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今日閱讀: 長得好看能當飯吃嗎?(經濟學) (三) 邊際決策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理性的決策,看的是邊際。

價格不是應該與產品的實用性成正比嗎? 為什麼越實用的東西 (如水、米、油、鹽等) 越便宜,而越無用的東西 (鑽石、珠寶、名牌包包) 反而越昂貴呢?

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在「國富論」一書中提出了「價值悖論」。

針對「價值悖論」這個問題,古典經濟學理論並未提供充分的解釋;直到「邊際效用學派」的出現,提出邊際主義觀點,讓當時的經濟學領域產生了「邊際革命」。

「邊際革命」使經濟學從關注生產、供給和成本的古典經濟學,轉向重視「消費」、「需求」和「效用」的現代經濟學。

邊際革命探討了一個核心問題: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價值,並非來自「實用性」;邊際主義強調,在價值決策中,最關鍵的是「邊際效用」,也就是最後一個單位的消費品或產品對個人的重要性。

比如說,家裡買了一輛車方便外出,這輛車的價值相當高;如果考慮到第一輛車維修時需要備用車,那麼第二輛車也頗具價值,但相比第一輛車就稍微遜色一點;至於第三輛車,其價值則遠不如前兩輛。

有鑑於汽車的價格,一般人不太會購三輛車,因為對車主來說,第三輛車的價值可能低於其售價。

上述的思考方式正好可以用來解釋「水與鑽石」的價值之謎。

物品的價值是根據其帶來的「邊際效用」決定的;水雖然是生命必需品,但由於水資源相對豐富,因此無論多喝或少喝,對於個體的效用影響不大,所以水的價格相對低廉。

相對地,鑽石因為稀有,多擁有一顆,對個人的「邊際效益」就高,像是提升個人氣質或用於炫耀,因此相較於水這種生活必需品,消費者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鑽石。

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決策,我們所關注的通常不是極端的二選一,而是在「多一些」與「少一些」之間做出權衡,即衡量「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

舉例來說,當決定如何在食品和衣物上分配預算時,我們通常不會選擇只買衣服不吃飯,或是只吃飯不買衣服,而是會在兩者之中選擇哪個多買一點,哪個少買一些,藉此達到「平衡」。

這種選擇,就是典型的「邊際選擇」。

經濟決策需要邊際主義;要瞭解為什麼人們總在邊際上做決策,我們首先要明白「邊際」是什麼。

邊際 (margin) ,指的是邊緣、額外或追加的部分;在經濟學中,邊際是指由於某個變數改變而產生的數值變動。

簡單而言,邊際是指對整體來說,最新增加的一個單位所引起的變化;例如,「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份產品或產量時所增加的成本;「邊際效用」是指每多消費一份商品時,所帶來整體滿足程度的變化。

邊際主義被提出後,就迅速被應用到經濟決策的各個層面,包括「投資決策」。

假設你的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新產品,預計投入成本為 500 萬元,預期收益為 700 萬元,利潤為 200 萬元;但在投入了 400 萬元後,發現完成開發所需的成本還要 200 萬元而非剩 100 萬元,並由於市場競爭,預期收益降至 500 萬元。

這時候,你需要做出決策:開發這個產品是否仍有盈利?是否應該繼續進行?

從整體成本來看,開發成本增加到 600 萬元,但收益只有 500 萬元,意味著將虧損 100 萬元,這顯然是一個失敗的產品開發計劃;但如果不繼續開發,已經投入的 400 萬元也無法收回,無論是繼續還是放棄,似乎都會虧損,那該如何抉擇?

