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讀『隱性反骨』所引發的博士班回憶

從圖書館借回來李忠憲教授的書後,今天一口氣將它讀完,其中李教授分享在德國攻讀博士班的過程,也勾起我自己念博士班時的回憶,塵封已久,但仔細一想卻歷歷在目。

「我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李教授的這句話非常重要,潛意識中我也是認為自己可以做得到。

現在回想,當年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觀察,我應該不是那種能出國唸博士班,然後可以順利畢業的學生。

跟李教授一路都是資優生不同,我在求學的過程中,並非一路順遂,應該說早早就自我放棄;但在大學時期,一個心態上的轉折,卻樹立了一個看似遙不可及,但在未來可以一步步實現的目標。

一直到這麼多年後,回頭看才知道當年定的那個目標有多難,依照當年的條件,難以想像自己最後能做到。

可能是「無知者無畏」吧,又或是當初不知道自己有多差,所以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因此一步一腳印,在樹立目標後的「十年間」絲毫不敢有任何的鬆懈,彌補眾多不足的地方,終於來到這個目標的最後一個關卡「博士論文口試」。

要說起異國生活的種種挑戰,當然說也說不完,當第一年的「新鮮勁」過去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研究及課業上的挑戰。

第一年研究題目更換也消磨掉我的意志,時間壓力讓我無所適從,換來的是連續兩週的失眠。

一開始對於研究上的雄心壯志,轉變為「無法畢業」的恐懼,事隔多年後我還是無法忘記那種滋味。

因此,當完成博士論文草稿,然後指導教授同意安排口試時,心中的雀躍也是難以形容之感,但當時幾乎忘記還有「論文口試」這個大魔王關卡的存在。

當年不知道是哪來的自信,等待口試前,我其實是飛回台灣處理後續「創業」的事情,然後口試前才飛回英國。

而且,為了省機票錢以及督促自己加快畢業流程,直接買來回機票,把回程的時間都先訂下來,完全沒有考慮到後續口試順不順利、論文需不需要大幅修改,離校的流程要多久等關鍵問題,天真及樂觀應該是我的天性,所以就這樣理所當然的去執行。

殊不知到口試當天,才從一片混亂中察覺到,其實我並沒有準備好,這時才開始感到害怕已經太晚了。

直到過了這麼多年後,口試中的場景還深深的烙印在腦中,現在回想起來,只能對當時的自己感到佩服,兼具勇氣與執行力,才能順利畢業。

嚴格說起來,出國唸博士班這件事應該超過我自己當初的能力甚多,但由於是大學期間就想這樣做,有較長的時間準備,讓本來很多不足的地方可以調整到「勉強」一試。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次想要逃避這個「選擇」,有許多的藉口讓我可以合理地不去做這件事,但最後還是在「覺得自己可以辦得到」這個念頭下,完成當年立下的目標。

因此,我是認同李教授書中說的,很多事只要踏出第一步,慢慢地就會相信自己能做到,只要願意「相信」,人往往就會爆發出意想不到的潛力。

至於回國創業這條路,又是另一個故事,但我也願意相信「自己可以辦得到」,堅持下去直到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到來。

2022年3月23日 星期三

『原子習慣』建立好習慣的壞處

作者提醒我們,就算養成好習慣也不要掉以輕心,但這又是為什麼呢? 好習慣的建立應該都是好事阿!

讓我們用「異數」以及「破框能力」這兩本書來回答上述疑問:

1. 異數,刻意練習 (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以及優勢累積,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跟好習慣是一體兩面。

2. 破框能力,「能力陷阱」會讓人以為自己擅長的事就是最有價值,而且是最重要的事。

千萬不要掉入「能力陷阱」,當養成好習慣後,應該把它當成一個新的基礎,再藉此延伸到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這才符合「異數」中所說的優勢累積,以及呼應了「破框能力」中所說的如何讓工作做得更好。

現代社會節奏太快,資源卻有限,多數人只能把所有精力用來應付眼前的工作上;每天都必須要留時間給自己,去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弄清楚工作的意義和目的,讓我們知道應該做什麼、如何去做,以及為什麼要做。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習慣為精通創造基礎;當你熟知簡單的動作,到了不假思索就能執行的程度,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更高階的細節上。

習慣便是這樣成為追求任何卓越表現的骨幹。

當習慣變得自動化,對回饋就變得比較不敏感,落入無意識的重複之中。此時錯誤就比較容易趁虛而入;當你可以不假思索把事情做得「夠好」,就不會去思考要怎麼樣才能做得「更好」

習慣的好處在於讓你可以不經思考行事,壞處則在於讓你習於以特定方式做事情,不再注意到微小的失誤。

經驗一直在累積,就以為自己一直在進步,其實只是一直在強化目前的習慣,而不是在改善;某些研究顯示,一旦精通某項技巧,隨著時間過去,表現反而會有些微退步。

追求精通,習慣是必要的,但只有習慣不夠,需要的是自動化習慣與刻意練習的組合。 

精通 = 習慣 + 刻意練習

精通一項習慣後,就必須回到工作裡需要耗費心力的部份,開始打造下一項習慣。

精通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將焦點鎖定在成功的一個微小元素,不斷重複該技能,直到將其內化,然後以這個新習慣為基礎,往個人發展的下一個疆界前進。

就在你開始覺得自己已精通一項技能,「事情變得自動化讓你應付自如」的那個瞬間更需小心,不要踏入自滿的陷阱。

解決辦法 → 建立一套反省與複查的系統。

對任何事業而言,維持努力都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就是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做事,然後每一次都用同樣的方法做。

少了反省,我們會找藉口,試圖合理化,並且欺騙自己。必須有一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決定自己的表現是比昨天更好或更差。

奧運金牌得主,每次練習之後會寫筆記,檢視自己當天的訓練,尋找可以改善之處。

有些主管或投資人會做「決策日誌」,在裡面記錄每週做的重要決定、做決定的原因,以及期待產出的結果;他們會在月底或年終複查這些選擇,看看哪裡做對、哪裡出錯。

不要讓身份的任何單一面向決定你是誰;越是讓單一信念定義自己,越無法適應生命的挑戰。倘若你一輩子都以一種方式定義自己,那個身份卻消失了,那麼你現在是誰?

