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四) 知識創新的勇氣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對於華裔學者而言,作者強調「系統性知識」所隱藏的弔詭。

台灣與中國大陸由於升學競爭激烈,學童在成長過程中習慣性地去拼解題、背課文,研究創新的原動力受到相當的壓抑。

有些學者在撰寫博士論文時以甲為題目,拿到博士後還是找不到新方向,於是把甲題目翻過來做一遍、側面做、換個假設做、吊起來做、躺下去做,數十年如一日。

這些研究美其名為「系統化」,其實是學者自己「老狗玩不出新花樣」,舊酒不斷換新瓶裝而已。

台灣學生與研究者所缺少的,作者認為就是掌握知識創新題材的「勇氣」,無懼地運用個人的好奇心與觀察力,去勇敢嘗試一般學者不敢碰觸的題材。

社會上所存在的諸多數字證據,往往能經由交叉檢證,幫助我們過濾掉其他不合格的解釋,最後留下少數可能的正確答案。

治學究竟是「一門深入」好,還是「遍地開花」好,學界並沒有定論,要看個人個性而定。

就學門而言,科學研究由於分工細緻,比較容易產生一門深入的知識探索者;人文學者或是通識訓練龐雜完整的人,則容易踏上遍地開花之路。

2023年回顧與感想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又過了一年,得益於每日的工作記錄,讓我能夠更清楚的知道這一整年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是旅遊,疫情緩解後,迎來觀光旅遊的榮景,我們也是旅遊大軍的其中一員2023 這一整年,出國旅遊兩次,大阪跟沖繩,然後國內旅行超過五次以上,所以相對應的費用也噴了不少。

再來是品嘗美食,隨著台灣越來越多的在地美食節目,以及眾多 Youtuber 的推波助瀾下,我們也跟著吃了好幾個地方;外加老婆當顧問的公司老闆很講究吃的部份,也間接提升了我們對於台北美食的熟悉程度,這點算是額外的收穫。

在身體保養與運動的部份,雖然沒辦法到全年無休運動去,但至少也做到一個星期四天以上,進行三十分鐘的有氧中強度運動,並加入了籃球社、打了幾場全場;另外,今年也常態性的每週或隔週去全身按摩或整復,目前看來效果不錯。

講完了日常生活,今年最大的收穫應該是我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不管是在工作、生活或是學習方面,當我有意識地在提升「自律」程度時,確實察覺到自己有些微的正向改變。

2023 年的景氣上沖下洗,高通膨所帶來的壓力,不管在哪個層面都非常有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房價、物價高漲;但慶幸我們還是有達成預期的財務目標,這幾年實驗下來,我們似乎找到方法可以更積極地去設定並完成階段性任務。

在閱讀與寫作方面,除了原本自己的部落格外,在年中的時候又開啟了「方格子」的帳號,目前也累積了三百多篇文章,除了將自己的「創業過程」記錄下來外,還寫了很多閱讀心得以及自己的感想,或許這在多年後會成為我的私人寶藏。

當我逐漸擴大閱讀的範圍以及數量後,發現自己過去一直在「專才教育」上面打轉,但隨著年紀越大、見識越深,漸漸醒悟原來「通才教育」才是影響個人思維或說價值觀的最大因素;通才教育並不單純指學校的學習,還包含家庭教育、社群交流等,無形中都讓我們有直接模仿學習的機會。

工作上也有了新的目標,2023 年我做了很多新的嘗試,每次想多跨一步出去,都覺得是在折磨自己,但回頭看,又很慶幸自己有勇氣踏出那一小步;對自己的期望就是年年有進步、一點都不嫌少。

2023 年的主軸是「適應」,那我想 2024 年的主軸應該就是「前進」。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企業創生 (一) 雙軌轉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企業為什麼要轉型? (台大國企李吉仁教授)

回顧台灣產業過去二十年的發展,雖然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但「價值創造」卻未見同步成長。

根據「天下雜誌」五十大集團的調查,2000年台灣的五十大集團總營收約 4.8 兆,資產總額約為 10 兆;二十年後,五十大集團的總營收成長了將近六倍 (26.8 兆),資產總額則成長了 6.6 倍 (66.4 兆)。

然而,不論是平均營收獲利率 (8.3% 降為 4.9%)或是資產報酬率 (5.7% 降為 2.7%) 都折半,顯見企業既有的「成功方程式」或許還可以支持成長,但「價值競爭力」存在隱憂。

積極轉型以提升企業價值,顯為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企業欲有效轉型,首要在確定新的價值成長領域;多數企業會從「既有核心事業」出發,往上游發展「技術與關鍵零組件」,或往下游進入不同的「應用領域」「區位市場」;也就是往「微笑曲線」的兩端移動。

關鍵的決策在於,附加價值的提升需來自四個 S 的改變:

1. 從提供產品變成服務(service)。

2. 從硬體為主變成軟體加值(software)。

3. 從零組件供應商變成系統(system)甚至解決方案(solution)的提供者。

4. 擴大為平台(platform)與生態圈(eco-system)的經營模式。

為了往更高的附加價值領域移動,企業必須思考採取「內生(有機)」或「併購」的方式成長。

1. 「內生成長模式」或許可降低「擴張過程」的風險,但往往較難有「突破性創新」,或較大跨距的移動機會。

2. 「併購成長」雖可提高進入新市場的時效,但財務成本與併購後整合的風險卻不低。

多數成功案例顯示,轉型不能只依賴一種「成長模式」,雙軌併行的成功機會應該較大。

轉型也涉及新事業該如何發展的組織問題,尤其是如何與組織既有事業體共榮成長,會是看不見的「組織挑戰」。

企業不僅需要建構新的成長引擎,也需要重新定位既有事業;為了要支持「雙軌轉型」,如何善用公司創投 (corporate venture)的機制,更是老字號傳產企業必須學習的功課。

轉型成長必然需要有新的「人力」與「能力」的注入,如何讓擁有新技能與興業能力 (entrepreneurial capabilities)的人才,能夠在大企業環境中找到可發揮的舞台,更是轉型成長「執行面」不可或缺的要素。


企業轉型的四大難題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博士)

轉型的成功率實際上是很低的,在企業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更是不勝枚舉;很多時候會有「做得多不如不做」的懷疑。

企業轉型的四大難題:

1. 轉型本身對企業來說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要用現有事業所產生的主要現金流 (Cash Cow)去支應新事業的資金需求,本身就存在「資源錯置」的狀況。

*資源錯置:各單位生產要素的邊際生產力(報酬)不一致。

2. 轉型根本上存在了對「存量」和「增量」市場並存的經營挑戰,其本身在管理手法、風險控管,乃至於激勵制度上面都有所差異。

由於企業內「慣性思維」「風險趨避性」的緣故,轉型勢必需要引入新血,所以也必然會面臨外部人才與內部人才、新人與既有人才之間該如何取捨;以及該如何導向彼此良性競爭,並權衡考量拔擢不同人才而不失平衡之處。

3. 在轉型的過程中,企業除了要面對既有市場的競爭外,也同時在進入新市場時,要與新市場中既有的競爭者或先進者,搶奪市場與競逐資源。

這些競爭的疊加狀態,與內部資源的分配,將大幅增加轉型成功的困難。

4. 由於轉型的關係,其新舊領域間各自的「價值網絡」不同,更有可能讓轉型腳步遲滯而難以推進。

依據『創新的兩難』書中所說,既有的事業越成功,它的「價值網絡」越大,而在轉型新興事業中,很大程度上,又必須依賴既有的價值網路。我們常看到企業轉型時,舉步維艱、收效甚微,很多時候是原有的價值網絡與新價值網絡相衝突的緣故。

要如何不讓原有的價值網絡與新事業的價值網絡背離,而互相牽制,又要同時順利產生「綜效」,這其實極具挑戰。

轉型過程中,應該以小步快跑、更新迭代的方式,用小規模的試行,來取得局部戰役的勝利為開始,避免落入創新兩難的陷阱中。

鴻海在轉型的策略上,選擇了以合資公司 (Joint Venture) 的方式和裕隆集團成立了「鴻華先進」,以及與凌華科技成立了「法博智能移動」,來對應電動車和機器人的布局。

以合資公司的方式去調和人才、制度,以及資源;更重要的是,去滿足客戶對新事業基於創新要素和不同成本結構的差異性需求。

轉型要先由組織,以及組織中的成員開始,以人為本,進而調整流程、優化流程與制定新的流程,最後才是導入系統。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三) 跨領域學習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認為,凡是要做大量習題才能修好的課,最好在學校裡當學生的時候去修;但是有些不太需要做習題的課則可以慢慢來,就業之後還可以慢慢跟上。

哪些課必須要常做習題才讀得好呢? 一般而言,像初等或高等微積分、初等或高等統計方法,這些工具性的課程都需要多做習題方能領悟,最好是在學校裡修掉。

像初等、中等會計學、財務學、經濟學原理等課程,也有繁重的習題壓力,如果沒有外在督促,自修者大概少有做習題「自我虐待」的興趣;這些課最好也是在學校裡正式修課解決。

內功心法必須要跟師父學,自己日後自修,很難修出名堂;像蹲馬步等一些基礎功夫,沒人盯的話,一般而言總是不容易認真、吃苦。

作者在跨入新的領域時,不刻意去吸收任何一門課的「全面性」知識,只是找自己有興趣的點去研究。但是久而久之,當這些散布在知識領域中的點逐漸擴大之後,就不難由點連線、由線合面,回過頭來還是能串成一片整體而全面的理解。

吸收新知識在一開始是可以有選擇性的、是不必照單全收的、是隨著興趣跳躍的、是一邊學習一邊研究的。

當你在這個領域浸淫久了,就有許多的機會摸索或接觸到鄰近的知識,於是各個「點」的知識就能在附近擴大一些,逐漸也會形成一個知識體系。

這樣慢慢建立的體系彌足珍貴,因為它的每一個片段、每一根支柱,都是自己辛苦累積、體驗、鑽研而得;如果只是被動的聽老師講授或強迫自己依教科書章節習得一套理論,那是「老師的理論」或是「作者的理論」,未必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若你經過二十年的點滴研究而建構起點、線、面的知識體系,那種圓融貫穿才是與自己的興趣最能契合的知識體系。

從通識教育的角度來看,法、政、經、社原本就是互為一體的知識體系。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大學之路,陪女兒在美國選大學 (一)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為什麼我們不僅要上大學,還要努力上名校不可? 原因很簡單,要與優秀的人同行。

如果沒有機會上名校,也沒關係,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我們不必擔心會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世界上大部份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只要你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堅持得足夠久,就一定能成為那個笑到最後的人。

本書講述的是關於「高等教育」的理念,作者從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角度,闡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我們的高等教育出現了某種偏差,導致很多年輕人到了大學畢業時會很茫然,而許多從所謂名校畢業的學生在一生事業進展到一半(一般指工作到第 15 年)時,並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轉而將自己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給孩子帶來無謂的壓力。

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何在?為什麼要上大學?

