍊腿部的肌肉,用以保護膝蓋。

「四十歲後的健康儲備計畫」可以參考「金鋼狼」專屬醫生的建議,努力運動就對了,運動對於增進長壽與健康,有時比藥物更好。

不論你是何種性別或種族,「最大攝氧量」的高低,幾乎就決定了你壽命長短;甚至,一個攝氧量偏低的人,他的死亡風險竟比有吸菸習慣的人還高。

「最大攝氧量」,就是一個人在運動時所能消耗的最大氧氣量,這個數據愈高,通常代表你的心肺耐力愈強;像是跑步與騎單車這類的耐力訓練,除了提升心肺耐力,還有助於生成「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可維持腦中和記憶能力有關的「海馬迴」正常運作,可減低得到阿茲海默症等腦神經退化疾病風險。

另外,從「七十歲如何拒絕斷崖式衰老?」一文得知,大腦的「額葉」從四十歲就會開始老化,所謂的「額葉」就是負責掌控創意、同理心,並具備處理突發狀況的功能;一旦額葉老化,就會讓一個人對所有事都喪失意願、對任何活動都嫌麻煩。

隨著年齡增長,行動意願降低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要是都窩在家裡足不出戶,只要一個月,身體的運動功能就會大幅衰退。

一旦運動功能下降與大腦老化,外表給人的印象也會失去活力,變成衰弱無力;為了延遲老化,透過各種型態的「工作」持續與社會保持連結,維持自己的活動量,就是常保年輕的祕訣。

綜合以上的討論,可將「四十歲後的健康儲備計畫」精簡為三個重點:

1. 持續運動,並加強心肺耐力相關的訓練,提升「最大攝氧量」。

2. 將體重維持在適當的水準,並注意肌肉量是否足夠。

3. 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延遲「額葉」老化的速度。

別再為自己找藉口說沒時間運動,請培養「運動習慣」來對抗老化;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已是可見的未來,然而活得久,若只能臥病在床,誰會想要?

想要有理想的晚年,必須從四十歲起就開始努力抗老。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貧困會阻礙大腦發育?

日前看到一篇報導「追蹤十年最大規模研究,貧困會阻礙大腦發育」,這以往大多是由社會學家或是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如今卻是由「醫學院」啟動大腦發育和兒童健康長期研究,涉及上萬名 9 歲以上兒童,至少十年追蹤調查。

雖說其目的是找出影響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的因素,但令人驚訝其跨學科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不單純是從行為層面或心理層面分析影響因子,而是更進一步地從腦神經作用的機制去了解可能的原因。

當我們知道可以用生理學來詮釋人的情緒,腦中分泌不同的化學物質,就會讓人感到憤怒、快樂或愉悅等反應時,就可以理解自己為何有時突然會有情緒上的波動,那可能是腦中分泌了類似「多巴胺」、「催產素」、「腦內啡」或「血清素」等物質。

依照上述的討論,當我們理解這些物質分泌的機制後,或許可以反過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自我情緒控制的一大進步。

言歸正傳,這篇報導的研究成果,其重要結論是:「白質」的完整性對大腦發育非常重要;白質是大腦深處密集的神經纖維,以及來自神經纖維周圍的脂肪物質;脂肪塗層負責沿著神經細胞束快速傳輸資訊;神經細胞束之間組織和連接,支持大腦區域學習和正確溝通,若途徑中斷,會影響身體及心理健康。

肥胖與低認知功能可能是導致「白質」發育不良的原因之一;而認知功能較低,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獲得豐富感官、社交和認知刺激的機會有限。

因此,青少年需要「管理健康體重」和「鼓勵認知刺激活動」,讓大腦發育更健全。

基於以上的論述,對於此報導主觀認定「貧困會阻礙大腦發育」,但我有些不認同,它們或許有所關聯,但不是「因果關係」;並非是貧困導致大腦發育遲緩,而是貧困可能會造成肥胖或低認知功能發生的機率較高。

這代表即便拿掉貧困的因素,當富裕家庭的青少年沒有管理好體重、也不熱衷於社交活動時,同樣有可能會阻礙其大腦發育。

我認為將標題改寫為「肥胖與低認知功能會阻礙大腦發育」會比較適當,然後再更進一步探討:「在什麼情況下肥胖與低認知功能發生的機率較高,以及該如何去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大廟巡禮』奈良的底蘊

