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8 年時,我被邀請去碩專班進行演講,當時最熟悉的就是「創業」題材;但傷腦筋的是,雖然有些許實務經驗,但很難把它轉化為演講的素材,在缺乏科學研究過程的情況下,也難以被推廣跟複製。
康德說:「沒有理論相伴的經驗是盲目的,而沒有經驗基礎的理論則只是智性的遊戲。」
於是,我參考了『創業學』這本書,來當作創業過程的參考書,以它整理的系統化管理知識,來了解創業管理的理論架構。
同時,輔以我自身的創業經驗交互驗證,來進一步理解創業觀念模式與論點。
首先我們確立願景—目標—道路 ==> 方向—戰略(階段性目標)—戰術(實現目標的步驟),這麼說有點抽象,舉例來說:
願景 [方向]:成為世界級的工業用機器視覺軟體公司。
目標 [戰略]:將學術界發表之論文,延伸及發展為商品化技術或產品,並將產業界技術需求,反饋給學術界進行先期開發與研究。
道路 [戰術]:開發及銷售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的視覺產品「機器視覺函式庫、智慧型工業相機及視覺感測器」。
創業機會辨識相關研究
如果有很強烈的創業動機,想辦法做「機會辨識」,在學校階段就開始培養核心技術,以我自身為例,可以參考創業之路 (一)。
「創業家個人因素對於機會辨識過程的影響」如下圖所示:
「影響機會發掘與辨識能力的四項關鍵因素」如下圖所示:
創業成功的最大因素在『人』,創業者的 DNA 就是要有百折不撓的企圖心;第二是本業,也就是要找出對的產業和方向、第三是本事,就也就是要有贏的技術和產銷人發財的人才、第四才是本錢。
以「市場供需關係」做為分析構面,可分為機會辨識、機會發掘與機會創造。
1. 機會辨識: 市場中的供需關係十分明顯時,創業家可藉由供需連結來辨識創業機會,例如進出口貿易業。
供需尚未平衡的市場,不需繁複的辨識過程,擁有有形/無形資源者可快速進入市場獲利。
2. 機會發掘:當供需有部份狀況是未知的,而未知的那方面即等待創業家去進行機會發掘。
從學術界的觀點,通常是有新技術開發出來,去尋找具體的商業化需求;反之,業界是有新的應用需求去尋找可以支援的技術。
機會發掘是當前創業活動的重點,也是多數創業家致力投入的創業機會類型。
3. 機會創造:供需皆不明朗,例如 E-Ink 電子墨水的個案分析。
我在創業的過程中,主要是介於「機會辨識」及「機會發掘」之間,在創業第四年『創業之路 (五)』時所採取的「精實創業」模式,其流程如下圖所示:
雖然在過程中還是產生不少問題,但不失為一個快速測試想法的方式,避免前期浪費太多資源。
採用精實創業時,要注意經營客戶關係以及適當激勵團隊士氣,避免在產品快速迭代的過程中,造成供需兩方的互不信任,最後無法導致將產品落地應用。
我在創業第四年的「創業階段之分析」,其戰略目標實現進度緩慢,尚未將學術研究的能量引進,來實現產品的差異化,提高競爭力。
其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特定知識」的不足,導致創業前期都處於學習階段,離自己的期望還很遙遠。
創業前四年,自我反省在戰術應用上的失誤有:
失誤 1:對市場的變化不夠敏感 (戰場轉移),產品迭代速度過慢 (反應過慢)。
失誤 2:營運不夠聚焦 (戰場選擇錯誤),分散過多精力於非核心技術/產品。
失誤 3:資源配置錯誤,無法有效回收 。
其實說穿了,就是對「資源分配」、「組織運作」以及「使用者需求」等『戰術』手段,都無法掌握,還處於新手階段;難以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實現『戰略』階段性目標 ,甚至連公司發展的路徑『方向』都還搞不清楚。
評估可利用多少資源並能有效的回收,是新創公司一開始存活下來的關鍵;在心態上沒準備好以及使用者需求很模糊的情況下,用賭一把的心態來做「重大決定」很要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