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工作穩定性與保障性

人都要去挑戰「不確定性」,並想辦法適應它。

截至目前為止,我一直都在挑戰自己沒有把握的事,因為過程中會很刺激,完成後也會很有「成就感」。

當然,這種持續挑戰的態度,當年紀越來越大並組建家庭後,確實有些鬆動,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是我自己懈怠了」。

另外,分享一個好辦法,我一路走來履試不爽,當你遇到一個抉擇時,拿去問你的家人、伴侶或親朋好友,統計一下他們的說法或建議,篩選出最多人講的那個決定,然後做相反的選擇。

以我的經驗,親朋好友通常都會建議看似最穩妥的那條路,當然他們是好意,但跟你的「未來發展」或是「自我成長」並非正相關。

走人少的路,創造「差異性」並堅持下去,反而容易走出屬於自己的方向

在軟體開發這行業,「累積知識」跟「盡情分享知識」非常重要,不過我這麼多年來只是盡力的在累積專業知識,盡情分享知識這點做的不好,只有在學校授課時有整理部份心得出來,而且有些部份還礙於公司商業上的考量,無法分享。

今後,要在商業考量外,盡量搭配實體授課及部落格分享專業知識,同時記錄自己的「學習歷程」,期望也能幫助到需要的人。

講到「工作自動化」這件事,先前有個同學講說他把工作的流程都自動化,之後害怕自己被取代掉會失業;我想,當他看到這篇時,應該感到心安,這是讓自己更有「價值」的行為;如果他能累積更多專業知識,並分享及幫忙其他同事,整體的評價應該會更高才對。

我有另外一個同學「積極擁抱不確定性」,總覺得他一年的經歷大概是我五年的變化,但他就是可以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處之泰然,或許這樣才會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吧?

最後,問大家一句,有存夠三個月到六個月的生活費嗎?

我跟作者看法一致,都認為最好是存到一年以上的生活費,會讓自己在壓力較小的情況下生活與工作,你們覺得呢?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沒有一項工作具有保障性! 你要逐漸適應「不確定性」。

不要期望自己找到一份工作後,就在一家公司裡待上二十到三十年的時間,一直工作到你退休或拿到退休金為止。

不要再嘗試尋找穩定的工作,要讓自己的能力更健全,具有更高的適應力。

將自己的知識藏私,無法保障你的工作。 

許多軟體開發人員努力想保住自己的工作時,最糟糕的行為就是將自己的知識藏私。

不論你認為自己有多重要,或你知道什麼「機密」,這些都沒有意義,沒有你公司還是會繼續運作,世界還是會繼續運轉。

如果你能刻意降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反而能在工作上獲得最大的保障性;公司最有價值的員工是讓自己的「工作自動化」,並培訓其他員工來做自己工作的人

要成為有價值的人,如果你能幫助其他軟體開發人員完成更多工作,就不必手動處理它們,這就會變成你的價值。

比起其他單打獨鬥的員工,你利用槓桿的做法更有效率

以工作能力取代工作穩定性,透過累積知識與盡情分享知識,兩者雙管齊下,讓你成為公司內更有價值的員工。

與其費盡心思處理公司內的政治,不如準備好自己的能力,這樣就不必擔心工作保障性或穩定性。

提升工作能力,讓自己隨時都能輕鬆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如果想永遠不必再擔心工作保障性或穩定性,最好的做法就是創造自己的安全網,手上隨時要有三個月到六個月的生活費,以備不時之需。

與其逃避,不如擁抱不確定性

你究竟能在不確定性多高的環境下處之泰然,會直接和你的生活品質成正比

當你不再試圖掌控你無法控制的事物,欣然接受事情發生的結果,人生就會變得更加愉快。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創業與職涯規劃

關於創業的話題,先前已經寫了很多篇關於自己的見解與讀書摘要,這邊同樣是強調「先自律才有自由

至於作者所定義的自由工作者與程式企業家,其實就是常見的「專案公司」與「產品公司」的差別,我認為在「公司賺錢有這麼難嗎? 一書中有很棒的案例詮釋,先前也已經做過摘要,可以回頭閱讀來思考跟這本書的相關性。

軟體開發人員要轉管理職,確實在心中有道坎要跨過去,我自己也喜歡寫程式開發軟體來解決問題,因為這是在做「創造」行為,跟其他行業要經過軟硬體與工程人員的跨界整合,才能產生產品或服務不同,做軟體開發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的成果,或是自行創造一個小產品或服務,這種獨自創造的「成就感」很難被取代。

以我自己來說,先前轉管理職後也是極度不習慣,沒有寫程式的日子,總覺得沒有產生任何貢獻,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 

最近重拾寫程式與鑽研新技術的習慣後,才豁然開朗,原來我心中空空蕩蕩的那一塊是缺了這個東西。

創業或是做副業前,可以學習作者的做法,先建立自己的「目標聽眾」,或許能為職涯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不管是不是自行創業又或是在大公司任職,「名聲」總是會在關鍵時刻,讓人更上一層樓。

如果有軟體開發的技術,在現代的社會中,真的是最容易創業的族群之一,但也要經過許多步驟來讓「技術變現」。

作者提到的「集客式行銷讓客戶自己來找你」,都是可操作的方式,至於能否行得通還是要靠「實踐」來驗證。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想要「自由」,背後是殘酷的現實。

作者前兩次努力創業時,不知道如何與「自由」共處,過多的自由反而壓垮了他;大部份時間都拿去玩線上撲克或魔戒 Online

懂得「專注」及「自律」,要是不想聽從別人訂下的規則,就必須為自己立下規則並且遵守。

自由工作者的定義:沒有正式受雇於任何人,而是他人來租用你的工作時間。

拓展客戶要投入大量的行銷費用,如果能利用所謂的「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如塑造個人名聲、培養專長和打造人氣部落格,讓客戶自己來找你。

強力建議在剛開始接案時,不要滿腦子想著要賺錢。剛開始願意收較低的費用,金錢才會隨之而來。

創業很簡單,難的是創立「賺錢的公司」;軟體開發人員站在極佳的發展位置,可以成為自由工作者,也能自己開發應用程式或服務來銷售。

最有利可圖的是「軟體」

許多軟體開發人員創業時,浪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努力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先不要離職創業,「壓力會壓垮一個人」,當你背負燒錢的壓力又要做以前從來沒做過的事,很可能無法真正完成任何工作。

請先一邊繼續做現在的全職工作,一邊把將來要開創的事業「當副業經營」。

創業前,先建立「目標聽眾」;在你開發產品、思考收費模式或尋找顧客之前就要進行。

要是不靠關係,很難讓任何人跟你買東西,我的目標聽眾相信我,因為我已經跟他們打好關係。

建立目標聽眾,可以帶來巨大的優勢,幾乎能保證你會成功;你所要做的事就是,必須創造大量的「免費內容」。

當有了第一位目標聽眾,就等於擁有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不依靠單一產品生存。

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一定也是成功的「銷售人員」

銷售會讓你面對人生最大的恐懼:被他人拒絕;想擅長銷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只有實踐。

企業家的生活就像是坐雲霄飛車,雖然這條路很難走,但也希望讓你知道,成為企業家是多麼棒的一件事。

當你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且這一切都是由你親手打造,世界上很難有比這更好的感覺。

試著建立起一些有意義的事物,對他人的生活產生正面的影響。

軟體開發人員大致分為三大類:

1. 正職開發人員 (多數人都是),受雇於他人,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而且領固定的薪水。

2. 自由工作者 (被雇用的傭兵),為自己獨立工作,不屬於任何特定公司。

3. 程式企業家(同時兼具程式開發人員和企業家兩種身份),自由工作者是利用自身的軟體開發技能為其他人服務,但程式企業家是利用本身的能力創造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並將產品或服務直接賣給客戶。

「玻璃天花板」對軟體開發人員來說非常現實,會限制你的升遷或是能獲得多少薪資,這無關乎你的能力有多好,重點是你的發展已經到頂。

自由工作者的玻璃天花板會更高一些,但由於自由工作者「還是要拿自己的時間來換金錢」,所以在收入上還是有現實的限制在。

企業家的收入完全沒有上限,但有可能根本「賺不到錢或是虧本」。
 
另一個選擇,加入大型公司,走上管理或技術階層的「升遷管道」。 

在中小型公司裡,人員要向上流動有現實的限制,軟體開發人員的薪資或升遷無法超越公司高層。

在微軟、蘋果、IBMGoogle 等大型公司,玻璃天花板的上限會高一點; 而這類大型公司會有兩種升遷管道:「技術職」或「管理職」。

往「技術職」走,就要持續寫程式,直到你再也寫不動為止 (或是公司認為你寫不動);讓自己從資深開發人員爬起,然後是系統架構師、研究員及資深研究員。

選擇「管理職」,或許要先讓自己升遷為開發經理,再來是部門經理或專案經理,然後按照自己的努力升上高階管理層。

如果遇到「玻璃天花板」,就必須做出選擇,看是要追求技術還是管理階層;如果不是大公司,或許根本沒有技術階層的升遷管道,往管理職走可能是唯一的路,或是自己走人選擇離開公司。

作者舉例自己被拉進管理職務時,最大的問題一直都是他想繼續寫程式研究技術;多數軟體開發人員會進入這一行,都是因為他們喜歡解決技術問題,而不是為了賺錢。

所以真正該問自己的問題是,在你職業生涯剩餘的時間裡,你願意處理管理工作而不再寫程式嗎?

永遠都要不斷思考你「前進的方向」,讓自己能從容不迫地掌握自己的職涯發展。

不管你決定做甚麼,重點是做決策和規劃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打造人氣部落格

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部落格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現在是先用最簡易的方式做記錄,之後會如作者所說的用「WordPress」架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那上面應該主要會以技術文章及財報分析為主,也就是說相對這邊再專業一些。

持續性是一直在努力的事,自從看了「原子習慣」一書後,現在更在乎如何創造會發展出好習慣的環境,每天持續地做,自然而然就變成反射性動作。

做摘要跟寫心得真的需要訓練,等過幾年後,或許回頭看就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吧,前提是要每天多少都要寫一些。

話說我每天寫這些摘要或心得文,倒是滿樂在其中的,感覺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路,跟自己對話一樣。

有些時候看到書的某些內容,會思考自己的哪些經驗可以相印證,而這個過程充滿樂趣,算是另類的興趣。

我並沒有像作者一樣,想打造所謂的人氣部落格,只是單純想著記錄著自己思考上的足跡。多年以後回想時能有所依循,看著自己有持續在進步的「成就感」,無價!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寫部落格是多數「軟體開發人員」的最佳選擇 (應一併考慮 YouTube),進入障礙低且效益極高。

如果定期更新部落格,而且持續寫文章,只要有人在網路上搜尋你的名字,幾乎保證一定會找到你的部落格。

任何人都能創立自己的部落格,而且五分鐘內就能對外開張。

請把部落格想成是你「個人專屬的廣告空間只要每隔一段時間更新一次內容,平常甚麼事都不用做,就能一天 24 小時不間斷地為你宣傳。

提升溝通技巧,寫作是非常好的方法,寫作能教你以他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有條理地組織你的想法。

部落格也能幫助你「追蹤自己的職涯發展(及思維)」,當想回顧過去解決過哪些特定問題,以及當時怎麼解決的,部落格能提供一些歷史文件與參考資料。

強力推薦用「WordPress」作為部落格平台,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在開發部落格的技術,要花時間在真正地寫部落格文章上。

強力建議為新建的部落格註冊自訂的網域名稱

不要拖延,立刻採取行動,你的部落格應該能在幾個小時內啟用。

先讓你的部落格內容聚焦在「小主題 (內容至少要能寫出五十篇以上的文章)」上,這代表要問自己部落格內容和什麼有關,如何描述部落格,這就像是問你的「專業」或「利基點」是什麼。

在你下筆前,請確定你知道自己要寫什麼;要打敗拖延症,最棒的方法就是知道你當下應該要做什麼。

事前多做研究,開始寫作之前,先列出大綱。

持續就是力量,想成為一名成功的部落客,最重要的一點是「持續」;長遠來看,持續性能擊敗其他一切。

所謂的「紀律」,就是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應該去做;需要紀律,才能不斷地寫,而且持續的寫。

多數人失敗的原因,是沒有足夠的「耐心」持續等待結果。

部落格成功的關鍵是創造品質好的內容,吸引人們願意分享和連結。

部落格想獲得流量,最有意義的做法是「寫出高品質的文章」,但這通常要持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持續寫作,並享受寫完的樂趣,做就對了而且持續下去。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通才與專才

不管是個人或許企業,都需要可以執行和追蹤的計畫,而不是瞎忙一場,最後也沒任何產出。

終生學習的概念跟作者永遠都要學習新事物的想法雷同,其實總歸就是要「自律」,才會帶來「自由」

我們在討論事情時總是說要考慮「長期價值」,但在做決定時總是先想到「短期利益」,這中間的平衡就要靠智慧來取捨。

每天寫點程式、看些書以及運動 30 分鐘以上,撿起寫作的能力盡量寫,拓展自己的知識範圍外,又時刻鍛鍊基礎技能,長久下來會讓人有全方位的轉變。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其實就是在說挑選專業時能否有獨到的眼光,並持之以恆的走下去。

競爭激烈的地方未必有容身之處,相對冷門的領域也不見得沒有發光發熱的機會。

如果想到要沈浸在某個方向數年或數十年之久才會成就專業,那就會明白當初的選擇有多重要;相信自己的選擇,並徹底的執行自己的計畫。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真正「可以執行和追蹤的計畫」

