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

『扭轉貧富不均 』初探貧富不均

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提到,「資本報酬率」在近年來快速增長,並超過「經濟成長率」,因此導致貧富不均的擴大。

不均的發生可以在世代內,也會在世代間產生。

如果只是發生在世代內,也就是個人憑藉來自遺傳的天分,自己的打拼,以及難以解釋的機運,而有不同成就與收穫,這樣的不均還不至於被其他人所憎恨 (競爭性不平等)。

可是,當前社會許多的不均是發生在起跑點的不公 (非競爭性不平等),這通常來自於環境 (家庭背景社會結構國家資源等)與世代間的移轉。

人們對不均現象感到無力感,通常是來自於世代間不公平的移轉! 因為透過自身的努力競爭,未必能超越結構性的不公。

決定經濟成果的因素分成非個人力量所能控制的「環境條件」 (例如家庭背景),以及個人應該負責的「努力條件」。

當前一類的變數 (即環境條件)不會影響最後結果時,便達成機會均等。

如果有人努力讀書、通過種種考試,之後進入醫學院,那麼他們身為醫師因而得到的較高薪資,至少有一部分 (但不一定是全部) 都可歸功於努力;反之,如果他們之所以能進入醫學院是出於父母的影響力,那這便是機會不均。

機會不均基本上是一個「事前」概念 (每一個人應該從相同的起跑點出發),但重分配活動的重點在於「事後」的結果。

今天的「事後」結果,會形塑明日的「事前」局面:今天由於結果不均而受惠的人,會將不公平的優勢傳給明日的下一代。

現代人對於機會不均的擔憂、對於社會流動受限的擔憂,已經隨著收入及財富的分配越來越不均等而日漸升高。

這是因為家庭背景會對結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背景和結果之間的相關性有多高,以及家庭背景有多不平等。

這個世代取得的不均結果,是下一代人可承襲的不公平優勢源頭;如果我們擔心未來的機會是否均等,現在就要開始擔心「結果不均」的問題。

我們從最近的經濟危機中悟出的心得,只看總體經濟加總後的結果是不夠的,個體間的「經濟差異」是首要之事。

這幾年,台灣陸續出現年輕人要躺平的聲音,媒體多以房價、物價太高為由,說會扼殺年輕人奮鬥的積極性,但其實我們的上一代條件更差,而比較認本分也不那麼看重生活品質,努力存錢的人,造成了上一代的「結果不均」。

上一代的「結果不均」,就導致了我們這代的「機會不均」;曾在一些文章中看到某些觀點覺得有人出生就在台北,而北漂的人很辛苦,起點完全不同,當然也有人反諷,那應該回家問你爸為何當初不犧牲一點,上來台北卡位呢?

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結論當然也不同,其實重點還是回到自己身上,要不要努力一把,翻轉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結果不均」,然後同時讓下一代「機會不均」呢?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2021年台灣房地產暴走,不可思議的漲幅!

過去一年來的房地產爆漲,反而導致更多的自住客因為恐懼心理追高,因此實價登錄反而成了助漲的幫手之一。跟股市一樣的追高賣低,都是源自於人的行為,這應該也可以用行為經濟學來解釋。不過因為也包含總體經濟的因素,助漲的成因應該可以用總經與個經的角度去探討,然後用行為經濟的框架來總結,會讓人更清楚其成因。

回到實際狀況,我家周圍的房地產價格已經比三年前幾乎成長了30%,這是非常可怕的數字,當然也期望再過一年後可以降溫,畢竟我們也可以觀察美國聯準會縮表後,對熱錢的抑制是否會間接影響台灣房地產的熱度,但 QE 縮表的程度目前看來會比預期少,就算這輪結束後,資產負責表可能都還是2020年前的接近一倍,而這應該也會導致某些商品價格回不去了。

適度的通膨讓經濟成長,是當前主流的聲音,但演變成去年的高通膨狀態,人民的痛苦指數只會越來越高而已,到底有甚麼解決之道呢?


