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我與小說的不解之緣(二)

想到大學時期的小說,第一部就是浮現在腦中的就是『飄渺之旅』,它帶給我又一次新的世界觀修真始祖小說。當時非常搶手,每次都得排隊才能看到,還不能外借,只能店內看。

雖然很多人說以現在的眼光來講,飄渺之旅好像也很一般,且它的後續的續篇也不如第一部精彩,但對我來講修真界的主角就是『李強』,一個非常菜市場名的原界之主李強。

後來的修真小說幾乎無法跳脫飄渺之旅中對修真世界的設定, 我覺得經典就該是如此,細膩度完成度或許沒那麼高,但帶來新的題材設定,讓後續的創作者得以繼續拓展。

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但當時給我的閱讀體驗非常之棒,感謝有它的滋潤,雖然成不了仙但也隨著主角遊歷了一番修真世界的滋味。

後來,莫仁有出新書『噩盡島』,看過了這麼多小說後,再回頭看莫仁的文筆,確實不是頂尖,但他對於小說的題材及書中的種種設定,都是創新,走跟別人不同的路。

從『星戰系列』到『噩盡島系列』,這麼多年過去了,再回頭來看他的小說都感到新鮮,這就是作者的功力所在。但說老實話,我個人比較喜歡星戰系列,雖然說莫仁後續的文筆有越練越好,場面跟人物的描述進步很大,但有時候文學創作就是在最初與眾不同的設定世界觀,到現在還是很期待莫仁能再出新書,帶給我新的體驗

因為先前看小說的習慣,一直是到小說店去租借實體本,研究所時期比較忙碌,因此看小說的機會也減少許多,但這不代表我從此不看,當後來網路小說風潮漫延開來時,我又加入了這個行列,這已經是當完兵後的事,後續再介紹網路小說中我認為的經典之作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我與小說的不解之緣(一)

很多人看小說的經驗是從武俠小說開始,例如金庸古龍等,但我是從偵探小說開始看,小學時里圖書館有一整套的亞森羅蘋,看著看著也就養成沒事看小說的習慣,或許在當時家長的眼中,這些課外讀物都是可有可無的,但卻是我成長軌跡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偵探小說之後,雖然有朋友介紹我看金庸的小說,但可能是當時年紀還小,翻了幾次後也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反倒是當時正紅的港漫比較對我的胃口,因此國中應該是對漫畫的興趣遠大於小說,關於漫畫可以另文記錄一番,它也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養分之一。

漫畫之後,重新引起對小說的興趣,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從莫仁的『星戰系列』開始的,記得當時國中放學都會經過一間頗大的書店,因為有看小說跟漫畫的習慣,沒事就會進去逛一逛。

某天偶然發現有關於現代武俠小說連載的新雜誌發行,順手拿起來翻了一下,『星戰英雄』的篇章從此伴隨著我直到大學。坦白說,莫仁設定的世界觀跟傳統的武俠小說不同,輕鬆且白話的文筆,也讓當時的我深深著迷,幾乎是每個月都在追更新的內容。

而這一追就把整個星戰系列追到完,記得我到大二時還在看星戰系列的『移獵蠻荒』,但說到底我還是比較喜歡『陳信』這個角色,畢竟在小說的世界中,看著看著常常把自己代入書中的主角視角,扮演英雄人人愛阿!

後來在高中時期,又迷上了黃易的『大唐雙龍傳』,後來因為太愛這套小說了,整套買回家,估計這套長篇小說我應該看了不下次,等到改天有空要再來回味一次。

黃易很巧妙的在小說中擺了雙主角寇仲』跟『徐子陵』,所以小說中是雙主線在進行的,當我看著小說時,彷彿就是跟著兩位主角一起冒險,也常在思考如果讓我來當,更願意扮演寇仲還是徐子陵呢?這兩位主角的價值觀差異還是滿大的。

大學時期看的小說就更多了,記得假日下午的空閒時間,我幾乎都在小說店度過,不管是漫畫還是小說,大大的滋潤了我的枯燥而乏味的學生生活,對此很是感恩

說來也好笑,專業的教科書考完沒用到就忘的差不多了,唯有這些看上去沒甚麼價值的小說,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難以抹滅。

下次再繼續回味看過的小說,今天寫著寫著,好多往事都慢慢在腦中浮現,真是有趣極了!

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

馬達相關技術的未來是電動車嗎?

最近看到許多文章在探討「電動車」未來的發展性,尤其是「鴻海」提出電動車平台後,陸續有電子業的大老闆也出來說看好未來台灣能在電動車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這些電子業出身的老闆大多以跟傳統車廠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個產業,也不知道是不是特斯拉的階段性成功,帶給大家無窮的信心,畢竟台灣在汽車市場已經努力幾十年,也沒形成一個規模產業。