閱讀其他軟體開發人員寫的部落格文章,能從中得到一些見解,知道現在程式設計社群裡有哪些新發展和重要的資訊。

閱讀技術方面相關的書籍時,「請努力挑選對你用處最大,或是具有長期價值的書」,類似軟體開發方法論、設計模式和架構方面相關的書,具有長期使用價值。

不管技術能力有多好、教育程度有多高,「永遠都要學習新事物」。擬定計畫,告訴自己下一步要學習甚麼,當你完成手上正在學習的事物,馬上就能往下一步學習。

在技術方面,不要學習你永遠不會用到的事物。

你手上應該一直都要進行某種副業。

程式寫的越多,你的程式能力就越不容易生鏽,每天都能投入一些時間「實際動手寫程式」

想督促自己每天寫程式,讓自己手邊一直都在進行一些小專案,要確定這些專案的規模夠小,才能真正地完成這些專案。

作者做過最棒的決定之一,就是開始完成每個他負責的專案,變成「專案終結者」,這對他的職涯和人生造成很大的變化。

不管你認為目前的工作環境有多安定,重要的是不能讓自己太安逸;請積極制定計劃,「時刻更新自己的技術能力」。

幾乎所有的專才都可以說是通才,但沒有一位通才能說是專才。如果沒有先廣泛地了解該領域的一般知識,很難成為該領域裡厲害的專家。

真正要追求的是所謂的 「T 型知識」,對自身所處領域的基本知識有廣泛的了解,然後至少要「針對一項專業知識或技能進行深入的研究」

如果你的技能確實符合公司所需,相較於通才他們更願意聘雇你;當企業說想找通才,內心真正想法是:「我們需要適應力強而且學習能力快的人」,他們想要的人要多才多藝,工作上又能彈性調度。

所有主流職業都越來越重視專業,包含會計師、律師、財務分析師和幾乎所有類型的工程師都必須「專業化」,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因為知識領域已經過於龐大。

請挑選某項專業,然後努力追求,以此為中心打造個人品牌。

寧可挑一個範圍小一點的特定專業(選擇利基市場),也不要選擇內容過於廣泛的主題。

建立軟體開發的一般知識,學習怎麼寫出好品質的程式碼,學習基本原理和技術。

在每次的演講中,都應該努力只傳達幾個重點,而且以一個大方向為中心架構演說內容,盡可能的簡化內容。

如果你不踏出第一步,你的人生永遠不會改變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 塑造名聲與拓展人脈

作者說的沒錯! 其實不止軟體開發人員,據我觀察只要是工程師,內心都有點抵觸「行銷自己」的想法,認為有硬功夫才是王道。包括我自己也是這種想法,因此在 MBA 的班上屬於邊緣人的狀態。

但我認為還是可以在無形中,讓自己做到打造個人品牌的效果又不抵觸內心的想法。只是一開始就要自建平台或是加入特定的社群,再來「發揮工程師喜歡解決問題的本質」,將自己怎麼解決特定問題的方式分享出來,嘉惠也遇到類似問題的人,為他人創造價值。

因此,只要心中持續想著「為他人創造價值」,加上有適當的管道,就能默默地為自己塑造良好的名聲,這也不會跟工程師特質有任何衝突,只是轉念而已。

我喜歡引用「原子習慣」的說法:「創造讓自己容易達成目的的環境,比壓抑自己的本性還更有機會成功。」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在軟體開發人員的職涯裡,最重要的是「塑造個人的良好名聲」

自我行銷、打造個人品牌和行銷本身都不是壞事。

技術能力 x 行銷 = 錢 (價值) 或 程式能力 x 名聲 = 錢 (價值)

就算是世界上最棒的程式設計師,如果只是自己一個人待在地下室孤芳自賞,沒有人認識你,這真的沒有意義,對這個世界沒有太大的影響力。

與其實力堅強但沒有名聲,寧可當一個實力中等但名氣超高的人。

說話能力與工作實力可以產生三種組合:

1. 光說不練型:嘴砲能力高但沒有工作實力。

2. 埋頭苦幹型:不會展現自己,只知道拼命工作。

3. 說唱俱佳型:既有表達能力,又有工作實力。

品牌的起點是「清楚而且簡潔有力的核心訊息」:你是誰,你想表達什麼。

打造個人品牌還要有持續的曝光量;基本策略是從一個管道或媒介開始,學習如何精通它,並且系統化地使用,才能在這個管道上以極高的效率產生大量的內容,然後擴散出去。

只要做得夠久,並且維持一致性,就會隨著時間逐漸成名。以下想法或管道或許可以幫助你:

1. 建立你自己的部落格

2. 寫書

3. 寫雜誌文章。

4. 自己主持 Podcast 節目。

5. 開設 Youtube 頻道。

6. 在當地的程式研習營演講。

7. 在開發者大會上演講。

8. 建立一個熱門的開放程式碼專案

品牌和行銷都要基於一項重要的原則或想法:「幫助他人創造價值」,而且最好大多數免費。

你要當那種別人想圍在你身邊,想和你有所關聯的人,因為他們覺得在你身邊就能獲得好處。

投入時間才會有機會看到成果,「就算你是程式設計領域裡的新人,還是能提供某些價值」。分享自己學習的歷程或自己在某個主題上從新手到專家的過程,對於想跟你一樣學相同技術的人來說,這些經驗都有莫大的價值。

只要你持續向前推進,終究會達成目標。

想從人脈獲得任何價值前,你必須先投資人脈,要想著「為他人創造價值」

在整個對話過程中,要全程專注在你能為他人做什麼。利用主動傾聽的技巧,找找看有沒有方法可以直接幫助這個人,或是有沒有認識的人可以幫上他們的忙,介紹他們認識。

當你能為他人創造價值,就能變成大家想圍繞的中心人物。 

發展大量人脈需要投入時間,不該只有在需要工作時才想拓展人脈。

人脈代表一個人的淨值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領導與晉升

做為一個領導者,我算是相對失敗的,除了作者所說的「授權」與「卸責」分不清楚外,有時候我真會認為某件事已經交待給誰去做了,做不好是他的問題而不是我的問題。

另外,就是「教育訓練」時,發懶而不去檢查團隊的工作內容,總是認為別人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這是一廂情願,而且時間越久傷害越大。

在個人發展上我不害怕多花錢,只要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事,都願意砸資源下去;至於「閱讀」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份,這點無庸置疑。

至於「個人行銷」的部份,這點是我去 MBA 的學程後,才深刻體會到自我不足,或許是在工程師的培養過程中,讓我們覺得實力的重要性遠大於包裝 (行銷),而忘記「如果都沒有人認識你,該如何發揮自身的實力」。

很多時候,人的能力沒變,但在不同的舞台就會散發出不同的光采。

不管是在公司上班、自由工作者或是創業家,永遠不要忘記是因為能幫公司賺到錢,公司才會或才能發薪水給自己。

要去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幫公司賺到錢,到底「創造了哪些價值」,並要努力創造更多的價值,別認為過往的成績可以保自己一生無憂。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身為領導者,只有你要為團隊的表現負責;想要有效領導,你必須完全掌握團隊以及團隊所做的每一件事。

當問題發生了,這些都算是你的錯,而且是你要負起的責任;你應該該團隊成員訓練的更好,你應該確保團隊成員有更好的理解,進而實現計劃;如果盡了一切努力,成員還是沒有進入狀況,你應該將他們正式踢下船。

你必須負起責任,不只是為自己的錯誤,還有團隊理其他人犯的錯誤。

盡可能簡潔扼要地表達你的任務和目的;告訴團隊成員目標是什麼,但是不要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請別忘了要進行「教育訓練,第一次要求別人執行工作任務時,即使已經有流程文件,還是可能會發生問題,這很正常;請檢查他們的工作內容,告訴他們需要修正什麼錯誤以及犯錯的原因,然後請他們修正,這是最好的訓練方式。

如果你的團隊做事方法一致、了解任務、有流程可以依循而且訓練得當,就算你認為某些只有你才能做的工作,相信團隊應該不難完成。

要成為有效率的領導者,你必須委任工作;「授權和「棄責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當你授權工作時,一定要擁有對工作的「責任感」,並且負責檢查工作結果,你不能假設其他人一定會完成工作而且正確無誤,然後在心裡認為「出問題也不是我的錯,我已經指派給誰去做了

永遠都要選擇「責任」勝過於「薪水」。

責任就是力量,關鍵在於只要你追求責任,財富也會隨之而來,你隨時都能以責任 (閱讀也是一種力量) 換取財富

請抓住每一個你能獲得的「機會」,負責某件工作;如果想獲得升遷,就一定要做更多的工作,而且是比公司要求你的還要多。

請多買點書,而且多看點書;建議你每天一定要閱讀某種類型的技術書籍。

在個人發展上,別怕多花錢,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

行銷自己,建立你的「個人品牌」;你要成為一項資產,如果希望公司付更高的薪水,就是要幫公司賺更多的錢。

弄清楚你要怎麼做,才能對公司營收有直接的影響;當你提出想要加薪時,最好的論點是「能為公司賺更多的錢」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唸大學的優缺點

嚴格來說我也不算是科班出身,但對於作者所說的大多數優缺點都是認同的;至於成本的部份,因為美國跟台灣還是有所差異,從「教育成本」的角度來看,在台灣讀一個相關學位應該是相當值得才對。

不管是在哪個領域或專業,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教育」或「學習」負最大責任,努力爭取機會,創造讓自己有「實務學習」的舞台,而不是被動地等待學校餵食,然後最後再來責怪沒有獲得任何幫忙。

完全同意應該在大學階段就開始建立「作品集」,作者所言我大多有做到,但可惜的是當初並沒有想著詳實地記錄這些過程。

至於開發者社群的概念,我覺得在台灣還是偏薄弱,或許還需要更長時間來塑造整個生態體系。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擁有學位的人可能會比沒有學位的人「擁有更多工作選擇的機會」。

每位軟體開發人員都應該學習「作業系統」、「資料結構」、「演算法」及「計算機結構」等,許多電腦科學學位課程的主題。

更多的程式設計師需要對他們手上正在撰寫的程式碼,了解其背後一些基本知識和理論。

相較於其他學習途徑,傳統的大學教育做得比較好的一點,是會提供「學習架構」;自學需要學習動力與自我紀律。

但缺點也很明顯,傳統教育的設計目的不是要最有「效率」地使用時間,並非你在學校參與的所有活動和時間都能讓你直接受益。

學院和大學裡的教授通常都與現實業界裡的各種「軟體開發」完全脫節。

教育是你自己的責任,專注在實務學習上」,盡可能應用你所學到的知識。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負起自我學習的責任。

如果要建立個人作品集或是開發副業,從大學開始是最完美的時機。

程式研習營 (類似職訓或補習班) 往往會將焦點放在如何開發軟體,而忽視開發背後的原因或科學原理;這種學習方法有時可能導致「你對自己的能力過度自信」。

最傑出的程式設計師是出於自身需要才學習程式設計;但自學型的程式設計師要找到第一份工作相當艱困。

絕大多數人只有在有動力時才會做事,所以投入有「學習架構」的學習課程,都有助於提供動力。

許多自學的程式設計師在某些方面的知識上缺乏最好的實務經驗和正統觀念。

一個好的副業專案,至少能同時提供以下這些好處:

1. 提供一個真正的問題讓你「實作」,並且應用所學到的知識。

2. 以實務工作創造作品集。

3. 創造一些可能的副業收入或開發新的事業。

4. 在學習程式設計時,為自己開發一些有用的工具。

5. 對自己的能力建立「信心」。

6. 提供產生樂趣的管道。

讓這些程式碼作更多有用的事,或許能讓你獲得多重效益。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培養技術能力

作者講的「快速學習法」,其本質上應該就是我先前做過重點摘要的「費曼學習法」,想要教授一樣技能或技術給他人時,自己就要徹底理解問題或技術的本質,然後收集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話重新詮釋問題及解決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就能把知識轉化為自身的理解,從而跟自己的知識樹相連接,存在腦海深處變成本能。

但是,如何針對不熟悉的領域收集學習資源,並擬定學習計畫,這點倒是我一直覺得應該在每個人的學生時期該建立的能力,高等教育應當賦予學生這種「軟實力」,它可以讓終身學習成真。

「80/20 法則」倒是提醒我一件重要的事,或許下次在授課時,可以把不同課程的內容,但有相關性的 「20% 關鍵內容」整併在一起,讓學生快速吸收並實作應用;如果他們後續想再學習剩下的 80% 內容,可以自行去修習完整的課程,這時會更有方向。

作者也點明了為何「做中學」重要的原因,從過程中去觀察及了解那 20% 的內容是甚麼,然後快速學習到可以應用該技能的程度。

關於程式設計的部份,我倒是比較驚訝 C# 這個語言已經壯大到如此程度,而且看其趨勢有成為跨平台設計的主流,這在當初接觸 C# 時完全想像不到。

如果它後續再把 Linux GUI 介面開發都拉進來,或許真能大幅度降低在不同作業系統間的應用程式開發門檻。

現代軟體開發確實很重視函式庫的應用,跟堆疊積木一樣,積木種類越多,就越能堆出開發者想要的形狀。

因此,該程式語言除了語言特性外,就是背後有多少函式庫資源至關重要,最好還要有廣大的開發者社群支持。

關於這點,如果是要驗證跟課程學習我推薦 Python,它在好幾個領域都有相關的函式庫支持,重點是語法容易學習上手快,也滿適合學校在教授理論課程時,讓學生同步實作,驗證該理論的想法,如人工智慧、影像處理、機器學習、數值計算等相關課程。

最後,針對學習的動機,要想辦法規劃或設計自己「需要應用一項技術,有實際的理由學習」;這部分可以參考先前摘要過的「原子習慣」如何創造一個適合學習新技術的環境,讓自己養成新習慣,這樣能讓整個學習過程更自然,不需要過度強調毅力的重要性。

以下是本章節的重點摘要:

請把技術能力想成是一趟「旅程」,而非終點。

請參考作者的「十步驟快速學習法」,以下介紹基本流程:

對你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範圍有良好的理解,你需要一個「目標」來衡量自己是否已經學會;有太多人開始學習某件事情,卻沒辦法確認自己是否成功。

收集學習資源,並創造實際的學習計畫

學習足以起步的知識,然後實作看看,回答實作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焦點放在「做中學」

利用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驅動學習的動力,先自己實際動手玩,再回頭閱讀和學習主題有關的文字資料或消化學習內容。

