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數位轉型 !

偶然的機會,我從臺大經濟學在職專班的網頁中,看到三篇校友的心得,這也讓我好奇『經濟學』能對「產業發展」有什麼樣的幫助。

臺大經濟系 B77 級校友趙惠仙說:「經濟系的強項就是建構從數據收集、建立模型及量化統計分析等完整的研究分析方法,企業也相當需要這些輔助工具來協助管理者進行決策。」

現任 PChome 露天拍賣總經理的曾薰儀認為:「很多公司空有許多數據,卻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來分析,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料;數據科學語言將會是網路世代工作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語言能力,而且經濟學是開啟這個能力的鑰匙。」

她進一步說明:「許多企業在蒐集數據的時候,往往缺乏分析架構,不知道怎麼整理數據、要用什麼樣的工具方法去分析,臺灣資料科學的系所很稀少,同時跨領域的知識也很重要,產業裡確實是極缺人才。」

臺大經濟系有開設跨領域的「社會研究與資料科學專長學程」,有機會連結產業界跟學界,讓資料科學能在各產業扎根並產生商業價值。

已取得臺大 EMBA 學位的陳俊仲認為:「在沒有系統性地學習經濟學知識以前,對於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相對缺乏有理論基礎的定見;臺大經研所就像是隱藏版的計量分析營,市場上的顯學如數據分析、計量分析、行為經濟學及實驗經濟學,都能在兩年內有系統地學習。」

由上述經研所的校友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資料科學』已經是當前顯學,現在的經濟系也相當重視以實證分析為主的研究方法。

資料科學不僅是在社會研究或網路應用上有顯著效用,在現今各行各業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包含製造業的智慧製造或是零售業的智慧銷售等,都需要大數據分析工具的協助。

該如何從數據收集、建立模型及量化統計分析等資料科學的流程,到協助各產業做數位轉型,則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重點。

『如果人生是一個 ( ),你想填入什麼?』讀後感與心得

記得以前唸書時,就常讀到彭明輝教授的文章,尤其是他的「研究生教戰守則」以及「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做研究寫論文就看研究生教戰守則,彭教授後來也出了兩本專書「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及「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以後有機會再談這兩本書的精華跟我的感想。

這本書的內容比較像是「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這篇文章的延伸,它主要告訴我們:「人生並非要跟別人比較,而是要跟自己比;看自己有沒有持續成長,這點比任何外在的成就都來得更重要。」

我滿贊同他書中所說的:「寧可用百分之七十的力氣去應付功課,再用百分之三十的力氣去準備未來人生所需要的各種能力。

舉例來說,我自己考大學的時候,原本預期會考上當時心中的第一或第二志願;但很奇特的事情發生,在我最後一個考科也是最有把握的考科時,考到一半突然背部抽痛,只能草草把還沒填完的答案卡填完,等到可以提早交卷時,就趕緊交卷離開教室。

但更神奇的事發生了,我一離開教室,活動一下身體,背部的疼痛就消失了,剛才那個完全忍不住的痛,彷彿是老天爺再跟我開玩笑似的;這背痛是我高二時因為打球快攻上籃時被推倒去撞籃球架所引起的,說也奇怪,在治癒後就從來沒發作過,誰知道就在大考時發作。

等到考試成績出來,那科果然考砸了,我自己知道已經無法去前兩個志願;但那時其實沒把這件事看的那麼重,反正我最初的打算就是隨便唸個學校,早點出去工作。

因為心態豁達,再加上當時跟長輩相處有點不愉快,反而因為可以去外地唸書而雀躍,至於第二志願以後的學校,反正都在外地,對我來說沒有甚麼太大的區別。

上大學後,就如同彭教授講的一樣,因為班上的錄取分數落差很大,其實不用花太多心思在課業上,成績就能保持中游以上的水準,也因此讓我的大學生活多了不少樂趣;甚至在專題製作還用上了以前自學的「程式設計」能力,在我那個年代確實很難得。

當時甚至在想,如果上了更好的學校,可能就只能專注在課業上了;但我對這個學科的內容其實不感興趣,勉強自己然後找不到方向的話,最後應該會直接去工作。

「換句話說,在大學的入學考試階段看似虧了,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實則賺到了」;那個背痛應該是上天給予我的祝福,因為又過了二十年,從來沒發作過。

順利升上研究所後,當年沒機會錄取的學校,現在還是回來了,而且帶著更明確的方向跟目標繼續努力。

偏偏在這個階段還是遇到點困難,當時跟隨的指導教授並沒有指導過類似的研究主題與方向,我算是第一個做新方向的研究生,當時有一個碩二學長打先鋒,但死在沙灘上。

指導教授跟碩二學長說:「你如果繼續做這個方向,那我可能幫不了你,如果想準時畢業,可能得換回來我熟悉的領域」,於是我碩二的學長就此投降;當他知道我要走這個新方向時,還叫我要多多保重.....

我大學做專題時是有點相關基礎,但現在回想起來,離學術論文發表其實有段不小的距離,再加上當時已經有了出國唸書的念頭,那就不能亂搞一通;順利畢業並非主要目的,重點是要能達成出國唸書的條件才行。

當時有做了點功課,我大學及研究所的學校在國外應該沒什麼知名度,再加上我也沒有拿書卷獎,唯一能加分的就只有「學術研究能力」;要呈現研究能力,就只能想辦法發表國際的期刊論文,可是我當時的英文程度只能說是悲劇一場,該怎麼循序漸進地滿足條件呢?

於是,我設定了兩個自己的「畢業目標」:1. 用英文寫畢業論文; 2. 發表國際期刊。

這時難題來了,新領域指導教授自己也不太熟,我算學術小白,就算程式實作能力勉強還算可以,等到有點成果要寫論文時,事實上已經接近第二年尾了。

這時擺在我眼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趕緊收尾用中文寫論文,準時畢業,這點我指導教授也認可;二是咬緊牙根趕緊弄出可以投期刊的內容,然後延畢一段時間用英文寫畢業論文。

跟現在的氛圍不同,當時延畢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再說學校並沒有要求碩士班學生投稿國際期刊,我當時已經投稿好幾篇研討會論文了,畢業條件完全沒問題。

因此,當時最大的壓力來自長輩,他們完全無法諒解為什麼我要延畢,甚麼英文論文跟期刊論文,都是藉口。

當時頂住長輩的壓力,大概晚了四個月左右畢業,也順利接上當年度最後一梯的兵役入伍;感謝我碩士班的指導教授,手把手帶著我確認論文草稿,不厭其煩地一頁接著一頁看過去,還有當時學校提供的英文論文寫作的輔導服務,沒有這些協助,我自己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任務。

這個階段最後的結果就是,我順利用英文寫完碩士論文,然後當兵前投稿國際期刊,在還沒退伍時就拿到接受通知,一切都如我所願的完成,但是多花了「四個月」的時間。

現在回頭看,四個月真的沒什麼,我覺得很值得;但在當時真的鬧到天崩地裂,我後來都直接睡實驗室不回家,反正回去也是聽酸言酸語,聽不懂的人就是聽不懂,講什麼都覺得你是在找藉口說夢話。

我自認並非「急功近利」的人,但有時在周圍的環境跟人事物的影響下,就會逼得你不得不妥協。

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並沒有,退伍後就收到國外幾間大學的錄取通知,因為我在當兵時就送申請資料,可是我一退伍就去工作,所以雖然說有準備語言考試,但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就我這種被動的態度,果不其然,第一次考試就槓龜了;坦白說當時確實是有逃避的想法,但這時長輩的壓力又來了,印象中說:「不想唸就不要唸了,還出甚麼國,好好出去工作不就好了。

沒看錯,我家的「教養風格」其實不太容許犯錯,最好是什麼時間點就要做什麼事,不要出錯,如果有延誤或是做不到,那完全是你自身的問題。

之後我指導教授請我回去當研究助理,這樣比較有機會好好準備通過語言考試,我很感謝他「雪中送炭」,畢竟我當時除了自己沮喪外,還要面對長輩無時無刻的精神壓力。

再考了兩次後,總算通過入學門檻,但已經過了入學的時間點,而且我的研究助理工作還有一段時間才結束,因此還是沒能在當年度入學,延了一年才出國攻讀博士班。

雖然是晚了一年出國,但這一年我覺得很有價值,不僅跟大學同學一起去「單車環島」,然後又參加了專題競賽,獲得上市公司的青睞,這也是後續產學合作的開端,細節我有寫在創業的文章中。

忘了說最重要的事,如果不是晚一年出國,現在的老婆應該換人了!

在出國唸書的過程中,我同時面臨選校的抉擇,一間國際排名很高但方向我比較陌生,另一間國際排名稍差但方向我相對熟悉;還好當時有堅持投上期刊,否則就入學後的了解,我的背景應該很難申請上這幾間學校。

我後來選擇排名較差的學校,反正它在台灣也算有點名氣,國際排名也都有百大以內,對我這個本來是名不見經傳的學校的畢業生來說,應該夠了。

抉擇的理由很簡單,跟彭教授以及我先前的思維差異不大,一來國外唸書變數很多,我先想到的是能否順利畢業,這件事非常重要;再來,我在攻博的同時,還要做創業的準備以及跟台灣的產學合作。

因此,我不能找一間超過我本身能力太多的學校,否則要嘛我會畢不了業,要不然就是只能專心讀博,其它所有事都做不了。

如果說碩士班延畢四個月是為了申請國外博士班做準備,那延遲一年出國,就是為之後創業做準備,同時還收穫了很多不同的經驗,一生的回憶。

所以說,我很認同彭教授所說的:「直線不必然是最好的路徑」;只是家人能否認同,就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延遲出國對我來說,也是壓力巨大,同樣是來自長輩無形的「精神壓力」;但仔細想想也能體諒,我是家族中第一個唸博士,也是第一個出國唸書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知道我到底在做甚麼事。

事實上,我的指導教授曾對我說過:「你出國唸書的經歷已經算順利的,沒耽誤到什麼時間」,懂得的人知道中間的難處,不懂的人就只能看結果。

讀博士班的辛苦就先不多說了,那是可以再寫一篇文章的,我要講的還是「準時畢業」這件事。

我送博士論文時,比我自己預期晚了半年,學校表定是三年整就可以送論文,然後口試完最早三年半畢業;如果大概知道博士班狀況的人就懂,表定通常只是表定,能準時才是奇蹟。

看到這邊,應該知道我又要說什麼了,長輩在博士班快滿三年的時候就成天關心,何時能送論文畢業,他們不了解博士班攻讀的過程,但知道早點畢業最重要。

最後一年,我還有去教授推薦的國外公司上班,對我來說是很新鮮也很難得的經驗,當長輩知道後,又臭罵了我一頓,覺得是在浪費時間,為何不專注寫論文早點畢業。

但我想說的是,就算沒去上班也未必能早點畢業阿!

這一路上,我幾乎每個階段都沒有按表定的「準時」完成,算一算大概慢了兩年左右,但如果沒有這些「緩衝時間」,我的人生道路絕對跟現在完全不同。

這是我求學時期的心得:「留點空白給自己,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反倒是我畢業出來創業後,有點「急功近利」,可能是比大多數人更晚出社會,一直想快點證明自己吧! 

