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

今早接種AZ疫苗

等了好久,終於換我接種疫苗,今早比預計時間更早過去接種站,排到第5號,在表定正式開打時間 08:30 前,我就已經打完疫苗在觀察區休息了。

整體來說,經過前幾個月的磨合,整個接種的流程非常流暢,速度非常快,又因為辦在體育館施打,等待的空間大且有空調,非常舒服。而且,大家也都很守秩序,這倒是讓我比較意外的點,看多了新聞上面混亂的畫面,回到現實生活中又是這麼有秩序,反差挺大的,這應該也是人民素質的一環,軟實力。

有些先打的朋友說副作用 8~24小時內會很明顯,我應該晚上就會感受到了,希望一切順利。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不同世代的價值觀衝突』一場莫名其妙的對話

在疫情期間,突如其來一場莫名其妙的對話,讓我感受到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差異」。

長輩當時可能是覺得現在都居家上班,在家晃來晃去好像感覺沒啥事做,竟然跑來跟我說:「某個親戚因為疫情關係不能跑客戶,乾脆抓空檔時間去幫人洗碗,一小時 160 元,每天 4 小時,可以多賺個 640 元,把沒事做的時間填滿。」

當時沒打疫苗哪都不能去已經很痛苦了,竟然有這種詭異的想法;就是因為疫情才被迫待在家,還要為了 160 元去承擔染疫風險,太奇怪了!

重點是,這個想法對未來發展也沒啥太大幫助,如果只是要體驗還能接受,單純為了賺錢則大可不必,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來提高「單位時間獲利」。

勤奮跟節儉絕對是美德,但想盡辦法把自己的時間填滿,不留給自己思考跟進修的時間與空間,會不會跟先前講的「接水管」故事一樣,最終也只是自己暗自啜泣。

在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努力是必備條件,同樣的時間利用,有些人可以一直累積成果,有些人卻只能每天歸零,時間一拉長差異就會顯現出來。

常聽到的「短期獲利、長期累積、延遲享樂」等,要選擇哪個模式都在考驗人性、眼光及格局,總結來說就是「價值觀」的不同所形成的差異。

但願下一代以後別嫌棄我,要能持續提升自己的想法才行。

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終於要打 AZ 疫苗了!

昨天除了台灣又拿下女子舉重的金牌及銅牌值得慶祝外,更重要的是終於要輪到我打疫苗了! 預約這星期五早上去打AZ,也期望在10週後可以順利打到 BNT,這樣就可以在11月有心安的感覺,這才是能徹底解放身心的最佳解。

姑且不論是否要打第三劑,但至少完整接種疫苗後,重症不會上身,這樣就安心一大半,然後才有機會慢慢恢復正常生活。只是這個盼望已經又過一年了,真的沒有想到又一年我們還是在疫情的困擾中度過,這未來肯定會是留在腦中的深刻記憶,因為從爆發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年半,還是看不到尾聲,會不會明年的這個時候,還是一樣呢?  拜託千萬不要!

疫情期間,足不出戶的好處是支出降低,但網購頻率變高很多,要控制住才能不亂花錢,這點很重要,同時也多了很多時間跟自己對話,希望在恢復正常後,能更珍惜那得來不易的生活方式,至少在2023年來臨時,讓我們終結這場無聲的戰役吧!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另類的美股ETF

昨天整理了些美股的資料,又在網路上找了許多前輩分享的文章,本以為自己已經對美股有些了解,但還是只有皮毛罷了。

今天要來分享的是幾個高風險但又吸引人的ETF,那就是以 Covered call 為操作基礎的 ETF,我自己也有做個股的選擇權,但沒有想過它是可以被當成主要操作手法然後變成一檔 ETF,讓人驚訝。 

因此,昨天我也買進一些相關的 ETF,用實際操作來瞭解其中的風險與報酬。

以下就是昨天才了解並買進的標的:

SDIV      [(月配) 超級高股利ETF] 持有全世界股息殖利率最高的100檔股票
QYLD     [(月配) 那斯達克 100 Covered call ETF] 運用選擇權創造收益
RYLD     [(月配) Russell 2000 100 Covered call ETF]
XYLD     [(月配) S&P 500 Covered call ETF]
USOI      [(月配) 原油 Covered call ETF]
SLVO      [(月配) 白銀 Covered call ETF]
GLDI      [(月配) 黃金 Covered call ETF]

其中只有 SDIV 不是 Covered call 為主的ETF,但其他幾檔都是,只是做選擇權的標的不同。

這邊提醒一下,當我買 USOI 的時候,系統還跳出來告知風險很高,並且要我們勾選已知並接受風險後才能購買。

這邊偷渡 SDIV 是想要拿來跟其它幾檔 ETF 比較其效益,爾後如果有其他心得會再分享。

話說回來,默默地美股也買了好多檔股票、基金跟 ETF,再加上選擇權,感覺自己就是在邊學邊操作,還不賴。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天阿! 房地產爆漲........