藉由腦海中浮現的問題和一些實際經驗,自然而然就會引導你找出「真正的重點」

把你所學到的知識再教給其他人,透過這一步,所學到的知識將轉變為理解;任何想快速學習的事物上,都可以用以上的流程進行。

除非你動手實作這些技術能力或利用它們解決問題,不然只會對它們有表面的了解。

如果你對這項技能沒有立即的需求,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需要學習,但如果立刻「需要應用一項技術,有實際的理由學習,那麼學起來就會更輕鬆自在」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是甚麼,Google / ChatGPT 也幫不了你。

要先了解學習的特定技術範圍在哪,大致了解這個技術能做到哪些事。

程式語言一定都會有的標準內容「各種函式庫」,知道能利用這些函式庫做甚麼,以及這些函式庫所包含的範圍。

先了解整個程式語言的情況,而非深入細節,等需要學習這項知識時,會知道該從哪裡尋找資訊。

生活裡的一切幾乎都會落入 80/20 法則,學習一項技術能力,關鍵是找出那 20% 內容

許多書籍、甚至是教學課程都寫得像參考手冊,並不會特別強調某項技術裡的 20% 內容是一定要知道的重要知識。

透過工作訓練技能特別有效率,是因為可以從工作過程中了解那 20% 的內容是甚麼,學 20% 的內容就能處理 80% 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實作如此重要的原因。

聽某些專家對某個主題的看法,就能獲得「深入的見解」,而這些見解是你無力靠自己的力量匯聚而成。

研究專家們如何在現實世界中應用這些技能,並對該技術能力之錯綜複雜的部份,提出哪些相關的問題和論點,就能更深入理解一項技術能力。

做中學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你需要一個實際的學習計畫和一個清楚的目標

「實踐是檢驗是否學習得當的唯一方法」,要投入時間大量實踐,才能有效率的學習新的技能。

現今的程式設計是在更高階的環境下完成,相較於程式語言本身的特性,設計程式時更常利用函式庫和架構

學習不同的程式語言,要考量它能否適應不同的情況和技術;現今幾乎所有平台都支援 C#,所以它是一項適應性極高的語言;可以用 C#WindowsLinux Mac 應用程式,也可以拿來寫 Android iOS 應用程式。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微小疊代』突破環境困局、向上成長

到了本書的最後一章,已經有點像雞湯文,但有些部份還是有共鳴的。台灣的低端製造業大多都已經轉移到海外,留下來還活的好的應該都屬於中高端製造業,甚至像台積電這種知名公司也是屬於「高端製造業」

作者提到研發、生產與銷售在同一個地方,我最直接想到的是研發(聯發科)、生產(台積電)、銷售或品牌 (宏碁、華碩等),其實台灣在資通訊及半導體產業確實算是擁有全產業鏈的實力,反倒是在重工業及生醫產業還沒看到有太多表現,特別是汽車產業。

但最近報章雜誌鋪天蓋地的宣稱台灣將在電動車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還不確定是在全產業鏈有所機會,還是在特定的地方可以有世界級的競爭力。

作者所提及的往「低邊際成本」的產業發展,這也是我比較贊同的輕資本創業方向,或許人不用太多,也不需要巨量資金就能有一定成果,當然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只能當做是一個目標看待。

關於生小孩,既然已經延遲享樂了,那也一併延遲生育吧,大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想法可能是希望「經濟穩定」,工作上軌道後,有餘力教養小孩才生吧! 

但這無疑會往後拖延生育的時間,有得必有失。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艱苦奮鬥的目標不是一直艱苦,做低端製造業的目的也不是一直低端。

收益是自上而下分配,成本是自下而上承擔

仰賴金融的國家或地區的貧富差距都急速擴大,因為金融有「頭部效應」,財富會慢慢聚集到少數人手中,無法惠及大多數人。

「成本」如同市場上的重力,在其作用下,產能會一點一點地向成本低的地方聚集,這完全符合市場規律。

現代創新經濟的核心就是整個市場裡有無數「小而專的模組化公司」

成本才是工業生產線移轉的主因;成本包含人力成本、環境成本、政府成本等。

製造業本身就是整個產業鏈的最底端,利潤大部分都被「研發」「銷售」等服務業給分掉。

受歡迎的企業,就是會不斷進化,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具競爭性的工程師與管理階層,這些人藉由經驗和知識又可以做出更複雜、更高水準的產品;將來這些人就算離開公司,也能把經驗和技術擴散出去,對整個社會是有幫助的。

如果研發、銷售和生產都在國內,那等於整條產業鏈上的利潤都能享受到,那三者就是利益共同體。

現代製造業跟古代作坊不一樣,功能改良主要在實驗室,不在製造現場,例如改良引擎效率是靠科學家而不是工人。

「研發、科研與金融都是屬於服務業」,企業想要產業升級就需要研發、提高科技水準,也就需要融資方面的支援。

中產階級勢必出自服務業,因為這個產業附加價值大,邊際成本低,大家賺得多,除非全國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口特別少,這樣藍領的薪水才能上漲。

想發家致富,要往「低邊際成本」的產業發展,如軟體產品可以零成本複製幾百萬次,這種產業才自帶爆發性。

買家市場的時代,關鍵在於擴大內需;資本主義世界不缺產能,缺「購買力」,正是因為購買力不足,才導致一波又一波的經濟危機。

越窮越不敢生,越不生社會越窮。

所有人口老化嚴重的國家,都會盡量推遲退休年齡,說不定一直推遲到不退休。

為什麼工業化會導致生育率降低呢?

1. 教育,讓女性生育年齡大幅往後延遲;女人年齡大一些再生小孩是進步,但付出的代價就是生小孩的機會少了很多。

2. 經濟壓力,養小孩屬於投資,投資必然會抑制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消費,後果就是生活品質降低;在東亞文化中,為小孩花錢,父母親通常都不會心疼。

3. 心態問題,現在社會的透明化讓一部份人的得失心變得很重,尤其在生育方面。

窮不窮很多時候是觀念問題,相同的收入在不同的環境下感覺完全不同;只要你不覺得自己窮,就不那麼窮。

放棄生育後代的本質就是放棄儲蓄與投資,換取自己過得輕鬆自在,好好消費。

『微小疊代』讓世界趨勢成為你的助力

這章的討論事實上已經超過我的知識儲備,它是用經濟學的角度輔以歷史的觀點,來解釋當前的社會現象與財富的流動。例如「平等與效率」應該屬於政治經濟學的範疇,以後有機會寫一篇心得來討論平等與效率之間的關係。

不管是生產過剩還是債務危機,都是週期性的,這也可以用景氣循環理論來解釋,只是我腦中現在有很多疑惑跟矛盾衝突,當下還沒有仔細想清楚主要衝突點在哪,只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等哪天想通再來補充。

小孩才是家庭消費的主力,這點從日常生活的觀察中可以確認,一個中產家庭如果沒有小孩,消費力道會下降一個層級,可以說目前為了小孩而產生的消費是最願意花的,其他部份就要再三考慮。

另外,我認為還有一個消費點,那就是「醫療」,隨著老年化的趨勢,所有跟醫療相關的費用是很難避免的,「生物與醫學科技」也是未來世界的一大亮點。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一個人如果總是挑生活中容易的事來做,用不了幾年就會變成一個廢物。機構或組織也是一樣,必須主動挑戰去做艱難的事。

黃金地段的房價直入雲霄,是因為這些地點的周圍往往有最好的基礎設施,例如醫院、商場、娛樂設施、學校等。

降低貧富差距不是道德問題,而是經濟問題;少數人控制太多財富,剩下來的人沒錢,自然不會去消費,也就無法帶動內需。

受到「收入曲線」的影響,收入越高的人,其實日常固定支出在總收入中佔的比例是很低的;剩下的錢都用來投資、購買資產,反而進一步推高了資產的價格

一個貧窮的社會會束縛所有人的自由,也會束縛人的創造力,讓大多數人的天賦發揮不出來,既無法創造財富改變自己,也無法影響周遭人的生活。

今後是「微成長」的時代,社會上很多矛盾都會凸顯出來,接下的目標應該會是同時追求「效率」「公平」的經濟;降低貧富差距及提高基層收入,就是在提振內需」降低社會矛盾」

消費市場跟社交軟體不一樣,社交軟體屬於「趨同演化」;比如裝一個奇怪的 APP,最後根本沒辦法和誰聯繫,因為別人沒有裝;但消費市場不存在這個問題,總會形成一個多強並立的格局。

很多事情都是經過漫長的累積,然後一飛沖天,前期是線性成長,後期則是指數型成長;無論是產業還是技術,都是到達一定程度就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資本主義國家的週期性危機,本質上也可以說是「週期性過剩」;所謂過剩,就是產能太強,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產能天天過剩。

跟多數人的認知相反,一般都認為是東西不夠才會出現危機,生產太多怎麼會有危機呢? 只要商人逐利,就會有一部分收益不會用於消費,那就會有一部分對應的物資賣不出去:這就是過剩。

典型的出口導向經濟體,生產的東西主要賣到海外,但如果海外出事,東西賣不出去,就會造成大規模失業。

日本沒有消費衝動主要是人口老化太嚴重,而且社會階級僵化、流動性極低。

整體來說,經濟最終是靠「消費」帶動的,而消費的動力主要來自三方:小孩、年輕的女性以及技術更新疊代。

人口老化、小孩越來越少、技術停滯的社會注定沒什麼消費動力;既然消費動力不足,創業積極性也非常差,經濟就好不到哪裡去。

在負利率時代,增長緩慢、機會稀少,誰都不想花錢,創業也賺不到錢。

如果沒有實體投資機會,資金只會去追逐那些少數的優質資產,但因為進不了實體產業,所以也沒有惠及基層民眾。

由於市場上缺乏機會,往後兩極化會成為主流;所有領域、產業,乃至整個社會都是中間空洞化,財富往前端集中,中產階級變少,形成 M 型社會。

縮小貧富差距,讓人民手裡有錢,才能推動消費;有了需求,才有工作機會,才能避免錢在金融市場空轉,卻在實體經濟中找不到可投資的標的。

在過去百年中,對人類意義最大的幾個發明,都是用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降低運輸成本

『微小疊代』勇於競爭才能不斷進化

每個人都要有警惕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算現狀對自己再有利,都要保持「挑戰者的心態」來面對競爭。

「本業要紮根」,別看到甚麼好賺,心就跟著飛走了。這一兩年資產炒作的很兇猛,不管是股市房市的價格都急遽膨脹,也產生了很多少年股神跟房神。

先前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可以當全職的投資客,但當熱錢開始退場,我想這些人可能就乖乖回去上班,這兩年當作夢一場吧!

投資自己穩賺不賠,但不是說只專注自己本業就好,還是要思考怎樣「理財投資」對自己是最有利的,在不同的領域多學習不會吃虧。

作者這個章節開始從歷史的角度及國家的層面探討一系列問題,我想台灣近期應該是要盡量避免「高等收入陷阱」,雖說政府有做金融管制,炒作的空間有限,但跟人民生活切身相關的房地產還是要避免泡沫化,同時也得想辦法降低人民生活痛苦指數,才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企業方面,因為有像台積電這種世界級的公司持續投入前端技術研發,作為典範,也引領其他公司如聯發科、台達電等持續投入在研發上,擴大領先優勢或追趕歐美先進,目前看起來是良性循環。

只要企業有耐心持續精進,而不是轉頭去賺快錢,那台灣的產業轉型就能持續下去,對於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才,也就有更多發揮的舞台。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已開發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拓展海外貿易,第二步就是擴大國內市場;這就是所謂的「雙循環」

縮小貧富差距的最大好處,就是能擴大內需市場,民眾有錢才會消費。

國家發展進化會有三個陷阱:低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及「高等收入陷阱」

即使成為已開發國家,仍會面臨高等收入陷阱,因為企業和國家慢慢會迷戀上賺取暴利,把不太賺錢和「賺錢慢」的企業搬到海外。

最大的麻煩是把賺錢慢的企業轉移掉,類似「科研產業和需要技術研發的產業」,都屬於賺錢慢的。

大多數的已開發國家都要面臨本國「核心業務外流」「經濟金融化」等問題。

一個好的社會必須讓菁英能發揮優勢,只要獎勵足夠,人才就能發揮出優勢。

大部分成功的團隊都是在殘酷的競爭中成長,將經歷變成經驗,經驗再變成策略和心智,反覆疊代。

最高端的人才去了穩定的環境,做大公司裡的一顆螺絲釘,很快就「螺絲釘化」了。

「強人」本身是流動的,如果大學時的高手,畢業後多年從事低挑戰、低強度的工作,「大腦皮層」便慢慢固化,人漸漸變得保守,不再冒險,不再嘗試任何可能性,否定認知範圍之外的一切事物

在公司穩定的狀態下,會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盡量少冒險,但這個過程會消磨人的熱情,鎖住人的進取心,最終使人變得只在乎自己的分內事

全世界的教育體系概分為「德國模式」「英國模式」

德國模式強調的是每個人「均等的受教育權」,把所有人都強制送進學校,大家用同一套教材。

德國模式不太關注學生的個性,強調的是訓練和選拔,並認為人生是場馬拉松,跑得快、耐力強就可以脫穎而出,沒耐力至少也可以跟著跑幾圈,比不跑強。 

#美國也是採取德國模式。

英國模式強調的是「釋放」;你如果是天才,很快就會脫穎而出,如果是一般人那就專注做自己,強調的是個性和自由。

情懷和理想無法推動科技進步,對利潤和戰爭勝利的需求是科技進步的關鍵。

研發技術本身很痛苦,要承受艱辛的研究過程、巨大的不確定性,以及投資泡湯的可能性,如果沒有足夠的獎勵,沒人會去做。

唯有研發科技能讓人和組織獲益,才會有人願意投入資源去做。

所有技術皆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設置的,最終目的無一例外是利潤,所有人都希望藉由改進技術、提高效率,來獲取利益。

技術進步的本質就是源於對利潤的渴望

技術本身具有擴散效應,做系統軟體的人都知道:面對一個難題,很多時候困難的不是研究過程,而是「確認方向」

只要知道哪個方向是對的,問題可能已經解決了 30%。

企業知道市場最需要甚麼,由企業帶頭研發,將來產品在市場上才賣得出去,這也才能回收資金,開啟下一輪研發,完成一個「正向循環」。

國家則需要在基礎科學,或一些非常複雜卻不太盈利的地方上投資。

從企業到國家主導的科研方式,就是所謂的自下而上,也就是產學研一體的概念。

資本家不關心社會價值,只在意能否快速取得收益;資本家研發技術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值,如果有更好更快的賺錢管道,他們才不會去研發技術。

技術研發的週期太長,風險高收益也不穩定,哪有放高利貸或是資本互炒賺暴利來得快。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微小疊代』縮短起點與頂峰的距離

「環境」確實影響一個人的思維,甚至會決定自身的天花板有多高。

我從求學時代就到處跑,還有一陣子到國外去住了好幾年,每一個階段除了學業上的進展外,更拓展了自己的思維高度,不再只是我能做甚麼,而是變成我想做甚麼

現階段如果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就要審視缺乏哪些相關資源,該怎麼「著手進行」等步驟。

雖然我現在又回到台北生活與工作,但當腦中的地域不再侷限於台灣,而是加入在不同國家工作與生活的可能性,未來就很難說了。

認同越往上走越是「熟人社會」,台灣的城市人口相對世界各大城市來說算少,細分領域後會發現該專業高階人士可能來來去去就那些人,形成一個封閉的專業圈子。

只要是熟人社會,那入場券往往是內部人員的引荐,這中間的連結就是對彼此的「信任」

有種說法就是做事前先學做人,也可以說成做生意前先學做人,其實這應該都是在熟人社會中所發展出來的,彼此沒有「信任關係」,從何說起要合作或做買賣? 

