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二) 怎麼看待投資的成本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如果你現在打算開一家手搖飲,並考察了一個品牌,根據估算,初始投入成本如下:加盟費 20 萬元,裝修費 50 萬元。

開始營運後,每月可以收入 10 萬元,營運成本 6 萬元,每月淨利潤為 4 萬元。

加盟費的授權期是兩年,裝潢基本上大概可以用兩年,等於兩年的收益是 96 萬元,扣掉加盟費和裝潢費,淨賺 26 萬元。

你覺得這個生意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嗎?

看起來確實是很有吸引力的生意對吧? 一開始投資 70 萬元,兩年後可以賺回 26 萬元,報酬率相當可觀。

當你付出 20 萬元獲得了這個品牌兩年的加盟權,協議兩個月內沒有開設的話,加盟費不予退還。

付完加盟費後,你才知道選好的店面附近即將都更,居民會暫時遷離,這必然會對顧客流量造成影響。

但加盟費都已經支付了,總不至於退出吧! 只能先完成裝潢再做決定。

當裝潢完畢準備開業時,你大致計算了一下,發現顧客流量的減少對銷售的影響超出了預期。

新的估算結果顯示,每個月收入將降低到 6 萬元,每個月利潤剩下 2.5 萬元;這時候你會如何決策?

按照每月利潤 2.5 萬計算,兩年的淨利潤是 60 萬元,扣除初始投資 70 萬元後,還虧損 10 萬元。

那麼這家店你還會繼續經營嗎?

很多人可能認為兩年後最終虧損達 10 萬元,入不敷出,是否應該放棄?

事實上,我們在計算虧損與否時,需要對所發生的成本進行區別看待;比如,加盟費 20 萬元和裝潢費 50 萬元,已經支付且無法退還。

也就是說,無論是否繼續經營,這筆費用都不可避免,這被稱為「沉沒成本」。

在經濟學上,無論是「投資決策」還是「生活決策」,沉沒成本都不應納入考慮。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不計算加盟費和裝潢費的話,兩年的淨利潤是 60 萬元,你是否還有興趣繼續經營呢?

白話一點來說:如果繼續開店,兩年虧損 10 萬元;不繼續經營的話,虧損是 70 萬元 (加盟費和裝潢費),請問你該如何做出選擇?

看來,這是一個哪怕虧損也要繼續的生意了。

同一個案例,當你下定決心繼續經營時,品牌方也出了新政策;由於店面所在區域的都更是非自然的不可抗因素,品牌方提供兩個補助方案:

1. 放棄這個位置,你可以選擇一個跟原來顧客流量差不多的新地方開店,加盟費不再另外收取。

2. 如果你決定退出,可以採取特殊政策,全額退回加盟費,並補償裝潢費 10 萬元。
 
這時候,你該怎麼決策?

大家可以看到的數據是:重開的新店,由於跟之前預估的顧客流量差不多,兩年的淨利潤跟最早估算的一樣是 26 萬元;但退出的話,可以一次得到 30 萬元。

這時該選擇退出嗎?

實際上,我們在估算時,又再次忽略了「沉沒成本」。

由於換到新的店面用到還是原本那筆加盟費,雖然這筆費用是我們開店的成本,但是由於在這個時間點,加盟費已經產生,在我們決定開設新店的時候,不需要再支付這筆費用,也就不需要考慮進來了。

這樣計算的話,我們開設新店,只需要承擔裝潢的成本,兩年的淨利潤就可以達到 46 萬元,遠超退出的收益。

因此,我們還是應該選擇換到新店面,繼續經營。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一不小心就復胖?

過了個新年,雖然我已經很小心地控制自己的飲食,但還是免不了多吃了點美食,管不住自己嘴巴的下場,就是站上體重計時無法接受的心情。

雖然胖的不多,但比起年前的最低點也重了一公斤左右,雖然體重不是第一次高高低低,但心中還是有點挫折感,怎麼一不注意就變重了。

有鑒於此,上週日就接受朋友的邀約打籃球,這是繼去年我雙手中指都挫傷後,睽違五個月來第一次打球;雖然這段休養期間,每天都有進行三十至六十分鐘有氧運動,不過直接上場簡單的三對三熱身後,就開始衝全場五打五,衝來衝去、連打三場的結果,就是大腿快廢了。

先不說打球有沒有減重的效果,當我打完球下場休息喝水時,只覺得自己快要去見上帝了。

媽呀,真的有夠累,而且這個疲倦感持續到今天,都已經過了三天了,全身依然酸痛,絲毫不見好轉,而且一直想睡覺。

真心佩服那些職業運動員,尤其是年齡較大的運動員,不知道是如何訓練跟保養身體的,竟然能夠持續進行這些高強度的運動。

有時候真的不能對自己太好,還是要把運動的優先權拉高一點,至少也要想點辦法減緩身體老化的速度才行。

當然,說回主題,既然已經過完年了,又是新一輪減重計劃的開始,希望這次能夠順利完成目標,達到標準體重。

這個減重過程真是太痛苦了,要一直提醒自己別吃太多東西,又要堅持每天運動的習慣,只能祈禱成功減重後,在有監督的情況下,能夠維持久一點的時間!

為何富者越富? 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來解讀疫情後的經濟現象

標題下得有點聳動,但這是我看完非凡財經新聞「經濟火熱假象?美台同陷股市與經濟 K 型脫節」後的心得整理。

疫情發生後的這三年,我們都深刻體會到「通貨膨脹」的威力,台灣在 2008 金融海嘯後,已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通膨,這剛好跟我這個世代 (七字頭) 剛出社會的時間重疊,所以我們這個世代幾乎忘了通膨的存在,知道物價有在成長,但還在可容忍的範圍內。

高通膨帶來的萬物皆漲,雖然政府也有帶頭調漲基本薪資,但這幾年實質薪資成長率 (薪資成長率 - 通膨率) 近乎為零,但詭異的是房價、物價以及股市大盤指數怎麼遠遠超過薪資成長的幅度呢?

我們可以藉由「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來回答上述疑問,不過這本書太厚,也不容易讀懂;因此,最快的方式就是藉由影片的說明以及學者的文章解說,來幫助我們迅速進入狀況。

影片中先是說明了製造業及服務業交叉的 K 型復甦,這種產業間的景氣循環是可以理解的,但國泰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跟疫情前來比,台灣的 GDP 大概多出了超過 10 %,美國也超過 10 %,可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國家的股市報酬率都超過 70 %,台灣股市含現金股利甚至超過 80 %;另外,跟疫情前來比,兩個國家的房價漲幅都超過 40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指出:「在疫情後,美國開始表現出經濟兩極化,呈現金融面與實體面走勢分歧;金融市場上漲,但實體經濟衰退。」

台灣 2023 年的狀況跟美國類似,雖然沒有經濟衰退,但 GDP 成長率僅 1.4 %14 年來新低,可是台股卻上漲 26 %

以上的狀況,就如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論述,從過去的歷史資料來分析,資本報酬率(r)基本上都是高於經濟成長率(g)。

在過去一百年,美國的股票報酬率跟經濟成長率大約相差接近 4 %,但在過去十年基本上已經相差接近 10 %

至於為什麼近十年來「 r - g 」的差異遠大於前一百年呢? 我個人認為跟「貨幣供給方式」的改變有關係;從 2008 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美國採用貨幣寬鬆 (QE)做為救經濟的主要貨幣工具後,再到疫情期間,因為經濟急凍,貨幣寬鬆 (QE)成為各國央行不得不採用的方式。

QE 的過程中,金融市場都是最先反應的,但這也造成資本報酬率的指標不斷領先於經濟成長率,變相懲罰沒有參與其中的人們,放大他們的「被剝奪感」。

其實台灣也有同樣的狀況,股市報酬率遠高於經濟成長率,那麼這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

經濟學大老朱敬一在「教你讀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就有清楚地回答我們的問題。

文中有提到皮凱提說:「當資本報酬率(r)大於經濟成長率(g)時,資本佔國民所得的比重就會增加,而資本就會更集中在資本已然雄厚的富人手中。」

下面的這段話再結合上述疫情後的經濟表現,更能讓我們體會到什麼叫做「富者越富,勞動所得遠遠追不上資本所得 (錢滾錢) 的速度。」

朱敬一說:「若 r > g ,則資本累積將更集中」這個論述雖然是數學推理,但是背後還是有些直觀(insight),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社會上的大有錢人,大都是靠資本賺錢而不是靠勞力賺錢。

整體的經濟成長率(g)代表的是社會「平均財富」的增加速度。而資本的報酬率(r)則是代表「資本財富」的平均增加速度。

如果 r > g,就表示擁有大量資本的大有錢人,其財產累積速度大於社會平均財產累積,而且是原本資本越多者、累積越快,這當然表示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平均!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餘生,想和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 (一) 成年,也是生活的開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的朋友「中年失業」後,不停地抱怨公司制度和社會現狀,同時擺出了自己的碩士學歷和過去的功勞。

作者說:「能想到他可能會有被失業的一天。」

原因是因為他朋友平日就是一個得過且過、頻繁跳槽的人;從年少時,就沒有什麼「工作計劃」,做事情三分鐘熱度,工作途中稍微遇到點困難,就主動放棄了。

作者從這位朋友的經歷,又想起了另一個同事,她在對待工作時,永遠只有「會」和「不會」,而沒有「我去學」這個概念。

只做自己擅長的工作,只負責自己的那份職責,而到了新的公司,又以自己年齡大了、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為理由;所以,到了某個時間點,失業幾乎是必然的。

其實,很多人在一個平臺的時候,總會把平臺帶給自己的光環,當成自己的能力,殊不知自己只是一顆螺絲釘而已。

如果一個人在該磨練的年紀,只是選擇默默做一顆螺絲釘,而沒有發展自己的能力,其實是很吃虧的。

作者有很多朋友上班「摸魚」、下班「躺平」,覺得自己佔了很大的便宜,但最終發現,當時代拋棄自己的時候,是連一聲招呼也不打的。

很多人會說,這是自己的「選擇」、沒有對錯,他們就選擇了那樣的生活方式;但這樣的生活方式,年輕時還好,一旦生活的風浪來襲,又該用什麼樣的籌碼去應對、去抵禦呢?