每一個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都未必會深究這個問題,因為大家都覺得上大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上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成功的機率就低,就會處在社會的底層,這是很現實也很容易讓人理解的想法。

但年輕人容易有逆反心理,聽長輩們說多了,即便覺得有道理,也會煩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被動的學習。

出於興趣而學習,或是為了很現實的利益而學習,目的不同,結果常常也不同。

人生是場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不過是在馬拉松賽跑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站位而已。

在起跑的那一瞬間道路是很擁擠的,但當 1/4 賽程過去後,選手們彼此的距離就拉開了,在起跑時佔得那一點便宜到這時早就蕩然無存。

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像的那麼擁擠,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份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笑到最後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作者認為他父母在教育上最成功之處,是以他們的行為潛移默化影響了小孩,讓他漸漸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他的父親沒有機會上一個全日制正式的大學,不過他學習了一輩子,利用在大學工作之便,去補習了一門又一門的大學課程,得到了很多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最後在一個極為看重文憑的大學裡被升為教授級研究員;他的母親直到現在依然每天堅持學習。

作者認為,對他們這種沒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險精神的人來說,大學教育讓他們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但最終的成功更多受益於不斷的學習。

到博士畢業後,還能持續堅持學習新知的人並不多,回頭來看,一些過去比作者更優秀、在起跑線上找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棄了人生的馬拉松;作者能夠跑得更遠,僅僅是因為他還在跑,如此而已。

高等教育的意義可能並不在於課程本身;大學的生活經歷和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課程的內容是第二位的。

在大學裡不論學什麼,只要學的東西足夠多、時間足夠長,人就會受到教育。

作者告訴他的小孩:「當你們大學畢業後,你們的同伴大部分不會再堅持學習,只要那時候你們還在不斷地完善自己,就能趕上並超過別人。」

作者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第二個方法,就是由著他們的興趣,學習和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作者自述自己這代在接受教育、選擇專業時,不得不考慮未來的生計問題;但他希望下一代能夠更多地考慮如何成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實現「自我夢想」的過程,而不只是為了未來的生計而學習。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和父母之間是有代溝的;因此,對家長的話,他們其實是半信半疑的,而能讓他們願意參考家長意見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通過親身經歷,體會到家長的建議還是有價值的。

大學的教育應該分為兩個階段:

1. 以「通才教育」的大學階段。

2. 以「專才教育」的研究所階段。

在大學時間,學生們接受的應該是「廣泛的知識」(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僅僅是「技能」(Skills) ;這個觀點是「約翰‧紐曼」根據牛津大學的教育經驗總結出來的。

約翰‧紐曼認為:「當許多聰明、求知慾強、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到一起時,即使沒有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並了解新的思想和看法,並學會獨到的行為判斷力。」這實際上是「通才教育」的精髓,為了保證通才教育,大學不應該限制學生的專業,至少要允許學生換專業。

沒有好的通才教育,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就不會有後勁。

在現代社會,許多工作都需要有專業技能才能勝任;因此,在完成通才教育後,需要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 1 - 5年時間不等的專業訓練。這個訓練可以在學校完成,也可以在工作中完成,或是在工作後回到學校完成。

最早提倡專業訓練的教育家是普魯士的外交家和教育家「洪堡」,他是普魯士教育體系的奠基人;近代大學的專業教育,尤其是研究所制度,都是仿照德國大學體制建立的。

洪堡強調教育的目的在於給予學生們真正有用的知識,讓他們馬上就可以應用這些知識服務社會。

有了好的「通才教育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 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兩點:

1. 服務於社會的意願。

2. 對所從事事業的喜愛程度。

服務於社會是「精英教育」的精髓,哈佛和耶魯都不強調考試成績的重要性,因為學校給大部份學生 A

這兩所大學為什麼在成績單的把控上如此寬鬆? 並非它們不知道成績的重要性,而是要向學生們透露一個訊息 你們的學業足夠優秀了,你們應該關注課程以外的東西

在耶魯大學,學生一半的時間都花在課外活動中,因為這些和考試無關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各種優秀品質,例如拼搏精神、團隊精神、領導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等。

作者走訪了很多中國的一流工科大學,發現學生把 90% 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準備考試上,這樣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專業訓練,卻讓年輕人在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裡,失去了培養優秀品質和綜合能力的機會。

作者在過去兩年中,接觸到很多強烈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讀者,特別是中低階層家庭的朋友;對他們來說,「博雅教育」其實還是一種奢望,過分追求反而事倍功半。

對處於較低的社會階層而想進中產階層的家庭來說,讓孩子真正掌握一門「技能」至關重要。因此,作者特別介紹大眾高等教育的理念,特別強調對於部分家庭的子女而言,「技能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以美國最好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為例,說明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教育得法,依然有希望邁入精英階層。

沒有讓普羅大眾看到眼前好處的普及教育,並不能讓全社會普遍意識到「教育能改變命運」

教育確實能夠改變命運,但是不能保證可以一步登天;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裡,金字塔的頂尖都小得可憐,站不下幾個人。

所謂改變命運,務實的看法是:受過教育比未受過教育生活過得好一點,人生成就大一些,對社會更有用一些;作為回報,受過教育的人通常有著更強的幸福感,同時也能為下一代佔據一個更高的起點。

為什麼對大眾的高等教育要首先強調「技能教育」而不是「博雅教育」呢? 因為這是讓他們在社會階層中進階見效最快的。

社會分層,這是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中都存在的客觀現象,沒有人能夠否認它的存在,也不會因為什麼人試圖拉平它,它就會消失。

一個重視公平的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為每一個人提供公平的機會,維持一個垂直的通道,讓人們能夠在各個階層中自由流動;雖然有極少數人能夠一步登天,但這些人不具有普遍意義。

對普羅大眾來說,比較現實的做法是,通過接受教育,盡可能的在社會階層中往上走一走;而能否做到這一點,就得看一個人最終能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了。

接受教育、掌握實用技能,對處於中低階層的人來說,幫助是非常明顯的;當一個人掌握了一項對社會真正有用的技能,特別是社會稀缺的那些技能時,他就會比同齡人獲得更多的回報,而且這種回報隨著人的技能的提高,會成倍成長,因此它對改變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來說,可謂立竿見影。

技能的培養不同於素質的培養,它與家庭出身、所在的地域都關係不大,只要一個人天賦不是太差,遵循一定的方法,就有可能培養出來。

對於大眾教育來說,以「技能培養」為主是非常務實的做法。

約翰·亞當斯說:「我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就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們能研究數學和哲學;我的孩子們應當研究數學、哲學、地理、自然、歷史、造船學、航海、商業和農業,目的是讓他們的孩子們能夠研究繪畫、詩歌、音越、建築、雕塑、編織和陶藝。」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站在理論的高度詮釋了亞當斯的觀點,他提出了「人類需求的五個層次」理論:

1. 人類必須首先滿足溫飽等「生理需求」。

2. 免於貧困和恐懼的「安全需求」。

3. 被人接納、愛護、關注等「社交(歸屬)需求」。

4. 受到他人尊重的「尊重需求」。

5. 追求自我成長的「自我實現需求」。

在沒有解決物質生活提升的問題之前,空談精神上的滿足和自我實現是沒有意義的;這也從心理學上說明了「博雅教育」需要在掌握「謀生技能」之後實行。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二)「不住相」讀書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人文社會的學問是用自然的方式,不計目的地慢慢累積的。

自然和生命科學的學習過程就像是有公式的「文法學習法」,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習,就像是沒有公司的「嬰兒學習法」。

我們經年累月吸收了許多雜七雜八的知識,有什麼用呢?從兩個角度來看:

1. 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比如說,大學修了偏微分方程等工具,當碰到一個物理的問題,就能用偏微分方程來解,這是大家最熟悉「那門學問對我有什麼用」的一種用。

2. 還有一種用,是大家比較不能夠想像的,就是「自己形成問題」。如果你吸收的東西非常的多,這些東西之間隱隱有什麼關係你並不知道,但這些知識都散布在你的腦袋裡面。

你有時候就會問自己:這幾點之間串起來的關係是什麼? 那幾點之間和這幾點之間有什麼關係? 當你問這些問題的時候,都是在「形成」一個新問題。

但如果腦袋裡散布的那些點,數目不夠多,根本就沒辦法問出問題,當然也就沒辦法形成問題。

很多人批評我們台灣訓練出來的學生,大多是很會解問題,但是不會找問題;你給他一個問題要他解,非常厲害;但若是要他自己找出一個問題,就比較困難。

那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比較會找問題呢? 就是要「不計目的地廣泛吸收知識」。

人文社會很多知識,是要自己去彙整,要在過程中點點滴滴不斷地去吸收;佛家的金剛經中有一句話:「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謂的「不住相」,是你去布施做好事的時候,不要老覺得我「在做好事」,不要覺得自己是著痕跡的去做好事。

作者提出:「學子不住相讀書,其功用不可思量。」我們讀書的時候不要「住相」,不要為哪個目的讀書;在通識教育階段、在真正進入專業領域之前,尤其不該住相讀書。

讀書要無用之用才能為大用,對通識教育尤其如此;你不能說為了多讀書才去讀書,這都是為了特殊目的才去讀書。

不住相讀書,是要去念有用的書,只是不住相,不執著於哪個目的,不專走固定的路線;只要是你有興趣的、你覺得好玩的你就去念,什麼時候有成果不知道。

對人文社會的研究者來說,學問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是在拿到博士之後慢慢累積起來的。

自然生命科學的知識探索比較能夠切割與分工;因為分工專注投入,才有機會年輕有成。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一) 先廣博而後專精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由於大學各科系招生錄取的科目重點不同,這些考試科目更回過頭來影響高中的教學內涵。

大學打算要念理工科系的,從高二起就已經不碰史、地、公民;大學打算要念文史的,自高二起即放棄理、化。

這種在高中階段即行專業分流的教育現實,確實對將來大學生或從事研究者的知識背景知識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年輕的研究者對於這樣的弱點可能不易察覺,作者也沒辦法向讀者「證明」前述教育現實與知識背景之間的因果關係,但許多教育學者的觀察與研究顯示,這樣的因果關聯確實是存在的。

最鮮明的對比也許就是美國的教育;美國大部分的大專院校,其大一與大二是「不分系」的。學生入學後,通常要修相當多的通識教育學分,接受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三大領域的薰陶。

先讓學生在大一、大二對各個學門有一般性的了解,到了大三再決定要往哪個領域發展。

這種學門專長延後分流的教育制度,與台灣在高中就強制提早分流的作法相當不同。

前述三大領域大致將現在的基礎知識做了相對合理的分割;至於工程、法律、醫學、管理,則為三大基礎領域的應用,可以視為專業訓練。

美國許多大學將法律、醫學、管理等學門放在研究所階段而非大學階段。

三大領域中,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化學、數學等,生命科技包括細胞、演化、動植物、解剖等,至於人文社會學門,有的學者又將它再細分為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兩個部份。

文、哲、史屬於人文學,而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是數於社會科學中的一支。

社會學門是介於「科學」與「人文學」之間;社會學門的觀察與分析對象都是社會,是「人」的組成,因此其知識的基礎當然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舉例來說,你若不仔細觀察台灣社會,怎麼可能理解台灣政治運作的邏輯?你若不是身歷其境的經過幾次聯考的折磨,怎麼能掌握台灣教育問題的癥結?

社會學門也有一些科學面向:企圖在人群社會中尋找一些法則、邏輯、規律。

由於人的思考與互動都非常複雜,因此社會學門所尋找的規律法則,都不可能像自然或生命科學那樣絕對。

社會學門的論述都刻畫了若干「大數法則」,是一種「通常會成立」的規律。因此,社會學門一方面奠基於人文社會的特殊觀察,另一方面又企圖建立有如自然科學一般的法則。

有些人特別強調社會運作的法則與規律,而將社會學門稱為「社會科學」。

對人類社會有細膩觀察、敏感體驗的人,比較能夠創作出好的人文作品;對於邏輯推理縝密嚴謹的人,比較容易成為好的科學家。

要成為好的社會學門研究者,則要有敏感的人文觀察,再加上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社會學門的研究要特別強調不分流教育與通識教育。

在人文、社會、科學三大領域而言,社會學門最需要通識教育素養與背景。

華人社會的孩子在成長階段分流過早,通識訓練大都不足;中學生過早專注於升學考試與補習,也使得大家對於考試以外的知識與現象變得極不敏感,不但會課外讀物甚少接觸,對於各種日常現象也鮮有開放性的觀察與思考訓練。

如果你自己也覺得知識不夠廣闊怎麼辦呢?

