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今日閱讀: 勝算 (十一) 什麼是影響力?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所有的「管理」,本質上都是一種「影響力」,都是促使你影響別人。

如果你擁有一種影響力的話,那你就可以影響你的老闆、影響你的下屬、影響你的同級、影響你的合作夥伴,甚至可以影響你的客戶、影響你的家人、影響你的朋友,影響一切的人。

要先理解「影響力」的來源,才會明白「管理」的權力來源是什麼。

作者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關係,就是「基於價值的合夥關係」。

你要思考自己對別人的價值是什麼,如何能幫到別人。

反過來說,別人為什麼要為「你幫到他」,而對你付出回報? 這個回報可能是錢,也可能是別的東西。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才比資本更加重要,「個人影響力」逐漸擴大,所以很多公司都在推行「合夥人制度」。


「個人影響力」來自其手中的權力,而權力無外乎分為「壓力性權力」和「動力性權力」兩種:

1. 壓力性權力;

比如你今天有幾件事沒做好,被老闆罰款,這叫壓力性權力;若是做得好,老闆幫你加薪、加獎金,這也是壓力性權力。

表面上看來,老闆似乎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決定員工的獎勵;但實際上,權力是由「接收者」來定的。

當員工決定聽老闆的,老闆方可行使其權力;員工若是甩頭走人,老闆的權力則無法實施。


2.  動力性權力;

真正的權力來自正向的鼓勵性權力,這包括「表率權」和「專家權」。

一個嚴於律己的人,會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進而影響到他人,即為「表率權」。

一個人在其工作領域是佼佼者,諸多環節都比他人精通,可以為他人分配工作、指導他人行動,即為「專家權」。

當你擁有了「表率權」和「專家權」,就可以影響所有人;擁有「表率權」,你和客戶合作的時候,彷彿你是甲方、客戶是乙方,這正是因為客戶相信你的能力。

你和合作夥伴也是一樣,合作夥伴知道你非常講誠信,就會非常願意與你合作。

如何對老闆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呢? 

首先要跟老闆建立一種「信任」,這種信任是行使你的「專家權」和「表率權」的一個前提。

產生「信任」之後,你要儲存在他那的影響,最終才能把「影響力」拿出來用;這就要不斷讓老闆感受到你的「專家權」。

你要做好一件事,需要老闆手上的資源,只有用這樣的方法才能把老闆的資源拿過來為己所用,這樣方可影響你的老闆,影響所有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今日閱讀: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九) 決定貨幣升貶的三個因素

如果我們只把眼光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那有很大的機率只會在意「利率」的變化,因為這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到房貸利率等,都會直接影響每個家庭的收入與支出狀態,就連我媽這種已經退休多年的人,都還會不定時地關注銀行利率,因為這攸關她自身的權益。 講到「匯率」這件事...