這中間的關鍵應該是從「燃油車」的動力關鍵技術引擎跟變速箱,轉變為「電動車」的馬達相關零組件。

在機械領域的技術積累,世界一流車廠已經耕耘幾十年,能做出省油且高轉換效率的就那幾間大廠,更別說變速箱的專利技術也掌握在少數公司手裡。

再加上傳統車廠大多採取封閉式的垂直整合,台廠想打入大廠的供應鏈要耗上許多年,難如登天。

而目前進入電動車的廠商,大多是從別的產業跨域過來,對供應鏈有較為開發的態度。

事實上是因為規模小,初期能有人願意協助就不錯。

但將製造外包只專注在品牌、設計、行銷及服務的「智慧型手機」商業模式,能否在電動車領域重新上演,這部份我還是持保留態度。

畢竟汽車還有安全性及後續使用年限的問題,就這個部份我會持續尋找相關資料,後續提出相關見解。

因為電動車的話題已經被炒作起來,預期本來在學校相對冷門的控制組及電機機械(馬達)等相關領域,會煥然一新,並對未來應用的課題進行研究。

從傳統到新科技到底會有甚麼樣的改變,要找時間了解當下重點發展的狀況。

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自由工作者與創業者的差別

其實以前我並不了解自由工作者創業者有甚麼差別,都是自食其力靠自己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不是嗎? 昨天看完了『我喜歡工作,如果可以,不上班的工作更好』 一書,似乎有些明白其中的差異。

但兩者有一點是雷同的,如同書中強調也是『大象與跳蚤』[這書值得推薦] 所提出來的:找客戶比找老闆重要。文中解釋「找老闆是以對方的需求為主,設法用自己的能力去符合條件;而找客戶,是從自己的能力出發,先做出初步的成果,再設法找出被市場買單的方法」。

這個解釋我同意一半,固然找老闆是要讓自己符合公司開出的條件沒錯,但找客戶往往是要再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機會被市場買單,為什麼他的解釋跟我的認知有所差異呢?我想這就是自由工作者創業者的主要差別

自由工作者雖然脫離了組織,但大多數依賴自己的能力技術去跟組織配合接案子,充當其流程中的一環,只是原先在組織內部的工作外包給自由工作者,因此自由工作者還是以自己原有的能力接外包的專案,以工作時數工作產出換取報酬,其計價方式與組織內我認為並無太大差異,但不受組織制度限制

至於創業者開公司,通常都會以核心能力往外延伸去取代市場上原有的產品服務,因此原本能力如果無法滿足市場的要求,便需要再提升補足。這是我的解釋,但因為作者的產業跟我有很大的差異,也有可能是我的理解有偏差

在書中有提到,他嘗試用低於10萬元的成本,自己開案做產品/創作,然後獨自面對 B2C 的市場,也就是這一段,我才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在我的認知中,創業本來就是要承擔風險,然後對供應鍊銷售環節都會有一定的著墨,一直以為這是每個創業家都會經歷過的,不管是在哪個產業。現在才恍然大悟,其實如果只是把自己在組織內的工作內容,拉到組織外,這樣是算自由工作者,或是成立公司變創業家,但內容是接案為主。

看到書的後段,作者在 6 年的自由工作者經驗後,逐步的調整自己的收入模式,從接案為主到自行創作為主等過程,我認為還滿有啟發意義的,雖然作者自嘲不是每個人都跟他一樣有個好老婆或是原生家庭資源支持,但我覺得只要勇於嘗試不怕失敗,走過一段時間後,自己又能有所收穫反思,都是很棒的事情。

畢竟,想要不失敗就甚麼事都不要做就好,會失敗都是想挑戰原本不熟悉的事物或模式。

看著作者從幫自己創造工作機會,塑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雖然有些人(包括我)看完書中的描述,或許會想這是爛軟的中年大叔吧,是不是以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為藉口逃避上班的壓力

但後段的轉變,讓我覺得作者已經從幫自己創造機會,擴展至幫別人創造工作機會,或許這也值得我們借鑒,想創業的朋友們也可以先從自由工作者開始,先證明可以幫自己創造工作機會,再來幫別人創造工作機會,降低風險也減少社會資源的損失。畢竟創業成本真的不低,一個不好,除了個人的機會成本外,還有可能負債而歸,凡事要謹慎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漫步華爾街讀後感想(下)

上一篇提到,不管是技術分析派還是基本面價值投資派,其實都有其盲點。

技術分析大多是歸納過往經驗而得,有點類似行為分析或是說現在熱門的 AI 機器學習投資,都是學習過往的經驗來輔助分析,但如果發生過往都沒有過的狀況該怎麼反應呢? 

這又是個問號,如同去年因疫情美股一天內融斷 3 次,這時的技術分析或許就不那麼可靠。

另外,在相對淺碟市場如台股,有些股票一天的交易量連 500 張都沒有,籌碼如果過度集中的狀況下,整個走勢就會受到少數主力的操控,再多的經驗都會失真

同樣,價值投資也有個疑問,分析師給出的評估報告是根據公司財報及法說會而做出的判斷,一般投資人如無分析財報的能力,又或是財報數字有經過修飾等狀況,該如何判斷所謂的公司價值?

更何況公司長期的價值也受到外在環境變化影響,這都有可能是隨機反應的狀況。

因此,書中提到分散投資至 60 間公司以上,可以將系統性風險降到最低,如果非專業的投資人,也可以選擇投資指數型基金 ETF ,並可以針對不同區域再進行分散風險的做法。

在台灣就是投資類似 0050 、 0056 或 00878 之類的 ETF。

但我自己並不傾向購買 ETF,至少在目前比較喜歡主動去了解公司所在的產業,並根據一些資訊來判斷公司未來前景,讓時間來當裁判,看當初的判斷是否正確。這也帶來一些另類的成就感

針對不同的年齡層建立採取不同的資產配置比重,40 歲以下股票可以配置較高比例,其他如房地產 REITs 及債券等,也都可以列入考慮。

我自己的流動性資產投資是以股票為主,REITs為輔,並且分配在台股及美股中。

當然,也建議思考 1/3 分配在房地產、1/3 在本業/事業以及 1/3 在流動性資產中,我還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希望未來每個月的收益都平均來自於不同的配置部份,這樣應該也可以消除部份的系統性風險

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創業是為賺錢,還是為了創造價值?

