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僅要上大學,還要努力上名校不可? 原因很簡單,要與優秀的人同行。
如果沒有機會上名校,也沒關係,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我們不必擔心會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世界上大部份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只要你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堅持得足夠久,就一定能成為那個笑到最後的人。
本書講述的是關於「高等教育」的理念,作者從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角度,闡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我們的高等教育出現了某種偏差,導致很多年輕人到了大學畢業時會很茫然,而許多從所謂名校畢業的學生在一生事業進展到一半(一般指工作到第 15 年)時,並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轉而將自己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給孩子帶來無謂的壓力。
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何在?為什麼要上大學?
每一個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都未必會深究這個問題,因為大家都覺得上大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上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成功的機率就低,就會處在社會的底層,這是很現實也很容易讓人理解的想法。
但年輕人容易有逆反心理,聽長輩們說多了,即便覺得有道理,也會煩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被動的學習。
出於興趣而學習,或是為了很現實的利益而學習,目的不同,結果常常也不同。
人生是場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不過是在馬拉松賽跑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站位而已。
在起跑的那一瞬間道路是很擁擠的,但當 1/4 賽程過去後,選手們彼此的距離就拉開了,在起跑時佔得那一點便宜到這時早就蕩然無存。
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像的那麼擁擠,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份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笑到最後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作者認為他父母在教育上最成功之處,是以他們的行為潛移默化影響了小孩,讓他漸漸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他的父親沒有機會上一個全日制正式的大學,不過他學習了一輩子,利用在大學工作之便,去補習了一門又一門的大學課程,得到了很多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最後在一個極為看重文憑的大學裡被升為教授級研究員;他的母親直到現在依然每天堅持學習。
作者認為,對他們這種沒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險精神的人來說,大學教育讓他們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但最終的成功更多受益於不斷的學習。
到博士畢業後,還能持續堅持學習新知的人並不多,回頭來看,一些過去比作者更優秀、在起跑線上找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棄了人生的馬拉松;作者能夠跑得更遠,僅僅是因為他還在跑,如此而已。
高等教育的意義可能並不在於課程本身;大學的生活經歷和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課程的內容是第二位的。
在大學裡不論學什麼,只要學的東西足夠多、時間足夠長,人就會受到教育。
作者告訴他的小孩:「當你們大學畢業後,你們的同伴大部分不會再堅持學習,只要那時候你們還在不斷地完善自己,就能趕上並超過別人。」
作者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第二個方法,就是由著他們的興趣,學習和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作者自述自己這代在接受教育、選擇專業時,不得不考慮未來的生計問題;但他希望下一代能夠更多地考慮如何成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實現「自我夢想」的過程,而不只是為了未來的生計而學習。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和父母之間是有代溝的;因此,對家長的話,他們其實是半信半疑的,而能讓他們願意參考家長意見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通過親身經歷,體會到家長的建議還是有價值的。
大學的教育應該分為兩個階段:
1. 以「通才教育」的大學階段。
2. 以「專才教育」的研究所階段。
在大學時間,學生們接受的應該是「廣泛的知識」(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僅僅是「技能」(Skills) ;這個觀點是「約翰‧紐曼」根據牛津大學的教育經驗總結出來的。
