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原子習慣 (五) 最小努力原則

當農業開始傳播全球,對農夫來說,比起南北拓展,東西向拓展比較容易,因為同緯度的地點通常會有相似的氣候、陽光量、雨量,以及季節變化。相較之下,從南到北的氣候變化很大,想想加拿大與佛羅里達的天氣差了多少,因此,橫跨歐亞的農業傳播速度是縱跨美洲的兩到三倍。

農業的傳播以全球規模印證最小努力原則,傳統觀點主張動機是習慣改變的關鍵,但事實上,我們真正的動機就是發懶,然後找方便的事情做。能量是珍貴的,大腦的設定就是盡可能節省能量,人類的天性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則:在兩個類似選項中抉擇時,人自然傾向選擇花費最少力氣的那個。在所有可能採取的行動中,花費最少努力產出最大價值的那個選項才會被實踐。我們的動機就是做容易的事。

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至關重要。你真正想要的並非習慣本身,而是習慣帶來的結果,因此若讓好習慣更加方便執行,就更有可能貫徹。"讓行動輕而易舉"背後的概念並非叫你"只做"容易的事,而是要你盡可能讓"長期下來會有回報的事"這個行動變得不費力。

試著強化自身動機來堅守一項困難的習慣,要花很多力氣,而且會增加生活壓力。減少與習慣相關的阻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環境設計"。能夠融入生活動線的習慣比較容易養成;要是健身房在上下班的路上,就比較容易去健身,因為順路停下來不會為本來的生活方式增添太多阻力;相較之下,如果健身房不在動線上,會變成"特地"去健身。

減法的加乘效用:找出並移除消耗時間與精力的阻力,就能用更少力氣成就更多。看看最容易讓人養成習慣的產品,這些商品或服務最擅長的就是減少生活中的小阻力或麻煩。其核心概念就是"創造出一個讓正確的事情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減少與好習慣相關的阻力,增加與壞習慣相關的麻煩。

今日閱讀:原子習慣 (四) 精通習慣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啟動是你在計畫、制訂策略與學習,這些都是好事,但無法產出結果。行動則是可以產出結果的那種行為。為了想寫的文章構思了二十個想法,那是啟動;實際坐下來寫一篇文章,那是行動。啟動有時是有用的,但其本身永遠無法創造結果。無論跟私人健身教練討論多少次,你的身材永遠不會變好,只有健身這個行動才能讓你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如果啟動無法帶來結果,我們為何要這麼做? 有時是因為我們確實需要事先計畫或學更多東西,但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啟動能讓我們感覺有所進展,卻不必冒失敗的風險。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迴避批評的高手,因為失敗或被公開批判讓人難受,我們便傾向避免可能發生這種狀況的情境。這就是一直處於啟動狀態,卻從不採取行動的最大原因:你想要延後失敗

啟動狀態讓你覺得自己有在做事,但實際上只是準備要做事而已。當準備成了一種拖延,就必須做出改變,不能只想計畫,要的是實行。想要精通一項習慣,關鍵是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透過不斷重複,一個行為漸漸變得自動化。重複一個行為越多次,大腦的結構越會為了更有效率地執行那個行為而改變。神經學家將此稱為"長期增強作用",意指大腦裡的神經元因為近期的行為模式而增強連結,每一次重複都強化了細胞間的信號傳遞,神經連結變得緊密。

每次重複一個行為,你就活化了跟那個習慣有關的神經迴路,這代表光是重複執行就是養成新習慣的關鍵步驟之一。要養成一個習慣,就必須去實踐;而讓實踐發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行動輕而易舉。最有效的學習形式是實行,而非計畫。

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原子習慣』讓習慣有吸引力

這章節提到的「誘惑捆綁」,我幾年前看到這本書時就用在自己身上,這個實驗非常成功,我把每天踩心肺交叉機的時間跟看 YouTube Netflix 綁定在一起, 這幾年下來已經養成每天運動的好習慣,然後也戒掉空閒時間追劇或看電視的壞習慣。