越是緊抓一個身份認同不放,越難讓自己超越這個身份成長。

又迎來一次奇亞幣爆幣!

本來預期最近幾天會累積突破 5 枚 XCH,誰知道昨晚又迎來第三次奇亞幣爆幣,讓我累積的數量直接突破 5 枚,今年有望累積 9 ~ 10 枚 XCH,大大超乎本來的期望。

最近因為俄烏戰爭,俄羅斯被西方國家金融制裁,讓加密貨幣的監管問題重新浮上檯面。但主要應該都是在討論比特幣跟以太幣,奇亞幣最近這陣子又消失在眾人的目光中。但我自己是樂觀以對,策略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持續累積 XCH,等待 DeFi 應用的到來,並讓時間為 XCH 加值,相信 3 年後及 6 年後會迎來重大突破。

除了炒幣外,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加密貨幣的實際應用場景,畢竟越了解貨幣金融,就對加密貨幣的存在感到疑惑。感覺主要用途是洗錢以及逃避監管之用,但從區塊鏈的優點來說,應該不僅僅如此而已。我想真正殺手級的應用還在蘊釀中,該做的事就是持續累幣,繼續等待那天的到來。


『原子習慣』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維持動力

要如何持續維持動力,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其難處在於每個人每天的身體狀態都有變化,即使我們設計了「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或是已經建立好的習慣,讓自己持續產生微小的進步,但依然會有厭倦、想要休息的時刻。

我回顧了過去一年的每日記錄,發現自己每次在一個任務結束後,都會不自覺的有一段放空期或說是空白期,如果任務期間越長、壓力越大,後面的反彈就越嚴重、放空時間越長。

不確定是自身的保護機制啟動,身體跟大腦需要休息,還是我沒找到好方法來維持動力。

另外,我覺得最困難的還是面對未知的挑戰,如何跨出第一步;一直以來我採用的方式都是用外部壓力來推動自己前進,就像「費曼學習法」講的一樣,由輸出驅動輸入。

但這個方式其實很容易感到疲憊,也不知道是我的方法不對,還是本來要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或知識範圍就是這麼難。

我會持續嘗試新的學習方式,看能否建立一套最適合自己,而且可以反覆應用的方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維持動力並達到欲望最高點的關鍵,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

人的大腦熱愛挑戰,但難度必須在最理想的範圍內;當執行的任務恰好位在當下「能力的邊緣」,人便會感受到最高程度的動力。

一旦建立習慣,重要的是持續產生微小的進步,這些小進步與新的挑戰可以讓你保持投入,有機會進入「心流狀態」。所謂心流就是在從事一項活動時全然沉浸其中、進入狀態的一種體驗。

科學家發現,要達到心流狀態,執行的任務必須超出你目前能力的 4 %。進步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你必須不斷尋找將自己推至極限的挑戰,同時也要持續達成足夠的進展,好讓自己保持動力。

要維持吸引力並繼續帶來滿足感,行為必須保持新鮮。在自我精進的征途上,「無聊」可能是大魔王。可是成功的人也會跟一般人一樣覺得沒有動力,差別在於,儘管覺得厭倦、無聊,他們還是設法繼續。

不管有沒有「變動獎賞」,任何習慣都無法永遠保持有趣。在自我精進的旅途上,到了某個時間點,每個人都會面對同樣的挑戰:你必須愛上無聊。在討厭、痛苦、筋疲力盡的時候,還是挺身繼續,這就是「專業人士」與業餘者的差別。

當一項習慣對你真的很重要,你必須願意在任何心情之下堅持執行。就算心情不對,專業人士還是會採取行動,「他們也許不會樂在其中,但會想辦法把該做的事情做完」

反覆做著一模一樣的事,卻無止境地感受到趣味,就是成就卓越的不二法門,你必須愛上無聊。

動力滿滿時,每個人都能努力打拼;在工作不令人興奮時繼續努力,這種能力才是造就差異的關鍵。

專業人士堅守既定行程,業餘者接受生活的干擾。

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原子習慣 (十) 如何找到對自己有利的賽場

讓成功機率最大化的秘訣就是選對戰場,這個道理適用於運動與商業,也適用於習慣的改變。當習慣符合你天生的傾向與能力,執行起來就比較容易,堅持下去也比較令人滿足。你會想要踏入對自己有利的賽場,就像泳池裡的菲爾普斯。

基因決定的不是你的命運,而是你在哪個領域會有機會。基因能預先決定傾向,但不能預先決定命運,在先天容易成功的領域中,習慣比較有可能令人滿足,所以關鍵在於把你的努力引導至既讓你亢奮又符合你天生技能的領域,讓企圖心與能力一致。任何競爭場域的頂尖人物都不只是訓練有素,也高度適合該項任務,若想成就真正的偉大,變成 A+ 的人,慎選專攻的領域至關重要。

要怎麼知道哪個領域對我有利? 如何辨認適合我的機會與習慣? 尋找答案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基因在每個習慣的表面下運作;或說是每個"行為"的表面之下。

研究顯示,基因影響你的一切,從看電視的時數、結婚或離婚的機率,到藥物、酒精或尼古丁上癮的傾向。面對權威時,你有多順從或多叛逆;在壓力之下,你有多脆弱或多不受影響;你有多主動或多被動,在這些事情裡,基因都扮演要角。

一堆獨特的基因特質合在一起,讓你傾向擁有特定性格。所謂性格,就是在不同情境中都維持一致的一組特徵。習慣並非全然取決於性格,基因把我們推往某一方向,根深柢固的偏好使得某些行為對某些人來說比較容易,對其它人來說比較困難。舉例來說,嚴謹性低的人天生不大可能有條不紊,所以更需要仰賴環境設計來維持好習慣。重點是,你應該配合性格打造習慣,"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不需要養成每個人叫你養成的習慣。

要維持動機並感覺成功,學會玩對自己有利的遊戲至關重要,你比較有可能從對自己來說很容易的事物中得到樂趣。在某個領域有天份的人往往比較能勝任該領域的任務,然後因為做得好而受褒獎。他們之所以保持充沛的活力,是因為自己能在其他人失敗的領域裡持續進步,並且獲得更好的報酬及更大的機會作為獎賞,這不只讓他們更快樂,也促使他們繼續產出更高品質的工作成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選到正確的習慣,進步就很簡單;選到錯誤的習慣,人生就充滿掙扎、博鬥。

