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貧困會阻礙大腦發育?

日前看到一篇報導「追蹤十年最大規模研究,貧困會阻礙大腦發育」,這以往大多是由社會學家或是心理學家所做的研究,如今卻是由「醫學院」啟動大腦發育和兒童健康長期研究,涉及上萬名 9 歲以上兒童,至少十年追蹤調查。

雖說其目的是找出影響青少年「大腦認知發展」的因素,但令人驚訝其跨學科的研究已經相當成熟,不單純是從行為層面或心理層面分析影響因子,而是更進一步地從腦神經作用的機制去了解可能的原因。

當我們知道可以用生理學來詮釋人的情緒,腦中分泌不同的化學物質,就會讓人感到憤怒、快樂或愉悅等反應時,就可以理解自己為何有時突然會有情緒上的波動,那可能是腦中分泌了類似「多巴胺」、「催產素」、「腦內啡」或「血清素」等物質。

依照上述的討論,當我們理解這些物質分泌的機制後,或許可以反過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就自我情緒控制的一大進步。

言歸正傳,這篇報導的研究成果,其重要結論是:「白質」的完整性對大腦發育非常重要;白質是大腦深處密集的神經纖維,以及來自神經纖維周圍的脂肪物質。

「脂肪塗層」負責沿著神經細胞束快速傳輸資訊;神經細胞束之間組織和連接,支持大腦區域學習和正確溝通,若途徑中斷,會影響身體及心理健康。

肥胖與低認知功能可能是導致「白質」發育不良的原因之一;而認知功能較低,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獲得豐富感官、社交和認知刺激的機會有限。

因此,青少年需要「管理健康體重」和「鼓勵認知刺激活動」,讓大腦發育更健全。

基於以上的論述,對於此報導主觀認定「貧困會阻礙大腦發育」,但我有些不認同,它們或許有所關聯,但不是「因果關係」。

並非是貧困導致大腦發育遲緩,而是貧困可能會造成肥胖或低認知功能發生的機率較高。

這代表即便拿掉貧困的因素,當富裕家庭的青少年沒有管理好體重、也不熱衷於社交活動時,同樣有可能會阻礙其大腦發育。

我認為將標題改寫為「肥胖與低認知功能會阻礙大腦發育」會比較適當,然後再更進一步探討:「在什麼情況下肥胖與低認知功能發生的機率較高,以及該如何去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新自由主義錯了嗎?

昨天看了本新書「 未來的戰鬥 」,這是皮凱提跟桑德爾的對談錄。 因為我剛寫完「 三小時看懂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的摘要與感想,所以對於皮凱提的大名耳熟能詳,但說老實話,桑德爾是誰我就不知道了。 整本書其實是圍繞著「不平等」這個議題,並從中延伸出許多更深層次的討論,有很多見解我從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