失了本心,也忘記留點空白給自己,結果得不償失。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總結我的感想:「人生總是在回顧時才看得懂,卻只能面對著未知往前活。」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當明星產業隨時可能變成夕陽產業時,能倚靠的不是「選對行業壓對寶」,而是持續累積出來的多元能力。

人生是一道複選題,我們都必須兼顧職場、親情、健康與自我實現;如果過分「急功近利」,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從作者同學的故事中體認到,如果事事一帆風順,就不會有那麼深刻的人生見解 →「走錯一步棋,人生徹底改觀,但卻開展出同等精彩的棋局。」

只看表面的人,會誤以他總是在重複:高中考兩次、高一念兩次,大學又考兩次;其實,認真看他的心路歷程,會發現他的人生沒有任何一年是白費的。

人生就是這樣,重要的不是你表面上在做什麼,而是你實質上有沒有在累積自己的「心得」和「實力」。

不同的道路會累積出不同的心得和能力,開展出不同的人生棋局。

直線不必然是最好的路徑」,很多人不惜犧牲一切為三十歲之前的第一桶金拼命,因而錯過了前面三十個年頭的各種樂趣,等到老了才發現賺太多意義,無法挽回已被空負的青春。


蘇格拉底:「小心! 忙碌的人生孕育不出 (有價值的) 東西。」

愛默生:「每當你錯過某一種收穫時,你會得到另一個收穫:每當你成就某件事時,你也錯過成就另一件事的機會。」

台灣人喜歡跟人家比較,看到別人的成就很羨慕,卻不去想想人家為它付出過什麼,以及自己願不願意付出那麼多心血。

也沒去想自己得到了哪些別人沒得到的,是不是非要羨慕別人不可。於是,莫名其妙的忌妒起來,甚至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只看到人家的好,而不去看人家的付出,這種比較一點意義都沒有。

你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為它付出什麼,不可以說只想要得到,而不去認真思索你要為它付出的,否則就無異於妄想或空想。

「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不可強也。」人要有自知之明,何苦把自己塞進不適合自己的人生?


大量的「閱讀」與「思考」才能增加思想的廣度與厚度,也才能扎下厚實的分析與「批判性思考」的底子。

「社會科學」相關的閱讀與討論,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社會現象,幫助自己擺脫對現實的恐懼與焦慮。

人的收穫剛好等於他的付出;我們的人生所得截然不同,最重要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有不同的抉擇,而是因為我們付出心血在迥然不同的領域裡。


邱吉爾:「成功,就是在失敗與失敗之間跌跌撞撞,卻永不失去熱情。」

雨果:「毅力是所有勝利的秘密。」

教育改革的目標應該是隨著社會與產業的變遷,修改教育的內容、教材與教法,讓學生可以學到未來要用的能力。

公司要的是營利,老闆要的是能力。

重要的不是校名,而是你的實力,考試失常並不會奪取你長年累積下來的實力,只要你繼續用功,累積實力,遲早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人不能只想到自己要什麼,而不去想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才不會因為走極端而釀成悲劇。

沒考上台大醫科無所謂,別住進台大醫院最要緊。

寧可預先想好對策,絕不逃避心中擔憂或恐懼的事;如果因為逃避而不去看清楚、想清楚,就會越害怕。

任何事情一旦發生,立刻接受它,並且開始思索「我要如何走出谷底」,而不去問「我為何這麼倒楣」。

如何在已發生事實的基礎上往下走,才可以將災害降到最低,或是最快找到人生的新方向。

一個人如果沒有能力接受失敗和不幸,他的人生將會是非常脆弱的,要懂得跟自己的命運坦然相處而無怨。


年輕時只想先顧好現實,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工作和學業,以為其他一切都可以等晚一點再來處理;等到現實真的被安頓好了,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卻都已成過去,家人也已經習慣於沒有你的人生,你成了「最親密的陌生人」。

再好的友情都經不起時間的磨損,越是疏於聯絡,共同的話題越少;十年沒有聯絡,再相逢時已經恍如隔世,找不到可以持續談下去的話題。

遲來的關愛還可能變成親人的困擾與傷害。

把人生的幸福分成三大來源:

1. 來自學業和工作上的成就。

2. 來自跟朋友、家人相處所獲得的快樂。

3. 來自追求自我實現所獲得的滿足。

但面對真實人生時,我們卻經常忽略應該要給自己和家人、朋友的時間,把所有時間都押在一個項目上。

這是「面子問題」,所有人都看得到外在的成就,但另外兩個項目的快樂和滿足別人卻看不到。

因此,大家容易羨慕成就高而寂寞、乏味的人,卻看不起幸福而成就較低的人。

在這種壓力下,如果害怕被人看不起,就會把時間押在能看的到的地方。

不同的「選擇」導向不同的收穫,而你只有在走過以後才會知道實際的收穫。


齊克果說:「人生總是回顧的時候才看得懂,卻只能面對著未知往前活。」

製造業創新的原動力已經從「技術」導向轉為「使用者需求」導向,理工學院應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同理心的培養。

在網路時代裡,最重要的不是狹隘而精確的知識,而是跨領域搜尋、閱讀、分析、批判、整合、活用以及創新的能力。

許多年輕人被升學競爭培養出「謹小慎微、唯恐犯錯」的個性,甚至被淹沒在沒必要的「過度練習」和記憶裡,使得教育變成扼殺創意的禍首。

當產業結構與職場競爭模式都已改變,知識取得的管道和應用模式也都不同時,需要的是全新的學習目標與態度,以及全新的生涯發展觀念。

人生就是冒險,試過才知滋味;生涯規劃的困難,就是在面對不可知的未來進行抉擇。

賈伯斯說:「人生要勇於冒險,你無法預知生命中點點滴滴的際遇,將來會如何串在一起;唯有走過之後,你才會知道要如何串連它們。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零零碎碎累積起來的經驗與能力,將來總是有辦法把它們串接在一起。」

只要勇敢的憑直覺去探索、學習,歷練多了,興趣就會越來越廣,也可以培養出擅長的能力。

如果患得患失,只想「選對跑道,省十年冤枉路」,反而可能因此畏首畏尾不敢嘗試,以至於只有狹隘的能力和興趣。


康德:「沒有理論相伴的經驗是盲目的,而沒有經驗基礎的理論則只是智性的遊戲。」

濟慈:「任何事都要等你親身經歷後才會是真實的。」

「學習」是要找到知識跟真實世界的連結,讓我們有能力活用知識來解決社會上的問題。

理工學院訓練出來的人,會不自覺站在「專家」的優越位置,把消費者當作不懂專業技術的小孩,所以在開發產品時從沒想問過消費者的意見。

理工人最習慣的思考模式是:「我們能給消費者什麼服務?」或「我們如何在技術上打敗競爭對手?」

要轉換思維,去想:「消費者需要什麼?」,以及「我們的產品會讓消費者感受到哪些不便?」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一個人表現在外的智慧和能力,都是他過去長年積累的成果。

因為一時失常或際遇乖逆而陷入困境時,這些能力並不會消失;只要不放棄,繼續累積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就一定會走出谷底,再現你的實力,並且得到應得的成果。

在每一次抉擇尋找最短的路徑,而不去管自己累積出什麼樣的實力,又忽略了什麼樣的能力,這些都是人生中的潛在風險。

為了考上名校,往往落入「過度熟練的陷阱」,浪費許多時間在重複早已擁有的知識能力;這樣的學習過程容易培養出謹小慎微的個性,這恰好是「創業」的最大殺手。

在網路社會中,重要的不是一個人大腦裡記住的知識,而是你使用網路資訊的能力;因此,你需要的不是精確而狹隘的知識,或者過度熟練的解題技巧;

你需要的是寬廣而模糊的背景知識,網路搜尋資訊、分析資訊正確性與品質、綜合與彙整資訊,以及靈活應用資訊的能力,讓你有能力駕馭圖書館和網路上寬廣的知識與資訊

上大學最重要的是要有主動學習的意願、自修的能力、突破閱讀與理解瓶頸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拼名校,不如拼續航力。

你真正可以帶向下一個人生階段的部份,只有內在的實力:「那些你自己知道,別人卻往往看不見的東西」。

升學很重要,但過分極端就會變成浪費、甚至傷害。

如果你拼盡百分之百的力氣考上一所學校,未來你將必須拼盡百分之百的力氣才能跟上班上同學,因而沒有時間培養未來所需要的其他能力。

作者寧可用百分之七十的力氣去應付功課,再用百分之三十的力氣去準備未來人生所需要的各種能力。

一所適合孩子成長的學校,就是有些同學能力比他好,有些能力比他差,很多同學能力跟他差不多,但是大家來自截然不同的「社會背景」與「社會階層」。

每位同學都能以他獨特的敏感度和社會背景來刺激其它同學,增廣大家對社會的認識,彼此切磋、砥礪與啟發。

如果只看得到表面上的成就,卻看不到自己內在的成長,聽不到自己內心的聲音與渴望,就很難有機會活出自己,也難獲得內心真正的喜悅。

外在的成就不等於一個人的實力。

自信,是因為看得見自己的成長與收穫。

作者每一年的生日回顧,都很怕自己只是在重複前一年的生活,而毫無成長

人生最重要的收穫,不是任何外在的成果,而是那一股奮鬥不懈,堅持到底的精神。

人活著,不能完全不顧食衣住行,不得不跟現實妥協;但是人活著,也不能連最後的一點理想都放棄。

人生,就是要花費在最可貴的事物上;你不會為了全世界的財富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但絕大多數人卻把一生所有的精力用來換取有限的財富。

金錢、權力與名氣的好處,靠本能就能知道、體會;但心靈的喜悅和滿足卻必須學習過後才能感受與體會。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連假尾巴的福隆之旅

適逢連假的最後一天,在老婆強烈的要求下,得趁著好天氣出門走走。

每次遇到這個時候,大腦就會當機,完全不知道該去哪裡比較好? 連假期間到處都是人,然後台北又很容易塞車,想到就頭痛。

尤其前一天剛打完球,身體正是疲憊的時候,但連假都不出門好像也說不過去。

於是,拜 Google  大神指點迷津,參考下面網頁來選擇想去的景點:


後來決定去車程較近,期待值也比較高的「星巴克福隆觀海門市」,想說去那邊看看海,還可以躲在星巴克裡面吹冷氣,拿本書當一下「文青」,多爽。

靠 Google 導航避開了車潮多的路線,我們開車輕鬆的抵達目的地,一看不得了,怎麼福隆海水浴場前面都是滿滿的人跟車阿?

這下連車要停到哪去都成問題,幸好靈機一動,跟著前車轉轉繞繞,竟然跑到一個租自行車的地方,停車免費但要跟他們租自行車才行。

我想著找不到地方停車,天氣又熱,騎自行車應該比較省力又涼吧,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邊租車並不是去海水浴場玩的,而是去另外一個景點「舊草嶺自行車道」,這邊有一個很長的舊隧道可以騎車。

誤打誤撞下,我們先從自行車開始今天的旅程,騎到隧道口時才發現已經一堆遊客在這邊拍照了,原來它也是熱門景點阿!


隧道裡面越騎越冷,我們只知道大約騎 2 公里多就會出去,但完全不知道出口是甚麼樣貌。


因為未知,所以感覺時間過的比較漫長,等到我們騎到了出口時,才發現這是另一個天地:





不止可以近距離看到大海,還可以遠望龜山島,感謝今天的好天氣,讓這風景看起來如此美麗。

當眼前出現的景色超乎預期時,心中就會湧現滿足感,尤其是這種不在行程規劃內,但又帶給我們美好體驗的時刻。

很特別的是,這邊竟然有一間「文青咖啡館」,要不是我們後續還有規劃,真想要在這邊看海喝咖啡,裝裝文青阿!