想到要看影片、就得去運動,久而久之這兩者在我的腦中就變成同義詞,不運動、不給看。

另一個我這幾年努力想做到的習慣就是每天「寫作」,從以前我就很愛看書,大多是小說、漫畫以及散文之類,但沒有培養寫日記的習慣,所以我一直呈現輸入多、輸出少的狀態。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人強調過「寫作」的重要性,又不是要當作家;但在疫情期間,我逐漸發現到寫作的好處,因為在寫的過程中,會整理自己的思緒,把腦中所想到的、有感觸的事情,有邏輯的記錄下來。

這是一個訓練思維的好方式,而我也發現,寫著寫著我的部份觀念竟然也慢慢地跟著轉變;因為頻繁地透過書籍跟作者的思維交流,在不知不覺中,這些人就變成我模仿的對象。

於是,這些作者變成我身邊「親近的人」,甚至更進一步地變成「多數的人」或「有力的人」,這種感覺很奇妙。

所以我強烈建議要保持閱讀習慣,並進一步延伸出寫作習慣,這會讓自己透過書籍接觸到世界上不同人的思維模式,而不僅侷限於自己身邊那狹隘的圈子。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如何讓「習慣」變得難以抗拒? 一個機會越有吸引力,形成習慣的可能性越大。

所有習慣共有的生物特徵 → 多巴胺峰值。

借由測量「多巴胺 (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科學家能夠追蹤一份渴望發生的確切時刻。

習慣就是多巴胺驅動的回饋迴路;極度容易養成習慣的行為 → 吸毒、吃垃圾食物、打電動、瀏覽社群媒體,都與較高濃度的多巴胺有關。

多巴胺在動機、學習與記憶、懲罰與厭惡,以及自發行為等許多神經學過程中都扮演核心角色。

大腦不只在你體驗愉悅時分泌多巴胺,預期愉悅時也會。

賭博上癮者的多巴胺峰值出現在下注之前,而非贏錢之後;古柯鹼上癮者在看見那些粉末時多巴胺激增,而非吸食之後。

當你預期某個機會將帶來獎賞,多巴胺濃度就會因期待而升高;當多巴胺增加,行為的動機也隨之提升。

接收獎賞時大腦被啟動的獎賞系統,跟預期獎賞時被啟動的系統是同一個。

期待某個經驗的感覺往往比獲得那個經驗更好。

大腦分配給想要獎賞的神經迴路,遠比分配給喜歡獎賞的要多;欲望是驅動行為的引擎,每個行為都因為行動前的預期而發生。

讓習慣變得更有吸引力,就是對獎賞的預期,此時可以採取「誘惑綑綁」的策略。

誘惑綑綁的方式就是把想要做的事跟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例如把看 Netflix (想要做的事) 跟踩健身自行車 (必須做的事)綁在一起,用「追劇幹掉肥胖」。

設計出真正難以抗拒的習慣是一項困難的任務,但「誘惑綑綁」這個簡單的策略可以讓任何習慣變得比原本更有吸引力。

家人與朋友如何形塑你的習慣?

天才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教育」與「訓練」出來的,透過刻意練習與培養良好的習慣,孩子可以在任何領域成為天才。

在所處文化中被視作常態的習慣,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行為。

社會常規的誘人拉力,我們最早的習慣並非來自「選擇」,而是「模仿」。家人與朋友、教會或學校、本地社群與整個社會把劇本傳給我們,我們就照著演出。

每個文化與群體都有各自的期待與標準,該不該結婚、該何時結婚、該生幾個小孩、該慶祝哪些節日等,這些「社會規範」在很多方面都是引導你日常行為的隱形規則,遵循所處文化的習慣,不假思索及不去質疑。

「隨波逐流」不會讓人覺得有負擔,每個人都想要有歸屬感,如果你成長於一個以西洋棋技巧論功行賞的家庭,下西洋棋似乎是很有吸引力的事。

我們尤其會「模仿」三種群體的習慣:

1. 親近的人 (家人與朋友)