很多時候,選到錯誤的習慣,其實就只是選到太困難的習慣。如果習慣很容易執行,你就比較有可能成功;而當你成功了,就比較容易覺得滿足。然而,還有另一個層次需要考慮:如果持續精進,長久下來,任何領域都會變得很有挑戰性,在某個時間點,必須確定自己處於一個對自身技巧來說正確的賽場。

在一項新活動的開始,應該有一段開發、探索的時間。目標是嘗試多種可能性,研究廣泛的想法。在這個初始的開發時期之後,把焦點轉移至你找到的最佳解決方案上。長久下來,最有效的做法也許是將80%~90%的時間投注於帶來最佳結果的策略上,然後用剩餘的10%~20%的時間繼續開發、探索。

在開發、探索不同選項時,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以持續縮小最能滿足自己的習慣與領域的範圍。

1. 什麼事情對別人來說是勞苦,對我來說卻是樂趣?

2. 什麼事情讓我忘記時間?

3. 什麼事情讓我比一般人得到更多報償?

4. 什麼事情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

當你無法靠著"更好"來贏,可以憑藉"不同"勝出

基因不會消除努力的必要,而是讓努力方向變清楚,告訴我們要努力去做"什麼"。越了解自身天性,我們就能制訂越好的策略。在付出跟你佩服那些人同等的努力之前,不要把他們的成功歸因於幸運。

『原子習慣』如何避免壞習慣

壞習慣一旦養成,要戒掉就有相當程度的困難,但還是有一些辦法可以避免或克服。

舉例來說,參考「如何高效學習」中所提到的「促進行動的五分鐘策略」,我嘗試按照書中的做法應用在生活中,確實有助於改善拖延症候群。

當然,還有一些顯著的壞習慣,一時半刻也很難調整過來,例如我在完成設定的工作目標後,只要過程中壓力越大、時間越緊迫,事後的放空時間就越長;而且我放空時喜歡看小說或漫畫,單純的放鬆當然無可厚非,但偏偏我都會像上了癮一樣投入在裡面,這樣很不健康。

只要是上癮的事,通常都是惡習居多,明明我就知道這樣做不好,但還是會忍不住去做,這就是壞習慣的特徵啦!

另外,生活中的壞習慣,最多的應該是開車時發生的,例如不禮讓行人、違規臨時停車等;這些壞習慣現在都有法律管制,等到被罰久了,這個觀念就會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好習慣,只不過應該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有機會徹底改變。

像雙北地區,當年在推廣垃圾不落地、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以及資源回收等政策,因為要改變人民既有的行為,剛開始時遭受很大的阻力,甚至看到很多脫序的行為,當時我就有看到有人因為不想付垃圾袋的費用,直接把垃圾丟到河川裡的。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垃圾不落地、垃圾袋收費以及資源回收等行為,已經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習慣,年輕一點的朋友甚至認為本來就應該這樣做,我覺得這就是文化進步以及城市進步的象徵。

只要方向正確,就算剛開始不順利,也能慢慢地看到進展,改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

另外,我覺得推廣 YouBike 共享腳踏車也是一個好習慣,幫助減碳外還能順便運動,一舉兩得;可惜的是,腳踏車站容易建置,但騎乘腳踏車的環境很難一步到位,目前看來就只有台北市部份地區適合騎乘腳踏車,其他縣市「徒具其形、不見其神」。

要養成一個城市的腳踏車文化,任重而道遠。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要讓好習慣帶來立即的滿足感,並讓壞習慣的後果立即令人不滿;痛苦越立即,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就越低。

避免惡習、根除不健康的行為,就要為該行為加上立即的代價,這是降低發生率的絕佳做法。

我們之所以「重複惡習」,是因為它們在某方面對我們有用,這讓惡習變得難以擺脫;克服這個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快與該行為相關的懲罰到來的速度,行為與後果之間不能有太大的時間差。

行為若會招致立即的後果,就會開始改變。這有其限制,若想靠懲罰來改變行為,懲罰的力量必須能與該行為的力量匹敵。

想要有生產力,拖延的代價必須大過行動的代價;想要增進健康,懶散的代價必須大過運動的代價。

只有在懲罰足夠令人痛苦,並被確實執行的情況下,行為才能改變。

法律與法規就是政府運用社會契約改變我們習慣的例子;群體同意以某種方式行動,個體若不遵守,就會被懲罰。

知道有人在看著,會是個強大的動力

科技創業在台灣之我見

最近讀了幾篇文章,有些內容記在腦中,回頭找卻找不到文章出處的連結,只能憑藉印象把文中提到的觀點跟自身經驗做結合,記錄下來。

其中有一篇[23歲貨櫃屋起家 創業10年成餐飲集團老闆]講到餐飲業已經過了黃金創業期,十年前的人事、原料及店租等成本較低,試誤次數比較多,成功機會相對較高,現在則是會走向 「M型化」,大的連鎖體系有資金、成本、組織跟品牌的優勢;微型創業打游擊戰也可勉強生存下來,但後續要發展不易,只能定位在「特色小店」

同樣的論述,我認為在科技業也有同樣的狀況,當台灣社會結構趨向穩定,法規也日漸成熟及上軌道,各式各樣的成本都在上升,80年代的黑手頭家很難重現在當下的環境,肯拼或敢拼就會贏的時代應該算過去了。

當土地及人才的取得成本都變高,但公司間的競爭卻越發激烈的現在,要闖出一條路,憑藉的不再是過去的膽識或高工時,而是「差異性你能做到的別人做不到,或是你能做別人不想做的事」

在先進者優勢明顯的科技業,要怎樣能彎道超車呢? 通常是技術上的「創新」,簡而言之就是提升生產力相關的知識或技術;那問題來了,創業者如何能勝過人才濟濟的大公司呢? 特別聰明還是天縱英才嗎? 