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奇亞幣『Chia』原生點對點交易服務

過了好幾個月終於又迎來奇亞幣的好消息,自從先前期待的農場協議上線後,一直苦等所謂的DeFi (去中心化金融)上線,但一晃又好幾個月過去了。

新的一年終於再次大改版,往前邁進一步,推出「Offer」服務,可以在 Chia Wallet 上直接做點對點交易,並且可以跟 USDS 穩定幣綁定,不需要再將 XCH 匯到中心化的交易所進行交易。

不過,USDS 應該是新的「美元穩定幣」,在此之前我根本沒聽過,況且離我想要的流動性挖礦交易還有一段路要走。

以點對點交易來說,應該是採用撮合制,代表有人賣也要有人買,買賣雙方要同時有交易才會成功,這也會造成流動性不足的問題,進而影響該服務的使用意願。

因此 AMM (自動造市商)的角色勢必要接著出現,有耳聞官方三個月內會推出類似功能,讓我們奈米戶也能參與,這是「流動性挖礦」的一個重要環節。

對我來說,不管是質押還是流動性挖礦都好,只要能讓我手頭的奇亞幣能生利息出來的方式,都可以試試看。

畢竟對於「加密貨幣」,還是理解甚少,只能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慢慢熟悉它,同時也希望奇亞幣能越來越壯大,直到對真實世界的運作有實質幫助及影響,這樣才有真正的價值存在,而非只是用來投機炒作。

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匱乏經濟學 (三) 針對匱乏的設計

以下內容為第三部的重點摘要:

對於錯誤的容忍,並不是要取代個人的責任感,情況恰恰相反:容忍錯誤是要確保窮人把改善貧窮當成自己的責任時,他們確實可以改進。容許錯誤讓人們得到機會,可以和自己投入的努力與自己面臨的環境相符。

激勵的誘因如果落在隧道視野之外就很難有效。在遙遠未來的獎勵和懲罰對於在隧道效應裡的人比較沒有效果。幾年之後可以獲得大筆補助的儲蓄計劃雖然很好,但是它使得目前的儲蓄變成"重要但不急迫"的事。

減少認知頻寬的使用也會讓課程變成更易於吸收而更有成效。教育雖然是件好事,不過在認知頻寬有限的情況下,人們可能無法專注或導致犧牲其它更重要的事情,這裡也暗藏課徵認知頻寬稅負的成本。一個僵硬的課程表,每堂課都是接續前一堂課的發展,對認知頻寬已經過度負荷的學生來說,實在是嚴酷無情的考驗,偶爾錯過一兩堂課,學生可能就此一蹶不振。課程的設計安排,事先假設人們有足夠動機,而且不會犯錯誤,這個假設認定不能準時來上課的人,根本是自己不在乎。面對匱乏問題的人在職訓課程裡缺課,跟蹺課的中學生情況無法相提並論。不可以不上課的線性課程安排,對全職學生的效果或許良好,但是對於疲於奔命的窮人而言則沒甚麼道理。

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是把自己一整天排滿工作,而是在輕鬆愜意的氣氛下悠哉面對他的任務。長期的匱乏會讓認知頻寬稅負累積,要了解這類的機制,可以設想一下睡眠這類簡單的事。在時間上匱乏而工作更長時間的人,會設法每天擠出更多的時間。睡眠是個好選項,但當沒有時間時,會選擇睡少一點來多做一點工作,然而睡眠對產能的影響是相當驚人的,各種研究一再顯示工作的人睡得越少,工作動機就會越弱,犯的錯誤會越多,漫不經心的情況也會更頻繁。

在匱乏的世界裡,較長的完成期限往往是製造麻煩的要素。初期的充裕鼓勵你浪費,而隨著完成期限迫近,就會進入隧道視野與忽略。把較長的完成期限,切分成持續進展的幾個區塊,可以打斷這種趨勢。

