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教養』這本書嚴格來說算是學術研究下的產物,是台大社會學教授的作品,剛出版時我就已經買進快速看過一遍,但也許是沒有急迫的需求,內容當下看過就忘的差不多了。
最近我老婆同學又再次提到這本書,讓我覺得滿有趣的,難得有人也會對這類書籍有興趣 (因為她有兩個小孩),因此我又把這本書翻出來擷取「重點摘要」。
不同社經地位家庭的「教養策略與困境」大不相同,且親職被視為重要的社會身份與主要認同,同時也是「高度個人化的經驗」。
對「中產階級」來說,不僅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也視自己的親職態度與方式為個人生命經驗的投射與延伸。
看著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我們也試著彌補、療癒自己失落的童年,透過選擇特定的教養方式,展現自我的認同與價值。
重點在於父母如何理解自己的過去「童年經驗、與原生父母的關係」、如何走到現在「自身的階級經驗」,形塑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想像與期待。
當代父母為何如此焦慮?
來自不同社經地位的家庭,對於教育、教養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同樣的做法,有家長視之為扼殺下一代的競爭力,卻也有養育者認為是尊重適性發展的節奏。
讓孩子作主,究竟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還是父母責任的撤退?
當代台灣父母採取不同的教育與親職策略,試圖保障下一代的安康,弔詭的是,這些保安策略卻經常讓我們感到更不安全。
做父母為何變得這麼難?
相對於上一個世代的父母,當今的家庭不論社會階層或性別分野,其實都投入更多時間與資源來照顧孩子,然而,父母在「教養過程」中卻益發感到徬徨或不確定。
以下有四個主要原因讓「做父母」這件事變得更加困難:
1. 童年與兒童之社會定位的變化
2. 親職成為個人選擇的親密關係
3. 教養變成科學與國家監看的對象
4. 全球化影響下壓縮發展的現代性
兒童之社會地位的變化
在台灣,兒童的社會地位在戰後數十年間有明顯的轉化,折射出台灣社會壓縮快速的變遷。
在充斥反共宣傳與政治動員的年代,養育兒童旨在培養「國家的戰備力」與「家庭的勞動力」。
戰後初期,生太多與養不活都是家庭面對的直接威脅與風險。隨著經濟起飛與政治民主化,台灣兒童逐漸轉變為消費、教育、福利的主體,「愛的教育」成為教養的新正統。
基於童年意義的轉變,父母的責任相應擴大,不只要養,而且要分擔教育的任務。
對當代的父母來說,教養過程及其不確定的後果,反而成為不安全與焦慮的來源。
親職成為個人選擇與純粹關係
華人傳統觀念認為養兒育女是一種社會交換的「代間契約」。
父母有傳宗接代的責任,也有照顧與栽培子女的義務,在孝親的道德規範下,子女被期待成年後奉養父母、報答親恩。
換句話說,栽培子女是一種「延遲的投資」,子女的成就不僅能光宗耀祖,也將保障父母年邁時的福祉。
孝親傳統在當代台灣社會仍然重要,但代間交換不再單純依靠法律規範或家長權威等外部力量;無論是父母對子女的支持,或是子女對父母的回饋,都要植基在「情感互惠」的基礎上。
「純粹關係」:父母之所以養育子女,主要是基於親子關係本身提供的情感滿足,而非寄與未來可轉化為外部報酬 (如養兒防老),或只是克盡外界強加的制度性責任。
當人們「選擇」成為父母,並選擇在年紀較大、「準備好」的時候生養子女,往往意味著他們對此身分有更強的認同,並預期投入密集的情感勞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