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星期六

創業之路 (終)

上一集已經完成投資協議書的簽定,我們公司在整帳完畢、會計師財簽與稅簽後,就收到了投資款,也完成了公司股份與登記的變更。

走到這步,大致上就已經完成整個投資流程,但對公司本身來說,挑戰才正要開始。

今天這集會是「創業之路」系列的最後一集,募資完成後,我們公司就成為了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其實也就是變相的被併購了;就如同先前所說的,在股份比例與每股價格的綜合考量下,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跟常聽到被併購的情況不同,我個人還持有相當多的股份,只是已經沒有過半,代表沒有「控股權」了。

之所以會說是最後一集,是因為隨著故事情節的推進,已經快要追上目前的時間線了,畢竟有些部份還是有保密的義務,希望再過幾年後,我可以把後續的發展寫出來。

這集的時間主要落在疫情爆發前,話說當時中國爆發疫情前半個月,我人都還在對岸出差,好家在沒被隔離到。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策略性投資」到底有甚麼不同? 就以被併購後的實際感受開始說起。

從產、銷、人、發、財來分析,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以軟體為主體的公司,所以「生產」的部分先跳過不看;「財務」則因為整帳後跟上市公司合併報表,大致上就是用同一套 ERP,跟著大部隊走。

「人事」主要借重母公司的資源,從人力銀行開設帳號到專業的 HR 面試流程,我這關的面試就相當於「用人主管」面談,其他的性向測驗、專業測試等,都由母公司協助處理。

「研發」,兩邊的工程師陸續開始交流,但這個部份初期我採取比較保守的方式進行,畢竟像我們這種軟體小公司,核心技術交流出去,接下來就不知道會變怎樣了。

「銷售」是我覺得被併購後差異最大的部份,相較於併購前的單打獨鬥,併購後可以借助母公司的業務團隊以及 FAE 團隊拓展市場,這是我原先敢想但不敢做的,這部分要投入的資源,新創公司很難做到。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是我在被併購後才有深深的體悟;所謂的「策略性投資」代表投資與被投資的公司之間,有「資源整合」的空間存在,並不是單純的把錢給你,然後介紹客戶給你這樣而已。

當決定做這樣的「策略性投資」時,會通盤考量到公司本身的供應鏈上下游,有哪些地方可以協助被投資的公司,創造雙贏的局面。

舉個例子來說明,被併購後我們馬上拿到一個大訂單的機會,有機會把產品導入至台灣某上市公司裡,這在業務上的操作其實有難度,因為要同時說服這個「直接客戶」以及它的「終端使用者」,採用我們這間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的產品。

讓我來揭曉怎麼辦到的,首先「終端使用者」本身就是母公司的主要客戶,透過「客戶關係」的經營,母公司背書擔保我們的產品可行,再來就是我們要導入產品的「直接客戶」,它算是母公司的模組供應商之一,彼此互為供應鏈的上下游。

理清楚這兩條線後,該怎麼做就一清二楚了,終端使用者讓母公司的業務團隊搞定,要導入產品的直接客戶,則是用訂單交換的方式,讓它們優先採用我們的產品;也就是說,它採用子公司的產品,母公司就會考慮在某些地方全用它們家的產品。

接著,當終端使用者也能接受新產品導入的風險,導入產品的直接客戶也買單所謂的「訂單交換」模式時,那一切就水到渠成啦。

別看我說的簡單,那只是讓大家在概念上比較好懂,中間的實際操作有點複雜,牽涉到的人事物太多了,這也是幫我好好上了一課:「為什麼有時候技術規格最好的產品,卻非首選。」

除了上述的例子外,再來就是挑選銷售我們產品的代理商;說真的,我從來沒想過會有人願意代理我們的產品,以前公司的客戶都是我一家一家慢慢跑出來的,雖然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就被排除在供應商的行列外,但這麼多年下來,也從來沒有代理商對我們公司的產品感興趣。。

講到這答案就呼之欲出啦,之所以有人願意代理我們的產品,當然也跟母公司有關係,它們把供應公司零組件的這些代理商挑出來,篩選出最適合銷售我們產品的代理商,然後再跟他們談合作。