昨天看了鄉下老師部落格的文章「賺錢創造價值其實不一樣」,心所有感,所以也來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創業到底是為了想賺錢,還是真的有看到某些社會問題想要解決,想要創造自己存在的價值呢?

在去年壓力巨大的時候,曾經跟我的一位股東說過『人是英雄錢是膽』,再怎麼有理想但當無米下鍋時,才能真正感受到各個方向來的壓力,彷彿瞬間要把人擠爆一樣。

我當然同意『錢只是一個指標過程不是真正目的』,例如我當初創業的初衷,就是因為台灣的設備廠關鍵零組件都外購,天真的想要靠自己的專業去補足這個部份,不受制於國外廠商,關鍵零組件的技術自主國產化才是目的

理想的創業家,出發點多是想解決實際問題,並改變現狀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但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公司或家庭的財務壓力團隊間的爭執或是外在環境的變化,都會是耗損心力的主因,因此我也看到許多有理想的創業家到最後,迷失了方向,從想做事變成想賺錢,要堅持下去真的很難!

希望 20 年後,回想這一切,可以說出『我有找到對的方式創造價值不枉此生』。

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漫步華爾街讀後感想(上)

在「初論財務自由」一文中,有提到投資收入,從去年四月後,全世界開始了一波股市大多頭行情,台灣也不例外。

在這一年中,股市的大盤指數不斷創新高,從突破一萬二到現在一萬六千多點,才過去沒幾個月。

但在這個時候,建議讀一下「漫步華爾街」這本經典著作,事實上我也是看了很多前輩的部落格都有提到這本書,說投資必看,才去圖書館借閱的。

如果有興趣,網路上隨手一查都有很多人寫讀後心得。我主要還是以看了部份內容後的感想,做一個簡單的記錄為主,而非做這本書的摘要。

臺灣的股市以科技股為主體,因此市場對於主流的電子業股票都給予較高的本益比,但以今年來說,確實覺得有點離譜,書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建議挑選本益比相對低但又有較高的成長力道之股票。

我的投資風格接近基本面價值投資派而非技術分析派,但不可否認短線操作的人大多會是技術分析派的信徒,除非是當樂透買,那這種是另外一派,叫消息賭博派。

投資跟投機的差異在我的認知中,在某些地方非常模糊,書中有給出兩者的差別,我只是想說如果有低風險但穩定的投資收益,會比高風險但不知道何時會發生的損益更令人安心。

就因為想要能安心睡覺,所以我挑選的投資對象都是低本益比及各產業的龍頭公司,重點是『要有股利』,我很重視股利發放及殖利率這件事。

就我的看法,既然是龍頭公司就應該有固定收益發放才對,而且這個想法比較趨近於做房地產投資的概念,房屋的資本利得是以年為單位計算,但房租是每個月在收,不管做甚麼樣的投資,都希望能創造正向現金流

因此,股價高成長但現金殖利率低的股票,不管是甚麼樣的原因,我都盡量避免投資。

上面這個論述,可能會因此錯失高成長力道的股票,也就是潛力股或飆漲股。但選股要謹慎就是這個概念,有時候投資能否幫忙賺到錢,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如果能挑選到低本益比且發放現金股利的股票,同時又潛藏著穩定成長的動能,就跟 2003 SARS 時,有買到一間台北市的房子概念差不多,在那之後的 20 年,房價跟房租都穩定成長,重點是要能收到房租。

買房置產投資這件事,位置很重要、位置很重要、位置很重要,太重要所以要說三遍,投資的成敗往往一開始就決定了,出手的買點跟選擇的區位代表未來的收益多寡

因此,選股票找買點,穩定且具成長的收益,其實就是我在投資上的核心概念,恰好跟「漫步華爾街」中的建議有些雷同。

但我是以房地產投資的角度來詮釋股票投資的概念,或對或錯,就看結果如何吧!

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薪資結構改變對新創公司的影響

延續上一篇的部份內容,因為薪資結構的改變,未來大公司有可能是以高月薪低分紅來吸引人才,雖說對比過往的低月薪高分紅來看,年所得不見得比較高,但目前看來對上班族的吸引力比較大,畢竟每月確定可支配金額變高,在提升生活品質上有顯著成效,不用一直猜測公司分紅要給多少,這跟樂透開獎一樣,公司不賺錢或是很賺錢但有大筆資本支出等,就有理由可以少發分紅。

至於提高月薪,減少分紅這個模式,會不會讓績效變差? 畢竟以人性來說,每個月都能領固定薪水,分紅也不多,努力工作拼績效的意義也沒以前重要,這部份就有待後續觀察,看如何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其實方法也很簡單,每年固定比例淘汰即可)。

整體薪資調整,固然對上班族有利,但也間接提高用人成本,從創業的角度來看就是提高創業成本。早期臺灣很多中小企業主,因為當時整體薪資水平不高,創業的機會成本也不高,因此較容易放手一搏。

鏡頭拉回到現在,臺灣的就業環境及薪資水平都漸趨成熟及穩定,在大公司的可預期的上升通道及薪資福利等,都會提高創業家的機會成本,更別說創業後的人事成本,若要比照現今大公司的水平,那得先募一大筆錢才有機會撐過初創期