如果做生意瞄準的是更為廣大的人群,那就是「陌生人社會」,或許僅要求彼此遵守基本的規則就可以,門檻看似低,但因為是陌生人,要怎麼吸引目光又是另一道課題。

如同作者所說的,該怎麼「從網路的消費者變成生產者」,這是我目前在努力的方向,當下已在規劃的事情,就是把線下的實體教學課程搬到線上來,教材都是現成的,但得重新建置網站跟錄製簡易的教學影片。

當不依附學校這個平台,就要想辦法自建平台,這個過程應該要投入不少資源,可是成功率不高。

有想法而不去嘗試才是人生最大的失敗,還是要鼓勵自己往前多走幾步,「現在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塑造未來的自己」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網路的資源幾乎無限,但如果只在網路上消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卻沒從中賺到甚麼的話,你就是道具。

環境的挑戰性決定你的能力,出身決定了後續很多的發展方向和風格,城市發展是這樣,人也一樣。

每個人一生中有好幾次重新選擇起點的機會,差不多背景的人,處在不同的位置,就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不同城市或是相同城市不同職業,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位置」對人的影響超乎想像,不僅影響人的前途,也影響人的想法和觀念,甚至生活態度也隨之改變。

常聽到的「富人思維」「窮人思維」,就是因為處在不同位置而產生的不同思維。

「環境」會改變人的思維,而思維會進一步改變個人的境遇,從而再度改變人的思維。 #環境是指周圍各種人對你的影響。

在金字塔越下層越是自由競爭,講的是規則;越往上走,越是「熟人社會」「馬太效應」就是這個道理,自己的能力越強,幫你的人能力也越強,最後整體實力就會呈指數倍增。

小錢靠勤,大錢靠運。

大公司代表著機遇和穩定的一種協調,小公司風險相對太高、隨機性大,幾乎不可控制。

成功是一連串選擇的集合體,得在幾個關鍵節點上都做出對的選擇,只做對一個選擇意義不大。

這是個「相互成全」的世界,如果工作態度是「佔老闆和公司的便宜」,最後會把自己玩得很慘。

學霸很少有混得差的,但也少有混的特別好的。他們發展的路線太過筆直,社會中比較優的選項往往都給了他們,那些都是成熟道路,走著平順,但缺乏「碰運氣」或者說「不確定性」的成分,這讓他們太過依賴平台,而且越來越離不開。

人總是想避免讓自己痛苦,所以盡量不去嘗試那些成功率低的事。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低成本獲取資源池」,同時還是個「低成本分發池」,有太多人天天在網路上學習,但很少有人向這個池子輸出。

多思考,看到平台就想自己能「輸出什麼」,看到厲害的人就想自己有沒有他的本事。

如果暫時沒這本事,能否先做個簡單的事入門? 日積月累下去,說不定就能成功轉換跑道。

今日閱讀: 創業精神從10歲教起 重點摘要

這本書讓我讀起來感覺有點累,作者的主觀意識很強,一直想要把讀者拉到他的認知中 - 創業家比上班族優秀。有些偏頗的內容就不說了,先談一下有共鳴的地方。我勉強算是作者口中的創業家家庭(以前沒有創業家的說法,不是做生意的就是開工廠的小老闆,但我爸媽只能算是合夥股東,不是拿主意的人,這方面的資源有差),至於說後來創業是不是受原生家庭影響? 我認為是有受到影響,但要說家長是不是刻意培養,基本上應該是沒有。

台灣早期的中小企業很多,那個時代的父母就是忙忙忙,賺錢都沒時間,很難有機會或心思參與子女的教育與成長過程。但作者所說讓孩子親眼見到如何以商品或服務換取金錢,在我的經驗中,大多也是家長希望子女從小能幫點忙,不確定是否帶有教育性質。因為從國小、國中高中,一直到大學寒暑假都有在工廠幫忙(主因是讀書表現差,家長認為還不如去學一技之長),賺自己可以花的零用錢,但這應該比較偏打工性質,猜測我爸媽是想讓小孩知道錢沒那麼好賺,而不是要培養創業精神。以前的中小企業主應該自己都不知道甚麼是創業精神吧!

因為是工廠的工作,所以基本上也是用自己的時間跟勞動來換取金錢,跟作者所言的商品及服務換取對價報酬,也差異頗大;但耳濡目染下,了解到當股東或老闆在工廠賺錢時,所分到的報酬是一般工人的好多倍,這點也深深地刻印在腦海中。所以想創業的心思是否會受到原生家庭或是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我認為肯定會有。甚至理財跟投資觀念也受原生家庭影響很大,畢竟這部份學校的教育涉獵不多。

作者所謂的商業概念,反而是我在大學時參與實驗室的產品開發,才陸續有一些概念。當親身參與產品開發與銷售的過程後,才知道原來不需要一直付出自己的時間與勞動就能獲得報酬,這點大大改變我原有的思維模式,有時候是沒見識過,所以不知道或不理解,但道理其實很簡單。因此,高等教育還是能突破原生家庭不足的部份,但是要靠點運氣

一直覺得人的思維模式很難改變,原生家庭的教育大概就是基本分,然後再透過漫長的教育學習及工作經驗,來微調自己的思維方向。所以作者強調家庭教育很重要,我是認同的,但也不必然是全部,還是要透過高等教育及後續工作經驗的加值,否則家長的見識與經驗就會是小孩發展的天花板。至於家長會有多少資源來幫小孩創造舞台與機會,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以下是本書的重點摘要:

從事興趣的人不會覺得自己在工作,而是認為自己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錢自然跟著來。

孩子並非無法專注,只是覺得無聊罷了。

有別於現今的學校教育,電動遊戲和手機所提供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從商業角度出發,時刻在與對手進行激烈競爭。

工作是付出時間與勞力從事公司所指定的業務,然後以領薪水的方式獲得報酬;從商是創造出對顧客有價值的東西(產品或服務),以等價交換的方式獲得報酬。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從中學習各種常識。

真正的教育不是口頭指導,而是具體改變對方的行為

在指導之前,請先示範。  示範 --> 指導 --> 修正

指導不是從零開始教,而是針對之前的示範過程逐一說明。然後再透過修正來調整誤差或誤解。

實現真正教育的三步驟中,最重要也最費時的就是示範

不論再優秀的人,至少都得觀察以上。不斷重複的效果不容小覷。

訊息是在對方確實接收到以後才有價值。

錄音或錄影不但只要辛苦一次就好,上傳到影音平台,便能快速傳播出去。上傳後,無數觀察便能不斷點閱,重複收看。

成功的不二法門就是一再重複

讓孩子親眼見到如何以商品或服務換取金錢

只要孩子超過十歲,就該讓他們出席大人談話的場合,讓他們耳濡目染,認識到那也是他的生活場域之一。

多讓孩子去現場體驗,讓孩子意識到知道做到及會做的程度差別,讓孩子參與一切業務。

如果認真為孩子的將來著想,請自己先做出榜樣,讓你的身影成為孩子的希望。

孩子的未來取決於父母提供的教育環境

把夢想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自己只坐在觀眾席加油,這是不行的,應該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提供各種機會、環境給孩子,陪他一起圓夢。

磨練直覺的竅門在於把握客觀性

潮流換個方式說就是大眾的贊同,而大眾心理決定 80% 的商業活動

讓孩子常常用數字下判斷,請務必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喜歡數字的人。

教導孩子商業知識時,可以善加運用比較的效果。隨時帶著比較的眼光,是創業家的必備條件。

人是易受環境影響、隨時間而日漸習慣的動物。

商務的根本是溝通,商業的根本是找出差異

從類似的事物開始聯想,培養創造力。多看、多接觸、多體驗、多輸入腦中,一旦有需要時,從大腦中汲取為適當的訊息,我們眼前的一切大多是複製及模仿來的。

模仿優秀的榜樣,你的能力才能發揮效果。

創業家的家庭,則會培養出創業家。

常常說出口的人生夢想會成真,會成為帶動身邊人的原動力。若你心中有希望實現但尚未實現的夢想,請大方說出來。

只要製造出商品,便能產生對價而有收入,因此收入跟時間、勞動沒有直接關係。這就是創業家的想法,應用於孩子的日常遊戲中就是在實踐創業家教育

人在最初階段,所碰到的機會都很小,但珍惜這個小機會並努力做出實績,機會便會接踵而來。

裹足不前,拿家人當藉口的無力背影;還是當機立斷,為家人勇往直前的酷帥背影。

創業家跟上班族最大的不同,是你所建立的資源 (客戶、資金、人脈、信譽及商品等)可以讓孩子繼承。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微小疊代』優化你的大腦思維

今天的閱讀內容最有共鳴的是「肌肉記憶」跟 「15% 學習法則」。

肌肉記憶的解釋跟先前讀的原子習慣類似,這種可以連結到既有知識樹的內容,會特別有想法;至於 15% 學習法則,我自己是有體會當某個領域熟悉度提高時,學習該領域新知識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這次倒是了解到 15% 新知識的說法,當然也側面說明了跨新領域學習的難點。

當自己在跨領域學習的時候,才會明白「基礎學科」(英文、數學、物理、 化學、歷史、地理)的重要性,它是基石能夠幫助自己快速進入 15% 學習的狀態。

奈何當初自己並沒有硬扛過那個痛苦的打地基階段,現在只能盡可能的擴大知識範圍,希望以後要再跨新領域時可以輕鬆一些。

在大公司裡如何生存的內容當然也很重要,如何「向上管理」跟「升職技巧」等,每個上班族應該都有自己的見解。

作者對創業者的分析也很到位,當有了選擇權與自主性,就會想專注在有挑戰性的事上面,面對「不確定性」就會有隨之而來的緊張與刺激感,也會有完成後的成就滿足感,這都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與生俱來的本能。

很高興今天的內容解釋了我一直以來的疑惑,以前對於年輕時為何要做填鴉式的學習感到不解,不知道用在哪裡的學習內容,讓一直走「實用主義」的我無法接受。

如今換個角度解釋,是把基礎打好,讓以後在跨領域學習時能盡快達到 15% 學習法則,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並接受這種說法。


以下是本章節的重點摘要:

大公司裡甚麼都缺,就是不缺管理層,當組織重整,部門被合併時,中階管理層的去留就很尷尬。

既無法讓他們繼續當管理層,也無法安排他們去做底層工作(如寫程式);這些管理層的薪水也比基層高很多,所以兩條路:「不降職就外派去開疆拓土,或接受降職去當基層員工」

美國那邊有些程式設計師故意不升遷也不要加薪,他們也不想當管理階層,主要是因為一旦公司出了問題,「第一批裁撤的就是薪水高但產出不明的中間管理層」,這些中間層由於沒有技術傍身,被公司裁員後往往手足無措。

大公司的工作並不穩定,作為一顆螺絲釘,不知道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狀態,反而因為無知而充滿「安全感」。

大部份人可能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覺得公司不會倒閉,職位不會裁撤,市場非常穩定。

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市場是不斷波動的,但只有站在上面的船長能看到全景,他每天都覺得無比凶險,可是手底下的人反倒充滿安全感。

站得越高,看得越清楚,就越慌張越痛苦。老闆要考慮業務成績、到期債務、研發是否有成果、有沒有競爭對手出現,剩下的現金還能撐多久,還有國家的政策變化等。

恐懼比其他所有動機都更能讓人充滿動力

所有的生意都是一時的,如果每天只關心自己的「核心業務」,遲早會被不知道哪裡殺出來的競爭對手打個措手不及。

如果你當上了老闆,手底下有了人,你就有了「選擇權」和「自主性」,可以把不願意做的乏味工作「外包」給別人,而「專注做有挑戰性的事」。

因此你的工作性質就變得像是打電動,刺激而不乏味。

創業是條單行道,一旦開始創業就回不了頭,因為那種緊張刺激、自己做決定、自己收錢的快樂成癮性太強。

有一定財富卻依舊奮戰不止的人,往往有「船長思維」,他能看到風險和機遇,從而去迎接挑戰,沒有人不喜歡挑戰,這是深植在人的基因裡。

選擇好難度,選擇適當的挑戰,不斷提升自己,都會有好成果。

成年人在知道社會的真相後,要早做準備,弄清楚哪些事是在為你的老闆賺錢,哪些事是在為你自己賺錢,避免虛妄的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變化。