接近程度對行為有強大的影響,我們從周遭的人身上學得習慣,效法父母處理爭端的方式、同儕及同事的行為,家人跟朋友提供某種隱形的同儕壓力,把我們往他們的方向拉過去。

一項研究發現:十一或十二歲時最好的朋友智商越高,你到了十五歲時的智商也會越高,我們會吸收周遭人們的特質與習慣。

要打造更好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作常態的文化之中;當你看到其他人每天都在做,新習慣便顯得可行,所處的文化決定了你對何謂「正常」的期待。

沒有任何事物比「屬於某一族群」的感覺更能支撐動機,這種歸屬感把個人的追求轉化為共同的追求。

能讓新的身份根深柢固,並讓行為持久的,就是「友誼」與「社群」。

2. 多數的人 (族群)。 

人類服從群體規範的內在壓力極大,被接納的獎賞往往大於贏得爭論、顯得聰穎或求得真相的獎賞,大多數時間,我們寧願跟大家一起錯,也不要自己一個人對。

當改變習慣意味著挑戰族群,改變就沒有吸引力;而當改變習慣意味著融入族群,改變就變得很有吸引力了。

3. 有力的人 (有地位與聲望的人)

人都是追求力量、聲望和地位的;我們想要掛上總裁或合夥人的頭銜,我們渴望他人的認可與讚美。

這樣的傾向也許看似虛榮,其實卻是聰明之舉;縱觀歷史,擁有力量與地位的人可以得到較多資源,比較不用擔心生存。

有助於贏得尊敬、認可、讚賞與地位的行為比較吸引我們。

我們希望在健身房裡做到暴力上槓,或是彈出最困難的和弦,或是生下有成就的孩子,因為這些事情能讓我們在群體裡鶴立雞群,融入群體之後,就開始想辦法突出。

我們會模仿自己羨慕的對象,許多日常習慣都來自模仿自己欣賞的人;地位高的人享有其他人的認可、尊敬與讚美。

這也代表,倘若一個行為能讓我們獲得認可、尊敬與讚美,我們就會覺得那個行為很有吸引力。

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原子習慣』讓提示顯而易見

從以前就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自律者」,更嚴格來說是一個有「拖延症候群」的人;但這麼多年下來,慢慢地也了解自己是甚麼樣的人,也努力地移除自己的壞習慣,盡可能地增加好習慣。

疫情以來,我建立最好的習慣,就是保持每天有氧運動至少三十分鐘以上,這對我的人生來說絕對有「長遠的益處」,說不定未來的我會非常感謝自己當初的堅持。

至於「執行意向」,這是我一直以來做事的模式,會說出自己的目標,並告訴身邊比較親近的朋友或親人,這樣我會比較有動機去執行它、屢試不爽。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是沒辦法為自己「打造一個更有紀律的環境」,我的工作、讀書跟娛樂都在同一個地方,所以每次坐下來都要思考現在到底要做哪一個。

一個空間、一個用途,說來簡單、做起來難。

幸好我運動的空間是分開的,好處是只要看到或進入運動的空間,就自然而然地會去運動,至少我先完成一項空間切割了。

依照目前的規劃,下一步有機會切割出來的應該是娛樂的空間,我的工作跟讀書有時候是重疊的,因此空間上要切割也不容易。

我最大的困擾其實就是在不同的狀態下,轉換要花上許多時間,沒辦法上一分鐘還在讀書狀態,下一分鐘就能進入工作狀態或娛樂狀態;倒是運動狀態相對容易轉換,因為是身體在運動,腦袋一時間轉不過來沒關係。

這個轉換時間可長可短,有時會空轉一兩個小時,都還無法進入狀態,時間就這樣浪費掉了;因此我覺得自己不太適合需要快速切換思考狀態的工作。

往好處想,就是一旦進入工作或讀書狀態,可以一直沉浸其中,相對有效率;壞處就是不能一直反覆切換。

偏偏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就是會在一天中不斷地切換工作、娛樂、讀書以及運動模式,這也讓我格外覺得沒有效率。

底下這句話是我讀完這章最大的收穫:「想要讓行為變得穩定且可預測,就需要穩定且可預測的環境。」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在能夠有效建立新習慣之前,必須先掌握現有的習慣。這頗有挑戰性,因為習慣一旦在生活中扎根,多半會變得自動化、無意識。

