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三) 跨領域學習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認為,凡是要做大量習題才能修好的課,最好在學校裡當學生的時候去修;但是有些不太需要做習題的課則可以慢慢來,就業之後還可以慢慢跟上。

哪些課必須要常做習題才讀得好呢? 一般而言,像初等或高等微積分、初等或高等統計方法,這些工具性的課程都需要多做習題方能領悟,最好是在學校裡修掉。

像初等、中等會計學、財務學、經濟學原理等課程,也有繁重的習題壓力,如果沒有外在督促,自修者大概少有做習題「自我虐待」的興趣;這些課最好也是在學校裡正式修課解決。

內功心法必須要跟師父學,自己日後自修,很難修出名堂;像蹲馬步等一些基礎功夫,沒人盯的話,一般而言總是不容易認真、吃苦。

作者在跨入新的領域時,不刻意去吸收任何一門課的「全面性」知識,只是找自己有興趣的點去研究。但是久而久之,當這些散布在知識領域中的點逐漸擴大之後,就不難由點連線、由線合面,回過頭來還是能串成一片整體而全面的理解。

吸收新知識在一開始是可以有選擇性的、是不必照單全收的、是隨著興趣跳躍的、是一邊學習一邊研究的。

當你在這個領域浸淫久了,就有許多的機會摸索或接觸到鄰近的知識,於是各個「點」的知識就能在附近擴大一些,逐漸也會形成一個知識體系。

這樣慢慢建立的體系彌足珍貴,因為它的每一個片段、每一根支柱,都是自己辛苦累積、體驗、鑽研而得;如果只是被動的聽老師講授或強迫自己依教科書章節習得一套理論,那是「老師的理論」或是「作者的理論」,未必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若你經過二十年的點滴研究而建構起點、線、面的知識體系,那種圓融貫穿才是與自己的興趣最能契合的知識體系。

從通識教育的角度來看,法、政、經、社原本就是互為一體的知識體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