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收入越來越高,卻覺得自己越來越窮?
窮只是一種錯覺,其實是你的購買力下降了。
所謂「越過越窮」,並不是生活條件真的比以前更差了;真要跟十年前相比的話,我們的生活條件無疑地是持續在改善,變得越來越好。
只是我們早就把這些理所當然地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會認為這樣的生活就代表我們「變富」了。實際上,如果「縱向比較」的話,近幾十年正是我們物質條件極為豐富、人們生活水準快速提高的階段。
但為什麼我們還是覺得自己「窮」呢?
因為「貧富」是一種相對的概念,主觀性頗強,都是比較下產生的社會價值觀。
我們常見的思維模式中,就常處於富人/窮人兩種相對的概念,做的是「橫向比較」,而不是縱向的。
大家所謂的窮與富,主要是跟身邊的人比,而不是跟過去的自己對比;所謂的「貧窮感」,只不過是經過比較後,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不如別人而已。
經濟快速發展而新增加的財富,並沒有完全平均地分配到每個人身上;由於每個人的貢獻不同、承擔的風險不同,財富分配無法也不該完全平均分配。
由於財富增長不均,導致貧富差距拉大,從而帶來了新的貧富之分。
錢,不等於購買力:社會上的錢越多,我們手裡的錢就越「不值錢」。
2020 年年初以來,全球受疫情衝擊,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發展普遍程現下滑趨勢;因此,美國、日本、歐元區等主要經濟體陸續採行刺激經濟計畫來因應此變局。
簡單來說就是增加貨幣供給,也就是俗稱的「印鈔票」。
截至 2020 年底的統計,全球主要八大經濟體為了救經濟,增加了 14 兆美元 (約合新台幣 433 兆元) 的貨幣供給;2021 年,美國總統再次實施約 1.9 兆美元的「美國救援計畫」,導致許多國家加入新一輪的印鈔行列。
全球實施「貨幣寬鬆」帶來的後果就是「全球性通貨膨脹」和個人資產大幅縮水。
社會的「總需求量」會與「總供給量」達到均衡,如果在需求、供給都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財富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更多「購買力」。
在現實生活中,貨幣寬鬆增印的錢,並不是平均而同時地發放到每個人手裡;新增的貨幣逐漸流向社會,優先獲得的人優先獲利,同時推高了資產價格。
後來取得的人雖然錢也增加了,資產卻在縮水,這就是「坎蒂隆效應 (Cantillon effect)」:前排佔了後排便宜,上游掠奪了下游,收入的再分配悄然完成。
貨幣購買力下降是全球共通的問題,如果想確保自己的購買力可以保持在一定水準,進而產生「富有」的感覺,在社會財富的增長過程中,就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共享以下兩個方面的財富:
1. 新財富的分配:新財富的增加,你參與分配了嗎? 你分配的比例有無超過平均值?
社會的總財富,連年都在持續增加,GDP 增長就是最明顯的訊號;然而,所增加的財富卻嚴重分配不均 (地區、產業、行業、社會角色等都出現分配不均現象)。
但薪資增長遠遠趕不上社會財富的增長,這就導致依靠薪資收入來累積財富的人,在社會財富中的地位必然會逐步下滑。
這就是財富增長過程中必然的結果:財富和收入之間的離散程度 (statistical dispersion,又譯統計變異性 statistical variability,簡稱變異或變差 variation)在加大,勞動產生的收入增長,遠不及資產創造的財富增長。
簡單來說就是,「人賺錢」遠趕不上「錢生錢」。
這就是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 (Matthew effect),反映出一種「富者更富、窮者更窮」兩極分化的社會現象。
2. 舊財富的通膨:舊財富的通貨膨脹你追上了嗎?