日本的鐵路系統有套「指差確認」的程序,每個行為細節都會被確認、被指著、被大聲喊出來,這套程序是可有效減少錯誤發生的安全系統,指差確認減少了 85% 的錯誤,並避免了 30% 的事故。

指差確認之所以如此有效,就是因為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列車司機必須眼耳手口並用,所以比較容易在出錯前察覺問題。

一個行為越是自動化,越不會有意識想到它,當我們太習慣一直以來所做的,就不會停下來質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許多失敗都可以歸咎於「缺乏自我覺察」。對自己實際的作為保持意識,保持覺察,是改變習慣的最大挑戰之一。

列出每日習慣的習慣記分卡,並審視每一個行為,並判斷何者為「有效的習慣」。所有的習慣都以某種方式為你效勞 (壞習慣也是),在記分卡中為習慣歸類時,請考量「長遠的益處」

好習慣帶來最終結果是正面的;壞習慣最終結果是負面的。

例如:抽菸或吃止痛藥或許能減輕當下的壓力或疼痛(它就是這樣為你效勞),但長久來看並非健康的習慣。能夠強化你渴望的身份認同的習慣,通常也會是好習慣。

改變惡習的第一步,就是密切注意它們,可以嘗試在生活中執行「指差確認」,大聲說出你打算做的事,以及可能的結果。

開始一個新習慣的方法,也是用「執行意向」,把打算在何時何地執行甚麼事情說出來;對何時何地執行一項新習慣做出確切計畫的人,比較可能真的去執行,而執行意向就是具體的行動計畫。

「習慣堆疊」是執行意向的一種特殊形式,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讓新習慣與目前的習慣配對,提升堅持新習慣的可能性,讓每個行為成為下一個行為的提示。

行為改變的第一條法則,是「讓提示顯而易見」,並為何時何地採取行動做出清楚的計畫,執行意向與習慣堆疊是非常實用的策略。

習慣改變取決於你身處的空間以及眼前的提示,所以要重新設計環境,並讓觸發你想要的習慣的提示更為明顯。這也代表「在新環境中比較容易改變習慣」

為工作、讀書、運動、娛樂隔出不同的空間,一個空間,一個用途

盡量避免把一個習慣的情境跟另一個習慣的情境混在一起。若能堅守這項策略,每個情境都會與一個特定的習慣及思考模式連結在一起,習慣會在這種可預測的環境裡蓬勃發展。

當你坐在工作專用的書桌前,專注力會不請自來;當你處於專為娛樂設計的空間,會比較容易放鬆身心;當睡眠是臥室裡唯一會發生的事,你就會很容易入睡。

想要讓行為變得穩定且可預測,就需要穩定且可預測的環境。

所謂的「自律者」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換言之,他們不常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情境。

最有自制力的,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當你不需要常常動用自制力,就比較容易自我克制。

堅持、恆毅力與意志力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強化這些特質的方式並非祈求自己成為一個更有紀律的人,而是「打造一個更有紀律的環境」

自制力是一種短期策略,不適用於長期。

你也許可以抵抗誘惑一次或兩次,但不太可能每次都讓意志力凌駕欲望。與其在每次想要做正確的事情時都鼓起意志力,不如把能量用來優化所處的環境。

這就是自制力的秘密:讓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現

『原子習慣』為何細微改變會帶來巨大差異?

這本書提到的部份觀念,跟我先前讀到的「匱乏經濟學」有著類似的見解,從心智模型到認知頻寬等。

但「匱乏經濟學」著重在解釋及定義「認知頻寬」及「隧道效應」的成因及其後果,而「原子習慣」比較像教人如何「擴展認知頻寬」,又或者說善用有限的認知頻寬來做更多的事。

以下是原子習慣「基本原理」的重點摘錄: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像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漸進的演化,是一連串微小的勝利與突破,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習慣的四階段模型: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以及從中演化而出的「行為改變四法則」,這是一組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好習慣的簡單規則: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2. 讓習慣有吸引力
3. 讓行動輕而易舉
4. 讓獎賞令人滿足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

