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軟體開發人員職涯發展手冊』創業與職涯規劃

關於創業的話題,先前已經寫了很多篇關於自己的見解與讀書摘要,這邊同樣是強調「先自律才有自由

至於作者所定義的自由工作者與程式企業家,其實就是常見的「專案公司」與「產品公司」的差別,我認為在「公司賺錢有這麼難嗎? 一書中有很棒的案例詮釋,先前也已經做過摘要,可以回頭閱讀來思考跟這本書的相關性。

軟體開發人員要轉管理職,確實在心中有道坎要跨過去,我自己也喜歡寫程式開發軟體來解決問題,因為這是在做「創造」行為,跟其他行業要經過軟硬體與工程人員的跨界整合,才能產生產品或服務不同,做軟體開發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的成果,或是自行創造一個小產品或服務,這種獨自創造的「成就感」很難被取代。

以我自己來說,先前轉管理職後也是極度不習慣,沒有寫程式的日子,總覺得沒有產生任何貢獻,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 

最近重拾寫程式與鑽研新技術的習慣後,才豁然開朗,原來我心中空空蕩蕩的那一塊是缺了這個東西。

創業或是做副業前,可以學習作者的做法,先建立自己的「目標聽眾」,或許能為職涯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不管是不是自行創業又或是在大公司任職,「名聲」總是會在關鍵時刻,讓人更上一層樓。

如果有軟體開發的技術,在現代的社會中,真的是最容易創業的族群之一,但也要經過許多步驟來讓「技術變現」。

作者提到的「集客式行銷讓客戶自己來找你」,都是可操作的方式,至於能否行得通還是要靠「實踐」來驗證。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想要「自由」,背後是殘酷的現實。

作者前兩次努力創業時,不知道如何與「自由」共處,過多的自由反而壓垮了他;大部份時間都拿去玩線上撲克或魔戒 Online

懂得「專注」及「自律」,要是不想聽從別人訂下的規則,就必須為自己立下規則並且遵守。

自由工作者的定義:沒有正式受雇於任何人,而是他人來租用你的工作時間。

拓展客戶要投入大量的行銷費用,如果能利用所謂的「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如塑造個人名聲、培養專長和打造人氣部落格,讓客戶自己來找你。

強力建議在剛開始接案時,不要滿腦子想著要賺錢。剛開始願意收較低的費用,金錢才會隨之而來。

創業很簡單,難的是創立「賺錢的公司」;軟體開發人員站在極佳的發展位置,可以成為自由工作者,也能自己開發應用程式或服務來銷售。

最有利可圖的是「軟體」

許多軟體開發人員創業時,浪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努力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先不要離職創業,「壓力會壓垮一個人」,當你背負燒錢的壓力又要做以前從來沒做過的事,很可能無法真正完成任何工作。

請先一邊繼續做現在的全職工作,一邊把將來要開創的事業「當副業經營」。

創業前,先建立「目標聽眾」;在你開發產品、思考收費模式或尋找顧客之前就要進行。

要是不靠關係,很難讓任何人跟你買東西,我的目標聽眾相信我,因為我已經跟他們打好關係。

建立目標聽眾,可以帶來巨大的優勢,幾乎能保證你會成功;你所要做的事就是,必須創造大量的「免費內容」。

當有了第一位目標聽眾,就等於擁有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不依靠單一產品生存。

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一定也是成功的「銷售人員」

銷售會讓你面對人生最大的恐懼:被他人拒絕;想擅長銷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只有實踐。

企業家的生活就像是坐雲霄飛車,雖然這條路很難走,但也希望讓你知道,成為企業家是多麼棒的一件事。

當你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且這一切都是由你親手打造,世界上很難有比這更好的感覺。

試著建立起一些有意義的事物,對他人的生活產生正面的影響。

軟體開發人員大致分為三大類:

1. 正職開發人員 (多數人都是),受雇於他人,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而且領固定的薪水。

2. 自由工作者 (被雇用的傭兵),為自己獨立工作,不屬於任何特定公司。

3. 程式企業家(同時兼具程式開發人員和企業家兩種身份),自由工作者是利用自身的軟體開發技能為其他人服務,但程式企業家是利用本身的能力創造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並將產品或服務直接賣給客戶。

「玻璃天花板」對軟體開發人員來說非常現實,會限制你的升遷或是能獲得多少薪資,這無關乎你的能力有多好,重點是你的發展已經到頂。

自由工作者的玻璃天花板會更高一些,但由於自由工作者「還是要拿自己的時間來換金錢」,所以在收入上還是有現實的限制在。

企業家的收入完全沒有上限,但有可能根本「賺不到錢或是虧本」。
 
另一個選擇,加入大型公司,走上管理或技術階層的「升遷管道」。 

在中小型公司裡,人員要向上流動有現實的限制,軟體開發人員的薪資或升遷無法超越公司高層。

在微軟、蘋果、IBMGoogle 等大型公司,玻璃天花板的上限會高一點; 而這類大型公司會有兩種升遷管道:「技術職」或「管理職」。

往「技術職」走,就要持續寫程式,直到你再也寫不動為止 (或是公司認為你寫不動);讓自己從資深開發人員爬起,然後是系統架構師、研究員及資深研究員。

選擇「管理職」,或許要先讓自己升遷為開發經理,再來是部門經理或專案經理,然後按照自己的努力升上高階管理層。

如果遇到「玻璃天花板」,就必須做出選擇,看是要追求技術還是管理階層;如果不是大公司,或許根本沒有技術階層的升遷管道,往管理職走可能是唯一的路,或是自己走人選擇離開公司。

作者舉例自己被拉進管理職務時,最大的問題一直都是他想繼續寫程式研究技術;多數軟體開發人員會進入這一行,都是因為他們喜歡解決技術問題,而不是為了賺錢。

所以真正該問自己的問題是,在你職業生涯剩餘的時間裡,你願意處理管理工作而不再寫程式嗎?

永遠都要不斷思考你「前進的方向」,讓自己能從容不迫地掌握自己的職涯發展。

不管你決定做甚麼,重點是做決策和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