這期的今周刊講到鏵友益科技的崛起,提供了一個思路,除了在前東家累積的經驗及人脈外,重點就是清楚明白自己創業團隊的能耐,選對戰場。這邊的能耐不單指技術,也包含「商業模式、客戶關係及財務等部份」

在羽翼未豐之時,就選擇主戰場跟市場領導者硬幹,不是個好策略,當對方意識到你的存在時,只要市場夠誘人,它們都有可能後發先至,在各方面碾壓新創公司。而新創公司的資源不足在此時就是最明顯的弱點。

因此鏵友益採取的策略是,先做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會想去做的生意,以此避開市場領導者的追殺,並借機練兵。而後再以服務業的精神經營客戶關係,從二三線廠商開始著手,力求先進入該領域為階段性目標。

說白了,先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戰場,存活下來,讓團隊有信心繼續往下走,然後再吸引潛在的投資人,形成良性循環

其實,像友達這麼大的公司,當年面對中國廠商的殺價競爭時,也要退避三舍。拼量產及殺價競爭的模式,是在玩資本戰,其本質上就不是科技新創的理想戰場,這也引出了一個重點,當新創公司覺得自己的目標市場很大時,也要想好對上該市場的領先者會發生甚麼狀況,有時候鎖定「利基市場」反而是一個好起點,讓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想切入,中小型的公司也可能因為研發能量不足,而無法後發先至,這才有「存活」的空間。

不過講到搶佔利基市場或是少量多樣,擺在製造業新創也是相當困難的,不管是資本密集又或是人力密集產業,台灣的新創公司要切入都有難度,除非本身就是大型上市櫃公司轉投資的子公司,才可能有足夠資源投入到有成果為止。

因此,現在大多數的台灣科技新創都還是以軟體為主,走輕資產創業。

這邊所謂的「輕資產」倒也不是 Youtuber 那種近乎零成本的創業模式,至少在研發、銷售與業務端,可能都還有人事費用支出,現在的工程師是非常搶手也非常貴的,因此我認為資本額一千萬以下都算少,正常來說科技新創的資本額應該都要有個兩千萬至三千萬比較合理。

但現實層面是,如果是自掏腰包,哪來這麼多錢,因此常看到一些科技新創幾百萬資本額就開始經營,邊做邊找錢,或是被迫接專案先求生存。

要找人投資實際上不容易,上文有簡單提到,一般來說新創公司為了要生存下來,會先鎖定利基市場,或是大公司就算知道也不想切入的市場,但這個目標又不足以吸引潛在的投資人,畢竟「投資不是做功德,是想賺錢才投資」的嘛,也很合理。

這兩者的切入點從根本上就不同,也難怪台灣很多新創公司一直在喊拿不到錢,其實市場上不是沒有錢,是你們設定的市場人家看不上。

這裡不是創新的兩難,而是「創業的兩難」,台灣新創特別容易卡在這個地方,眼睛盯著台灣的內需市場,就很難說清楚為何別人要投資在你們身上。我明白創業家也很委屈,同樣是過來人,一開始用自有資金偏少的錢,不完整的團隊,說要囊括多大的市場,不過就是癡人說夢;因此,台灣大多的科技新創公司「主旋律都是先活下來再說」

所以,走過一輪後,我的認知會是,創辦人用「阿米巴經營」的概念,強迫自己進行所有的業務活動,從客戶接單、開發產品、生產等,一個人先扮演好幾種角色,把必要支出降到最低後,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存活下來並用自己的力量拿下利基市場」,證明這間公司不是空口說白話後,再謀求切入主要戰場的機會,此時才是對外募資的好時機。

也就是說,台灣的科技新創團隊,要有清楚的認知,得先有能耐在利基市場站穩腳步,別單看矽谷的傳說,就以為自己靠幾頁 PPT 跟過人的學經歷就可以拿到錢進攻主要戰場。

當然,一切都有例外,但有著企業內赫赫戰功,從一開始就拿到足夠資本,並撐到公司經營上軌道的人畢竟是少數;可能大多數人是跟我一樣,傻傻地從一個小白甚麼都不懂,只憑著滿腔熱血及雄心壯志,誤以為自己天縱英才跟別人不同,創業後到處碰壁,慢慢摸索才領悟到一些道理。

這邊再說一次,在台灣創業失敗的財務壓力及社會負面觀感等絕對比你想像中大,我的經驗告訴我,通常口頭講「自己已經了解創業失敗機率很高」,並為此做好心理及財務準備的人,通常都是騙人騙自己的,因為潛意識裡都認為自己不會失敗,天縱英才成功必定在我,因此跟家庭有關的風險控管也都沒做,也就是說,創業失敗跟家庭失和為何畫上等號,這大概就是主因啦!

最後忠告,出來創業前要先想清楚公司戰略(策略)以及發展路徑,然後努力去達成。基本上能否創業成功要交給上天決定,但我們能做的是,事先理解「風險」形成的要素,並做好相對應的「心理建設」「財務控管」

過來人的建議是不管創業結果如何,都以別影響到「家庭生活」為第一要務。

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原子習慣 (八) 如何每天堅持好習慣

最令人感到滿足的感覺之一,就是進步的感覺

習慣追蹤器是測量自己有沒有執行習慣的簡單方法,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找一本日曆,只要有執行例行事務,就在那天打個勾。不要中斷連續紀錄是個強大的咒語,其要訣在於讓習慣追蹤顯而易見,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追蹤結果,讓追蹤這個動作激發改變的動力。

習慣追蹤也讓你對自己誠實,多數人對自身行為有著扭曲的觀點,總是過度美化自己的作為。測量提供了一個方式,讓我們克服對自身行為的盲目,注意到每天真正發生了些甚麼。知道自己已經做了多少,或者還有多少沒做,證據擺在眼前,就比較不容易自欺。

最有效的激勵就是自己的進步,知道自己正在前進,就更有動力在那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習慣追蹤為你的努力提供視覺證明,每天早上看到還沒打勾的空格,就會獲得開始的動力,因為不想中斷連續紀錄,影響進步。

習慣追蹤令人滿足,追蹤本身可以變成一種獎賞,在待辦事項清單上劃掉一件事、在健身日誌上完成一組訓練、在日曆上打一個勾,這些事情都能提供滿足感。看著成果增長 - 投資組合的規模、書稿的頁數等,讓人感覺很棒,堅持下去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習慣追蹤還能幫助你專注於當下所做的事:把焦點放在過程,而非結果。你不再執著於練出六塊腹肌,而只是試圖讓連續紀錄延續下去。

如何在習慣中斷後快速回復

不要錯過兩次,毀掉你的永遠不會是第一個錯誤,而是後續接連發生的一錯再錯。錯過一次是意外,錯過兩次就是另一項習慣的開始。成功的人失足時會很快反彈。在不想做的時候還是去做,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做的比希望的少,卻可以強化你的身分認同。