後來仔細看了一下,我們騎過來的這邊是隧道南口,福隆火車站那邊才是隧道北口。




跟老婆說好,下次再來要租電動自行車,直上「舊草嶺環狀線」,然後再到剛才講的咖啡廳裝裝文青,多美好的休閒時光阿!



歸還自行車後,我們徒步前往「福隆海水浴場」,因為今天的目的地「星巴克福隆觀海門市」在裡面。

途中,我們先經過了「福隆車站」,今天的天氣太好了,導致人潮爆滿,讓我彷彿來到墾丁一樣。


仔細看,福隆其實還有滿多景點沒有去的,這或許也可以當成未來旅遊的參考。


離車站走路約五分鐘,我們終於來到今天的目的地:



在門市裡,吹著涼爽的冷氣往外看:


現在外面太熱了,星巴克裡擠進滿滿的人潮,看來我想當文青的美夢,得要非假日時過來才有可能實現了。

好不容易搶到位置,舒服地吃飽喝足後,看著太陽沒這麼大,才到外面拍照,留下今天到此一遊的足跡:




隨著海水浴場的離園廣播響起,我們步行離開了這個海灘,心滿意足的返家! 

今天是一個輕鬆,但又帶點小驚喜的旅行,趁著連假的尾巴,我們見識了台灣東北角之美;感謝這個好天氣,微風讓我們騎乘自行車時感到愉悅,開闊的海岸線令人心胸寬闊,有藍天、白雲、海灘,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東風是啥? 是比基尼還是我們純真的心,見仁見智!

從『做筆記才是看懂書的關鍵』學閱讀

今天 Youtube 推薦給我一個實用的影片內容:「做筆記才是看懂書的關鍵 | Notion 知識管理與閱讀筆記 」,正好是我目前所需要的,影片不長,但收穫滿滿。

從以前的「閱讀第一階段」,慢慢地發展到如今的「閱讀第四階段」,仔細回想似乎沒有在學校裡面,系統性學過該怎麼『閱讀』這件事。

在我當學生時,上課很討厭做筆記,雖然熱愛閱讀課外書,但也從來沒做過筆記;現在想想,可能是因為字寫太醜,導致我壓根就沒考慮過要寫筆記這件事。

為什麼會把責任推給字寫太醜呢? 因為後期可以用電腦打字輔助寫筆記後,我在讀論文時都會有習慣寫摘要跟心得,這對我在碩博士班進行文獻回顧時幫助很大。

現在更不用說,如果閱讀不做筆記,我看完一本書大概不用幾天就忘光了,更別提還要應用書中的觀念做些甚麼事;作者提到六天會忘掉 75% 的資訊,我自己應該是會忘掉 95% 吧!

自從有寫部落格的習慣後,我確實會想辦法把輸入變輸出,轉「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這大概是我畢業後的一大進步。

很可惜年紀一大把才掌握到箇中精髓,但寫著寫著,前幾個月又遇到一個難題,當讀過的書有關聯性時,我很難快速地把不同本書的重點摘要,以及我自己的感想連結起來。

目前我整理心得摘要的方式,還是以單本書為主體,因此要跨不同本書,就得自己手動操作;但腦袋有時就是連接不起來。

這問題先前也是在腦中一閃而過,甚至我都還說不出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只是隱隱約約覺得哪邊不對勁。

當今天看到「閱讀的第五階段」,原來我想要做的是 Slip-Box 筆記系統阿.........

之前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導入 Notion 做為我的筆記工具,但如果沒有新的需求,很懶得改變現狀,去學新的工具軟體。

這種筆記軟體,每過幾年就會流行一套新的,誰知道學了之後它能撐多久?

但以我目前寫閱讀筆記的方式,確實很難做到 Slip-Box 筆記系統,這是否代表該行動了呢?

至於作者所提到寫筆記對於「閱讀」的幫助,以及寫作本身的好處等,這些我都認同;只要是有從事自媒體工作的人,幾乎都有同樣的觀念。

不過我覺得可以再更進一步,延伸到「費曼學習法」,因為需要教人,所以自己的「主動學習」動機更強,效率也更高。

然後,要怎麼透過「Slip-Box 筆記系統」撰寫「論文文獻回顧」,改天應該來試試看,然後再寫篇使用心得才對,真正用過才有發言權嘛!


以下為影片重點摘要:

改變「閱讀」的關鍵,做筆記!

人的大腦資訊記憶狀況,看完後的第一小時忘掉約 56% 的資訊、看完後的第一天忘掉約 66% 的資訊、看完後的第六天忘掉約 75% 的資訊。

少了複習或檢視的話,「短期記憶」很難變成「長期記憶」。

根據「遺忘曲線」,要重複才會記得。

一直在輸出,沒有東西輸入的時候,會變的很沒有「創意」。


閱讀模板:設計幾個簡單的問題,需要回答。

1. 用三段話來形容這本書在寫什麼。

2. 這本書為我帶來什麼改變?

3. 三個我最喜歡的句子。


光是要回答問題,就可以把「閱讀」的狀態「從被動化為主動」。


閱讀的歷程:

1. 看書:有手抄筆記也不會回頭去看。

2. 畫線:看書還是比較被動,畫完的線也不太回頭看。

3. 集中管理系統:統整所有畫過的線,使用數位筆記,如 Notion,需要邊看書邊做摘要。缺點是匯出來的重點還是一堆沒有整理過的內容。

4. 讀書筆記 +心得:「閱讀筆記」方式,必須更「主動閱讀」,並非只是記錄下來,還要用自己的方式換句話說,要創造屬於自己的話。

「重點整理」就是一個必須要把內容消化,才可以產出的過程。一邊延伸思考作者的內容跟自己生活與經驗的關聯。

5. 建立 Slip-Box,良好的筆記系統:

*容易紀錄
*好查詢
*夠簡單,能重複執行
*創造筆記間的連結
*能找到筆記出處


「寫作」的過程,是讓你可以去思考、學習、外化,然後產生新的想法的過程。

寫作是幫助思考的根基。

寫作如同 Slip-Box 建立,不是線性的過程,新論述不是從白紙開始,而是「既有筆記的新連結」。

Literature Notes 可以對資訊重點、連結都更敏銳。

「閱讀」就是一個最有系統,可以去瞭解作者知識跟經驗的方法

「跨領域」廣泛的閱讀是非常有趣的狀態。

面對事情可以有比較多不同面向的思考。

對於生活的看法、廣度或是保有好奇心,都是閱讀的主要原因。

學習讀書筆記背後的設計哲學跟方法。

體會到閱讀跟自己生活與經驗中產生的關聯。

閱讀,重點是要獲取可以實際運用在生活裡的知識。

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景氣預測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該怎麼調整自己的節奏,並持續朝正確方向前進呢?

景氣預測就如同天氣預測一般,讓我們能夠自己判斷何時該快步向前,何時該慢下腳步準備撐傘。

「預測」並非每次都準確,只是提供一個可能性,讓我們可以提前做準備,避開風險並掌握機會。

年紀越大,越發現經濟學的有趣之處,特別是現在還加入了心理學的元素,探討行為經濟學的應用場景,這樣做反而更貼近現實面。

邁入中年,我們的時間需要分配給家人、朋友、健康、自我實現、職涯發展及財富累積上面,哪邊分配多一些,另外的部份就會少一些;專注力在哪裡,成就就會在那裡。

外在光鮮亮麗的成就表現,或許是犧牲很多看不見的地方所成就的,這就是「取捨」的學問。

當我們遇到人生中重大的判斷時,能否運用經濟學的思維來幫助自己?

這也是我近年來不斷閱讀經濟學相關書籍的原因之一,雖然離登堂入室還很遙遠,但在某些問題上確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非只是困在表面的結論而已。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預測」是對於未來「風險與機會」的必要評估。

很多公司會在每年下半年就會規劃明年的營業計劃,有些大型企業甚至會規劃未來五年目標,它們的參考依據正是「經濟預測」。

企業思考發展一個新產品,或是要繼續擴大原有業務,判斷基準就是明年的經濟好不好? 若公司的目標市場不在台灣,則需要知道目標市場所在國家的經濟好不好。

「經濟預測」並非只是象牙塔中的學術理論,而是可以真正幫助企業與個人掌握將來發展的重要工具。

經濟預測因為涉及人心和社會層面的問題,比較複雜;「社會科學」很難用一個模型去衡量,而且通常時間越長,準確度越低。

沒有絕對準確的「景氣預測」,但知道遠比不知道好。

身為上班族,則要了解公司的主要業務項目是屬於投資、消費還是貿易? 例如汽車業務人員,可能跟國際貿易關係較小,但跟台灣的消費與投資就有關係。

在思考未來營運規劃時,就可以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基準,分析當中不同結構的消長,做為大方向的參考。

注意: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不是發生在可控制環境下反覆驗證的實驗,各種變項無法嚴格控制,彼此還會互相牽動影響。

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扭轉貧富不均』人力資本

這本書的重點摘要放在我的待辦事項清單已久,卻遲遲沒有開始的念頭,主因就是這個題材太硬了,牽涉到多個學科以及不同的切入觀點,因此我害怕自己無法駕馭類似的主題。

但今天又再次看到幾年前寫的部分摘要時,下定決心要先做一部分再說,現在無法理解不代表以後也不行,能吃透多少是多少。

從一般人的觀念來說,用『國富論』中的說法去詮釋「人力資本」,是相對容易接受的;當我們做出減少勞動並付出時間的決定時,應該是預期自己日後能夠賺取更多錢,或是擁有更多機會。

換句話說,投資自己、必有所得。

但台灣目前的狀況真是這樣嗎? 有多少人在投資「高等教育」後,真能獲得相對應的報酬呢? 

或許醫學或理工科系的學生會持正面看法,但拿同樣問題詢問其它科系的學生,就未必全然同意。

先不提太抽象的問題,就只要先問問自己,是否對這一路上「投資自己」感到滿意? 

如果是,那恭喜你一早就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如果否,那就要更進一步釐清原因為何?

人可以糊塗一時,但不能糊塗一輩子。

找出屬於自己的「夢想」,雖說夢想不能當飯吃,但它卻是我們最重要的精神糧食。 


本章節重點摘要:

並非所有經濟成果的差異都是不公平的不均。

有些人基於某些極為合情合理的理由賺到更多錢,比方說「拉長工作時間」、「從事不討喜的工作」或「承擔更多責任」。

以「勞動所得差異」來說,最重要的理由是有些人做了投資,接受教育訓練,就能從事需要較高技能的職業。

用這類「人力資本」來解釋薪資工資的差異,由來以久。

在『國富論』中,亞當‧史密斯清楚聲明這一點:「人為了接受教育,而承擔減少勞動或付出時間的代價,一定是期待能賺得高於平均水準的薪資,足以支付他所有的教育成本,再加上至少相當於等值資本能賺得的一般利潤。」 

前述提出受過大學教育者可拿較高薪水的理由,便解釋為何「差異不必然是不公平」。

投資「人力資本」、接受更高教育的員工,賺到的報酬有可能高於或低於「資本利潤」的報酬。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國際業務與產業結構

想知道哪個國家適合投資,就要先了解該國的經濟成長與經濟結構,這是把「總體經濟學」的知識應用在實務上的表現。

在台灣,因為「金融」、「教育」及「醫療」這種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受到政府限制,尤其是教育及醫療被視為社會福利的一環而非產業發展,因此相關產業的從業者的發展也會受限。

但換個角度想,這種接近「社會主義」的做法,也讓低所得的民眾可以負擔一定品質的「教育」與「醫療」,也算是政府的德政之一。

在某些國家中,人民並無「高等教育」及「全民健保」的保障,自己投入多少資源才能換得相對應的服務品質,事實上才是常態。

只是說,當政府提供給人民的社會福利,是來自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壓搾時,這種情況還能維持多久就不得而知。

舉例來說,台灣政府為了讓想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可以去讀書,教育部年年管制學雜費的調漲,連私校要調漲都要經過教育部同意,而非遵循市場機制。

在高通膨的現在,公私立大學的學費竟然比私立幼稚園還低,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高等教育應不應該如此廉價,有待商榷!