某一期的商周很特別,竟然有講到奈良的唐代建築,主要就是它的寺廟群。

我自己因為看小說「大唐雙龍傳」的關係,特別想要參觀唐式建築,來一窺當年唐代輝煌;但說來好笑,全世界保存最好的唐代建築群竟然是在日本,而不是在中國。

尤其是在奈良這個地方,可以見識到千年的古廟,像我看到「東大寺」就為之震撼,想不到都過了千年,還有機會看到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建築風格,讓人感動。

不管是在台灣或是中國,保存最多的還是明清時代的建築;唐朝這個曾經鼎盛的朝代,留下來給後人瞻仰的建築已經不多,讓我們也很難從文字敘述中去了解當時的建築特色。

幸好日本有保存這方面的建築風格與文物,眾多的寺廟也同時是博物館,不管是佛像、繪畫、工藝品等,都保存的非常好。

只不過,屬於華人的王朝遺跡,卻只能去別的國家參觀,這點說來很諷刺,卻是血淋淋的事實;日本政府對於歷史文物的保護遠超過華人政權,縱觀中國歷史的變革,每次朝代更迭都會盡量抹去前個朝代所遺留的痕跡,這也是我們只能去日本看唐代建築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話說回來,至少還有個地方保留建築群與文物,讓我們這種對唐代文化有幻想的人,還有個地方可以做夢。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今日觀看: 影響人一生進展的三個領域|《習慣紅利》下集

艾爾文在這集影片中,闡述如何運用「習慣紅利」來累積「工作能力」、「時間管理」以及「金錢習慣」。

坦白說,他這集幾乎把個人成長的三大面向都囊括在內,然後就各方面提出習慣養成的好處以及該如何達成。

我自己這幾年也都是在累積三大資產中打轉,不管是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式,以及試驗出管理金錢的模式。

累積三大資產的方法,在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差異,必須親身體驗後,逐步找出哪些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再打造出個人化的專屬習慣模式。

我特別有感的是在「工作能力」上提到「別人對你的信任感」,這句話就把重點講完了,在工作上就是要想辦法讓別人信任你,降低溝通成本,無論做什麼都能事半功倍。

另外,在時間管理上就是培養「長線思維」以及「強化動機」,這在很多本「自我成長」的書籍中都有特別強調。

至於「金錢習慣」,這就不用我多說了,「投資理財」本來就是艾爾文的看家本領,尤其是在理財這部份的素養;「理」這個字代表行動,不要只在腦中空想,要行動後才會知道行不行。

在個人財務上,我們是都有做「記帳」跟「預算分配」,甚至跟經營公司一樣都會出財務報表,讓自己對家庭的財務狀況一目了然,也方便做季度或年度的比較。

不管是在存錢、花錢、借錢以及投資,逐漸建立起適合自己的習慣與風格,這幾年也都在陸續測試與調整中;如果是剛開始理財的人,要特別注意每月「現金流」是否為正。

雖然我的起步比別人慢很多,但如果能夠早點步入正軌,應該也可以做到讓自己滿意的程度吧!


本集影片重點摘要如下:

如何運用「習慣紅利」來累積人生最重要的三大資產:能力、時間、金錢。

能力:工作習慣

時間:時間管理習慣

金錢:金錢習慣

「工作能力」關係到收入跟職涯發展;「時間管理」則是關係到能夠完成多少當前的目標;「財務狀況」則關係到有多少錢可以享受生活。

巴菲特說:「最好的投資,就是你自己的個人發展。」


工作上有三個心態要養成:準時、負責、說到做到;這三個習慣主要在打造一件事「別人對你的信任感」。

信任感還關係到工作效率,有信任感的話需要溝通的次數也會少很多。

工作能力有關的習慣:把話說清楚、把工作安排好、把事情想明白。

在將來,職場會越來越需要所謂的知識工作者,這類型的工作主要靠腦力來完成事情,重視個人生產力

越能夠安排好自己工作的人,就越容易在新的工作模式中,脫穎而出。

把事情想明白:具有「主動思考」的習慣,推薦兩本書「逆思維」、「上游思維」。

人在職場上的價值,來自於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把事情想明白的能力,才會看見問題的核心,提出好的解答。