緩衝的囤貨必須在充裕的時期建立起來。如果預期會匱乏的東西是時間,這代表要在行程表上留一些"沒別的理由",純粹是為了方便調整眾多計劃和工作的空間;如果匱乏的是錢,這代表得設法存一筆預防萬一的錢。這不大符合自然,即使知道變故和匱乏會發生,但在充裕的時候卻很難感覺得到。

若能理解匱乏拉鋸的邏輯,就可以盡量減小它的負面影響,就像是決定買煙霧警報器或是為你新生的小嬰兒設置大學入學存款,單一片刻的明智洞察力,可能帶來長久的好處。

用新的角度看待熟悉的事物,有時會在出乎意料的地方,得到出乎意料的觀察。認知頻寬是核心的資源,我們教養子女、學習、驅使自己上健身房、發展人際關係都要運用到它。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及如何做出選擇。當我們陷入認知的衰退,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從教養子女、運動到儲蓄與離婚都有可能受影響。

在完成期限前會出現匱乏的體驗,原因往往是在充裕時期的時間管理問題。匱乏與充裕的密切關聯在許多地方不斷重複。充裕的心理學似乎蘊含了最終導致匱乏的種子。

『匱乏經濟學』匱乏製造匱乏

本章的內容讓我理解到什麼叫做「匱乏」,文中更是清楚給出了匱乏的定義 → 本身需求多於可取得資源的主觀感受。

只不過「匱乏」通常來自外在條件的限制,比如說因為「金錢的匱乏」,所以我們要拿時間去換錢,但又造成「時間的匱乏」等連鎖反應。

多數人好不容易撐到金錢的寬鬆狀態,但時間的匱乏問題卻無法解決;這中間的原因可能來自於「金錢的寬鬆」是用「時間的匱乏」交換而來的。

如同文中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時間的行李箱」跟「金錢的行李箱」,有「取捨思維」的人就是那種相對比較會打包的人,能把有限的行李箱空間裝進比較多的東西,這就是對應到「時間管理」與「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但再會打包都有其空間上限,於是人們就希望能擴大行李箱的空間,而擴大「金錢的行李箱」空間比「時間的行李箱」容易多了,畢竟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一樣,時間是無法被創造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時間比金錢寶貴多了,但對於「金錢匱乏」的人來說,卻不見得這樣認為,畢竟沒錢可能連生存都有問題,這是更急迫的問題;因此用時間來疏解金錢的匱乏,專注先解決眼前的問題,這從來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當我們知道了「匱乏」的由來,也了解它所造成的後果,但書中沒說的是,那該怎麼跳出這個「惡性循環」呢?

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以下本章節重點摘要:

我們有一個「時間的行李箱」,需要把我們工作、休閒和家庭的時間擺進去;我們也有一個「金錢的行李箱」,把我們食衣住行等等的花費擺放進去;有些人甚至有自己設定的「卡路里行李箱」,把他們吃的每一餐全放進去。

行李箱不論大小都設定了「限制」,但整理大行李箱很隨性,打包小行李箱則需要謹慎仔細安排。

當我們注意到「匱乏」,我們打包的方式也會因此改變,它改變我們如何管理每一塊錢、每一個鐘頭和每一卡路里。

「匱乏」強制我們做權衡取捨思維,所有未能被滿足的需求俘虜我們的「注意力」,成了我們的當務之急。

打包行李箱的比喻說明「匱乏」何以會造成「取捨思維」,我們打包大行李箱比較隨意,到處是沒有利用到的空間,我們把這些空間稱為「寬鬆」。

寬鬆的出現是因為我們打包時仍有空間,沒有匱乏心態,也是當我們體驗到充裕時,會出現管理資源的特有方式。

這裡所指的「寬鬆」不是刻意留下來不用的空間,而是在充裕狀況下打包所出現的副產品。

我們不會仔細計算每一分錢,我們選擇買的房子和車子都有足夠的空間讓全家人感到舒適;為維持在「安全預算」範圍之內,大致知道可以多久上一次餐廳;選擇度假的地點也是大致自己負擔得起,而不是計算銀行戶頭有多少存款,選擇剛好不超過預算上限的旅遊地點。