日前,終於看到政府明年要調漲軍公教薪資,還特別大幅調升大學教授的研究費,這本來算是好事,但該薪資的調漲全由政府補貼,用全體人民的納稅錢買單,而非由實際使用者付費,這個政策是否有經過討論,令人懷疑。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醫療產業上,當政府因為健保費用支出太高而刪減部份費用時,是否會影響到相關從業者? 

不先檢討整體請領的流程及規範是否合理,一昧地從源頭做總量管制,最後只會讓優秀的從業人員離開,以及民眾的整體醫療品質下降而已。

不確定台灣會不會跟英國一樣,技術好的醫生都轉成私人醫生,沒錢的人只能乖乖排 NHS,到最後變成「有錢醫活,沒錢等死」的窘境。

我們都希望用可以負擔的價格,獲取高品質的服務。但不管在哪個行業,一旦發生不合理的低價時,那肯定是有人受到壓搾;政府看似良善的管制,卻間接壓搾部分人民的勞動價值,是非對錯值得好好探討。

近期可以看到日本企業大舉進軍台灣的「零售流通業」,像是「三井」的暢貨中心或是百貨公司,再加上商務酒店的設置;這代表它們已經認可台灣的國民所得及消費能力,可以大力發展餐飲及觀光服務業。

企業用腳投票,當台灣有潛在的投資價值時,外資就會主動尋求機會,從早期的製造業到現今的服務業,日本跟台灣有很深的淵源。

希望未來台灣的餐飲服務業,也可以從中學到它們的經營訣竅,別只是傻傻地讓日商把錢賺走。


本章重點摘要:

在規劃國際行銷或國際業務時,可以先從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和「經濟結構」開始。

先了解屬於哪一種經濟型態,再規劃出合適的行銷方式。

從「行銷領域」的研究可得知,隨著國民所得增加,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不同,就會有不同形態的新通路興起。

當國民所得達 1,000 美元時,會先出現超市,接下來是百貨公司、便利商店、大賣場等,再接下來就是暢貨中心 (Outlet)。

國民所得必須高到一定程度後,才會發展出這樣的通路。

了解每個國家的國民所得與產業結構,在規劃產品銷售與業務方向時,比較有跡可循。

「總體經濟」和個別業務之間其實存在著密切關係。

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發展機會,可能有些國家現在是零售業發展的大好機會,有些則適合製造業。

在投資前,不妨先從 GDP 看這個國家的發展程度。

製造業常往勞動成本低的地方移動,服務業則選擇所得成長快的國家布局,從不同產業與工作者的佔比變化,就可以看出「下一個商機」在哪裡。

這幾年因為中美貿易戰,讓工業開始回流,因此台灣的工業比重應該會重新上升。

通常工業發展到某個階段後,比重會降低,因為工業的生產環境不是一般人所喜歡的。

在台灣,服務業受到比較多的限制,除了零售業與餐飲觀光產業比較自由外,包含銀行、證券與保險在內的「金融服務業」,就受到很多法律與法規的規範,屬於國家特許行業。

另外許多服務業,台灣政府都不是當成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而是以社會福利視之。

例如「教育產業」,在台灣並非一個賺錢產業,都需要靠政府進行補貼,但在英美澳等國家,教育是它們非常重要的服務業產出,也使得它們的教育產業蓬勃發展。

再來就是「醫療產業」,在某些國家是屬於可以賺錢的產業,一般民眾的基本醫療由健保來補助,但如果希望得到品質更好的醫療服務,有些人會願意付更多錢。

因此,教育、醫療或金融業,都是服務業中有更好發展空間的產業,不單純是賺錢,也有機會成為人才與科技創新的舞台。

但是,台灣政府還是希望以「製造業」為主,關注的是如何外銷產品賺錢回來分配,因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關係,現在賺的錢有許多都留在海外,對台灣經濟的貢獻也不如以往多。

對台灣來說,服務業不只是先進國家比重最高的產業,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

創業之路 (五)

上一集介紹了「創業第三年」的順境,以及我的心得與建議;接下來,就讓我們見識「創業第四年」該如何面對逆風吧。

由於「創業第三年」異常的順利,讓我誤判今年也會一樣的好運,在年初時還預測今年業績跟客戶數會超過去年的水準,誰知道......世事難預料阿!

年初,還是接觸很多間客戶,並有新的開發需求不斷湧入,但這些都不是既有產品可以直接銷售變現的,還需要額外投入的研發人力。

公司在這年開始降低對於「接專案」的依賴,改為專注在「新產品的開發」上,因此公司的現金流就高度仰賴既有產品的銷售狀況。

因為去年在產品銷售這部分,繳出不錯的成績單,所以我的心思就放在新產品的開發方向,以及自己的在職進修上面;但是農曆年後,我開始發現有些地方不對勁,公司主要客戶的每月訂單開始同步下滑。

這時才意識到,去年景氣大好,但接下來可能會停滯或是反轉,但公司的整體費用支出參考去年的營收水準,已經大幅上揚,一增一減的情況下,會造成每月都虧損,該怎麼辦?

當年的我,還沒遇過景氣循環所帶來劇烈振盪,誤以為一切都是穩穩地「線性增長」;這就像是一直在游泳池學游泳的人,認為自己已經掌握泳技,就奮然躍入大海,然後才發現大海的可怕之處。

「月月虧損」就如同懸掛在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於是我「改變」原有作風,從原本「授權型/討論型」的管理方式轉變為「指令型」,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將「新產品」變現。

沉重的財務壓力,轉變為團隊內部越來越緊張的氣氛,我當時不懂得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對話,只是一昧地把內心無形的財務壓力,轉變成實質的專案進度緊盯,心中只想著一件事「我該怎麼做才能補足虧損的缺口呢?

嚴格說起來,當時的財務狀況沒有想像中嚴重,但每月虧損所帶來的壓迫感,對於剛創業的人來說是難以抵擋的,只能快速應變,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卻忽略了改變管理方式所帶來的惡劣影響,甚至造成之後的惡性循環。

還記得當時的一位同事跟我說:「我從來沒有像這個時刻這麼痛恨寫程式,我們像是被關在籠子裡的鳥,只能等待主人餵食,看不到外面的天空,也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

但畢竟這是『工作』,抱怨歸抱怨,大家還是得努力把進度往前推進,只是「工作的主動性」已經沒了,剩下的只是「被動」的接受催促以及訓斥,然後心不甘情不願的往前走。

那時我甚至還跟一起進修的同學及業師開玩笑說:「我真的不懂怎麼管理團隊,鬧到後院都起火了,然後還救火不力。」

順風時,沒有好好思考公司的團隊管理,總是想說才沒幾個人,大家湊著講一講,各自把工作做好就行了;真心沒有意識到,其實每個人的工作價值觀,以及對公司的期許都不一樣,只是在順風的情況下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我到現在也還在檢討自己,從一開始就採用「授權放任」的管理方式,但又沒有積極監督;在大家已經形成自己的工作習慣後,又突然轉變管理方式,卻也沒有好好溝通,這不是一個好「領導者」的作為。

當時的我主觀認定,公司已經遭遇危機,船都要沉了,大家怎麼還不趕緊努力划槳時,或許別人心中想的是另一回事,但我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後續,我有在內部進行溝通,此時才了解到原來連「創始成員」都有了跟初創時不同的想法;也不知道是我比較天真,還是外在因素對我的影響比較小,我堅持原本的創業動機與初衷,不因順風逆風而有所改變,改變的只會是「人心」。

創業第四年」就在團隊內部氣氛不佳,以及人心惶惶的情況下度過,最後新產品還是有順利變現,雖然成果不如預期,但至少也彌補了部份虧損的缺口。

快速地推出新產品,並立馬在市場上測試及變現,雖然符合精實創業中「最小可行性產品 (MVP)」 的模式,但因為在短時間內進行產品開發迭代,也造成客戶對我們公司產品的穩定性觀感不佳。

畢竟我們是在做工業產品,卻讓客戶覺得是把它們當白老鼠,又想賺它們錢又要他們共同承擔測試的風險。

身為創辦人,在當時我也有著滿腹的無奈,如果不採用這個方式,該如何帶領公司突破逆風的困境呢? 但到頭來,卻造成團隊成員的不諒解,以及客戶的不滿意,這對我來說,才是重重的一擊。

下集將分析「創業第五年」的重大決策,我是怎麼從『在職進修』時得到靈感,想方設法來化解內部的矛盾,並創造新的契機,敬請期待!


心得與建議:

1. 當公司遇到逆風時,會凸顯所有的不穩定因素,所有先前沒考慮過的情況,會一次爆發出來,讓人措手不及;就像『灌籃高手』陵南對決湘北時,田崗教練所說:「湘北的不穩定因素還沒完全顯露出來,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2. 「管理」為何要同時討論「產銷人發財」,就是因為它們之間息息相關;在我的案例中,由於財務上的考量過於樂觀,對於人事的聘用又過於寬鬆,當預期的銷售狀況不佳時,如果不走裁員的手段,那就只能利用既有人力突圍。

又因為團隊先前沒有凝聚足夠的向心力與認同感,導致有分崩離析的可能性發生。

3. 沒有人天生就是「領導者」或「創業家」,都是先扮演那個角色後,從錯誤中學習該怎麼做比較適當,反覆迭代,然後慢慢地才會越來越像所扮演的角色。

如故事中所述,我在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雖然出發點都是為了公司著想,但最終結果卻與我所想的相背離。

如果把公司比喻成一台汽車,領導者就是個司機,要隨時注意前方行車方向、左右後視鏡、後照鏡、油箱的油以及踩油門跟煞車。

要懂得車子要往哪開才能到達目的地,這中間的過程還要注意油箱有沒有油、旁邊跟後方有沒有車以及何時開該踩油門加速、何時該踩煞車減速;但凡少注意任何一項,都可能是車毀人亡或是卡在半路的窘態,最終都無法抵達目的地。

4. 要懂得「溝通」,不要害怕「衝突」,如果因為害怕衝突而不溝通,結果就會跟我一樣悲慘,出發點是良善的,但卻會被認為是故意刁難。

5. 想加入新創團隊的人要做好心理準備,不管是單純當員工又或是成為共同創辦人,不要只往好的一面想,覺得等公司發展起來,自己就可以一飛沖天等等。

要考慮如果公司遭遇逆風時,自己本身能否承受住財務上的壓力,新創公司並沒有辦法像大公司一樣保障員工的薪資及福利,隨時都有可能會倒。

當你在新創公司當早期員工,但卻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壓注在這間公司上時,任何風吹草動都將會是「個人/家庭」生活的不穩定因素。