對現代人來說,沒有時間不是問題,沒有「管理時間」才會有問題。

學習管理時間,就是在學習管理自己的人生。

時間管理習慣:

1. 培養長期思維,人普遍都有急於得到結果的念頭,導致沒有耐心去做需要花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要訓練自己的大腦習慣「思考長遠」的事,才會把時間花在真正能夠為你帶來長遠價值的地方。

2. 強化做事情的動機,提高動機,自然就會善用時間;動機又可以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以短期的效益來看,外在動機會更快驅動人去做一件事:內在動機的持續效果會更久。

人一生的時間有限,你把時間 (專注力) 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培養金錢上的習慣:

1. 存錢習慣,存錢是在擴充你的選擇能力。

2. 花錢習慣,原則是有能力花起來開心就可以,把錢花在對自己有利的地方。

    (1) 把錢花在能夠省下時間的地方。
    (2) 把錢花在能學習成長的地方。
    (3) 把錢花在能夠維持健康的地方。

3. 借錢習慣,如果你非得靠財務槓桿的方式才能財務自由,那其實你更該煩惱的是,如何提升你的工作收入,擁有更多的「投資本金」。

要注意負債比,如果想透過房屋增貸,更是要特別小心自己的「現金流」。

不要把舉債的行為合理化;借錢投資的風險是瞬息萬變。

4. 培養讓金錢自己長大的習慣。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多模型思維 (一) 多模型思維的好處

本章節說明了採用「多模型方法」的思維模式,用以避免依賴單一模型的「數學形式陷阱」。

我們要進一步了解「模型」如何將資料轉變成智慧,以理工科系的角度來說,這屬於「資料科學」的範疇。

事實上「模型」可以作用在很多需要「決策」的地方,例如電子商務、經濟學、社會科學或是公共政策等領域。

只要有「大量數據」存在的地方,就需要懂得如何挑選適當的模型來處理問題、提出假設、策劃解決方案和擬合資料。

這應該是未來相當重要的技能之一,同時也隱含了軟實力的展現。


模型有三項共同特徵:

1. 簡化、剔除不必要的細節,將現實抽象化或憑空架構。

2. 形式化並使用精確定義,模型利用數學算式而非文字敘述,能以「機率分布」呈現研究人員心目中的世界狀態,或者各種選項的優先順序。

簡化且精確描述的模型,建立了便於掌握的空間,讓我們得以運用邏輯來處理問題、提出假設、策劃解決方案和擬合資料。

3. 所有模型都是錯的;即便模型是錯的,只要它具啟發作用,也還是很有用的。

因為模型簡化、剔除了細節,僅依靠單一模型過於獨斷,容易造成嚴重錯誤。

若認為單一公式就能解釋或預測複雜的現實世界現象,鐵定是掉入了乾淨、漂亮而迷人的「數學形式陷阱」。

唯有仰賴「多模型方法」,才能解釋政治、經濟、國際關係或大腦等複雜系統,這些複雜系統總是呈現了介於有序和隨機之間,不斷變化突現的架構和模式。

複雜現象之所以稱為「複雜」,就說明本身難以解釋、難以推演或預測;因此,我們會面臨預測與實際現象之間的落差。

一方面需要模型幫助我們保持思維一致;另一方面,任何僅有少量變數的單一模型,皆難以解釋高維度的複雜現象。


模型如何將資料轉變成智慧:資料-->資訊-->知識-->智慧。

市場攤位販售的辣椒和玉米數量是「資料」;農夫收入金額和農產品銷售數量之間的關係是「資訊」。

近代定義「知識」為瞭解「相關性、因果和邏輯關係」。

「資訊」經過組織之後,就成了「知識」,而「知識」常以模型的形式呈現,例如:市場競爭經濟模型、人際網絡社會模型、地震地理模型及心理學模型等。

「智慧」就是瞭解並應用相關「知識」的能力,若要獲得智慧,就需要採用「多模型思維」,其中包含挑選最佳模型,來做出決策。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相約畢業滿二十年的同學會