這種思維模式是「充裕 (abundance)」 所具有的特徵之一,而寬鬆就是它的結果。

空間對小行李箱而言相當珍貴,隨著行李箱變大,空間的限制也就越來越無足輕重;經濟學家把它稱為「邊際效用遞減」:你擁有的越多,每個再增加的物件對你就越沒有價值。

但「寬鬆」也會導致缺乏效率與浪費,我們很閒的時候,會到處遊蕩把時間浪費掉,不知不覺就耗掉幾個鐘頭,一天中十六個小時的清醒時間可能只好好利用六個小時。

換個角度想,寬鬆提供簡單的方式來避免做選擇的負擔,不管是金錢、時間或是卡路里,讓你有餘裕不做選擇兩個都要,寬鬆給我們「不選擇的自由」;同時,寬鬆也提供了容許失敗的空間,在犯下錯誤時重新規劃,避免實質上的犧牲。

「匱乏」也會導致更嚴重的錯誤,「認知頻寬稅負」讓我們更易於犯錯。

忙碌的人更有可能犯下嚴重的計劃錯誤;畢竟他可能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上一個計劃案,使得他更加容易分心和分身乏術。

「認知頻寬」受到影響後,我們更可能變衝動,更可能無力抗拒誘惑;因為幾乎沒有「餘裕」,我們容許失敗的空間變小,認知頻寬受到縮限,更容易失敗。

匱乏的定義:本身需求多於可取得資源的主觀感受。

資源如金錢、時間等就只有這麼多,實際的限制和權衡取捨始終都存在;而「寬鬆」則帶來充裕的感受,寬鬆也是我們心理上的餘裕,如梭羅所見:「人富裕的程度與他所能放下的東西數量成正比。」

「行為經濟學」的經典研究結果 → 金錢價值會隨相對背景變動:它被認定應該是一般人思考模式的重要特質。

但是我們發現「匱乏」推翻或至少是淡化這個經典的研究結果;窮人是了解一塊錢價值的專家,他們有內在的尺度來估算一塊錢的價值,不會全憑背景環境去感覺該付多少錢。

「借貸」總是與匱乏伴隨著出現;借貸是因為我們的「隧道視野」,而當借貸時,會讓自己的未來陷得更深,今日的匱乏製造出更多明日的匱乏。

我們的「認知能力」需要更多資源才能去設想未來的需要,同時也需要執行「控制力」來抗拒眼前的誘惑。

當匱乏課徵了認知頻寬稅負,它會讓我們專注於眼前,導致我們去借貸。

完成期限只有當它逼近的時候才變得事關緊要,在此之前它只是一個抽象概念;不足以引發匱乏思維模式。

忙碌的人會忽略「重要但不急迫的事」,這些是可以往後延的工作;把重要但不急迫的活動往後延就像是「借貸」,現在不做所以得到時間,但花掉未來的一些成本 → 以後需要找出時間(可能是更多的時間)來進行。

人們的行為很短視,這導引出「隧道效應」的最基本意涵:當我們強烈專注於現時的收支平衡,我們對未來的計劃就變得較無能為力。

當心智專注於眼前的匱乏,替未來設想的能力很可能成為隧道稅負下的犧牲品。

金錢由於具有可互換性,可以用來補償其他形式的匱乏;反向而行,試圖緩和「金錢的匱乏」卻是困難的多。

錢少代表越沒有時間,錢少代表更難參加社交活動,錢少代表著較低品質且不健康的食物;貧窮意味著金錢的匱乏,因為它是幾乎涵蓋生活各個層面的必需品。

教養子女首要的就是「一致性」,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致,對學習一些事物如紀律、行為規範、安全感的孩童而言,會是困難且充滿焦慮。

對子女良好的教養需要「認知頻寬」,它需要做複雜的決定和犧牲;孩童需要誘發的動機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約定必須遵守,活動要事先計劃,需要會見老師並對他們的回饋加以處理,提供或是找尋課業的輔導或額外的協助,之後還需要持續的監督。

