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老千騙局』與現實生活的連結

接觸這本書是源自於電影「大賣空」,2008 年金融海嘯的記憶還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徘徊不去,其原因是當時手上有買的基金全都腰斬再腰斬,這個經驗也造就後續自己的「投資風格」很重視風險管控。

偶然間,在圖書館看到「大賣空」的原著,順手借回來看,但可能是因為已經看過電影的原因,對於讀這本書竟無法提起太大的興趣。

反倒是對該作者的類自傳 「老千騙局」,有著更強烈的閱讀動機,跟著作者的敘述,以看故事的方式來經歷他的前半段精彩職涯,一窺 80 年代美國華爾街的風貌。

閱讀自傳題材最為開心的一件事,就是跟著作者體驗當時的情境,彷彿自己也成了故事裡的主人翁,特別是這位作者太會說故事,一度讓我以為自己是在看小說。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在描述作者於 80 年代,於美國華爾街「債券交易」的場景,我也是看了前半段才知道美國投資銀行及商業銀行的由來「葛拉斯-史迪格法案」。

1934 年後「投資銀行」從商業銀行中獨立出來,投資銀行負責承銷證券,例如股票和債券;商業銀行則負責存放款業務。

台灣的銀行應該都屬於「商業銀行」,而承銷證券的任務都落在「證券公司」身上,現在正熱門 ETF 的管理及發行則是由「投信公司」負責。

更引起我好奇的是,那美國的投資銀行都在做些甚麼?

書中的推薦序有一段簡潔的描述「選擇企業金融部,扮演好投資銀行家的貴族角色;或在交易室工作,擔任交易員或營業員,通往暴發戶的坦途。」

美國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時,「企業金融」的人負責協商細節和準備文件 (但不負責交易和買賣)。

我歸納企業金融部負責「初級市場」,主要工作為造市,公司的股票跟債券就是主要產品。

白話來說,企業金融部就是協助我們這些「新創公司」或是說「創業家」把公司包裝好,讓公司的股票跟債券變成產品。

而交易部的人就是負責「次級市場」的買賣,其實就是把產品銷售出去賺傭金或是買賣之間賺價差。

在書中也有描述美國 80 年代有趣的標準成功模式「1982 年要出人頭地只有一個可靠的方法:主修經濟學,在華爾街找分析師的工作,利用分析師的經歷申請進入哈佛或史丹佛大學商學院就讀,以後的人生等以後再擔心。」

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模式,進入醫學院當醫生,或是想辦法到台清交成的電資學院就讀,畢業後進竹科當「科技新貴」等,這模式從我學生時期就是如此,20 年後還是沒太大變化。

至於以現實生活來說,到底我們是在做「企業金融部」的工作還是「交易部」的工作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