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論在職進修的感想

昨晚剛好有大學同學詢問申請博士班的事宜,順便跟他聊了一下。

我最近也想要去申請博士班,雖然我要申請的是管理博士班,而我同學要申請的是理工博士班,但內心的想法應該是雷同的。

同學說是被長官點名去進修博士班,剛好他所扮演的角色也需要,他不得不去。

唸過在職 MBA 的我,給出的提醒是要注意時間分配,在職進修最累人的不止是課業,更是在工作、家庭跟進修三方面的分身乏術。

一心多用到底是好是壞,關鍵還是在於最原始的動機為何。

面臨四十大關,很多人心裡都會焦慮不安,卡到位置的擔心長官不喜歡,改天就下臺一鞠躬;沒卡到位置的,盤算何時能上位,再不升上去,專業能力還能撐多久。

因此,走出去在職進修,擴展自己的視野,先行動後思考,也是一個不算差的選項。

並不說是學歷有多重要,事實上周遭的人大多已有碩博士學位。

但人越活越久,當外在環境或條件都沒有新的變化,那思維就越容易僵固,有些人說這是舒適圈,但或許也是「能力陷阱」。

像我惰性這麼強的人,就需要更強的推力跟拉力,才能繼續前行。

我是用好奇心跟終身學習來說服自己,先有強烈的動機後再行動,最後拼執行力完成它。

想辦法讓自己扮演那個想要的角色,久而久之,思維跟行為模式就會漸漸轉變,做什麼最後都會像什麼。

但如果內在動機不強,只是被動地去執行自己並不完全認同的目標,到最後也是滿腹怨氣而已。

所以在職進修前,先想辦法強化內在動機,然後再行動。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內心踏實才有夢想成真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