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

結果是習慣的「滯後指標」,想要預測自己人生的走向,只要追蹤微小收穫或微小損失的曲線,然後看看你每天的選擇經過十年或二十年會被「複利計算」成什麼。

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會將你餵養給它的東西加乘。

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突破的瞬間往往來自先前的許多行為,那些行為讓潛能逐漸累積,直到足以釋放重大改變。

在你跨越一個關鍵門檻,解鎖新等級的表現之前,習慣往往看起來沒什麼影響。

在任何追尋的前期或中期,常常出現所謂的「失望之谷」 → 你期待有線性進展,但在前幾天、幾週,甚至幾個月,效果都很不顯著,令人感到挫敗,你覺得這樣下去不可能有所進展,然而這正是任何複利過程的標誌: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就我自己的經驗,學習、投資跟體重管理都有類似的情況。

想要造成有意義的差異,你必須維持一個習慣夠久,以突破這個停滯期,作者稱之為「潛伏之力的停滯期」。

所有的大事都源自於微小的開端。

建立系統的目的則是「持續待在比賽裡、別輕易離開」,真正長遠的思考,是不顧目標的思考重點;重點不在於任何單一成就,而在於不斷精煉與持續改善的循環。

到頭來,Progress (進步) 的必要條件,是對 Process (過程)的投入;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不是你的目標,而是你的系統。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身分認同;行為改變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最深的第三層是改變身分認同。

第三層的重點是「改變你的信念」:你的世界觀、你的自我形象、你對自己與他人的評價;你抱持的信念、假設及偏見多半與這個層次有關。

每個習慣不只產生成果,還教導你更重要的事:信任自己;你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完成這些事。 

新的身分認同需要新的證據,這個過程只有簡單的兩步驟:

1. 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焦點永遠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

習慣可以讓你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空間。

所謂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

習慣形成的過程始於試誤。

每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個新的狀況,大腦就必須做個決定:「我該如何回應?」 第一次遇到某個問題,不確定該如何解決,只能嘗試各種做法,看哪種有用。

這段期間,大腦的神經活動非常活躍,你謹慎分析狀況,有意識地做出該如何行動的決定。接收大量的新資訊,並且試圖全部弄懂,大腦忙著學習最有效的行動方案。

所有人類行為背後的回饋迴路:嘗試、失敗、學習,做不一樣的嘗試。透過練習,無用的行為漸漸消逝,有用的行為則被強化,習慣於焉形成;習慣就是環境中反覆出現的問題的可靠解決之道。

當習慣被創造出來,腦中活動的程度便隨之降低。

你學會專注可以帶來成功的提示,把其它雜訊屏除在外;某種意義上,習慣只是對你過去解決問題的步驟的記憶,只要條件對了,就會自動套用相同的解決之道。

大腦記憶過去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更精確地預測甚麼做法在未來有效。

習慣的形成相當有用,因為意識是大腦的瓶頸,它一次只能注意一個問題。為了眼前最重要的任務,大腦總是努力保存你有意識的注意力。

習慣減輕了認知負荷,釋出心智容量,好讓你把注意力分配給其他任務。

這邊可以聯想到「匱乏經濟學」說的認知頻寬,我們可以用習慣來降低認知頻寬的負擔,避免產生隧道效應。

習慣創造了自由,沒能掌握習慣的人往往擁有最少的自由。

少了良好的「財務習慣」,你永遠在操心下一餐的著落;少了良好的「健康習慣」,你會永遠缺乏活力;少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你會一直感覺自己追不上別人。

倘若你總是被迫為簡單的任務做決定 → 何時健身、該去何處寫作、什麼時候繳費,你的自由時間就減少了。

想要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空間,唯一的方法就是簡化生活中的基本事務;當習慣建立起來,搞定生活中的基本事務,你的心智就能自由地聚焦於新的挑戰,掌握下一個問題。