本來在公司上班時間到就領錢有假就放,轉變為時間到就要付別人錢,然後公司的事都是自己的事(終生責任制)等,本來只有一個直屬老闆,結果變成所有客戶都是你的老闆。創業者本身可能還要忍受好幾年的低薪甚至是無薪等,對個人家庭生活品質都是一大考驗。

很多尚未創業但想創業的朋友可能比較樂觀,覺得可以募資拿別人的錢來燒,這其實相當困難,且不論一開始幾乎都是拿自己的錢,要做到對外募資,那也得別人對你的事業有興趣,評估後覺得『有利可圖』,才願意投資,至於怎麼做到讓人覺得有利可圖,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因此,整體薪資成長固然是好事,可是會間接讓創業的機會成本提高,某種程度也會打消許多人潛在的創業動機,或是說會更謹慎評估創業這件事,但這也是好事。

臺灣的車庫創業氛圍有可能因此更沒落下去,依我的判斷,高學歷創業可能成為主流,自己或團隊有相關的學經歷產品技術產業經驗,會讓資金提供者更願意投資,在這個時代無啟動資金創業模式,將非常難生存。

當然,現在有些書在提倡一人公司低成本創業,但這部份的轉變其實也不容易,有機會再另文討論。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2021 薪資結構改變及影響

2021 年的開頭,相對 2020 年疫情帶來的恐慌,確實是充滿著希望。不管是經濟的復甦或是疫苗的接種,似乎都意味著人類將有機會脫離這個惡夢

回到台灣的現況,因為守護得宜,台灣去年竟然成為世界上少數不被疫情所影響的國家,反而在經濟上帶來一股強勁的成長力道,人才、資金及技術等同時回流,去年是全世界最悲慘的情況,在經濟上卻是台灣最好的機會

因為產業界去年受的影響相對其他國家不大,企業都還能正常運作,因此更加受益。面對久違的超額經濟成長率,台灣卻也暴露了未來的隱憂 - 人才/人力不足的問題。因為邊境封鎖的原因,移工無法入境,造成台灣在大建設時期竟有缺工問題,供需的嚴重失衡,讓技術工種工資的上漲幅度超過過去 15 年成長。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其它產業,台灣因為少子化及半導體相關產業均在 2020 下半年大舉擴張,造成內部人才供應不足。尤其是以台積電為主力,於 2021 年大舉徵才並進行結構性調薪,由於產業龍頭的薪資水平有定錨效應,而且需求人力佔當下應屆畢業生接近 %,因此其它產業龍頭也紛紛跟進結構性調薪,避免人才全部流向半導體產業。

目前得知,幾間系統大廠,碩士應屆畢業生的起薪已從新台幣 56,000 元起跳,台清交成的畢業生最高起薪為新台幣 60,000 元,但原有的分紅可能會刪減掉。台灣的薪資結構是否正式邁向高月薪低分紅的模式,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認的是 2021 年的理工科系應屆畢業生,應該會滿意他們的起薪才是。

當然,這個改變也會帶來其他的影響,例如產業結構的改變,以及大公司能負擔的薪資水平,但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可能難以承擔,未來用人成本提高,想請到相對好的人才付出的代價可觀,這也會衍生出其他的問題,我們下一篇繼續討論。

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串流影音平台之我見

這兩天在 Netflix 上看幾部影集,除了對電影內容的一些感想外,另外就是在感嘆如今人們取得娛樂的成本之低廉,幾乎是隨時隨地有網路即可享受,而且 Netflix 的影集是可以吃到飽,這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壞,但對於喜愛電影影集的人來說,絕對是福音

為何會說取得成本低廉呢?先說 Netflix 帳號,網路上都有在銷售分享帳號,一個月不到新台幣100 元,然後現在 40 吋的 Android TV 一台新台幣 8,000 元有找。

再加上最重要的手機 5G 吃到飽的網路一個月新台幣 600 元以下就有,或是採用光纖固網每月新台幣 900 元,所有費用攤提到12個月,每個月最多只需花上新台幣 1,700 元,便可以隨時隨地觀看電影。

更別說網路費用在現今社會本來就要列為每月必要支出,也就是說每月只要額外花上新台幣 800 元就可以取得無限制的影音內容,對比 20 年前還要去錄影帶店租片,實在是太方便及便宜了!

同樣是影音平台,中華電信也有推出 MOD,且已經推廣多年,因為我有中華電信的光纖固網,也有免費讓我用 MOD 的服務,但在使用體驗上,我還是比較傾向 Netflix,主因為 MOD 因為要綁定固網,所以一定要走實體線路,而且還要使用中華電信提供的電視盒

比較起來,Netflix 的使用方便多了。別小看這個使用者體驗,像我有時候根本懶得再把 MOD 裝起來,更別說去關心它現在有甚或新的影音內容。

串流影音平台因為現在競爭實在太激烈,以使用者的考量不外乎三點:價格使用者體驗以及內容,這幾個部份估計又是大者恆大,因為越多人加入越能攤平成本,並提供讓更具吸引力的三要素。

區域的競爭者可能會落入單純提供網路服務或是代理國外的影音平台落地,至於以前說區域競爭者能提供本土的內容,現在似乎也被這些跨國影音平台打破, Netflix 已經推出多檔優質的台灣原創,未來且讓我們看 NetflixHBO MaxDisney+ 這三大巨頭會有哪些動作,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順帶一提,串流的崛起讓有線電視的市場不斷萎縮,以前曾經劃地稱霸的有線電視業者,仰賴特許行業與區域壟斷的競爭優勢,卻無情地被不同領域的對手擊倒,而且似乎沒有還手之力,只能默默地等待終點到來的那一天。

曾幾何時,被認為是現金流最穩定的有線電視業者,每個月收訂閱費,所謂訂閱制早在幾十年前就被它們玩的很純熟,看似寬廣的護城河,在科技的進步下,被輕易地飛越過去。

這也提醒我們,現在穩定不代表以後穩定,眼前沒有風險或許才是最大的風險,要懂得居安思危,因為對手可能不是在同個領域競爭,而是跨界一瞬間就吃掉你的市場

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單攻玉山

事隔多年,終於有人提出要去爬玉山了,而且還要挑戰一日單攻,很難想像這對體能的負荷有多大!

