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了解,你出售事業,究竟是賣出去了什麼? 答案是「未來的現金流量」。
買方最初想要收購事業的動機,可能是想要提高收益、進入新市場、擊退競爭對手或整併產業;但最後進行分析時,主要是看「長期的現金流量」。
收購者都期待,該事業被收購後,未來的現金流量會比收購之前高;創投業者、私募公司、天使投資人都抱持相同的期待。
如果收購的事業只能提供更少的現金流量,那可能是一筆糟糕的買賣;大家之所以收購事業,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現金,營收、市佔率、綜效又不能拿來花用,只是抽象概念。
收購者常以「稅前、息前、折舊前、攤銷前的利潤 (EBITDA)」來衡量「非科技公司」的價值,因為 EBITDA 的數值可以大略衡量「自由現金流量」。
這可以想成公司每年支付所有營運成本和費用後,尚未納稅、付息,以及扣除折舊和攤銷前的現金量;這個數字比淨利更能反映出事業的營運狀況。
精明的買家會關心目前的「現金流量」,以及未來幾年現金流量的預期成長幅度,然後會判斷上述預測值的可靠程度。
想要提高成交的機率,需要「展示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並降低買家承擔的風險;收購者評估風險時,會仔細檢視公司過去的績效,打造事業所做的一切都會影響出售事業的能力。
「策略型買家」觀點不同,收購者認為購買事業可為他的公司提供目前欠缺的能力,或是打進新市場,或因此併吞一個競爭對手,從而幫他在未來創造更多的現金流量。
策略型買家考慮的不是你公司規模大小或獲利高低,而是專利和商標的實力、既有的顧客關係能否轉移等因素。
簡單定義「財務型買家」與「策略型買家」的差異:財務型買家主要指私募股權公司之類的買家,目標是把收購的事業養大,過了三到七年後,再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策略型買家是想從策略上強化自己。
財務型買家通常比策略型買家好找,他們用來衡量潛在收購對象的標準也比較一致。
這些買家衡量的標準很重要,當你打造公司時,若是隨時謹記著這些標準,不但將來要出售公司更容易,也可以在過程中讓公司變得更好,因為財務型買家通常是最挑剔、講究的收購者;他們必須對投資人負責,而投資人只在乎其投資組合的財務績效。
上述所說的內容,我深有體會,先前在創業之路(七)有提到公司被投資的相關內容,那樣的評估方式就是本書作者所說的「策略型買家」,因此其重點不在「自由現金流量」,而在於能否打進新市場。
但說實話,「自由現金流量」重不重要? 答案是不管對甚麼買家來說都非常重要,所以我認為不管是要找「財務型買家」或是「策略型買家」,最根本之道就是先打造公司穩定的自由現金流量,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讓公司變得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