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成為自由人 - 名句摘錄

自由的另一面是自律自重

成為自己的第一步是自由,這意味著自己有選擇權,包含工作的自由人生的自由旅行的自由

學習的有沒有用,並不在表相,大多數時候是思考能力的訓練

技術及資訊的革新日新月異,那麼在我們中年、甚至更年輕時,如何能為某件事是否"有用"下定論? 以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所做的設限,會有多窄化?

人的價值並不是被一份工作所定義,一生不該為這份"有出路的工作"而活

工作和學習本來就是辛苦的,不辛苦的工作是你本來就會的事,只是原地踏步。辛苦也未必等於痛苦,深刻的辛苦才會帶來深刻的快樂

此刻的輕鬆,很可能是未來的侷限;學習和累積是一生的事

沒興趣源自於無知,凡事不感興趣、喪失求知熱情的孩子,長大後就會成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的大人

你的標準就是你的個人帳戶資產,不要得過且過

人生帳戶的本金就是"信任",信任的基礎是真誠,不要說自己都不相信的話,要以行動證明,要把對方的在意當成自己的在意

過程及結果要確實如你所承諾的那樣,才會成為你的信任資本之累積。

不知道才有探索的價值

工作是要去嘗試原本不會做的事

不要等待機會,要自己創造機會

工作者的價值是自己創造的

不論抵達前做過多少準備,你都不會知道全部的答案。只有在爬上山頂的過程中,才能得到抵達山頂所需的進步

一個擅於溝通的人,一定是個有同理心的人。把對方的時間當作是自己的時間,對方的付出當作是自己的付出

自由不是一條安全的路。如果害怕承擔,就不能抱怨缺少自由;如果選擇自由,就要有面對壓力的決心

好好結束也是一種成功

問題的問法,會決定你找答案的方向

設定目標是為了享受過程。設定一個讓自己能享受過程的目標,那才是"目標"該有的意義

"為什麼"大於"做什麼"

廣義的學習應包含一個人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學習不應框限在短視及功利的層面

人人稱羨的路未必是最好的路

"不知道"不是問題,"沒興趣"才是危機

你無法只感謝人生中的順境

武俠小說中,如果主角境遇一直都很順利,讀者不免替他擔心,接下來一定會遭逢重大挫敗,因為人生不會只有順境

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不買房當房東 - 包租也是一種創業,卻不是越大越好

作者離開大公司後,確定自己不喜歡被捆綁在組織裡的生活方式,管理 800 名員工一點都不酷,是被 800 名員工管理者。所以作者是以 "一人公司" 為目標前進。

舊屋改造與出租管理需要發揮作者在職場時的各種技能,只是離開職場後將各項技能進行整合發揮,因此從事包租對作者來說,也是一種 "創業" 的過程。

作者認為創業的形式多元,不必拘泥於把公司做大、聘僱員工,才叫做創業,只要憑著專業技能可以不依託在任何組織形式下,仍為自己帶來收入,就是創業。他也認同 "小,是我故意的" 這本書所提倡的觀念,有許多的行業不一定需要追求擴張才能賺錢,甚至可以說是有意識地 "控制規模才能賺錢"。有很多企業看起來規模很大,事實上卻並不賺錢,包租就是其一

從一開始就要重視 "獲利能力",第一間公寓就要開始賺錢,任何一間不具備帶來正向現金流能力的公寓,都應該斷尾求生。經歷過上海公司組織快速變大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作者現在堅持用 "小而美" 的經營方式來確保穩健而踏實的盈利。

二房東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在企業組織上班,無法掌握辛勤付出所換來的金錢報酬一定對等,但是一人創業,直接面對消費者,市場會給你在金錢回報上最真確的反饋,付出與收穫成正相關,這是一人創業獨有的成就感

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薪資為何凍漲?