2022年2月13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管他的,走你自己的路! 重點摘錄

現在回頭看從前,或許就是因為當時的我已經跌落人生的谷底,才有辦法選擇跟別人不同的路。

很多人追求高學歷,但很少人努力追求創造出成果,像是刀子磨了不用一樣。學歷和證照不能拿來證明你的實力,因為實力是用成果來證明的。

人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改變是一種可能讓自己陷入不安全處境的行為。只要每天不斷地挑戰新的事情的話,你的獨特性會越來越強,可以當個不被呆板的機器人所取代的人。一百個思考不如一個經驗會讓你的能力有所成長,無經驗者的深思,無法贏過有經驗者的判斷。

如果你的孩子難得說出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覺得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扼殺他們的學習動機!假使你一直幫他們"踩死機會"的話,往後的人生他們可是會無法自己一個人獨自去面對和做決定喔!

不能把態度變專業的人,就只是一直當作興趣做而已。過度謙虛不是專業的表現。

很多人走的路,不但競爭激烈,也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路。我只想走自己選擇的路。

要珍惜那些突如其來的緣份,因為它們常常帶來新的點子、新的資訊及新的案子。如果一直把自己困在某個熟悉的地方,一直不去接觸新的人,其實就是放棄讓自己成長的機會。隨著你付出的努力和時間不同,人生的條件也會跟著改變。

大人應該從小孩身上學習更多東西,因為他們有停不下來的好奇心、不畏懼別人眼光的行動力、一心只為自己好的生活態度,還有用力跌倒又站起來的姿態,以及對自己慾望很誠實的樣子。大人也應該要為了讓小朋友想聽你說的話,而付出努力。

因為很多人輕易就放棄,所以繼續努力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很多人不願意面對現實,所以勇敢的人看起來很特別。不要聽沒做過的人給你的建議,當你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夢想,一堆人卻給了你各種"不行"的理由。但你要知道,他們說的是自己"為什麼不行",跟你沒有關係。而且如果他們沒有做過相貫的事情的話,他們說的話就一點聽的價值都沒有。

讚美一下失敗的自己,不要做出跟昨天一樣的失敗。勇於嘗試失敗的你,是個不斷向前進的人,沒有時間回頭去看別人。

不要要求別人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大人們先實現夢想再說。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是沒有夢想的一代;但是我想到一件事情,為什麼只有年輕人需要夢想呢?我覺得大人也要有很多夢想才對!大人們也都是從小孩子開始,慢慢長成又高又壯的大人,照理說,大人們都應該有更多的夢想,然後積極去追求實現才對。沒有實現夢想的你不會覺得不甘心嗎?當大人沒有為了夢想而努力,反而跟小孩說:"你要有夢想",就太不負責任了。已經長大的大人們,別再找藉口了!如果我不實現自己的夢想的話,不會對自己的小孩說你要擁有夢想。

學歷不能代表你,是你的言語、態度、想法和人生目標,造就了現在的你;學習不限場所,它是一種不管到了幾歲,都可以讓你持續成長的生活方式。

學習是讓人享受、渴望、迷戀和追求的本能;想做的事,現在就全力以赴去做,或許會覺得很辛苦。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當你再回頭看看過去的自己,那種感覺叫做成長。

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好的學習是可以在人生競技場上使用的戰鬥武器。所以,我們站在台上的人,一定要好好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年輕人拿著武器回去。如果身為師長不認真面對的話,學校只會變成孩子路過的地方。

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2022年1月貨櫃奇航

最近陸續揭露元月的營收,貨櫃三雄均年增月增,長榮單月營收突破560億元,後續應該有望看到600億以上的水準;陽明持續月增且連續兩個月站穩350億元;萬海則上演大驚奇,2021年最後兩個月的營收不如預期後,2022年元月開出326億的驚人數字,月增近40%,不管是散戶還是分析師,應該事先都無法預知有這麼好的營收數字吧! 