作者以前有一個主管,非常努力,但時運不濟、失業了好幾次;她花了不少時間思考原因,認為是自己選錯了「跑道」。

這個主管最終換了方向,轉行的幅度非常大,這位主管說:「一旦我想做這一行,只要給我兩年的時間,我一樣會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

作者覺得這位主管永遠都不會失業,因為她的安全感是自己帶給自己的;她是一個會「主動學習」而不是在「原地等待」的人 → 會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形式,主動遷移自己的技能,而不是站在原地等待。

作者前面提到的朋友及同事,他們總是處在一種惶恐之中,因為他們並沒有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廣度」,就只是被動等待命運的安排。

最大的安全感,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我們能控制的變數太少了,唯有不斷地壯大自己,才能在面對生活的風雨時,多一些勝算、少一點惶恐。

一個人的人生態度,也是對自己今後的安排。

人生的任何問題,都不是當下所產生的,而是由前因帶來的一連串後果;現在遭遇到問題卻不做任何改變,十年後的你,還是會由於你目前的決定,產生一連串新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曾依靠平臺生活,但是離開了平臺之後,讓我們最有安全感的,永遠是自己。

最大的安全感,是我們不管面對什麼樣的複雜環境,永遠都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和「能力」。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九) 主動學習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不要因為設定了特定目標而「自我設限」。

你應該設定的是系統,而不是目標。

善用你的判斷,找出對你的成長茁壯最有幫助的「環境」,或是想辦法在你的周圍打造出這樣的環境,如此一來你就更有機會成功。

一般人會受制於所處環境的條件,但聰明人能「選擇」並重新設計對自己有利的環境。

如果有些事你打算以後去做,那就現在做吧;因為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不會做了。

許多人「閱讀」只是為了得到社會認可,表現合群;然而,生命給你的回饋不會在這裡發生,你需要走出群體。

要有點「逆向思考」的精神才會說:「不,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社會的反應如何,我都要學我認為有趣的事物。」

尋求社會認可背後有「損失規避」的意涵,因為一旦走上另一條路,無法確定結果是好還是壞。

作者認為「從眾心理」多少有規避失敗的因素隱藏其中;他認識的最聰明、最成功的人,一開始都是失敗者。

如果你把自己看做「失敗者」,是被社會驅逐、在正常社會中沒有一席之地的人,你就會走自己的路,但也更有機會找到新的成功之路。

「我失敗了。我不受人歡迎,不被接納。既然我不會得到一般人得到的收穫,我就開心做自己,走出自己的路。」

不想靠「從眾」提升自我,就要更新你的自我形象。

每個人都會對某些事特別有動力,就算那些我們認為缺乏動力的人,可能玩起電玩就會突然動力十足。

動力是相對的,就看是什麼樣的事,所以你只是必須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事。

想要走新路成功,就要有面臨深淵的準備。


如果要傳授小孩一兩個處世之道,你會選擇什麼?

作者覺得最重要的是喜愛「閱讀」;單純為了自己而讀,享受閱讀的過程,而且要盡可能廣泛閱讀,不要只讀這個社會說對你有益的東西,或是別人建議你讀的。

培養對於「閱讀」的熱愛,不管是文字書或漫畫書,小說或是教科書,一開始什麼都讀,多閱讀、最終你會找你感興趣的事物。

你的「閱讀習慣」會帶領你找到你應該讀,也想要讀的東西。

要在真實世界中生存,具備兩種能力非常重要:

1. 數學力。

2. 說服力。
 
其實這兩種能力都跟你的「閱讀能力」息息相關。

說服能力很重要,因為你可以藉由影響其他人,完成很多事,說服他人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技能,而且並不困難。

數學則有助於你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複雜困難的事。

如果你想賺錢,從事科學工作,了解賽局理論、政治學、經濟學、投資理財或電腦科學,這些事情的核心都是數學。

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八) 讓快樂變習慣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快樂與心靈平靜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能力。

基因確實有些關係,成長環境也有很大影響,但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調節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就可以慢慢地提升幸福感。

快樂是一種能力,就像飲食均衡、節食健身、賺錢、約會、建立良好關係,甚至連愛人也是一種能力,這些都是「能學會的能力」。

工作時,跟比你成功的人在一起工作。

玩樂時,跟比你快樂的人在一起玩樂。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快樂的能力呢?

請建立好習慣:

1. 不喝酒能讓頭腦更清楚。

2. 不吃糖能讓情緒更穩定。

3. 不經常上社群平台,如 FacebookSnapchat IG 等,能讓心情更放鬆。

4. 打電動在短時間內能讓你更快樂,但長遠來看卻會毀了你的快樂,因為你一下子被餵食大量「多巴胺」,一下子又被切斷,完全由不得自己。

5. 「咖啡因」的攝取也是一樣,效用是短期的,長遠來看都不好。

要用好習慣來取代積習已久的壞習慣,認真做一個更快樂的人;你就是你的習慣和跟你相處最多時間的人的綜合體。

很多習慣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但隨年紀增長,我們學會了許多不該做的事,也變得「自我設限」,有各種自以為是的「既定思路」與「做事方法」。   

變得越快樂和越不快樂的人,差別在於「習慣」不同。

你的習慣是增進你的長期快樂,還是短期快樂?

你身邊的人是正向樂觀的人嗎? 你們之間的關係讓你感到舒服自在嗎? 你是否崇拜並尊敬他們,但不妒嫉?

慎選你的朋友,最快樂、最樂觀的人都懂得如何選擇正確的人生或事業夥伴。

處理衝突的第一原則:別跟常常陷入衝突的人混在一起;作者對於無法持續,甚至難以持續的事物都不感興趣,包括「困難的關係」。

如果無法想像跟某個人可以工作一輩子,那就連共事一天也不要嘗試。

最重要的快樂秘訣:了解快樂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也就是你所做的「選擇」。

你選擇快樂,然後為它下功夫,就像鍛鍊肌肉、減重、把工作作好,以及學習微積分一樣。

你的選擇決定你是誰。

選擇輕鬆的路 → 生活將越來越難過。

選擇艱難的路 → 生活將越來越好過。

作者決定把「健康」擺在第一順位,這樣他就不會說他沒時間了;他選定早上為健身時間,需要多久時間就花多久時間,不找任何藉口縮短或取消。

健身完畢後,作者才會展開他的一天;他不在乎世界是不是內爆和熔化了,一切都可以等到這三十分鐘健身時間之後再煩惱。

除了因旅行、受傷、生病等因素無法健身外,作者幾乎每天健身;一年休息的次數,用五根手指頭都能數得出來。

在持續做了一個月瑜伽後,作者覺得自己年輕了十歲。

保持身體柔軟,就是保持年輕。

最重要的是每天做,至於要做什麼運動並不要緊;對你最好的健身運動,就是你每天都會興奮期待的運動。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一) 生活沒有白走的路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經濟學家研究的主題是「選擇」;人生中所有的困惑,其實都是選擇問題。

經濟學研究的是「資源的有效配置」;應用在生活中,就是用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配置個人資源,從而找到自己內心最想要的「選擇」。

找出社會運作的底層邏輯,掌握認知世界的方法;看清自己擁有的選項,也看透每個選項的優劣。

人生中有很多陰錯陽差,其實都事出必有因。

「斷頭王后」中有一句話:「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作者更想說的是:「你付出的所有努力,命運也都暗中饋贈了你。

經濟學是一門關於生活的學問,它就像一盞明燈,從來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是一直指引著方向:有借必有還,有付出才有收穫。

人生的路終究要自己走,所有的答案要自己去尋找。

只有深入去認識事件背後的發展脈絡,我們才不會僅是「知道份子」,而是成為見微知著的「知識份子」。

即使要付出代價,依然不能放棄努力;因為,生活沒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數;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會開花結果。

因此,作者要求自己每年都要完成一個「新挑戰」;這些年下來,他拿到了兩個不同領域的碩士,成為澳洲資深註冊會計師和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出國研修、辭職創業,如今又完成了這一本書。

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商管課程(一) 久違的商管課程

昨天去上了一堂商管的課程,雖然說是準備去課堂當業師的,也就是類似課堂助教的意思;但我很高興能在 MBA 畢業多年後,再次回到學校充電。

總覺得自己現在上課的心態跟當年很不一樣,該怎麼說呢? 我覺得是沒有攻讀學位的束縛後,反而比較珍惜這個上課的機會,更認真的思考課堂上所聽到、看到的新事物與新知識。

簡單來說,就是現在反而更接近「在職進修」的本質,不排斥、不抗拒自己未知或陌生的領域,積極地參與討論,上課時簡單做個摘要,然後回家時再來整理資料。

我自己也很納悶,怎麼當年繳那麼多學費時沒這樣做,現在反而能做到? 也不知道是年齡的關係、還是經歷的關係,總之我的「學習態度」確實跟當年進修時天差地遠,現在是主動學習、當年是被動應付課程內容。

話不多說,課程的一開始就是我沒看過的圖 → 「心理學的達克效應」;為了找這張圖,我在網路上搜索,無心之中竟然發現一位高手的部落格 (學習法則:Complete Think),他是我未來學習與模仿的榜樣。


這圖還真像我自己一路從碩博士班、創業初期到現在的寫照,目前應該在剛過崩潰谷底的階段。

再來就是提到「創業決策模型」,其實我以前就有聽過相關理論,但當時只是聽過就算了,這次準備要來好好研讀一下,畢竟這算是本次課程的主要理論基礎。

在決策模型中,分為效果推理/實效邏輯(Effectuation)與因果推理/目標導向(Causation);稍微查了一下,Sarasvathy2001 2008)所提出的「實效理論 (Effectuation Theory)」主張在新創脈絡之下,創業家決策通常採取資源導向邏輯,而非傳統的目標導向邏輯。

為了搞清楚到底這些名詞代表什麼意思,我去全國碩博士論文網下載了兩篇相關的碩士論文,之後再來分享閱讀心得與摘要。兩篇碩士論文的題目為:

1. 學生創業如何達到產品市場配適階段:資源拼湊和實效決策觀點。

2. 創業機會辨識 – 基於 Effectuation 理論的研究。

另外,還有一篇現在還不能下載全文的博士論文 → 創業初心對創業關鍵決策的影響:基於實效理論視角的探索性研究。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剖析創業家怎麼做出決策,這點滿有趣的;先前從「經濟學」中學的就是做「選擇」,在有限的資源中做出適當的配置,讓效益最大化。

這兩者間的關聯性不知道是什麼?

接著,課程中有簡單提到「Art Thinking」以及創新與創業心理學,這個我也非常陌生,第一次聽到這兩個詞。

關於「Art Thinking」,「學習法則:Complete Think」的格主也舉出他學習音樂的例子來說明,雖然我不確定是否有關聯性,但他說:「想到以前學習音樂時的方法主軸,隨手整理了這段想法,不同於一般商業勵志、生涯規劃的書,談的大多是利益、掠奪等狹隘的方法,從音樂藝術角度切入,會看到全然不一樣的思維。

緊接著玩了個撲克牌的小遊戲,在我還沒搞清楚其用意時,就迎來了本次課程的第一個個案討論「TikTok 抖音」。

我對於抖音、IG 以及 Facebook 可以說是完全沒輒,原因就是根本沒在用;讓我講點 YouTube 的事可能還好一些,這大概就是思維及行為模式固化的前兆,但這麼多年下來,我還真沒有用社群平台的習慣,除了用 Line 這個通訊軟體聯絡之外,其他幾乎碰都不碰。

不過我之後應該還是會找時間收集相關資料,畢竟就算自己不使用,也是可以了解一下它們的商業模式,用以鍛鍊自己的「商業思維」吧!