台灣的中小企業,早期賺「風險財」,只要願意冒險,抓住機會就可以賺錢,因此當時中小企業林立;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敢搏一把的人,收益遠大於上班族。

1990 年前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進入賺「資本財」的階段,如果在賺「風險財」時累積一定資產,就有足夠的資本投入,進行量產,獲取規模經濟的利益,中小企業也因此大型化。

從這時開始,台灣從「勞力密集」往「資本密集」轉型,多用機器、少用人力,勞動報酬率的成長漸漸跟不上資本報酬率的成長,導致經濟數據成長,但員工薪資中位數凍漲的情況發生。

當「資本財」越來越難賺時,也就是資本報酬遞減的時候,企業就面臨成長的瓶頸,這時候砸錢蓋工廠已經沒有意義,只會使價格下跌,獲利不會成長。

因此,在 2000 年前後,許多台灣企業在這時候移轉生產基地到國外 (主要是中國大陸),尋求第二春,或是乾脆收攤退休,當時台灣整體經濟也碰到成長的天花板。

本來薪資就凍漲了,再加上產業外移、雪上加霜,當時台灣正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如果產業轉型沒成功,可能就一直被困在原地不動、甚至衰退。

也是在 2000 年前後,美國爆發了網路泡沫破裂,衝擊到以出口為主的台灣科技產業,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當時迎來台灣股市與房市的重挫,從這也可佐證當時的經濟情況。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台灣產業開始主動或被動的轉型,這時仰賴的就是「知識經濟」的轉型升級;知識的取得、投入和運用,則必須靠管理,因此企業開始賺「管理財」

知識經濟的管理,涉及跨領域知識的整合,因為跨領域知識的整合最可能促成創新;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如果是成為被需要的「知識型工作者」,薪資報酬就會跟隨著經濟成長而顯著成長。

如果是沒有跟上產業升級的受薪階級,薪資就有可能繼續凍漲。

2022 年的經濟數據看來,台灣產業在這二十年間已經轉型成功,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成為已開發國家;但薪資中位數的成長依舊緩慢,這表示只有少數人從這波轉型中受益,多數人還是無感。

用白話來下個結論,那就是現在敢搏、敢拼已經沒有顯著效用,僅有資本可能用處也不大,受薪階級或創業家都必須往「知識經濟」靠攏,才能吃到產業升級的甜頭。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從所得分配的轉變,可以勾勒出經濟發展過程的重要面貌。

為什麼經濟看似年年有成長,但很多上班族卻無感,薪資也沒有跟著調整? 

1990 年之前,員工的所得分配比例較高,但在 1990 後,台灣的產業型態慢慢從勞力密集走向資本密集,多用機器、少用人力。當機器設備增多、員工減少,留下的部份員工可能可以領到更高薪資,但人數並不夠多。

1990 年所得分配給員工的比重,賺 100 元的 GDP 50 元給員工,現在只剩下 46 元。反觀資本的折舊,早期只佔 10%,現在已經達到 16%

工資和折舊這兩個數字的消長,也反映了台灣產業結構的轉變。

政府的稅收也從 1990 年的 10%,到現在只有 6%;反觀老闆和股東的所得分配比例從不到 30% 到現在超過 32%

從所得分配的轉變來看,早期是員工多、稅收多,現在是機器折舊多、老闆與股東拿更多;因此儘管經濟年年有成長,很多上班族的薪水不一定跟著調漲。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GDP 告訴你的三件事

我們經常在新聞上聽到今年的 GDP 成長率是多少,雖然不知道它的具體組成,但也能得知這個指標代表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狀況。

但多數人還是會有所困惑,為什麼 GDP 成長了這麼多,我的薪資所得不但不成長,反而因為物價變貴,實質上是變少了呢?

早期所謂「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回頭去檢視當時人均 GDP 的數字,連現在的一半都不到,那為什麼當時的人會有口袋錢多多,錢很好賺的說法?

腦中有很多的疑問,到底哪個才是事實,又或是我們因為不了解專有名詞,而誤解了甚麼。

本章節用最簡單的方式,讓我們理解 GDP 的組成,後續才有辦法進一步解釋,為什麼多數人的實際感受跟統計數據不一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分析國家經濟實力或預測未來景氣,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幾乎是全球一致的重要經濟指標。

GDP 對於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生活、投資都有直接或間接、短期或長期的影響。

經濟學課本告訴我們,GDP 分成生產面、支出面、所得(分配)面,換句話說 GDP 主要從三個 「誰」 來看: 「誰」賣、「誰」買、賺到的錢分給「誰」。

誰在賣 (生產面)?

農業 2%、工業 35%、服務業 63%;工業中,「資通訊產業佔整體 GDP 17%」、其它非資通訊工業佔 19%;服務業中,批發零售業佔整體 GDP 16%、金融保險業佔整體 GDP 7%。


誰來買 (支出面)? 