從「邊際效用」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就會變得簡單許多;先計算繼續開發產品的邊際效用。

若選擇繼續開發,額外的成本將是 200 萬元,而預期的收入將達到 500 萬元 (先前無任何收入),因此「邊際收益」為 300 萬元;既然邊際收益為正,這意味著應該繼續開發。

當我們只計算「總收益」時,整體是虧損的,但這忽略了一個要點:若停止開發,已投入的 400 萬元將全數虧損,而繼續開發則可將總虧損降至 100 萬元,這差額即是「邊際收益」。

繼續開發可以將虧損從 400 萬元降至 100 萬元;即便知道這個專案最終會虧損,減少虧損也算是一種收益,因此選擇繼續開發是合理的。

這也解釋了為何許多企業雖然每年都虧損,卻仍能持續經營。因為在初期,這些企業已投入巨額資金於固定資產,如建設廠房、購置設備等;一旦放棄,這接投資將化為泡影。

即使從平均成本來看似乎是虧損的,但這些成本中包含了固定資產的折舊,這些並非新增開支;實際新增的只有材料或人事費等「邊際成本」。只要最終產品售價高於這些邊際成本,就能產生「邊際效益」,因此繼續經營是值得的。

價格等於邊際成本;邊際分析在產品訂價和確定市場規模上也非常實用。

舉例來說,一家自行車工廠,年產量可達 1.5 萬輛,但實際年銷量只有 1 萬輛;該工廠每年固定開支為 100 萬元,每輛自行車的生產成本為 100 元,目前售價設定為 250 元。

今年有新客戶打算每年購買 5,000 輛自行車,但提出的採購價僅為每輛 150 元;這個價格是否合理?

從「成本法」來看:年產 1 萬輛的總成本為固定成本 100 萬元加上變動成本 100 元乘以 1 萬輛,共計 200 萬元。

年銷售收入為 250 元乘以 1 萬輛,合計 250 萬元,利潤為 50 萬元;若將成本平均分攤到每輛自行車,每輛的成本為 200 元,利潤為 50 元。按照以上的計算,新客戶提出的 150 元採購價遠低於 200 元的成本,似乎不划算。

但如果從「邊際效益」的角度來看:由於固定成本不會因增產而變動,而且工廠還有生產空間,無需增加設備,每增產一輛自行車的「邊際成本」只需 100 元,而「邊際收入」卻達 150 元,每輛自行車可帶來 50 元的「邊際利潤」,因此這筆訂單是合理的。

同一個問題,若用「成本分析法」和「邊際效益分析法」分別來看,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

「邊際收益」亦可用於決定公司的經營規模;由於「固定成本」的存在,當公司規模越大,單位成本通常越低,收益越高,這就是「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然而,當公司持續擴大至某個階段後,可能會出現「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例如需要增加更多設備與管理成本,從而使單位成本升高。

要讓公司「收益最大化」,應如何設定經營規模呢?

從邊際分析角度來看,只要每增加一個產品仍能帶來正收益,就應該持續擴大規模;即便規模擴大後邊際收益有所下降,只要新產品仍能帶來利潤,就應繼續擴大。

當新生產的產品「邊際收益」降至零,增產不再增加利潤時,此時的產品量即為公司應生產的最大量,企業經營規模也應維持在這個水準。

網際網路的邊際趨於零;我們可以用「邊際分析」來解釋為什麼某些網路平台給人免費使用,甚至補貼用戶的情況下,仍具有高市值。這是因為網路科技通常涉及「一次性」的軟體開發成本較高,但日常維護和服務成本非常低,使「邊際成本」逐步趨近於零。

以淘寶為例,系統開發完畢後,新增用戶所需的成本極低,可能每新增 10 萬個用戶才需增加一台伺服器,而伺服器成本平均分攤下來非常低;這就造成了淘寶的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低,只要「邊際收益」超過零,就會帶來正向收益,並推動規模進一步擴大。

由於公司規模最大化的界限是在「邊際收益」為零時,此時公司達到利潤最大化;因此,只要淘寶的邊際收益未降至零,就可以持續擴大規模,同時公司利潤也將持續增長。

「網路流量」概念就是基於以上所述;從成本角度看,平台初創階段,流量的單位成本很高,表現為「高額補貼」,但隨著流量增加,新增流量的「邊際成本」逐漸下降,規模越大、成本越低;從收益角度看,流量的邊際效益呈上升趨勢,越到後期收益越高;