課程到了最後,提到了一本近期剛出的商業書籍「哈佛最熱門的價值策略課 (Better, Simpler Strategy)」;講到「策略」我就一個頭兩個大,印象中當初策略管理期中考時,背了一堆東西,但要我應用到實務上,還真的做不來,最多就是在分析報告上面鬼扯一下而已。

不過當我去書局翻了一下這本書後,裡面的觀念我是看得懂的耶!它主要是在「Willingness to Sell (WTS)」及「Willingness to Pay (WTP)」之間創造公司的價值。

在很多年前上課時,我少數有寫心得的就是「以價值為基礎的定價法 (Value-Based Pricing)」;現在看起來會跟這本新書有點關係,之後要再花點時間研讀,並做重點摘要與心得,希望能融會貫通。

回顧完這一天的課程內容,才發現也太多地方要做功課了吧!儘管如此,我還是很推崇「七二一法則」,行動學習理論認為,人要掌握一門技能,需要有 10% 的時間學習知識很資訊、70% 的時間練習和實踐、20% 的時間與人溝通與討論。

簡單來說,上課講授 1 小時的內容,我們自己要花 7 小時來整理跟吸收,然後再花 2 小時的時間跟人溝通與討論。

接下來真有得忙了!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十) 長期主義,不等於長期

這篇在講「放棄」也是一個選項,讓我想起先前寫的一篇文章「必要的放棄不是輸」。

「選擇」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要判斷何時該堅持、何時該放棄,而這個判斷非常困難。

人生總是在回顧時才看得懂,卻只能面對著未知往前活。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近年來,長期主義成為了投資界的熱門話題;投資需要長期主義,避免頻繁交易。

對一檔股票持有很長時間,就一定是長期主義嗎?

在投資某檔股票長期持有,但持續虧損且看不到改善,應該繼續堅持,還是應該考慮賣出?

持續在一個產業工作,不怕困難和失敗,是否就是長期主義?

如果所在的產業已經式微,獲利微薄,是否仍然應該堅持?

長期主義固然重要,但也應具備靈活性和理性,不應執拗地堅持,應該時刻考慮「市場條件」和「風險」,保持開放的思維,做出明智的投資和生涯決策。

「放棄」有時候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我們的人生不應該僅僅侷限於一個選項,而是應根據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以追求更好的未來。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勝算 (一) 困難越大,護城河越深

講到「做困難的事」,就讓我想到先前讀的一本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六) 如果無法決定,答案就是否定的」,也提到一樣的觀點。

納瓦爾說:「人腦往往會高估短期快樂的效益,而想要避開眼前會吃苦的路;刻意選擇先苦後甘,才能夠擺脫這種強大的潛意識傾向。」

納瓦爾書中有句話「生命中絕大部分的收穫,通常都是要短期先吃點苦,之後才能獲得長期收益」,只給出結論而沒有提及為什麼是這樣;劉潤的這個章節就給出了很白話的補充說明。

我特別喜歡本章節摘要中的這句話:「難走的路,從不擁擠。」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難走的路,從不擁擠。

在你剛踏入某個領域,發現它不難,好像隨隨便便就可以取得還不錯的成績;但是,這些簡單的事一旦進入真正的比拼環節,拼的都是後半段。

在商業世界裡,什麼是簡單的事呢?

例如,今天去某個地方進一批貨,明天再到另外一個地方把它賣掉,這就是商業世界裡簡單的事;你只要找到一個性價比高,而且很少人知道的貨源,就可以賺到中間的差價。

用這種方法,或許賺不了太多的錢,但是這個過程會給你一種感覺 → 原來做生意並不難。

因為這類事極其簡單,一定會吸引很多人不斷地加入;與此同時,之前就在這個領域的人會想,我已經投入這麼多了,不想放棄。

所以簡單的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再提升就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後半段的比拼異常激烈;這是做「簡單的事」會遇到的問題。

先做困難的事,一旦做出來,你會發現這個市場沒有幾個競爭對手;因為特別難的事大家都不願意出手,所有只要邁過了這一步,後面就可以非常輕鬆地佔據很好的市場。

做困難的事情有一個好處,因為進入這個領域的人非常少,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可以完全沉下心來研究和嘗試,沒有人和你比較,也沒有人和你打價格戰。

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地把這件事做成,後面的一切就變得非常簡單。

如果你要創業,不管你是選擇做簡單的事,還是選擇做困難的事,都需要分辨這兩者之間巨大的差別:

簡單的事比後期,困難的事比前期。

很多人因為一開始選擇了簡單的事,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會遭遇高強度競爭,難免不知所措。

作者會選擇做困難的事情;因為所有難的事情會越來越簡單,而簡單的事情都會越來越難。

人脈和投資,就是困難的事。

只有你積累了相當長時間的能量,這些同樣有能量的人才會成為你的人脈。

獲得人脈,難的是要製造「價值引力」,人脈不是能幫上你的人,而是你能幫到的人。

投資也是件特別難的事;投資前的基礎工作就是本金的積累。

在你的本金都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前,要想從財務上獲得投資收益是很困難的。

想在投資上獲得巨大的成就,最好在早期就先把投資用的本金積累出來,這就是件特別難的事。

在商業世界中,成敗的關鍵,要看是否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壁壘 (護城河)。

對於個人成長而言,做困難的事,也是在建設那道壁壘,能幫你挖掘出那條很難被逾越的「護城河」。

不管是投資還是人脈,或者是其他難做的事,都需要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去努力積累。

這些積累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就有機會迎來爆發。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我失敗的美式生活 (二) 失敗與學會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挑戰騎登山車飛車跳躍斷橋,摔車後的感想是:「今天如果再跳第二次,我可能會是會摔,但不會那麼慘,至少我學會了如何墜落。

怎麼失敗也是學問。

沒試過或從來沒失敗過的,就是不會;這些都沒人教,只能自己學。

與危險擦身而過無作為,不是美國人的選項。

危險不是風險,是機會;錯過危險就是錯過機會。

問矽谷每一個成功的創業家,答案應該都一致;他們都曾是那個騎登山車衝上斷橋摔了若干次,最後終於學會飛車跳躍的人。

那個「學會」是關鍵;試了而失敗,和從來沒試過不一樣,甚至和第一次就成功也不一樣。

美國政府不但鼓勵冒險,還設陷阱引誘你摔車,背後支持的就是「勇於為結果負責」(美國沒有國賠,自己要挑戰危險的事,其後果得自行負責,包含支付救援費用)。

最終美國人民學會的是面對挑戰、勇於嘗試,失敗了不怨天尤人。

沒人說一定要成功,重點是試過、失敗過,也學會了下一次如何失敗。

今日閱讀: 我失敗的美式生活 (一) 教育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學校教的是「過程」不是「結果」;了解過程就會知道結果,但反之並不亦然。

老師當時這樣問作者:「過程與結果,哪一個對孩子有價值?」 作者當時沒有回答,只覺得像重重挨了一巴掌。

人人都聽過「數學是科學的基礎」,但這句話的另一半是 → 數學的基礎是回答「為什麼」。

美國人一路受教育追求的是了解「為什麼」;作者回顧他這一生在台灣生存的宗旨則是:「不要問為什麼,只要答對就好。

最快走完就贏,不管如何走。

總之最先知道答案的就是第一名,評分中沒有是否了解「為什麼」這一項。

台灣人在乎「結果」,美國人在乎「過程」和「原因」;結果靠「做」,過程靠「想」。

結果是知識,過程是理解。

亞利桑那台積電的台籍主管,談論起在美國帶領團隊和台灣的不同,和作者在矽谷所見相同:

跟台灣工程師說你要「什麼」他就會完整地做出來;美國工程師卻必須先告訴他「為什麼」,他才肯動手。

在矽谷,作者甚至遇過美國工程師不但問為什麼,還挑戰你的為什麼,即便對上級亦然。

而矽谷的產品就是回答那個「為什麼」,經過無數挑戰後淬煉出來的結果。

Netflix CEO 的名言:「如果想建一艘船,不要只顧著叫人們砍樹伐木,要先讓他知道為什麼要建這艘船,讓他先對航海充滿幻想;那是一切的原動力。」

作者在矽谷混了三十多年,學會科技公司做事就是只要符合目標、符合框架,怎麼做不會有人管理,也不會有人教你;一切都是你個人的決定,不懂思考、沒有格局就可能卡死 → 大家巴不得你卡死、看你出洋相,這是矽谷殘酷的「同儕文化」。

台灣的基礎教育或許表現優秀,因為大家都靠記憶得分,學習就是背知識;作者成長的年代如果答錯了,甚至可能換得真正的一巴掌。

當年的教育在乎結果,而且只在乎結果,不符合結果就打到合乎結果;最終,如果孩子的「自信」尚未崩潰,倖存下來的當然合乎結果 → 我們稱之為好學生。

我們一路學的都是 What How,很少在乎 Why

即使有人想問「為什麼」,可能怕出醜、怕丟人、被嘲笑、受懲罰等,這些都會立刻把剛萌芽的好奇心一腳踩下去,從此不敢發問、不敢好奇。

但教育不應該是學「知識」,而是學「思考」、學「理解」。

學知識不叫教育,那叫訓練、叫補習班,在南陽街只要付錢就一定收。

進入「思考」比「知識」重要的高等教育,台灣就開始落後。

作者自認為不懂數學、也不懂教育,之所能在矽谷長期存活是因為學會了「思考」與「表達」。

數學學的並非「運算」能力,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國人的數學很爛,但會思考,有獨特的看法,也懂得如何闡述自己的想法,甚至懂得如何說服想法和自己不同的人;這一整套合起來,才是「競爭力」。

矽谷職場生存有三步驟:會做、會想、會說,台灣人精通第一步,但愈往上爬就愈弱。

如果我們一路學的都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那一個字就是「思考力」與「競爭力」之差。

多麼昂貴的一字之差!

