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五) 如何有效運用經濟預測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不是發生在可控制環境下反覆驗證的實驗,各種變項無法嚴格控制,彼此還會互相牽動影響。

有很多事情過去根本沒有發生過,不可能倒入「過去」的因,就能得出「未來」的果。


看待經濟預測要掌握兩個重點:

1. 經濟預測是很好的方向指引,但不需要自己去發展一個模型,而且模型只能做為參考;最好找幾位專家,把專家意見加以綜合。

2. 在訂定營運目標與規劃時,隨時進行動態調整,因為經濟預測常會隨著新的事件或時空環境而改變,不要只抓住一個數字就以為是正確答案。
 

關鍵在於看經濟預測時不能只看台灣,必須全盤掌握國際的經濟發展脈絡。

台灣很多企業的主要市場都不在台灣,若你的公司是以歐美市場為主,就要知道歐美明年的經濟成長率。

很多經濟學者說,可以用模型來預測經濟走勢;包括近年熱門的人工智慧,基本方法也是用過去的大量資料訓練模型後,用模型預測未來可能走向。

很多經濟模型或方程式,告訴大家消費會受到所得、利率、匯率影響,進而影響到投資;投資對利率也非常敏感,利率下降時,投資會增加,利率上升時,投資會減少。

經濟預測比較複雜,因為涉及人心和社會層面的問題。

「社會科學」很難用一個模型去衡量,就算是 AI 也無法準確預測,且向前預測時間越長、準確度越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