自從沒去打籃球後,體能節節下滑,現在只能先靠著爬小山、伏地挺身跟開合跳這些土方法開始鍛鍊身體,等到體能稍微恢復後,也計畫想要重返球場,打了十幾年的球,突然幾年不打感覺人生好像少了些甚麼似的,但這次重返球場也要保持健康避免受傷,希望能跟很多老球皮一樣,一路打到60幾歲為止。

挑戰玉山前,要先來個模擬,希望今年10月一切風調雨順,讓多年來攻玉山的希望可以成真,年少時的願望一一成真,其實也滿高興的,再來只希望能撿回失去的運動習慣,那才是一輩子的福氣。

單攻玉山,加油加油加油!!!

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低慾望社會』觀後感

昨晚偶然看到 Youtube 上有人討論「低慾望社會」的內容,其主要國家就是「日本」。

台灣日後社會的發展可以參考日本現況,好的模仿、壞的避免,但所謂的低慾望社會究竟是好是壞呢?

有一派的說法,科技的進步主要是來自於人類的慾望,一直追求更好的享受與服務,如果甚麼都不想要安於現狀,整體的發展可能會停滯不前。

的確,別說太遠,把目光放到三十年前,都很難想像現在的生活如此方便,做很多事的門檻都降低,但門檻降低時也意味著「個體競爭」會變更激烈。

但多數人也可能因為激烈的競爭而選擇逃避,「現有生活已經很舒服了,我不需要為了改變現狀而多做努力,這樣就好。」

在遇到挫折時,心魔會一直纏身碎語,我自己這一路上也遇到過不少次,當遇到低谷或突破點的時候,心中總是有股聲音勸我後退或原地不動。

同樣的說法,在先前的文章講到「量入為出」的財務自由模式,可能也是低慾望社會的成因之一,如果收入沒辦法增加,那就降低慾望嘛,減少生活支出,不追求最好的東西。

因為科技的發展,現代「中產階級」的生活品質早就遠遠超過百年前的有錢人水準,甚至比較的時間點說不定還可以拉到三十年前。

總之,種種因素會造成低慾望社會的發展軌跡,而低慾望也可能導致「階級固化」無法流動。

或許會說反正生活過的好就可以,其他的管它這麼多,但人的「成就動機」不單純只是生活過得好就可以,而是在面對困難、遇到問題時,想辦法去解決,並從中得到的滿足及成就感;如果這部份拿掉了,心靈上是會很空虛的。

更何況,人的希望往往建立在未來有機會改變的情況下,如果當下已經能看到十年或二十年後自己不變的生活,那大概也不會再做任何努力,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說了這麼多,「鼓勵消費」跟提倡「量入為出」的觀念,的確要取得一個平衡,才能讓台灣的社會氛圍更理想。

2021年3月17日 星期三

初論財務自由

先前床頭擺著一本書「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放了好久終於看完。

從這本書做為出發點來討論一下我認為的財務自由,書中引用了許多案例跟調查數據,來證實了一些可能說出來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這可能是因為作者是學者或說是研究人員,所以格外重視以數據來驗證某個論述的合理性。

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還是作者所提到的『鄰家富人』概念,跟台灣新聞報導中所謂的富人就是企業家或是家族中的富二代等,強調跟所謂的階級複製不同,書中是以正常收入的群眾靠著自律的行為來累積財富為主要重點。

以我的觀點,其實這樣的行為很正常,當今天我們的消費行為都是量入為出時,自然而然會做到類似『鄰家富人』的行為模式。但為何大多數人執行的結果又如此困難不如人意呢?我覺得有幾個關鍵點要討論。

第一是本業收入來源,如果收入來源一直無法隨時間經驗累積而提升,即使一直量入為出,可能到最後犧牲的也是自己的生活品質而已。本業的收入來源主要還是依賴工作上的積累個人的技能為出發點,或許一部份人是利用自身能力創業,這也算做本業收入,如何在本業上不斷精進,這就需要另文討論。

第二是坊間所謂的被動收入,或說是投資收入,量入為出後,從本業收入扣除生活支出所結餘下來的錢,如何做資產分配對成年人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且需要時間學習。跟本業收入一樣,投資收入也需要花時間,才能讓錢滾動起來,而是應該從小錢就開始規劃,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跟個性不一樣,應該花時間了解市場中各種投資標的,然後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模式。

這個過程是不斷的摸索跟自己對話,不是一蹴可及,所以應該盡早重視它。台灣的正規教育很少談到錢,所以每個人的投資風格往往都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事實上理財教育現在也慢慢的被重視,個人認為創業創新精神獨立思考能力理財投資能力會是判斷一個人未來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要素。