作者今天對一切都感到好奇,都想知道「為什麼」,就像個美國的孩子;就作者的年紀來說已經晚了,但佐者突然覺得每知道一個「為什麼」都有小小的成就感。

作者覺得「成就感」原來比「成就」還重要。

美國的孩子好幸福,可以放心問「為什麼」而不必怕被人嘲笑;過去的台灣小孩擔心得太多了,也不知道扼殺了多少好奇心。

學習時能夠不怕丟人,真好。

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浪潮之巔 (三) 創投的角色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對創業投資家來說,最理想的情況是能當一個甩手掌櫃把錢投到一家公司,不聞不問,幾年後幾十倍的利潤回報;這種情況在「天使投資」確實發生過,但對於比較大的創業投資,這種情況比較少發生。

大多數創業的人,在經驗上總有侷限性,尤其是資訊產業的創辦人多是「技術」出身,沒有「商業經驗」和「門路」。

創投公司必須幫助那些創辦人把自己投資的公司辦好;畢竟,他們已經在一條船上了。

創投公司介入一個新興公司後的第一個角色就是做「顧問」;這個顧問不僅需要在大方向,比如商業上給予建議,而且還要在很多細節上幫助創辦人少走彎路。

好的創投是創業者的夥伴。

創投不可能替公司管理日常事務;這就有必要替公司找一個職業經理人來做 CEO (如果創投公司覺得某位創辦人有希望成為 CEO,一般會同意創辦人兼 CEO 的職位)。

每個創投基金投資的公司都有十幾到幾十家,要找到幾十個 CEO 也並非容易的事。

有影響力的創投公司,手裡總握有一把 CEO 候選人,這些人要嘛是有經驗的職業經理人,要嘛是該創投公司以錢投資過的公司創辦人和執行長。

創業投資家給有能力的創辦人投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鎖定和他的「長期關係」;創業成功固然好,萬一失敗了,創業投資家在合適的時候會把他派到自己投資的公司,來替自己掌管該公司日常事務。

一間創投公司要想成功,光有錢、有眼光還很不夠,還要儲備許多能代表自己出去管理公司的人才。

著名創業投資公司比小投資公司掌握更多更好的管理人才,因此相對容易成功。

創投公司還要幫被投資的公司開展業務。

自己開過公司的人都知道,一間默默無聞的小公司向大客戶推銷產品時,可能摸不著門路;這時,「聯繫」廣泛的創投公司要幫自己投資的小公司牽線搭橋。

創投公司還會為小公司請來非常成功的「銷售人才」,這些人靠無名小公司創辦人是請不來的。

創投廣泛的關係網對小公司更大的幫助是,它們還會幫助小公司找到買主 (下家),這對於那些不可能上市的公司尤其重要。

舉例來說,KPCB 早期成功投資昇陽公司後,就一直在昇陽公司的董事會裡,利用這個方便之處,KPCB 把它自己後來投的很多小公司賣給了昇陽,這些小公司對昇陽是否有用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投資者的錢是收回來了,創業者的努力也得到了客觀的回報。

在這一類未上市公司的收購案中,最著名的當屬 Google 收購 YouTube 一事;兩家公司都是由紅杉創投投資,著名投資人莫瑞茲同時擔任兩家公司董事。

YouTube 能成功地賣給 Google,紅杉創投作用不小。

創投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就形成了一種「馬太效應」;越是成功的創投公司,投資成功上市的越多,它們以後投資的公司相對越容易上市,再怎麼差也容易被收購。

大多數想去小公司發財的人,選擇公司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看它幕後的創投公司「知名度」。

Google 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是求職者眼中的熱門公司了,固然有它許多成功之處和吸引人的辦法,以及創辦人的魅力,但是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是第一家 KPCB 和紅杉創投在同一輪一起投資的公司,在此以前,這兩家創投從來不同時投一家公司。

創投是新創公司的朋友和幫手,因為它們和創辦人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通常也有「利益衝突」的時候。

任何一家公司的創辦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一個被投的公司可能前景不妙時,如果投資者對它是控股的,可能會選擇馬上關閉該公司或賤賣掉,以免血本無歸;但這樣,創辦人就白忙了一場,因此創辦人一定會傾向於繼續挺下去。

就看誰控制的股權,更準確地講是投票權 (Voting Power) 更多了。

當一家公司開始獲利有了起色時,創投會傾向馬上上市收回投資,而一些創辦人則希望將公司做得更大後再上市;投資人和創辦人鬧得不歡而散的例子也時常發生。

投資人甚至會威脅趕走創辦人。

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關係對於成功的創業至關重要;首先,創辦人總是在前臺扮演著主角,創投在幕後是輔助者。

如果投資者站到了前臺,要嘛說明創辦人太無能,要嘛說明投資人手伸得太長,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公司都辦不好。

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關係是長期的,甚至是一輩子的;對投資者來講,投資的另一個目的是發現並招攬人才。

對投資人來講,創業者能一次成功當然是最好的,但是非常有能力、能幹事的創辦人也會因為時運不濟而失敗,這時投資者如果認定創辦人是個「人才」,將來還會為他的其他項目投資,或者將他派到新的公司去掌舵。

對創業者來講, 雖然創業投資的錢不需要償還,但是拿了投資者的錢,就必須使出吃奶的力氣盡力將公司做好,以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一些短視的創業者把創投公司當作一次性的免費提款機,只拿錢而不承擔應盡的義務,實際上便永遠地斷了自己的後路。

和很多產業不同,不同創業投資公司的投資家們一般會互通消息,一個人一旦在創投圈子裡失去了信用,基本上一輩子就失去了獲得創投資金再創業的可能。

2024年2月17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浪潮之巔 (二) 創業投資與私募基金的差別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任何一家公司的創辦都離不開「資金」。

傳統上,創業資金的合法來源只有兩種管道:

1. 靠積累 (比如繼承遺產或是自己多年的積蓄)。

2. 靠借貸 (比如從家人、親戚和朋友那裡湊錢,或者從銀行抵押貸款)。

如果要求創業者將自己一輩子的積蓄全都拿出來創業,很多人可能會知難而退,更何況最喜歡創業的「年輕人」恰恰是積蓄最少的一群。

從銀行貸款需要有財產可以抵押,也不是人人都有房子可供抵押。

因此,年輕人要透過這兩種傳統的方法獲得「創業資金」很不容易。

資金成了創業的瓶頸;在美國,一些願意以高風險換取高報酬的投資人,發明了一種非常規的投資方式 → 創業投資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VC),又簡稱「創投」。

創業投資和以往需要有抵押物的貸款有本質上的不同;創業投資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償還,如果投資成功,創投資本家將獲得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報酬,如果不成功,錢就打水漂了。

對創業者來說,使用創業投資即使失敗,也不會背上債務,這樣就使得年輕人創業成為可能。

幾十年來,這種投資方式整體來說非常成功,矽谷在創造科技公司神話的同時,也創造出另一種神話 → 投資的神話。

面對私有企業的投資大致有兩種:

1. 投資長期獲利看好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巴菲特經常做的就是這件事。

2. 投資到一個新的小技術公司中,將它做大上市或被其他公司收購;這就是創業投資的對象。
 
和抵押貸款不同,創業投資是無抵押的,一旦投資失敗就血本無歸;因此,創投資本家必須有辦法確認接受投資的人,是老老實實用這筆錢創業的實業家,而不是捲款就跑的騙子。

在美國,只要創業者是真正的人才,嚴格按合約去執行,盡了最大努力,即使失敗了,創投公司以後還會願意給他投資。

美國人不怕失敗,也寬容失敗者;大家普遍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樣在世界其他國家很難做到。

如果創業者是以創業為名騙取投資,他今後的路便全部堵死了。

「高報酬」的投資一定伴隨著高風險,但反過來高風險並不能常常帶來高報酬。

任何一種長期賺大錢的「金融投資」必須有它內在的動力做保證;股票長期來講總是呈上漲趨勢的,因為全世界經濟在發展。

創業投資的內在推動力,就是科技不斷發展進步。

由於新的產業會不斷取代老的產業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專門投資新興產業和技術的創業投資,從長期來講回報必定高於股市。

因此,創業投資看上去風險大,但並不是「賭博」,它和私募基金都是至今為止報酬最高的投資方式 (報酬率分別在 15%20% 上下)。

從「財務」和「稅務」上講,創業投資和私募基金類似,但它們的投資對象和方式全不同。

私募基金的投資對象大多數是擁有大量不動產和很強的現金流 (Cash Flow) 的傳統上市企業,這些企業所在的市場被看好,但因為管理問題,不能獲利。

私募基金收購這些管理有問題的企業,首先讓它下市,然後採用換管理層、大量裁員、出售不動產等方式,幾年內將它轉虧為盈,然後再讓它重新上市或出售。

運作私募基金要求能夠準確估價一個問題重重的公司,具有高超的談判技巧和資金運作本領,但是最關鍵的是要能擺平「勞工問題」(因為要賣掉不良資產和大規模裁員)。

私募基金是在和魔鬼打交道,但他們是更厲害的魔鬼。

創業投資則相反,他們是和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打交道,同時他們又是更聰明的人。

創業投資的關鍵是能夠準備評估一項技術,並預見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所以有人講,創業投資是世界上最好的行業。

要瞭解創投,首先要瞭解它的「結構」和「運作方式」,然後再瞭解創投的「決策」,以及創投所扮演的「角色」。

論生技產業與半導體產業的差異性

繼上次在「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是 CDMO 嗎?」一文中初步討論 CDMO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的來龍去脈後,今天再藉由一篇文章引領我們分析在台灣發展 CDMO 的優勢與劣勢。

在「生技公司 TBMC 將複製半導體傳奇?它會成為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中點明了台灣政府成立 TBMC (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 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複製半導體產業的成功經驗,尤其是要複製到生技製藥業。

但這兩個產業真的可以類比嗎?

文中也回答了上述的疑問,說明了生技與半導體兩個產業的差異性:

1. 在製程步驟上,生技業簡單很多,只需 30 個步驟,但半導體有 1,500 個,這是量級不同的產業。

2. 在資本密集程度上,生技業的製造工廠投資額大約是新台幣十億到三十億元,但半導體建廠與設備投資如今都是天價,一座十二吋廠造價上百億美元。

3. 在開發時間上,生技業開發時間長,要從動物實驗再到臨床一、二、三期,有時長達七、八年甚至十年,時間拉長會改變很多事,競爭難度會增加,這與半導體一、二年就迭代的速度很不同。

半導體迭代速度快,技術提升導致成本快速降低,摩爾定律讓晶片每一年半或兩年成本就只變一半,晶片功能愈來愈強大,但卻愈賣愈便宜,但醫藥是救人事業,只要能救命,藥價可以賣很貴,兩者還是有明顯差異。

4. 在製造及材料成本上,生技製藥業的成本佔最終售價的比重很低;例如,一顆威而剛的製造成本只有售價的 0.7%,因為大部分錢都花在「研發」與「行銷」上,因此即使製造成本降低一半,也只有省下 0.35%,這與半導體很不同。

基於以上的差異性,當作者問及同業高層的看法,還是有人認為生技與半導體很不同,「成本」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速度」及「法規」才是。

其實在「浪潮之巔 (一) 資訊產業的贏家通吃現象」一文中也有說到:「生物製藥公司和資訊科技公司一樣有著低製造成本的特點。

只不過,台灣在發展「資訊科技產業」的模式,一直都是偏向硬體設計與製造生產;因此,到底台灣企業能不能在重視「研發」和「行銷」的生技產業上找到一席之地? CDMO 是不是一條可以突圍的路線? 這都有待時間來驗證。

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老闆視角是怎麼養成的?