先感謝煙花颱風沒有登陸台灣,直接原地轉了90度真是太威,以這個颱風結實的程度,要是真的登陸應該會很想哭。

因為實價登錄 2.0 今年7/1上路,最近有上去瀏覽,再加上 Ptt 跟 Mobile01 的討論,從去年開始到現在的房價漲幅也太可怕了,先不談竹北那個變態的瘋漲,光新北市原本蛋白區的地方都紛紛喊漲10%~20%,疫情一來經濟受創,結果全世界的房地產都在瘋漲,這個現象只能用各國政府貨幣寬鬆大撒幣來解釋,但也無形中造成通貨膨脹,每個國家都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結果好像卻是相反。

依目前的情勢發展下去,股市跟房地產大漲,就是資產重分配的時候,但對於中產階段以下本來就沒有資產在手上的人來說,就是更痛苦的時刻,畢竟疫情還在內需不振,靠薪水吃飯只祈禱別減班減薪就好,很難再要求加薪(科技業或出口為主的傳產除外),就算加薪要談到10%~20%應該也有難度,但股市跟房地產一漲應該超過這個範圍。

這篇文是有感而發,因為我居住地附近房市也火爆中,不過台北市中心的漲幅倒是有限,估計天花板已經浮現,再漲不易;相對來說,本來低基期的雙北市蛋白區、桃園、竹北及台中台南,這波補漲的程度已經超過一般人的想像,對首購族跟換房族群來說,壓力也很大,但我相信沒有一直在漲的,各地區遲早都會碰到當地的價格天花板,再看看日本,可以思考一下台灣的房地產神話何時落幕。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專業經理人在『家族企業』裡該扮演何種角色?

先前「東元電機」父子經營權大戰,更勝八點檔的劇情,雖然說現在紛爭已經慢慢落幕,但這一次的內部爭鬥也讓人反思:「專業經理人在家族企業裡該扮演何種角色?

此時,又看到一篇商周的報導:


前專業經理人說了一段話頗有意思: 「這種集團的家族公司,如果家族裡面的人在,對人員的穩定是有很大幫助的。

如果是專業經理人,我就是要衝績效,什麼手段都會出來,比較不會有長遠理念。」

台灣上市櫃公司中,類似的家族企業太多了,也就是說家族成員為大股東或是直接間接持股超過 51 %。

當這些家族企業的專業經理人其實也不好過,沒績效出來,大股東可以直接把你換掉。

想做中長期目標或規劃,抱歉請不用想太多,短期目標沒達成就走人了,誰還跟你講中長期?

也就是說,台灣多數家族企業請專業經理人來,不是來進行改革的,而是來「衝刺短期目標」,就算達標也可能會被換掉,因為階段性任務結束了。

我自己就曾聽過,請經理人來大刀闊斧進行「組織改革」,這個經理人非常有想法,組織改革也對公司整體有利,但短期來看是犧牲部份大股東的利益,轉而給員工較合理的福利以及向上奮鬥的目標。

也就因為這樣,當組織改造到一個段落,他就下台一鞠躬了! 

就多年後公司經營的狀況來看,當初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可是改革的人也看不到最後的成果。

其實,多數經理人也覺得自己就是個「打工仔」,完成 KPI 拿到自己該得的,以後的事誰知道會怎樣?

這也造就多數家族企業的高階管理層不會想的太遠,因為想太多也沒用。

所以說,想要有所作為,想要規劃中長期目標的經理人,除了要得到大股東的信任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自己加碼」買公司股票,展現與公司共存亡的氣魄,但有多少人能這樣做,應該也是少數。

不過嘛,特例總是有的,我就知道有人是被母公司派去代管上市的子公司,因為想要好好做事,在董事會上面得要有說服力,就自掏腰包,不斷加碼公司股票。

最後,他變成公司第一大自然人股東,這下夠有魄力,也讓人明白他與公司共存亡的「決心」,就放手讓他去做中長期的規劃。

換成是我,還不如把錢拿去投資更有價值的地方,不管是海內外股票、ETF 或是房地產等。

以上是我個人偏見,看到商周的這篇文章突然有所感觸。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從奇亞幣新舊農場轉換的感觸

就是突然有些感觸,這陣子在奇亞幣官方農場協議出來後,舊有的 Plots 必須要重新 Plotting 才能加入官方協議農場,也就是說我本來花兩個多月整地的 Plots 都得重來,當時內心確實很掙扎,因為依附在 HPOOL 還是可以穩定種幣,雖說不是長久之計,但也不用再重弄一次,而且因為資源有限(硬碟空間就這麼多),沒有打算再添購新硬碟,所以必須要邊刪邊整地,因為舊有的還可以繼續種幣獲取收益;也就是說每天都要巡一下電腦,這樣的日子要再過2個月左右才能全部轉換完成。

一開始當然有點不適應,但現在也慢慢習慣,想要在轉換的過程獲取最大收益,就是要多花點功夫。而這也讓我聯想到了奇亞幣以外的事,人常要做出抉擇,舊方向是花很多時間累積,當下也還能有所貢獻,但未來前景不樂觀;新想法或說新方向,還要花現有的資源跟時間去累積,短時間內也無法有具體貢獻,在資源有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怎麼平衡新舊兩端,逐步轉移置換而不影響整體收益,不管是在個人職涯/事業規劃或是創業公司經營中,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 (二) 大笨蛋理論

