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 星期五

『扭轉貧富不均 』初探貧富不均

皮凱提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提到,「資本報酬率」在近年來快速增長,並超過「經濟成長率」,因此導致貧富不均的擴大。

不均的發生可以在世代內,也會在世代間產生。

如果只是發生在世代內,也就是個人憑藉來自遺傳的天分,自己的打拼,以及難以解釋的機運,而有不同成就與收穫,這樣的不均還不至於被其他人所憎恨 (競爭性不平等)。

可是,當前社會許多的不均是發生在起跑點的不公 (非競爭性不平等),這通常來自於環境 (家庭背景社會結構國家資源等)與世代間的移轉。

人們對不均現象感到無力感,通常是來自於世代間不公平的移轉! 因為透過自身的努力競爭,未必能超越結構性的不公。

決定經濟成果的因素分成非個人力量所能控制的「環境條件」 (例如家庭背景),以及個人應該負責的「努力條件」。

當前一類的變數 (即環境條件)不會影響最後結果時,便達成機會均等。

如果有人努力讀書、通過種種考試,之後進入醫學院,那麼他們身為醫師因而得到的較高薪資,至少有一部分 (但不一定是全部) 都可歸功於努力;反之,如果他們之所以能進入醫學院是出於父母的影響力,那這便是機會不均。

機會不均基本上是一個「事前」概念 (每一個人應該從相同的起跑點出發),但重分配活動的重點在於「事後」的結果。

今天的「事後」結果,會形塑明日的「事前」局面:今天由於結果不均而受惠的人,會將不公平的優勢傳給明日的下一代。

現代人對於機會不均的擔憂、對於社會流動受限的擔憂,已經隨著收入及財富的分配越來越不均等而日漸升高。

這是因為家庭背景會對結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背景和結果之間的相關性有多高,以及家庭背景有多不平等。

這個世代取得的不均結果,是下一代人可承襲的不公平優勢源頭;如果我們擔心未來的機會是否均等,現在就要開始擔心「結果不均」的問題。

我們從最近的經濟危機中悟出的心得,只看總體經濟加總後的結果是不夠的,個體間的「經濟差異」是首要之事。

這幾年,台灣陸續出現年輕人要躺平的聲音,媒體多以房價、物價太高為由,說會扼殺年輕人奮鬥的積極性,但其實我們的上一代條件更差,而比較認本分也不那麼看重生活品質,努力存錢的人,造成了上一代的「結果不均」。

上一代的「結果不均」,就導致了我們這代的「機會不均」;曾在一些文章中看到某些觀點覺得有人出生就在台北,而北漂的人很辛苦,起點完全不同,當然也有人反諷,那應該回家問你爸為何當初不犧牲一點,上來台北卡位呢?

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結論當然也不同,其實重點還是回到自己身上,要不要努力一把,翻轉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結果不均」,然後同時讓下一代「機會不均」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