今年證交所要求資本額一百億以上的公司,需在3/15前公布2021年的全年獲利,這也間接縮短了投資人的空窗期,可以趁早啟動除權息行情。對於貨櫃三雄來說,好的開局再加上高股利護體,就看今年能否看到主升段,突破去年的高點,這才是需要密切關注的一點。

雖然尚未知道各公司的股利政策,但期望三者的股利政策如下:

長榮:現金股利 25 元

萬海:現金股利 20 ~ 25 元 + 股票股利 1 元

陽明:現金股利 30 元

以今年的預期獲利狀況 (長榮:EPS 65元、萬海:EPS 60元、陽明 EPS 60元),對於貨櫃三雄今年股價目標價,參考航海王回測數據後提出的至少 6 倍本益比:

長榮:390 元

萬海:420 ~ 540 元 (基於前十年有九年穩定獲利及發放股利,本益比上調為7~9倍)

陽明:360 元


以今年的股利發放為基礎,假設市場預期股利殖利率為7%,股價會往漲至:

長榮:358 元

萬海:500 ~ 571 元

陽明:428 元


以 2022年底預估股價淨值比 2 倍來看,股價表現:

長榮:200 元

萬海:200 元

陽明:180 元

以上數字,就等今年中,各公司宣布股利政策後,再回頭來確認是否符合預期。

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富國的糖衣』重點摘錄 (下)

委託人與代理人間有根本的資訊落差,舉例來說當受雇的經理人宣稱已全力以赴,把績效不佳的原因全推到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時,委託人很難證明他在說謊。

委託人難以控管代理人行為的情況被稱為「委託人-代理人問題 (principal-agent problem)」,造成的成本稱為「代理人成本」,亦即因不良管理致使獲利縮減。

如果民營企業是由受雇的經理人經營,而眾多持股者各自只有一小部份股權,公司就會跟國營事業面臨同樣的問題。

雇用的經理人除了盡本分外,並沒有任何更努力的誘因 (委託人-代理人問題),而小股東也沒有足夠的誘因監督自己雇用的經理人 (搭便車問題)。

資本市場本質上就是偏好「短期獲利」,而非需長期醞釀且高風險的大型專案。

若資本市場過於謹慎,不願資助具有潛力的方案,經濟學者稱之為「資本市場失靈」。

歷史的軌跡歷歷可數,偽造並不是現代亞州國家發明的。

回溯歷史知識,今天所有的富裕國家,過去都曾經任意侵犯其他國家的專利、商標,以及版權。

士「借用」德國的化學發明,德國「借用」英國的商標,而美國則是「借用」英國人的版權,這些國家都沒有支付今天宣稱的「公正的」補償。

經濟發展的基礎是獲得更多更有生產力的知識;國際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越強大,落後國家更難獲得新知識。

在創造知識的獎勵過程中,提供一些最低程度的保護可能有其必要,略為加強保護的話,所帶來的好處或許還是比成本多一些,可是如果保護太多,卻可能付出更多代價,最終反而損害經濟。

要找出平衡點,一方面鼓勵人們創造新知識,另一方面也得保證專利壟斷的成本不會超過新知識帶來的好處。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削弱過度流行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縮短保護期、建立原創性門檻,以及簡化強制性許可和平行輸入。

劍橋經濟學家凱恩斯指出,對個體合理的情況,對整體經濟來說可能不合理。

舉例來說,在經濟低潮時,企業會發現產品的市場需求度降低,而勞工面臨大幅裁員和減薪。

審慎的作法是,私人企業和勞工減少自己的開銷,可是如果所有的經濟人都減少支出,大家面臨的困境會更形嚴竣,連帶的結果是市場總需求更低,反而有更多人面臨破產和失業。

政府在經濟低潮時,反而應該增加支出,用來抵銷私人企業和勞工減少支出的趨勢;在經濟好轉時,政府應該減少支出且增加稅收,如此可避免供不應求的情況。

推行「低通貨膨脹」的政策會降低人們的就業前景和工資,減少大多數人在未來的所得。

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會減少投資,而低投資會降低經濟成長和工作機會。

政府預算需要收支平衡,但應該是在一個景氣循環週期後達成,而不是一年一年去算,重要的是在一個商業週期後,政府作為私營部門行為的平衡力量,在經濟衰退期間參與赤字支出,在經濟復甦期間產生預算盈餘。

