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電商大混戰,是消費者的福音嗎?

這次不談數據、也不引用新聞的文章,單純從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進行討論。

經過了這幾年電商的大亂鬥,我本來以為台灣電商的勢力範圍都已經確定下來,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化或是新的突圍者,但誰知道一切都是我想太多了。

跟實體通路的緩慢擴張不同,跨境電子商務崛起的速度比你我想像都快,從最早的淘寶、再來的蝦皮、到現在的酷澎,感覺台灣市場就是個篩子到處都是洞,堵都堵不起來。

以我的年紀來說,見證了 PChome 的一代神話, 又看到 momo 強勢擴張、高速成長,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蝦皮的挑戰,記得那時候有無數的文章都在探討到底蝦皮為什麼會贏。

但自從蝦皮開始在線下布局實體店面 → 蝦皮店到店後,感覺成長的速度似乎也慢了下來,這也讓其他中小型的電商還有生存的空間。

因為我家有一位線上購物的愛用者,所以我從旁觀察她的行為,也可以慢慢看到電商勢力的變化。

我老婆最早是 momo 的愛用者,當時常聽她罵 PChome,然後轉身就去 momo 購物;但當蝦皮進場後,她馬上又去擁抱蝦皮,因為比價的結果,蝦皮真的便宜不少。

不過就我來看,以物流來說,蝦皮還是遜於 momo 的,這通常也是跨境電商的弱勢;但隨著蝦皮慢慢在地化,這個弱點似乎也被慢慢的填補起來。

就上面的敘述,我本來的認知是:「便宜上蝦皮,但運送時間比較長;品牌商品可以找 momo,快又有保障;部份 3C 產品可以去 PChome 。」

但我這個認知今天被「酷澎」給改變了,因為它做到了既便宜又快速,讓我瞠目結舌、無法置信的程度。

這個起因要從氣泡水開始說起,往年夏天時,老婆都會透過網路購買氣泡水回來放,以備不時之需。

像這種常見的商品,通常都是在蝦皮買會比較便宜,我們對於通路並沒有什麼忠誠度可言,反正產品是一樣,哪邊便宜哪邊去,再加上對氣泡水的需求也沒有急迫性,送慢一點也沒關係。

可是就在昨天,「酷澎」透過便宜又快速,無情地打破我的刻板印象,原來便宜跟快速並不一定是負相關,也可以同時發生。

昨晚 10 點才下單兩箱氣泡水,今天早上 9 點多就收到貨了,更重要的是,酷澎竟然比蝦皮更便宜 25%,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算了一下,酷澎的賣價應該已經逼近廠商出貨給超商的通路價格,不知道它們到底在賺什麼錢。

高速的物流服務再加上比別人更低的售價,這真的有賺頭嗎?雖然消費者就目前看來是得利的一方,但怎麼想都覺得奇怪。

新的跨境電商、也是新的價格破壞者,這種去中間商化的做法,不止打擊到其他競爭對手,也更進一步衝擊到實體通路的生意。

未來的零售業到底會怎麼變,出路究竟在何方,真是讓人摸不著頭緒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電商大混戰,是消費者的福音嗎?

這次不談數據、也不引用新聞的文章,單純從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進行討論。 經過了這幾年電商的大亂鬥,我本來以為台灣電商的勢力範圍都已經確定下來,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化或是新的突圍者,但誰知道一切都是我想太多了。 跟實體通路的緩慢擴張不同,跨境電子商務崛起的速度比你我想像都快,從最早的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