亡羊補牢是唯一方法,作者在下一封信裡,跟讀者描述他自己「三十歲以後」的讀書經驗,可以做為將來發展的參考。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終) 考試的好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考試是「自我檢驗」的方式,人通常很難正確的認識自己,我們總有自己都懂的感覺,這種自我高估是常態,此時就需要導正偏差,而考試正是一個有系統、客觀的評估方式。

考試是「自我提升」的途徑,好學校匯聚了更多優秀的老師和有趣的同學,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能更快地提升自己。

線上感受和實際直接接觸的差別還是非常大,對普通人而言,要進入更好的學校,考試是唯一的方式。

考試成績是「學習的外在動機」,考試可以作為學習的短期目標,取得好成績就是對應的外在動機;通過考試就會帶來成就感,如果缺少成就感,就會逐步喪失學習能力。

成為一個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人:我們學習科學,並不是一定要成為科學家,中小學階段的學習,能建構對自然世界的初步認知,學習科學可以讓我們成為一個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的人,不斷地向自己提問,並通過學習尋找問題的答案。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五) 如何有效運用經濟預測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不是發生在可控制環境下反覆驗證的實驗,各種變項無法嚴格控制,彼此還會互相牽動影響。

有很多事情過去根本沒有發生過,不可能倒入「過去」的因,就能得出「未來」的果。

看待經濟預測要掌握兩個重點:

1. 經濟預測是很好的方向指引,但不需要自己去發展一個模型,而且模型只能做為參考;最好找幾位專家,把專家意見加以綜合。

2. 在訂定營運目標與規劃時,隨時進行動態調整,因為經濟預測常會隨著新的事件或時空環境而改變,不要只抓住一個數字就以為是正確答案。
 
關鍵在於看經濟預測時不能只看台灣,必須全盤掌握國際的經濟發展脈絡。

台灣很多企業的主要市場都不在台灣,若你的公司是以歐美市場為主,就要知道歐美明年的經濟成長率。

很多經濟學者說,可以用模型來預測經濟走勢;包括近年熱門的人工智慧,基本方法也是用過去的大量資料訓練模型後,用模型預測未來可能走向。

很多經濟模型或方程式,告訴大家消費會受到所得、利率、匯率影響,進而影響到投資;投資對利率也非常敏感,利率下降時,投資會增加,利率上升時,投資會減少。

經濟預測比較複雜,因為涉及人心和社會層面的問題。

「社會科學」很難用一個模型去衡量,就算是 AI 也無法準確預測,且向前預測時間越長、準確度越低。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異數』讀後感與心得

這本書常在其它「自我成長」的書中被引用,我就是連續看了三本書都講到「異數」,這才引起我的好奇,是什麼樣的內容,可以被不同的作者同時提到。

當我看完後,首先感到慶幸,因為「成功與智商的關聯是有限的」,智商只要在平均水準以上就可以。

努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一萬個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

然而,有個觀點倒是跟舊有的思考邏輯相反,以前的父母總希望提早讓小孩入學,提早就學看似可以領先同輩人一年,有跳級的效果,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早讀;但本書卻提到:

「孩子的年齡不足,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以致成就低落,反而越來越跟不上同學;成功是優勢累積的結果,一開始只是比同輩好一點,但這小小的差異使他得到更好的機會,最初那一丁點差異使他出類拔萃,最候成了真正傑出的人。」

反過來說,如果一開始只是差同學一點點,可能就得不到好的機會而越來越落後。

從生理上或許也可以解釋這個現象,當小孩的大腦還發育不完全時,卻要跟上較年長同學的學習進度,久而久之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揠苗助長」實不可取。

書中也重點提及「機會」的重要性,要更有智慧地「選擇」,最近看的幾本書都一再提及「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工作多年後,不確定別人是什麼想法,但我自己越來越認同書中所說:「工作是否讓人有成就感才是最重要的。」

能讓自己有「成就感」的不外乎就兩件事:1. 覺得自己有所成長;2. 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至於作者一再提到的「出身」與「文化」,就非我們可以控制,這個是投胎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我們只要清楚自己的定位,然後做好「努力」和「選擇」這兩件事即可。


本書重點摘要如下:

本書探討的是,在這個社會上表現傑出的人士,及其成功的秘密。

成功不是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搞定的;成功也不是無中生有的,和家世背景,以及有沒有貴人相助大有關係。

今天很多功成名就的人,表面看來似乎是自己打拼來的;然而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優勢、機會和文化遺產,也不可小覷,這就是他們為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什麼擁有與眾不同的世界觀。

我們成長的地方和年代,其實和我們的成敗大有關係;成功者的「個人特質」固然重要,但還是不足以解釋一個人為何成功,我們還要問成功者的出身,才能解開成敗之謎。

孩子的年齡不足,學習起來會比較吃力,以致成就低落,反而越來越跟不上同學。

成功者越能得到特別的機會而變得越成功;越富有,稅額減免的額度越高;成績最好的學生越能得到老師的關注。

成功是「優勢累積」的結果,一開始只是比同輩好一點,但這小小的差異使他得到更好的機會,同輩越差越多,最後就遠遠落後了,最初那一丁點差異使他出類拔萃,最候成了真正傑出的人,但在一開始他只是比別人好一點點而已。

如果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至少練習到某個程度;十年代表一萬個小時的苦練。

一萬個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

有人因為把握住機緣,格外努力,最後得到相當大的回饋;他們的成功不完全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是他們生長的時代造就的。

成功與智商的關聯是有限的;智商如超過 120,這多出來的部分,似乎不見得會成為你在現實生活中的優勢。

成功的條件之一在於「實用智能」的差別,實用智能包括「知道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以及說什麼,以達到最大效果」。

實用智能是一種程序性的能力,你不一定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可能也無法解釋,反正你就是知道怎麼做,這也是一種實用的處事能力,與知識無關。

你的父母是做什麼的,和你日後的成就大有關係。

只要有工作的「自主權」、能手腦並用,而且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是令人滿意的工作。

工作是否讓人有成就感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有兩種工作讓你選擇,往後的每一天你都必須做這樣的工作,一種是當建築師,年薪七萬五千美元;另一種則是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工作,年薪十萬美元,你會選哪一種?

作者認為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當建築師,因為這種行業有自主性、必須運用頭腦,而且努力就能得到回饋,對多數人來說,這些都比金錢要來得可貴。具有以上特質的工作,就是有意義的工作。

如果你夠努力,不怕表達自己的意見,好好利用自己的頭腦和想像力,就能一手掌握自己的世界。

出身對一人的影響很大;所謂的「出身」,不只是你或你父母的成長之地,還包括你的祖父、曾祖父是哪裡人,甚至要看你的高曾祖父是在哪裡長大成人的;越仔細研究,會發現文化精神的影響實在無遠弗屆。

文化精神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即使經濟、社會和人口狀況已有改變,還是能夠代代相傳,影響後代的態度與行為。

成功是種種優勢不斷累積的成果:你是何時出生的、你的出生地、你父母是做什麼的、你的成長環境等,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成功者的共通點就是努力。

學習的問題在「暑假」,窮人家的孩子在放暑假的時候,學習就停擺了;但有錢人家孩子的閱讀能力卻突飛猛進。

學習成就差距不是學校造成的,關鍵在於暑假時間的利用;會有這樣的結果,當然和「家庭教養」有關。

富裕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培養不遺餘力,會帶小孩去博物館、上各種暑期班、參加夏令營等,在家也有很多書可以閱讀,父母會隨時注意孩子的學習狀況;這種情況下,過了一個暑假,小孩的閱讀和數學能力自然大有進步。

成功不是靠做一些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就可以獲得;要成功,除了要有能力和頭腦,還要有把握「機會」的智慧。

大律師、數學天才和電腦大亨這些人似乎都非比尋常,他們的成功其實沒有什麼特別或神秘之處,是優勢和文化的網絡形成的;有些優勢是他們努力得到的回饋,有些則純粹是因為運氣好。

仔細看社會上這些出類拔萃的「異數」,會發現他們背後有著深厚的社會與文化關連,這是無法切割的。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十二) 如何加強寫作基礎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寫作是終生受用的能力,很多人寫不出東西,感覺大腦一片空白,通常是因為不重視輸入,沒有認真思考;要寫出好文章,除了需要寫作靈感外,更重要的是日常累積和轉化寫作素材。

寫作要像吃飯、睡覺一樣,是一種有規律的持續行動;堅持寫作下去,靈感才會越來越多,而非有了靈感,才開始寫作。

費曼學習法中「輸出倒逼輸入」的原理同樣適用;這裡指的輸出是寫作內容,輸入是指靈感、素材等。

因為必須要輸出內容,所以就會逼迫自己去尋找靈感。

所謂的寫作靈感,可以來自場景、表達、記錄這三個部份。


獲得靈感的三步驟:

1. 想像某個場景,這個場景最好是動態、有劇情、有畫面感的,就像電影一樣。

2. 在想像的場景中,有人在溝通和表達,他們會說寫什麼?

3. 觀察場景,把對於場景的描述或場景中人們說的話,用文字記錄下來。
  

素材有兩種:「第一手的親身體驗」、「第二手的他人故事」。

第一手的親身體驗包含:

1. 透過人生經歷,不同的生活經歷,正是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

2. 透過生活感悟,不同的人接受相似的資訊,卻能產生不同的想法。

3. 透過焦點事件,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每天都有各類焦點事件,這些熱門事件既可以作為寫作的案例,又可以作為產生感悟和思考的對象。


第二手的他人故事包含:

1. 網路內容,如果個人經歷有限,第一手素材就也有限,這時可以上網尋找靈感;網路上有很多具有明確教育意義的影片,既能傳播知識,也能引發聯想和思考。

2. 他人故事,了解別人的人生,會讓自己很有感觸,引發很多思考。

3. 讀書學習,如果時間允許,多讀書肯定沒錯,任何一個領域都有經典及暢銷書籍,仔細閱讀,肯定會有收穫。
  
選擇自己讀得下去的書,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解讀,並加入自己的理解,這不僅是讀書的好方法,也是獲得寫作素材的好辦法。


只是發掘寫作素材還不夠,還必須學著把資料累積下來,以下介紹三種方法:

1. 記錄生活,每天的生活看似相同,但實際都有不同之處,可以挖掘並記錄下來,並養成主動觀察的習慣。

2. 記錄長輩的聊天內容,從長輩的看法和觀點中得到收穫。

3. 主動和人分享,遇到有意思的事,試著告訴身邊的朋友,這樣可以加深對於素材的理解和記憶,甚至會轉化為親身實踐。
  
其實我們並不缺少素材,而是缺少「記錄」和「累積」的習慣;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很多事情、接收大量的資訊,這些內容都可以成為寫作資料,關鍵在於必須「主動挖掘」,找出有趣的內容後,更要主動整理、分享、記錄、累積成素材資料庫。

把寫作素材變成題材的六個步驟:

1. 明確了解某概念的原始定義是什麼。

2. 明確知道這個概念能解決什麼問題。

3.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概念。

4. 圍繞這個概念,嘗試舉出幾個例子。

5. 這個概念和其他概念有什麼區別或連結。

6. 這個概念有什麼漏洞,或是另有哪些與之相反的概念。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十一) 幫助學習的閱讀方式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要學會高效閱讀,就要學會選擇書籍,掌握快速和精細閱讀的方法,再運用「卡片式閱讀法」強化閱讀效果。

