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今日閱讀: 我失敗的美式生活 (二) 失敗與學會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挑戰騎登山車飛車跳躍斷橋,摔車後的感想是:「今天如果再跳第二次,我可能會是會摔,但不會那麼慘,至少我學會了如何墜落。」

怎麼失敗也是學問。

沒試過或從來沒失敗過的,就是不會;這些都沒人教,只能自己學。

與危險擦身而過無作為,不是美國人的選項。

危險不是風險,是機會;錯過危險就是錯過機會。

問矽谷每一個成功的創業家,答案應該都一致;他們都曾是那個騎登山車衝上斷橋摔了若干次,最後終於學會飛車跳躍的人。

那個「學會」是關鍵;試了而失敗,和從來沒試過不一樣,甚至和第一次就成功也不一樣。

美國政府不但鼓勵冒險,還設陷阱引誘你摔車,背後支持的就是「勇於為結果負責」(美國沒有國賠,自己要挑戰危險的事,其後果得自行負責,包含支付救援費用)。

最終美國人民學會的是面對挑戰、勇於嘗試,失敗了不怨天尤人。

沒人說一定要成功,重點是試過、失敗過,也學會了下一次如何失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拼續航力 → 從短跑衝刺變成馬拉松訓練

最近幾週我過上了極其規律的工作型態,因為在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有幾個新的產品功能待開發;但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全壓上去,因此就每天專注工作三至四小時,確保當天都有達成設定的目標,也不特別著急著一次做完。 回頭一看,其實默默地都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目標,似乎也沒有因為每天只專注開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