第三是興趣收入,這部份可遇不可求,有些人會把興趣收入跟本業收入混為一談,就我認知,因本業而衍生出來的收入應該都歸屬本業收入,不論它是以甚麼型式賺到錢的,例如版稅收入及任何型式的著作權收益

興趣收入比較像是喜歡畫畫,畫著畫著有人要買,但並不依賴此收入為生,而是依著自己想做的事,有沒有收入不強求,主要是自己開心。這部份的理解很重要,因為滿多人想要把興趣變成事業,最後都不如預期,這中間很大的原因就是『興趣是做自己開心的,不想做時就不要做;但本業或事業不是,在要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情況下,不想做也得做,所以把興趣當事業做往往最後就會變調』。

上面有提到,本業收入不見得是去上班,也可以是創業,之後也會在這個部落格中分享一些創業上的想法,我自己是覺得,如果是要一定的生活品質,然後上班收入也不差的情況下,把時間花在投資收入興趣收入,或許還比去創業更愉快。

單純用創業去拼本業收入,而忽略另外兩種收入,一旦創業失敗,會比大多數人更慘,更別提所謂的財務自由

最後,坊間的財務自由大多是在說投資收入可以支付生活所需費用,以「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書中說的,最簡單且肯定能做到的方式就是先降低自己的欲望,把生活費用壓低,這樣比較容易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但每個人的投資模式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摸索及學習,累積本金也得要先靠本業收入,因此還是先量入為出再考慮其它吧!

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東大超人氣的人生思考課』獨立思考與創造力的重要性

前幾天看了一本書 「東大超人氣的人生思考課」,雖然還沒完全看完,但也已經引發了我的共鳴

其實在就讀碩博士的過程中,確實都會認知到研究所以上的訓練跟大學以下的訓練有所差異,而這位東大的教授更是認為大學應該就開始獨立思考創造力的訓練,而非只是執行力

如他書中所提到的,當設定一個無人可告知該如何去解的問題,甚至連發現問題本身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資料收集與分析時,這其實已經需要獨立思考與作業的能力,在我的觀念中這就是學術訓練的重要環節。

但因為台灣的產業結構多以需要執行力強的人才為主,加上在學校時有畢業的壓力,許多學生在做研究時的目標會從挑戰轉變為順利及準時畢業為主體。

就算在讀碩博士班時有經過完整的學術訓練,培養出思考力及創造力,但畢業工作後發現台灣工業界大多需要的是執行力,這時心中應該也會有『那幹嘛在學校浪費這麼多時間』的想法。

日本的學者也有觀察到類似的問題並尋找解決之道。台灣確實可以多借鑒日本,因為在產業結構、文化、習慣上有滿多相似的地方,但日本比台灣早發展很多年,它們遇到的狀況是否有好的解決方法可參考,如果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怎麼改進。

言歸正傳,會這麼認同是因為我也曾經經歷過那段痛苦的日子,並不是說做研究很痛苦,相反的挖掘問題解決問題,讓自己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並在一個論點上有自己的想法,是很讓人雀躍的事。

但痛苦的是,周遭的人並不完全認同,大多數不知道你在做甚麼,甚至覺得就算唸碩博士班,也不過是延續一直以來的學習方式,多唸了幾年書執行力也沒有比較強。

或許,多數人更在乎的是,學到了甚麼工具技術,工作後能否快速上手賺錢吧! 有關社會價值觀的問題,太複雜了,我只能繼續要求自己能做一個有獨立思考創造力的人。

期望台灣在經歷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如同這位東大教授說的,思考力跟創造力的需求會慢慢湧現出來。

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關於中年失業的恐懼

為什麼會下這個標題呢?主因是上星期跟大學同學吃飯,聊天過程中有提及目前工作的現狀,這一年來不斷的聽到同學們在討論對於未來工作的擔憂,讓我也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並翻閱了一些書來理順我的思路,所以才就這個問題寫一篇文章討論一下。

目前同學們主要都在大公司任職,其薪水、福利、分紅及每年調薪等,都有基本保障,而且最近因為台積電帶頭結構性調薪,造成其它科技相關領域的龍頭廠商也陸續跟進,雖說根據內部人的說法都是把分紅變成月薪調整,年薪的差異不大,但月薪還是實實在在的調上去了。

現在理工科系研究所(知名院校)的畢業生,起薪可能都是 5 萬起跳 (現在普遍超過),甚至台積電已經開出碩士起薪 5 5 起跳,這未來可能會造成定錨效應,大型系統廠如電子五哥等,也不得不跟進,否則台灣已經少子化,找不到人才進來上班,對公司來說也是慢性毒藥

聽起來,似乎對就業者比較有利,那怎麼會說危機呢?關鍵還是在於年紀,7 年級頭的畢業生剛好碰到 2008 年的金融風暴,起薪慘淡,熬了多年到如今終於薪資調整上來,但又面臨大公司內部的世代競爭,外加上台灣的產業結構因素,大多數企業在賺的是管理財,導致當工程師的都想卡位管理職,在某個年齡沒升上去,一旦大環境有振盪時,可能就會變成被資遣的對象之一。

雖說坊間有許多書在討論不可取代性,但就我的觀察,規模大的公司其內部分工已經很細,也就是說公司在制度面,就已經盡量降低所有會影響公司營運的風險,其中就包含了個人的不可取代性,所以要憑藉不可取代性讓自己在大公司有話語權,本身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恰好這個星期讀到一本洪雪珍的書「失業教我們的事」,這本書我看了好幾次都沒讀完,本來以為她是飽人不知餓人飢,自己身居某公司高位然後在講失業的故事。但這次忍著把書看完,才知道她原來也在 2018 年時被離職,這才明白為何她這幾年轉型為斜槓教練,教授如何經營個人品牌