這整本書快速掃過一遍後,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這個章節,可能是因為名稱太有趣的原因吧! 大笨蛋理論是價量關係中的重要理論,這解釋了短期交易行為將使價格偏離基本面到何種程度。傳統金融學堅守長期價值投資,但在真實市場中,大多數投資人仍偏愛短期交易。以下為本書對大笨蛋理論的解釋摘錄:

"大笨蛋理論的關鍵在於快速交易,要快速將手中的股票轉讓出去,就有可能從更傻的投資人那裡獲得收益;在真實市場中,人們之所以偏愛短期投資,是因為沒有人願意也沒有人敢做那個傻瓜"

"每個人都股票價格都有自己的判斷,都可以向下一個人拋出自己的股票。假定大家對股票的價值有意見分歧,有人悲觀,有人樂觀,但都認可一個觀點:從長期看,這檔股票應該值200元。但從短期看,情況就不同了,如果你認為有人會在短期犯傻,也許可以用300元的價格賣給他,那你現在就願意用250元的價格購買這檔股票。從理性的角度看,股票的長期均衡價值為200元,而你現在卻用250元買它,那你真是個傻瓜;但你之所以願意做傻瓜,是因為預測到還有比你更傻的人。"

"大笨蛋遊戲需要流動性,流動性越強的市場或證券,其價格越可能被高估。"

以上的敘述,大概就能了解到為何在講價量關係時,通常都會說先有量才有價,因為"傻瓜"夠多才能把價格往上推升,大家都不想接最後一棒當韭菜被收割,但大多數散戶沒有太多時間與能力判斷資訊來源的真偽,所以說常有聽到被坑殺的事件發生。這邊要想清楚一點,當股票價格已偏離它的價值時,散戶進場也是想找下一個"傻瓜"接手賺他的錢吧!

前幾天看一個影片,就有講到短期投機其實就是賺別人的錢,談投資往往都是以"年"為單位,才能參與到產業的發展,包含股利及資本利得等。所以參與股票投資時,可能還是得先想清楚,自己是想要參與產業發展還是想賺下一個"傻瓜"的錢!  

那航運股跟面板股屬是哪個? 明天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日本動畫神作『進擊的巨人』

『進擊的巨人』的動畫在我去英國留學時非常紅,但當時只看到「王政篇」,也沒去追它後續的漫畫。

今年得知漫畫已經完結,而且動畫有在 Netflix 上映,在排球少年看完後,就是擁抱進擊的巨人。

比較麻煩的是,因為我大概知道部分內容跟人物關係,所以一開始就跳到第五季去看,並且把漫畫的完結篇都追完了,這真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因此,從上星期開始,邊運動邊看動畫就從第一季開始回味,這時才發現原來多年前看的內容在腦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通常會留下印象的都是好作品。

昨天終於結束王政篇,故事進展到我從未看過的地方,因此看的更是爽快,「奪回瑪利亞之牆」的作戰,絕對是在沉悶的王政篇後,又一精彩的亮點。

並不是說王政篇不好看,而是比起一開始劇情的快速推進跟精彩的作戰場景,王政篇多了許多人物的心態描述,各種角色的內心掙扎也是讓這部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

「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沒人知道結果是怎樣,精彩的描述本是加害人的「萊納」卻變成精神分裂的受害人,也為下一篇章埋下伏筆。

到底甚麼原因,讓他們違背同袍的情誼也要互相殘殺,甚麼樣的壓力會導致人格分裂,海的另一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都讓人有無限的想像與期待。

這是一部成人的動畫,也是我認為這十幾年來的神作之一,而且動畫的畫面非常精緻,戰鬥場景令人震撼。

這幾年日本的動畫作品也是一直在進步,當畫面細膩度跟電影版動畫差異不大時,就能在觀賞時感覺到非常愉悅。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雖然是日本動畫,但是人物及建築的呈現都是偏「德國」風格,只有主角是東洋臉孔,這點讓我比較納悶,不知道為何作者這樣安排?

日本動畫已經是日本一個很特別的文化產業,從漫畫到動畫,一直帶來滿滿的驚喜。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個人發展』的策略與行銷語言

昨天整理自己的記錄文件時,偶然發現先前唸 MBA 時,業師跟我們分享的一段話,他說:「行銷跟策略有本質上的不同」,其重點如下:

行銷:關注發展路徑,精準定位。

策略:關注差異化。

用在個人身上,「行銷自己」就是把自己所具備的能力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而如何挖掘自身能力及找到匹配的地方,並順利的引導過去,就是行銷所要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要行銷自己,首先得先了解自己,這樣才能做到「精準定位」。

而個人的策略呢?