過年後馬上收拾心情,想辦法提高專注力,對比去年,今年回神的速度快很多。

看來養成好習慣,確實能讓自己快速恢復狀態,每次碰到長假都放飛好幾天,想要把心思拉回正軌都要花上不少時間。

不過這也跟年後預先安排不少事情有關,想到後續還這麼多事,似乎也沒辦法停下腳步。

昨天偶然聽到老婆跟她兼職公司的老闆通話,結束後我就跟老婆說:「難怪妳老闆喜歡找妳討論公司的發展方向,因為妳妥妥地就是從老闆的思維出發,用跟妳老闆一樣的視角在看事情。

講完這段話後,老婆楞了一下回我說:「我只是已經習慣從資方的角度看事情而已,我在這間公司的角色是財務顧問,不單純只是個員工。

為什麼我會突然蹦出「老闆視角」這個詞呢? 因為在她們的對話中,完全都是在思考怎麼做對公司比較好,不管是擴大經營、找投資、找新場地又或是新聘員工,這個流程怎麼進行是最佳決策,其實都要經過反覆的討論才能更清晰一些。

所謂的「老闆視角」並非在貶低當員工有什麼不好,只是大多數的從業人員,實際上是在「執行」老闆所下的決策,但很難參與到公司決策的過程中,因為兩者思考的邏輯不太一樣。

對員工來說,上班是要來賺錢的,在意的往往是薪資、工時、休假、員工福利、工作壓力,有野心一點的人還會思考升遷路徑或跳槽機會等;但老闆想要的是對經營公司有利的相關事項,而這往往跟員工所想的相反。

說白了,人事成本也是老闆考量的重點之一,新聘一位員工進來,能為公司創造多少效益,這事先就要評估好;要進一步了解公司接下來發展所產生的業務量,是不是真的需要新聘一位員工,他的薪資多少、能力在哪、能否勝任所指派的任務,以及能否融入既有團隊等。

因此,老闆通常很難跟員工討論公司未來的展望,因為老闆的觀點不見得對員工有利;如果老闆想擴大業務範圍,但想用既有人手去做,員工會認同才有鬼。

不認同老闆的想法,可以用千千萬萬種理由搪塞;我聽過一些老前輩甚至可以把自己不想做的事,包裝成是為公司或組織好的說法,說的好像他是為公司著想,但事實上是自己不想扛這麼多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當老闆的人很孤單,有很多事想找人討論,卻找不到人可以講;可以分享的人不熟悉他遇到的問題跟公司狀況,熟悉細節的人卻不適合討論。

市面上很多書的作者都教人要從「老闆視角」思考問題,我覺得這很難做到,因為兩者有著天然的分界線。

我老婆會跟她老闆有共鳴,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兼職」,因為非正職,所以比較可以跳脫自身的利益為公司著想。

但我這樣講好像也不太合理,因為我老婆還是有領公司的錢,那正常來說應該是要思考怎麼做,可以為自己從公司撈更多錢才對。

其實我自己在旁觀察,默默地覺得這不是在做「財務顧問」的工作,而是有點「創業顧問」的起手式,只差在我老婆並沒有真正地投資這間公司而已。

如果她真有投資這間公司,那她現在的所做所為倒是滿符合邏輯的,但不管怎麼說,能跟著一間公司一起成長,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吧!

2024年2月15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必要的放棄不是輸 (全)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商周的文章「看創勝號、The Body Shop 破產:必要的放棄不是輸」,內容有點殘酷,它告訴大家創業的高風險,也同時警示我們要重視「方向」的選擇。

方向比奔跑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

這篇文章的摘要,也開宗明義說:「有些事情若一開始錯了,把理念堅持到底,也只是一條通往地獄的道路而已。」

關於「選擇」的這個議題,我已經聽過太多次了,這篇文章比較吸引我的,其實是它摘要的第二句話:「有時候放棄不是輸,而是贏。認了沒優勢、沒得贏,留著還能重頭來過的籌碼,也好過把資本與志氣焚燒殆盡。

在創業的路上,當我面對為數不多的選擇時,也曾想過再壓一把試試看,但再三權衡後,最終還是決定暫時止血;認了在當前的經營狀況下,沒有贏面,當機立斷縮小組織規模,先讓公司能夠存活下來比較重要。

先活下去,才有未來!

對我自己個人來說,留著還能重頭來過的籌碼,讓自己還有本事在其他領域起一個新局,才有機會反哺這看似已搖搖欲墜的公司。

必要的放棄不是輸,人要有「審時度勢」的智慧。

關於這段期間的心路歷程,在以下的文章中都有提及,留待給以後的自己來評論:




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開工第一天

龍年到,當鞭炮一放,今年就正式開工啦。

剛從連假狀態轉為工作模式,對每個人多少都有些影響,或許是一時間還沒轉換過來,又或許是還懷念著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日子,但不管怎麼說就是「正式開工」啦!

早上聯繫了幾個客戶,才發現這週雖然是開工了,但很多人都還沒正式返回工作崗位,看來有些工作上的安排,只能移到下週進行,這兩天整理過年前的進度,先熱熱身再說。

連假期間讀了幾篇文章,大致上是在講怎麼先透過「勞動價值」累積資產,然後再藉由「投資」行為來放大資產。

白話點講,就是先想辦法努力工作賺錢、存錢,再拿錢去投資;想要錢滾錢,也得先有本金才行吧!

所以一開始先投資自己,這個說法是合理的;唯有先拉高自身的「勞動價值」,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比別人累積更多本金 (當然也可以用更多的工作時間來累積本金),後續的投資行為才會更有效率。

本小利大,利不大;本大利小,利不小。

準備開工前的感想

春節假期一轉眼就結束了,今年還是固定的行程,除夕拜年、初一大拜拜、初二回老婆台中娘家,然後耍廢三天,一路待到初五才回到台北,收心準備開工。

雖然行程不變,但今年有跟幾個親戚聊天交流一些話題,整體來說還算滿有趣的,不無收穫。

首先是我一個表弟研究所要畢業了,準備前往美國讀博士,聊天的過程中也讓我回憶起當年出國前的往事;當然,他做的準備的比我好多了,我只是從旁提醒如果有想回國工作的話,可以先想一下研究方向跟產業的關聯性,或是說先在國外相關產業工作一陣子再看狀況。

再來就是我外甥讀國中遇到課業上的難題,我堂姐非常困擾,但又無力可施;其實我們這些人都是旁觀者,能給的意見有限,可能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說小孩的教育問題,最終都會變成父母親的壓力來源之一。

比較特別的是,回台中時碰到老婆的表姐夫,結婚這麼多年了,我還沒跟他聊過天,今年應該是第一次碰面聊天;表姐夫大我好幾歲,感覺人很開朗,他是博士畢業後,先選擇前往產業工作,然後才轉考國營事業,言談中知識面覆蓋很廣,聊起來很過癮。

我一直以為這種類公務人員在理財觀念上會比較保守,想不到碰到一個高學歷卻又高膽量的人現身說法,或許正如他自己所說:「不這樣做,我沒辦法養活一家四口。」

表姐夫有句話讓我印象頗為深刻:「在學校時,我也以為表現優秀或成績優異的人,就能脫穎而出;但在我出社會後,才發現能站在前方的人,其背後都不是單純優秀這麼簡單。」

他也感嘆,當年年輕的自己,充滿熱血地想要改變自己所在的組織,但回頭一看,其實被改變的是他自己,他已經變成自己當年最討厭的老屁股。

聽到表姐夫跟岳父兩個在大談如何打混摸魚、交差了事,一方面或許也是心中的無奈,反正也無力改變什麼,乾脆改用消極的方式來應對自己的工作,只求每月薪水穩定入帳罷了。

幸運地,他們兩位看起來對於工作外的生活都很有想法,雖然在工作上沒有太多成就感,但應該可以從生活中來彌補這份遺憾吧!

總之,不同的階段都有各自的難題需要克服,不管怎樣還是要樂觀面對,在新的一年打起精神,努力找出最佳解法吧。

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

新的龍年,新的開始

兔年過去了,迎來龍年!

龍年感覺就是要一飛衝天,讓我先來盤點一下今年要做哪些事呢?

1. 新產品的應用,都研發這麼久了,今年應該可以收成了吧!

2. 理工科系碩專班的演講,今年要準備新的主題,把自己再往前推一把。

3. 理工科系碩士班的業界課程,這個是老朋友了,還是要想一下有沒有什麼新內容可以分享。

4. 商管科系大學部的業師,今年第一次嘗試,能否勝任還未知,讓自己未來有更廣泛的選擇。

5. 碩專班整學期的課程,雖然是下半年才開課,但今年我想好好整理一下,把去年感覺不滿意的地方修正。

6. 新課程的設計,為了讓上下學期的課程可以銜接,讓學生有進階的課程可以修,也是要花很多時間在這上面;可喜的是,這對公司的產品開發也有直接相關。

7. 指導碩專班學生的論文題目,這也是我的第一次嘗試,在指導的同時,讓自己也能更近距離地接觸當前的研究主題,教學相長。

8. 積極的投資行動,經過三年的累積,該是可以在小範圍有相對積極的投資行為,但還要注意風險控制。

9. 國外旅遊,可以去幾個不同的國家體驗一下。

10. 國內旅遊,可以把台灣比較陌生的地方都好好走一走。

11. 每天持續寫作、閱讀與運動,不要鬆懈。

12. 善用數位工具、養成好習慣,讓自己保持自律,有自律才有自由。

以上,是我自己今年的主要目標,希望一年後的今天,回顧時是百分之百達成,加油!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七) 閱讀的選擇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網路時代,資訊取得容易,知識豐富多元,欠缺的不是學習管道,而是「學習欲望」。

閱讀自己喜歡的題材,直到你愛上「閱讀」。

你必須沉浸其中,因為喜歡而讀,不需要其他理由,也沒有要完成什麼任務。

讀書不是一場比賽,越好的書,越需要慢慢吸收。

多閱讀,就能找到你感興趣的,時間久了,你一定可以累積足夠的知識,你的興趣會把你帶到那裡,最後大幅改善你的生活。

對你來說最好的健身方式,就是你每天都很期待的運動;同理,最好的讀物就是你隨時都期待閱讀的。

重點不在於「受過教育」或「沒受過教育」,而是「喜歡閱讀」或「不喜歡閱讀」。

當你讀一本書覺得腦袋快打結時,就很像到健身房操練到全身痠痛一樣,只是你現在練的是心智肌肉。

大多數人都害怕「數學」,也缺少「獨立批判」的能力,所以才會高估了有數學或偽科學支持的觀點。

打好根基的最佳方法,就是牢牢抓住科學和基礎知識;數學、自然科學、個體經濟學也是對思考很重要的根基。

比起鑽研高階數學,真正掌握好基礎算術和幾何更好;作者可以花上一整天閱讀「個體經濟學」。

最好的方式是閱讀「原典」和「經典」;不要讀某個人塞給你的當代詮釋,糊裡糊塗接受書裡的說法。

擁有再多的進階知識,要是無法在需要時靈活運用,你還是會迷失方向。

從「原典」開始打下根基,你就有足夠的「世界觀」和「理解力」。

如果你熱愛學習,你永遠不會缺少賺錢的機會;你可以看出社會走向、價值所在、需求所在,學會如何跟上時代。

儘管資訊豐富多元,但對現代人來說,「閱讀」變成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我們一直在接受兩種相反的訓練:

