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原子習慣 (七) 讓獎賞令人滿足

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帶來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懲罰的行為會被避免。

讓獎賞令人滿足會增加我們下一次重複該行為的可能性,習慣迴路就這樣完成了。但有個訣竅,我們追求的是"立即的滿足"。

生活在現代社會裡,你做的許多選擇都不會馬上帶來好處。在工作上表現優異,會在幾週後收到薪水支票;今天運動,也許明年就不會過重;現在開始儲蓄,也許幾十年後就有足夠的錢享受退休生活。活在"延遲回饋"的環境裡,要努力多年之後,所做的行為才能帶來想要的報償。

人類的大腦並沒有為延遲回饋的環境演化,直到近期(約五百年)以延遲回饋的環境為主的社會才成形。比起大腦演化的年紀(二十萬年),現代社會還很新,這個世界在近幾年的變動很大,但人類的天性卻沒太大改變。

我們的祖先整天都在回應生死攸關的威脅,確保下一餐的食物,設法在風雨中找到遮蔽之處,因此把立即的滿足看得很重也是理所當然,而生活在立即回饋的環境中幾千代之後,我們的大腦演化為喜歡快速報酬勝過長遠報酬。

大腦對報酬的評價隨著時間不同而不一致,行為經濟學家把這種傾向稱為時間不一致性。比起未來,你更看重當下,當下確定有的獎賞,其價值通常比未來"可能有"的獎賞高。然而,立即滿足的偏好,有時會造成其它問題。壞習慣的後果被延遲,其獎賞卻是立即的。

壞習慣的立即結果讓人感覺很棒,終極結果卻會讓人感覺很糟;好習慣則是相反,立即的結果不怎麼讓人享受,最終結果卻會讓人感覺很好。換言之,好習慣的代價在當下,壞習慣的代價在未來

行為改變的基本原則:帶來立即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立即懲罰的行為會被避免。人對立即滿足的偏好揭露了一個關於成功的真相:由於大腦的設定,多數人會花費所有時間追求快速的滿足,比較少人選擇延遲滿足的路。如果願意等候獎賞,就會遇到比較少的競爭,得到的報償也往往比較大。最後一哩,最不擁擠

擅長延遲滿足的,學術水準測驗考試的成績較高,藥物濫用的機率較低,肥胖的可能性較低,對壓力的回應方式較好,社交技巧較優越等。在某個時間點,幾乎每個領域的成功都需要你為了未來的報償而忽視立即的獎賞。

大多數人都知道延遲滿足是有智慧的做法,但在做決定的時刻,這些成果很少會被放在第一優先。訓練自己延遲滿足是有可能的,但必須順著人性去做。最好的辦法就是為長遠有益的習慣添加一些立即的愉悅,為長遠無益的習慣增添一些立即的痛苦。

維持一項習慣的關鍵重點是成功的感受,這讓人知道該習慣有所回報,努力是值得的。好習慣初期全是犧牲,因此需要一個維持步上正軌的理由,這就是為什麼立即的獎賞不可或缺。當延遲的獎賞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累積時,這些立即的獎賞可以助你保持亢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