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中小企業,早期賺「風險財」,只要願意冒險,抓住機會就可以賺錢,因此當時中小企業林立;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敢搏一把的人,收益遠大於上班族。
在 1990 年前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進入賺「資本財」的階段,如果在賺「風險財」時累積一定資產,就有足夠的資本投入,進行量產,獲取規模經濟的利益,中小企業也因此大型化。
從這時開始,台灣從「勞力密集」往「資本密集」轉型,多用機器、少用人力,勞動報酬率的成長漸漸跟不上資本報酬率的成長,導致經濟數據成長,但員工薪資中位數凍漲的情況發生。
當「資本財」越來越難賺時,也就是資本報酬遞減的時候,企業就面臨成長的瓶頸,這時候砸錢蓋工廠已經沒有意義,只會使價格下跌,獲利不會成長。
因此,在 2000 年前後,許多台灣企業在這時候移轉生產基地到國外 (主要是中國大陸),尋求第二春,或是乾脆收攤退休,當時台灣整體經濟也碰到成長的天花板。
本來薪資就凍漲了,再加上產業外移、雪上加霜,當時台灣正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如果產業轉型沒成功,可能就一直被困在原地不動、甚至衰退。
也是在 2000 年前後,美國爆發了網路泡沫破裂,衝擊到以出口為主的台灣科技產業,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當時迎來台灣股市與房市的重挫,從這也可佐證當時的經濟情況。
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台灣產業開始主動或被動的轉型,這時仰賴的就是「知識經濟」的轉型升級;知識的取得、投入和運用,則必須靠管理,因此企業開始賺「管理財」。
知識經濟的管理,涉及跨領域知識的整合,因為跨領域知識的整合最可能促成創新;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如果是成為被需要的「知識型工作者」,薪資報酬就會跟隨著經濟成長而顯著成長。
如果是沒有跟上產業升級的受薪階級,薪資就有可能繼續凍漲。
從 2022 年的經濟數據看來,台灣產業在這二十年間已經轉型成功,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成為已開發國家;但薪資中位數的成長依舊緩慢,這表示只有少數人從這波轉型中受益,多數人還是無感。
用白話來下個結論,那就是現在敢搏、敢拼已經沒有顯著效用,僅有資本可能用處也不大,受薪階級或創業家都必須往「知識經濟」靠攏,才能吃到產業升級的甜頭。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從所得分配的轉變,可以勾勒出經濟發展過程的重要面貌。
為什麼經濟看似年年有成長,但很多上班族卻無感,薪資也沒有跟著調整?
在 1990 年之前,員工的所得分配比例較高,但在 1990 年後,台灣的產業型態慢慢從勞力密集走向資本密集,多用機器、少用人力。當機器設備增多、員工減少,留下的部份員工可能可以領到更高薪資,但人數並不夠多。
在 1990 年所得分配給員工的比重,賺 100 元的 GDP 有 50 元給員工,現在只剩下 46 元。反觀資本的折舊,早期只佔 10%,現在已經達到 16%。
工資和折舊這兩個數字的消長,也反映了台灣產業結構的轉變。
政府的稅收也從 1990 年的 10%,到現在只有 6%;反觀老闆和股東的所得分配比例從不到 30% 到現在超過 32%。
從所得分配的轉變來看,早期是員工多、稅收多,現在是機器折舊多、老闆與股東拿更多;因此儘管經濟年年有成長,很多上班族的薪水不一定跟著調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