1. 我們的專注力越來越短暫,因為隨時隨地被大量資訊轟炸;我們總是想要跳過去、馬上切入正常、很快看到總結。

2. 從小被灌輸要把一本書完的觀念,時間久了後,我們漸漸忘了怎麼讀書。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九) 如何堅持長期主義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對於投資,需要擁有「長期主義」的心態;從價值的角度出發,將長期穩定的「價值回報」視為目標,不受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尋找符合自己長期主義觀念的投資標的,以期實現長期的回報。

我們不應輕率進入或退出一個「投資計畫」,應精挑細選,一旦做出決定,就不受短期虧損、獲利的左右,讓時間為你增值。

以股票投資為例,如果你看好「科技產業」的長期潛力,可以選擇持有幾家在不同領域獨佔鰲頭的企業股票,並長期持有。

如果你看好「消費領域」的穩定報酬率,可以選擇數家領先的消費企業股票,長期持有。

在這個過程中,分散風險是很重要的,所以選擇不同領域的股票是明智之舉。

堅守「長期主義」需要我們擁有耐心和堅持的特質,並且以「價值」為導向,不受「短期波動」的影響,尋找穩定的長期投資機會;這是實現長期財務目標的關鍵。

「長期主義」並非單純的長期持有,而是基於「價值觀」和「風險評估」做出的決策;如果發現某家公司的長期前景出現問題,就要迅速調整投資組合。

如果你發現自己走錯了路,堅持下去也不會有好結果。

要學會站在「長期回報」的角度,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基本面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什麼時候應該考慮「賣出」呢? 作者建議,在兩種情況下考慮退出投資:

1. 當你在生活中確實需要這筆錢時;我們進行投資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質;如果你確實需要這筆錢來改善生活,那就毫不猶豫地動用它。

否則,即使資產增值了,也無法實現你的生活目標。

2. 當你對這筆投資的「價值判斷」發生了巨大變化時;例如,某檔股票可能已經進入衰退期,經營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受到新興競爭者的威脅,或者面臨宏觀環境和監管法規的重大變革,又或者關鍵管理層離職等。

如果這些事件嚴重損害了該企業的長期發展潛力,使其價值下滑,那麼就應該果斷賣出。

即使是在買入後不久發現這些問題,也應該果斷地調整投資組合,這才是長期主義的必然選擇。

以「長期主義」進行投資,意味著不斷回顧、評估投資標的的長期價值,隨時根據變化做出調整;如果發現某間公司的長期價值無法維持,就應該果斷處理。

舉例來說,投資科技龍頭並不代表所有科技龍頭都能持續提供長期價值;許多知名的龍頭企業在歷史上都曾衰退。

對於缺乏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投資標的長期價值變化的人來說,作者建議考慮投資指數基金;指數基金追蹤特定股票指數,例如標準普爾 500 指數基金、納斯達克 100 指數基金等。

這些指數都包含精選的股票,並進行定期調整,以確保指數的價值;這代表你間接投資於多家公司,相對較少需要主動管理投資組合。

「長期主義」不僅適用於投資領域,還可以應用於人生各個方面,如婚姻、求職、創業等。

當你考慮加入一家企業時,也應該考察該企業的長期價值觀;它是否具有「長期主義」? 它是否有發展潛力? 它是否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特別是在原料和技術方面?

該企業是否以「長期發展」為目標,而不僅僅關注「短期利益」,甚至損害員工和合作夥伴的利益?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你做出明智的決策。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六) 如果無法決定,答案就是否定的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當你面臨困難抉擇,例如應該跟這個人結婚嗎? 應該接受這份工作嗎? 應該買這棟房子嗎? 應該搬去這個城市嗎? 應該跟這個人合夥做生意?

如果你遲遲無法決定,那麼答案就是否定的。

現代社會充滿了選擇;我們活在有 70 億人口的星球上,透過網路跟所有人連結,各行各業的職業任你挑選,你的「選擇」何其多。

從牛津大學教授提出的「150 法則」來看 (150 人是大腦能夠維持有效人際關係的極限),我們的大腦可能很難理解自己擁有無數的選擇。

一旦你做出「選擇」,就要跟這個選擇綁在一起很長一段時間;創業可能要十年;開始一段關係,可能會維持五年,甚至更久;搬去一個城市,一住就是十年或二十年。

這些決定的影響都可能延續很長一段時間,除非你很確定,否則不要輕率做出「選擇」。

如果你為了一個「決定」做了一張表,列出一長串好壞、利弊,卻依然無法決定,那麼答案就是否定的。

如果眼前有兩個選擇,你都想嘗試,但難分高下,那就選短期比較辛苦的那條路。

當一條路是先苦後甘,另一條路是先甘後苦,人腦在傾向避免衝突的同時,其實會推開短期的痛苦。

當你面臨這樣的抉擇時,你要選擇走短期內比較辛苦的路,因為這條路會引領你走向「長期收益」,這才是你想要追求的目標。

在複利的助力下,長期收益遠比你想像的更為巨大。

人腦往往會高估「短期快樂的效益」,而想要避開眼前會吃苦的路;刻意選擇「先苦後甘」,才能夠擺脫這種強大的潛意識傾向。

生命中絕大部分的收穫,通常都是要短期先吃點苦,之後才能獲得「長期收益」。

運動當下,會感受到身體又痠又累;但長期來看卻是好選擇,練出肌肉,也更健康。

讀書有時也像在健身,只不過吃苦頭的是大腦;但長期來看,讓人變得更聰明,藉由把能力逼到極限,吸收到了新觀念,儘管需要承受短期痛苦,但可收穫長期成果。

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八) 激勵機制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經濟學非常看重「激勵機制」的作用,但激勵不只是簡單給高薪這麼簡單。

過去的決策和規則,可能會在未來的設計和建造中產生持續的影響,即使這些決策看似毫無關聯,這就是「路徑依賴 (path dependence)」的現象。

如果一個人深陷於「路徑依賴」,就難以擺脫已經固定的模式。

在傳統手工業中,有很多人可以用相同的方式生活;但在現今快速發展的時代,「路徑依賴」會使人們迅速被時代拋棄。

可是,一旦「選擇」了正確的路徑,「路徑依賴」也能引領你自動向前,公司文化尤其如此。

如果一家公司在一開始就建立了積極進取的企業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加入後,將不自覺融入這種文化,一直走在固有路徑上,進入自我成長和進化的「良性循環」,不會受到其它文化的干擾,保持著公司的核心價值和發展動能。

對於長期在大公司工作的人來說,可能已經習慣了大公司的文化,不需要思考如何建立一個積極可持續的企業文化;但對於剛剛踏上創業之路的人來說,文化建設比你想像的更加重要。

文化雖然會自然形成,但如果不在一開始就引導,使文化朝著你所期望的「價值觀」發展,一旦偏離軌道,克服「路徑依賴」帶來的挑戰將變得非常困難。

對一家新創公司來說,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堅實的「技術基礎」可能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就像你迅速獲得的融資和估值所顯示的那樣。

然而,這只能確保你順利起步,但不能保證順利前進;許多從大公司轉行創業的人,一開始進展順利,但逐漸停滯下來。為什麼呢?

除了市場競爭的原因外,創業公司想要長期成功,還必須重視制度,特別是「激勵制度」的作用。

在一開始就建立公司的企業文化,並建立促使員工進步的激勵體系,建立能充分發揮每個人才能競爭的體系,建立鼓勵創新的體系。

只有內部運作機制是健康且具備自我激勵能力的,才能始終保持在發展的「快速道路」上。

→ 吸收人才不能只靠錢。

作為吸引人才的「激勵機制」,僅靠高昂的薪水遠遠不足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包括人類需求的五層次模型,從最底層到最高層分別為:

1. 生理需求 (如食物和衣物)。

2. 安全需求 (如工作保障)。

3. 社交需求 (如人際關係)。

4. 尊重需求。

5. 自我實現需求。

這五個層次可以分為「缺乏需求」和「成長需求」;前四個層次通常被稱為「缺乏需求」,而最高層次則稱為「成長需求」。

想吸引那些具有傑出創新能力的人才,這些人由於有更高的自我意識,其需求不僅僅限於基本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求,更在乎的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特別是在「自我實現」方面,新聘用的人才是否有機會適當地發展和升遷? 是否有機會獨立完成重大專案,或者只能接受主管和資深員工的管理?

根據調查,近一半的矽谷專業人士表示,他們在業餘時間鑽研技術是為了「樂趣」;他們儘管享受高薪,但也被內在的「成就感」所驅使,並以他們獨立作出的貢獻感到自豪。

大多數矽谷的 IT 專業人員認為賺錢對他們來說很重要,但他們也承認只要工作本身能夠「激勵」他們,促使他們在專業領域「成長」,並為公司創造「價值」,他們就願意接受較低的薪水。

對於年輕的員工來說,他們會希望在一個充滿創意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和成長;一個提供自由、平等、自我實現和創造性的工作環境,對他們來說更具吸引力。

這正是「錢不是萬能的」的新世代解釋與精髓。

今日閱讀: 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 [納瓦爾寶典] (五) 委託 - 代理問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從基礎建立且內化吸收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識。

一個人如果總是喜歡搬出華麗的文字和艱深的概念,不只別人聽不懂,他也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費曼的 6 堂 Easy 物理課」是從理查‧費曼 (Richard Feynman) 早期的物理學課程整理而成的;基本上,他只用了三頁就把數學解釋清楚,從數線開始,再到計算,然後一路談到微積分先修課。

費曼用一個完整的邏輯,把這些貫穿起來,不依靠任何定義;思考清晰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會從最根本的層面去理解「基礎知識」。

如果你無法從「基礎知識」去推衍出你所需要的概念,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靠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不管學習什麼,打好基礎最重要。

思考清晰的人自然就能展現權威,不必靠複雜理論。

要做出高效率的決定,部分是靠面對現實的能力;當你做決定時,要避免自我意識、主觀判斷或個人想法太強烈。

我們最常被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所蒙蔽,以至於無法看清現實。

人基本上都是無知的,而且非常不擅長「預知未來」。

「個體經濟學」和「賽局理論」都是基本必要知識;不懂供給與需求、勞力與資本、賽局理論,作者不認為這樣可以在商場上成功,甚至很多時候根本難以在現代資本社會中生存。

看懂經濟運行,才能忽略市場雜音。

如果你想創辦一家成功公司或順利達成交易,就要了解「委託 - 代理問題 (principal-agent problem )」,這是「個體經濟學」中最根本的問題。

這個概念其實很簡單;凱撒大帝說過:「如果你希望一件事能完成,就自己去做;如果不在乎是否能成,就派人去做。」

當你是「委託人」,你就是擁有「所有權」的人,就是老闆。

因為你在意成敗,所以會把事情做到最好;但當你把自己看做「代理人」,只是代替別人做事,你在乎的不是這件事的成敗,更不是委託人的資產,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利益」。

當公司規模越小,每個成員越會覺得自己像個「委託人」;當你越不覺得自己只是個「代理人」,就越能夠把工作做好。

當你把一個人的報酬跟他們創造的實際價值越緊密結合,就越能把他們變得更像「委託人」、而不像「代理人」。

我們都想成為可以當家做主、承擔成敗的「所有權人」時,當我們把自己當作「事主」時,工作成果也最好。

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是 CDMO 嗎?