不管什麼事,一旦你將之當成工作,以此謀生,痛苦、失望與焦慮就會尾隨而至,只有少數人可以靠著興趣過一生。

再喜歡的事,一旦當成職業來做,立刻就變得艱難。唯一可以對抗這種痛苦的就是「堅持」,天天例行性的主動去做。

「數量」確實是絕大部分技能的關鍵指標,「量變也會產生質變」,不管在哪個領域幾乎一體適用。

一本書看完了,到底記住多少,其實很好檢驗,把看完的內容複述一遍,能複述出多少,就是記住了多少。

再過幾天,內容大部份都忘光了,但是其中的一小部份會伴隨你一輩子,這部份在今後的日子裡都能信手拈來,這就是「肌肉記憶」

高手和菜鳥的差別就在於高手的肌肉記憶庫裡的工具多很多,基本上可以快速把工具箱裡的東西拿出來操作。

所有的工作都是這樣,一般都有「工具箱」,高手做的就是多練習,把這個工具箱裡的內容沉澱為肌肉記憶。

為何有人能撐過各種困難,能承受艱難? 就是因為經常面對這類麻煩,處理這類問題所需要的心態和技能變成了肌肉記憶,不需要刻意喚醒就能自然面對。

最好的學習情況是在所學之中含有 15% 的新東西,這樣既可維持挑戰性,避免乏味,又可防止沮喪和失落。

在一個領域知道得越多,學得就越快,因為前期什麼也不懂,學的都是新東西。後期知識儲存量變大了,新的東西就接近 「15%學習法則」,學起來又快又準。

所以教育分為兩部分,前期是填鴨式教育,等到基礎打好了,就進入 15% 快樂教育階段。

若是別人學得輕鬆,你學得苦,那是因為你們不在同一個學習階段。

所謂學霸都是能穩穩跨過前期學習的焦慮階段,進入後期的 15% 學習階段,然後越學越快。

如果一直跨越不了打基礎的階段,就會一直卡關,呈現學習進度緩慢的狀態。

單憑技術,年薪很難突破 250 萬 (台灣),也有少數人達成,但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想靠技術拿到 500 萬的年薪,會有要命的工作量。

高收入大多還是主管職,當上主管後不是產能增加,而是能把別人的一部份勞動成果算成你的。不過想當主管還是需要主管的提拔,所以要管理好跟主管的關係 (向上管理)

對主管來說,最重要的是值得信任且能幫自己搞定事情的人,畢竟他們不會親自動手。

跟主管建立好關係,取得信任,他們就是「想找為自己辦事的可靠下屬,拉攏個小圈子」,有什麼事私下解決。

跟對了人,他走到哪裡都帶著你,他一直升,你就跟著升。有些人職位高,但能力平平,很可能就是跟著主管升上來了。

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很多時候大家不知道你到底做了甚麼,「全靠你一張嘴」

同一件事,你只是說明完善了什麼功能,你同事卻說明了攻克什麼難題,解決了客戶什麼需求,提升多少產值或節省了多少成本等。

嘴笨沒關係,最怕的是不僅嘴笨,還鄙視那些能言善道的人。

當幾年主管後,在技術上可能慢慢退步了,也不要硬去鑽研技術,多去跟你的主管聊天,想辦法多要點資源。

什麼是適合做技術工程師的人呢? 就是不怕麻煩,心無旁騖,做得很開心,週末都不想回家,只想坐在公司看程式碼。

大公司技術中堅基本上都是如此,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技能,總有個技能讓你做起來得心應手。這種做技術就像在玩樂的人,最適合當技術工程師。

想在公司裡快速攀升,一般要具備幾個條件:

1. 專業能力超強,足以輾壓其它人。

2. 跟對了人,他升遷快,到哪都帶著你。這個靠運氣,運氣不好碰到的主管自己都升不上去或是離職了。

3. 業務迅速擴張,幾個人的小部門變成一個事業部,早期員工都變成獨當一面的幹部。

最後還有一個慢慢往上升的辦法:「團隊裡的中堅分子覺得待遇不公離職,輪到你了」。

多人升職都是這個原因,不是因為他有多強,而是大家都走了,剩下最了解業務的就是他。

很多時候,最艱難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待遇不公」這件事。

心態要調整好,那個技術比你差的人,混得比你好,能接受嗎?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微小疊代』上班與創業,哪個更好做?

這個主題或許是我「相對熟悉」的部份,關於創業先前我已經寫了很多感想文及分享很多相關書籍,但說到底它還是一個「高風險但不確定有沒有高報酬」的所在。

上班族是拿自己的時間跟專業換錢,就業初期的年薪會根據你的教育程度、經驗、專業性及當下的市場行情而定。

而創業初期是最困難的,它不管你先前有做多少準備,完全就是交由市場來決定你所做的一切有無價值,如果不被接受,別說賺錢,賠錢出場反而是常見的事。

如同書中所提,「上班族的價值」是經過兩次評估,在穩定拿薪水的同時,又有所謂的職場天花板存在,即便你的能力再強,產品廣受市場好評,也必須接受公司內部的評估來決定你的貢獻有多少價值。

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有所謂「做事不如做人重要」的說法,會做人或許就能在內部評估時搶佔別人的貢獻,轉變為自身價值。

因此,在大公司內要往上爬也是得面面俱到,莫名其妙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失敗。

創業度過初期的困難,開始站穩腳步創造利潤後,因為「邊際效益」的關係,反而有機會倒吃甘蔗,收益逐步向上攀升。

但前提是要先度過「死亡之谷」的考驗,讓市場來認定公司或你的價值。

我認同書中所說「就業跟創業是兩種不同的評價體系」,並不是說創業成功就能在大公司裡混的好;在大公司裡位居高位也不代表就能創業成功。

個人建議在「資源適配」的情況下,可以在適當的範圍內「承擔風險」參與創業,但不建議靠著創業翻身發大財的想法,想累積資產,不見得要靠創業達成。

工作有穩定收入,再加上適當的投資理財也能有可觀的財富。


以下為本章的重點摘要:

藉由專業技術想賺到年薪五百萬 (在台灣),對個人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

想靠上班拿高薪,門檻非常高;相對而言,靠做買賣獲取高額收入的門檻要低一些,這不是說做買賣容易,只是說門檻相對較低。

做生意最大的特點是「隨機性」,趕上趨勢可能就賺大錢,但創業不如上班那麼穩定。

上班的話,你知道明年自己很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做生意連半年後會怎樣都不曉得。

上班族的價值是經過兩次評估的,第一次是市場,第二次是體系;你做的東西首先要符合市場需求才能賣出去,賣出去後,主管再把你評估一次,從市場上收到的錢分一些給你。

由於不佔據主導權,可能主要出力的是你,但分到的錢卻不多。

上班和做生意都有「邊際效益」的問題;你開發的產品為公司賺錢,那公司會每賣出一台就分點錢給你嗎?  

創業的邏輯就是,只要你開發的東西是符合市場需求,賣多少就賺多少,但賣不出去就要「自己承擔風險」。

在大企業裡賺年薪和自己創業做生意,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評價體系

今日閱讀: 微小疊代 (五) 為你的才能找一個用武之地

如果本來就覺得會很痛苦的事,遇到了反而不會太難過。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本來認為沒這麼困難,但結果超乎預期,這樣就很慘了。舉個爬山的例子,每次登百岳時,我都會收集一下該路線的難易度,讓自己做好心理準備,同時也會合理的分配體力;但上次爬山時高興的太早,以為困難的部份都已經完成,當心態鬆懈下來後,後面的路線就是種折磨。這已經不單純是身體上的累,是連心理都感覺疲勞,因為超過自己的預期範圍。

同樣地,當人慢慢有經驗判斷事情的難易程度時,大致上都能確認自己能完成到怎樣的程度,這部份有好有壞,好處是有自知之明,避免誤事;壞處是如果因為有自知之明就不願挑戰,那自身的能力就會被局限在一個範圍內

所以保持競爭的關鍵在於讓人沒有後退的藉口,被迫不斷地挑戰自己的能力,從而提升至能應付當前問題的程度。我認為在名校、大城市、新創公司或知名公司裡中生存,就是讓人身處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中,人的競爭力就會在痛苦的生存過程中慢慢提升起來別在該提升自己能力的時候,對自己太好,錯過了最好的時期,連原本能達到的能力峰值都辦不到,那就很可惜了。

人如果一直挑戰自己原本認為做不到的事,然後成功,就會慢慢的摸索出一套屬於自己跨越界限挑戰的方式,從而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未來也不會懼怕自己陌生的事務,變成良性循環。所以說尋找適合的競爭環境適合自己的方法應對挑戰的勇氣,都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經歷與學習。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個人價值在快速通道裡才能起飛。

人生需要槓桿,自身運氣和國運就是那根槓桿。

單純靠個人能力,發財非常難,要靠機遇,而大城市機遇多。

努力和進取是為自己保底,努力不一定有好結果,不努力則連差的結果都保不住。

人生還需要一些快速通道,如趨勢或是有貴人提攜,這些都可以歸於運氣。

長期來看,只要環境具備多樣性,優勢和劣勢就可能互相轉化,而且工作成果往往和社會認同相關。

同一件作品,在不同情境下命運完全不同。努力的成果,換個環境或評價體系,就可能有不同的價值

大城市就提供了多元的交易環境,價值才能從多個角度被評審。

進步本身就是對自己下黑手,沒有壓力,很難積極向前邁進。

感受到危機,感受到差距,才會積極地進行自我改造。

大城市自帶危機感和差距感,年輕時適合去接受洗禮,後半生就能坦然面對生活的重擊。

在人人掙扎向上的氛圍裡,自己也就會更堅強,能夠承擔更重、更複雜的工作,成長也更快。

痛苦很多時候是一種預期,很多磨練都是在提升承受痛苦的能力。

大城市提供更多的機會,潛能更容易激發,但生活代價也高,持續的壓力、焦慮等,從而影響你的身心健康。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微小疊代』長久穩定的價值輸出

這個章節我認為相對重要,所謂「價值」是要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但我們通常還是「本位主義」,一開始的出發點都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多為別人著想往往是空談,想的還是自己切身相關的利益。

一旦思考開始轉變的時候,行為也會跟著轉變;不為了自己的業績而推薦不適合的產品給客戶,不為了避免扛責任而說瞎話。

短期看或許會傷害到自身的部份利益,但長期來看或許可以建立「個人品牌效益」。

關於產品的「長尾效應」,深有同感,多年前開發出一個演算法,當時還不算太成熟,但有公司開價想買下原始碼授權;後來持續完善它成為一個可銷售的產品後,至今獲利超過當初買斷費用的 20 倍以上,而且現在每個月還持續創造收益,並為我自己帶來一連串不同於上班族的體驗。

當軟體工程師對於「微小疊代」應該特別有感覺,複雜的專案往往都是從非常簡單的函式建立開始實現,將自己過往的學習與工作積累都串連在一起時,就形成一個巨大的長尾,也建立起個人的「差異性」。

不管是想精進甚麼樣的能力,只要能夠耐下心來慢慢累積,不要一昧地想要速成,囫圇吞棗又不明所以;每次做事之前都如同作者講的,先思考是不是有「價值」,能否真正幫助人解決問題,不要只是交差了事,「每一步走出去都是建構未來的自己」。

我也認同長期堅持做有價值的事,不止會對需要的人有幫助,受益最大的人往往是自己,不管是物質上或是精神上都會是最大的贏家。

以下為本章節的重點摘要:

寫每篇文章,都必須學到點什麼,也要讓讀者學到點什麼,「保持一個不斷進步的狀態」。

心態崩潰容易導致失敗,人天生的惰性和社會喜歡比較所導致的失衡,這些痛苦越持續,傷害越大。

自己創業和上班有個明顯差異,就是「長尾效應」。

在公司設計個產品,公司付你薪水,然後就沒了,將來這個產品能賣多少錢,能賣多少年,都跟你沒關係,哪怕這個產品創造出另一個大公司,也跟你沒關係。

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自己賣的話,就有「隨機性」和「長尾性」。

「隨機性」的意思是你的作品可能沒什麼效果,但也可能會爆紅,爆一次或許就能改變一生;「長尾性」的意思類似,你今天的一篇文章,明年可能還在為你賺流量,很多文章疊加在一起,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長尾。

人總是要做選擇的,選擇短期還是長期,是快還是慢,都得主動選,「靜下心來研究如何創造價值」。

能幫到別人的東西叫「價值」,相互背書的關係叫「網路連結」,有價值的東西會自己形成網路連結,比如知識、方法論、安撫情緒等。

所以不管做什麼,首先要想的是能否提供「價值」,而且是持續提供。

做產品、運動和寫文章,都適用「微小疊代」,一開始先做個小範圍簡單的,慢慢越做越大越複雜;做大事和做小事差不多,反正再大的事,也是分成許多個小事慢慢做。

人可以選擇自己做的事,做的事也會反過來塑造人,兩者之間是一個相互進化的過程。

找出自己能夠長期輸出價值的事,價值創造網路,價值也會塑造你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微小疊代』人生的第三道窄門:趨勢

關於投資的議題,我喜歡這句話「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是要把風險壓在高報酬率上,還是把風險壓在取得資金的管道上面,這值得深思。

記住長債長投,別用短債長投,並做好現金流量的管理,這其實跟做公司財報分析的觀念類似。

以下是第三道窄門趨勢的重點摘要:

「財富累積」跟上班賺錢及學習新知完全不同,關於賺錢的機會,就是抓住趨勢,這就不是多賺百分之二十或三十,而是成倍往上翻。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幾次大趨勢,房地產、比特幣或股市;如果抓住了這些趨勢,財富累積的速度如火箭升空般快速。

所有真正賺錢的方法背後都有「風險」,而不同的人對「風險」的感受完全不同。

有些人賺到了錢,但是完全不懂其中門道,反觀那些真懂的經濟學家,普遍是靠「知識付費」賺錢,很少靠投資發財。

「財富累積」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線性的:

*透過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如果賣給固定的人,那就是「上班族」

*如果直接到市場上賣,那就是「自由業/自營商」

*如果轉賣別人的時間,那就是「創業」

#關於創業跟自由業的差異,我曾在「自由工作者與創業者的差別」以及「自由工作者與一人公司的差異」討論過。

另一種形式是,有意無意間碰上好運,趁勢積累財富,「小錢靠認知,大錢靠運勢」

只是今後的錢越來越轉向資訊層面,所以對認知的要求越來越高,無腦賺錢的年代漸漸遠去。

要怎樣把握好運呢?  首先得藉由工作提供「現金流」,必須要有初始資金,初始資金越大,玩法越多。

一般人看不上報酬率 10% 的理財商品,因為 10% 的報酬改善不了生活,但如果有幾千萬,收益就非常可觀。

#這個觀點我在「持續投資-股魚序」中有探討過。

風險和財富是一體兩面,正因為存在風險,才有進入的門檻,但不要為了財富去承擔扛不起的風險。

#我覺得沒有做好風險控制的投資叫「賭博」 。

保持寬容和學習的心,「碰上新事物願意學習、願意了解」,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意外的驚喜。

趨勢這道窄門,「運氣」佔大多數比例,如果擠過去了,盡量心懷感恩。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微小疊代』人生的第二道窄門:工作

比起作者描述的第一道窄門:教育;我對於他講工作這段沒有太多的共鳴,認同度不高,教育那段或許還更值得深思,底下是重點摘要,看過就好。

人工作的時間很長,而其中決定未來發展方向的大約是畢業後的「八年」左右,「職涯格局」基本上就確定了,越往後能改變的機率越低,一眼也就看到盡頭。

工作分為兩種,一種本身的性質就非常局限,門檻不高,唯一好處就是穩定;另一種是感覺不太穩定,且門檻很高,能不能升等只是表象,比升遷更重要的,其實是適不適合這個體系,以及對工作有沒有「熱情」。

對工作沒有熱情,自然不會思考怎麼改進;不改進,自然也就不會有突破;如果沒有持續改進,每隔一段時間沒有一點微小突破,很容易就被表現更好的同行超越。

積少成多,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可以拉到很大。

在學校,大家的差距不會太明顯,畢竟知識不能直接兌換成金錢,效果不會太明顯。

開始工作後,隨著學識逐漸兌換成金錢和地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明顯,累積的「量變」形成好幾次「質變」。

能不能升等,本質上還在於你能提供多少「價值」;哪怕會拍主管馬屁,那也是為「關鍵角色」提供了情緒價值。

進入職場,你就得想辦法不斷輸出價值,並且要不斷提高自己輸出價值的能力。

總之,重點是要增強能力,上升到關鍵位置,或者讓主管把你提攜到關鍵位置,反正就是得往上爬。

或許有人覺得自己所在的職位主要看關係和背景,成績和能力不重要;誰讓你選擇了這麼一個不看實力的公司,那就只能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有些人從事的職業能一眼看到盡頭,提前過上養老生活,尤其是剛畢業就從事這類工作的人,越往後發展空間越小。

有些人對工作本身沒甚麼熱情,最終就會被堵在這道門之外。

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微小疊代』 人生的第一道窄門:教育

創造自己的價值輸出:別做流量的奴隸,靜下心來研究價值輸出,持續提供價值,創造連結,微小疊代,價值就會塑造你。

面對一件事,每個人都會產生一堆想法,經過一番掙扎後,然後執行。

問題是,絕大部份人總是選擇那個容易的想法去執行,同時還給自己找理由,讓自己相信「容易的選項」才是合理的。 

容易的選項和從眾心理很危險。

面對新事物,絕大部分人的選擇都是「再等等看」,但其實初期入場難度是最低的。

碰上挑戰忍不住想退縮,多年後回過頭來,才發現人生的關鍵點,都是那些挑戰。

選擇了「容易,往往快樂是一時的,代價卻是長久的。

就好像在遊戲裡,選擇了低難度,打怪確實是容易了,但經驗值也變少,就越難提升等級,就無法打更大的怪,等級就更難練,最後徹底卡關。

一直做容易的選擇,堅持一二十年,慢慢地人生的選擇越來越少,也就越來越痛苦

人這輩子不可能一直和考試一樣,分數主要靠自己掌握,等到畢業後,會發現沒人是單打獨鬥,往往是縱向和橫向資源一起上,例如家族三代的資源集中在一代,或是身邊有高手提攜,這時候還指望單憑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不是不可能,而是太理想化。

部份西方國家的精英教育中有個原則叫「先做,再想」,或者稱為「實習生定律」,實習的學習模式非常好,直接上場做,一邊做一邊學,學了就能用,這個學習效果遠大於「準備好了再開始」。

許多時候如果提前就知道會有多困難,很多事情根本沒辦法展開,大部分的人會直接被嚇退。

有甚麼想法可以先低成本起步,一點點疊代,一邊做一邊學,不一定要用最完美的方式解決碰到的問題,哪怕用最笨的方式解決了,也比沒解決來得強

事前想太多,很容易裹足不前,「行動比知識重要」,有事就先做事,如果一直不開始,時間久了就會忘記自己的初心。

如果把人生當成一個打怪練功不斷升等的過程,那有三道窄門需要跨過去:

1. 第一道窄門:教育

教育有雙重意義,第一重是教育本身是個認證機制,既然是認證機制就要學一些平時用不到的東西,來篩選你某方面的能力。

才智一般的人,勤奮也是一種優良品格,一樣可以作為選拔標準。

學歷代表著起點,有了它很多職位會為你敞開大門,獲得先發的優勢;學歷不如你的人,除非有神奇技能,否則得用一輩子或者很多年,才能一步步奮鬥到你的起點。

在未來,學歷依舊是多數人掌握「先發優勢」的基礎。

有好的學歷,可以降低後續溝通的成本,當你還沒有具體表現時,就讓別人相信你可以做到。

如果連會考、指考這種相對平等的競技都拿不下,後續的遊戲只會越來越難,因為考試之後的比拼,大部分都是在「拼道具

升學考試會對社會進行第一輪分層,水準接近的人趨向待在一起;不同層級之間接觸越來越少,了解也越來越少。

很多人一步抵別人十年,並不是他的職位需要具備多厲害的技能,而是他所在的行業本身就是「高獲利產業」,第一輪履歷篩選就把絕大部份人比下去了。

HR 看來,「學歷」的本質是眼前這個應徵者「過去十幾年的總結證明,遠比看不到的品格可靠。

「小圈子認同」是人的本性,人都會習慣性的加入某個小圈子抱團取暖,小圈子裡的人也傾向於幫助自己人,以備將來自己需要幫助時有人伸手拉一把。

教育的第二重意義是降低社會的共識成本:具備相同基本知識的兩個人,坐在一起針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討論,就不需要對一些基礎的東西加以解釋。

知識層次越接近的人,越容易達成共識;「達成共識的最終目是更好的協作,進行大型專案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溝通成本」,幾乎所有相關人員都得不斷的磨合,對一個目標形成共識,不然無法展開工作。

教育就是提供一種共同的「知識地層,讓大家的大腦有條理、有基礎,認同一些基本原理,進而攜手協作、解決問題與進行創新。

從網路上學新東西、掌握新的技能,或者網路幫助你「實現自我」,那麼網路就是你的工具;如果只是在網路上玩樂,花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卻只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那你就是別人免費的產品。

如上所述,教育有以下幾個目的:

(1) 獲得文憑
(2) 學會使用幾個先進複雜工具
(3) 掌握參與協作的基本知識

這三點都是不斷「退而求其次的,如果拿不到名校文憑,就拿個一般的;如果拿不到文憑,那就掌握幾個先進複雜的工具;如果工具也掌握不了,那就做一個有基本常識的人。

之所以說教育是道窄門,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在上述三樣中,一樣都沒有掌握。

人為什麼要終身學習,不是因為知識有多值錢,而是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講道理、能吸收新事物的容器,這樣在機會到來時,就不會本能地去忽視,而是會去研究這個新鮮事物到底是甚麼

雖然教育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能從中獲益,這是第一道窄門。

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十一) 現金流量表

損益表上常見做假帳的方式有兩種:(1) 塞貨(前面有提過),(2) 調整會計制度,例如改變折舊方式或分期攤銷費用的處理方式

資產負債表造假的方式主要是美化公司的經營能力(總資產周轉率),如果無法提高銷貨收入 (分子),那就想辦法降低總資產 (分母)來提升帳面上的經營能力

因此,財務報表不能只看一張或只看特定科目,需要將三張報表擺在一起看,才能看出報表的真實性與完整的關聯性。

現金是公司生存的必要條件,損益表上的獲利不代表公司能持續生存下去,別忘記損益表是推估的概念,有些倒閉的公司在當天帳面上還有獲利 (俗稱黑字倒閉),它們是因為手上沒有足夠的現金,不斷成長到破產

公司沒有獲利還可以照常營運很久,但只要幾天沒有現金就會倒閉。

當公司缺錢需要現金時,有以下三種方法可以變出現金:

1. 低價促銷換現金、減薪、放無薪假、裁員等,各種成本與費用控管措施。

從營運過程中擠出現金,或是減少現金支出,這些動作對應的會計科目都來自損益表,代表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主要是以損益表的淨利為基礎,再將不是真正現金支出的折舊費用與分期攤銷費用加回來。

2. 要求業務追應收帳款、將存貨轉賣、將公司閒置的機械設備賣出去。

這裡變現的會計科目對應資產負債表的左邊,也就是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

3. 要求採購將應付帳款往後延、找銀行融資借錢、請股東幫忙增資。

這裡變現的會計科目主要集中在資產負債表的右邊,主要集中在銀行與股東,就是融資(理財)活動的現金流量

只要有上一期與這一期的損益表,加上期初與期末兩張資產負債表,就能推導出現金流量表。

期初現金 + 營運活動現金流量 +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 融資活動現金流量 = 期末現金

現金流入公司,在現金流量表上就代表正值(+);流出則代表負值(-)

如果公司的營運活動現金流量為+18億,代表這家公司一整年在銷售過程中,透過損益表的數據表示為公司賺進18億的現金;反之如果為負值則為虧損。

如果公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呈現的數字為 +15億,代表這段經營過程中有賣出資產的動作,才會增加現金15億流入公司。一般情況下,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多為負值

公司為了永續經營,必須持續投資更多的機械設備廠房等資產,創造更多收入。當公司看好自己的行業與景氣發展,其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應該都為負值。

如果公司的融資(理財)活動現金流量為 +100億,代表公司可以從銀行借錢或發行公司債或是向股東增資;也可以是綜合上述做法總共融資100億。同理,如果融資現金流量為負值,代表這家公司對銀行還款、還債或給股東分紅等。

再次強調,損益表上的淨利是推估值,不是100%確定的,要接著看現金流量表,看它的營業活動現金流量(Operating Cash-flow, OCF)是否為正值。

現金流量表是一張真假立判,生死存亡的報表,這也說明了股神巴菲特為何重視自由現金流量 (Free Cash-flow, FCF):

自由現金流量 =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 公司為了持續生存下來所需要的基本資本支出。

FCF 代表的是公司真正能自由運用的資金,從定義來看,巴菲特認為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就是營運活動現金流量

營業額不等同現金,淨利也不等同於現金。

快收慢付是現金流量表裡的重點,公司營運衰退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後會倒閉都是因為現金不足:只要一天沒有現金就無法生存

專業財務分析人員在評估一家企業時,最優先會看的數字往往是營運活動現金流量,它代表這家公司將獲利轉換成現金的能力。

營運活動現金流量分析四步驟:

1. 確認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是否大於零,損益表上的淨利大於零則營業活動現金流量也應該大於零。

2. 確認獲利含金量,正常情況下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淨利,因為算淨利前會扣除掉很多非現金支出的折舊費用與分期攤銷費用。

獲利含金量 = 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淨利 = OCF/NI >100%

3.  確認營運活動現金流量 > 流動負債,營運活動創造現金的能力必須大於短期(一年內)要付出去的流動負債,公司體質才健康。

4. 確認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損益表上的淨利,兩者趨勢變化是否相同,這兩個會計科目高度相關,如果不一致則應潛藏很大的問題。

財務報表立體觀念是財務分析的根本。一家公司真正的賺錢能力應該注意現金流量表的營運活動現金流量,以及損益表上的營業利益。

剛拿到財務報表時,可以先看現金與約當現金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損益表的淨利與營業利益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報酬率與總資產周轉率。而最不受人為操縱影響的是現金流量表,其中以營運活動現金流量(OCF)最為重要。 

今日閱讀: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十) 資產負債表(8)

兩家公司的總資產報酬率 RoA 很接近,該如何分析?

如果獲利能力與經營能力不可兼得的時候,要以經營能力為主。獲利能力很容易被外部的競爭者給破壞,只要某一個行業的毛利夠高,被其他人知道後,競爭者將源源不絕的出現,這就是所謂的蛋塔效應

經營能力屬於公司內部的一種能力,強調的是這家公司如何有效運用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與總資產,進行最有效的配置與運用。這些經營能力背後所代表的運用邏輯(Know How),是很難輕易被模仿的。

以投資的觀點來看,每當景氣不佳時,專業投資機構都會加碼選擇收現金的行業,其做生意的完整週期短,不管景氣狀態好壞都有生意的民生需求產業(必需品行業)。

奢侈品行業的毛利高,但周轉率低,從它的存貨在庫週期較長可得知其翻桌率不高。對比 Costco 這種零售業,因為做生意週期短,周轉率高,所以工作人員會一直非常忙祿

如果公司的做生意完整週期很短,代表平常工作壓力大是正常的;如果天數很長,就代表這是一個屬於優雅、慢動作的行業,例如精品業、軍工業與高價醫療器材行業

如果創業時想判斷產品或服務應該要賣高價或低價,除了考量市場供需需求強度產品定位市場區隔競爭狀況等因素外,產品或服務的定價也需要考慮做生意的完整週期

如果是軍火供應商,做生意的完整週期平均大於1,500天,這時就不能採用低價策略,要想辦法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定位成高價商品。如果是Costco 則相反,因為做生意完整週期短,就能採用低價策略(低毛利),因為它的周轉率夠高,經營能力強

實務上,做生意完整週期要小於60天才有啟動低價競爭的本錢;如果大於200天,就不要輕易打價格戰

毛利遠比營業額重要,毛利越高代表能底抗景氣波動或外部競爭者的緩衝空間越大。在周轉率無法提升的情況下,經營上要想辦法提高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價值,增加毛利率,而不是降低毛利率來增加營業額。除非有把握在低毛利率的情況下,能縮短做生意的週期,提高周轉率,這代表經營能力很強,才能用低價行銷生存下來

今日閱讀: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九) 資產負債表(7)

淨利率低能活嗎?