"當測量成了目標,就不再是個好的測量方式",測量只有在引導你、助你看清全局,而不是消耗你心神時才有用,每個數字都只是整個系統中的一個回饋而已。這個陷阱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把重點放在長時間工作,而不是完成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在乎走一萬步,勝過關心健康;我們教學生如何在標準化考試中取得高分,而不強調學習、好奇心及批判性思考。當選擇的測量方式錯了,行為就會跟著錯

在這個受數據驅動的世界,我們很容易高估數字的價值,低估任何短暫、軟性、難以量化的事物。可以測量一樣事物,不代表那就是最重要的;無法測量的事物也不代表它就一點都不重要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2022貨櫃三雄的股利政策

三雄幾乎在同一天公布它們的2021年財報以及今年的股利政策,果不其然三雄去年的每股獲利都在 40 元以上,也因此讓人更在意它們的股利要怎麼發。其中,陽明去年賺最多,EPS 48.73 元,每股配發 20 元現金;長榮獲利第二名,EPS 45.57 元,每股現金股利 18 元,現金減資60%,每股現金退還 6 元;萬海獲利 EPS 42.35 元,現金股利 10.5 元、股票股利 1.5元。

三雄有各自不同的股利政策,陽明中規中矩,股利配發不到 50%,但以目前股價來說,股利殖利率也已經超過 15%;長榮的操作讓人看不太懂,但由於減資的 6 元是免稅的,因此每股可以拿到 24 元,也是現金發放最大方的公司,但減資後是否能維持高股價尚需市場檢驗;萬海如預料中再次發放股票股利,但現金股利部份確實讓人有些小失望,如果可以現金 15元 + 股票 1.5元,應該會讓我們這些小股民更追捧吧。

以上三家的股利政策,談不上誰好誰壞,假設今年跟去年一樣大賺錢,我依舊比較偏好萬海的股利政策,也希望它能把留存的現金做最好的運用,幫股東創造更高的股東權益。這部份從最近萬海不斷買船及買櫃的行動,可以證實錢沒亂花,或許它保留現金是對明年的我們更好,因為可以比自己用錢滾錢效率更高,雖然我認為在戰略上萬海略遜一籌,但戰術層面以及經營層的反應速度,已經盡力彌補公司原先的劣勢,積極補強中,從這方面也能看出為何前十年航運公司大多虧損時,萬海還能小賺並發放股利,其原因就是經營團隊的靈活調度。

或許可以再跟著貨櫃三雄,明年再看它們的獲利狀況是否如預期一樣。







今日閱讀:原子習慣 (七) 讓獎賞令人滿足

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帶來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懲罰的行為會被避免。

讓獎賞令人滿足會增加我們下一次重複該行為的可能性,習慣迴路就這樣完成了。但有個訣竅,我們追求的是"立即的滿足"。

生活在現代社會裡,你做的許多選擇都不會馬上帶來好處。在工作上表現優異,會在幾週後收到薪水支票;今天運動,也許明年就不會過重;現在開始儲蓄,也許幾十年後就有足夠的錢享受退休生活。活在"延遲回饋"的環境裡,要努力多年之後,所做的行為才能帶來想要的報償。

人類的大腦並沒有為延遲回饋的環境演化,直到近期(約五百年)以延遲回饋的環境為主的社會才成形。比起大腦演化的年紀(二十萬年),現代社會還很新,這個世界在近幾年的變動很大,但人類的天性卻沒太大改變。

我們的祖先整天都在回應生死攸關的威脅,確保下一餐的食物,設法在風雨中找到遮蔽之處,因此把立即的滿足看得很重也是理所當然,而生活在立即回饋的環境中幾千代之後,我們的大腦演化為喜歡快速報酬勝過長遠報酬。

大腦對報酬的評價隨著時間不同而不一致,行為經濟學家把這種傾向稱為時間不一致性。比起未來,你更看重當下,當下確定有的獎賞,其價值通常比未來"可能有"的獎賞高。然而,立即滿足的偏好,有時會造成其它問題。壞習慣的後果被延遲,其獎賞卻是立即的。

壞習慣的立即結果讓人感覺很棒,終極結果卻會讓人感覺很糟;好習慣則是相反,立即的結果不怎麼讓人享受,最終結果卻會讓人感覺很好。換言之,好習慣的代價在當下,壞習慣的代價在未來

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帶來立即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立即懲罰的行為會被避免。人對立即滿足的偏好揭露了一個關於成功的真相:由於大腦的設定,多數人會花費所有時間追求快速的滿足,比較少人選擇延遲滿足的路。如果願意等候獎賞,就會遇到比較少的競爭,得到的報償也往往比較大。最後一哩,最不擁擠

擅長延遲滿足的,學術水準測驗考試的成績較高,藥物濫用的機率較低,肥胖的可能性較低,對壓力的回應方式較好,社交技巧較優越等。在某個時間點,幾乎每個領域的成功都需要你為了未來的報償而忽視立即的獎賞。

大多數人都知道延遲滿足是有智慧的做法,但在做決定的時刻,這些成果很少會被放在第一優先。訓練自己延遲滿足是有可能的,但必須順著人性去做。最好的辦法就是為長遠有益的習慣添加一些立即的愉悅,為長遠無益的習慣增添一些立即的痛苦。

維持一項習慣的關鍵重點是成功的感受,這讓人知道該習慣有所回報,努力是值得的。好習慣初期全是犧牲,因此需要一個維持步上正軌的理由,這就是為什麼立即的獎賞不可或缺。當延遲的獎賞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累積時,這些立即的獎賞可以助你保持亢奮。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終於等到好天氣可以打球了!

這個週末終於又看到太陽,而且政府已經解除戶外運動需帶口罩的禁令,跟球友在戶外痛快的打上一場球。最近不知道是受到疫情影響,還是籃球風氣沒以前這麼好,球場上的年輕人少了許多,但我們還是去找了的幾位看似高中生的男生報隊,雖說技術上比較稚嫩,但體力卻比我們好上不少。

雖然內心一直跟自己說,要注意體能跟受傷的問題,當體力下滑時特別容易受傷,但每次一上場就有爭勝負的想法,結果打完球回到家總是體力不支兼傷痕累累。這次也不例外,打完球洗好澡,吃飽飯後就覺得筋疲力盡,我的頭痛問題又跑出來,真是傷腦筋!