根據費曼學習法中「輸出倒推輸入」的精髓,寫「讀書筆記」是保證讀書效果最大化的有效方式。

「學科科普書」會介紹每門學科的背景知識和相關故事,可消除正式學習的陌生感,降低學習難度並加深記憶;這類書籍需要「提前閱讀」,以幫助提前建立對各類學科的正面印象。

「文學名著」經過了時間的檢驗,是閱讀的首選,可以增長見識和學問,拓展思路,改變思考習慣;這類書籍需要「長期閱讀」、慢慢累積,是提升閱讀力和寫作力的重要方式。

除了小說、漫畫等休閒書籍外,大部分的書剛開始讀難免有些枯燥乏味,為了讓自己能夠讀下去,就需要設置清晰的目標。

首先要確定閱讀的目的,想要藉由這本書了解什麼,目標越清晰,內在動機會越強烈,閱讀效率也就越高。

在閱讀過程中,安靜至關重要,因為看書時需要在大腦的工作記憶區中進行語義的理解,外界的干擾會佔用本來就很有限的工作記憶區,導致閱讀速度下降。

看書時也不要聽音樂,因為大腦會自動分辨歌詞,消耗精力,哪怕沒有主動去聽,音越也會干擾閱讀節奏;我們的閱讀速度會不斷變化,跟著音樂節奏看書,會讓閱讀速度和品質下降。

如果閱讀時間超過三十分鐘,就需要控制閱讀節奏;長時間連續看書,大腦容易疲勞,從而影響閱讀品質。

沒有品質的快速閱讀沒有價值,這時可以使用「番茄鐘計時法」,把每次連續閱讀的時間控制在二十分鐘至三十分鐘,然後休息兩分鐘至五分鐘。

看完書後,為了提升閱讀品質,還需要將看過的內容快速回顧一遍;閉上眼睛,用三分鐘在大腦中回憶一遍看過的內容,然後再打開書快速翻看一遍,查找沒有回憶起來的部份。

快速閱讀是一種能力,在了解方法後還需要反覆練習,才能將方法變成能力,從而實現有品質的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有助於在短時間內了解表面資訊,而書中的精髓、核心事件和關鍵論點,需要精細閱讀、逐步掌握。

閱讀時如果只是單純的「看」,很容易陷入「有看沒有懂」的狀態,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就需要做批註和筆記;批註是標記書中內容,筆記則是用於記錄當時自己心中的想法,將靈感保存下來。

閱讀後,可以做小卡片,方便攜帶,有利於隨時隨地溫習;可在卡片正面記錄關鍵字,並在右上角標記閱讀日期和書名,背面則記錄發現的核心關鍵句,和自己的感受。

完成閱讀後,可以做重點摘錄,並寫讀後感和書評;加深理解的最好方式是輸出,看完書後可以針對部份內容反覆思考和聯想,然後記錄自己的想法,從而形成讀後感,如果是對整本書的想法,還可以形成自己的書評。

精細閱讀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做更多的後續工作,但這些工作都能引導我們主動思考,掌握書中的精髓和核心內容。

「卡片式閱讀法」是精細閱讀的方法之一,核心就是主動思考、多次篩選,提取關鍵字、反覆練習、加深理解。

上述方法都很簡單,但關鍵在於養成「習慣」;需要多加練習,將其變成下意識的行為,才能感受到這種方法的好處。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十) 記住開頭和結尾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心理學中有一個序位效應,是指在一段連續的學習中,大腦最容易記住開頭和結尾的內容。

在開頭部分,大腦會把最新接收的知識作為核心,然後圍繞這個核心繪製一幅圖,後續接收到的資訊都會被加入這幅圖中,這被稱為首位效應。

結尾部分的內容是最後學到的,有著短期記憶的優勢,表現出來的記憶效果最好,這被稱為新近效應。

大多數人的專注力只能持續集中「三十分鐘」左右,有的人甚至更少,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就可能出現「開頭努力、結尾努力,但中間鬆懈」的現象。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保持互動、積極主動參與課程,可以激發學習興趣,產生更多學習熱情。

在互動中,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理解課程內容、加深記憶,從而保持專注,減少分心的次數。

大腦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逐步形成對知識的記憶,但這時的記憶是模糊的,因此進行問答時,大腦需要對記憶進行整理、細話,就會讓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更精確。

在「費曼學習法」中,成就感主要來自於知識的輸出過程;用簡單、易於被理解的語言,輸出抽象複雜的知識,可以快速得到接收者的回饋,這既能幫助對方,也能使自己有成就感。

很多人不敢在人多的場合發言,總是怕出糗;這是個認知誤差,人們擅長記憶對自己「有利或有害」的事情,所以出糗的事情往往只有當事人會記住,周圍的人通常不記得。

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九) 提高專注力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大腦在思考時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為了減少能量消耗,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養成了不過多思考與「基本生存」無關的事情,以節約能量,這也造成我們很難專注在與「生存」無關的事情上。

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先了解自己為什麼無法專注,可能的原因有:

1. 家人的干擾,家人共同創造的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家中其他人每天晚上都在看電視、玩手機,很難有效學習;反之,如果大家都在看書或安靜的工作,那麼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所有和休閒娛樂相關的事物,都可能會影響專注力。

2. 動力或壓力不足,沒興趣或不喜歡、學習動力不足會缺乏專注力;缺少適當的壓力,也會導致缺乏專注力。

專注也是一種能力,是需要不斷修練和培養的技能;生活中的任何抉擇,其實都是消耗專注力的行為。

提升專注力的方法或技巧有:

1. 適度的壓力,讓大腦進入興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會集中精神,學習效率變高。

我們可以透過三種方法產生適度的壓力,(1) 規畫時間,安排某個固定時間必須學習;(2) 設定明確的任務,可以和別人相約執行,互相監督;(3) 記錄問題,每天反省自己的弱點,並加以改進。

適度的壓力能激發潛能,但過度的壓力會有反效果;在面對壓力時要冷靜下來,相信自己能處理這個生活中的小考驗。

2. 配合情景,對於所有能把知識和情境聯繫在一起的情況都適用,在提升寫作能力上尤其管用。

3. 交叉學習,大腦是分區域的,長時間學習或做同一件事,會反覆使用同一個區域,這樣大腦很容易疲憊,從而注意力渙散;這時可以做不同的事,使用大腦的不同區域。

想提高專注力,就必須先找到導致自己無法專注的因素,然後再找解決辦法。

減少外界干擾、增加休息,然後再給自己一定的學習壓力,進而迫使自己專注於當下所做的事。

好的身體狀態是學習的基礎,保持睡眠充足、合理的飲食和運動,讓自己每天都精力充沛。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格局 (完) 李嘉圖定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摩爾定律」是透過資訊時代的技術發展速度,來解釋資訊時代從技術更迭到商業模式變化的因素。

「安迪比爾定律」指出 IT 產品中,透過軟體功能的增加,會吃掉硬體性能提升帶來的好處,解釋人們為什麼總不斷購買新的硬體產品,以致原來的產品都變成了易消耗品,進而解釋了整個 IT 產業鏈中的發展傾向。

在資訊時代,有一個古老的定律在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且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直接相關,那就是「李嘉圖定律」。

李嘉圖根據「國富論」中關於壟斷價格的理論,提出了「地租定律」:土地租金是土地使用者支付的價格,是由其壟斷特性 (稀缺性)而決定,而非由地主在上面做的投資和改良的成本決定;價格受限於租用者能夠承擔的價格。

根據勞動價值論,土地是沒有地租可收的,和需要付出勞動才能獲得的商品不同;但土地有好(產量高) 和不好 (產量低) 之分。

人們都想要好的土地,因此就會有人願意付出溢價以獲得那些好土地的使用權,即支付地租;越是好的土地 (無論是產量高還是地理位置好) 就越稀缺,租金就越貴。

李嘉圖定律針對租金落差給出了兩種決定因素:

1. 不同土地上收入的差額,付出同樣的勞動,首等的土地比第二等的土地收入多 20%,那麼農民就願意多支付 20% (或者少一點)的租金。

2. 和其他投資(或回報)的對比,這個因素是間接影響因子,當租金 + 本金的報酬率是每年 8%,而資本市場的報酬率是 5% 時,資金就會湧向房地產,抬高房價;反之,房價就會下跌,一直跌到你認為房地產有利可圖為止。

地價和租金就這樣由資本市場決定。

「李嘉圖定律」最初只用於土地這樣的稀缺物上,但這個定律很快被延用到其他具有稀缺性的經濟品項中,而且有被無限延伸的趨勢,例如專利等知識產權,這些知識產權因為獨佔性也具有稀缺性。

當租金被知識產權產生的利潤代替,因此就有「準地租」這個概念,用於各種具有稀缺性的人造資產上,例如廠房、特殊的設備等。

到了資訊時代,「李嘉圖定律」被賦予更新更廣的涵義,亦即為能夠比較出優勢的資和經濟要素進行定價。例如高中老師、工程師等,一等的專業人士在收入上相比二等或三等有很大的差異。

當資訊越透明、越對稱,流動性越好,「李嘉圖定律」導致的勢差就會越大;一流的知識工作者溢價暴漲,三流的工作者就難以糊口。

商品的流動也會呈現這種特質,如果消費者不知道哪種效果最好,其購買行為會有一定的「隨機性」;但如果資訊很透明,流動性快,大家都知道哪種最好,它的銷售額會快速上升,其他較差的產品則會迅速失去市場。

在資訊時代,「李嘉圖定律」帶來的勢差放大效應,會導致一個地區人員結構、產業結構發生巨變。隨著資訊流動性增強以及智慧科技的提升,個別能力超強的人可以在技術的幫助下發揮巨大作用。

技術的進步非但無法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反而讓「李嘉圖定律」的效應放大,讓每個人的機會差距變大。

作為一個個體,如果能比同行的平均水準好一點,就會受到歡迎;如果好一個量級,就會有人出數倍的溢價邀請你做事;相反地,如果比周圍人差,那麼你的勞動即使是免費的都沒有人要。

這也形成了一方面很多公司找不到合適的人,另一方面很多人沒有事做的現象。

一堆三流的人聚在一起,有時帶來的麻煩比他們能解決的問題還多。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八) 新知要化為行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學習不只是為了知識本身,而要把學習二字拆開來看,是學「基於待解決問題的相關知識」,習「對知識的深度思考和應用能力」;這才是學習這件事的核心內容。

要深入思考和應用知識是件很困難的事,需要時間和空間;人們會因為不斷地從網路獲得新知識、新觀念而開心,彷彿已經了解世間一切事物,但真要把這些新知、觀念轉化為能力並實際執行,還需要一段非常漫長的攀登過程。

如果忍受不了漫長的攀登過程,就會下意識地只喜歡新知帶來的快感;時間一長,就會發現自己的眼界越來越廣,脖子越來越長,但是手腳越來越笨,漸漸成為一隻「知識癱瘓」(知識增加,思維能力大幅提升,但行動能力大幅降低)的長頸鹿。

現在很多人提及的「知識變現」(把知識變成產品,再透過有系統的管道及行銷手法銷售出去的流程),追根究底是一種「感覺變現」、「體驗經濟」、「情感行銷」。

沒有認真理解和有效實踐,讀再多文章都只是得到「學到知識的感覺」。

學習是一個過程,猶如春耕秋收,種子發芽改變的階段,並非多數人想像的那樣容易,要投入時間和耐心堅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什麼地方,就會收穫相應的東西。

問題不在於時間,因為每個人每天的時間一樣多;問題在於,我們如何「選擇」。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七) 用一點壓力拉回專注力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讀書前要先設定好學習目標,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才知道方向是什麼,也才能有效評估成果。

費曼學習法十分強調「設定目標」,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開始念書時找到清晰的方向,有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動力。

費曼曾說:「如果你喜歡一件事,又有這樣的才能,那就把整個人都投入進去。」


目標設定,可以遵循 SMART 原則:

