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另類的美股ETF

昨天整理了些美股的資料,又在網路上找了許多前輩分享的文章,本以為自己已經對美股有些了解,但還是只有皮毛罷了。

今天要來分享的是幾個高風險但又吸引人的ETF,那就是以 Covered call 為操作基礎的 ETF,我自己也有做個股的選擇權,但沒有想過它是可以被當成主要操作手法然後變成一檔 ETF,讓人驚訝。 

因此,昨天我也買進一些相關的 ETF,用實際操作來瞭解其中的風險與報酬。

以下就是昨天才了解並買進的標的:

SDIV      [(月配) 超級高股利ETF] 持有全世界股息殖利率最高的100檔股票
QYLD     [(月配) 那斯達克 100 Covered call ETF] 運用選擇權創造收益
RYLD     [(月配) Russell 2000 100 Covered call ETF]
XYLD     [(月配) S&P 500 Covered call ETF]
USOI      [(月配) 原油 Covered call ETF]
SLVO      [(月配) 白銀 Covered call ETF]
GLDI      [(月配) 黃金 Covered call ETF]

其中只有 SDIV 不是 Covered call 為主的ETF,但其他幾檔都是,只是做選擇權的標的不同。

這邊提醒一下,當我買 USOI 的時候,系統還跳出來告知風險很高,並且要我們勾選已知並接受風險後才能購買。

這邊偷渡 SDIV 是想要拿來跟其它幾檔 ETF 比較其效益,爾後如果有其他心得會再分享。

話說回來,默默地美股也買了好多檔股票、基金跟 ETF,再加上選擇權,感覺自己就是在邊學邊操作,還不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九) 決定貨幣升貶的三個因素

如果我們只把眼光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那有很大的機率只會在意「利率」的變化,因為這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到房貸利率等,都會直接影響每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狀態,就連我媽這種已經退休多年的人,都還會不定時地關注銀行利率,因為這攸關她自身的權益。 講到「匯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