隔天星期天一整個沒精神,疲倦到只想在被窩裡睡覺,然後腳底板又腫起來了,連走路都一拐一拐的。連老婆都問我說,為何打個球運動而已,要這樣拼命,搞到自己的身體都出問題,但上了場就是無法克制住想贏的心情,打籃球就是有彼此較量的感覺在,不只是單純運動而已,這或許也是我喜歡這項運動的原因之一吧!

不過未來該如何在運動不受傷跟盡興之間取得平衡,是一大課題,畢竟這個身體看起來也禁不起過度折磨,更何況後續還有個爬玉山的行程,得好好保重才是王道。

今日閱讀:原子習慣 (六) 如何運用"兩分鐘法則"停止拖延

好日子與壞日子的差別,往往取決於在決定性瞬間做的幾個有生產力且健康的選擇。每個決定性瞬間都是岔路,而這些選擇一整天累積下來,最終會造成非常不一樣的結果。決定要自己煮晚餐或叫外賣的瞬間,決定要開車或騎自行車的瞬間,決定要開始寫作業或拿起電玩搖桿的順間。這些選擇都是道上的岔路。

決定性瞬間為你未來的自己提供可得的選項。舉例來說,走進一間餐廳就是一個決定性瞬間,因此那決定了你午餐會吃什麼,你的選項受限於可得的事物,而它們取決於你的第一個選擇。我們受習慣引導我們去的地方所限,因此,掌握一整天的決定性瞬間非常重要。每一天都由許多瞬間組成,但真正決定你走的道路,其實只有幾個習慣性選擇。這些小選擇累積堆疊,每一個都設定了軌道,決定你如何運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 

習慣是起點,不是終點。
別試圖在太短的時間內做太多,運用兩分鐘法則: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盡可能讓習慣容易開始,任誰都可以靜心一分鐘、讀一頁書,或是把一件衣服摺好,一旦開始做正確的事,要繼續做下去就比較簡單了。

新習慣不該讓你覺得像是一種挑戰,接下來的行動可以有挑戰性,但開頭的兩分鐘應該輕而易舉,我們需要的是可以自然引導走上比較有成效的"入門習慣"。

要養成一個習慣,才能去改善這個習慣。先做容易的事,持續地做,要先標準化,才能最佳化。做得比希望的少,好過什麼都沒做;在覺得費力之前停止,最棒的方式就是見好就收。

習慣可以在幾秒內完成,卻會持續影響你幾分鐘、甚至幾小時後的行為。

讓壞習慣不可能發生
讓好習慣變得容易執行,並把壞習慣變得困難,讓壞習慣的行動困難無比。讓惡習的執行變得不切實際,其重點就在增加阻力,直到執行這個壞習慣根本不是個選項。

盡可能讓生活自動化,就能把心力花在機器尚無法代勞的事情上。每個交付給科技的習慣,都騰出了可以投入下一階段成長的時間與精力 "讓可以不假思索執行的事情變多,就是文明進步的基礎"。

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 重點摘錄

人力越精簡、規模越小、活動越少,這樣的組織就越臻完美,越接近它原本存在的目的 - 為周遭環境提供服務。

外界環境才代表真正的現實,但卻遠非組織內部能有效掌控,充其量是由內部和外部共同的行動來決定成果。但由於對管理者而言,最立即可見的是組織內部的情況,所以他看到的往往都是組織內部。組織內部的種種關係和聯絡對象、問題和挑戰、歧見和耳語都會傳到他的耳中,也對他產生影響。除非他願意付出額外的心力,設法接觸到外界現實,否則他會越來越向內看,在組織中的層級越高,注意力就會越集中在內部的問題和挑戰,而不是外界的變化。

今天無論在企業界、醫療界或政府部門,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弱點,他們滿足於自己精通的狹窄專業,因而看不起其他領域的知識。每個人都有責任至少設法了解別的領域究竟在說甚麼、為什麼存在,以及在做什麼事情。

如果你無法增加資源的供應,就必須提高良率。而效能就是一項有力工具,讓才能和知識資源能有更高的產出和更好的成果。

效能是一種習慣,是一系列做法,而做法是可以學習的,必須靠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才能養成高效能的習慣。任何人都沒有理由以資質平庸為藉口,說自己學不會高效能的習慣。

高效能的管理者的五種高效能的習慣:

1. 知道自己把時間都花到哪去了,有系統地管理自己能夠掌控的時間。

2. 專注於對外的貢獻,將所有的努力聚焦於成果上,而非為工作而工作。

3. 善用人之所長,包括自己的長處,以及上司、同事和部屬的長處,他們重視的是能做甚麼,而不是著眼於別人辦不到的事。

4. 設定優先順序,並且堅持依照優先順序行事,唯有先做最重要的事,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5. 做有效的決策,依循正確順序採取的正確步驟。有效的決策一向都是根據"不同的意見"所產生的判斷,而不是出於對"對事實的共識"。

由於我們無法按照評估體力勞動者的方式來衡量知識工作者的績效,因此也無法簡單用三言兩語,告訴知識工作者他做得對不對或好不好。知識工作者乃是靠自我管理,因此他必須了解組織期望他達到什麼成果,以及為什麼如此。他也必須了解哪些同事需要應用到他產出的知識,以及他們的工作內容為何。所以他需要很多資訊,也需要和別人討論及給別人指示,所有的一切都很花時間。

知識工作者必須專注於成果,同時把焦點放在整個組織的績效目標上。把目光從工作轉移到成果上,從自己的專長轉移到外面的世界,唯有在外界才看得到他真正的績效。

高效能的管理者把焦點放在有所貢獻上,他會問 "我應該有甚麼貢獻,才能對我服務的機構有所助益,提升組織績效和成果?" 大多數的管理者喜歡往下看,他們把全副心力放在自己所做的努力上,而忽略了成果。他們很在意組織和上司是否"虧待"他們,尤其在意自己"應該擁有"哪些職權,結果反而令自己變得毫無效能。