1. 具體的 (Specific),目標必須是特定、明確的,不能籠統。

2. 可以衡量的 (Measurable),目標要細化為能以事實為依據,或是可以量化;只要是基於某個可以被觀測或檢驗的事實,就代表這個目標是可以被衡量的。

3. 可以達到的 (Attainable),目標應該是在付出努力後能夠被實現的,不要設定得過高或過低。

4. 具備相關性的 (Relevant),目標要對實現最終願景或更大的目標有所幫助,而且自己設定的多個目標之間要有一定關聯性。

5. 有明確截止期限的 (Time-bound),實現目標要設定一定的期限。


圍繞目標學習,有五個方向

1. 要有明確的計畫和安排,有了目標後,還要有圍繞目標的計畫和行動安排。

2. 帶著問題學習,我們的大腦傾向於解決問題,會因為發現問題而開始思考,所以一定要帶著問題學習。

3. 遵循「七二一法則」,行動學習理論認為,人要掌握一門技能,需要有 10% 的時間學習知識很資訊、70% 的時間練習和實踐、20% 的時間與人溝通與討論。

4. 減少無效訊息,審視那些花時間的行為,思考哪些是完全沒必要的。

5. 有效擴充學習資源,篩選和刪除資訊,先從尋求有經驗的人協助開始,根據所面臨的問題找到能解決的人。


把知識串連成網,學習更有效率;學習知識需要時間,掌握方法也需要時間。

1. 大量練習,不管是學習新知識還是新方法,都需要大量練習;大量的練習,有助於在不同場景理解並掌握各知識以及學習方法,

2. 提前了解,我們學習的所有知識和方法都是互相關聯的,求學就是為了建構這個知識網,而建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主動進行大量練習和了解,正為了加快這個過程。

3. 反思檢討,費曼學習法最中要的一部份,是理解和複述學習的內容,再聚焦於複述的盲點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格局 (十) 免費時代的贏家和輸家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網路時代很難制止對軟體等「知識產權」產品的盜版行為。

免費成了趨勢,當內容和服務開始在網路上免費傳播時,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網路公司迅速形成壟斷,像 Google Facebook等經典模式。

「免費模式」讓消費者享受到免費服務,但也讓業者的收入大幅減少,甚至讓一些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陷入緩慢發展的階段。

免費模式確實給一些小公司提供了以低成本進入市場的可能性,卻讓絕大多數小公司根本發展不起來。

超越免費模式,要找到免費能夠成功的邏輯,然後超越那個邏輯,它就是「稀缺性」,而這需要產品、服務本身俱有一種難以複製的特性。

理解「稀缺性」的重要,對個人發展也是很有益處的,因為現在過剩的不僅是商品和資訊,還有人才。

當今人們的學歷普遍比上一代人高很多,每一個領域的求職者擁有的技能,相比職位所需要的綽綽有餘;商品太多、服務太多、資訊太多,只好將它們免費,那麼人才太多、變得很不值錢,道理是相通的。

現在很多產業裡,雖然員工工作有報酬,但只是辛辛苦苦賺工錢罷了,沒有「稀缺性」,就可以隨時被取代,自然就沒有議價能力。

有了稀缺性,免費的傳播手段和快速的資訊流量,就會給它的擁有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除了「稀缺性」,作者分析了「超越免費的五個法則」:時效性、個性化、可用性(易理解性)、可靠性和黏性。

1. 時效性:當複製可以讓大家獲得免費的東西時,不可複製的東西才能值錢,才能從根本上超越免費,而具有時效性的東西天生具有這個特點。

舉例來說,球賽直播、電影首映、演唱會等,都是出於時效性的考量。新書或軟體等,也都具有時效性,只是有些較強、有些較弱而已。

不僅商品和服務有時效性,人的技能也是如此;想要透過時效性賺錢,就得抓住前幾年的時間。

很多人都知道需要「終身學習」,但是未必知道這背後的道理。終身學習的目的就是讓自己領先同輩人一步,以便成為具有時效性的人才,避免在低水準上競爭。

2. 個性化:免費的基礎是易複製,那麼無法複製又有價值的東西,就不可能免費;個性化的東西,顯然是無法複製的。

真正有價值、無法複製的個性化,舉例來說:個性化醫療,如標靶治療,要先測試患者的基因和腫瘤的基因,再看哪些藥物 (主要透過干擾腫瘤生長所需的特定分子來阻止癌細胞增長)對患者身上的癌細胞有作用。

根據每個人的習慣做「精準行銷」,在大數據時代是完全辦得到的,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能獲得超出免費的溢價。

在未來,不僅企業的產品需要透過個性化獲利,每一個人也需要往個性化方向發展。要求所有人都有一樣的表現是工業時代的特色,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行動一致,做出來的東西品質才一致。

當重複的事情都可以由人工智慧的機器完成時,對人的要求就不再千篇一律,而是要求人有自己的個性、有特點,變得不可替代。

3. 可用性的產品和易理解性的服務:如果有把你讀不懂卻很有用的書給你講懂,你可能就會為此掏錢。在任何時代,把事情解釋清楚這個本領都可以變成一門很賺錢的生意。

「解讀」就是一種易理解的服務。

4. 可靠而易得的服務:免費的東西固然好,但不好用的話,必然有人願意支付一些費用獲得可靠的服務。寧可花錢買可靠的產品,也不會買隨時可能壞的免費產品,這便是可靠性的價值。

服務也常出現可靠性和品質比免費更吸引人的特點,包括很多公共事務、義務教育和公費醫療。

在商業上,雖然免費服務短期來看比付費服務更有優勢,因為不用錢,但是從長期看來,免費服務未必有競爭力,沒有收入便難以改進。

人通常能忍受短期的痛苦,但難以接受輕微卻時間長的痛苦;因此,如果一種服務品質不高、不穩定,用戶雖然一開始能接受,但時間一長就難以忍耐,就會願意付費獲得穩定的服務,避免麻煩。

5. 具有數據黏性的服務:但網路的時代,切換的邊際成本遠比以前高得多,因為我們換一個服務或產品時,要攜帶一大堆數據,這件事常讓人知難而退。

這些都是由於數據的黏性造成的;現今技術的進步速度很快,以致於靠技術打造的護城河常常不可靠,一個企業很難做到技術永遠領先。

數據資料的積累卻可以讓企業的護城河越來越深。

宏觀來看,越善於使用數據黏性的公司,後來的發展越順利;而開始靠免費服務拉用戶,甚至花錢買用戶的公司,常常後勁不足。

對於個人來說,未來的數據黏性是可疊加式的進步,少數經驗不斷積累的從業者如今非常稀缺,無論他們開什麼價格,都有人願意請他們做事。

有黏性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自己的本事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而增長,他們的經驗是不斷累進的,而不是簡單重複的。

與其預測將來哪個產業吃香,不如增加自己的黏性。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格局 (九) 尋找快速變化中的永恆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從商業要牟利、要賺錢的本質來說,是否利用了新技術不是核心,利用新技術實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才是關鍵;因為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才是核心,才是不變的道理。

很多人混淆了在目的和手段之間,技術應佔據的位置。技術向來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弄不清楚這一點,就會為了技術而研發技術。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一個需求可能是基本,但是這個需求的解決方案(技術)並不一定是基本,用其他手段也能解決問題,甚至解決得更好。

舉例來說,無論是刷卡還是行動支付,都是手段,方便才是目的。很多人覺得美國行動支付不發達,因此技術落後,其實在美國用信用卡一點都不比在中國用行動支付麻煩。

在人工智慧時代,很多時候我們過於擔心自己落伍而拼命追趕,而忘了一些不變的道理:讓技術解決真正的問題,而非發明沒有用的東西。

很多時候,僅談「改變」是沒有意義的,變好才是目的,不要為改變而改變。

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希望通過「改變」來讓自己的命運變得更好,卻較少考慮變化的方向。在做決定前要思考如何放大自己原有的優勢,選擇並堅持往好的方向改變。

今日閱讀: 格局 (八) 面對未來的八個方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有人喜歡懷念過去,但更多的人喜歡放眼未來,在後者的想像中,未來會比現在好,能給我們帶來希望。

憧憬未來的人,通常好奇未來和現在有何不同,以便及早做好準備。

未來的三個特點:不對稱性、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1. 不對稱性,是指由於新技術的產生,最早掌握新技術的少數人,可以利用新技術顛覆過去在相應領域中佔據統治地位的機構或組織。

2. 複雜性,是指當下的知識體系非常複雜,是跨學科的,而不是單一領域;是綜合的,而非單獨的。這正是為何要跨界的主要原因,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知識體系複雜性的特點。

3. 不確定性,是指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但學會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做事卻非常重要。好的投資人都是重反應、輕預測的,要懂得在不確定條件下做事情的方式。
  
面對未來,作者整理了八個方法:

1. 不過度依賴過去的權威,在平穩發展時期,過去的權威經驗是有用的;但在新技術革命時期,新思想就比過去權威的思想更重要。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新的事物,而不是固守舊的經驗。

2. 拉力優於推力,所謂的推力,就是用各種方式推銷給你的東西;拉力就是自己有需求主動獲取的東西。過去有很多「自上而下」的推播在主導我們的行為,網路時代則由出自底層的「主動需求」源源湧現,自上而下來的東西就失去了原先的價值。 

3. 指南針優於地圖,如果道路的變化不大,地圖就很有效果;但如果道路每天都在改變,地圖就失去了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學會用指南針找準確方向,比用地圖有意義得多。

4. 擁抱風險, 人類採取各種措施避險,都是讓自己或自己的後代今後能變得更安全;但在安全的避風港中,沒有競爭力。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最好能進入一個越老越值錢的產業,等年紀大了,工作會比較輕鬆安全;但在未來可能會令這些人失望,過去的權威會失去它的作用,真正安全的,反而是要擁抱風險。

5. 叛逆精神, 重大的發明往往不是眼光平庸的人能夠看懂的,如果過於服從現有的安排,就不可能有重大發明。創造力需要擺脫束縛才能發揮作用,而這個過程看起來就像判逆行為。

6. 通才勝於專才,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專才,然後再發展成通才;如果無法成為通才,也要具有調動資源的能力,形成優勢互補;如果一個人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優勢,是沒有人願意和他進行能力上的互換的。對組織而言,這就是多元文化的重要性,人才的多樣性比單一化更有優勢。

7.  軔性優於力量,通常力量越大,越容易推進,但如果我們認同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局部失敗的必然性,就需要一個能抵禦災難性故障的系統,以免局部的錯誤毀掉了大局;軔性的作用在面臨「風暴」時就會顯現出來。

8. 強調整體性,在系統論出現之前,人們認為整體等於部分之和。但面對一個複雜系統時,如人體或社會,會發現整體未必等於部分之和;優化每一個個體未來能達到整體的最佳狀態, 真正具有競爭優勢的是一個體系,而非一個特別強大的個體;是一套能夠保證不斷成功的制度,而非一個天才個人的行為。
 
如果我們承認未來的不對稱性、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就不應該一直預測未來,然後想要笨鳥先法佔據一個先發優勢,而是要增強我們的「適應性」和「創造力」,去應對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這才是一種立於不敗之地的做法。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格局 (七) 常態與非常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樂觀主義者往往不會杞人憂天,安下心來把事情做好,自然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面對一個不斷變化的未來,做事的時候把握常態是關鍵。

到底什麼是常態,什麼是非常態呢? 正是常態,奇是非常態。

為人處世,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走正道,不要總想著出奇制勝;很多人總想走捷徑,佔別人一點便宜,覺得這樣才能走得更快,其實這種想法只會導致不斷繞圈子、走彎路。

別輕易相信「彎道超車」的說法,超車靠的是技術,技術不好,有再多彎道都沒用。

如果我們認定未來是光明的,就該堂堂正正的打正規戰,那樣成功就只是等比機率問題。

年輕時好好讀書,畢業後努力工作,有了錢理性投資,是所有人立足的根本。

很多人覺得走正道沒有出路,是因為看不到走正道的前途,對未來沒有信心;所謂的幸福國度如丹麥或新加坡,當地人都知道走符合當地價值觀的正道,能保證個人成功,因此人們容易獲得幸福感。

