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下得有點聳動,但這是我看完非凡財經新聞「經濟火熱假象?美台同陷股市與經濟 K 型脫節」後的心得整理。
疫情發生後的這三年,我們都深刻體會到「通貨膨脹」的威力,台灣在 2008 金融海嘯後,已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通膨,這剛好跟我這個世代 (七字頭) 剛出社會的時間重疊,所以我們這個世代幾乎忘了通膨的存在,知道物價有在成長,但還在可容忍的範圍內。
高通膨帶來的萬物皆漲,雖然政府也有帶頭調漲基本薪資,但這幾年實質薪資成長率 (薪資成長率 - 通膨率) 近乎為零,但詭異的是房價、物價以及股市大盤指數怎麼遠遠超過薪資成長的幅度呢?
我們可以藉由「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來回答上述疑問,不過這本書太厚,也不容易讀懂;因此,最快的方式就是藉由影片的說明以及學者的文章解說,來幫助我們迅速進入狀況。
影片中先是說明了製造業及服務業交叉的 K 型復甦,這種產業間的景氣循環是可以理解的,但國泰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跟疫情前來比,台灣的 GDP 大概多出了超過 10 %,美國也超過 10 %,可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國家的股市報酬率都超過 70 %,台灣股市含現金股利甚至超過 80 %;另外,跟疫情前來比,兩個國家的房價漲幅都超過 40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指出:「在疫情後,美國開始表現出經濟兩極化,呈現金融面與實體面走勢分歧;金融市場上漲,但實體經濟衰退。」
台灣 2023 年的狀況跟美國類似,雖然沒有經濟衰退,但 GDP 成長率僅 1.4 % 創 14 年來新低,可是台股卻上漲 26 %。
以上的狀況,就如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論述,從過去的歷史資料來分析,資本報酬率(r)基本上都是高於經濟成長率(g)。
在過去一百年,美國的股票報酬率跟經濟成長率大約相差接近 4 %,但在過去十年基本上已經相差接近 10 %。
至於為什麼近十年來「 r - g 」的差異遠大於前一百年呢? 我個人認為跟「貨幣供給方式」的改變有關係;從 2008 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美國採用貨幣寬鬆 (QE)做為救經濟的主要貨幣工具後,再到疫情期間,因為經濟急凍,貨幣寬鬆 (QE)成為各國央行不得不採用的方式。
在 QE 的過程中,金融市場都是最先反應的,但這也造成資本報酬率的指標不斷領先於經濟成長率,變相懲罰沒有參與其中的人們,放大他們的「被剝奪感」。
其實台灣也有同樣的狀況,股市報酬率遠高於經濟成長率,那麼這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
經濟學大老朱敬一在「教你讀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就有清楚地回答我們的問題。
文中有提到皮凱提說:「當資本報酬率(r)大於經濟成長率(g)時,資本佔國民所得的比重就會增加,而資本就會更集中在資本已然雄厚的富人手中。」
下面的這段話再結合上述疫情後的經濟表現,更能讓我們體會到什麼叫做「富者越富,勞動所得遠遠追不上資本所得 (錢滾錢) 的速度。」
朱敬一說:「若 r > g ,則資本累積將更集中」這個論述雖然是數學推理,但是背後還是有些直觀(insight),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社會上的大有錢人,大都是靠資本賺錢而不是靠勞力賺錢。
整體的經濟成長率(g)代表的是社會「平均財富」的增加速度。而資本的報酬率(r)則是代表「資本財富」的平均增加速度。
如果 r > g,就表示擁有大量資本的大有錢人,其財產累積速度大於社會平均財產累積,而且是原本資本越多者、累積越快,這當然表示財富分配越來越不平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