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東大超人氣的人生思考課』獨立思考與創造力的重要性

前幾天看了一本書 「東大超人氣的人生思考課」,雖然還沒完全看完,但也已經引發了我的共鳴。

其實在就讀碩博士的過程中,確實都會認知到研究所以上的訓練跟大學以下的訓練有所差異,而這位東大的教授更是認為大學應該就開始「獨立思考」與「創造力」的訓練,而非只是「執行力」。

如他書中所提到的,當設定一個無人可告知該如何去解的問題,甚至連「發現問題」本身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資料收集與分析時,這其實已經需要獨立思考與作業的能力,在我的觀念中這就是「學術訓練」的重要環節。

但因為台灣的產業結構多以需要執行力強的人才為主,加上在學校時有畢業的壓力,許多學生在做研究時的目標會從挑戰轉變為順利及準時畢業為主體。

就算在讀碩博士班時有經過完整的學術訓練,培養出思考力及創造力,但畢業工作後發現台灣工業界大多需要的是執行力,這時心中應該也會有「那幹嘛在學校浪費這麼多時間的想法。

日本的學者也有觀察到類似的問題並尋找解決之道。台灣確實可以多借鑒日本,因為在產業結構、文化、習慣上有滿多相似的地方,但日本比台灣早發展很多年,它們遇到的狀況是否有好的解決方法可參考,如果不好的地方我們可以怎麼改進。

言歸正傳,會這麼認同是因為我也曾經經歷過那段痛苦的日子,並不是說做研究很痛苦,相反的挖掘問題跟解決問題,讓自己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並在一個論點上有自己的想法,是很讓人雀躍的事。

但痛苦的是,周遭的人並不完全認同,大多數不知道你在做甚麼,甚至覺得就算唸碩博士班,也不過是延續一直以來的學習方式,多唸了幾年書「執行力」也沒有比較強。

或許,多數人更在乎的是,學到了甚麼工具或技術,工作後能否快速上手跟賺錢吧! 有關社會價值觀的問題,太複雜了,我只能繼續要求自己能做一個有獨立思考及創造力的人。

期望台灣在經歷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如同這位東大教授說的,思考力跟創造力的需求會慢慢湧現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