約翰‧紐曼認為:「當許多聰明、求知慾強、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到一起時,即使沒有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並了解新的思想和看法,並學會獨到的行為判斷力。」這實際上是「通才教育」的精髓,為了保證通才教育,大學不應該限制學生的專業,至少要允許學生換專業。
沒有好的通才教育,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就不會有後勁。
在現代社會,許多工作都需要有專業技能才能勝任;因此,在完成通才教育後,需要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 1 - 5年時間不等的專業訓練。這個訓練可以在學校完成,也可以在工作中完成,或是在工作後回到學校完成。
最早提倡專業訓練的教育家是普魯士的外交家和教育家「洪堡」,他是普魯士教育體系的奠基人;近代大學的專業教育,尤其是研究所制度,都是仿照德國大學體制建立的。
洪堡強調教育的目的在於給予學生們真正有用的知識,讓他們馬上就可以應用這些知識服務社會。
有了好的「通才教育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 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兩點:
1. 服務於社會的意願。
2. 對所從事事業的喜愛程度。
服務於社會是「精英教育」的精髓,哈佛和耶魯都不強調考試成績的重要性,因為學校給大部份學生 A。
這兩所大學為什麼在成績單的把控上如此寬鬆? 並非它們不知道成績的重要性,而是要向學生們透露一個訊息 → 你們的學業足夠優秀了,你們應該關注課程以外的東西。
在耶魯大學,學生一半的時間都花在課外活動中,因為這些和考試無關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各種優秀品質,例如拼搏精神、團隊精神、領導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等。
作者走訪了很多中國的一流工科大學,發現學生把 90% 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準備考試上,這樣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專業訓練,卻讓年輕人在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裡,失去了培養優秀品質和綜合能力的機會。
作者在過去兩年中,接觸到很多強烈希望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讀者,特別是中低階層家庭的朋友;對他們來說,「博雅教育」其實還是一種奢望,過分追求反而事倍功半。
對處於較低的社會階層而想進中產階層的家庭來說,讓孩子真正掌握一門「技能」至關重要。因此,作者特別介紹大眾高等教育的理念,特別強調對於部分家庭的子女而言,「技能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以美國最好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為例,說明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教育得法,依然有希望邁入精英階層。
沒有讓普羅大眾看到眼前好處的普及教育,並不能讓全社會普遍意識到「教育能改變命運」。
教育確實能夠改變命運,但是不能保證可以一步登天;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裡,金字塔的頂尖都小得可憐,站不下幾個人。
所謂改變命運,務實的看法是:受過教育比未受過教育生活過得好一點,人生成就大一些,對社會更有用一些;作為回報,受過教育的人通常有著更強的幸福感,同時也能為下一代佔據一個更高的起點。
為什麼對大眾的高等教育要首先強調「技能教育」而不是「博雅教育」呢? 因為這是讓他們在社會階層中進階見效最快的。
社會分層,這是在任何國家、任何社會中都存在的客觀現象,沒有人能夠否認它的存在,也不會因為什麼人試圖拉平它,它就會消失。
一個重視公平的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為每一個人提供公平的機會,維持一個垂直的通道,讓人們能夠在各個階層中自由流動;雖然有極少數人能夠一步登天,但這些人不具有普遍意義。
對普羅大眾來說,比較現實的做法是,通過接受教育,盡可能的在社會階層中往上走一走;而能否做到這一點,就得看一個人最終能對社會產生多大的影響了。
接受教育、掌握實用技能,對處於中低階層的人來說,幫助是非常明顯的;當一個人掌握了一項對社會真正有用的技能,特別是社會稀缺的那些技能時,他就會比同齡人獲得更多的回報,而且這種回報隨著人的技能的提高,會成倍成長,因此它對改變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來說,可謂立竿見影。
技能的培養不同於素質的培養,它與家庭出身、所在的地域都關係不大,只要一個人天賦不是太差,遵循一定的方法,就有可能培養出來。
對於大眾教育來說,以「技能培養」為主是非常務實的做法。
約翰·亞當斯說:「我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就是為了讓我的孩子們能研究數學和哲學;我的孩子們應當研究數學、哲學、地理、自然、歷史、造船學、航海、商業和農業,目的是讓他們的孩子們能夠研究繪畫、詩歌、音越、建築、雕塑、編織和陶藝。」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站在理論的高度詮釋了亞當斯的觀點,他提出了「人類需求的五個層次」理論:
1. 人類必須首先滿足溫飽等「生理需求」。
2. 免於貧困和恐懼的「安全需求」。
3. 被人接納、愛護、關注等「社交(歸屬)需求」。
4. 受到他人尊重的「尊重需求」。
5. 追求自我成長的「自我實現需求」。
在沒有解決物質生活提升的問題之前,空談精神上的滿足和自我實現是沒有意義的;這也從心理學上說明了「博雅教育」需要在掌握「謀生技能」之後實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