最近看到一篇新聞「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 (TBMC) 攜手美國韌力公司,生技版台積電 CDMO 拓嶄新國際格局」,才突然發現政府在這領域又有大動作了。

先不提這間 TBMC 能否跟台積電 (TSMC) 一樣,在生物醫藥產業站穩腳步,然後逐步發展成世界級的公司;我感到驚訝的是現任 TBMC 的董事長怎麼會是瞿志豪? 當年唸 MBA 時,我們某堂課的業師就是他,但完全不清楚他跟政府有這麼深的淵源。

稍微搜尋了一下,在「切入CDMO目前最佳機會」這篇新聞中,瞿志豪說:「目前大分子藥物有 50% 以上都委託 CDMO 來做,且愈來愈明顯,目前是歐美生技業的景氣寒冬,反而對 CDMO 爭取商機有利,因為生技業募資困難,要做生產製造就沒有選擇,只好委託 CDMO,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他分析道:「大分子藥物在資金與技術門檻更高,委託專業製造是國際趨勢。台灣是大分子藥物的後進者,更要切入利基市場,目前看來早期製程開發是國際現有 CDMO 的缺口,而台灣由於有強大的智慧製造的優勢,因此有切入的利基。」

這裡有談到兩個專有名詞:「大分子藥物」及「CDMO」;由於我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近乎於零,為了看懂新聞的內容,因此我花了點時間,想辦法讓自己了解這個產業的現狀。

首先,我們先來討論什麼是「大分子藥物」,所謂的大分子是相對而言,這表示就有「小分子藥物」的存在,那它們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底下這篇文章「為什麼生物藥是全球市場主流?了解生物藥和傳統化學藥的差異」用極短的篇幅讓我快速理解了它們的差異。

原來我自己一直以來對所謂「西藥」的認知,還停留在傳統化學藥的研發與生產;難怪我一直在想專利過期後,「學名藥」不就可以大量生產嗎? 這個領域進入門檻應該不高吧,不然學名藥怎麼有辦法在印度大量生產呢?

果然,這一切都是「刻板印象」,答案就出在我的認知有所誤差;當前的「生物藥」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藥品市場的主流產品,結果我連什麼是生物藥 (生物製劑) 都不知道。

文章中詳細說明了「生物製劑」和「傳統化學藥」的差異,並從三個面向進行分析:

1. 研發與生產,生物製劑是透過生物技術來研發與製造的藥品,如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等方法;傳統製化學藥是使用多種化學成分不斷混合及調配的藥品。

生產化學藥只需單一的化學技術,因此化學藥容易仿造和量產;但生產生物製劑則必須透過好幾個跨領域的生物技術,研發時間長,也比較難仿造。

2. 結構差異,與傳統化學藥相比,生物製劑的分子大小大了一百至上千倍,所以生物製劑又被稱為「大分子藥」,譬如一般抗體藥重量計算單位高達 15 萬道爾頓 (Dalton),而像阿斯匹靈的化學藥重量只有 180 道爾頓,因此化學藥也被稱為「小分子藥」

生物製劑跟化學藥的區別不僅僅是分子大小的差別,更重要的是,生物製劑的分子結構要遠比化學藥複雜,製程的難度及專業度絕非化學藥可比擬。

3. 藥物療效與副作用,每個人對同樣的藥物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或副作用,其原因就在於每個人有不同的遺傳因子,也就是不同的基因。

傳統的化療,雖然能夠迅速毒殺急速生產的癌細胞,但也有許多令人困擾的副作用,例如抑制血液細胞的生成、免疫力的抑制、噁心嘔吐及脫髮等。

生物製劑直接從致病機轉下手,直接生產出最符合人體需求的藥物,能像導航飛彈一樣針對「特定族群」治療,直接命中腫瘤要害,進而抑制腫瘤存活、增殖、局部侵犯及遠端的轉移,並且避開影響正常細胞,如此就不會增加毒性或化學治療引起的副作用。

雖然說生物製劑跟化學藥有種種的不同,但有件事它們是一樣的,那就是有專利權的保護期限,只要專利到期,其它廠商就可以生產成份相同的「生物相似藥」以及「學名藥」。

由於生物相似藥是以基因工程於活體細胞株中生產製造,因此涵蓋了分子量、複雜度和製程方面的差異,開發程序遠比學名藥更為複雜,其細節可以參考「生物相似藥 生產與製造的二三事」。

簡單來說,生物製劑原開發廠的製造過程條件通常是不公開的「商業機密」,因此其他藥廠研發生產的藥品不會與原開發廠完全相同,但可以「相似」,因此命名為「生物相似藥」,更詳細的定義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透過以上的說明,我大致上已經釐清大分子藥 (生物製劑) 與小分子藥 (化學藥) 的差異性;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什麼是 「CDMO」。

CDMO是「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簡單說是各種醫藥品的外包生產服務,涵蓋藥物到疫苗在內。

雖然不能完全直接類比,但以我們相對熟悉的半導體產業來舉例,藥物開發商就像是「聯發科」及「高通」等專攻研發,透過外包來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腳步;CDMO 就像是台積電所提供的服務,負責製造與量產。

關於 CDMO 的介紹,數位時代的這篇文章「CDMO 是什麼?生技界的台積電模式」說明的非常清楚;但我覺得 CDMO 這套「商業模式」並非台灣先提出來、而是已經行之有年,跟當時台積電成立的狀況還是有所差異。

不是要潑冷水,但在 CDMO 的領域,台灣也是後進者,得更仔細思考並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mRNA 疫苗生產、生物相似藥與細胞治療);其優缺點如下:

1. 疫苗生產技術相比之下難度最低,可是原廠不習慣分散下單,需要一次接大量,不利於小公司接單。

2. 生物相似藥需求明確,但競爭者眾多。

3. 細胞治療量產難度最高,卻也代表目前沒有明顯的領先業者。


經過了一系列文章的科普後,我覺得自己已經初步了解「大分子藥」和「CDMO」的來龍去脈,這時腦中又冒出了一些疑問,那就是:

1. 台灣到底有沒有一家有能力開發新藥 (生物製劑),然後又能自己掌握銷售通路的公司 (一條龍)?

2. 生技製藥產業到底還有哪些商業模式呢?

3. 現在快吹上天的 AI 人工智慧,能否在這個產業有所貢獻?

4. 既然 CDMO 又是跟製程與量產有關,那麼台灣的設備商有哪些商機存在呢?

短時間內,我應該很難回答自己這些問題,或許在未來的日子裡,會再寫系列文來探討這些疑問。

這邊先簡單以兩篇文章回答自己的疑問:


這篇文章回答了第一個疑問:「藥華藥從頭做到尾,就比較屬於典型美國中型生技公司的商業模式,也是臺灣第一家走自行商業化模式的新藥公司,風險高、資源投入大,但成功的報酬也更大。」

同時也部分回答了第二個疑問:「新藥公司可在臨床一期或二期完成後,就授權給海外,合一生技的 FB-825 就是很好的例子;以投資人的觀點來看,通常希望在臨床二期做或臨床三期時就授權出去。」


這篇文章簡單回答了我的第三個疑問:「新藥研發的挑戰為漫長的研發週期、龐大的研發成本以及難以預估的失敗率,且須整合生物醫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藥物化學、分子動力學、統計物理和結構生物等藥物設計的跨領域學科知識;生成式 AI 技術服務為製藥公司在藥物設計提供了加速、自動化並降低藥物開發過程的風險,節省時間和金錢,提升藥物開發效率。」 

2024年2月4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浪潮之巔 (一) 資訊產業的「贏家通吃」現象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IT 領域中,龍頭公司可以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上佔有主導地位,例如微軟、高通、IntelCiscoGoogle 等公司;這種特有現象,在傳統工業中很難看到。

在石油領域,儘管艾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每年有高達 4000 億美元的營業額和同樣高的市值,但它在世界石油市場連 10% 的比例也佔不到。

在汽車工業中,無論是昔日的霸主通用汽車,還是新科狀元豐田汽車,近 30 年來也從來沒有佔有過世界市場的 20%

在金融、日用品、零售業等諸多領域也是如此;因此在這些領域並不存在一個「主導公司」,各個競爭對手之間各有千秋。

為什麼在「資訊產業」的公司比「傳統產業」的公司容易形成主導的優勢呢?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的原因:

1. 研發成本跟製造銷售成本在「資訊產業」和「傳統產業」中所佔的比例相差太大。

「傳統產業」研發成本低,但各種製造成本和銷售成本是非常高的;研發成本可以透過「規模經濟」來抵消,而製造成本則不能。

傳統產業要擴大一千倍的生意,通常意味著同時增加幾百倍的成本。

以石油工業為例,最主要的成本是獲得油田的成本;在汽車工業中,製造成本 (還不包括研製、行銷和銷售) 超過汽車售價的一大半,即使銷售額增加了一倍,也提高不了多少報酬率。

整體來說,一間汽車公司要擴大一倍的營業額,基本上意味著公司規模要擴大一倍、建大一倍的工場、雇多一倍的人。

這時公司就不可能有它規模小的時候效率高,報酬率甚至可能下降;因此到一定規模時,它的擴張也會慢下來。

「科技領域」則大不相同,製造的成本只佔營業額的很小一部分,而研發成本佔大多數。

對微軟和甲骨文來講,複製一份軟體的成本和一百萬份沒有什麼區別;因此這兩家軟體公司的毛利率一直高達 70% ~ 80% 以上。

即使是以硬體銷售為主的 Cisco Intel,長期以來毛利率也分別超過 50%60%

在「傳統產業」的通用汽車,長期以來的毛利率不到 10%,就連世界上效益最好的豐田公司,也不過在 15% 左右。

雖然科技公司的研發成本攤到每個產品上並不低,但如果能擴大一倍的市場,就能將這部分主要的研發成本降一半,這時候一間科技公司並不需要更多的員工,效率依然保持不變,整體報酬率就上去了。

雖然「生物製藥」公司和「資訊科技」公司一樣有著「低製造成本」的特點,但是世界上沒有一種萬靈藥能治所有的病,甚至對於同一種病也不存在一種藥就能醫治所有的人。

因此,就有很多大型的生物製藥公司並存;它們每家公司專門研製針對不同疾病的藥物,龍頭公司主導的現象在生物製藥領域並不存在。


2. 資訊產品的生態鏈各環節之間的耦合性非常強。

一台個人電腦的使用者,一旦使用的是 Windows 的電腦,並在上面安裝了各種軟體;即使一個競爭對手推出了十倍好用的電腦,他也很難轉而採用新的電腦。

一間大公司或政府部門,一旦選擇了微軟的作業系統,它們就很難放棄;一旦一個作業系統開始在市場上領先它的競爭對手,在整個生態鏈中它的下游就越來越多,在其作業系統上可用的軟體就越來越多,使得其他孤軍奮戰的競爭者很難贏。