我們心中要想的是把產品做得更好,把事情做得更好,做出來的自然和以前不一樣,不用刻意強調差異化。

可以透過以下三個原則來理解「常態」與「非常態」:

1. 在無限長的時間裡,變是常態,不變是非常態;但在有限的時間裡,不變和漸變是常態,巨變是非常態。

變化在長時間裡是一定會發生的。現在的人不要指望靠一種技巧吃一輩子,因為變化是常態;承認這點,當變化到來時,才不至於慌張,懼怕變化可能會變成悲觀主義者。

我們的世界是有慣性的,變化是逐漸發生,了解這一點,做事的時候就會懂得積累的效應;很多人一件事都沒做好,就想著改變,就算真有機會,沒有積累的人也把握不住。

2. 往前走是常態,回頭看是非常態。

反思和回顧歷史有其必要,但不需太多,更不要指望照搬歷史的經驗,或汲取歷史的教訓便能直接生成當下的行動指南。

3. 實力派獲勝是常態,機會主義者獲勝是非常態。

如果自己不具備一定的實力,肯定會嘗試一次、失敗一次,這就如同一個業餘選手和費德勒打網球,最多只能對方發球失誤撿個一兩分,但肯定贏不了任何一局比賽。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六)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說起記憶必然要說到「海馬迴」;海馬迴是記憶的開關,它就像是一個守門員,決定我們應該記住哪些、忘記哪些。

沒有有效儲存記憶,也有可能是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出了問題。

大腦通常把記憶分成兩種:「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像是電腦的記憶體,過一段時間就會被覆蓋掉;長期記憶像是硬碟,被永久保存在大腦中。

海馬迴就是判斷哪條資訊很重要、要將其變成「長期記憶」的檢查員;我們每分每秒都會接觸到大量資訊,但沒有必要每一項都記住變成長期記憶,不然大腦一下就當機了。

除了與生存相關的訊息,其他資訊很難第一次就通過海馬迴的「檢查」;舉例來說,炒菜時被熱油濺到很痛,大腦認為很重要,因為這會影響到個人安全,因此會將這件事收入長期記憶。

在海馬迴看來,很多資訊記不住是正常的,因為根本沒必要記;但當我們學習新知時,需要記住很多在海馬迴看來「無用」的東西,譬如記英文單字,即使不記也不會危及生命。

讓我們研究海馬迴的檢查原則,提高將資訊轉變為長期記憶的效率:

1. 反覆記憶。如果一個訊息反覆出現,海馬迴就會提高警覺。

2. 充分聯想。如果我們把知識和生存結合起來,知識就更容易被記住。

3. 肉體刺激。海馬迴對肉體刺激最積極,可以製造一些這類型的刺激。

4. 重點記憶。在一段時間內只記憶一兩件事,海馬迴會重視,過多就會混亂。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如下:

1. 把握記憶的黃金時刻,睡覺前和清醒後。
  
這個現象背後的道理是「記憶干擾」;這種干擾分為兩種,順向干擾和逆向干擾。

「順向干擾」是指舊資訊的記憶會干擾新資訊的記憶;「逆向干擾」則是新資訊的記憶會干擾舊資訊的記憶。

記憶會相互干擾,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每天晚上都在家吃飯,就很難記住前晚和昨晚吃過什麼,因為這兩段記憶的時間、地點、對象(家人) 很接近,但如果前晚是和同學在餐廳吃飯,就很容易記住。

從記憶干擾的角度來看,「睡覺前」不受逆向干擾的影響,更容易記憶已經接收的資訊;「醒來後」則不受順向干擾的影響,新記憶會比較深刻。

睡眠過程中並不會停止記憶,大腦會繼續歸納、整理、編輯、儲存接收到的資訊;因此睡前的時間非常寶貴,是學習的好時機。

2. 縱向串聯知識結構,背一個等於背全部。

費慢學習法強調系統化處理所學的知識,經過處理,學習者能夠將碎片化的內容串聯起來,再經過深度理解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對知識的領會越深刻,記憶也就越深刻。

3. 橫向分析,幫助理解更精準。 

4. 用類比增加記憶。

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相同和相異之處,這時運用類比記憶法,會更容易記住這些知識。

5. 把知識變成方法,就再也忘不掉。

解答問題也是一種學習,效果很好。

大腦中的記憶會區分類型;不同類型的記憶,留存下來的時間差別巨大,我們的記憶通常可分為:「知識記憶」、「經驗記憶」及「方法記憶」。

「知識記憶」就是關於各種純粹知識的記憶,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記憶,但最終效果很差。

我們對於經歷過的事情,會形成「經驗記憶」,這類型的記憶可以維持很久。

「方法記憶」則是透過大量練習而形成的記憶,也稱為身體記憶,會記得非常牢固。

在這三種記憶中,「方法記憶」最難形成,但記憶效果最好;反之,「知識記憶」最容易形成,但記憶效果最差。

了解記憶的各種類型後,採用不同的記憶方式,想辦法將「知識記憶」升級為「經驗記憶」,例如把背單字變成在生活中使用這個單字;或是用自己推導公式定理來取代背公式定理。

透過反覆練習,將「知識記憶」升級為「方法記憶」,也是常用於教學現場的方式。

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2023 碩士班專題演講感想『資料科學於不同領域之應用』

當我答應這個邀約時,心中想著要不要挑戰新的題目,也順帶讓我可以把堆積以久的「資料科學」相關書籍看完。

因此,在還有好幾個月打底的情況下,我就設定了這個主題「資料科學於不同領域之應用」,既然決定了就要做到,但這也讓我後續苦不堪言。

一、主題設定

目前在授課的時候,因為有講授到一些「機器學習」的內容,再加上本來就比較熟悉的特徵擷取內容,這也算跟「資料科學」沾上一些邊,因此我想從比較高、比較寬廣的視野去談這些事情。

又正好這次演講的目標對象,不僅限於特定的所,有不同理工系所的學生會參加,這又讓我更堅定的想要把題目講大一些,然後再具體限縮或應用到特定領域。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我開始在準備的時候,竟然有無從下手的感覺;要知道資料科學是個很大的題目,如果用教課的方式來演講,那大概開頭就沒人要聽了。

事實上我也沒有本事去闡述一個這麼大的主題,坦白說就是功夫不到家。

幸好當初的主題有強調「不同領域之應用」,於是我改變了演講內容的順序,讓我比較能夠掌控整體的架構。

二、內容呈現

基於上述的心路歷程,我決定倒過來從應用案例破題,先簡單說明「資料科學」包含以下流程:資料收集、資料處理、資料建模和分析、資料解釋以及決策制定,然後想辦法在「應用案例」中,清楚說明每個步驟到底要做些什麼事。

接著,我參考了一些論文,說明了資料科學在「房價預測」以及「智慧製造」的應用案例,其中我相對熟悉的是「智慧製造」;但我把「房價預測」擺在第一個應用案例,因為它相對比較貼近一般人的生活,當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改善生活中會遭遇到的事時,會格外吸引人的注意力。

而我自己也是在檢索「房價預測」這個主題時,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以它為論文主題,這是個炙手可熱的研究方向,我也從中理解很多資料科學應用的觀念與技巧。

「智慧製造」這個主題相對熟悉,但我從來沒有用「資料科學」的角度去審視它;因此,當我在重新整理相關的資料時,覺得自己好像領悟了些什麼,但具體說不出來。

說明完兩個應用案例後,針對兩者在資料科學的處理步驟上的異同,做了簡單的討論;基本上跟「應用領域」具有比較大關聯性的是「資料收集」、「資料處理」以及「資料解釋與決策制定」。

所以,接下來就針對與應用領域相關性較低,也就是比較通用的步驟進行討論,那就是「資料建模與分析」。

以前我的演講習慣會從「大範圍講到小細節」,但這次是從不同的應用案例出發,然後再從中擷取它們的共通部份,然後才針對這個部份仔細說明;之所以會改變方式,主要還是我對於這個主題「大範圍」的掌握度不夠。

當然,講到「資料建模與分析」就很難避免討論建立「數學模型」,所以後面的演講內容主要依序分為:

1. 資料分析與數學模型。

2. 理解導向建模與應用導向建模。

3. 數學模型簡介 (基礎與進階)。

4. 建立數學模型。

說實話,講這些內容真是要了我的老命,我在數學方面的基礎並不好,雖然在研究上或應用中還是會用到一些數學模型的概念,但都是很片面的,並非很有系統的建置在我的腦海中。

不過我確實是透過這次的演講內容,紮實地幫自己好好上了一課,這就是「費曼學習法」中的主動學習;透過教學或演講讓自己有動機去學原本不熟悉的內容,因為要講給別人聽,所以自己在學習時就會想辦法挖掘其中的核心觀念。

我已經嘗試過很多次「費曼學習法」,雖然每次都有達到預期目標,學習的效率也很高,但過程中真是快樂與痛苦並存,再加上有期限的壓力,確實滿煎熬的。

就演講內容本身,算是有把整個脈絡說明清楚、時間上掌握也不錯,缺憾是對很多細節還不夠清楚,難以做到「舉重若輕」的感覺,因此我給自己打 80 分;一方面演講主題有達到設定的目標、另一方面聽演講的同學們至少沒睡著,我目測應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在認真聽。

三、結論

在這次的演講中,我先以兩個不同的應用案例來說明「資料科學」的流程;接著延伸應用案例中所提及的步驟,剖析如何建構及選擇數學模型;藉由理解常用數學模型的行為與性質,來確認目前使用的數學模型是否合適,以及該如何尋找其他可能的選項。

其實像這種近似概論的演講,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提升自己的視野,以及知道還有哪些工具可以選擇。

「當你手裡只有錘子,在你看起來,所有東西都像是釘子」 如果唯一的工具是把錘子,就很容易把每件事情都當成釘子來處理。

想要避免單一思考的模式,就得讓自己具備多元思考的知識模型。

四、未來展望

因為我還有在研究所授課,因此接下來會繼續在「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等領域下苦功,希望能夠熟悉所有相關的方法,並把它們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在不依賴第三方函式庫的情況下,自己寫程式實作一遍。

當然,方法懂了,實作的工具也不可少,近期我正在鑽研如何用 FPGA 開發加速器,透過軟硬體整合的方式,讓高深莫測的理論可以具體應用在實務上,這才是工程研究人員最大的成就感來源之一。

今日閱讀: 格局 (六) 成就的量級之差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成就的多寡至少取決於三個因素:

1. 做事的速度或做事的數量。

2. 每一件事的影響力。

3. 做事的成功率。

以上三個因素,彼此之間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關係;也就是說,事情做得再多,如果成功率不高、影響力不大,最後的成就就會很有限。

做事速度能提高的幅度是很有限的;職業生涯中,一個人的效率若能比同行高出一倍就到頂,但是成功率和影響力卻有量級 (degree) 的差別,有時候不僅是幾倍、幾十倍之差,還有可能是天壤之別。

這邊的「量級」在數學和資訊科學上有比較明確的定義,如果一種增長是線性的,另一種增長是指數級的,兩者就有量級的差別。

量級的不同帶來的另一個巨大差異,源自動態放大效應;很多事情在規模比較小時,人們看不出量級之間的差異,但等規模發展起來,差異可能大得驚人。

在工程中,針對小規模問題的解決方法常常不適用於大規模;預知兩種不同方法會導致量級的差別,是需要經驗和見識的。

在資訊科學中,採用兩個不同量級的演算法做同一件事,運行時間有的可以長達人的一輩子,有的只需要幾分鐘、幾秒鐘,差別就是這麼大。

在決定成就的三個因素中,「成功率」從近 100% 到近乎 0% 都有,這兩者的差異則近乎無窮大。

假如一個人匆匆忙忙做五件事,卻一件都沒有做好;另一個人專注做一件事,但是做成了,後者的成就就是前者的無數倍。

人這一輩子,不在於開始了多少件事情,而在於漂亮地完成了多少件事。

「影響力」的因素也有量級的差別,對一個人來說,若一輩子很努力的做了許多沒有影響力的事,還不如認真做好一件有一定影響力的事。

很多工程師寫的程式,生命週期都不超過三個月,而且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很少有人願意使用,這樣的工作影響力就有限;而在 Google,有些經典程式碼的生命週期在十年以上,絕大部分的計畫都還在使用這些程式碼,這就產生了量級的差別。