了解自己所具備的條件也是第一步驟,接著分析市場上競爭的條件,並找出如何讓自己擁有「差異化」的地方(跟多數人不同之處),且這個差異化是市場上所需要的。

這邊難就難在了解自身條件外,還要清楚市場上所需要的能力是哪些,並了解自己能否滿足或是想辦法去滿足。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其實光了解自己就很困難了,大多數人應該都懵懵懂懂的,就算贏也不知道自己贏在哪裡,輸也輸的莫名其妙。

其實出社會後,已經不是輸贏的概念,而是「適不適合」,待在適合的地方才會有一展長才的機會『行銷語言』;而努力開發市場所需要的差異化能力『策略語言』也是必要的功課。

畢業已經好一陣子了,有些想法是上課時沒想過或是體會不到的,反而是事後回想起來,跟自己的經歷相驗證後,有額外收穫。

或許「教育」就是先埋下一個種子,日後需要灌溉,等待時間讓它慢慢發芽吧!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為何要記錄每日時間安排?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無價的,錯過不會重來,先前自己從未清楚了解每日的時間都花在哪裡,日子一天過一天,但好像每天都有事做,卻也沒有好好利用。

因此,我開始花功夫記錄每天的時間安排,來了解自己的時間都花在哪裡,這樣或許才能妥善安排自己的時間吧! 

一天有 24 小時,因為健康的因素,我確定自己每天睡眠時間不能低於 7 小時,介於 7 ~ 8 小時之間,也就是說醒著的時間約 16 小時,之後再來統計及回顧自己是如何運用這些時間的。

這幾年印象中最有效率的時候,就是年中在準備論文寫作與口試,以及年底搬辦公室。

因為有時間限制,可以反推甚麼時候該完成哪些事項,我自己有準備待辦事項的「確認清單」每天核對,在那種情況下,效率是最高的。

人很奇怪,短時間內有期限的工作可以這樣做到,但中長期的目標卻很難堅持,我想主要原因是沒有急迫性及強制力吧! 

中長期的目標,因為時間拉太長了,短期不做其實也看不出差異。

舉例來說,如果說我 10 年後想要出國進修,同時要準備錢跟英文測驗,並且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調整,讓工作變成可遠端模式。

這些要準備的事項,很難拆解出今天該做些甚麼才有幫助,也就是說時間越久越難列出待辦事項的「確認清單」。

人是有惰性的,莫名其妙日子就過了,然後再找藉口說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跟資源完成;「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其實我很有感觸,因為自己就常找藉口讓心裡好過一些。

曾聽過「想改變自己,要從日常生活的小事開始做起」,而我想說「想完成中長期目標,先思考現在每天能做些甚麼,可以影響最後成果,然後動手去做」。

自己的人生道路,可以走的慢,偶爾也可能走到岔路去,但最後到達的地方希望都是自己想去的,並用盡全力去完成,不留遺憾。

2021年7月16日 星期五

工作為了生活? 還是生活為了工作?

其實以前也看到滿多文章在討論這個議題,但當時沒太大感覺,簡單來說就是工作是生活的一部份,還是工作是生活的主軸。這邊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是主軸,那生活中的事物一切都以工作為優先,其他大小事都要配合它;但如果是生活的一部份,那麼工作就是生活中的一件待辦事項,應該要合理分配時間,並妥善應用。

大多數人都認同時間是無價的,但又無可奈何的要把自己寶貴的時間拿去換錢,因為每個人的基本工作價值就是時間,所以想要讓自己有時間上的彈性然後生活又過得去,大概就兩個方式,一是提高自己的時間價值二是利用別人的時間或者說免用或少用自己的時間來獲利。

第一點的概念非常清楚,我們其實一直在這個方式上前進,從小到大受教育進修,都是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時間價值,從而達到賺更多錢或是有更多自己的時間。然而,這幾年其實主流慢慢轉往第二點,也就是說能否找到一個方式,一次性投入(時間或金錢)就可以連續不斷的有收入,而這中間僅需要維護的時間成本。

這讓人想到一個小故事,提水接水管的故事,以兩個人做比較,一個努力提水,拼命增加自己每趟的提水量,提高自己的時間運用上的效率;而另一位一開始省水並把水拿去換錢,然後花大多數的時間接水管。在這個過程中,提水的人一開始過的比較舒服,他只要專注在提高自己的提水量即可,也沒有額外成本,就是拿自己的時間換水或換錢;但另一位一開始就很悲催了,省吃儉用還要花一大部份的收入跟時間去建構供水系統,除此之外可能還要被提水的仁兄嘲笑,每天都在做無意義的事,他的每單位時間都有收益,而你卻在浪費時間。

故事的結果是,接水管的仁兄完成供水系統,他每天就是巡一下水管有無問題,其他時間水都是自動會流進來,不需要花自己額外的時間,除此之外他也開始賣水給其他需要水的人。原本嘲笑他的提水人就很不開心,這個好吃懶做的傢伙,憑甚麼躺在家就有收益,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提水能力,努力勤奮的工作,收入卻不如他,老天一點都不公平

從上面這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大概也就說明了運用時間的方式不同,會造就不同的結果,但現實世界卻也沒這麼簡單。大道理人人會說,但執行起來往往不如預期,要建置一個能自動收益且不花太多時間的系統談何容易。

有人說去創業拿別人的時間賺錢,殊不知創業一個不好,是把自己困在更悲慘的狀態中,如果方向不對,因為公司的營利主要來自於勞動剩餘價值,也可以當成是員工所提供的時間,那麼就要衡量你付給別人的時間成本跟預期的時間收益,是否能夠平衡,別搞到最後反而要拿自己更多的時間下去填才能勉強維持,如果是這樣我不覺得是一個對的方式。

