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今日閱讀: 格局 (五) 心智的成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同一環境長大的孩子,無論是看家境、早期受的教育還是看機會,都差不了太多。

由於父母的層次差不多,在智力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但經過一代人的發展,他們在生活水準、個人成就、家庭幸福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造成這結果的原因主要在於每個人不同的「成長經歷」。

成長首先看環境,而在環境的因素中,最初且最重要的是家庭環境和朋友圈,其次要看自身做事的原則和方法。

天天做冒險的事,早晚有一天會付出失敗的代價,而太多的失敗則會導致習慣性失敗;反之,永遠待在舒適圈,只會讓人無法成長。

每個人的成長,最終還是要在範圍內把事情盡量做好。

現在大部分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孩,並不需要把青春浪費在解題上面,應該追求一些溫飽之上、物質以外的東西,讓小孩從小領會「藝術」的美感、「體育」的競賽精神,鍛鍊服務同儕和社會的領導力,都是對應試教育很好的補充。

一個懂得美、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精彩。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逐漸「殺死」自己心中那些超級英雄的過程。

大多數成年人都會覺得小孩太傻、太天真,等他們長大一些就會明白事理;若是父母抱有這種想法,和青少年的溝通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父母應該反思自己曾有過的夢想,是如何夢碎的。

夢碎的原因之一是家長在小孩小的時候,給他們描繪一個超級美好的未來,設計一個不切實際的人生;例如,告訴小孩只要好好讀書,就能有出息。但哄小孩讀書容易,兌現將來的承諾卻不是家長和老師能辦到的。

小孩最終能走多遠,取決於他們自己在不停往前走的這一方面有多大的意願。

成年人一方面讓小孩相信有超級英雄,另一方面自己卻不相信,這實在有些矛盾;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來自於成年人自己的挫敗感。

我們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便是不斷地受挫;人在經歷挫折又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後,就會越來越「認命」,放棄越來越多想要的東西。

對那些僅僅滿足不失敗的人來說,失敗的教訓可以讓他們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但對於想成功的人而言,失敗的教訓遠沒有成功的經驗重要。

一個經常失敗的人會「習慣性失敗」。

失敗是容易的事,但成功卻要經歷千辛萬苦;從失敗中固然可以學到經驗教訓,但效率實在太低了。

對家長來說,建立小孩自信心的方法,就是在給他們想像空間的時候,制定一個確實可行的目標,而不是畫完一張餅就不聞不問。

有些頗為優秀的小孩,遇到一兩次挫敗後,對凡是要經過申請、競爭才能得到的機會和職位,會失去追求的勇氣,那種挫敗感讓他們提早放棄了心目中的夢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