以作業系統為例,主導的科技公司很快就可以佔領了全球市場。

但在傳統產業的生態鏈中,這種「耦合關係」非常弱;一間汽車公司這一次選擇了米其林的輪胎,下次完全可以選擇其它家的輪胎。

而對於客戶也是一樣,某運輸公司這次買了一批福特的汽車,下次如果通用的好,它可以馬上換成通用的。

不同用戶對傳統商品 (比如汽車) 的品味不同,對性能的要求也不同,使得它很難做到「贏家通吃」。

即使是日用品,有人喜歡嬌生的,有人喜歡 P&G 的,因為它們不太能直接對比。

對於科技產品,雖然不同公司的同類產品可能有所不同,但這些區別不足以左右主流用戶的選擇,這讓科技公司很容易做到強者越來越強,直到「贏家通吃」。

資訊科技公司通常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就達到了傳統產業公司半個世紀才能達到的「市場規模」。

Intel 和微軟從上市起,用了十年的時間就確立了它們在個人電腦領域的霸權,並達到百億美元產值;Cisco 上市後只用了五年左右的時間,就主導了網路硬體的市場,並達到百億美元產值。

Google 更是在上市的第二年就超過 Yahoo,一躍成為網際網路的老大,第三個年頭就進入了百億俱樂部。

理論上來說,取得市場主導地位的公司可以透過惡性競爭和收購,來百分之百佔領市場,但是當它佔到 60% ~ 80% 的市場時,它的擴張基本上就到頭了。

這固然有作為第二名 (和第三名) 的公司在某個利基市場做得比主導公司好的原因,例如蘋果的圖形介面和動畫製作軟體遠比微軟的同類產品好,但更主要的是各大科技公司自覺遵守的「風險控制原則」和美國聯邦政府對「商業壟斷行為」的嚴格限制。

作為一種技術產品下游的公司,例如 HP Dell Intel 的下游,為了保證自己的長期貨源不會被一家公司所壟斷,通常會採用按一定比例同時採購兩個上游的產品,即使一個上游給出的條件比另一個好。

當一家主導公司非常強勢,上述方式也無法阻止其壟斷的形成時,競爭對手只好求助於美國的司法部和歐盟的反托拉斯委員會,出面解決問題。

聰明的主導者會主動讓出一些市場給第二名、第三名,以免惹上反壟斷的麻煩。

通常 70% 是一個魔法數字;一個主導者願意強調自己是產業的領導者,這樣可以給投資者和用戶信心,但永遠會否認自己有壟斷地位,避免給自己找麻煩。

2024年2月2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如何做好演講」以風險投資演說為例

本文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以他在豐元資本年會上的演講為例,說明怎麼在短短十分鐘內講清楚很多事情。

講話首先要看「聽眾」是誰,對於不同的聽眾,表達的方式應該有所不同。

參加基金年會的人主要是現有的投資人、未來潛在的投資人以及已投資公司的創始人。

作者代表基金做了一個簡短的演說,用五張 PPT (五個面向),每張 PPT 用兩分鐘時間講完。


第一張 PPT:我們是誰,過去幾年做了什麼事情

這張 PPT 的目的既是對過去的總結,和對現有投資人的交代,也是為了吸引新的投資人。

在這張 PPT 裡,作者介紹了幾個資料:

1. 我們過去投資了多少家公司。

2. 目前投資的公司估值增長了多少。

3. 有多少公司成功退出了 (錢收回來了)。

4. 有多少公司失敗了 (這一條不能省略,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辦企業的人都是聰明人,任何報喜不報憂的行為只會讓他們心存疑慮,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效果)。

很多時候,先把壞消息告訴大家,然後再說好消息,效果會更好;如果壞消息不是很壞,說出來反而能發揮好的作用。
 
這張 PPT 要傳遞的第二個資訊,就是用一句話概括「我們」的特點,即我們對「技術」非常敏銳。

很多時候,話說多了反而沒有重點,把上面這幾點忠實傳達就非常好了。


第二張 PPT:我們提供什麼

風險投資當然是提供資金,但這僅僅是我們提供的一小部分價值;資金到處都是,並非稀有資源,但即使是錢,也分「聰明錢」和「傻錢」,誰都希望拿聰明。

對於「創業者」,除了錢,作者的風投還提供兩方面的協助:

1. 提供連接。

首先會為創業公司提供和矽谷企業以及矽谷其他投資機構的連接服務;其次,對於那些想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也會提供解決方案。

2. 對創業者提供「技術」和「管理」上的幫助。

因為作者風投的合夥人都是技術專家出身,因此在很多領域可以直接提供技術幫助。

此外,作者的風投還有很多顧問,會為作者投資的企業提供有償服務;當然,是由風投支付他們的報酬,並不需要創業者自掏腰包。

這一點講清楚後,不僅凸顯出基金的特點,還呼應了第一張 PPT:到目前為止,我們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


第三張 PPT:我們投資的哲學

關於這一點,首先是看重「創始人」,也就是「投人」。

作者延伸說明了「投人」的三個重要性:

1. 一流的人可以把二流的題目做為一流;反之,二流的人會把一流的題目做成二流或三流。

2. 世界瞬息萬變,任何成功的新創企業,最終的成功產品相比當初創始人的想法,都會有很大變化;世界需要「變色龍」,只有一流的人才善於往好的方向改變。

3. 人的誠信很重要。

作者強調「投人」的重要性,也是為了呼應第一張 PPT 的內容。


第四張 PPT:我們對題目的看法

作者經常和來找錢的創業者說,你不用考慮錢的問題,甚至暫時不需要急著去賺錢。

作者幫你解決了錢的問題之後,創業者只要告訴作者:「當你實現了自己的想法後,世界會有什麼明顯的、正面的變化。」

對於那些做所謂「me too」(我也能行) 題目的人,這一條就無法通過,因位他們即使達成了目標,也只不過在業界增加了一個競爭對手,對世界沒有什麼幫助。

對於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偽需求」,也不符合這項要求。

一個題目一旦做成了,如果真能夠改變世界,哪怕改變得不多,也是好的,也必然有人使用,接下來投資人賺錢就不是問題了。

因為作者的風投公司堅守這個原則,幾乎不投資那些炒作概念的公司,哪怕它可能在短期內讓公司獲得不錯的報酬。

「風險投資」的目的,是幫助一些沒有「財務能力」的人,實現他們改變世界的理想。

作者發現,那些最終把公司做得很大的人,都是有明確願景和方向的,不會去盲從、去熱炒概念,也不會擠進過度飽和的市場。

前幾年那些大量做影片的公司、團購的公司、O2O (線上到線下) 的公司,以及現在大部分自媒體,都不符合這個要求。


第五張 PPT:我們對趨勢的看法

所有 IT 產業的人都習慣把「趨勢」二字掛在嘴邊,幾年後回過頭來驗證他們說的話,往往並不準確。

預測往往是靠不住的,而身為投資人所能做的,就是對「事實」做出正確的反應而已。

作者在投資時從來不去賭未來的趨勢;而且也不會事先設定條件 (什麼方向的公司可以投資,什麼領域的公司不可以),完全是「創業者」告訴作者的。

一個創業者來找風投,不會是心血來潮,也不會是沒事來消遣風投,他們都是極為認真的。

創業者之所以想做一件事情,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特長,經過長時間思考的結果。

創業者或許知道某項技術已經成熟、有商機;或許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問題,而自己恰好有解決的辦法;或許是看到了現有產品的不足,自己能夠改進但又苦於沒有資源。

總之,創業者提出的創業想法是有根據的;如果很多人幾乎同時看到類似的問題、有相似的想法,這就是所謂的「趨勢」。

這種趨勢不是哪個專家先知先覺的結果,而是「自下而上」歸納出來的。

好的體制要讓「動力」來自底層,「煞車」掌握在高層;創新也是如此,動力應該來自底層的每一個創業者,而制動應來自掌握資金和資源的人。

風險投資所做的事情,就是對創業者的想法進行正確的「判斷」;作者從來不預測「趨勢」,但是知道趨勢所在,因為創業者會告訴作者。


以上就是作者的報告內容,十分鐘就將想表達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把報告做得簡短些,強調出重點即可。

聽眾能夠專心聽五分鐘,記得裡面一、兩個重要的觀點,報告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戰術方面,作者的後四張 PPT 都是在呼應第一張 PPT 的內容,這樣一來,十分鐘的報告就傳遞出一個統一的訊息:

我們為什麼過去做得不錯,以後為什麼有信心能夠做得更好;這樣既能讓現有投資人放心,也能讓未來投資人動心。

很多人演講時,恨不得把一肚子話一口氣倒給聽眾;其實大部分人在聽報告時,很難集中注意力超過「二十分鐘」

能把一件事講透徹或者三、五個要點提到,目的就達成了。

如果聽眾真有興趣,他們以後還會再來聽的,到那時再把更多的資訊傳遞給他們也不遲;反之,如果聽眾沒有興趣,即使講再多,也會成為最後一次演講。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七) 為什麼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短期主義者」通常只能依賴偶然的成功,然後在一次又一次的基本機率事件下,最終陷入平庸。

「長期主義者」才有可能實現最終的「必然」成功。

在「投資」領域,長期主義不僅有助於平滑掉週期性的各種波動和下跌,還能夠跨越不同的時期,實現最終的價值增長,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所帶來的價值。

最能代表長期主義的一點就是「複利」。

長期應該是多長? 5年、10年、20年,還是永遠?

這些答案都對,也都不對;長期的單位不是年份,而是「週期曲線」。

長期是萬事萬物發展的波動週期,而不是時間上的長短。

舉例來說,公司創立、崛起、成熟、衰退等,這種抽象的生命脈絡,同樣是一條時間上的拋物線。

透過整個生命週期去看到價值;如果說長期的意義就是穿梭整個週期,那麼「長期主義」的意願就是看到價值的方向。

長期主義要求我們能夠「看到價值」,即理解事物在時間上的變化軌跡,並找到價值的趨勢,以便能夠持續投入並選擇適當的「方向」。

如果一個長期主義者「選擇」了錯誤的方向,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結果可能會變得更糟。

正確的「方向」至關重要,因為「時間」的持續只會使它們更加明顯。

成功的人不一定每次都能準備預測趨勢,但他們成功的時候通常是因為他們正確地看準了趨勢;而失敗的人則通常是因此他們沒有看準趨勢。

長期主義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它要求我們能夠準確「預測」未來趨勢。

有些人可能因為看準了趨勢而崛起,但也有可能因為堅持自己的觀點而錯過新的機會而衰弱。

長期主義並不僅僅指長時間的持有,它更關注「價值」和「趨勢」的觀察。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