之所以寫這個標題,剛好是這陣子有疫情,讓自己的步調慢下來後的感想,如果要認真過生活,其實有很多事都要花滿多時間,但以前都是工作為主,其他所有的事都配合工作的時間來做,反而是這段時間以生活為主,工作是配合生活在過,兩者完全不同,我也才恍然大悟以前覺得很重要的事,其實想一想也不見得這麼急迫

自己以前想法很多也太急,執行力跟不上,很多目標都只是短期有成效,但長遠來看完全沒幫助,只是當步調很快的時候,每天都有太多待辦事項要完成,根本也無力去思考做這些事長期來說有何效益;同時,自己的生活步調也被搞的一團糟。

坦白說,最近慢下來後,反而讓我有所體悟,或許深思熟慮後所設定的目標,才值得花時間與精力下去執行,也期望一次性的投入能讓未來少花自己的時間,這樣慢慢的積累後,才會一直前進,而非只是想盡辦法榨乾自己的時間或是努力提高時間收益,這些都是有極限的。講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希望自己能善用時間,如同上面的故事所述,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努力,不同的方向,最後所造就的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選擇比努力重要?),而這個方向也同樣需要時間與智慧來引導及修正。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聰明投資人

繼上次「不當行為」帶我進入「行為經濟學」的領域後,書中有提到目前金融領域是行為經濟學的主流,也就是說行為金融學在這方面相對成熟,並且容易應用在實戰中。

因此,我找了一本討論「行為金融學」的入門書來閱讀,雖然尚未整本讀完,但約略知道了一些這領域的概念與相關名詞,其中我覺得有趣的將會慢慢分享出來。

行為金融學 = 金融學 + 心理學

書的背面說明,在「投資決策」時,多花時間研究「心理學」比研究投資對象更重要。

為何會有這個說法呢? 請看書中的重點摘要:

如果有檔股票現在的價格是 50 元,而你認為它的實際價值只有 30 元,但市場上有關這檔股票的利多消息,可能會促進其價格進一步非理性上漲至 80 元,這時你該如何決策? 

如果是傳統金融學中的「理性人」,他會賣空這檔股票,因為現在的市場價格已經超過了其本身的價值。

但在現實中,賣空這檔股票並不是個好策略;如同選美一樣,你的主要目的是「獲利」,你覺得誰美或不美並不重要;當覺得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會上漲時,你就應該買入。

現實中這種決策方式稱不上「理性」,因為理性人只根據資產的價值來決策;但這種決策也不是非理性的,因為這樣做確實可以獲利。

作者把使用這種決策方式的人稱為「聰明投資人」,既區別於理性人,也區別於非理性的人;國外也有類似的發現,他們稱這種投資方式為「聰明錢效應」。

索羅斯就非常類似於「聰明投資人」,他的投資方式是,在價格已經超過價值時,只要預期大眾心理會進一步推高價格,就進一步追買。

而巴菲特的投資方式更類似於理性投資人,他能在股價還沒達到價值位時,快人一步看到未來投資價值而先行佈局,但會在股價到達價值區間前退出,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價值投資」。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我的身體極限在哪?

最近加大了訓練的強度,使用「心肺交叉機」的從一小時提升到一個半小時,但到第三天結束時就覺得筋疲力盡,隔天早上起來身體似乎都還沒恢復,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單純身體在適應這個訓練強度。

伏地挺身倒是維持一定的訓練,沒有繼續往上增加強度,讓上半身保持現狀,只是說到現在還是沒針對腹部做處理。

令人厭惡的贅肉還掛在那邊,但如果要再增加訓練項目,那時間就要再拉長,這要仔細思考一下再做決定。

還是年輕的身體好,恢復速度跟適應能力都比現在快多了,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緩老化的速度,幫中年後的自己,規劃一套最適合自己鍛鍊身體的方法,希望五十歲後還能健康的到世界各地旅遊,增廣見聞以及持續學習,別跟醫院當好朋友。

2021年7月12日 星期一

奇亞幣 - 我要換農場啦!

最一開始是選擇 XCHPOOL 作為官方協議農場的落腳處,誰知道這兩天看下來 Space Pool 異軍突起,成長非常迅速,因此我選擇西瓜偎大邊跳槽到 Space Pool (也可以說是測試新協議換農場的方便性),昨天的轉換測試非常順利,幾乎可以說是無痛轉換,只要改變 Pool URL 的指向,然後等上30分鐘即可,分布在不同台電腦但同一個錢包的也會一起更換,這下真的毫無忠誠度可言,哪個農場有利多或是比較大,就往哪去。

這樣會不會跟 HPOOL 發家史一樣,大者恆大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但至少就算農場跑路或倒閉了也不會損害太重,換個農場就好,手續相當簡便。看來官方讓我們多等兩個月,還是有點成果的。

現在奇亞幣的價格又跌到了上架以來的新低點,但我倒覺得是個好機會,趕緊抓時間轉換到官方農場去,否則價格好又一堆人搶進種幣,那個增長速度無法忍受,像我這種資源有限的小農反倒希望能夠穩定的獲取利益,別一直爆衝。最近7天的總容量增長已經低於5%,跟先前7天就多一倍有天壤之別,真希望當初別衝的這麼快,多點時間讓我們耕耘,但一切都過去了,再來就是穩定的置換成符合新協議的 Plots 就好。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重新出發 - 加入奇亞幣的官方農場協議!