書中有個黑天鵝灰犀牛的對比滿有趣的,其中的故事是以她的學員為基礎,在講進外商公司上班的人,因為看到前輩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生存,一個變動就有可能被資遣,所以大家反而都不會把公司當成終身聘用制,會以居安思危的角度來思考自己的工作內容

這點以我周遭朋友的狀況,確實滿多人雖然知道工作內容未來有危機,但會有駝鳥心態,認為公司終究還是能度過難關,讓自己繼續有工作,這種完全信任公司的心態也難說是好是壞。但總歸來說,如能在工作之餘同步建立個人品牌,而不是只能依附在公司光環底下,對於中年失業恐懼應該會降低才是。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小說帶給我的幫助與啟發

多數家長都會認為打電動玩遊戲看小說漫畫等都是浪費時間的壞習慣,但是當我年紀也來到四十大關時,卻覺得這可能不是完全正確的想法。

要做成一件事得先講動機,越強烈的動機越有可能走到最後。小時候老師說要靜下心來讀書,但教科書的內容我看不下去,還好當時有亞森羅蘋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陪伴,更重要的是日本漫畫灌籃高手引發打籃球的興趣,一句「教練,我想打籃球」,讓多少青少年的汗水揮灑在籃球場上。

是這些當時家長嘴中的壞習慣,讓我有滿滿的回憶,並且培養出一輩子的好習慣,閱讀運動。也是因為這個反思,到底甚麼是好的甚麼是壞的,當下往往很難認定,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才對。

舉另外一個例子,小時候對歷史完全沒興趣,背一堆東西只為應付考試,但自從看了黃易的「大唐雙龍傳」後,用小說的方式來描述歷史情節,讓歷史人物在腦海中重新活了過來,也間接培養了我的閱讀能力與對歷史的興趣,怎麼想都是好事,但當時被老師看到就是罵,認為是在不務正業。

太多的例子,讓我反思在教育上,甚麼是短多長空,甚麼是短空長多多元發展不是嘴巴講講,而是有著正確的價值觀不隨波逐流而來的,這點自己都還沒有想的很透徹。幸好還沒有小孩,否則該怎麼去教導他也會很傷腦筋,畢竟父母不見得都是對的,因為他們都還在學習的路上。

說了這麼多,是因為最近又把多年前的幾本小說看了一遍,事隔多年再看一樣精彩,能活在有小說的世界中,真好!

生活中的恆毅力

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書叫「恆毅力」,坦白說書中的內容也忘的差不多了,但關鍵的想法還是那句話:「對的事情不論大小,要持續做下去。」

撇開讀書與工作不談,光是生活中就有許多事情需要毅力;舉例來說,每個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多運動、早睡早起、飲食健康及不煙少酒等,人人皆知,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

自己不想做或懶得做的事情,永遠都會有相對應的藉口,講得冠冕堂皇,但事實上就是做不到,自己騙自己用的。

舉例來說,我先前一直用工作或進修很忙來當作藉口,不肯去跟朋友打球;其實這單純就是自己發懶,找個合理的解釋,讓自己心安理得罷了,最後結果就是沒有規律的運動。

上面說的讓我想到先前一本熱門的書「原子習慣」,這個作者倒是一反常態的認為「人」先天就很難做到自律,那我們看自律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往往是有好的方法,設計一套機制或配置一個環境,讓自己自然而然的能夠達到自律行為。

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MBA畢業感想(下)

繼續先前的主題,分享了唸的優點,缺點呢?   也是老生常談,不外乎是時間機會成本

在職專班的學雜費跟學分費都比一般生貴,應該是少了政府的補助。但這是相對而言,如果對比英美的學費,又覺得很便宜,但其收穫當然是見仁見智啦!  畢竟出國留學算是全職學生,環境氛圍跟長時間獨立在陌生國度生活的體驗,很難用錢去衡量

話是這樣說,但唸下去後才發現真的很!!!  以兩年 24 個月攤提,我唸的學程每個月平均支出約三萬,所以要有先存一筆錢或是從月薪省下來繳學費的心理準備。

再來是時間,上一篇已經有提到,但真的要做好時間上的分配,如果學校有活動到底要不要去參加,如果都不參加,那對增長見聞的機會又少一些,都參加可能會擠壓到工作家庭的時間,這邊不好拿捏。

我自己是前期能參加的活動盡量去,但過一年後就變少很多,到現在畢業後,雖然還有很多活動,同屆的同學還會去參與,但我似乎已經沒了動力,彷彿畢業了就抽離那個環境似的,不再屬於其中的一份子。

機會成本也是該考慮的,把來唸書的時間精力用在工作上或家庭上,是不是更有效率收穫更大? 其實回頭看,也覺得能撐過這三年不容易,但當下倒是沒這麼深刻的感受。

當然,有時候會想如果可以在工作跟家庭都更有餘力時再去唸書,或許更能有當學生的感覺,可是真的拖到那時候年紀應該也大了!   真是有一好沒兩好,只能繼續往前走。

雖說講了這麼多要考慮的地方或缺點,可是事後再回頭看當初的決定,只有滿滿的感恩!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MBA畢業感想(上)

