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匱乏經濟學』匱乏的思維模式

從上次看到好書介紹到實際借到這本書,又過了好幾個月,還好這本書的內容沒讓人失望,收穫頗多,讓我來為這本書做重點摘錄,希望以後能快速回想重要的內容。

經濟學就是在研究如何運用我們有限 (稀缺) 的管道和資源,來達成我們的欲望。

匱乏會擄獲我們的「專注力」,這帶來小部分的好處:我們對於迫切需求可以做比較好的處理。

但它也讓我們付出代價:我們忽略其他該關切的事,處理生活的其他部分也會比較沒效率。

心理學家也曾在較嚴謹的實驗中研究過「完成期限 (deadline)」的好處,其中一項研究裡,大學生受雇用以較長的期限來校對三篇論文:

實驗組是三個星期後交回所有論文;對照組則是時間較為匱乏的,必須每星期交回一篇校對過的論文,總計同樣是三個星期完成。

完成期限較緊湊那一組比較有「生產力」,一旦時間短暫,你就會想要充分利用時間,不管是用在工作或是享樂。

我們把它稱為「專注紅利 (focus dividend)」,這是匱乏俘虜心智所帶來的「正面結果」。

專注在一件事上表示會忽視其他事情;我們都體驗過,當我們專心讀一本書或是看電視時,沒注意到旁邊的朋友問話。

專注的力量同時也是關閉隔絕其他事物的力量。我們說匱乏「聚焦」,但是我們也可以說匱乏引發「隧道效應」:注意力只能集中於處理手邊的匱乏。

隧道效應所引發的是隧道視野,也就是在隧道裡面視覺範圍變狹隘,讓我們對裡面的東西特別專注,完全看不到隧道外的事物。

「專注」是一種正面價值:匱乏讓我們專注於當下似乎是最重要的事;「隧道效應」則不是:匱乏讓我們視野窄化而忽略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

對匱乏的專注是不由自主的,也因為它會俘虜我們的心智,所以它也會損害到我們對其它事物專注的能力。

忙碌的業務主管不是在她努力準備關鍵提案的過程出狀況,而是在她扮演母親角色的時候。

學生出問題也不是在他設法籌措學費的時候,而是在他想專心準備考試的時候;而低薪員工出狀況也不是家裡的財務管理,而是在職場供應餐點的時候。

核心假設:因為對匱乏的專注是不由自主的,也因為它會俘虜我們的心智,所以它也會損害到我們對其他事物專注的能力。 

這邊使用「認知頻寬」來衡量我們的運算能力,以及我們專注、做出正確決定、遵守既定計劃及抗拒誘惑的能力。

當我們持續受到隧道效應的吸引,匱乏將佔用認知頻寬:匱乏會直接窄化認知頻寬。

認知頻寬被匱乏佔據 (被課徵稅負),匱乏不只是降低流動智力,還會降低自制力。

所有的人,當他們變窮時,「有效認知頻寬」會變窄;我們必須擴大對匱乏的定義:擁有的東西太少 (時間、金錢、卡路里),則必須用更少的心智資源來應付問題。

匱乏不只導致我們過度借貸或無力投資,它讓我們生活的其它面向變得更綁手綁腳;也讓我們變得比較笨拙及更為衝動,用較少的「流動智力」和較弱的「執行控制力」來應付生活,這也造成生活變得更加不容易。

以上的內容,不用我多說,幾乎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遭遇類似的事情,當我們專注在某件事的時候,往往會對其他事物視而不見,或者是說知道有甚麼事發生,但完全沒放在心上,這就是「認知頻寬」被佔據了。

凡事都是一體兩面,當我們運用時間的匱乏來獲得「專注紅利」,並藉此提高生產力時,也引發了「隧道效應」,損害到我們對其他事物的關注能力。

要怎麼利用「專注紅利」,而且盡量降低「隧道效應」的影響,就得要養成習慣來保持「有效認知頻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