假日花了點時間,又重新把五台電腦都納入新協議版本的 Plotting 工作中,同步就花了不少時間,目前已經加入 XCHPOOL 農場(官方協議)邊進行整地邊種幣,接下來比較頭大的是逐步置換舊有的 Plots,也就是說先前整好的地要慢慢變更成新協議的地,等到舊地全部置換完成,就是離開 HPOOL的時候到了。

我估計還需要兩個月左右,畢竟我不想浪費既有種幣的收益,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邊砍舊地邊生新地,這樣會讓整體速度變慢很多,但應該能把XCH的獲利最大化,只是要多花點時間照看這幾台電腦的狀況。

接下來,我應該會往 "程式交易" + "機器學習" + "行為金融學" 等有趣的方向前進,這幾個要素形塑出來的主題就是我要耕耘的地方,加油!

2021年7月10日 星期六

『不當行為』證據本位經濟學

在看完結論後,我才恍然大悟,所謂「證據本位經濟學」講的其實就是用科學方法來探討經濟學,先觀察再收集證據,最後分析結果再修正既有模型。

書中對於「思想的自由」形容的很有意思:工作是驗證自己的想法,從中得到突破,這也是種最棒的幸福。

從結論中得知,目前以行為學角度探討經濟學,是金融學最為成熟,也就是說行為金融學或許就是後續鑽研的重點方向之一。

剛好,在大數據收集及分析部份,或許能用到我寫程式的能力,實踐的第一步「程式交易」,接下來會深入了解;說不定有機會把機器學習或現在當紅的人工智慧也導入,這應該會是最開心的實驗。

以下為最後幾章的重點摘要:

人們傾向於以近期的過去來推想未來。

價值型股票高回報和成長股的低回報,代表的是簡單的回歸平均值。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認定衡量股票風險的方法,就是判別個股與整個市場之間的連動性,他們將這種影響程度稱為「Beta 值」。

簡單來說,假如一檔股票的 Beta 1.0,表示它的價格波動與整體市場成同比例變化。

如果 Beta 2.0,則表示當市場上漲或下跌 10% 時,這支個股的價格 (平均) 漲跌幅度是 20%

「效率市場假說」在解釋世界如何運行方面,是非常有用的規範性基準。

在一個由「理性經濟人」組成的世界,作者相信效率市場假說是真實可行的。

沒有「理性模型」做為研究起點,行為金融學也不可能得到發展,畢竟沒有理性架構,就不會出現我們能夠從中偵測「不當行為」的異例存在。

價格經常是錯的,而且有時候還錯的很離譜。當價格背離基本價值甚遠,資源的錯誤配置也會變得更嚴重。

作者自己的心聲:在頂尖研究型大學擔任教授的這份差事有著許多與眾不同之處,其中我最珍視的就是「思想的自由」,我可以花時間思考幾乎任何自己覺得頗有意思的事,而且還能稱之為工作。

結語:過了四十多年,行為經濟學不再是邪魔歪道,論文中把研究主體視為真實人類也不再是錯誤作法,當了一輩子的學術圈叛徒,總算逐漸習慣行為經濟學正朝主流之路邁進。

從行為學角度研究經濟學,受其影響最深的領域竟是財政金融。

行為金融學之所以花繁葉茂顯然有兩個原因:
1. 行為金融學有具體而嚴謹的理論,例如單一價格法則。
2. 研究者可取得用於測試相關理論的詳實數據。

若市場會犯錯,金融市場就是最有機會賺錢的地方,才會有不少研究者的聰明才智都投注在鑽研可望帶來利潤的投資策略。

事實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顯然已不適用於描述股價波動,一度被認為重要的 Beta 值似乎也不能解釋甚麼;這個領域看來正逐漸聚攏成為作者所稱的「證據本位經濟學」。

絕大多數的經濟學理論並非源自於「實證觀察」,而是推論自「理性選擇定理」。

一個理論若是建立在理性經濟人之上,就不可能有實證的基礎,因為理性經濟人根本不存在這個世界。

大量悖離「效率市場假說」的事實,以及行為經濟學家在該領域的強烈呼籲,在在使得金融學成為受到最積極審視的領域。

金融經濟學家已不得不認真看待「有限套利」;金融學也讓我們看到,以證據為基礎的經濟學能夠帶來理論的發展,新發現始於異例,厚植「證據本位」的金融經濟學仍屬未竟之功。

行為學研究方法迄今為止仍未用於總體經濟學。

未能看到眾多行為經濟學家從事總體經濟學研究,原因之一或許是這個領域缺乏兩個為行為金融學帶來成功的關鍵成份:相關理論並未提出容易被證偽的預測,而且研究數據相對稀缺。

「展望理論」對行為經濟學而言,當然是潛在性的證據本位理論。

康納曼與特維斯基最初從收集人類真實行為的相關數據著手,然後建構出旨在簡單扼要描述這些行為的一套理論。

「期望效用理論」則截然相反,它是關於選擇的規範性理論,衍生自理性定律。

對行為經濟學發展過程的參與,使作者從中學到一些適用於各種狀況的基本觀念,以下就是作者學到的三件事:

1. 細心觀察:行為經濟學始於簡單的觀察,當傳統智慧犯錯,推翻它的第一步就是睜大眼看看周遭的世界,看清它的真實樣貌,而非其他人一廂情願認為世界該是什麼模樣。

2. 收集數據:一般人之所以過度自信,是因為他們向來懶得費心記錄自己過去的錯誤預測,確認偏誤更是會導致他們只尋找能夠支持其假設的證據。抵禦過度自信的唯一方法就是有系統的收集數據,特別是那些能夠證明自己錯誤的數據。

3. 勇敢表達:組織的許多缺失原本是可以輕易避免的,只要有人願意直言告知頂頭上司事情出差錯了。當機會成本低的時候,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2021年7月8日 星期四

奇亞幣的官方農場協議終於現身!

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等到正式官方協議正式上線,距離上次的奇亞幣發文又過了一個多月,這期間在 HPOOL 已經累積超過 1枚 XCH,但因為在新的協議中要加入農場需要重新 Plotting,這就要慢慢置換空間,等到舊有的 Plots 都置換完成,就是從 HPOOL 提現的時候了! 但我估計這個過程最順也要2個月以上,到時 HPOOL應該可以累積到 2 XCH 左右,等官方協議的農場穩定後,應該就進入每月有穩穩收益的時期。

現在 XCH 的價格掉到 300美元/枚,個人判斷當3年後產量減半時,應該會迎來第一次價格上升期,前提是奇亞幣到時還存活著。我預期3年後的價格應該有機會到 3,000美元/枚,6年後應該是5,000美元/枚。根據這個判斷,在這幾年期間我會持續累積奇亞幣,中間應該只會把投入的成本先拿回來,其他的就等待3年後再做處置。

謹以這篇文章記錄,3年後再回頭看判斷是否正確,以及自己是否能堅持到那個時候,加油!

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不當行為』選美比賽

章節內容慢慢往行為金融學前進,同時間我也在閱讀一本跟「行為金融學」有關的書,希望能夠略懂箇中奧妙,以下為本章節擷錄內容:

「效率市場假說」有兩個互相關聯,卻在觀念上截然不同的組成要素:價格的合理性及打敗市場是否有可能性。

1970 年代,「效率市場假說」才被正式提出,它同樣是建立在其他經濟學領域早已接受的最佳化與均衡原理之上,這麼晚才問世有可能是「金融經濟學」這個領域發展較晚。

如今金融學已經是備受尊崇的經濟學分支,但在 1970 年代前,商學院的金融學仍屬學術荒漠,相關課程與會計課程大同小異,學生要學的就是判定哪支股票值得投資的最佳評估方法。

它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因為兩個關鍵發展:便宜的電腦運算能力與龐大數據

不管是價值型經理人或是成長型經理人,他們都想買進價值會增長的股票,換句話說,買進他們認為其他投資者往後將認定價格應該上漲的股票,而其他投資者也會反過來押注在其他人的「未來估值」。

買入一檔市場現在還看不上眼的股票,其實是沒問題的,只要其他投資者之後能夠轉而認同你的看法就行,而且時機宜早不宜遲。

行為金融學目前看來更接近實際的市場行為,也因此在另一本書中提到,行為金融學才是實戰的理論基礎,這點有待後續驗證,我也會將心得記錄下來。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不當行為』你願意賣掉已擁有的馬克杯? + 上東區的狹窄框架

這本書的章節分的很細,同時每個章節都帶有一些故事或實驗設計,然後才帶出想表達的內容。

就學術角度來看,比滿篇大道理或以自我經驗為主的書籍更有說服力,但也因此要費更多心力來閱讀,看得非常緩慢,但每個章節確實也在腦海中留下記憶點。

人們在生活中有許多「非理性行為」,常不合邏輯卻不自知,然而這也是人性中的一環,先前讀到的「原子習慣」其實就是在順應人性的情況下,如何設計能達成既定目標的方法論。

當然,這也是以心理學為基底,所以說「非理性行為」只要是可被預期的,就有辦法讓它成為優勢而非劣勢,這點非常重要。

以下是兩個章節的重點擷錄:

「稟賦效應」的實驗顯示,一般人傾向於保留已有的東西,部份原因是出自「損失規避心態」;一旦我擁有過那只馬克杯,我認為它是屬於我的了,放棄那只杯子將會是一種損失。

「慣性」,人們的行為舉止會緊抱已擁有的東西,直到出現轉換的好理由,或甚至好理由出現也不想改變,這種行為稱做「維持現狀的偏誤」。

損失規避與維持現狀的偏誤經常攜手合作,成為阻礙「改變」的力量。

在有效工資較高的日子,計程車駕駛的工作時間是否也會延長? 得到一個令經濟學家大為吃驚的結果,也就是工資越高,駕駛的工作時間就越短。

基本經濟學告訴我們,「需求曲線」必然向下傾斜,而「供應曲線」則是向上傾斜,也就是說,工資越高,勞動力的供給就越多,但研究結果卻恰恰相反。

我們原本相信假如計程車駕駛的工資加倍,就會有更多人想以開計程車維生,就連「行為經濟學家」也相信,價格上漲會使買的人變少,而工資上漲會讓供給變多。

然而,駕駛決定出門工作的那天,他們對於今日預計工作的時間落入了「狹隘思考」,一次只看一日所得,使得他們犯下在生意好的日子,工作時間反而比生意差的日子更短的錯誤。

上述效應在菜鳥駕駛身上表現得更為強烈,意即他們傾向於設定當天的目標收入,一達到目標就收工回家。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不當行為』真實世界中的不當行為