這篇文章來的有點晚,事實上 2020 6 月就已經口試,7月拿到畢業證書了,但當時公司面臨重大事件,一直沒時間也沒心情寫相關文章,現在趕緊記錄心得與感想,免得時間一久也忘光。

整體來說,在台灣讀在職的 MBA 課程,感受當然跟全職學生不太一樣,先不提課程難度學習成效,光是平日上課這件事就夠折磨人的,再加上額外的課後作業與討論,記得有一年幾乎每個晚上都要去學校報到,然後跟同學討論完回到家已經快 12 點,洗完澡上床睡覺快凌晨 1 點,隔天繼續上班跟上課。

這樣的日子竟然也撐下來了,而且在最後畢業的那一年,剛好又遇到我們公司被投資的相關事宜,覺得整個人快爆炸。當然,在這個地方還是要感謝老婆容忍協助,我想幾乎每個在職專班有家庭的人,肯定都會講類似的話,畢竟類似的進修機會,犧牲的都是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回歸主題,畢業後再回頭審視整個 MBA 的學程,我認為當初去讀書的心態還沒調整為在職進修的狀態,所以一直用全職課程的角度去期待這個學程能帶給我的幫助,但現在會以更客觀公允的方式看待在職進修這件事。

首先講一下優點 (1) 有系統的課程規劃,幫助入門,(2) 不同領域的同學,真的是各行各業都有,且每個人的水準相信在他們的領域中都是很優秀,這點幫助我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畢竟一路走來,身旁的人幾乎都理工相關科系。

忘記在哪本書有看到一句話,先有見識,才有提升能力的動機,進而收入才會增加,也就是說該作者認為優先順序是 見識 > 能力 > 收入,我的解讀是做任何事別先想著有多少收入或是我的能力能否做到,而是先想做了這件事後,能否提升或擴大我的見識,講白話一點就是能否多了解一些原先完全不懂的領域知識

就這點來說,倒是建議有機會去在職進修的就先考慮,我從中受益頗多,很多領域的商業邏輯跟我原先領域的差異很大,或許對他們來說是正常現象,但我就覺得很神奇,以前從來沒想過的模式。

時間又到了,今天先講部份優點,之後再來記錄其它想法!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老千騙局』與現實生活的連結

接觸這本書是源自於電影「大賣空」,2008 年金融海嘯的記憶還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徘徊不去,其原因是當時手上有買的基金全都腰斬再腰斬,這個經驗也造就後續自己的「投資風格」很重視風險管控。

偶然間,在圖書館看到「大賣空」的原著,順手借回來看,但可能是因為已經看過電影的原因,對於讀這本書竟無法提起太大的興趣。

反倒是對該作者的類自傳 「老千騙局」,有著更強烈的閱讀動機,跟著作者的敘述,以看故事的方式來經歷他的前半段精彩職涯,一窺 80 年代美國華爾街的風貌。

閱讀自傳題材最為開心的一件事,就是跟著作者體驗當時的情境,彷彿自己也成了故事裡的主人翁,特別是這位作者太會說故事,一度讓我以為自己是在看小說。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在描述作者於 80 年代,於美國華爾街「債券交易」的場景,我也是看了前半段才知道美國投資銀行及商業銀行的由來「葛拉斯-史迪格法案」。

1934 年後「投資銀行」從商業銀行中獨立出來,投資銀行負責承銷證券,例如股票和債券;商業銀行則負責存放款業務。

台灣的銀行應該都屬於「商業銀行」,而承銷證券的任務都落在「證券公司」身上,現在正熱門 ETF 的管理及發行則是由「投信公司」負責。

更引起我好奇的是,那美國的投資銀行都在做些甚麼?

書中的推薦序有一段簡潔的描述「選擇企業金融部,扮演好投資銀行家的貴族角色;或在交易室工作,擔任交易員或營業員,通往暴發戶的坦途。」

美國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時,「企業金融」的人負責協商細節和準備文件 (但不負責交易和買賣)。

我歸納企業金融部負責「初級市場」,主要工作為造市,公司的股票跟債券就是主要產品。

白話來說,企業金融部就是協助我們這些「新創公司」或是說「創業家」把公司包裝好,讓公司的股票跟債券變成產品。

而交易部的人就是負責「次級市場」的買賣,其實就是把產品銷售出去賺傭金或是買賣之間賺價差。

在書中也有描述美國 80 年代有趣的標準成功模式「1982 年要出人頭地只有一個可靠的方法:主修經濟學,在華爾街找分析師的工作,利用分析師的經歷申請進入哈佛或史丹佛大學商學院就讀,以後的人生等以後再擔心。」

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模式,進入醫學院當醫生,或是想辦法到台清交成的電資學院就讀,畢業後進竹科當「科技新貴」等,這模式從我學生時期就是如此,20 年後還是沒太大變化。

至於以現實生活來說,到底我們是在做「企業金融部」的工作還是「交易部」的工作呢?  

2021年3月9日 星期二

再出發

經過了兩年,終於又重新回到部落格的懷抱,開始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上一篇文章發布已經是2019年4月的事,這中間經歷過公司被上市公司投資,接著蜜月期與磨合期後,雙方意見及方向不一致,最後重回投資前的狀態。現在回想起來,如同一場夢境,但卻紮紮實實的發生在我身上。

整理完思緒後,面對自己心態上的改變,用文字描述這個過程,就也是我給自己今年最大的期許。

願每天都能寫出一則短文,讓自己沒有白過每一天。

加油!!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