這就是為什麼網路科技公司初期會大量投資吸引流量,因為其「創業邏輯」在於先建立流量,再進行變現。

這也是網路時代投資的基本邏輯:投資於用戶數和收入增長速度遠超成本增長的公司。

網路模式也會對傳統企業造成「邊際效用結構性衝擊」。

在電商興起前,「蘇寧」是中國電器業的龍頭老大;但蘇寧每開一家實體店,服務範圍僅限於半徑 20 公里內的顧客,若想要擴大服務範圍,就必須在 20 公里外再開一家店。

每家店的服務範圍和銷售產品有限,營運成本分攤在每次銷售上,造成「邊際成本」相對穩定;單店盈利需確保產品有足夠大的「價差」來抵消營運成本,確保「正向邊際收益」。

但「京東」的出現改變了局勢,它前期投下巨資,但理論上能服務的用戶數無上限,使其邊際成本不斷下降,最終接近零;因此,京東要獲得「邊際收益」的價差非常低,在與蘇寧的價格戰中,京東因邊際成本低而處於有利位置。

京東雖然前期不盈利、甚至虧損,但投資人對其仍然有信心;因為京東的邊際成本持續降低,隨著用戶增加,總會有一個點使京東開始盈利,且利潤會越來越多。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決策是需要在邊際上做出判斷的。

把努力集中在邊際上。

以工作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應該是最核心、價值最高、挑戰最大的部分,此部分往往最能體現專業水準。

真正優秀的業務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貢獻夠多的業績,將個人的業績體現在解決最為核心、最有價值的內容上。

但是,最有價值的事不會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情境不同而轉變;一件事情一旦完成,其重要性就不再存在。最重要的永遠是當下要完成的工作,我們稱之為「邊際工作」。

如果你不知道「邊際工作」為何,就無法在邊際上付出最多心力;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往往執拗於「工作慣性」和「職業習慣」,堅持著靜態的「重要事情」,卻忽略 (或是選擇視而不見) 「重要事情」的邊際變化,。

這樣的人就會與重要的事情無緣,重要性也會下降 → 儘管能力再強也一樣。

除了適應事情的「邊際變化」,我們還要努力降低自己的「邊際成本」。

有人是靠著「努力」賺錢,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們的邊際成本是穩定不變的,今天有工作就有收入,明天沒工作就要吃土。

今天的付出,無法裨益明天的自己;無論是賣小吃的攤販、開服飾店的老闆、種田的農民,還是辦公室裡的上班族,都是如此。

如果你的「邊際成本」無法降低,再怎麼努力也只是徒勞無功;如果單靠勤勞就能致富,那麼生產線工人應該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投入「一份時間精力」所創造出來的產品能夠越賣越好,就是在降低「邊際成本」;規模越大,需要額外投入的心力越少,你的收入就會越高。

利用網路的力量,把銷售搬到線上,建立一套良好的行銷體系,讓銷售達到自動化的發展軌道。

透過學習和累積知識,真正提升自身的「邊際能力」和「邊際價值」

最重要的事就是當下的事,也是處於人生邊際的事 (例如關係到人生轉折的重要時刻)。

著眼長遠發展,把當前的事情做好,專注於能夠增加價值的事,就能拓展人生的邊際,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心神不定的緣由

自從課程結束、然後我去出差回來後,總覺得無法集中注意力、心神游移不定;仔細回想,這應該不屬於階段性任務結束後的低潮期,雖然我每次結束一個任務後都會恍神很久,但這次應該真的不是。 為什麼我這麼確定不是「習慣性恍神」呢? 主要是今年上半年的行程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是穿插其中、就是不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