低價如果轉得快就有機會,低毛利率的產業(電商、3C流通業等),只要周轉的快,就有獲利機會。

只要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大於資金成本率就有機會存活。

RoI = 收到的好處/投入的成本 = 收益/成本

但財務報表上,並沒有 RoI 這個數字,最接近的觀念是總資產報酬率 RoA (Return on Assets):

RoA = 淨利/總資產

一般財務人員在進行分析時,會進行簡單的移項變化(杜邦分解)

RoA = 淨利/銷貨收入 * 銷貨收入/總資產 = 淨利率 * 總資產周轉率

因此只要周轉快,低淨利率但周轉率高,相乘後只要大於資金成本率就能存活下去。但如果所在行業不但低價,還轉得慢,就很難獲利

判斷低價競爭的企業能否活下來時,不能只看它賣得多不多來判斷(營收規模大不大),而是要看它轉得快不快 (經營能力翻桌率)。類似淨利率低的電商推出24小時或6小時到貨服務,這樣才能轉得快;動不動就推出特賣、每月精選、每日好康等促銷活動,也是為了提高周轉率。

企業經營事實上只做四件非常重要的事:

1. 想辦法找錢,透過金融市場(銀行)或資本市場(股東)找錢,這叫融資策略。可以透過資產負債表的右邊負債項目看出端倪。

2. 融資進來得錢,交給經營團隊投資(花錢),購買企業經營所需的資產,這叫資本支出,可以在資產負債表的左邊看出公司資產的組成。

3. 買進來的設備,交給研發與生產單位,從事產品的研發與製造,最後由銷售團隊賣給客戶,這就是企業經營,可以在損益表中看出經營狀況。

4. 實務上產品銷售與原物料採買,通常不是現金交易,所以會有應收/應付帳款。怎麼把公司帳面上賺到的錢 (淨利),變成現金回到公司,就是現金流量表

為了永續經營,公司會一直重複上述四個步驟的循環。

日常生活中說的投資報酬率 RoI,換成公司的角度就是 RoA 總資產報酬率,也就是投入的成本一年能幫忙帶來多少利益。


今日閱讀: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八) 資產負債表(6)

甚麼是做生意的完整週期?

公司採購部門買進材料交給工廠生產,做出來的產品存倉後,交給銷售部門把產品賣出去,最後再從客戶手上收到貨款。

做生意的完整週期 = 存貨的周轉天數 +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1)購料----->(2)生產--->(3)存倉--->(4)付錢給供應商---->(5)銷售------->(6)收到貨款

假如(1)~(5)的存貨周轉天數是50天,(5)~(6)的應收帳款周轉天數是30天,那這家公司的做生意完整週期就是80天。

假設這是一家五金行,每天的基本費用是5,000元,那想做這種生意至少要準備40萬的資金,才能跑完生意流程;同樣週期,如果一天開銷要5萬,那就需要400萬的資金。

在生意週期中,會運用到別人的錢,這叫做借力使力(Leverage);做生意流程中的 (1)~(4)期間,運用供應商的錢來做生意,就是借力使力,事實上它就是資產負債表右邊負債中的應付帳款,了解應付帳款周轉率後就能計算應付帳款周轉天數。

從(4)~(6)就是現金轉換週期,也就是缺錢的天數,如果應付帳款周轉天數是30天,那麼上述案例的現金轉換週期就是 80 - 30 = 50天。這也代表想從事這種行業,至少要準備 50天的現金才有資格。

為何要討論做生意完整週期的概念,就是想預估該準備多少錢才能維持公司的營運所需:

最低限度:每天的銷貨成本*現金轉換週期 + 每天的管銷費用*做生意完整週期。以上述案例來討論,最少要準備50天*每天銷貨成本+80天*每天管銷費用來做為啟動資金。

用最少的錢來做生意,就要縮短應收帳款周轉天數;然後拉長應付帳款周轉天數,用快收慢付來經營事業。但實務上很難找到供應商願意承擔超過市場行情的周轉天數,所以建議採 配合原則,只要能爭取到少於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就是好的結果。

討論完應收及應付的周轉天數,就剩下存貨周轉天數需要分析,有三個建議來縮短公司的存貨在庫天數,讓做生意的週期變短:

1. JIT (Just in Time) 即時生產或 BTO (Bill to order) 接單式生產

2. 公司經營初期可採來料加工,其中材料是客戶提供,可大幅降低資金壓力,但只能賺到加工費,附加價值低,容易被競爭者取代。

3. 改變存貨的採購頻率,高單價的原物料,通常應該採用少量多次的採購方式

零售業產品流通快速,平均做生意的完整週期都低於60天,最短的是 Costco 的34天;Google 做生意的完整週期約為53天、王品約為92天、台積電約為94天及鴻海約為100天。這幾家公司都是在個別產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可以用這些公司當標竿來比較。

經營能力的優劣,可以用同行業標竿做生意完整週期的長短來比較

2022年10月5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七) 資產負債表(5)

經營能力在實戰上要如何分析?

總資產周率分析:< 1趟/年,代表燒錢,專業名詞叫 資本密集,此時要特別留意公司是否有足夠現金 (現金佔總資產 25%,最保守也應該要有 10%),確保景氣反轉時還能持續經營下去。

如果帳上現金沒有滿足保守條件,至少公司該要以收現金方式經營。

總資產經營能力表現可以 Costco 為例,Costco 每一項產品的毛利率都不能超過 14%,但它們會員黏著度跟回購率非常高。低價要能活,除非轉得快,轉得快就是指總資產周轉率,而Costco 的總資產周轉率高達 3.4 趟。

鴻海的總資產周轉率約為1.76趟、台積電0.55趟;其中鴻海的總資產周轉率已接近零售業等級。台積電所在的半導體製造為資本密集(燒錢)行業,該行業每年都需大量投資資金更新設備,只要確認公司有足夠資金即可。

總資產周轉率低的代表公司是 Google,0.52趟/年,代表它也是資本密集行業,它需要大量的硬體投資與高速的運算能力;網路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通常都 < 1,所以要確認他們的現金佔比程度是否落在 10%~25%的安全區間。

分析存貨周轉率與存貨在庫天數,Costco 依舊表現突出,存貨周轉率為 12.04趟/年,商品平均每 30 天就全數賣出一次;鴻海的數值則為 33.5天,由此可見,鴻海的存貨控管能力堪稱製造業世界一流,接近零售業霸主 Costco

台積電的平均存貨在庫天數為 49.2 天,也優於一般半導體製造業的100天左右。

應收款的經營能力要看應收帳款周轉率與應收帳款收現日數,一般來說只要應收帳款收現天數小於或等於15天,都會被視為現金交易型的行業。信用卡機夠通常是 7 天或 14 天一結,廠商通常要在7~14天後才會收到消費者以信用卡刷卡的現金。

Costco 的收現日數是3.75天,屬於現金交易型的公司;台積電 44.9 天就能收到應收帳款,也優於製造業平均 90~120 天。鴻海則是 66.2天。

應收款回收天數這個指標,在評估一家公司的股票值不值得投資時,是一定要看的指標

上市櫃公司常見的做假帳手法,就是在境外開一家紙上公司,然後做假交易 (塞貨),此時損益表上營收會不斷創新高,淨利也創新高。但當這公司的應收帳款佔總資產的比率突然拉高,或是應收帳款回收天數越來越長時,就要確認是否有作假帳塞貨的問題。

財務報表因為涉及公司所有的經營活動,不會短時間內就突然變好或變差,除非碰上罕見的特殊情況。

想在營收動手腳的公司,會有三種現象:

1. 現金佔總資產比例越來越少。

2. 應收帳款佔總資產比例越來越高。

3. 應收帳款回收天數會越來越長。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向上生長』重點摘要與心得

這本書的觀點相當多,簡直就是大雜燴,好處是可以看一本書就獲得不同領域的看法,但壞處是不知道這些看法的來龍去脈。

這些觀點是作者的經驗所得?或者是他閱讀其他書籍後的總結,然後用他自己話再說出來?

當我們在看這類書時,反而要特別小心,反覆思考其內容,盡可能地跟自己過往的經驗以及看過的書相對照。

用這種方式 (批判性思維) 來看書時,或許就會發現,我們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會有所共鳴,但對有些觀點則抱持懷疑態度。

這也是看書時的一大樂趣,畢竟每本書都應該先提出它的觀點,然後用實例想辦法說服讀者,最後才下結論;當我們看到書中內容是跳過「說服讀者」的步驟時,那就要好好檢視一番。

這本書的內容可以連結到「原子習慣」、「匱乏經濟學」以及「拼教養」等書,至於作者提到職場的部份,我覺得比較主觀,雖然跟我自己的經驗有所共鳴,但一時間想不起來有哪本著作講到這個範圍。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說的是「趨勢」。

要逆趨勢需要額外的注意力和精力,例如逆流而上特別花體力。

知識有兩種,一類是「實踐型」的,這類知識非常關鍵,往往是立竿見影的,必須優先掌握。

當學習了基礎知識後,如果每天的生活都在接觸全新的知識,那就沒必要計較看多少書。

商人在這點上面非常明顯,他們看書不多但一直在解決遇到的難題,持續在實踐中學習與思考,時間長了就會有所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進入一個新環境半年後就穩定,基本上沒有獲取到新知識,這樣會面臨衰退,得想辦法提升自己。

另一類知識是「書本上的知識」,當一個人的知識大規模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量變會產生質變」。

很多厲害的人前期費了很大力氣也沒有收穫,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突然有了突破性進展,這是在大量積累上湧現出來的。

新知識必須和已經有的知識聯繫起來,如果新知識連不到自己的認知樹上,很快就忘了,跟從來沒出現過一樣。

學習本身依賴自己積累的知識規模,對一件事了解的越多則學的越快;一個人如果想輸出,必須依賴本身知識的積累與沉澱。

就算現在有網路與搜索引擎,但那只是工具,還是需要使用工具的人,來理解問題並搜索相關訊息。

跟「原子習慣」一書說的一樣,克服懶惰的問題,不是一昧的強迫或強調毅力,而是應該設法塑造適合好習慣發展的環境。

制定學習計劃時,每天的目標不用大,先跟自己妥協,並適時的獎勵自己;當堅持做一件事上百天後,就會變成一種習慣。

形成習慣後,就不會搶佔你的「認知頻寬」(詳見匱乏經濟學),可以讓自己專注在其它不熟悉的事物上。

以學習方法來說,可以先把整體知識框架搭建起來,再看專業方面的書,慢慢填充那個整體知識框架,就會豐富整體知識。

當接觸某個領域的時間長了,自然對這個領域就會越來越了解,五年後可能就會變某領域的專家。

小孩的成長和成年人學習某些技能的過程相似,這也是為什麼高成就父母的孩子優秀的機率更高一些,因為道理總是相通的。

當父母迎接過極度複雜的挑戰,並達成了目標,這種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傳遞給下一代的。

這邊我覺得是講到「拼教養」一書中的文化資本傳遞。


一個人只有在挑戰區練習才能有效果,但追求太難的目標也會傷害人的積極性。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越學越難,但是在每個階段都扎實練習;但是準確識別出怎樣的路徑可以持續挑戰,卻非常困難。

培養對數學的愛好,就是讓孩子不斷的練習、進階、挑戰,並在這個過程中給予隨機獎勵,跟玩遊戲的道理一樣,通過這種方式讓小孩愛上數學。

一個人掌握了複雜的工具,才真正具備了能力,如果僅僅掌握簡單的工具是沒用的,人的能力只有和工具疊加起來,才能形成「效果疊加」

在學習的前期,是沒有方向、沒有思路、沒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斷投入時間,過一段時間就會突然清晰。

很多人學習新技能一無所成,就是死在了這個時間點前;簡單動作先確保不能出錯,然後逐步迭代,越來越複雜。

我們看現在所有的一切,意義都不大,但是再過五年回過頭來,才能發現「五年後的自己正是現在你的每一個行為塑造的」。

大腦非常低效,記性不好還會自圓其說;很多成績不好的學生,絕大部份不記筆記,記了也不看,所以學習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利用筆記的能力」。

「注意力」和肌肉一樣存在耗損,強制自己在某件事上集中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在別的事情上注意力渙散。

注意力渙散的原因,可以參考「匱乏經濟學」中提到的「隧道效應」及「有效認知頻寬」。

大腦的神經網絡依賴「關係型資料庫」,所有的知識必須連結到已有的知識,用的時候才能翻出來,否則就會徹底丟失索引找不到。

一般來說,讓你往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是自然趨勢,這才符合人性;要做到克制自己的惰性與隨心所欲,才能不斷地朝好的方向發展