延續昨天的同學會旅程,早上起來隨便吃點早餐,就開始在昨天聚會的房間裡閒聊,直至午餐時間到了,才匆匆忙忙地去收拾行李及開車。

午餐安排在從沒去過的泰式餐廳,很特別的是它有設戶外用餐區,一邊在很有特色的涼亭中用餐,別有滋味。




這次的同學會幸好各自的老婆大人都想盡辦法把小孩安撫好,讓爸爸們有些喘息的空間與時間,也增加了我們閒聊的機會。

用餐完畢後,我就跟幾位同學一起開車回去了,最終我們還是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完成了這次同學會的相聚。

席間,已經有人在討論後年滿  2 年後,是不是辦一次人比較多的同學會阿!

這次的同學會花費不多,希望未來也都能做到,花少少的錢、做大大的事。

今天這篇文是我邊打瞌睡邊寫出來的,一整天真是精疲力盡,雖然愉快但真心覺得累。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久違的籃球同學會

今天又早起,因為有太多待辦事項要處理。

吃完早餐後,我們快速收完行李,就辦理退房,趕緊開車前往台南的景點。

時間緊迫,我們只能前往台南新總圖見識一下。

新總圖非常漂亮,蓋的又新又大,內部的軟硬體資源十分充足。

我還拍了好幾張內部裝飾照片:







快速看完總圖後,我們趕緊前往有名的豆花店外帶,然後開車去台南高鐵站送老婆回去。

接著,我順路在高鐵站載著同學去參加同學會,大家集結後,全體去打籃球。

瘋狂地跑跳一陣,同學互相 PK 還打得這麼認真,甚至打到有人都被撞倒在地上。

後來有外人來報隊,打沒幾場我們都累了,本來就打不太贏,這下更只剩在旁邊看戲的份。

下場休息後開車回到民宿,梳洗完畢後才去吃晚餐。

精彩的是晚餐後,我們一群人窩在房間裡,九個四十歲的男人話當年,邊喝酒邊說大學的種種趣事,太有趣了!

這篇文章還是我邊喝酒邊用手機打的內容,只能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嘉義「奮起湖」之旅

說起來我對嘉義一點都不熟悉,以前都是路過,但從未真正地認識這個城市;這幾次因為嘉義相對便宜的住宿條件,順帶安排了先前從未去過的景點,反而讓我重新嘉義之美。

老婆好不容易提前一個月搶到「阿里山小火車」的票,但由於搶票那天我睡過頭,導致回程的車票還沒有著落,我心裡總有點不踏實感,很怕到時沒辦法下山,那就慘了。

找了好幾個解決方案,最後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台灣好行」的巴士上面,雖然只有一班,但早點去排隊應該有點機會。

一早起床,趕緊梳洗去吃早餐,然後快速地收拾完行李,退房後直接前往「嘉義車站」附近的停車場,小火車的開車時間實在太早啦,整天又只有一班車沒得選,只能不停地趕行程,害怕遲到上不了車。

還好悲慘的事沒有發生,我們還提早到車站,拍了不少照片,話說「嘉義車站」有點熟悉,以前好像是有來過的樣子。







懷著興奮的心情上車,一開始火車開很慢,平面的行駛速度應該連時速 30 公里都沒有吧!

路過「竹崎車站」時,我還特意拍了張照片傳給大學同學,他老家就住在這,也是我唯一有印象的嘉義鄉鎮,大學時好像有來過,但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了。



小火車搖搖晃晃地開著,我也從一開始興奮的心情,慢慢地開始想睡覺,莫名其妙我就睡著了。




還好開到一半時我就醒了,接著聽車長導覽,聽著聽著也滿有趣的,但此時隨著海拔接近 1,000 公尺時,我的頭突然有不舒服的感覺,真的不妙。



當我們順利抵達「奮起湖車站」時,天氣還很好,好多的遊客一看就知道是觀光景點,我也拍了很多照片留念。







簡單地繞了老街一圈,我們先去找「台灣好行」巴士的上車地點,還是很怕今天會回不了嘉義市區。

離車站不遠的地方就是巴士站牌,看起來似乎一切都還在掌握中,於是老婆跟我決定先去吃午餐,然後再去走步道。

選了半天,決定去吃「奮起湖大飯店」的便當,它的戰斧豬排確實有吸引人,但價格也是一般便當的兩倍,觀光景點嘛還可以接受。

午餐後,我們前往「百年肖楠林」步道散步,同時也順手拍了好多張美照,說真的,這邊才符合我腦海中對「奮起湖」的印象,台灣的觀光景點或老街,因為有商業行為但又沒有經過統一的設計與管理,呈現出來的都是混亂的鐵皮景觀。





