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為何賣掉就漲,買了就跌 (二) 大笨蛋理論

這整本書快速掃過一遍後,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這個章節,可能是因為名稱太有趣的原因吧! 

大笨蛋理論是「價量關係」中的重要理論,這解釋了短期交易行為將使價格偏離基本面到何種程度。

傳統金融學堅守長期價值投資,但在真實市場中,大多數投資人仍偏愛短期交易。

以下為本書對大笨蛋理論的解釋與摘要:

大笨蛋理論的關鍵在於快速交易,要快速將手中的股票轉讓出去,就有可能從更傻的投資人那裡獲得收益;在真實市場中,人們之所以偏愛短期投資,是因為沒有人願意也沒有人敢做那個傻瓜

每個人都股票價格都有自己的判斷,都可以向下一個人拋出自己的股票。

假定大家對股票的價值有意見分歧,有人悲觀,有人樂觀,但都認可一個觀點:從長期看,這檔股票應該值 200 元;但從短期看,情況就不同了,如果你認為有人會在短期犯傻,也許可以用 300 元的價格賣給他,那你現在就願意用 250 元的價格購買這檔股票。

從理性的角度看,股票的長期均衡價值為 200 元,而你現在卻用 250 元買它,那你真是個傻瓜;但你之所以願意做傻瓜,是因為預測到還有比你更傻的人。

大笨蛋遊戲需要流動性,流動性越強的市場或證券,其價格越可能被高估。

以上的敘述,大概就能了解到為何在講價量關係時,通常都會說先有量才有價,因為「傻瓜」夠多才能把價格往上推升,大家都不想接最後一棒當韭菜被收割,但大多數散戶沒有太多時間與能力判斷資訊來源的真偽,所以說常有聽到被坑殺的事件發生。

這邊要想清楚一點,當股票價格已偏離它的價值時,散戶進場也是想找下一個「傻瓜」接手賺他的錢吧!

前幾天看一個影片,就有講到短期投機其實就是賺別人的錢;而談投資往往都是以「年」為單位,才能參與到產業的發展,包含股利及資本利得等。

所以參與股票投資時,可能還是得先想清楚,自己是想要參與產業發展還是想賺下一個「傻瓜」的錢!  

那航運股跟面板股屬是哪個? 明天再來討論這個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新自由主義錯了嗎?

昨天看了本新書「 未來的戰鬥 」,這是皮凱提跟桑德爾的對談錄。 因為我剛寫完「 三小時看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的摘要與感想,所以對於皮凱提的大名耳熟能詳,但說老實話,桑德爾是誰我就不知道了。 整本書其實是圍繞著「不平等」這個議題,並從中延伸出許多更深層次的討論,有很多見解我從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