這在你「認知頻寬」減少時更是加倍困難,在那種時刻,你沒有多餘的心思去保持耐心,做你所知道正確的事。

同樣一個人當他體驗到貧窮時,或是被促發去思考自己財務上的麻煩時,在許多測驗裡表現都會變差,他的「流動智力」會降低、「執行控制力」會變弱。

由於匱乏盤踞他的心思,他會比較無心於其他的事物上;「認知頻寬稅負」過重,意味著處理新資訊的能力降低。

如果你的心思一直被其他事物所分散,在課堂聽講能吸收多少? 「認知頻寬稅負」也代表運用自制力的心智資源會變少,在一整天辛苦的工作之後,你還會不會用牙線清潔牙齒? 

從抽菸的數據也可以看出:面臨經濟壓力的抽菸者比較無法在戒菸過程中貫徹始終。

窮人也比較容易發胖;要吃得健康,本質上也是一種自制力的努力。

「認知頻寬」幾乎是決定我們行為各個方面的基礎;我們運用它來計算贏牌的機會、判斷他人的臉部表情、控制情緒、抗拒衝動、看書,或是做創造性的思考,幾乎所有高階的認知功能都要仰賴認知頻寬,然而「認知頻寬稅負」很容易就被輕忽。

在研究貧窮問題時,我們往往偏重於「物質條件」的研究,但我們應該要同時研究它的「心理條件」,也就是「認知頻寬」。

要理解窮人,必須了解他們會聚焦問題、會出現「隧道效應」,缺的不只是錢,也欠缺「認知頻寬」。

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

一個月才打一次的籃球

北部的天氣實在太不穩定,冬天都在下雨,元旦那天雖然好天氣,卻碰上場地不開放,真倒楣! 上週末終於打到球了,但也過了一個月,不止體力又倒退回去,對抗性也變差。

只能保佑以後週六少下點雨,先讓我們打完球,想下再下。

不過,最近疫情又再度擴散,要是場地又封閉或是要戴口罩打球,那就又打回原形,拜託千萬不要阿!

這次打球,讓我深刻體會到年輕不在的痛苦,當碰到對手打的比較有經驗,也比較"硬"的時候,過多的身體接觸,導致體力下滑更快,而且受傷機率也增加不少,打回來帶著一身傷,昨天腰部肌肉跟腿部肌肉都是超級痠痛的狀態,陪伴已久的籃球鞋上下分離,只能感嘆年輕不在,還需要更加努力鍛鍊才會有好體能。

不過近期看到NBA球星跟台灣的職籃球員,年過38歲也是都能打出好表現,只是上場時間要控制好,照樣能在短時間內給出令人驚訝的身手,這也是一個啟發,當經驗、智慧與身手能結合時,只要不是拼弱項(體能),還是可以一戰。

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大器可以晚成 重點摘錄

這本書談到"自我效能"的理論,讓人豁然開朗,以前常聽到人分享,最好從小熟練一樣運動、樂器跟愛好之類的,我覺得應該也是旨在提高自我效能,因為這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不管是運動、樂器或愛好,要從不會到入門很快,但要到熟練需要經歷漫長的訓練,其中的狀態可能會起起伏伏,如果能在這過程中堅持下去,最後熟練這項活動,從中也會提高自我效能,而後反覆的應用在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以下為重點摘要(雖然覺得本書大多內容為雞湯文):

亞伯特 班拉度在1977年發表的論文 "自我效能: 邁向行為變化的統合理論" 大幅改變了心理學的走向,自我效能從此成為心理學界的顯學。 自我效能的定義為,個人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能力去發展、完成任務,憑各種努力取得成功的自信程度。更簡單的說,自我效能就是個人對自我能力的信念,例如考試、創業、演講、談生意或跑完馬拉松等。自我效能高很好,因為除非真心相信能取得想要的成果,否則我們從一開始就不會有嘗試的動力,遇到困難也很難堅持下去。