通貨膨脹就是「錢變多了」;錢多了,購買力就下降,錢也就不值錢了。
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最核心的理論,就是貨幣的數量要符合整體經濟發展的動態。
如果貨幣增長速度和整體經濟發展速度一致,即是「貨幣增發」;倘若超過經濟發展速度,就叫「貨幣超發」。
「貨幣增發」可以維持貨幣價值穩定;「貨幣超發」經濟消化不了,錢就滿出來了,導致商品價格上漲 → 物價上漲,貨幣貶值,錢不值錢。
關於貨幣與價格的關係,二十世紀初,美國經濟學家費雪提出了著名的費雪公式 (Fisher equation):
MV = PQ
在此公式中,M 代表貨幣供給 (money supply),V 代表貨幣流通速度 (velocity of money),P 代表商品價格 (price),Q 代表商品數量 (quantity)。
在 Q (商品數量) 保持不變的情況下,M (貨幣供給量) 增加速度過快,自然會導致 P (商品價格) 快速上漲。
財富的定錨物:想對抗財富縮水,並讓自己的財富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首先需要理解「通貨膨脹」會對「消費」和「投資」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
在消費層面上,如豬肉價格上漲,代表著「生活成本」增加;投資層面則以房價上漲為代表,代表「財富增長」。
若將較大比例的財富用於「消費」,通膨將導致實際收入貶值、消費成本增加;反之,若「投資」比例較高,通膨則可能帶來財富增值。
如果不想被「通膨」打敗,又必須盡可能將手上一定的錢投入「投資組合」或「資產配置」。
雖然通膨年年增加,市場卻一直有個「定錨物」,來體現社會總價值的穩定。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房地產是我們財富的定錨物;而房產確實也給了許多家庭豐厚的回報,許多人透過投資買房,讓自己的財富定錨下來。
定錨的意思不是只漲不跌,而是保持財富的均值不變;比如,即便房價下跌 10%,一個人所在城市的財富排名也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為大家基本都配置了房地產,要跌一起跌,本身定錨的財富階層並沒有發生改變。
或許有人覺得房子只是自住,價格漲跌並不重要;然而過去二十年來,正是因為有房子,才擋下了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效應,定錨自己在社會財富中的排名。
隨著房地產價格趨於穩定,房子的居住屬行更加明顯,投資屬性開始逐步消退,亦即市場對住宅投資的快速升值預期不再。
當房價已經無法繼續發揮「定錨作用」時,投資的天秤逐漸往更長週期的「投資理財」產品傾斜,比如股票、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的規模加速擴大,而且市場預期報酬率更高。
今後,擁有一至兩間房地產依然會是「剛性需求」,但在剛需之外,更多的「財富定錨」來自股票、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因為這是相對於房地產來說,更加高效的投資資產。
如果說過去二十年大家的「財富差距」取決於買了幾套房的話,那未來十年、二十年,財富的差距就取決於配了多少「權益類資產*」。
*權益類資產:即權益類投資,是指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此處所謂資產,是就投資者 (投資方) 而言。
現代的物質生活是在逐步改善的,但當國家發展的速度趨於穩定,這種發展紅利也在逐步放緩,某些領域也逐漸走向更激烈的競爭、甚至內耗,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已步入「高品質增長」階段。
經濟高速增長時,因為蛋糕一直在做大,分配矛盾並不明顯;進入存量* ( stock ) 階段後,矛盾開始尖銳,分化開始加大。
*不隨時間改變的就是「存量」,如銀行存款、持有的股票、基金等;會隨時間有穩定改變的就是「流量」,如薪資收入、房租收入、股息收入等;簡言之,房子、股票本身是存量,房租、股息或股利則是流量。
「財富分化」帶來最直接的感受,並不是收入變高就變富有了,而是在財富中的位置上升了,才是變有錢了。
無論未來的經濟狀況如何改變,個人資產都有可能升值或縮水,不同的資產表現方式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投資意識」,透過投資手段,讓自己的錢和資產不會縮水,也感受不到「窮」,更要用有限的資金實現「保值」與「增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