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格局』把事情做好的三條邊界,基準線、極限與通道

作者提到了「起點」的重要性,但現在很多文章都強調「贏在起跑點」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那麼這到底是不是矛盾呢?

其實我自己是比較認同作者的說法的,但起跑點並不代表起點,文中有提到基準線是可以透過後續的努力慢慢提高的。

起跑點比較前面、一開始跑得比較快,但不代表續航力是夠的;就算起跑點稍微落後一點,慢慢跑、持續堅持地跑,還是有可能慢慢地到達自己的極限,只是說這個通道就要靠自己慢慢探索了。

而且我覺得所謂的基準線、極限是動態的、是分階段來看的,這個階段的極限可能又是下個階段的基準線 (或說起點)。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大學跟研究所唸得都不是前段大學,甚至出國攻讀博士也不是在國外的頂尖名校;但我在每個階段都評估過自己當下的能力,並且盡可能努力達到當時的極限,在這個時候,每個階段的極限都是下一個階段的起點,它們是有相關聯的。

但畢業後自行創業,又把我拉到一個相對不熟悉的領域重新開始,起點對比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低了不少;透過不斷進修以及經驗的累積,才勉強弄清楚自己的極限大概在哪裡,現在正在努力探索抵達自己極限的通道,然後再往下一個相關聯的階段邁進,到時我又會有一個新的起點。

在人生的道路上,到底什麼是「成功」,這需要我們各自定義,我相信每個人心中的成功都長得不太一樣。

我先拋磚引玉來講講我現在認為的成功是什麼;首先讓我們從三個面向來看待:1. 金錢、2. 健康、3. 可掌控的時間。

年輕時,對於成功的定義,大多是圍繞著「金錢」這個面向進行討論,做任何決定都以「怎麼做才能賺最多的錢」為出發點。

隨著年紀漸長,我慢慢發現,所謂的「成功」是要同時評估上述的三個面向才對,要是賺到很多的錢,但失去可掌控的時間與健康,那真能快樂嗎?

同理,人很健康、可掌控的時間也很多,但沒錢,好像也快樂不起來;更何況在現今的社會,沒錢的情況下要保持健康,也是有點難度。

反倒是假如一個人有錢有閒,剛好身體又健康,我想他就算想鬱悶都難。

於是,從極端一點的想法來說,當我們做出任何決定前,似乎能用以下問題當成評估的標準:

1. 做這個決定,以後會不會讓我的錢變更多?

2. 做這個決定,以後會不會讓我的可掌控時間變更多?

3. 做這個決定,以後會不會讓我的身體變更健康?

當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 「YES」的時候,這個決定就是在引導著我們往「成功」的方向邁進。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偶爾做成一件事並不難,有時是靠運氣,難的是找到有系統的方法,獲得可複製的成功。

近代不斷有發明創造出現,這和找到了「系統性」的方法有關;最具普遍性意義,邁向成功的方法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弄清楚做事的「邊界」或「極限」,想清楚做事的「起點」,以及從起點朝向邊界(極限)的道路(階梯)。

作者稱起點、階梯跟極限為做事情的「三條邊」。

起點就是基礎,作者稱之為基準線,可以看成是做事時要掌握的知識基礎;不同的人,基準線的高度就有不同,對一個專家來說,這條基準線就很高;反之,剛入門的從業者,基準線相對比較低。

做事情最有效、最容易成功的辦法,就是先將自己的基準線提高,而不是關起門來自己琢磨,花一輩子的時間才慢慢爬到別人的基準線。

很多在專家看來是常識的知識 → 在工作中不太需要動腦,拿來就能用的知識,對另一些人來講就是高深莫測的新知。

絕大部份散戶在投資時,都是從地下三層做起,交了半輩子的學費,能否達到地平線的水準,還未可知;對他們來說,更有效的方法不是自己上股票市場交學費,而是接受教育,去正規的機構中磨練。

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基準線,畢業後還要不斷受訓跟學習,也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基準線。

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的一個差別在於,能否了解「極限」的存在。

有了基準線,也知道極限在哪裡還不夠,還得要有一個能過扶著向上攀登的繩索或階梯。

這個階梯下面粗、上面細,因為靠近基礎的部份,做的人很多,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而越往上,目標的難度越大,常常就沒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選擇,甚至很多路要靠自己探索,所以越來越細。

包括工程師在內的專業人士,做的就是找到或著編織出攀登繩索的工作。

補足欠缺的基礎,提升自己的基準線,為了達成設定的目標,找到一條明確的通道;通道是由一個個台階構成,台階可理解為「行動步驟」。

當你把過去的界限變成後來的基礎,就會看到頭頂上更高的界限;有了這一次提高界限並解決問題的經驗,而且是可以複製的經驗,往上攀爬就會越來越順。

我們常提到「系統化」、「工程化」,就是依靠一套可循的,甚至相對固定的方法解決未知的問題;作者把這種方法論簡化為三條線,可能過於簡單,但便於記憶和操作。

專業人士通常有著良好的訓練,基準線比較高,也理解最上面的極限在哪裡,缺乏的可能只是向上攀爬的這條線,他們要做的就是沿著這個通道往上走。

找不到上下兩條線,是蠻幹、傻幹;找不到第三條線,永遠只能紙上談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