不要高估公司發展的速度,以及自己的風險耐受上限;然後低估景氣的波動以及公司營運的困難度。

6. 懂得辨識甚麼是「沉沒成本」,當機立斷不要藕斷絲連,人生並不會因為一次選擇失敗就崩潰,只要持續前進都還有無限可能。

『熱血老闆 James 討論去廚師化』所帶來的創業啟發

先前被演算法推薦了這部影片『去廚師化是餐飲業的未來趨勢嗎?』,我對於餐飲業創業很陌生,更多的時候,只是作為一個消費者去評論餐點好不好吃而已。

這集影片主要是先透過「熱血老闆 James」口述創業血淚史,來了解現今中小規模的餐廳該如何生存,然後再討論所謂『去廚師化』的議題。

事實上『去廚師化』的概念並非只在餐飲業發生,各行各業或許都可以參考;底下先列出我看影片時的重點摘要,然後再依據這些重點,闡述在其它產業創業的相關性。


影片重點摘要如下:

1. 做小眾市場

2. 不要 ALL IN

3. 去廚師化,老闆經營品牌,廚師主導技術

4. 做自媒體就是為了要降低溝通跟信任成本


未來的中小型生意真的會越來越吃「創辦人的個人魅力」。

有個人魅力的人不需要成為職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利基市場」。

在投資的世界裡,沒有金主願意為人作嫁,「去個人化」是必然,在任何產業都是如此。

餐飲事業體真的能夠做大,絕對不會是最好吃的,主要是關鍵變數不能掌握在「」的手上,這就看你選擇要做的生意模式為何?

「只要不是靠廚師本身的個性和特色去經營一間店」,應該就是「去廚師化」的一種。

現在的商業要會更多元,以往只要好技術、好口味,現在還需要好行銷及好品牌,還有很多關鍵的數位技術都要會。


個人感想與啟發:

首先,James 怎麼長的有點像「大谷翔平」阿,看來要在影音頻道上露臉,還是要有些個人特色。

我在看這麼長時間的影片時,並沒有感到不耐煩的感覺,這代表裡面談話的內容跟節奏都控制的很好,否則 40 分鐘以上的長影片,現在應該很難有辦法一次看到完。

餐飲業在我的認知中,就是非常辛苦,而且要花費自己大量的時間,卻不一定能建構「護城河」的產業;它的進入門檻相對不高,但要做出差異性卻很難。

James 的創業血淚史也驗證了我以前的想法,他才剛結束這一輪的創業,也點出了幾個創業前後該注意的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1. 做餐飲業跟其它產業的創業很像,一開始都建議從「小眾市場」開始經營起,先找到屬於自己的利基點,設法存活下來,有餘力再慢慢移向主流市場。

2. 真的不要一股腦地就把自己所有身家、精力跟時間搏這一把,當沒有退路時,往往只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壓力;萬一「黑天鵝事件」真的發生時,只會讓自己沒有其他選擇。

3. 做餐飲的靠廚師、做軟體的靠工程師、做工程的靠技師、做銷售的靠業務,很多產業的核心任務及關鍵變數都很仰賴「人」的技術能力與特質,但偏偏這是公司最無法承受的風險之一。

當老闆的人,除非自己就具備核心能力,否則一定要幫公司打造除了技術能力以外的價值,這也必須是老闆自己能夠掌握的部份。

4. 中小型企業的老闆得努力經營自媒體行銷,來打造公司或是個人品牌,這無形中就降低了交易成本跟提高交易效率;舉例來說,痞客邦的「歐飛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成功案例。

思考所謂的「去個人化」這件事很簡單,把自己當成投資人,就會希望這間公司不能因為任何一個人離開就停止運轉,應該要想辦法設計成「所有人都可以被取代」的經營方式。

在商業模式上,當考慮到「可複製性」時就要去除掉「人」的因素,否則很難迅速拓展規模,因為「人」是不可被複製的,但標準作業流程可以。

未來,中小型企業要仰賴創辦人的「品牌經營能力」,而想要擴大經營,則需要更進一步的用「標準作業流程」來取代「人」的重要性。

這集 James 是在講餐飲業創業該注意的相關事項,但我認為除了片中提到的「房東亂漲房租」外,其它所提到的創業心法以及創業情境,都很適合有心想創業的人借鑒。

雖說業種不同,但創業該具備的心態、技能和方法,以及會遭遇到的狀況都大同小異;這也是我邊看影片邊點頭的原因,他口述的遭遇,確實有講到創業者的心坎裡。

現在才慢慢理解以前有位前輩跟我說:「創業者不見得懂這個產業的核心技術,懂當然是最好,但不懂核心技術也能貢獻其他的價值。」

當時,才剛「技術創業」的我,愣是聽不懂這是甚麼意思,不懂「核心技術」是要怎麼在該領域創業?

殊不知,能經營好餐廳的老闆未必是好廚師,而好廚師也未必能把餐廳順利經營下去。

雖說隔行如隔山,但創業本身就是個技能,跟不同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搭配,就應該能在該產業紮根才對。

以前的我不懂,但現在的我漸漸懂了。

2023年6月20日 星期二

『破框能力』先行動後思考

要讓自己別停留在既有的能力範圍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行動」

「先行動後思考」是本書最重要的口號,也是最有用處的解決方案;當我們踏出第一步,有了新的體驗或經歷後,當下或許會感到沒有任何用處,但隨著時間過去,做什麼像什麼,思維也會逐漸往被模仿的角色靠攏。

在我還不懂怎麼當老闆的時候,就跑去創業,現實教會我一個老闆該做哪些事,而且是用最殘酷的方式進行教學。

懵懵懂懂之際,又遞出履歷表去大學兼課,從沒有概念怎麼教課,到可以規劃一整個學期的課程內容。

覺得自己還是工程師思維的時候,選擇在職進修 MBA,然後邊抱怨邊讀完學位,現在滿口商業術語。

還沒來得及學習怎麼被投資的時候,已經找人來評估,於是又是被迫做中學,邊學邊做,燃燒小宇宙完成任務。

等到有了喘息的時間,回顧及反思過往的一切時,原來我已經比當初博士班剛畢業的自己,改變並成長了許多。

或許,我是時候該重新認識一下自己了!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成為優秀領導者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先表現得像一個「領導者」。

「行動」,即改變你的做事方法,改變「外在表現力」能夠改變你是誰,你能做甚麼以及你的價值觀,進而改變你的想法。

舊有的思維是「想成為優秀領導者,就需要學會自省反思」;這些建議只會在「改變」的後期發揮作用,一開始必須先有新的經歷,要不然反思的結果只會停留在過去。

「內在洞察力」是外在表現力的映射,而非創造外在表現力的泉源。

把傳統的「先思考後行動」觀點,翻轉成為「先行動後思考」。

跳出之前的專業領域範圍,不再親自過問所有工作細節,把更多時間用來思考「策略性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路。

改變進行到一定程度,需要開始將改變「內在化」,將所有的經歷聯繫在一起,開始反思這些經歷的意義所在。

以行動為起點,再進行反思,最後就能重新認識自己。


作者實際遇到的問題與改變:

她剛開始認為帶領團隊不是她真正的工作,所以沒有投入足夠時間,又正因為發現努力沒有回報,就更覺得之前所花的時間沒有價值。

當覺得這件事沒有價值,就只會應付工作任務而已;但當透過新的經歷,讓作者的想法發生改變時,她才對新的活動越來越感興趣。

賈伯斯在史丹佛畢業演講中說道「向前展望時,你無法把過去點點滴滴的經歷聯繫在一起,只有在向後回顧時才能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繫。

在你剛開始轉變的時候,可能無法發現過去經歷會對你產生什麼作用。

但它們會讓你的想法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在你反思時讓你明白更多新的東西,然後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產生影響。

你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也會因此而發生改變。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從『持續買進-股魚序』學到的投資理財觀念

股魚在「持續買進」的序言中,提到理財的兩個任務:「認真工作提升所得與儲蓄率」和「認真買、持續買」

為何大家喜歡投機行為大於投資? 主要是因為本金不夠,就算有超高的報酬率,也難以累積足夠的資金。

長期投資『存股』的成長速度太緩慢,要有耐心的人才能看到收成的那一天。

會有耐心存股的人,通常都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例如軍公教或醫生),這樣他們才不會把全部的發財希望和注意力都放在「投資」上面。

當一開始想要存股的人,看到每年緩升的股利,可能還不到自己加薪的水準時,都會忍不住走向短線交易的戰場。

所以投資理財的起手式,還是要回歸到努力工作,想辦法加薪,然後控制費用支出,先存第一桶金,再思考怎麼做投資。

最牢靠的致富之道是增加收入,控制支出,然後投資於生財資產。

股魚說:「個人收入的增長具有高度的價值,在職場上透過職務調整、年資累積或跳槽等方式,都可以讓薪資逐漸成長。」

若要透過投資產生 50 萬的被動收入,大概要有 1,000 萬的投資組合 (報酬率 5% 計算);假設你的年薪剛好有 50 萬的水準,就代表你工作的時間跟技能,相當於是千萬級別的投資組合。

與其連第一桶金都沒有就開始投資,還不如先透過工作讓薪資成長起來,資產累積的效率比單純投資更高。

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

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市場,不管再怎麼努力提升報酬率,也很難有超過薪資的獲利數字。

只有幾十萬的人進行投資,腦袋想的都是 ALL IN,不搏一把怎麼賺大錢? 

換個角度想,就算幾十萬全賠光,再努力工作個一兩年就有機會賺回來,其實整體風險還是可控的,所以心中對於投資本身的「風險控管」也不會太在意。

但有幾千萬資金的人進行投資,如果賠光就不是工作幾年內可以賺回來的;所以想法會轉變成怎麼合理控制投資風險,然後在自己能承受的損失範圍內,獲取滿意的報酬。

舉例來說,2,000 萬的 10% 上下震盪就是 正負 200 萬,這或許已經超過一般人的年薪不少,當想到這邊的時候,可能就會思考該怎麼分散風險,把震盪控制在 5% 內。

同樣道理,2,000 萬的 5% 報酬率,也有 100 萬,相當於一般人的年薪,或許這個金額已經可以接受,因此不需要追逐高報酬但波動較大的投資組合。

不要每次都想抄底,當自己是可以買在最低點的天選之人。

定期投資而且持續留在市場、持續買進累積的部位,獲利不比每次都買在最低點差。

股魚說:投資的簡單致勝之道就是「買指數產品少碰個股、持續買進、有閒錢就投入、越早開始越好」。

上述建議看似容易,執行起來卻很困難,知易行難。

2023年6月18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低風險創業 (終) 指數型成長的案例說明

電子地圖競爭:

在電子地圖領域,NOKIA 跟 Google 曾有過競爭。 NOKIA 斥資 81 億美元收購當時最好的地圖公司 NAVTEQ;Google 則花費 11 億美元收購 Waze。

NAVTEQ 的做法是在街道兩邊埋設大量感測器,來獲取街道即時資訊;Waze 的策略是利用其用戶手機上的 GPS 感測器來獲取交通資訊。

由於手機用戶數量的爆增,兩年內 Waze 的交通資料量就超過 NAVTEQ,四年後更是 NAVTEQ 的十倍以上,但成本卻基本為 0。

NOKIA收購 NAVTEQ 後,還需要生產和埋下更多的感測器;反觀 Google 收購 Waze 後,幾乎沒有支付任何額外成本,就收集了全世界的街道資訊,這才有後來以精準預測著稱的 Google Map。