大腦在擴張連結過程中,遭到人的天性反制,因為大腦擴張連結要消耗多餘的能量,但是更多的連結才會產生出更多的想法,「創造大多是建立在知識積累上面」。

絕大部份人一輩子沒努力過,也沒主動過,更沒有主動做過艱難的決定,只是被動地接受生活的擺布。

這邊說的「努力」,有「主動出擊」的意思在裡面,克服恐懼、迎接挑戰;處處「被動」的被生活蹂躪,那叫「辛苦」。

社會競爭激烈的原因是資源的稀缺;你覺得有很多競爭者,事實上又沒有競爭者,唯一的競爭者就是你心裡那個好逸惡勞的小孩

一個人不承認自己平庸,會直接導致浪費掉他身上一個最重要的資質:肯下笨功夫

人想進步,最難的地方就是隨時想放棄;為什麼想放棄呢? 因為看不到進展,不知道自己在進步。

不管做甚麼正經的事,都有個「慢啟動」的過程,也就是一開始沒甚麼效果。

要理解事物發展內在邏輯,要學會「不計後果」去做某件事,不能成天等著回報,看不到回報就迅速懈怠。

要區分哪些東西是有「長期價值」,哪些東西的長期價值是自己的

重複就是力量,數量堆出品質;量變產生質變。

大家往往高估自己一天能學會的東西,低估三年能學會的東西。


教育本身是一種投資,人們投資教育,就跟投資房地產是一樣的,目的是賺更多的錢,增加將來收入。

投資小孩教育的主體是家長,但很多家長對這件事並不上心;有些家長的生活被眼前的困難給佔據了,認知頻寬不夠,於是很難做出合理的決策,沒有時間去思考將來的事。

對大多數人來說,將目標訂低一些,一步一步慢慢做,也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

注重核心能力的開發:例如學生的核心能力就是讀寫算,先加強核心能力,有額外的精力再培養其它能力。

讓孩子度過一個無憂無慮的兒童時期,不會壓抑孩子的天性,但造成的問題也很明顯,有可能「注意力」普遍有問題,做甚麼事都沒恆心。

注意力跟肌肉類似,也是越練越強,長期不用就廢了;如果小孩長期不集中注意力做一件想做的事,時間久了就沒辦法集中精力做任何事

人的本能是對不太明白的東西敬而遠之。

保險是先支付一部份費用,為將來的生活夠買一定的保障,然後期望永遠不要用上。


父母就是小孩的起點,例如挑選好學校、學習如何記筆記、怎麼分解問題、如何培養注意力、怎麼處理人際關係、均衡搭配營養,正確地找結婚對象及事業怎麼發展等,父母的優勢會累積到小孩身上。

同樣的觀念在「拼教養」一書中有提到,其中包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以及社會資本的傳承。

父母是每個人的起點,也是絕大多數人的天花板,尤其是在成熟型社會

小孩從父母身上繼承了兩套基因,一是「生理基因」,另一個是「社會基因」。

所謂社會基因是指小孩做事方式像父母,思考方式也像父母,如果沒有義務教育,小孩很大機率是父母的翻版。

義務教育改變了很多家庭的社會基因,不再侷限於所有知識都來自家長,但父母對小孩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因素。

對大多數人來說,從父母身上並不能學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為父母輩也不大明白如何加強自己的生存技能,更不知道怎麼把生存技能傳給下一代。

如果你的社會階層決定周圍的人普遍不是特別優秀,從他們身上學不到太多東西,想變得厲害就得突破這個圈子。

歐美國家,富裕的家庭從開始就買了好學校的學區房,然後通過優質小學升中學,然後重點高中、重點大學,順著這樣的路線就上去了。

這個模式上名校的機率高很多;相對的,普通人上名校的機率會少很多,受教育的權利就這樣一點一點向上移動。

以上觀念同樣在「拼教養」一書中有更精闢的論述。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會變成一個一個的圈子,進不了這個圈子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舉例來說,考不上好大學就沒辦法進到更好的公司。


當有很多選擇時,自我掌控感非常強大,這樣人可以長期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勢,對身心健康很有好處。

但選擇過多也會帶來三個問題:

1. 決策需要耗費更多精力。

2. 選擇後犯錯的可能性更大。

3. 犯錯造成的心理挫折感更強。

但如果長期不做選擇,大腦就會變得很消極;如果做甚麼事都是生活所逼毫無選擇,這種狀態下,時間拉長就會產生越來越嚴重的消極狀態。

人要從消費者往生產者轉變,才能改變困境。

這裡所說的消費,不一定是花錢,現在花時間也是消費。當你花了很多時間在別人的產品上,也等於在別人那裡貢獻了價值。

如果一件事你做過了,沒成功,有很多原因所導致;但如果甚麼都沒做就覺得自己做不好做不成,那就是「心理問題」了。

社會對窮人並不友好,不止是思維方式的缺陷,可使用的資源也相對較少,「試錯成本」也就相對較高。

這個世界做什麼事都是需要試錯,而試錯是需要成本的

多嘗試一些「低成本試錯」,而且有「長期紅利」的事情,有時間都做「生產者」的事,不一定要盈利或非常獨特,但說不定幾年後會感慨這個決定改變你的一生。

窮人花血汗錢,富人花資產賺的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富人選擇努力存錢不能花,「延遲滿足」。

控制人體獎勵機制的物質叫「多巴胺」,可以讓人開心跟增加排尿;相反讓人情緒不爽主要是由「皮質醇」這種物質所控制。

皮質醇會導致延遲滿足能力降低,疲勞甚麼都不想做、看甚麼都很煩,以及情緒低落,只想做一些不費神的事。

人所有的情緒都是體內幾種神經物質的外在體現,多巴胺分泌多的人,一般情緒會好很多,分泌少的人容易得抑郁症或老年癡呆症。

皮質醇對人體也很重要,如果確實是處於危險狀態,沒這種物質就死亡了,但正常情況下皮質醇過多,也可能會導致抑郁症,每天情緒低落。

皮質醇含量過高,人容易消極提不起鬥志,處於這種狀態只會持續消極,別說長期規劃,可能連明天的事都不想去想。

生活中疲於奔命的人,自然皮質醇指數會衝高,這種物質又會讓人的精神狀態更糟,更加消沉及容易逃避,不願長期規劃,「惡性循環」越陷越深。

精神狀態不對的時候,趕緊尋求改變,而不是讓它繼續壞下去。


對商人及企業管理者而言,奢侈品的價值主要是身份的象徵,通過它向別人暗示自己的社會地位。

靠運氣賺來的錢,都會靠實力賠出去

「貧窮陷阱」就是不切實際的奢侈消費,這會導致錢無法累積,生活困苦。

當生活困苦又沒有任何存款,會讓皮質醇指數升高,更難以集中注意力,也難以延遲享受。

簡單的欲望,只需要放縱就可以實現;高級的欲望,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

連結本身就是財富,如果沒從連結中受益,說明連結的資源不夠多。


有些事投入不大,但自帶槓桿,例如寫文章,花一些錢買書看書,然後寫文章,寫出來之後看到的人越來越多,作者也會從中獲得越來越多的收益。

隨著閱讀的人越來越多,會有明顯的加速效果,一般也稱為「複利效應」。

要是幫別人工作,今天完成工作後,老闆會按件或按時間計費給錢;事實上這個工作內容可能還有很長時間的「收益尾巴」,這也就代表明天它還會帶來收入,後天依然會帶來收入,但這部分的錢就歸老闆了。 

「剩餘價值」中最有價值的部份就是這些;例如寫一篇文章,長尾的收益就歸自己,不一定是金錢,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收益,但那也是歸自己。

單個工作或許不明顯,但多了就會有效果,一定要記住巴菲特說的那個「雪球效應,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在生活中擦亮眼睛,去尋找有「長尾效應」的產品,自己為自己工作,拿「長尾收益」


一個白領階級的上班族,天天早出晚歸,但過了些年才發現,他以前所得到的升職加薪,本質上都是「教育和年齡的紅利」,等黃金時間一過,沒有晉升到不可或缺的位置上,大多數人會迅速進入下行通道,越努力掉得越深。

小孩靠教育,年輕人靠勤奮,中年人靠運氣;教育是很多人的貴人,可以幫助人提高層次。

多試錯會帶來運氣: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最關鍵的一步,都是靠運氣走出去的,勤奮和智商都是基礎,能否實現跨越主要靠運氣。

運氣與變化是一對孿生兄弟。

進化始於自身的基因突變和環境的變化,不要太害怕變化,也別太害怕不確定性。

運氣就是基於不確定性產生的

缺乏創新精神,是因為面對的麻煩不夠多。

商人的學歷可能不高,但是他們天天都在磨礪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班族往往在磨礪的是給別人賺錢的能力

人生的路往往是在一個階段完成所有任務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但生活的詭異之處就在於,沒人告訴你有哪些任務是這個階段必須完成的


作者這輩子最豁然開朗的時刻,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因為記性不太好,所以要多做筆記;因為智商一般,所以要笨鳥先飛,不僅先飛,而且要多飛,多重復幾次反而記得更熟。

因為讀書不太快,所以要慢慢看,但投入時間巨大,也能形成規模優勢;當我們認識到人生唯一能依賴的只有多重複,多練習,心裡反而踏實

跟作者一樣,我真正能開始踏實地做事,穩紮穩打的前進,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普通人,要比別人多努力才有機會往上攀升。


人們年輕時心無旁騖,專心研究技術,可以熬夜鑽研一個技術細節;但等到了一定年齡,瑣事就會越來越多,今天小孩生病了,明天老人去體檢,後天開始懷疑人生想要去找尋人生的意義,還要多陪小孩、老婆與父母。

這就是中年人的心聲,瑣事越來越多,身體卻越來越差,力不從心的感覺越來越常出現。


現代大企業最重視的是流程,把「每個人變成零件」,把每項工作都「標準化」、「流程化」,缺了誰,這個系統都能迅速調整收斂,並且保證繼續運行。

這樣的流程設計有兩個好處:

1. 讓個人更加熟練自己的工作,工作的熟練度是提高產品品質和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

2. 有效防止員工跳槽,工作內容越單一,在人才市場上就越不好找工作。

能成為某項技術專家是值得鼓勵的事,但有些技術的運用廣度比較大,不論哪家公司都需要;較狹窄的專業技術則不容易換工作。


三十五歲或四十歲後為何是個求職分水嶺:

1. 三十五歲以後的個人技術能力早就停滯,或是說畢業五年後技術進步並不明顯。

2. 熱情開始消退。

3. 工資相對較高,性價比差。

4. 大環境中能輕易找到可替代的人。

5. 絕大多數的人無法成為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

6. 小公司學不到核心競爭力,大公司不會讓你不可或缺

很多人的心態從一開始就不對,準備要幫企業奮鬥一輩子,然後讓企業養活自己,這種心態是一廂情願。

企業雇用你就是為了和你交換價值,如果有一天你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價值,那就會被解雇。

人都得邁出去那一步,不然總是自己畫地自限,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敢。

唯一讓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跳出去一次今後就不怕再跳。


在年輕時所選的職業,其所需要的技術是具有泛用性及可移植的特點,避免所學習的東西是為某家企業量身定制;要有職業的危機感,看懂行業的趨勢。


如果在生活中發現睡眠品質不好,精神狀態也不好,人很消極甚麼也不想做,這不一定單純是精神層面的問題,可能是身體虛弱造成的。

近代心理學最前沿的觀點認為,所有心理問題本質上都是生理問題,可以通過改善體質來解決

主動提前幫自己的生活「增加不確定性」,不要找藉口不去做改變。

需要在生活中加入不確定性,運氣才能開始出現;運氣和奮鬥是個人進步的兩個輪子,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獨輪車,天天按部就班,運氣很難發揮作用。

一件無足輕重的事,如果能堅持去做幾年甚至十幾年,產生的就是翻天覆地的效果。

對於要培養的長期習慣來說,應該聚焦的是「每天都能順利去做」,而不是做多少,只要不中斷,長期應該就能達到極高的高度。

積累的關鍵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單次做多少。

請參考「原子習慣」一書的方式來讓自己養成新的習慣。


絕大部分事情不需要天賦,投入的時間多,就能做得好,做得越好,就越願意投入更多時間

社會越來越透明,不但告訴你的人生道路將會是怎樣的,還告訴你跟你不是一條軌道上的人,生活是怎樣的,並且又讓你知道想跨越軌道有多難。

這會讓大部分人慢慢就停止了努力,因為對生活充滿了乏味感,而「成熟型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眼能看到頭。

很多成事的人,都是一開始不小心接觸到某些專案後開始做的,沒想到竟然慢慢做起來。反而是計劃好然後投入巨資要做的事,往往因為前期投入太大,沒等盈利就把血流盡了。

多做低試錯成本的事,而且要早做


學習的能力有兩重意思,一是不懼怕學習新東西,二是知道學習曲線,能夠順利度過學習新知識初期的挫折感

學習技術可以有效治療自大狂的病;一般長期不做技術,就會產生一種懷才不遇的錯覺。

只要學技術,才會知道隨便一個小問題都可以讓人耗費好幾個夜晚,人多少會謙恭一些。


現代經濟依賴信貸,但信貸是自帶擴張和收縮周期的;信貸的擴張和收縮周期與經濟的繁榮和衰退周期重合,而且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經濟在上行階段時,也就是出現需求或是技術進步,大家都看好市場,企業會衝動借貸擴大生產規模,給員工加薪並雇用更多的員工。

員工手裡有錢,也就有消費的欲望,買房買車買奢侈品,需求增加進一步刺激供給,企業再借更多的錢擴大生產規模。

當個人買車買房貸款,企業借貸擴張生產等一系列操作下來,會產生大量的槓桿,整個社會的負債率都上升,也就是泡沫產生了。

當市場上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利率上漲、需求下降或產品降價,都可能會讓企業的利潤趕不上利息,只能裁員砍掉利潤低的業務等。

不管是企業被迫砍掉生產線或是家庭被迫賣掉房子,都會讓資產的價格進一步下降,並讓悲觀的情緒迅速蔓延,使得市場的預期從樂觀變悲觀。

經濟危機的本質都是債務危機。

近代經濟學認為承擔風險的能力也是企業家能力的一部分。

金融工具本身有利於資源跨地域跨空間的分配;強大的金融能充份利用每一分錢的價值。

戰爭推動科技,科技推動社會的進步。

負利率不是大家翻身的機會,它本身就意味著「機會的減少」和「社會的僵固性」。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