這本書的可讀性滿高的,每個章節都有提出一些觀念來逐步構建整體的想法,因此我也隨著這次閱讀機會,慢慢的把重要段落擷取出來。

以下是本章節我認為有趣的地方:

商學院的基礎經濟課程通常會討論到這個問題:「雪鏟的供應量是固定的,需求量卻突然增加了,價格會因此產生怎樣的變化?」

在課堂上,正確答案應該是,價格會上漲到足以讓每個願意支付漲價部分的人都能夠買到雪鏟。

漲價是唯一的方式,確保得到雪鏟的人是最看重它們的人 (以支付意願做為評估標準)。

「理性經濟人」的思考方式是企業管理碩士生在「商學院」裡學習的事物之一,但這也讓他們忘了人類如何思考。

狂風暴雪後調漲雪鏟價格真的會讓大家火冒三仗,這個做法有個專有名詞:敲竹槓。

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對一項行動是否公平的認定,不僅是看誰得到幫助或受到傷害,也要看它是如何被包裝的。

公平的觀念涉及到「稟賦效應」,買賣雙方將他們已經習慣的「交易條件」視為理所當然,而任何條件上的退讓都是一種「虧損」。

經營任何行業都絕對不能忘記,無論「市場需求」有多高,都不能向顧客收取超乎商品或服務「真實價值」的費用,即使顧客願意多付些錢。

在這個社會上,理性的想法或思維有時會格格不入,因為人們認為跟公平原則有所抵觸;但有些時候所謂的公平只是被包裝的外表,內裡是有其它的含義,端看能否一眼看穿罷了。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不當行為 』牌桌上的賭性及意志力

也快要到精彩的議題「行為金融學」,在那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還有哪些非理性行為吧!

面臨重大損失且有機會扳平的人,接受風險的意願會變得格外高,即使他們平常是會規避風險的人。

獲得者有風險規避的傾向,但當錢是賭博獲得時,則呈現風險偏好,此為「賭資效應」。

損失者偏好風險,尤其是有翻本機會的情況下,此為「翻本效應」。

人們偏好當下消費更勝於未來消費的傾向,會隨著時間而減弱;儘管我們很想現在就把那碗冰淇淋吃掉,根本等不了明天,可以如果是在明年的這一天與明年其他日子中做選擇,就幾乎毫不在意。

一個人的時間偏好得視其收入水準而定;窮人會比富人更沒耐性。

在學校得到的經濟學訓練提供了大量關於「理性經濟人」的深刻見解,卻因此喪失了對人性與社會互動的常識性直覺。

「經濟學家」建構模型的方式,彷彿這個世界是由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理性經濟人」所組成,「心理學家」可不會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以真實人類為主體的經濟模型。

講到時間偏好,又想起以前看過的一本書「別急著吃棉花糖」,有學者針對「延遲享樂」這個議題做實驗,並追蹤受測者後續的發展,並得出結論。

要是能在小時候就能忍住眼前的享樂機會,放眼以後有更大的機會,那麼這類人未來的發展會比急於馬上享樂的人好。

就這個結論來說,那我肯定是屬於很糟的那一群,因為小時候基本上是只專注眼前想要的東西,沒想這麼多,難怪現在混的這麼慘,哈!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我與小說的不解之緣(六)

自從上次發文後,又過了好久,這期間將『梟臣』看完,只能說「更俗」在掌握不同題材的小說上,都有一定的水準,果然是大神級的人物。

他最近又發了新的連載小說『將軍好兇猛』,我認為雖說又是歷史架空小說,但他還是做了跟以前不同的嘗試,加強了武俠的部份,文筆與架構以及劇情的推演上,到目前為止我都覺得應該是佳作一篇。

另外,這段期間我也把蕭潛的新作品「超凡傳」看完,他是修真神作「飄渺之旅」的作者,世界觀的設定都差不多,但很遺憾這部小說的開頭還有些新意,但越往後發展,整體的表現就越差。

搞不懂在十幾年前就能寫出神作的人,為何現在的功力不進反退? 

而且觀察他後續的作品,幾乎類型都一樣,又是一個被自己作品綁死的大神嗎?

我還是繼續乖乖的跟更俗大大的小說好了,總是能滿足我的想像,這才是愉快的小說經驗,更俗大大別斷更阿!

今日閱讀: 勝算 (十六) 商業模式創新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商業模式創新,就是交易結構的創新。 Uber 幾乎沒有計程車,卻是市場上最大的計程車公司; Airbnb 幾乎沒有任何一家飯店和房間,卻做得比任何一家連鎖集團都大;它們靠純粹的「 商業模式創新 」,獲得了成功。 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是用更高的效率,降維打擊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