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今日閱讀: 大學之路,陪女兒在美國選大學 (三) 作者的教育歷程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作者的教育歷程從 1984 年進入北京清華,到 2002 年進入 Google,中間多次被打斷,前後經歷了 18 年,這比那些一口氣把書讀完,很年輕就博士畢業的人不知慢了多少。

作者讀的專業很雜,先是學資工,然後花了很大的精力轉到電子工程,之後不僅再轉回資工專業,而且所做的工作一半是「數學」。

作者讀書的經歷非常不順利,因為在北京清華考試成績略差了點,不得不先工作兩年才能回校讀碩士班;因為 1989 年後的一段時間裡出國要有僑眷證明,不得不等到 1994 年後才考慮出國;讀博士時,因為作者的第一次 GBO (Graduate Board Oral Exam, 畢業委員會口試) 沒有通過,不得不多讀了一年半時間,以至於錯過了找工作的最佳時間。

但是如果從積極的角度看待上面這些經歷,或許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首先,多數人在離開學校後就不再花主要精力讀書了,而作者前前後後拖了 18 年,養成了一輩子學習的習慣,得以在技術發展非常快的今天一直保持不落伍。

作者這麼複雜的讀書經歷,讓作者受到了紐曼所推崇的「通才教育」,也得到了洪堡式的「專才教育」。

作者的每一次壞運氣,後來似乎都變成了好運氣;因為他沒辦法在北京清華的資工系直升碩士班,就轉到電子工程系就讀,也因此他才找到了喜歡的研究領域。

因為作者在 1989 年後沒有資格出國,才沒有像北京清華前後一兩屆的很多校友那樣在美國找一個二流大學、二流專業讀書,而是在累積足夠多的研究經驗後才能進入理想中的學校就讀。

正是因為第一次 GBO 考試的失利,作者才有機會發明一種機器學習的演算法,這個演算法被使用至今。

當時網際網路泡沫的破碎,經濟危機的到來,作者才沒有去那些老牌實驗室,而有機會到了 Google

作者的教育經歷告訴他:「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不必擔心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世界上多數人跑到一半就不會再跑了,這就給像我這種長跑者的人機會。」

作者同期的博士生有 15 個人,最後堅持到博士畢業的只有 4 個人;和作者前後進 Google 的有 20 多人,現今三分之一已經退休、三分之一在公司裡養老,只有三分之一還在「技術」和「商業」上嘗試新的東西

對於教育的目的,一個人在十八、十九歲時未必能想得很清楚,作者在大學畢業時並不知道會對什麼產生興趣;但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找到自己的興趣點,而那時如果他還能夠學習,就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了。

能夠客觀地對待成功和挫折的人,在外人看來就能不斷地有「好運氣」。

人在成功 (比如獲得一個榮譽) 時,並不會因為這件事的發生,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在遇到挫折時,也不會因此在一夜之間就變得一無是處。

作者事後回想自己遭遇的挫折,每次遇到它們,雖然短期內不開心,但他的能力、他的優點並沒有因此而減少,這些能力和優點在後來總能發揮作用。

把焦點轉回到「高等教育」上,有人問作者選擇學校的標準是什麼,作者回答說:「大學生應該去那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著名學校,並不是因為它們的課上得好,或者是有更多的科研計劃,而是它們聚集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和學生。」

大學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大學生所學的具體內容大多數對後面的工作幫助有限;對於碩士生來說,則要找一個好的城市,因為那裡的機會要比偏遠落後地區多得多。

對於博士生來說,最重要的則是教授和實驗室,因為「專才教育」是在這個階段完成的;一個好的教授不僅能在學業上把博士生培養好,而且能夠讓博士生有一個極其開闊的視野,為他們今後一生的發展鋪平道路。

作者說:「當我們畢業後不需要利用學校的名氣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是通過我們的成就讓學校的名氣得以提升時,就說明我們受到了最好的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財富哪裡來 (九) 執行力的重要性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只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具備極強的「執行力」,賺錢就不是一件難事。 很多人無法克服「拖延症」是因為看不到機會,沒有意識到懶惰給自己帶來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錯過機會比直接虧錢更讓人心痛。 看不到機會的根本原因在於「認知」不足,意識不到自己面對的是機會,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