只專注於自己付出的努力,並且強調上對下權威的人,無論他的職銜和階級有多高,終究只是個部屬。但是能聚焦於貢獻,並且為成果負責的人,無論他的資歷多淺,都可以說是"最高管理階層",因為他願意以組織整體績效為己任。

由於要專注於貢獻,因此高效能管理者不會只把注意力放在個人專長、狹隘的技能和自己的部門上,而會注意到組織的整體績效。他會將注視的焦點轉向外界,因為組織的成果乃是彰顯於外。他可能必須徹底思考自己的技能、專長、職掌或任職的部門,究竟跟整個組織及組織的目的有什麼關係。

管理者如果不自問"我可以有甚麼貢獻?",不但會訂定過低的目標,而且也可能會追求錯誤的目標。更嚴重的是,他們可能把自己的貢獻定義的太狹隘了。每個組織都需要三個主要領域的績效:

1. 直接看到成果。

2. 建立根本價值,並信守價值。

3. 需要為未來培育人才。

組織應該把直接成果擺在第一位,它對組織的重要性就好像人體養分中的卡路里。也需要信守根本價值,就好像人體需要維他命和礦物質一樣。組織也必須設法在今天培養出能在明天擔當大任的人才。承諾要有所貢獻,也就等於承諾要負責任地展現高效能。否則的話,就是自欺欺人,辜負了組織,也欺騙了共事的夥伴。

對知識工作者而言,專注於貢獻尤其重要。單單這樣做,就讓他得以有所貢獻。知識工作者不會產生任何實體的東西,他們生產的是構想、資訊和概念。知識工作者通常是某方面的專家,唯有當他專精於某個領域時,才能展現效能。但專業本身其實是片段而不具成果的,必須把某位專家的產出和其他專家的產出整合在一起,才能展現成果。

有知識的人應該承擔起傳達知識的責任,讓別人能夠了解他們的專業。如果有知識的人總是假定外行人有能力或應該設法了解專家,或自己只要能和同行的專家溝通就夠了,那麼實在太過蠻橫自大。一個人如果想成為管理者,希望為自己的貢獻負責,那麼就必須關心自己生產的"產品"能否為他人所用。

所謂"通才",其實是能將自己狹窄的專業領域和浩瀚的知識宇宙相連結的專才。一個人如果能永於承擔貢獻的責任,就會將自己狹窄的專業領域和真正的整體相連結,他自己可能沒辦法將好幾種知識領域融合為一,必須充分了解別人的需求、方向、限制和觀感,別人才能運用他的工作成果。

年輕人要轉換工作或調動職位還很容易,不過一旦你在某個組織裡待了十年以上,要轉換跑道就越來越困難,因此年輕的知識工作者應該早早就問自己 "如果要充分發揮我的長處,目前從事的是不是最適合我的工作,我有沒有被擺在對的位子上?"。

如果年輕人的第一份工作格局太小,又太容易,工作的規劃只是為了彌補他的經驗不足,而不是激發他的潛力,讓他發揮所長,他們不是另謀他就,就是很快進入早熟的中年期,變成滿腹牢騷、憤世嫉俗、沒有貢獻的老油條。

要讓自己的長處產生實質貢獻,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工作習慣也非常重要。有的人在展開工作前先經過全盤思考,擬定細部計畫,會有最好的表現;有個人則只要大致掌握重點,就能表現出色。有的人在壓力下表現最佳,有的人則寧可有充分時間在截止日前提早完工。有的人是"閱讀者",有的人是"聆聽者"。這些特徵和習慣反映了一個人的基本性格,例如他怎麼看世界,以及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定位。

有些人喜歡寫總結報告,但不喜觀思考報告中提出的問題,並面對艱難的決定。這時,擔任負責分析問題和呈現問題的幕僚或許能發揮較高的效能,但他就不適合擔任需要發號施令的決策者。

談到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時,往往是指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或藝術才華,但性情其實也是影響成就的重要因素。如果要發揮高效能,必須以他知道自己辦得到的事情為基礎,同時採用他認為最有效能的方式來做這件事。

高效能管理者的秘訣在於"專注"。先做最重要的事,而且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管理者越專注於提升貢獻,就越需要可連續運用的大量完整時間;要讓人產生最大的貢獻,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多種才能都用在一個工作上、專注於一項成就上。

許多人雖然更努力工作,卻一事無成,原因是他們一開始就低估了每一項工作需要花的時間,總以為每一件事都會順利進行。然而每一個管理者都知道,沒有一件事會按計畫進行,總是會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因此高效能管理者都懂得衡量實際需要的時間後,再多留一點時間。一般管理者都希望加快速度、拼命趕工,結果反而更加落後。高效能管理者不會拼命趕工,他們設定輕鬆的步調,但持續穩定前進。

今天是昨日行動和決定所產生的結果,將今天的資源投資於明天的機會。管理者專注的第一條守則就是,放棄以往缺乏生產力的做法,定期檢討自己的工作計畫,並且問:如果不是已經在做這件事,我們現在還會不會這麼做?除非答案是無條件的"會",否則就應該停止做這件事或大幅減少這項活動。立刻把投入昨日計畫的最佳資源抽出來,投入明日的機會上。

壓力下的決策總是著眼於內部問題甚於外界狀況,重視已經發生的過去,甚於未知的未來,聚焦危機處理甚於開創新機,著眼於立即可見的問題,而不去看清真實狀況,重視急迫性甚於重要性。

關於如何釐清優先順序,可以談的事情很多,但真正重要的不是明智的分析,而是有沒有勇氣:

1. 選擇未來,而不是過去;

2. 著眼於機會,而不是問題;

3. 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隨波逐流;

4. 拉高企圖,把目標放在能真正發揮影響、帶來改變的事情上,而不是很容易達到的"安穩"目標。

許多有關科學家的研究早已顯示,科學成就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科學家追求機會的膽識,而非研究能力的強弱。科學家選擇研究主題時,如果只著眼是否可能快速成功,而不是基於問題的挑戰性,那麼在研究上就不太可能有卓越的成就。成就卓越的科學家乃根據問題能開創的新機會,來決定研究的優先順序,其他標準在他們眼中,都只是基本條件,而非決定性因素。

