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不買房當房東 → 包租也是一種創業,卻不是越大越好

作者離開大公司後,確定自己不喜歡被捆綁在組織裡的生活方式,管理 800 名員工一點都不酷,是被 800 名員工管理者。所以作者是以「一人公司」為目標前進。

舊屋改造與出租管理需要發揮作者在職場時的各種技能,只是離開職場後將各項技能進行整合發揮,因此從事包租對作者來說,也是一種「創業」的過程。

作者認為創業的形式多元,不必拘泥於把公司做大、聘僱員工,才叫做創業,只要憑著專業技能可以不依託在任何組織形式下,仍為自己帶來收入,就是創業。

他也認同「小,是我故意的」這本書所提倡的觀念,有許多的行業不一定需要追求擴張才能賺錢,甚至可以說是有意識地「控制規模才能賺錢」。

有很多企業看起來規模很大,事實上卻並不賺錢,包租就是其一。

從一開始就要重視「獲利能力」,第一間公寓就要開始賺錢,任何一間不具備帶來正向現金流能力的公寓,都應該斷尾求生。

經歷過上海公司組織快速變大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作者現在堅持用「小而美」的經營方式來確保穩健而踏實的盈利。

二房東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在企業組織上班,無法掌握辛勤付出所換來的金錢報酬一定對等,但是一人創業,直接面對消費者,市場會給你在金錢回報上最真確的反饋,付出與收穫成正相關,這是一人創業獨有的「成就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二十八) 「知名品牌」搭配「強勢通路」就等於成功嗎?

距離上一次寫〈 品牌代理是不是正確解方? 〉又過了一個月,老婆在這期間又把設立流程繼續往前推進,目前看來跟投審會有關的申請,全部都定審了,合資公司也即將開出 B2B 的第一張發票。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她們品牌代理的成果,一直很好奇「知名品牌」再搭配上「強勢通路」會有什麼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