很多時候,並非工作越忙越有成就感。

一個優秀的專業人士在做事前,會先整理出一個做事清單,按照重要性和影響力的量級排序,然後集中資源把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完;沒有經驗的人則是什麼事情先來就先做什麼,做了很多費力但沒有影響力的事情。

做事多或少最多不過是幾倍的差異,但做出的品質以及後面帶來的影響力,卻可以達到量級之差。

但要注意,也不能自視過高,不願意從小事踏踏實實做起,如果好高騖遠,成功率也會降為零;再有影響力的事乘以一個零,結果還是零。
 
事業起步時,大部分人都是從小事做起,因為不熟練,做事速度通常比較慢,甚至連一些小事的成功率都不高;能夠帶來量級變化的函數並非一開始數值都很大,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變越大。

任何人腳踏實地地做一件事情,一段時間後,成功率會提高,效率也會提高,接下來就需要提高做每一件事的影響力。

有些人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成長,有些人三十歲就已經到極限;成就不在於是否努力多做兩件事,而在於能否躍升到更高的量級。

對大部分人來講,即使不從事理工科的專業、不投資、不創業,也應該明白量級這個概念,不要醉心於重複做很多影響力微乎其微的事,否則即使再努力,也難以有大成就。

要注意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爭取每做一件事都能產生一些正向效果,為將來做更大的事業打基礎。

成就 = 成功率 x 影響力 x 速度。

同時改變公式中的三個變數是很難,較佳的做法是一次提高一個,滾動前進。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格局 (五) 心智的成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同一環境長大的孩子,無論是看家境、早期受的教育還是看機會,都差不了太多。

由於父母的層次差不多,在智力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但經過一代人的發展,他們在生活水準、個人成就、家庭幸福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造成這結果的原因主要在於每個人不同的「成長經歷」。

成長首先看環境,而在環境的因素中,最初且最重要的是家庭環境和朋友圈,其次要看自身做事的原則和方法。

天天做冒險的事,早晚有一天會付出失敗的代價,而太多的失敗則會導致習慣性失敗;反之,永遠待在舒適圈,只會讓人無法成長。

每個人的成長,最終還是要在範圍內把事情盡量做好。

現在大部分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孩,並不需要把青春浪費在解題上面,應該追求一些溫飽之上、物質以外的東西,讓小孩從小領會「藝術」的美感、「體育」的競賽精神,鍛鍊服務同儕和社會的領導力,都是對應試教育很好的補充。

一個懂得美、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精彩。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逐漸「殺死」自己心中那些超級英雄的過程。

大多數成年人都會覺得小孩太傻、太天真,等他們長大一些就會明白事理;若是父母抱有這種想法,和青少年的溝通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父母應該反思自己曾有過的夢想,是如何夢碎的。

夢碎的原因之一是家長在小孩小的時候,給他們描繪一個超級美好的未來,設計一個不切實際的人生;例如,告訴小孩只要好好讀書,就能有出息。但哄小孩讀書容易,兌現將來的承諾卻不是家長和老師能辦到的。

小孩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他們自己在不停往前走的這一方面有多大的意願。

成年人一方面讓小孩相信有超級英雄,另一方面自己卻不相信,這實在有些矛盾;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於成年人自己的挫敗感。

我們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便是不斷地受挫;人在經歷挫折又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後,就會越來越「認命」,放棄越來越多想要的東西。

對那些僅僅滿足不失敗的人來說,失敗的教訓可以讓他們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但對於想成功的人而言,失敗的教訓遠沒有成功的經驗重要。

一個經常失敗的人會「習慣性失敗」。

失敗是容易的事,但成功卻要經歷千辛萬苦;從失敗中固然可以學到經驗教訓,但效率實在太低了。

對家長來說,建立小孩自信心的方法,就是在給他們想像空間的時候,制定一個確實可行的目標,而不是畫完一張餅就不聞不問。

有些頗為優秀的小孩,遇到一兩次挫敗後,對凡是要經過申請、競爭才能得到的機會和職位,會失去追求的勇氣,那種挫敗感讓他們提早放棄了心目中的夢想。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今日閱讀: 格局 (四) 被巴菲特認定的好公司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被巴菲特認定為好公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他對好公司的標準和別人不一樣。

巴菲特從來不投資成長型股票,他甚至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前碰都不碰科技股;雖然後來開始買科技股,但他買的基本上都是那些看上去「過了氣」的公司,例如 IBM Intel

IBM Intel 都是「現金乳牛」,每年有很高的分紅,這讓巴菲特能從這些公司的股票持有中賺取現金,然後投資其他「現金乳牛」。

不過,稍有投資經驗的人就會算出,如果巴菲特在 2007 年蘋果公司剛推出 iPhone 時就投資,到 2017 年底獲得的收益超過 10 倍,遠遠超過他同期的其他投資回報 (1.6倍)。

即使今天蘋果也成了「現金乳牛」,未來從「股利」和「回購股票」給投資人帶來的收益,都不可能抵上過去十年蘋果股價上漲所帶來的收益。

那為什麼巴菲特這麼聰明的人,不在十年前就買入蘋果的股票呢?

其實,不是巴菲特不想早點下手,而是在十年前按照他的標準來考量,蘋果公司根本不合格。

巴菲特不是賭徒,他不會把命運押在一個股票可能瘋漲也可能很差的公司上,他有自己的原則;那麼,他考量公司的原則是什麼呢? 簡單地講,就是公司要對「投資人」好。

世界上有很多公司,業務發展得很快,對自己的員工很好,但是只把投資人當作提款機,或者放在最後考量。

雖然每個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這種做法並沒有問題,但「投資人」的任務是獲得回報,而不是理解某家公司的價值觀。

因此,一家公司再好,如果不符合「對投資人好」這個原則,巴菲特就不會投資。

巴菲特所謂的好公司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1. 能夠穩定發放股利。

2. 有多餘的現金時會回購股票 (這樣可以推高股價)。

3. 不斷提高自己的利潤率,而不是將大量的利潤分給員工,或者是管理層直接把利潤拿走。
  
一家公司要達到上述要求,需要時間讓業務穩定下來、讓管理成熟起來;無論是 Intel 還是蘋果,在十多年前都不符合巴菲特的要求。

賈伯斯考慮的是公司自身的成長,而不是回報股東;但是,庫克是一個對股東不錯的掌門人,他執掌蘋果後,蘋果公司在分紅和股票回購上一直做得不錯,這才開始讓蘋果被巴菲特關注。

被巴菲特關注並不等於馬上得到他的投資,因為他不能從一次、兩次的分紅和股票回購中就得出一家公司真的「對投資人好」的結論。

巴菲特要確認這家公司在經營管理上是否長期如此,並且形成了習慣;只有形成了「對投資人好」的文化和習慣,才能夠長期持續地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這樣的做法自然需要時間,巴菲特投資的那些科技公司往往走過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這也讓他的投資方法和其他很多投資人的方法不一樣。

股市上的股票很多,再精明的人也很難一眼看出好壞,因此巴菲特才會花很長時間去觀察一間公司;再這個過程中,當然會錯過一些公司的青春期,這是他所付出的代價,不過他的回報來自那些公司今後幾十年帶來的利益。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格局』把事情做好的三條邊界,基準線、極限與通道

作者提到了「起點」的重要性,但現在很多文章都強調「贏在起跑點」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那麼這到底是不是矛盾呢?

其實我自己是比較認同作者的說法的,但起跑點並不代表起點,文中有提到基準線是可以透過後續的努力慢慢提高的。

起跑點比較前面、一開始跑得比較快,但不代表續航力是夠的;就算起跑點稍微落後一點,慢慢跑、持續堅持地跑,還是有可能慢慢地到達自己的極限,只是說這個通道就要靠自己慢慢探索了。

而且我覺得所謂的基準線、極限是動態的、是分階段來看的,這個階段的極限可能又是下個階段的基準線 (或說起點)。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大學跟研究所唸得都不是前段大學,甚至出國攻讀博士也不是在國外的頂尖名校;但我在每個階段都評估過自己當下的能力,並且盡可能努力達到當時的極限,在這個時候,每個階段的極限都是下一個階段的起點,它們是有相關聯的。

但畢業後自行創業,又把我拉到一個相對不熟悉的領域重新開始,起點對比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低了不少;透過不斷進修以及經驗的累積,才勉強弄清楚自己的極限大概在哪裡,現在正在努力探索抵達自己極限的通道,然後再往下一個相關聯的階段邁進,到時我又會有一個新的起點。

在人生的道路上,到底什麼是「成功」,這需要我們各自定義,我相信每個人心中的成功都長得不太一樣。

我先拋磚引玉來講講我現在認為的成功是什麼;首先讓我們從三個面向來看待:1. 金錢、2. 健康、3. 可掌控的時間。

年輕時,對於成功的定義,大多是圍繞著「金錢」這個面向進行討論,做任何決定都以「怎麼做才能賺最多的錢」為出發點。

隨著年紀漸長,我慢慢發現,所謂的「成功」是要同時評估上述的三個面向才對,要是賺到很多的錢,但失去可掌控的時間與健康,那真能快樂嗎?

同理,人很健康、可掌控的時間也很多,但沒錢,好像也快樂不起來;更何況在現今的社會,沒錢的情況下要保持健康,也是有點難度。

反倒是假如一個人有錢有閒,剛好身體又健康,我想他就算想鬱悶都難。

於是,從極端一點的想法來說,當我們做出任何決定前,似乎能用以下問題當成評估的標準:

1. 做這個決定,以後會不會讓我的錢變更多?

2. 做這個決定,以後會不會讓我的可掌控時間變更多?

3. 做這個決定,以後會不會讓我的身體變更健康?