管理者要成為時間和局勢的主人,而非被時間和局勢所奴役,唯一的希望就在於"專注",有勇氣決定什麼是真正重要、應該先做的事情,並據以安排時間,掌握局勢。

決策者會不斷測試是否有跡象顯示不尋常的事情正在發生,"這個解釋能否充分說明我們觀察到的所有情況?",寫下解決方案希望達到的成效,然後定期檢驗是否真的達到成效。每當看到不尋常的情況,發現原有的推論無法充分解釋所有的現象,或當事情的發展偏離預期,即使只是在枝微末節上有所差異,都應該回過頭去把問題重新思考一遍。

決策需要達到甚麼目標? 要先明確規範決策需要達到的成果為何。需要解決問題的哪些部分? 滿足哪些條件? 科學界稱之為"邊界條件"。有效的決策必須滿足邊界條件和達成預定目標。邊界條件越清晰明確,就越有可能做出有效的決策,達成預定目標。

管理者必須著眼於正確的決策,而不僅僅是可以接受的決策,因為最後勢必需要妥協。但如果不曉得哪些決策符合決策規範和邊界條件,就無法分辨什麼是對的妥協,什麼又是錯誤的妥協,結果因此做了錯誤的妥協。

化決策為行動,透徹思考邊界條件是做決策時最困難的步驟,化決策為有效行動,則通常需要花最多時間。要化決策為行動,必須先回答幾個問題:哪些人應該知道這項決策? 必須採取哪些行動? 應該由誰負責執行? 應該如何執行,負責執行的人才能有效落實決策? 負責執行決策的人必須足以勝任需要採取的行動。決策必須包含回饋機制,才能根據實際成果持續檢驗決策是否達到原本的預期。

高效能的決策者總是刻意激發歧見,而不是尋求共識。管理者需要做的決策必須立足於相互衝突的看法、不同觀點的激盪,並在不同的判斷之間有所取捨。除非聽到不同的意見,否則不要輕易決定。

一般人大都從一開始就很篤定自己眼中所見就代表唯一的觀點和事實。高效能的管理者懂得組織和運用各種不同的意見,才能保護他不會輕易被表面可信、但其實不夠周全的錯誤意見所誤導。 "維多利亞時代流傳著一個關於南海島民的故事。這位南海島民在西方遊歷後返鄉,他告訴家鄉的島民,西方人的房子裡無水可用。在他的家鄉,島民用挖空的圓木筒引水進屋,因此可以清楚看見水流,但在西方城市裡,自來水都在水管裡流動,只有打開水龍頭時,水才會流出來,但沒有人向他解釋水龍頭是怎麼一回事。"

體力勞動者只有經濟目標,同時也以獲得經濟酬勞為滿足,但人群關係學派的學者早就指出,實際狀況絕非如此。當勞工獲得的酬勞超過養家餬口所需時,情況立刻改觀。知識工作者要求適當的經濟報酬,同時也需要機會、成就感、自我實現以及追求價值。

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2022年2月有關股票市場的感想

很快的,又到了公布2月營收的時間,我也順便來記錄一下這個月的諸多感想。

俄烏戰爭應該算黑天鵝事件,讓疫後的經濟復甦增添許多變數,不管是在原物料、能源及農產部份,都造成劇烈振盪,也因此美國 2 月的 CPI 年增 7.9%,創 40 年來新高,通膨會引發各式各樣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美國聯準會的升息週期以及縮表時程。一旦進入升息循環,雖然有機會壓抑通膨,但也會讓股票市場有更劇烈的振盪,今年註定是起伏不定充滿未知的一年。

經過了歐美股市的一週連續下跌,跌到每至晚上都心神不定害怕開盤,英股直接跌掉10幾%,美股更是殺破修正區,距離高點已經跌幅超過20%,去年輕鬆賺錢的投資人,今年一開局就是慘賠,而我也在這波修正浪潮中,進行部份轉換,期望能為今年下半年至明年的績效再做出努力。

至於台股,只能說世界強,或許是基本面太好,又或是疫情守住發揮效果,總之下跌幅跟其它先進國家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貨櫃三雄的2月營收又是年增接近一倍,展望上半年幾乎肯定是大賺的局面,但公司賺錢不代表股價會漲,主要還是要看投資人對該公司未來的信心程度。而面板雙喵在渡過了慘淡的半年低點後,終於迎來電視面板報價回穩,可是IT面板的報價還在持續下跌中。以友達2月的營收來看,對比去年呈現持平狀態,如果能維持下去,我想Q1的獲利應該不差。

台股因為大多數是一年發一次股利,因此會有所謂的除權息行情,在 3 月公布去年 Q4 的財報後,通常會一起通過該年度的股利政策,這時候就會啟動所謂的除權息行情。如果股利是超乎市場預期的狀況,那麼股價通常就會有補漲的空間。現在來說,面板雙喵就要靠股利政策救股價了,在未能獲得投資人的信任前,唯有透過一次次的達標或超乎預期的表現,來重拾市場的信心。同樣的,貨櫃三雄也需要透過股利的發放,讓投資人對公司的前景更有把握,進而推升對於公司的未來評價。

就讓我們一起等待股利政策及除權息行情的到來吧!



2022年3月5日 星期六

228 連假的兩種生活體驗

拖了一個星期才想要寫這篇,連假到處都人山人海,但在老婆不斷的催促下,我還是得整裝出發,雖然想一直宅在家但也沒辦法。

其中一天我們前往故宮博物館看展覽,午餐吃故宮晶華,貴到翻掉,然後逛完展覽去喝頂樓的下午茶,看到帳單也是臉會綠掉的那種價格。

結束後,到停車場才發現這裡不能用信用卡折抵,又是破百的停車費用,雖然這樣的一天也是過得很舒服,提升文化素養嘛,但消費真的不低。

另一天,我們選擇騎 Youbike 沿基隆河岸到饒河夜市吃小吃,然後再走路回到南港停車的地方,這個路線已經是習以為常的假日模式,有運動、有放鬆、有美食,同時花費也在可接受範圍內。

兩天不同的生活模式都很舒服,但消費金額差了至少 5 倍以上,這也讓我思考甚麼是「想要」甚麼是「必要」。

又或者說努力賺錢讓財務寬裕,就是為了可以任意「選擇」生活的方式,不受外在因素侷限;「小孩才做選擇,大人甚麼都要」。

人的消費價值觀,確實常受到場景不同而改變,我常在思考類似的問題,反問自己為何會有這些不同的認知,太奇妙了。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