幸好,周邊還有很多森林步道,邊散步邊看風景,真的很舒服。

我們走完一圈,眼看著搭車時間還早,又跑去買「奮起湖」有名的手洗愛玉,喝起來確實退火,但說特別嘛也談不上。

時間接近搭車時間,我們趕緊去排隊,果然前面已經一堆婆婆媽媽在卡位了,這群人真是熟門熟路阿!

還好有提早排隊,我們至少有位置可以坐,後面有些人只能用站的,一路搖到山下腿應該都軟了吧,至少要開兩個小時耶!

此時,我的頭不舒服到了一個臨界點,再不舒下去就要痛起來啦,還好終於撐到上車,一上車我就昏昏欲睡。

車開到一半,下到半山腰時,我突然醒來,發現頭的不舒服感似乎在消退中,難道我的不舒服感是「高山症」引起的嗎?但海拔才 1,000 公尺耶!

等到順利返回「嘉義車站」後,我算是解除頭痛警報,眼光開始瞄準市區的一些小吃,其中看到滷味攤的價格,驚為天人,這比我當學生時還便宜阿! 現在都通膨成這樣了,還有這種價格,回想到昨晚的晚餐費用,只能感嘆嘉義的外食價格真是平易近人阿!

簡單的吃完東西後,我們就結束今天的旅程,快樂地開著車離開嘉義,前往美食之都「台南」。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嘉義「檜意森活村」之旅

老婆跟我想說趁著最近有空檔,想去「奮起湖」逛逛,今天就先開車到嘉義市區住一晚,打算明天一早搭阿里山小火車上去奮起湖。

但今天都提早下嘉義了,不逛一下也對不起自己的寶貴的時間,於是選定了離旅館不遠的「檜意森活村」走一走。

不過這趟旅程也不是這麼順利,當我們開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時,突然儀表板的警示燈號跳了出來,我一看心裡暗罵:「又是該死的輪速感測器掛掉了!」

雖然嘴巴罵罵叫,但還是得找地方處理,不然繼續開太危險了,幸好「虎尾」有原廠維修廠,剛好位在交流道下,非常方便。

因為這個意外,讓我們多花了快兩個小時才到「檜意森活村」,但也慶幸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其實我本來沒有抱持很高的期待,想說又是個騙觀光客的景點,但這次出乎我意料外,嘉義市區竟然有保持如此完整的日式建築群,再加上一些庭園造景,雖然地方不大,但確實值得到此一遊。

我個人覺得逛起來比臺北的「四四南村」更好一些,只不過這裡面的建築物都經過整理變成商店,這樣做無可厚非,但販賣的東西也真的都是觀光區的價格。

老婆很開心地變身為觀光客,錢就一張一張的從錢包中溜走;好吃但好貴的冰品與點心,好笑又有趣的客製化衣服,看來我們就是待宰的肥羊,而且還心甘情願的送死。

附上隨手拍的景觀照片,真的隨便拍都漂亮:











晚餐就在旅館附近的「火雞肉飯」名店解決,好吃又不貴,心滿意足地回到旅館,備戰明天一早的「奮起湖之旅」,想想都覺得開心!

感覺好像還少了點甚麼,突然發現旅館附近竟然有足底按摩耶! 

今天奔波了一整天,享受一下足底按摩真的一點都不過份,嘉義之旅超乎我預期的爽,真愛這種小確幸阿!

今日閱讀: 勝算 (十六) 商業模式創新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商業模式創新,就是交易結構的創新。 Uber 幾乎沒有計程車,卻是市場上最大的計程車公司; Airbnb 幾乎沒有任何一家飯店和房間,卻做得比任何一家連鎖集團都大;它們靠純粹的「 商業模式創新 」,獲得了成功。 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是用更高的效率,降維打擊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