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的「商業模式」為何。

舉例來說,中油加油站可以選人工加油跟自助加油,人工加油比較貴、但可以累積點數跟人工服務,累積的點數可以用來兌換中油自己品牌的一些產品,從這個角度切入,去思考它們是怎麼設計這個「商業模式」的。

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信用卡優惠」,不管是現金回饋、市區停車、或是機場接送服務等,都是在原本的「交易結構」中,不斷地增加「利益相關者」,用以提高持卡人刷卡的「附加價值」、增加持卡人的「黏著度」。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要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1. 先把自己和客戶擺在「交易結構」裡面;

因為客戶是終端,是最終付錢給你的人;先找到你的客戶,找對你的客戶。

有些產業,對於客戶的理解有誤;舉例來說,某些做 B (公司) 端生意的人,經常會把代理商當成客戶,但這是不對的,代理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消費者最終買產品付錢,消費者才是客戶,比如,教育機構。

很多教育機構,以為客戶是小孩、其實不是,小孩只是用戶、是使用產品的人;家長才是客戶,才是最終付錢的人。

寵物產業也是,寵物是用戶、是使用產品和體驗的對象;寵物的主人才是客戶,是最終付錢的人。

先找到客戶,看看客戶有什麼需求;把自己和最終付錢的客戶先擺進交易結構中。


2. 拉入更多的「利益相關者」;

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光靠你自己可能不夠。

股東、員工、供應商、物流、廣告等,這些都是「利益相關者」,把更多的「利益相關者」拉進來,擺進這個「交易結構」裡。


3. 思考這些「利益相關者」都要什麼,把他們連起來;

把視角拉遠一點,仔細觀察與思考這些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他們想要什麼?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而交易的本質是「利益交換」;彼此之間,能夠交換什麼利益和價值?

進而思考在哪個交易環節的效率可以再提升一些? 然後,把這些利益相關者連起來,形成新的價值網路。


當我們回頭討論「商業模式創新」的經典案例 UberAirbnb 時,就能明白它們的成功是因為設計了新的交易結構,提升了效率。

其關鍵因素在於:原本買家和賣家找到彼此的成本太高了,也很難互相信任,當信任成本過高時,交易效率就會低落。

UberAirbnb 的平臺上,買家和賣家都能更快更好地交易;然後,它們作為平臺,收取交易費、廣告費等其他費用。

所以,即使 UberAirbnb 幾乎不擁有產品,也可以靠純粹的商業模式創新,獲得成功。

很多時候,你看到一家公司的成功,遠看是「行銷」、近看是「產品」,用放大鏡看才知道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創新,從來都是降維打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北海道自駕八日遊 (一) 札幌的夜晚

這次的旅行我們採取怎麼舒服怎麼來的模式,飛機中午才飛、回程也是晚上起飛,一切都以能夠睡飽再出門為宗旨。 由於預約了機場接送再加上環宇商務中心的尊榮通關,我們早上就晃晃悠悠地直到九點才把行李準備好,然後等車來接。 幸好天氣不錯,不然拖著大包小包也挺麻煩的,唯一錯估的是我們時間還是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