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的學問是用自然的方式,不計目的地慢慢累積的。
自然和生命科學的學習過程就像是有公式的「文法學習法」,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習,就像是沒有公司的「嬰兒學習法」。
我們經年累月吸收了許多雜七雜八的知識,有什麼用呢?從兩個角度來看:
1. 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比如說,大學修了偏微分方程等工具,當碰到一個物理的問題,就能用偏微分方程來解,這是大家最熟悉「那門學問對我有什麼用」的一種用。
2. 還有一種用,是大家比較不能夠想像的,就是「自己形成問題」。如果你吸收的東西非常的多,這些東西之間隱隱有什麼關係你並不知道,但這些知識都散布在你的腦袋裡面。
你有時候就會問自己:這幾點之間串起來的關係是什麼? 那幾點之間和這幾點之間有什麼關係? 當你問這些問題的時候,都是在「形成」一個新問題。
但如果腦袋裡散布的那些點,數目不夠多,根本就沒辦法問出問題,當然也就沒辦法形成問題。
很多人批評我們台灣訓練出來的學生,大多是很會解問題,但是不會找問題;你給他一個問題要他解,非常厲害;但若是要他自己找出一個問題,就比較困難。
那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比較會找問題呢? 就是要「不計目的地廣泛吸收知識」。
人文社會很多知識,是要自己去彙整,要在過程中點點滴滴不斷地去吸收;佛家的金剛經中有一句話:「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謂的「不住相」,是你去布施做好事的時候,不要老覺得我「在做好事」,不要覺得自己是著痕跡的去做好事。
作者提出:「學子不住相讀書,其功用不可思量。」我們讀書的時候不要「住相」,不要為哪個目的讀書;在通識教育階段、在真正進入專業領域之前,尤其不該住相讀書。
讀書要無用之用才能為大用,對通識教育尤其如此;你不能說為了多讀書才去讀書,這都是為了特殊目的才去讀書。
不住相讀書,是要去念有用的書,只是不住相,不執著於哪個目的,不專走固定的路線;只要是你有興趣的、你覺得好玩的你就去念,什麼時候有成果不知道。
對人文社會的研究者來說,學問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是在拿到博士之後慢慢累積起來的。
自然生命科學的知識探索比較能夠切割與分工;因為分工專注投入,才有機會年輕有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