NOKIA 和 Google 背後就是「線性思維」和「冪次法則」的較量。

NOKIA 先買下一項實際的「資產」,尋求步步為營的發展; Google 藉由用戶智慧型手機的更新,實現跳躍式發展。


飯店品牌平台競爭:

OYO,這個來自印度的經濟型飯店品牌,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將店開至中國 292 個城市,到 2019 年已經增長到 7000 多家,呈現出明顯的指數型增長。

他們使用了「特許經營」、「委託管理」以及「租賃經營」等槓桿模式,整合了印度大量中小型飯店的資源。

手握客房資源後,又跟飯店預約平台合作,為平台帶來了大批的流量,一舉成名。

這個模式的成功希引了軟銀的目光,為 OYO 提供 10億美元的融資,快速切入中國市場。進入中國一年後,OYO 的飯店數量已經超過前五前在印度發展的總和。

OYO 透過運營平台資訊的槓桿,撬動大量閒置的客房資源,提高入住率;OYO 不向飯店收取加盟費,改造成本也很低。

OYO 是共享經濟中一個很好的案例,它最重要的核心資源是資訊、品牌、技術、資料、智慧財產權等。

這些核心資源可以統稱 IP,也是撬動槓桿資源的「支點」。

2023年6月17日 星期六

『破框能力』合理規劃前進的道路

成長或進步是伴隨著「改變」而來,因此我們要先採取「行動」,人為地製造改變的契機,然後才有成長或進步的可能性發生。

當然,要成功地進行「改變」,也是需要技巧的;「進步五階段」中,聰明地先以「只加不減」來降低「改變」對自己的衝擊。

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自己逐漸適應新的方式或角色,而不是突然間直接轉換過去。

這一開始會耗費相當多的精神與時間,畢竟原來該做的事不能丟,還要繼續幫自己加新任務上去。

以我自身為例,在剛開始創業時,就幫自己加入了「兼課老師」的角色,一開始確實非常混亂,但到中後期似乎也慢慢適應。

然後,又不滿足於這項改變,繼續以「學生」的身份進修 MBA;改變初期就如「進步五階段」提到的,有段非常混亂的過程,讓我懷疑這項投資是否有其價值,一度想休學。

當我耐住性子,並修正自己原先的期待與目標後,才逐漸明白這次「改變」所帶來給自己的價值:思考方式與價值觀的變化。

因此,我能理解書中所說的「改變」有多困難;在新的改變發生效用前,舊的思維跟行為模式會一直將你往回拉,如果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堅持下去,那改變就無法成真。

同樣的內心煎熬,也發生在「出國唸書」跟「被上市公司投資」時,這對我來說都是對於現狀做出巨大的改變。

當經歷過無數次的重大改變後,似乎也能漸漸理解書中所說的種種過程,這是必然且有其規律性的發生。

講了這麼多,那我們該害怕改變嗎? 當然不應該,弄清楚該改變什麼、該保持什麼後,要更積極行動、擁抱改變,這樣才有機會離「成長」與「進步」更近一些。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採取新的行動很重要,但在變動初期,我們經常無法扮演好新的角色,不願放棄過去習慣的行為方式。

要透過「行動」才能知道我們學會了什麼是很重要的。

進步五階段:

1. 發現差異

2. 只加不減

3. 混亂迷茫

4. 修正方向

5. 內在化

80% 制定新年計畫的人,都會在二月中旬就放棄;2/3 的節食減肥者,一年內體重又會恢復到原本數值;辦了健身房年卡卻從來沒去過,或是只堅持了一個月。

開始「改變」的最佳方法是「只加不減」:做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練習一些新的行為方式、做一些之前日常工作之外的事,建立一些外部人際關係網路。

很多高成就的人在開始練習一些新技能時,會發現自己比以往要忙很多。

從已經安排好的計畫表中,擠出時間來發展新角色,或參與新活動是非常困難的。

在我們覺得先前做的努力還有「價值」之前,是不會減少做那些事的時間。

在這個過渡時期,我們得繼續完成之前的日常工作,然後堅持做那些「新加入的工作」。

只有當新的工作獲得「足夠回報」讓你堅持下去後,才會減少之前的工作。

當開始改變時,就會進入「混亂迷茫」的階段。在事情變好之前,常會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時期。

個人改變的過程更像是「波浪形的曲線」,有跌入低谷也有達到高峰的時候,是一個曲折的前進過程。

改變的過程之所以如此波折:

1. 在痛苦的時候,自己的「決心」沒辦法支持你繼續完成改變。

2. 身邊的人認為你做不到或堅持不下去,這些「評價」會對你的心態造成很大的影響。

要取得進步需要一項「新的任務」,因為停留在過去的任務中,只會讓你繼續停留在過去的角色,人們對你的期望也只會停留在過去。

在某個時刻,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一下目標,看看這些目標和未來前進的方向是否相符。

我們設定具體的「目標」時,並沒有考慮到新的行為方式是否符合目標的可能性,所以不得不「修正方向」,為自己的職涯發展以及為自己設定一條正確的前進方向。

內在化」是改變必經的一步,它能幫助人們從所知所做,進一步走向認識自己 。

做你應該做的事和做你「內心想做」的事是不一樣的。

要弄懂在進步過程中,所獲得的外在表現力更深層次的含義,需要將其內在化,並進行個人化的自我反思。

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改變」,穩定與改變兩個時期,總是不斷地在生活中交替出現。

「穩定期」通常只能維持七年的時間,但這並不是說七年間我們都不會有任何改變,而是計劃性地逐步增加改變,不會突然打亂任何事情。

「改變期」比「穩定期」要短,通常只會持續三年時間。在這個時期,人們會更常重新思考自己所做的事,還會重新思考自己做這些事的目的是什麼。

「改變期」的任務是研究我們所做出的選擇,探索更多的可能性,種下發展一段新的「穩定期」的種子。

最混亂的「改變期」常發生在四十歲左右 (現代說法是五十歲左右),人到中年或是事業發展到中期時,會更加渴望改變。

改變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弄清楚「該改變什麼」,以及「該保持什麼」。

不管處在什麼階段,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不同的選擇,最終開始進行改變。

「成長」可以透過「工作改變」這種外部改變,或是「思考方式改變」這種內部改變而來。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創業之路 (四)

上一集介紹了「創業第二年」的困境,以及我的心得與建議;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創業第三年」的故事吧。

創業第三年迎來曙光,耕耘已久的產品終於有可觀的營收進帳,同時還有部份專案在執行,讓我一度以為公司就這樣上軌道了,但真的這麼樂觀嗎?

專案雖然也有營收入袋,但心裡總覺得這並非公司營運的方向,因此想方設法快點讓產品有營收,這是我努力的動力之一。

前面有提到努力很久的客戶,終於同意在今年採用我們家的產品,這算是成功 「Design Win」,也就是未來客戶出一套他們的產品,就會跟我們採購一套,我們是搭載在他們的產品上銷售,因此可以據此獲得相對穩定的現金流。

相對於「做專案」,產品銷售的營收或許沒辦法一下子就衝高,但勝在穩定,就像客戶的業務團隊也在幫我們銷售產品。

去年兼課的在職班同學所介紹的客戶,也很快的導入我們的產品;或許是有人介紹的關係,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時提高交易效率。

很快地這個客戶也在年中時就下小量訂單,並在第三季就給出很可觀的量產訂單。

此時,手頭上也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陸續導入我們的產品,這應該是我信心值爆表的閃光時刻。

人總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把自己無限拔高,但事實上呢? 或許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創業第三年時我應該還沒滿 35 歲,有一次在學校兼課時,竟然大言不慚的對學生說:「在我 25 歲時,期許十年後的自己應該是甚麼樣子,就在今天我覺得已經超過當年的期待。」

沒看錯,我 25 歲時對自己的期許,就是完成國外博士班學位、回國創業,然後同時在大學兼課,確實好像都已經做到,但命運之神會一直眷顧著我嗎? 還是它的捉弄在後頭呢?

當公司有相對穩定的營收後,我又動起了一些小心思,開始不滿足於現狀,想要再來一次對自己十年後的期許。

但仔細想想,除了傳統的五子登科外,我還能做些什麼事? 坦白講,當時想不太出來......

這時靈光一閃,突然想起以前大學同學跟我說過:「以後想去唸個 MBA 企管碩士,跨領域學習讓自己有更寬廣的視野」,不確定這是原話還是我自己腦補的,反正想到就努力去實現,於是我又跑去唸「管理碩士學分班」。

現在回頭看,當時的決定似乎很草率,但那時是有反覆查資料,並取得老婆的諒解後,才下定決心去做的。

除了增進自己在管理上的能力對公司也有幫助外,內心深處還是想知道自己十年後應該是甚麼樣貌。

描繪不出的未來,沒有導引,該如何繼續前行?

有時候就是巧合,當我在上管理學分班時,老婆突然看到一個新的在職 MBA 學程很適合我,當時她去幫我聽完說明會後,極力推薦我去進修。

當時,我心想:「這麼巧,同樣是要花時間進修,不如去唸個有學位的,順便拓展一下自己的視野,說不定對公司跟對自己都有幫助。」

一個星期內我準備好資料就送審了,過程非常倉促,卻也順利取得面試資格;面試的第三關我自己都覺得在胡言亂語,抽出來的題目完全不會回答,想不到最後竟然錄取了!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只是我還不知道而已;今日的幸運或許只是日後苦難的補償。

於是,創業第三年,就在公司產品終於開始銷售出去,以及我個人在職進修 MBA 中度過,而危機也在此刻悄悄地到來。

首先,因為公司迎來發展上的契機,我莫名其妙地想擴增人力,又犯了「因人設事」的老毛病,先聘人進來再想該做甚麼事,「不貳過」在我身上完全看不到。

再來,開始調漲本來偏低的薪資,雖然離市場行情還有段距離,但至少比先前高出不少,這也造成公司營運費用的爆增。

同年,因為跟育成中心續約時有所爭執,我們果斷地選擇搬家至外面的商務中心,雖然每個月的租金貴了一些,空間小了一點,但至少整體環境跟服務的品質有所提升。

在此,我想小小抱怨一下,所謂的育成中心在我看來根本是當二房東的姿態,業務上幫不上忙就算了,偶爾還會扯後腿,當時年少氣盛就直接搬辦公室了;現在回頭看,或許很多資源是存在的,只是我不懂如何當支點去做槓桿而已。

整體來說,創業第三年的營運費用又更可怕了,我當時還沈浸在銷售成績不錯的狀態中,對未來非常樂觀,無視於潛在的財務危機。

對我自己來說,雖然薪資調漲了一些,但在職進修 MBA 的學費真的很貴,把我僅剩不多的現金榨乾。

同時身兼「創業」、「兼課」以及「進修」三個任務,時間感覺真不夠用,況且我當時還沒有學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技巧,整個快崩潰。

這時,老婆在旁看得很清楚,跟我說:「有一好沒兩好,人的精力跟時間就這麼多,你必須做出選擇,把優先權低的事情砍掉,否則會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我那時處於聽不進勸告的狀態,現在回頭看確實是什麼事都做不好,但已經沒有後悔藥可以吃了。

創業第三年在忙忙碌碌中結束,看似公司營運上了軌道,個人進修的部份也有了新的開始;但也因為這樣,「創業第四年」的反轉才更令人感慨:「該來的果然躲不掉。」

下集將描述「創業第四年」的困境,以及我當時的反應及後續決定,敬請期待!