國際結算銀行的適足率,要求銀行的貸款變化基礎一致。

有鑒於構成銀行資本基礎的資產價格在經濟情況良好時會上漲,經濟狀況不佳時會下跌,也就是說銀行的資本基礎會隨著經濟周期而成長和收縮。

在通貨膨脹時,銀行因資產價格上漲而擴大,此時銀行就能增加貸款,這個現象會使經濟潮過熱;在經濟低迷時期,資產價格下跌,銀行的資本基礎縮小,迫使銀行收回貸款,反過來拉低了經濟的步伐。

培養投資能力需要短期的犧牲,卻不能因此而不做,我們常見一些人為了長期累積能力而付出短期的犧牲。

犧牲現在、改善未來,這正是美國人在十九世紀拒絕實施「自由貿易原則」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六歲兒子送去學校,而不要他從小就工作謀生的理由。

提升能力的投資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獲得成果,豐田汽車接受了三十多年的保護和補貼,才能在國際汽車市場上具備競爭力,而且還是在市場的低端,花了六十年才成為世界最佳汽車製造廠之一。

「自由貿易」要求窮國的企業在獲得新能力之前,就要立刻和更先進的外國生產者競爭,因而導致窮國公司的毀滅。

寬鬆的外國投資政策允許佔優勢的外國公司生產者競爭,從長遠來看,將會限制當地企業蓄積競爭能力的範圍。

歷史一再顯示,基本上富國和窮國最重要的區別是製造能力的高低,製造能力高的地方,生產力也高,製造業生產力的成長速度 (雖然並非總是) 比農業或服務業快得多。

高生產力服務的需求主要來自製造公司,如果沒有強大的製造部門,不可能發展出高生產力的服務,沒有國家單靠服務業就可以變得富裕。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大年初五轉眼即到!

一轉眼,年假剩下一天,後天就要開工了。每次過年都不覺得是在放假,反而是有滿滿的任務要完成,從除夕圍爐到初一拜拜、初二回老婆娘家,然後再返回台北等開工等等不變的行程。

今年因為疫情緣故,開車下去中部,去程塞,回程更塞,一趟車開了快五小時,也不過是從台中開回台北,真是太暈了! 以後還是搭高鐵比較輕鬆。這幾天真的冷,冷到身體都不太想動,但吃飯還是得吃,剛才去吃了小火鍋當晚餐,熱呼呼的火鍋卻因為溫差太大讓我的頭有點不舒服,希望早日回溫。

今年依舊去台灣彩券刮刮樂,試了下手氣,好玩為主,今年的手氣比往年好一些,雖然最後還是以小賠收場,但刮了很多張,過程還是很有趣,也同時滿足了過年的趣味。

這幾天有好多應該做的事,都沒有積極處理,本來想要好好看完的幾本書,現在連翻都還沒翻開,以後真的要好好評估連假能做的事,別太樂觀結果甚麼事都做不了。希望接下來幾天能把書債給還完,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並寫下心得感想。

2022年2月1日 星期二

虎年行大運!

好快又來到農曆新年,昨天的除夕夜難得沒繼續下雨,回舊家吃完團圓飯後,就去外公外婆家聚會,然後老規矩,到大伯母家跟堂姐堂姐夫們練瘋話,這個傳統已經多久了呢?至少也十幾年了吧!今年有了新的嘗試,跟餐廳訂年菜,讓我媽不用準備這麼多菜,也減少後續吃不完的困擾,看來未來幾年應該會逐步將一些事情外包出去,類似打掃、準備飯菜等。

大年初一,一大早起來就是往舊家集合,出發去各大廟宇拜拜,除了有走春的意味,也是保佑未來一年都平安喜樂,這個習慣應該也是延續十幾年或二十年以上,目前還持續進行下去。過年的年節氣氛已經越來越淡薄,但長年以來累積的習慣還是保留著,年復一年照做。

明天年初二,快樂回老婆娘家,希望可以好好休息幾天,否則過年坦白說比上班日還累,難怪現在年輕人越來越討厭過年,因為是種精神與肉體上的折磨吧!過完年後,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繼續期待今年的奇蹟之旅,看會有甚麼好事發生。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