我們的母公司在這個領域算大廠,這些代理商也是要仰人鼻息的,只好乖乖配合,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產品可以銷售。

至於以往的直接銷售模式,在併購後也有很大的不同,過往我們想要將產品導入上市櫃公司,那是難上加難,但如今就是由母公司的業務團隊帶著我們去拜訪,直接找到對方的關鍵人物,後續就很單純是工程問題,而非業務面的問題。

以上,就大致把併購後銷售模式的改變講完了,我只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只要能端出好產品,銷售端相對容易解決。

那講了這麼多,感覺都是優點,難道沒有缺點嗎?

當然有,那就是做任何決定都相對以前不自由了,我必須每週做週報,讓母公司了解我們在做些什麼;重大決定也不再是我直接可以拍板的,主要決策的權力暫時被移轉掉。

這些對我來說,其實都不算大問題,畢竟創業這麼多年後真心累了,再加上先前爆發出的內部溝通問題,我巴不得把主導權都移交出去,可惜對方不願意接阿!

我的職責跟任務在這個時期有很大的轉變,慢慢地我得花更多的時間在溝通,不管是對上、對外、對內都要進行討論,越來越多的會議都快把我壓垮了。

我的工作內容也從寫程式、談業務與跑現場,轉變為做簡報、畫唬爛、寫文件以及說服老闆往我認為有未來性的方向走。

反正在蜜月期中,大家溝通都還算順暢,一切看似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我的內心深處,隱隱約約感到厭煩,常常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喘口氣的時候,回想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答案是好像什麼也沒做。

我的任務從跟產品直接相關的工作,轉變為幕後的間接協助工作時,真的非常不習慣,常常會有「不知為何而戰」的感覺,唯一開心的應該就是拿到訂單、公司賺錢的時候。

其實上述的心態需要時間來調整,所以當我在寫『不理性的力量』工作的意義 的閱讀感想時,對這句話「當工作成為一種事不關己的外部性活動,因而讓人無法在工作中找到認同感及意義」非常有共鳴阿! 

當整個心思都放在如何幫公司賺錢時,我有種被掏空的感覺,心裡面有股聲音說:「或許我把公司帶上軌道後,就可以離開了吧!」

那時候的感覺,對於這間自己創立的公司,只剩下責任,原先的熱情跟願景已經被消磨殆盡。

上面說的缺點,其實主要是我自己的感受,並非每個人都這樣,但「技術創業者」說不定都跟我內心的小劇場雷同。

雖然我內心很困惑,但要說再讓我重新選一次,還是會堅定不移地「對外募資」;畢竟這段過程對我來說是用錢都買不到的經歷

當我的視角被強迫從一樓坐電梯拉到十樓時,從窗外看出去的視野完全不同;這大概就是前輩說的:「當你的見識提升時,就算是看同一件事,都會有不同的看法跟想法,這就是格局的差異;接著你反而會疑惑,從前的自己怎麼會那樣想。」

現在思考則會覺得很合理阿,從一樓看出去跟十樓看出去的景色怎麼會相同呢?在一樓可以把局部看清楚,但看不到整體;從十樓看出去,雖然局部特徵已經很模糊了,但可以看到整體的設計以及跟其他景觀的關聯性。

今天這集就講到這邊,終於順利地完結這個系列文;雖說是自己的創業故事,但一點一滴慢慢地回憶,說來簡單做起來難,但我還是努力做到了。

後續會發表新的番外篇,就是又去碩專班演講的新內容,也期待未來有機會可以延續這個系列文,把我的創業故事說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創業筆記 (十二) 合資公司是不是試水溫的好方法?

今天這篇又要聊到我老婆的工作內容了,她今年有關創業方面的內容特別多,所以一再被提及,但就她自己的說法,她並不想創業、她比較想躺平耍廢。 自從健身工作室的經營上軌道後,老婆就沒花費太多額外的精神,反倒是那間進出口公司的老闆非常活躍,衝勁跟野心十足,每天似乎都有新的想法,也搞死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