心得與建議:

1. 公司在順風時,別「大頭症」,也要思考逆風時的狀況,避免過於樂觀。

2. 公司組織設計的良性發展要「因事設人」,不要「因人設事」,我是一錯再錯。

3. 公司營運上,有關固定費用的增加,要審慎思考。

4. 想創業就用心投入,外務太多也會影響公司進展,或許對個人有益,但應該合理分配時間。

5. 對於經營「公司品牌」要有概念,應該把握時機出擊,而非只是站在原地等待別人的賞識。

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低風險創業 (六) 客戶發展方法與指數級成長引擎

好的產品才有機會經過適當的包裝與推廣後,大放異彩。

如果是過度行銷和推廣,導致消費者對產品過於期待,造成消費者剩餘變成負值,就會怨聲不斷,不僅破壞公司及品牌的形象,也會降低回購率,無法為公司帶來「持續性收入」。

因此,打造自己也願意買單的產品,就至關重要;當自己打從心底喜愛這個產品,才有其推廣及行銷的價值。

同樣的思維也可以轉移到個人身上,當我們思考如何打造「個人品牌」時,也應該讓自身具有被需要的「價值」,能夠實際解決他人的問題,而非只是利用技巧過度包裝,塑造非真實的人設。

如同書中所說,指數型的成長相當迷人,「獨角獸企業」通常就是在形容指數型成長的公司。

但單純運營資訊的網路企業有個特性,那就是大者恆大或說是「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所以會面對相當激烈的競爭,爭不過就是等待滅亡。

當多數人想方設法的壓低「邊際成本」時,有一派人卻是抱持不同思維,利用較高的邊際成本當成護城河,避免被規模較大的公司突擊。

面對書中所闡述的觀點時,可以更進一步思考,如果反著做會怎樣? 當規模無法快速增長,企業能否存活? 指數型成長的背後有何隱憂等。

任何的觀點都有正、反兩面的討論,經由兩邊的深入分析後,或許才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做法,這是我的見解。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創業的成功的第一要素,絕對不是「行銷模式」和「推廣策略」,而是優質的產品。

如果沒有一個特別好、被驗證過的產品,任何推廣行銷手段都是毀滅性打擊。

創業者一定要學會珍惜自己的品牌,因為客戶只會給你一次機會。

新產品都要從零開始慢慢積累自己的客戶,不要過於追求增長的速度。

與其讓十萬個人都說不錯,不如讓一百個人尖叫。

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產品做保障,所有的推廣工具都是負擔,甚至是陷阱,會帶來很大的「系統性風險」。

很多創業者都想盡可能地將產品的相關資訊告訴客戶,卻適得其反;客戶的注意力是最為寶貴的「稀缺資源」。


決定『冪次法則』出現的根本原理是「第一次發展的結果會成為下一次發展的基礎。」

創業組織的「指數型成長」就是冪次法則在創業過程中的具體實現;在投資界則稱為「複利效應」。

要想實現指數型成長,創業者需要盡量降低企業的「邊際成本」,直至為零。

如果一門生意的邊際成本降不下來,那就更適合走工作室路線,而不是企業化運營。

*邊際成本: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購買的產品),所帶來總成本的增量。

舉例來說,顧問公司是一個邊際成本非常高的行業,每獲得一個新客戶,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連為同一個客戶提供二次服務的成本也同樣高昂。


指數型成長組織的共同特徵:只運營資訊。

舉例來說:樊登讀書的產品是各種形式的解讀書摘,包括音訊、影片等形式。不論是給十個人聽還是給十萬人聽,生產花費的時間、人力和物力是一樣的。

基於網路的知識服務,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沒有地理位置和人數的限制。

對代理商來說,最喜歡的產品就是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不需要倉庫,產品不會過期,也沒有物流的支出和麻煩。

傳統的訓練課程模式有場地和聽課效果的限制,老師的時間有限,但每個班的人數都有上限。

學生有上限代表營收有上限,但老師的時間成本卻很高,這也導致邊際成本降不下來。

網路講課能讓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因為網路運營的是資訊,而不是實體課程。


追求指數型成長的道路上,槓桿資源是和邊際成本同樣重要的關鍵。

『線性思維』強調「自己有才是真的有」;冪次法則更看重「槓桿資源」。

即使某些資源是當前不具備的,還是可以想辦法找到一個大家能接受的支點,來撬動市場上的閒置資源。

世界上之所以會出現「共享經濟」,就是因為存在很多未被合理使用的「閒置資源」。


如果能透過網際網路將邊際成本高的傳統行業,變成邊際成本為零的網路產業,那就會誕生指數型組織。

舉例來說:外送平台,透過平台上的大量資訊盈利,媒合餐廳、送餐員跟客戶的資訊,讓邊際成本趨近於零。

人力銀行靠媒合徵才者與求才者的資訊賺錢,或租售屋平台靠媒合購/租屋者與出租/出售者的資訊賺錢。

上述企業的特徵都是它們只運營資訊,主要精力用於維護客戶和商家的平台系統,大幅度地降低邊際成本。

只要想辦法將此特徵帶入傳統產業,將能單獨運營資訊的部份抽取出來,變成網路公司,就有機會以較低的風險實現企業的指數型增長。

任何一個指數型組織最重要的東西都不是實體資源,而是資訊、品牌、技術、資料及智慧財產權等核心資源,統稱為 IP,它就是撬動槓桿資源的秘密所在,也就是所謂的「支點」。


創業要從尋找問題、挖掘秘密、建立反脆弱的商業結構到組建創業團隊、雕琢產品、讓客戶帶來客戶、實現指數型增長等。

創業者要找到當下的關鍵節點進行管控,才不會錯過最關鍵的飛速發展期。

找到關鍵節點,是一個公司能夠出現指數型成長的前提和關鍵。

在創業階段,根本等不到一個萬事俱備的時候。

一個公司裡, CEO 最重要的職責只有一件,就是「成長」。

唯一限制我們的,是我們的想像力。

2023年6月14日 星期三

『破框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路

先前在「網絡定位策略」中也有提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這章更直接說明該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關係。

我們在職場經營的人際關係,這邊稱為「營運關係」;而自己因個人興趣、愛好或學生時期所建立的人際關係則成為「個人關係」。

比較特別的是「戰略關係」,一般來說,戰略關係應該也是從營運關係或個人關係而來,但要怎麼特別去經營這部份,就有點難度。

要突破既有的營運關係或個人關係,擴大自己的人際網路,我覺得不外乎是透過「在職進修」或「參加社團」,而現在也有「線上虛擬社團」可以選擇。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社交圈,要融入不同的圈子並結交朋友,前期都會很辛苦,會有被排斥的感覺,這很正常。

因此,進修或社團就是一個突破口,大家因為有同樣目的而相聚,多了可以討論的話題,讓不同圈子的人彼此有認同感,這樣就有助於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

但請別忘記,經營人際關係的關鍵還是在於「利益互惠」,我們必須具有能提供給別人的價值。

以上是我的見解,當發現自己原地踏步,但又想擴大自己的人際網路時,去進修或是參加登山社、自行車社等社團,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只不過,也別太急功近利,有時候太刻意反而惹人厭煩;踏出第一步,然後適應環境並享受「自我成長」的樂趣,說不定就水到渠成。


本章重點摘要:

良好的人際關係網路是提升「外在表現力」的重要依靠。

人際關係網路可分成三種類型:

1. 營運關係:處理當前的內部事務。

2. 個人關係:提升個人發展空間。

3. 戰略關係:找到新的商業方向,以及股東或夥伴。

營運關係主要是由工作和組織結構決定的,一個良好的營運關係會提供一種「可靠性」,能幫助你完成職能目標和被分派的任務;這關係主要由短期工作需求或是日常任務來決定。

個人關係的組成根據你的個人目標和喜好來決定

良好的個人關係可以帶來志趣相投的朋友,還能提供重要的意見,擴展工作外的職業視野。

戰略關係由能幫助你在未來有競爭力的人和組織構成的,它是未來發展道路上可以幫助你的關係,讓你的創業被投資者看中並購買。

人際關係的原則是「利益互惠」,多元化人際關係的價值不僅在於關係網路中的人能為你做什麼,還在於你能為他們做什麼。

管理者們在努力往上爬的過程中,只關注更高階的人而忽略了與下屬建立關係,低估了下屬的貢獻。

很多管理者都缺乏一種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只能從與同事、上級和下級所建立的「多元化人際關係」中獲得。

「六度分隔理論」原則是指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最多透過五個中間人,你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小圈子」即在圈子內部有著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同圈子之間有著不同的社會準則,持有不同意見

在一個緊密聯繫的圈子中,圈子裡的成員顯然沒辦法提出超出團隊內部世界觀的認識。

當你想突破自己時,家人、朋友或是關係比較好的同事,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儘管他們立意良善,但他們只會限制你,限制了關於你是誰以及你能做什麼的想像。


名詞解釋:

物以類聚:你的聯絡人同質性太高,個個都與你一個樣。

人際網路延遲:你的人際網路還停留在過去,而非面向未來。

回音密室:你的聯繫人內部化,他們彼此也都認識。

鴿籠限制,你的連絡人無法看見你執行不同任務時的行事方式。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低風險創業 (五) 創業團隊

成長的過程主要透過行動、犯錯以及改進這個循環而來,不斷地試誤及改進,才有成長的可能。

別因為害怕犯錯就停下腳步或停止行動,這樣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個好選項,記得聽過某位心理學家說過:「生理影響心理,現代心理學解釋了大多數的心理問題都是由生理影響而來。」

人的情緒反應很多時候是內分泌在起作用,例如睪酮、皮質醇、腦內啡、多巴胺及血清素等,在「腦內的四種快樂物質」一文中,可以看到它們的差異性為何。

情境領導」跟其所搭配的溝通工具,令人恍然大悟,以前做管理工作時的種種缺失。

光是要判斷員工屬於哪種類型就很不簡單,更別提還要快速轉換到適合的溝通工具。

以我的經驗來說,當員工已經在「教練型」的狀態時,如果主管還是以「指令型」的方式對待,那會讓員工的工作意願下滑的非常嚴重。

但管理上的難處就是,當主管不認為員工是「教練型」或是「支援型」的程度,但員工卻自認為自己已經跳脫「指令型」的階段時,那就會產生磨擦,因為雙方對於溝通工具的認知並不一致。

基本上,員工能達到「授權型」的狀態,那都已經是中高階人才,一般基層員工應該很難達到這個層次。

如果員工的工作能力一直沒有提升,但工作意願又下滑的很明顯,可能就說明該名人力不太適合目前的工作內容,可以考慮安排其他出路。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承認自己落後沒關係,因為最重要的事情是成長,是你有沒有每天都在進步。

任何團隊或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改進的過程,不犯錯就不會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各種缺陷,更不知道改進的方向。