自我效能之所以重要,在於我們所有人都有想達成的目標,也有想改掉的習慣,但是付諸實行卻不容易。自我效能在我們追尋目標和面對難題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對大器晚成的人而言更是如此。由於社會崇尚及早成功,大器晚成的人時常無法得到自我效能的兩個主要來源:精熟經驗與社會楷模。

精熟經驗是指擅長某樣事物或達成某個目標,例如成績出色、稱霸球場或通過面試,這些都有助於增加自我效能,然而許多大器晚成的人這類經驗比較少。社會楷模是自我效能的另一個來源,當看到跟我們相似的人取得成功,就更相信自己也有成功的能力。可惜這個世界成天盡是呈現英雄出少年的故事,因此大器晚成的人往往缺乏社會楷模,也就難以增進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高的人會把困難的問題純粹視為需要做好的任務,他們也許會一直感到自我懷疑,但無論如何都會往前邁進,於是對所做的事逐漸產生喜好,也決心好好培養起興趣,遇到挫敗或失望會恢復的比較快。另一方面,自我效能低的人會避開困難的挑戰,認為那些超出自身的能耐,他們往往關注自己的失敗或不好的表現,因此失去了信心。

自我效能低對我們非常有害,它幾乎影響了人生的各個層面,諸如學習、工作、戀愛和生活狀況等。對於大器晚成的人來說,強大的自我效能帶來打破社會規範的自信,得以繼續走自己的路,追尋自己的成功。

把自己當成別人,可以給自己客觀、有益的回饋,因為如此能夠拉開跟自己的距離,以第三人的角度從遠處關注自己。我們能建議別人怎麼解決問題的一大理由在於,我們自己沒陷進問題裡,當自身抽離之後,能更清晰地思考。

如果大器晚成的人想要增加自我效能,語言的激勵力量並不僅限於自我對話,也適用於怎麼跟別人說話,尤其是在面對自我效能低的孩子、伴侶或同事時。口頭暗示能讓我們相信自己能處理好某個先前把我們壓垮的工作或難題。我們會相信自己有處理困難狀況的能力,也會付出更多努力。當自我效能的感覺提升,人們為了成功就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們會鍛鍊技能,增進個人效能。

反過來說,負面的回饋會打擊脆弱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低的人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所以要避免批評他們能力不足,也別潑冷水說他們做好的某件事其實很簡單。別說"這又沒什麼難的",而是說"這是個挑戰,但你可以的"。簡單的口頭鼓勵能協助所有人大步向前,增進自我效能。

多數時候我們是根據過去或好或壞的經驗來面對難題,許多大器晚成的人在面對難題時,習慣採用負面或是有害的假設,自我效能越低的人越會這樣,都還沒開始動手做,心中就認為已經失敗了。

越能清楚看見未來的自己,做的決定越好。你必須看見未來發光發熱的自己,相信那個人確實是你。從心理學來說,這叫"創造身份目標",如果能把轉換職場跑道等重要目標連結到身份目標,效果將會相當顯著。

一般認為創辦企業是為了財務理由,為了發大財。現實是,創辦企業的理由形形色色,為了發大財、為了證明想法、為了改變現狀、為了報復前老闆、為了填補市場缺口及為了殺時間等。這些理由有個共同點,他們都想要掌控,企業家能選擇自己認為適合的產品、員工和文化,動手打造適合自己的環境。

股票代表對真實公司的一部份所有權,所以具有"內在價值";而且股票市場對內在價值的定價總是錯誤的。短期來看,股市像是台投票機器,在比誰比較受歡迎;但長期來看,股市更像個天平,股價會比較接近內在價值。某些人認為,反映企業財務健康與動能的指標不是盈餘,而是股息。當股息增加,股價就會上漲,根據企業過去的股息增減,可以建立一套模式,了解特定某日的股價過高或過低。

如果我們想充分發揮毅力,就要有信念、目標和耐心。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