當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 「YES」的時候,這個決定就是在引導著我們往「成功」的方向邁進。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偶爾做成一件事並不難,有時是靠運氣,難的是找到有系統的方法,獲得可複製的成功。

近代不斷有發明創造出現,這和找到了「系統性」的方法有關;最具普遍性意義,邁向成功的方法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弄清楚做事的「邊界」或「極限」,想清楚做事的「起點」,以及從起點朝向邊界(極限)的道路(階梯)。

作者稱起點、階梯跟極限為做事情的「三條邊」。

起點就是基礎,作者稱之為基準線,可以看成是做事時要掌握的知識基礎;不同的人,基準線的高度就有不同,對一個專家來說,這條基準線就很高;反之,剛入門的從業者,基準線相對比較低。

做事情最有效、最容易成功的辦法,就是先將自己的基準線提高,而不是關起門來自己琢磨,花一輩子的時間才慢慢爬到別人的基準線。

很多在專家看來是常識的知識 → 在工作中不太需要動腦,拿來就能用的知識,對另一些人來講就是高深莫測的新知。

絕大部份散戶在投資時,都是從地下三層做起,交了半輩子的學費,能否達到地平線的水準,還未可知;對他們來說,更有效的方法不是自己上股票市場交學費,而是接受教育,去正規的機構中磨練。

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基準線,畢業後還要不斷受訓跟學習,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基準線。

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的一個差別在於,能否了解「極限」的存在。

有了基準線,也知道極限在哪裡還不夠,還得要有一個能過扶著向上攀登的繩索或階梯。

這個階梯下面粗、上面細,因為靠近基礎的部份,做的人很多,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而越往上,目標的難度越大,常常就沒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選擇,甚至很多路要靠自己探索,所以越來越細。

包括工程師在內的專業人士,做的就是找到或著編織出攀登繩索的工作。

補足欠缺的基礎,提升自己的基準線,為了達成設定的目標,找到一條明確的通道;通道是由一個個台階構成,台階可理解為「行動步驟」。

當你把過去的界限變成後來的基礎,就會看到頭頂上更高的界限;有了這一次提高界限並解決問題的經驗,而且是可以複製的經驗,往上攀爬就會越來越順。

我們常提到「系統化」、「工程化」,就是依靠一套可循的,甚至相對固定的方法解決未知的問題;作者把這種方法論簡化為三條線,可能過於簡單,但便於記憶和操作。

專業人士通常有著良好的訓練,基準線比較高,也理解最上面的極限在哪裡,缺乏的可能只是向上攀爬的這條線,他們要做的就是沿著這個通道往上走。

找不到上下兩條線,是蠻幹、傻幹;找不到第三條線,永遠只能紙上談兵。

2023年12月3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五) 不要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低水準勤奮」指的是付出相同的努力,收穫相對較少的狀況;會產生低水準勤奮的原因,通常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思考模式」和「學習方法」。

當採取的行動不能產生有效的結果,就會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動機」,動機越強烈,就越有幹勁;學習知識要有長遠的目標,而實現目標的過程很久,因此我們需要設定一個個的短期目標,來激勵學習興趣。

太佛系只會讓我們缺乏動力,以至於學習效率低下。

只專注制定計畫,卻不重視如何執行,最後的結果會是計畫制定得不合理,無法堅持下去,心理負擔卻越來越重,甚至產生焦慮感。

正確的學習方式不是重視計畫,而是重視行動,完成每天的進度。

沒有競爭意識,只跟比自己差的人比較,就覺得自己也不差;只有和比自己更好的人比較,才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了解高手的學習方式,取長補短,這樣才能進步更快。

學習要進步,就需要有一點難度。

心理學家把我們在應對任何狀況時的心理狀態,分為三個層次:最內層叫「舒適區」,向外擴展的第一層叫「成長區」,再向外擴展的第二層叫「恐懼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在這個區域裡很舒服,一旦離開了這個區域就會感到不自在。

成長區是讓自己稍微踏出舒適區一些,但又可以藉由學習來適應的區域;學習最好在成長區完成,如果用力過猛,很可能把自己推入恐懼區。

在恐懼區裡,我們會把大部分的精力用於應對焦慮和恐懼情緒,沒有餘力去吸收新知。

人們在相對舒適的心理狀態下,表現是穩定的,需要增加一點焦慮,比正常狀態略微大一點的壓力,來使我們達到最佳表現。

增加的這一點焦慮,被稱為「最佳焦慮值」,它剛好能使我們達到舒適區的外沿。

總是在自己的舒適區閒晃,不願意走出去,或許有機會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但是忽略了其他應該學習的新知,就會變得故步自封。

如果你做的事情毫不費力,就是在浪費時間。

學習的關鍵,是學會「為什麼」,而不僅是「怎麼做」或「做什麼」。

大部分人的思考、行動和交流方式,都是由外而內的,即是「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但有智慧的人卻是從內向外的,也就是「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

知道怎麼做只是表象,知道為什麼這麼做才是本質;只有知道為什麼,才能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費曼學習法,我這樣考上清華 (四) 養成習慣,擺脫誘惑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許多人不是沒有目標,也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在制定目標後「拖延症」發作,最終導致無法達成目標。

要解決「拖延問題」,最好的方法是「養成好習慣」。

「快樂機制」是用來獎勵人的生存和繁殖行為,例如吃飯能使大腦產生舒服和快樂的感覺。

快樂機制會透過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多巴胺」來傳遞。

當人無法從自己的行動獲得快感時,就會喜歡享受當下小事情所帶來的即時滿足感。

閱讀、學習、提升自己,這些事情都是「延遲的滿足感」,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滿足,所以人就很容易拖延、甚至放棄。

這種「短視」行為,喜歡即時的回饋和滿足感,是人類的天性,如果沒有這種機制,人類可能存活不到今天。

雖然人類後續進化出了控制技能,學會了計畫,懂得放棄「短期利益」來達成「長期目標」;但大腦中原始的機制並沒有消失,它依然在促使人類尋求即時的滿足感。

小嬰兒最原始的生理反應:餓了就哭、吃飽了就笑。這就是即時滿足的反應;如果做一件事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回饋,我們就會傾向於先做那件事。

為什麼念一小時的書很難,而打一小時的電動很容易,因為打電動的每一刻都有即時回報,大腦能得到即時的滿足感,而念書一小時,得不到明顯的回饋。

要如何改善拖延的問題? 就是想辦法用「延遲的滿足感」來替代「即時的滿足感」。

「延遲滿足」不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而是適當地晚一點再滿足,和自己的大腦達成一個約定。

在面對誘惑時先「等待十分鐘」,在這十分鐘裡,你應當要想著長遠的利益,如果還是想要,那就可以擁有它。

創造一點距離,讓拒絕變得容易。

同樣的模式,可以運用在那些「我要做」,但總是拖延的事情上;我們可以告訴自己:先堅持做十分鐘,十分鐘後如果覺得不想做,就可以放棄。

等待十分鐘的方法,是基於「即時獎勵」的原理;另一種基於「未來獎勵」的方法,是從長遠利益出發,叫做「降低延遲折扣率」。

我們的大腦習慣於給未來的回報打折,但是每個人打的折扣不同;有些人的折扣很高,因而對未來獎勵的預估會很低,就容易屈服眼前的誘惑;有些人打的折扣很低,對未來獎勵的預估較高,就會關注這個更大的獎勵,並耐心等待它的到來。

當受到誘惑,要做與長期利益相悖的事時,可以思考一下,我們為了即時的滿足感而放棄了更好的獎勵;再想像未來的自己正在享受著自制的成果→未來更大的獎勵。

當人們對未來的期待越高、越明確,延遲折扣率就會越低,也就越願意放棄眼前的利益,而追求長期的利益。

對未來的期待,其實就是「夢想」,只有真正想要的東西,才有可能觸發內心的動力,放棄即時獎勵帶來的滿足感。

當一個人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能夠時刻警惕自己時,就能「以終為始」的去做那些重要的事情。

改善拖延症的下一步:養成好習慣。

養成好習慣,我們就不需要總是刻意要求和提醒自己,很多行為可以透過潛意識自然發生。

所有減肥後的反彈,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這份看似難受的堅持化為習慣,而是當成階段性任務。

重點不是我們階段性要完成什麼,而是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為了成為那樣的人,又應該養成什麼樣的習慣。

利用有限的自制力去養成習慣,就是徹底解決「拖延症」的關鍵。

養成習慣必須依賴四個部分:信念、提示、慣性行為和獎勵。

1. 信念:習慣養成的最高條件,向自己解釋「為什麼」。當你認為「閱讀」有助於自己未來的發展時,就會想要養成閱讀的習慣;這兩者間有沒有關係是「事實」,認為它們有沒有關係就是「信念」。

強化自己的信念,有助於獲得精神上的正面回饋和動力。

2. 提示:觸發習慣的開端,可能是時間、地點、事件或場景。提示是大腦中一個習慣流程的開始,是養成習慣必備的一環;決定習慣對我們是否有利的,是由提示所引發的一系列慣性行為。

3. 慣性行為:無意識的行為,例如有人一進辦公室就會先泡一杯咖啡;在養成新習慣的過程中,需要靠自制力來修正那些引起負面效果的舊行為,將其更換為新的慣性行為。

建立良好的慣性行為,非常消耗時間和精力,因為不僅需要自制力去克服舊的行為,還需要在行為結束時給予一定的正向回饋 (獎勵)。

4. 獎勵:習慣養成中重要的一環;為什麼壞習慣容易養成且難以改變?因為它們獲得的獎勵往往即時且明確。

好習慣難以形成,正是因為短期的獎勵不夠明顯;背單字、健身、閱讀等行為,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有些人天生能從過程中得到「激勵」,但大部分的人都不行。

請適時的獎勵自己,例如記錄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達成一些小目標就慶祝一下。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態度(完) 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差別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在學生參加實習,目的是面向未來,而不僅僅是眼前的專案;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之餘,應該盡可能開闊視野。

如果工作真的很忙,沒時間嘗試新東西,至少應該聽聽技術講座,即便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聽懂,至少會知道當前產業界在關注什麼事,遇到了什麼問題,「如何看待市場和商業」,這些是在大學裡不太關心的事。

在產業界實習的另一個目的是獲得工作經驗,產業界做事和學術界很非常大的差別。

在學術界,一種方法如果比現有的方法好 1%,那麼就可以發表一篇非常優秀的論文;在產業界,這種 1% 差異的意義可能不大。

產業界的一個原則是夠用就好;例如影像識別,97% 的準確率和 95% 的準確率,對於一個產品來說其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這一點點的差異,甚至可以透過其他功能來彌補。

在產業界工作,有兩個重要原則:

1. 投入產出率。例如你要設計一個演算法,有時可能並非最快的就是最好的,你需要考慮耗費的資源,像記憶體、能耗等,然後達到投入 (耗費的資源)和產出 (演算法的效率)之間的平衡。

2. 盡可能利用現有條件解決問題。在學術界遇到一個新的問題,科學家可能會花上很長時間,例如幾年甚至十幾年進行科研,將它解決;在產業界,通常沒有時間研究新方法,而應盡可能使用現有方法,部分地解決問題,甚至設法繞過問題。
 
產業界所有的產品,從內部看都有不完美之處,但是這些產品運行得很好,這就夠了,這就是產業界的特性。

在產業界工作和在學校完成自己的課業,在時間安排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具體來說,就是要分清楚自己工作的優先順序。

在學校裡,學習的課程是有限的,目標是明確的,作業也是有限的,它們的量正好讓你能夠在截止日前完成。

在產業界,似乎有做不完的事,特別是身處一家快速發展的公司,現有的任務目標常有變化,而且不斷會有新工作堆到你的面前,因此分清楚「工作的優先順序」就顯得特別重要。

在學校做作業和考試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最簡單的題目做起;在公司裡因為沒有時間做完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因此只能挑最重要的先做,才不會被大量簡單重複的勞動佔去全部時間,導致重要的工作沒有時間做。

公司裡有一個詞叫「偽工作 (pseudo work)」,就是指那些花了時間做卻沒有影響力的工作。

在學術界工作,更多的是培養、訓練人,而在產業界,大家對你的期望會略有不同,要稍微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態度。

在產業界要「主動工作」,這個主動不完全是提前完成任務後,找主管要新任務,它有著更深的內涵。所謂主動,就是指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並且隨時和主管進行溝通,得到他甚至其他同事的回饋。

在公司裡,因為大家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上的主動性就顯得很重要。

在學校裡,教授對於一個問題常常已經有了答案,讓你們做課程專案僅僅是讓你們練習如何找到答案;在公司裡,絕大部分問題都是開放式的,主管或同事事先並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解決辦法,需要你透過工作告訴他們,因此你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簡單地操作,這點非常重要。

在公司工作時,可以先了解你所做的工作和整個專案有什麼關係,它們會起什麼作用。要了解這一點,就需要對整個專案有一定了解,然後根據整個專案來最佳化自己的工作內容,而不是簡單地完成主管交代的任務;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你的全局觀、團隊協作水準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七)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

人往往會因為思維上的僵固性,而無法有效辨識現存的商業模式 (交易結構) 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我們往往會覺得眼前既存的種種事務、必有其道理,而自己早已習慣這樣的方式了,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如果肯用心去剖析生活中所碰到的交易行為,以及需要做決策的地方,或許可以辨識出企業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