創業者需要跟員工和代理商共同承擔錯誤,僅僅允許員工犯錯還不夠,在員工犯錯的時候,你還要跟他共同承擔錯誤帶來的後果。

今天我的狀態很好」或「今天我的狀態不好」,這邊的「狀態」是可以客觀量化的。

透過檢測體內分泌的睪酮和皮質醇的含量,就能測量出今天的狀態如何。

睪酮」含量越高,說明這個人越有勁,它具有維持肌肉強度及品質、維持骨質密度及強度、提神及提升體能等作用,高睪酮能顯著提升自信心與工作動力,勇於冒險。

所謂的「贏家效應」也受睪酮分泌影響,因為它增加了人的自信心和冒險精神,並在正面回饋的循環中,提升再次獲勝的機率。

皮質醇」含量越高,則反映出這個人的壓力越大,一個人最佳的狀態是睪酮高、皮質醇低。

分析一件事情就要分析到生理層面,看完「姿勢決定你是誰」這本書後,就會明白,用各種方式讓睪酮分泌量升高,皮質醇分泌量降低,就能保持上佳的狀態。

反之,大量分泌皮質醇,就會患上抑鬱症,晚上睡不著覺,壓力增大、經常發脾氣,最後就會重病纏身。

快樂是會傳染的,員工的良好服務狀態能夠有效提升客戶的體驗度和滿意度。

終身學習非常重要,創業團隊中的員工需要具備「成長型思維」,但成長也要分階段進行。

創業者需要掌握一套完整的管理方法和溝通工具,以應對不同類型員工的管理需求。

情境領導」將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的標準,分為四大類型員工,以及對他們的不同管理方式:

1. 指令型:剛畢業,工作能力較低,但工作意願較強,這時需要的是指令,最好能明白告訴他「需要去做哪些事情」、「絕對不能做哪些事情」。

2. 教練型:有一定工作經驗,工作能力提升,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也能將安排給他的事情處理妥當。

但由於長期被呼來喝出,工作意願已下降,這時需要的是教練,而非指揮官。教練會根據遇到的具體狀況,提出不同問題。但在這個階段中做決定的依然是教練,而非員工。

3. 支持型:教練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意願,繼續提升他的工作能力。但由於員工還是無法自己做出決定,工作意願只能歸於中等。

再來要做的就是給予大量支援,尊重他的個人能力,進一步提升他的「工作意願」。

4. 授權型:當員工成長到按照他的想法,事情大都能夠圓滿解決時,再來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充份的空間,讓他有機會獨當一面,這就是「授權」,到這時,他已經成長為創業團隊中的骨幹。


情境領導歸納:

指令型:定義下屬的角色和任務,並密切監督他們。制定並宣布決策,所以溝通主要是單向的。

教練型:定義角色和任務,鼓勵並培訓下屬。制定決策,但基於員工提出的多項問題,這種溝通呈現出雙向化特徵。

支持型:尋求下屬的參與和建議,並鼓勵下屬積極思考和分享。

授權型:制定決策和解決問題負全責。設定長期目標後,透過彙報與績效回顧來進行掌控。

 
情境領導要搭配四種溝通工具,分別是:

指令型溝通工具 - 告知
教練型溝通工具 - 討論
支援型溝通工具 - 提問
授權型溝通工具 - 觀察

提問的關鍵,在於你一定要讓對方去尋找答案,無論經歷怎樣的困難,只要他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就會立即提升,因為他能感覺到是自己在控制這件事情。

一旦你給他建議,他馬上就氣餒了,會覺得「又是你在主導」,他的挫敗感會大幅上升,責任心也會隨之減弱。

觀察」也可以叫做「監控」,有授權則必有觀察,即便你再用人不疑,過度的信任也容易壞事。

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摘要與心得 (下)

在這本書的中後段終於講到「萬能寫作法」,這是基於「觀點→案例→總結」為一個寫作單元的方式。

當我自己在整理過往的文章時,發現我無形中也有類似的寫作習慣,是以問題或觀點為出發點,然後提出一個具體案例,再延伸至泛用的狀況,最後才是分析及建議。

當然,每個人的寫作習慣不同,我認為我的文章架構受學術寫作影響很深,導致我連寫一般的感想文都套用進來。

人在兩種時刻會覺得自己很快樂: 1. 覺得自己有成長;2. 正在創作新東西。

在書中有提到,所謂的成長包含「重大的決策」「有價值的交流」以及「有深度的思考」

也就是說,「成長」並不是自己悶著頭就能做到的,通常還需要有外在的事件發生,才有做「決策」的必要。

有價值的交流代表需要和人討論,這就牽涉到「人際關係的經營」,這個問題有機會我們另文詳細討論。

「自律」是一個優良的習慣,當自律碰上計畫或規劃,就應該能順利的往目標前進;它也可以體現在寫日記、記筆記與做排程規劃等方式。

在商業上,重視結果大於過程;在學習上,重視過程大於結果。

每個決定都有其背後的思考及分析邏輯,當我們看到一個事件的發生時,不該只是知道結果為何,更應該進一步了解背後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徹底明白影響「決策」的要素,以及思考的方式,這是我們能夠模仿及學習的方向。

但在商業上,不要說做了些什麼,要說能產出些什麼,投入資源是想要看到成果,而非學習或思考過程。

說到「設定目標」,別盲目地去執行別人設計好的工作,要理解工作內容跟最後目標的關聯性,不然有可能忙碌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設定目標時,要清楚為何目標是這個? 舉例來說,當我們住在屏東,設定導航系統到台北,但我們要清楚為何要去台北,到那邊做什麼,然後才開始開車。

中間的過程會經過哪些平面道路、高速公路,路上有多少坑洞或紅綠燈,其實我們一開始並不清楚。

在開車途中看到坑就閃,看到紅燈就停,看到限速就踩煞車;雖然我們的目標在台北,但也不能忘記腳下的「油門」跟「煞車」,如果不注意眼前的路況,那可能一輩子也到不了台北。

如果我們只盯緊眼前的路況,那可能開著開著就開錯地方了,別忘記裝「導航系統」。

好不容易千辛萬苦開到台北了,這時才發現忘記來台北幹嘛,更窘。

每個人都可以設定自己的目標,但要知道設定這個目標的意義是什麼,然後裝備好導航系統,並專注眼前的路況,努力開車。

有些人可能覺得屏東本地就很美了,只要在家鄉附近開車繞一繞就好;路很熟,連導航都不用,連多少紅綠燈、坑洞都一清二楚,也不用太努力開車,輕鬆自在就達成目標。

但你永遠不知道台北是甚麼樣貌,也不清楚從屏東到台北這一路上有哪些挑戰,雖然不累,但活動範圍永遠都在屏東一個地方。

話說回來,如果真的在屏東爽爽過,去台北幹嘛呢?

選擇的「目標」不同,看到的風景也不同,這中間的所有經歷及花費的精神也都不一樣,但同樣都有達成目標;孰優孰劣則是見仁見智。

但事事無絕對,舉我們年輕時去「單車環島」為例,同學設定那個跟鬼一樣的「爬梨山」路線,現在想起來腿都是軟的。

因為有目標,所以才有那個過程;最後完成環島之旅,目標本身的意義不大,過程才是最美的回憶,至今難忘。

有時候,設定目標並努力達成,就只是為了體驗過程而已。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在大公司裡,一般有兩條成長路線,一條是「管理路線」,另一條是「專家路線」。

建立對自己信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從別人那裡去接受它。

和人的「成長」息息相關的三件事:重大的決策、有價值的交流、有深度的思考,這三件事都可以通過寫作來完善。

如果說寫作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一項能力,那寫日記大概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一項寫作行為。

隨時隨地做筆記的習慣,以及每天做排程的習慣,會讓人受益匪淺。

在「晨間日記的奇蹟」中,作者總結了早上寫日記的很多好處:

1. 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計畫性)

2. 可以準確寫出昨天所發生的事 (效率及忠實)。

3. 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中立性)。

4. 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個人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中斷 (持續性)。

5. 可以將過去寶貴的經驗,運用在當天 (靈活運用性)。

「時間管理」只分配時間,你要學會判斷每天要如何分配自己的精力。

如果你的時間不屬於自己,那「時間管理」根本無從談起。

生物的本能是趨利避害,這是種「自我保護機制」。

可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逃避,只會讓我們停滯不前。

進步 = 痛苦 + 反思 + 行動

鄧甯克魯格心理效應 [ Dunning-Kruger effect],會經歷四個階段: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以上「認知偏差」的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無法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反思,其實是一個不斷「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過程,知道了自己不知道什麼,然後再努力把自己的「不知道」弄得更明白一些。

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內心已有的那個想法行事,並不是你灌輸給他一個想法,他就能夠立即接受的。

其實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很叛逆,不願意接受被強行灌輸的道理。

「承諾與一致性」原理:一個人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

持續行動,通過反思不斷修正自己的行動,只要行動就一定有變化。

萬能寫作法 (觀點 → 案例 → 結論) 後續就是找到更加通用的案例來說明,討論案例應用場景,指的就是這個案例可以用在什麼情境之中。。

很多時候溝通無效,是因為你的輸出模式與別人的接收模式無法匹配。

注重推理思考過程,同時要拿成果說話。

KPI 考核對於提升短期業績有幫助,但卻很容易影響公司長期價值。

短期來看,服務是「看不見」的成本,無法在銷售業績中體現,但這是以犧牲長遠發展為代價的。

寫「週報」的標準至少包括以下三條:

1. 注重思考過程,無論成功經驗還是失敗教訓,都要有思考過程的闡述,並盡可能闡述事實。

2. 要拿成果說話,每週只需寫一至三個核心成果,超過三個以上,代表精力過度分散,不夠專注。

3. 寫一個用戶故事,要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加深對使用者的理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但如果未經深入思考和檢視,很難分辨這次成功是因為「關鍵動作到位」,還是因為「運氣」。

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找到因果關係。

所謂的歸因不過是事後的歸納總結罷了。

歸納法並不能保證我們再一次成功,但推理思考可以讓我們得到啟發。

關注發言人的推理過程,而非其結論。 

人們會分享結論,而非結論背後的「思考邏輯」。

週記是一種「自我溝通」以及「與他人溝通」的方式。

結果導向就是「請告訴我你做成了什麼,而不是你在努力做什麼」。

管理老闆,最基礎的原則就一條: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而不是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管理老闆也是門學問,通過每週總結與老闆定期溝通,是一種非常好的管理老闆的方式,哪怕公司沒有要求,對方能更明確知道你做出了甚麼成績,也知道了你是如何思考的。

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只有「行動」起來,才會逐漸獲得別人的認可。

萬能寫作法的公式只有三個核心元素:

1. 觀點。

2. 案例。

3. 總結。

具備這三個元素的段落組合稱為一個完整的寫作單元;一篇文章就是若干個寫作單元的匯總。

總結並不是一個寫作單元必須具備的元素,只具備觀點和案例也可以成一個寫作單元。但有總結可以讓一個寫作單元更好地收尾。

觀點:可以是作者希望傳遞的一個具有「價值導向」的觀點,也可以是一個作者描述的事實。

案例:故事、資料、邏輯推理與論證的過程,都可以涵蓋到這個要素。

很多人每天很努力,很勤奮,做了很多事情,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

寫作,就是一場對話之旅,與自己對話,與他人對話。

寫作很容易,寫好非常難;若沒有大量的輸入做基礎,就很難結出好果實。

一千字的輸出要有十萬字的輸入。

去思考產出的目標是什麼,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過程中就把學習給完成了。

學習是為了實現最終目標的必經之路。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