花錢買東西不是消費,就是投資,不然就是被國外買走,這就是支出面的三個分類:消費、投資和貿易。

同樣是一台台灣生產的汽車,民眾買回家自用叫 「消費」、台灣企業買去做生意叫「投資」、出口到其它國家就變成貿易中的「出口」

台灣的民間消費佔整體 GDP 49%、政府消費佔 14%,消費合計高達 GDP 的六成以上,由此可看出消費是支撐經濟的主體。

投資約佔 GDP 24%,投資消費和貿易,常對景氣有更明顯的領先效果,因為這一季的投資,會變成後續的出口,再經由分配變成所得,「景氣好不好,通常投資先知道」

從商品及服務淨輸出項來說,台灣出口佔整體 GDP 60%,而進口佔 45%,兩者的差額是 15%,稱為淨出口或貿易餘額


賺到的錢怎麼分配 (所得面)? 

受雇人員報酬佔整體 GDP 46%、營業盈餘(老闆與股東)佔 32%、折舊佔 16%,稅賦支出佔 6%。勞工總人數多,老闆與股東總人數少,分攤下來老闆與股東的利潤還是比較多。

從農業、製造業與服務業不同產業的比重 (生產面),以及消費與投資的佔比 (支出面),還有最後這些錢怎麼分配 (所得面) 給員工、老闆與股東,就可以描繪出台灣的經濟現況

2022年8月10日 星期三

『師父的最後修練』了解賣家賣什麼,買家買什麼

首先是了解,你出售事業,究竟是賣出去了什麼? 答案是「未來的現金流量」。

買方最初想要收購事業的動機,可能是想要提高收益、進入新市場、擊退競爭對手或整併產業;但最後進行分析時,主要是看「長期的現金流量」。

收購者都期待,該事業被收購後,未來的現金流量會比收購之前高;創投業者、私募公司、天使投資人都抱持相同的期待。

如果收購的事業只能提供更少的現金流量,那可能是一筆糟糕的買賣;大家之所以收購事業,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現金,營收、市佔率、綜效又不能拿來花用,只是抽象概念。

收購者常以「稅前、息前、折舊前、攤銷前的利潤 (EBITDA)」來衡量「非科技公司」的價值,因為 EBITDA 的數值可以大略衡量「自由現金流量」。

這可以想成公司每年支付所有營運成本和費用後,尚未納稅、付息,以及扣除折舊和攤銷前的現金量;這個數字比淨利更能反映出事業的營運狀況。

精明的買家會關心目前的「現金流量」,以及未來幾年現金流量的預期成長幅度,然後會判斷上述預測值的可靠程度。

想要提高成交的機率,需要「展示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並降低買家承擔的風險;收購者評估風險時,會仔細檢視公司過去的績效,打造事業所做的一切都會影響出售事業的能力。

「策略型買家」觀點不同,收購者認為購買事業可為他的公司提供目前欠缺的能力,或是打進新市場,或因此併吞一個競爭對手,從而幫他在未來創造更多的現金流量。

策略型買家考慮的不是你公司規模大小或獲利高低,而是專利和商標的實力、既有的顧客關係能否轉移等因素

簡單定義「財務型買家」與「策略型買家」的差異:財務型買家主要指私募股權公司之類的買家,目標是把收購的事業養大,過了三到七年後,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策略型買家是想從策略上強化自己。

財務型買家通常比策略型買家好找,他們用來衡量潛在收購對象的標準也比較一致。

這些買家衡量的標準很重要,當你打造公司時,若是隨時謹記著這些標準,不但將來要出售公司更容易,也可以在過程中讓公司變得更好,因為財務型買家通常是最挑剔、講究的收購者;他們必須對投資人負責,而投資人只在乎其投資組合的財務績效


上述所說的內容,我深有體會,先前在創業之路(七)有提到公司被投資的相關內容,那樣的評估方式就是本書作者所說的「策略型買家」,因此其重點不在「自由現金流量」,而在於能否打進新市場

但說實話,「自由現金流量」重不重要? 答案是不管對甚麼買家來說都非常重要,所以我認為不管是要找「財務型買家」或是「策略型買家」,最根本之道就是先打造公司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量,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讓公司變得更好。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